1、新昌縣欽寸水庫工程輸水隧洞3標段隧洞坍塌應急預案前 言 為了進一步加強隧洞掘進施工過程中事故隱患的安全管理,突出項目生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動態安全管理的理念,提高項目施工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原安全技術交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與演練的基礎上,特把本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中關于“隧洞塌方、涌水危險源的安全技術措施”進一步進行了細化、優化,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編制了本專項安全方案隧洞坍塌應急預案。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主要由攔河壩、溢洪道、放水建筑物、發電引水建筑物(含下游供水管)、發電廠和升壓站以及欽寸水庫至亭下水庫輸水建筑物等。本標為
2、新昌縣欽寸水庫工程輸水隧洞3標段,主要由倪家岙施工支洞、輸水隧洞、亭下輸水隧洞及閘門井組成。隧洞開挖總長10244 m,其中倪家岙施工支洞長約598m;輸水隧長9646m(樁號輸19+270.00m28+175.00m和亭輸0+000.00m亭輸0+741.00m)。閘門井(豎井)開挖斷面為5.2m6.2m 的“凸”形。本項目由倪家岙支洞和亭下管理2個工區4個工作面組成,倪家岙支洞開挖完成后將分上、下游各一個工作面,輸水隧洞出口及亭下水庫輸水隧洞各一個工作面,豎井待亭下水庫輸水隧洞施工至亭輸0+608后再進行施工。隧洞工程分布詳見下附圖1-1。圖1-1 隧洞工程量分布情況圖741m3600m2
3、044.65mm3260.35m亭下水庫隧洞出口計劃施工界標段界輸水隧洞出口、亭下水庫隧洞進口倪家岙 支洞598m(1)輸水隧洞工程地質條件欽寸水庫工程到亭下水庫輸水隧洞工程區為中低山區,為浙東盆地四明山區,隧洞穿越新昌、嵊州、奉化地區。輸水隧洞工程進水口位于黃澤江中下游新昌縣欽寸壩址右側,兩個出口分別位于剡江支流晦溪下游亭下水庫內以及亭下水庫管理區附近。根據圍巖工程地質分類,可將圍巖分為五類。類為穩定圍巖,無不利組合;類為基本穩定圍巖,局部有不利組合,、類圍巖f=57,K0=5070MPa.cm-1,須對局部地段進行加固處理;類為局部穩定性差的圍巖,不利組合較多,類圍巖f=34,K0=304
4、0MPa.cm-1,局部須進行砼襯砌或噴、錨處理。類為不穩定圍巖,須進行砼襯砌或噴錨支護;類為極不穩定圍巖,須進行砼或鋼筋砼襯砌處理。、類圍巖f=12,K0=510MPa.cm-1。1)地質條件地層巖性:隧洞通過段樁號0+000m0+300m為侏羅系上統大爽組(J3d)霏細巖;樁號0+300m4+700m為侏羅系上統大爽組(J3d)熔結凝灰巖;樁號4+700m7+900m為白堊系下統館頭組(K1g)熔結凝灰巖;樁號7+900m9+200m為侏羅系上統大爽組(J3d)熔結凝灰巖;樁號9+200m22+500m為侏羅系上統西山頭組(J3x)熔結凝灰巖;樁號22+500m28+155m為侏羅系上統九
5、里坪組(J3j)熔結凝灰巖;流紋質凝灰巖,巖體較完整。地質構造:洞線主要斷層有:F104、F109、F110、F111、F113斷層。其次,隧洞通過區小構造發育,尤其石沿山至嶺腳(4+0008+000);張家車至上蹕駐(12+00024+000)帶NW向小斷裂發育,并形成深切沖溝,且F106斷層與洞線大致平行,以上地段洞線段圍巖完整性較差,局部巖體破碎,同時NW向斷層帶(沖溝)帶內巖體透水性較大。2)隧洞工程地質評價洞線上覆巖體厚度一般均在150m以上,洞線主要有F111、F104、F109、F110、F113等斷層通過。樁號0+500m4+000m、8+000m12+000m及20+000m
6、27+500m,山體雄厚,以類圍巖為主,建議f=57,K0=5070MPa.cm-1。進出口及4+000m8+000m、12+000m20+000m等低地形,山體稍單薄,節理裂隙較發育,以類圍巖為主,建議f=34,K0=3040MPa.cm-1,需部分砼襯砌處理和進行錨桿加固、噴砼等處理。斷層及破碎帶為、類圍巖,局部產生滲漏水,圍巖穩定性差,建設f=12,K0=510MPa.cm-1,需進行襯砌處理。全洞長28911m,其中類圍巖長約18492m,占63.96%;類圍長約6560m,約占22.69%;類圍巖約3859m,約占13.35%。預計襯砌及處理段長度約為總長的36.04%。亭下水庫出口
7、巖塞段巖石為類圍巖為主,具備巖塞爆破條件。輸水隧洞圍巖分類見表1-1表1-1 輸水隧洞圍巖分類表位置隧洞段樁號(m)隧洞長度(m)分類圍巖長度(m)SD1SD2輸0+000輸0+250250/133/SD2SD3輸0+250輸4+89046404100270270SD3SD4輸4+890輸11+7756885388520001000SD4SD5輸11+775輸14+21624411941300200SD5SD6輸14+216輸16+46022441644400200SD6SD7輸16+460輸22+7406280268020001600SD7SD8輸22+740輸27+883514338431
8、000300SD8SD9輸27+883輸28+1702879810089SD9SD10亭輸0+000亭輸0+581581301180100SD10SD11亭輸0+581亭輸28+74116060100合計289111849265603859占洞長比例(%)63.9622.6913.35(2)施工支洞工程地質條件倪家岙支洞位于二二變電所外右側約300m的沖溝內,二二變電所門口右側山坡為崩坡積堆積層,由孤石、碎石堆積,厚度約10m以上,崩坡積體分布于山坡上下游,延伸長約200m。支洞口位于沖溝里側,距崩坡積體約80m,洞口處基巖裸露,山坡坡度約30,基巖為侏羅系上統西山頭組(J3x)青灰色熔結凝灰
9、巖,進口段出露基巖為弱微風化帶巖石,弱風化帶厚度約1m3m。洞線通過段有F124斷層通過。F124:60,SE80,寬度3m5m,由糜棱巖、碎裂巖組成。進口段圍巖以類圍巖為主,f=54,k=108MPa.cm-1。洞身段有F124斷層通過,斷層帶為類圍巖,f=24,k=38MPa.cm-1,需進行襯護,其余洞段以類圍巖為主,f=56,k=1215MPa.cm-1。估計襯砌及加固處理段長度為全洞長度的1/5。開挖邊坡:弱風化巖石1:0.5,微風化巖石1:0.3。二、 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
10、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三、 應急預案的總體安排 (一)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
11、環境影響。(二)、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本工程倪家岙支洞工區和亭下工區的水文地質情況,施工中會遇到塌方或坍塌。根據分析,并充分考慮到施工技術難度和困難、不利條件等,經多方討論和分析,確定本項目的突發事件、風險或緊急情況為隧洞圍巖塌方、滲水坍塌。2、突發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施工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三)、
12、塌方處理1、預防塌方施工措施預防隧洞施工坍塌,首先作好地質預報,選擇相應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現場施工時,主要遵照以下要點:先排水;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襯砌;勤檢查,勤量測(變形觀測)。隨時掌握圍巖變形數據,仔細觀測每次爆破的圍巖情況,并進行認真分析,如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杜絕塌方事故發生。2、處理塌方的方法及步驟深入現場觀察研究,分析塌方原因,弄清塌方規模、類型及發展規律,核對塌方段的地質構造和地下水活動狀況,盡快制定切實可行的塌方處理方案;對一般性塌方,在塌頂暫時穩定之后,立即加固塌體四周圍巖,及時支護結構物,托住頂部,防止塌穴繼續擴大;對于較大塌方或冒頂,還應
13、妥善處理地表陷坑;有地下水活動的塌方,應先治水,再治塌方;認真制訂塌方處理中的安全措施,認真組織塌方處理專業隊伍,充分保證處理塌方的必須器材設備供應。3、塌方處理方法不同類型的塌方,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案。某些塌方還需綜合處理才能達到目的。對于一般的塌方,采用錨噴法進行處理,其處理程序如下:排除淋水,用鋼管插入排水孔內3060cm,鋼管與巖面用棉紗封緊,再用1:1水泥砂漿(加速凝劑)堵在棉紗外面,在鋼管出口套塑料管,沿洞側懸掛,將淋水導入排水溝內;噴早強混凝土,封閉補平巖面,厚25cm;按間距0.60.8m梅花形埋設錨桿(采用 22mm螺紋鋼),長3.0m,外露0.1m;掛網,網格2020cm,與
14、巖面密貼并與錨桿頭焊接;噴第二次早強混凝土,厚810cm;塌方段通過錨噴處理基本穩定后,再采用管棚法施工工藝通過該洞段。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進尺,采用控制爆破,以保持圍巖不受過分擾動和減少因爆破造成的局部應力集中,保證巖面規整,為錨噴支護創造條件。同時利用管棚管對不良地質洞段進行固結灌漿,加固圍巖和止水,使圍巖達到穩定。塌方非常嚴重的部位,為防止四周巖體松動后產生更大規模的塌方,應在錨噴支護完成后對塌方段進行混凝土澆筑,然后對洞頂孔穴進行回填和灌漿處理。塌方處理方法見下圖。塌方處理施工方法圖(四)、斷層、裂隙和層面發育地質洞段施工注意事項1、防排水作業如斷層帶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補給時,在地表設置截
15、排系統引排。對隧洞承壓水,在每個掘進循環中,向掌子面掘進方向鉆鑿不小于2個超前鉆孔,其深度在4m以上,以探明地下水情況。隨工作面的向前推進挖好排水溝,并根據巖質情況,必要時加以鋪筑。洞壁或洞頂有水流出時,鑿孔安置套管集中引排,使其不漫流。2、施工工序通過斷層帶的各施工工序之間的距離宜盡量縮短,并盡快進行臨時支護封閉巖面,以減少巖層的暴露、松動和地壓增加。3、 開挖作業優化爆破設計,盡量減少爆破對圍巖的震動。(五)、滲水、坍塌處理洞室開挖后巖壁可能出現大量的滲水甚至出現坍塌, 洞室開挖后的滲水和坍塌處理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后面混凝土澆筑時的質量和進度,因此必須對滲水和坍塌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六)、
16、基礎面保護和大坡度處理本洞室開挖時、類圍巖不少,為了保護基礎面和控制超挖,在底板開挖時我們將預留一定的保護層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在采用松動爆破用人工配合扒渣機進行清碴。四、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根據本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響應方案。成立應急救援小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名單、聯絡電話如下:姓 名職 務手機/電話職 責劉志文項目經理總 指 揮何展區項目副經理副總指揮王高生項目總工內部組織負責人王春生黃顯彬施工隊長兼安全員現場救護負責人孟慶成吳永輝電工設備、電力負責人潛紅光施工班長警戒負責人陳玉土施工班長警戒負責人唐 威聯絡員聯絡負責人袁水根司 機護送人員及救災物資等其主要職責是:(一)執
17、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及省、局、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程、規定。(二)組織制定項目應急響應計劃,做好事故應急配合工作。(三)負責準備現場應急資源。(四)負責指揮現場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行動。(五)負責應急響應計劃的演練。(六)組織支援事故應急行動。(七)及時向公司總部、項目部所在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通報事故情況,提出進入應急狀態的措施與建議。(八)積極配合公司及地方公安部門、衛生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做好應急響應計劃的實施。(九)做好應急響應計劃的培訓與宣傳教育工作。(十)做好恢復工作。五、 隧洞坍塌事故應急與響應根據本工程施工作業具體內容和對施工作業中危險源的分析,制定隧
18、洞坍塌事故應急與響應預案。1、目的及時有效地處置隧洞坍塌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和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適用范圍本預案程序適用于項目部潛在的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3、應急策劃3.1 危險分析 根據項目作業內容,坍塌事件被評為潛在重大危險源,是項目重點控制與防范的對象。 坍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和設備的傷害。坍塌處理可能造成施工和救援人員被砸傷、塌方體掩埋或溺水等傷害。 坍塌事故一旦發生,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和國家財產損失。4、應急措施4.1、發生坍塌事件后,現場人員應在第一時間迅速報警。項目部接警后迅速啟動救援計劃及程序。項目部現場值班人員立即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救護部門
19、、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警與救助。A)火警電話 119。B)救護電話120。C)公安電話110。D)事故所在位置。E)坍塌事故勢態大概情況。F)講清報警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G)報警后要有人員到路口引導各救護協同單位車輛及時趕赴第一現場。4.2、項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按照預按計劃安排行動程序,及時與公司總部應急辦公室報警(電話: )4.3、現場立即停止作業和布置警戒。5、應急響應5.1、總指揮、副總指揮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到現場指揮搶險工作。5.2、救護隊伍立即按照正、副指揮安排根據具體情況分工組織救災,其他員工立即疏散撤離至安全區域。5.3、若總指揮、副總指揮均不在項目部,則由項目安全員協同
20、項目施工隊長根據預案安排實行搶險。5.4、救護隊要在救援機構、救護車到達之前進行急救工作,同時做好接應協助救護人員的準備。5.5、現場施工各班組負責人即使清點各現場施工人數,如有不符,立即報告總指揮或副總指揮。5.6、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協同項目施工隊長立即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確定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及時通報協同救援單位,調整救援方案,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5.7、義務救援隊在施工員的帶領下立即撤離現場的人員和設備,并及時疏通搶險所需的道路、通風管道及電路切換。6、現場恢復6.1、救援工作結束后,總指揮、副總指揮、項目施工隊長、安全員會同有關部門,立即對現場清查與評估。對事故現場進行最終安全評價。
21、評價的主要內容主要為坍塌是否有進一步擴大,是否伴有其他不安全因素發生的可能,圍巖變化情況及恢復生產所采取的措施等現場恢復過程中的危險,制定現場恢復和隧洞圍巖加固程序,防止其它事故的發生。6.2、由事故善后處置小組對善后工作按有關規定進行善后處置。6.3、由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調查,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對該應急計劃進行重新評審與糾正。7、應急人員安全救援工作危險性大,必須給救援人員配備齊全防護設備,如安全帽、防水、防砸等保護用品,現場安全監測設備,一旦在搶險中有確定重大不安全因素,應立即撤離應急人員,保證應急人員免受事故的傷害。8、相關記錄8.1、應急指揮部成員總指揮:劉志文 聯絡電話:副總指
22、揮:王高生 聯絡電話:組織負責人:何展區 聯絡電話:施工隊長(安全員):王春生 聯絡電話:施工隊長(安全員):黃顯彬 聯絡電話:監督員:李方安 聯系電話:聯絡員:唐 威 聯絡電話:項目部聯絡電話:05748.2、現場救護隊成員及電話王春生 聯絡電話: 黃顯彬 電話:8.3、警衛組成員及電話潛紅光 電話: 陳玉土 聯絡電話:8.4、現場值班人員及電話倪祥漢 聯絡電話: 應妙富 電話:8.5、備用運輸車輛及電話 備用運輸車輛 :江鈴寶典皮卡車一輛 袁水根(司機) 電話:8.6、建設指揮部電話 徐彬 電話: 8.7、公安部門 1108.8、消防部門 1198.9、救護電話 1208.10、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電話05748.11、當地環保局電話 8.14、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電話:9、公眾教育與演練預案的實用性如何及預案的實施,必須做好公眾教育與演練,預案要組織員工學習與熟記。同時,根據預案組織必要的演練工作,以確保應急響應時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