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企業概況沈陽紅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是味精生產專業企業,位于沈陽市鐵西區衛工街44號,廠區占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現有員工981人,年產味精50000噸。廠區東鄰鐵西區衛工街,西接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21分廠,南靠沈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9號專用線,北鄰鐵西區北三路。沈陽市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冬冷夏暖,寒冷期長;春秋短促多風;南濕北干,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1,冬季寒冷,平均氣溫-9.1。最低氣溫0的日期平均為51天,寒冷期較長。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30.6,夏季平均氣溫22.3。極端
2、最高氣溫為38.3,但高溫時段一般持續較短,而且晝夜溫差較大,所以感覺并不炎熱。年降水量平均為724.3毫米,全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大風6級的日數平均為58.5天。其中春季27.0天,占全年的46.2%。8級的日數34.2天。其中春季18.7天。占全年的57.6%。公司內地形較為平坦,公司共有17個生產車間及部室。本公司是一個以發酵技術為核心的大型食品工業企業,工藝流程復雜,工藝要求的原料中化工產品有液氨、液堿、硫酸等。上述物質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存在著火災爆炸、人員中毒、窒息、污染環境等嚴重事故的潛在危險。我公司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尤以液氨(氣、液)貯存量較大
3、而最危險,因此被列為沈陽市重大危險源。 二、總則(一) 編制目的 為有效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提高應急反應和救援水平,將突發性環境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 (6)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 (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8)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 (10)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4、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沈陽紅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區域內發生的突發性液氨污染事件。 三、組織指揮與職責1組織體系 公司成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總經理、主管生產、環保的副總經理及環保中心、生產制造業管理部、保衛部、生活部、總經理辦公室、供應公司等部門領導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環保中心),日常工作由環保中心兼管。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總經理任總指揮,主管環保的副總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生產調度室。 2.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 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5、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檢查督促做好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指揮部: 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指揮部人員分工: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公司的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救援隊伍的分工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 防毒防化救援隊伍是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事故的救援及處置。其任務分工如下: 1.通信聯絡隊:由總經理辦公室負
6、責。 2.治安隊:由保衛部負責。 3.防化連應急分隊:由供應公司、提取分廠組成。 4.搶險搶修隊:由供應公司、設備分廠負責。 5.醫療救護隊:由生活部負責。 6.運輸隊:由運輸公司負責。 五、危險源情況與判斷 根據本廠生產、使用、貯存液氨的數量、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5個危險場所(設備)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1號目標:液氨站(廠區西南角)三臺液氨臥罐80M33臺=240 M3約合120噸2號目標:提取分廠冷凍組儲罐3噸3臺+5噸1臺=14噸蒸發器0.5噸6臺=3噸冷凝器0.2噸6臺=1.2噸油氨分離器0.2噸3臺=0.6噸氨液分離器0.1噸3臺=0.3噸3號目標:發酵一分廠液氨
7、輸送管路。4號目標:發酵二分廠液氨輸送管路。5號目標:提取分廠液氨輸送管路。 液氨(氣、液)發生事故部位、級別、可能波及的范圍目 標毒物名稱級別波及范圍(距泄漏點半徑)1號目標NH3 (氣)/ NH3 (液)/ NH3 (液)輕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5米/20米/100米2號目標NH3 (氣)/ NH3 (液)/ NH3 (液)輕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5米/20米/100米3號目標NH3 (氣)/ NH3 (液)/ NH3 (液)輕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5米/20米/100米4號目標NH3 (氣)/ NH3 (液)/ NH3 (液)輕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5米/20米/
8、100米5號目標NH3 (氣)/ NH3 (液)/ NH3 (液)輕微事故/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5米/20米/100米 六、預警 (一)預警級別 1、預警級別 按照突發性環境事件可能出現的危害、范圍、發展趨勢預測分析以及環境事件認定標準,將預警級別分為兩級:一般和重大。 (1)一般污染事故 1)由于污染與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十萬元以下; 2)人員發生中毒癥狀; (2)重大污染事故 1)由于環境污染與破壞行為造成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 2)人員發生明顯中毒癥狀、輻射傷害或可能導致傷殘后果; 3)人群發生中毒癥狀; 4)因環境污染使社會安定受到影響; 5)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二)預警措施
9、指揮領導小組在得到可能發生污染事故信息后,立即向有關領導發出預警信息,并通知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做好應急響應準備。同時向沈陽市環保局、沈陽市公安局、沈陽市消防局、沈陽市安全局等相關部門報告。 指揮部在接到預警出警命令后,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收集相關信息,報告指揮領導小組,以初步判斷應急響應的級別,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七、信息報送與處理 1、突發環境事件報告時限和程序 沈陽紅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環境事件后,應在1小時內向沈陽市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沈陽市環保局、沈陽市公安局、沈陽市消防局、沈陽市安全局等相關部門報告,并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 2、突發環境事件報告方式與內容 突發環境事件的報告分為
10、初級、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初報從發現事件后起1小時內上報;續報在查請有關基本情況后立即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件處理完畢后立即上報。 八、應急處置與安全防護我公司在儲存、卸載、輸送、使用等生產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液氨(氣、液)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如前所述的1、2、3、4、5號目標,其泄漏量視其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工作壓力等條件而不同。泄漏時又可因季節、風向等因素,波及范圍也不一樣。事故起因也是多樣的,如:操作失誤、設備失修、腐蝕、工藝失控等原因。液氨泄漏輕微事故,可因設備的微量泄漏,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 液氨泄漏一般事故,可因設備的少量泄漏,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或
11、其他人員報告等方式及早發現,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液氨泄漏重大事故,可因設備事故、液氨儲罐的大量泄漏而發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毒物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傷害,波及周邊范圍:無風向10m左右,順風向波及20m。當發生液氨泄漏事故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環保中心、調度室、液氨站、安技辦公室報警說明發生地點及報告人姓名,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2.發生事故的分廠或部門,應迅速查明泄漏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切斷物料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 3.
12、調度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向沈陽市環保局報告,并根據泄漏情況向可能波及的區域所在的友鄰單位、廠內有關部門、分廠發出報警,通知人員迅速撤離至半徑150米的隔離區外(順風200米),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 通知指揮部成員及特勤大隊和各救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并安排專人到大門或路口接警。4.指揮部成員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上級及公安、安全生產、衛生監督、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5. 特勤大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配戴好空氣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醫院搶救。6.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配合消
13、防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專業防化隊伍支援。環保中心到現場后應立即配合市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現場監測工作,查明液氨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對泄漏下風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7.生產制造業管理部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的單位,在查明液氨泄漏部位和范圍后判定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8.治安隊到達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當液氨擴散危及到廠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
14、友鄰單位、廠區外過往行人在區、市指揮部指揮協調下,向上側風方向的安全地帶疏散。 9.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11.搶險搶修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 12.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二個專門工作小組: 在主管環保副總經理指揮下,組成由環保、安全、保衛、生產、技術和發生事故單位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在主管生產副總經理指揮下,組成由生產、設備、動力、供應和發生事故單位參加的搶修
15、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節假日夜間發生事故,由公司總值班及調度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和落實搶修任務。 九、信號規定公司救援信號主要使用電話報警聯絡危險區邊界警戒線,為黃黑帶,警戒哨佩帶臂章,救護車鳴燈。 十、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具體措施有: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要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2.按照
16、任務分工做好物資器材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修、保護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并做好記錄,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3.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學習,各隊按專業分工每年訓練兩次,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能力。4.對全廠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化救常識教育。5.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值班制度,保障值班有人,人在其崗。液氨站24小時值班制,每班1人;配備器材:濾罐式防毒面具2套、可呼吸式防毒衣2件、兩小時氧氣呼吸器2套。 1號目標發生事故時后,值班人員應立即全副著裝趕到事發地,按調度指揮實施搶救等項工作。冷凍機組12小時值班制,有9人,
17、配備器材:濾罐式防毒面具4套、兩小時氧氣呼吸器5套。2號目標發生事故時后,值班人員應立即全副著裝趕到事發地,按調度指揮實施搶救等項工作。 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 例會制度,每季度第一個月的第一周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會議,研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評比工作,與安全生產工作同檢查、同講評、同表彰獎勵十一、液氨系統泄漏采取具體措施 1、液氨泄露自動報警系統啟動。 當空氣中有液氨揮發性氣體泄露時,報警系統探測器檢測信號通過電纜立即傳送到報警控制元,控制器顯示出泄露氣體濃度,當超過設定的報警濃度值時,報警控制器即發出報警聲音,以便及時通知有
18、關人員排除險情,從而起到保障企業安全生產,避免事故發生。 2、氨站的液氨儲罐系統發生液氨泄露時,噴淋稀釋裝置啟動,在液氨儲罐的上方噴淋水霧稀釋泄露出的液氨,降低泄露危害。 噴淋系統操作方法: 噴淋系統的總閥門設在重油泵房,一旦發生液氨泄露,馬上關閉1#泄水閥門,立刻打開噴淋總閥門,即可在液氨儲罐的上方噴淋出水霧,稀釋泄露出的氨;如果發現噴淋水量不夠,可同時打開23臺水泵。 噴淋結束后,應該關閉噴淋總閥門,打開1#、2#、3#泄水閥門,放凈系統中的存水 2、液氨管路系統泄漏應采取哪些措施:發一分廠管路泄漏應關閉2#罐出料門和。發二分廠管路泄漏應關閉1#罐出料門和。提取分廠管路泄漏應關閉3#罐出料門和。 (包括冷凍、一離交、二離交) 3、液氨槽車泄漏采取措施汽車泄漏應關閉卸汽車液相門33號和氣相門36號。火車泄漏應關閉卸火車液相門32號和氣相門35號。4、三個罐體泄漏采取措施立即用水稀釋,同時往另兩個儲罐倒料。通知調度及消防特勤大隊及時處置防止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