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施工6標】土建工程邊坡坍塌應急救援預案批準: 審核: 編制: 二一三年十月十五日邊坡塌方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工程概況廣州市軌道交通七號線一期工程【施工6標】土建工程包括鶴莊站(含漢溪長隆站鶴莊站區間明挖段、鶴莊站官堂站區間明挖段)、鶴莊站至官堂站區間,地處廣州市番禺區。鶴莊站位于漢溪大道與迎賓大道交叉路口的東南側,車站起止里程YCK12+252.45YCK12+479.00,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YCK12+333.00,車站(含停車線)全長226.55m,標準段寬22.5m。車站設兩個出入口,兩組風亭。車站東西兩端分別為鶴莊站-官堂站區間明挖段和漢溪長隆站-鶴莊
2、站區間明挖段,漢溪長隆站鶴莊站區間明挖段起止里程YCK12+029.500YCK12+252.450,長222.95m,鶴莊站-官堂站明挖區間起止里程YCK12+479.00YCK12+660.130,長181.13m。車站為地下三層多跨框架結構,區間明挖段為地下一層單跨結構。除ZCK12+567.98ZCK12+660.13里程范圍由地面開挖至基底大放坡開挖,其他施工范圍從地塊大基坑中9m標高往下開挖明挖區間和車站基坑至基底,西端盾構井盾構吊出井段采用鉆孔灌注樁+支撐的圍護結構形式,其他段采取放坡開挖土釘墻支護。車站附屬結構與主體結構一同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二、施工交通條件鶴莊站:鶴莊站站位
3、兩側分別為信息中心、天河城等地塊,周邊除萬達地塊建筑已在施工地面部分外,其余地塊基坑現正在開挖。整個車站及明挖區間范圍基本位于周邊大基坑內。站位北側的漢溪大道現在已經中斷社會交通,作為地塊基坑開挖的施工便道。車站施工期間不需要再做交通疏解。三.地形地貌鶴莊站站位位于漢溪大道與迎賓大道交叉路口的東側,平行漢溪大道敷設。站位西北面為吉盛偉邦建材館,北面為正在施工地面部分的萬達地塊,車站站位位置及南側為正在開挖大基坑的萬博廣場、天河城地塊。車站站位范圍內的地貌為山間沖積盆地,地形較平坦,地面標高為21.423.80m,整個車站及區間范圍基本位于周邊大基坑內,在大基坑中開挖小基坑,車站施工期間場地開闊
4、,地勢較低,地質條件好,施工條件好。鶴莊站至官堂站盾構區間,線路由西往東,再往東北延伸,地面多為市政道路,挖填方工地,末尾地段斷續分布有廠房及民居,在里程YCK13+476YCK13+585附近穿越興南大道,在里程YCK13+700YCK13+900附近穿越低山。沿線主要為低緩丘陵,地形有所起伏,穿越丘陵時起伏較大,地面標高一般為7.026m,丘陵地面標高可達36.4m。四、應急處置基本原則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應急救援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原則,做好應對發生坍塌事故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物資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對可能發生坍塌事故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
5、、早報告、早處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項目經理的統一領導下,各相關部門相互協作,互相配合,按照各自的職責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根據本應急預案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技術,發揮專家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急管理、救援技術水平和指揮能力;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應急管理,使應急管理和救援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應急救援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原則,加強宣傳、培訓教育和開展演練活動,提高工程建設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防
6、范事故的綜合素質。注重實用,操作性強。制定明確的專項應急救援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對可能發生的坍塌事故有較強的應對指導作用。1、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名單組長:李必棋副組長:何建平成員:劉洪斌 周維維 蔡志偉 劉廣 趙林 王剛 宋驍 吳宇 曾杰 郭汪洋 何林峰 楊侃小組成員24小時保持開機,并進行預案演練,演練內容為:一隊施工場地發生坍塌事故的險情,一名施工人員受傷,現場工作人員電話上報組長(李必棋),何建平負責救援,劉洪斌負責就近聯系醫護單位,蔡志偉負責調配救援車輛設備,其余成員負責組長調配。2、危險源監控項目部建立健全了重大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和程序,進行了危險源辨識工作,如5米以上邊坡及不足5
7、米但地質條件不良、風化破碎、地表水、潛水豐富的地段,應列為危險源。毛路掘進前應事先踏勘周邊環境,對所有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形成了項目部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危險源清單,并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制定了預防控制措施,加強重大事故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對重、特大事故風險信息及時上報應急處理辦公室,對危險設備和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項目部建立了安全巡查、檢查制度,每班對現場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巡視檢查,及時查處并消除安全隱患,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應急處理辦公室報告。項目部各巡查值班人員電話必須保證24小時開機,保證一旦發生事故,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響應和處置。3、預
8、警行動3.1預警條件施工現場發生坍塌事故,或者是存在可能發生坍塌事故的險情時,如:周邊出現裂隙、土地碎落松動、支護有異常聲響等,現場人員及時報告救援小組,由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發布預警信息。并及時研究制定應對方案,通知相關應急機構采取相應的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和擴大。3.2預警發布方式與程序(1)項目部生產安全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以及現場報告的實際情況,經現場查看后,決定是否發布預警信息,緊急情況時可直接發布預警信息。(2)事故或險情預警信息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發布,以書面通知形式,緊急情況時可先電話通知現場做好防范準備,事后補發文字通知。(3)接到預警通知后,項目部各應急機
9、構應當按照處置方案的規定加強現場監控、核實搶險救援設備、物資、人員準備情況,并及時將現場救援情況及時報告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以便小組進行進一步的決策。五、信息報告程序堅持貫徹報告制度,災情發生后,逐級向主管單位和相關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根據災情大小決定是否啟動相應應急救援預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險,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向相關業主領導報告,視現場救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上一級的應急救援預案?,F場報警方式采用電話聯系。六、應急處置1 、響應分級災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指揮機構須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本級應急預案,應急預案一旦啟動,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10、成員和各應急機構須迅速到位,按照各自的職責組織實施相應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服從現場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和指揮。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應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必要時還應向地方有關機構尋求協助。2 、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流程詳見下圖:3應急處置措施3.1應急預防措施強化技術保障措施,從方案措施上充分考慮施工工藝、開挖坡比、支護方案等方面,盡可能達到本質化安全;施工現場嚴格按照技術方案組織施工;做好施工人員安全培訓教育,施工前由技術部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措施交底,環境安全部組織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增強施工人員安全思想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加強現場監管,每班巡查到位,查處問題及
11、時消除,在現場加強施工人員安全施工技術指導,提高施工人員標準化、規范化施工安全技術手段。3.2應急處置措施(1)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隊,并保持應急救援隊員的相對固定,對救援隊員進行應急搶險方面相關知識的培訓和演練,遇到突發情況時隨時準備快速、靈活、機動的開展搶險工作,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2)每班由專職安全員對現場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一旦出現險情,及時上報、及時搶險,減小或挽回損失。發現有人受傷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周圍人員呼救,電話通知領導或值班人員。(3)報告至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后,由領導小組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各應急救援機構趕赴事
12、故現場,按照規定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搶險工作。(4)封鎖事故現場,禁止閑雜人員入內,并疏散圍觀人員,組織現場救援組搶救被困受傷人員,引導被困非受傷人員離開事故發生地點并疏散至安全地點安置。(5)對有可能發生再次發生事故的地方立即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防止在搶險過程對搶險人員造成危險。(6)項目部醫護人員趕赴現場搶救傷員,并撥打南村醫院電話,對重傷人員進行急救或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搶救。(7)項目部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根據預案要求,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趕赴現場開展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8)物資搶救供應隊立即調集應急救援所需的機械設備、車輛等應急救援物資;(9)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
13、,根據事故具體情況,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辦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10)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現場指揮人員調集吊車進行吊運,在接近被埋人員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誤傷被埋人員。(11)被埋人員被救出后,應搬運到安全地方,進行現場搶救。(12)如有人被坍塌的腳手架等物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在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慢抬起。(13)立即清理受傷人員口、鼻、耳中的異物,檢查呼吸心跳情況,心跳停止,立即實施心臟復蘇或人工呼吸。(14)清理創傷傷口,防止感染。(15)肢體骨折,盡快固定傷肢,減少骨折斷端對周
14、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搬運傷員時,使用擔架、門板,防止傷情加重。(16)發現有出血立即進行止血包扎。(17)如無能力搶救受傷人員,應盡快將受傷人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或把受傷人員搬運到安全的地方,等待醫務人員救治。(18)加強排水、降水措施;迅速運走邊坡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加強基坑支護,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削去部分坡體,減小邊坡坡度。(19)遇冰雪路面要求車輛加裝防滑鏈、車輛行進中應保持行車距離,限速5kmh,并適當拉長車距降低車速,防止尾追事故的發生。七、保障措施1、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配備了必需的應急救援物資,具體如下表:應急救援主要設備及主要材料表名稱單位數量存放位置
15、狀況名稱單位數量存放位置狀況電纜(4mm2)米500項目部良好柴油發電機20W臺1項目部良好照明燈具400W/金鹵燈套15項目部良好應急搶險車輛4工地良好編織袋條200工地良好裝載機臺2工地良好鐵 鍬把20工地良好挖掘機臺8工地良好鋤 頭把20工地良好水 衣件10項目部良好漏電斷路器380/40A個10工地良好手推車輛1項目部良好手電筒支10辦公室良好對講機部15項目部良好手持擴音器臺6工地良好安全繩米200工地良好急救藥箱個3辦公室良好水鞋雙150項目部良好2 衛生醫療保障2.1現場醫療保障我部離南村官堂衛生站較近,該衛生站配備了必要的醫療救護條件,準備搶救傷員常用藥品如消毒用品、急救藥品、
16、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止血袋等,一旦發生人員傷害事故,使受傷人員在第一時間得到基本的醫療救治,控制傷勢發展,再將傷員送至地方醫療機構救治。2.2應急聯絡應急聯絡方式序號類別單位(村名)電話備注1醫院南村官堂衛生站020 8476 78932雅居樂花園社區醫務室020 3995 04323南村醫院020 8476 29334公安南村派出所官堂社區警務室1105交通事故報警1226消防火警1192.3交通運輸保障項目部交通運輸充分利用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的既有運輸工具,加強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保證災情發生時能隨時投入使用。在搶險救援過程中,項目部交通運輸車輛除服務于本單位外,還要服從建管處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調配,以便充分發揮現有車輛的作用,順利完成搶險救援任務。交通運輸工具詳見下表:交通運輸工具明細表序號名 稱車牌號單位數量備注1應急搶險車XX輛1良好2應急搶險車XX輛1良好3應急搶險車XX輛1良好4應急搶險車XX輛1良好5自卸車臺10良好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和建設內容的變化,專項應急預案將隨項目變化更新,應急預案根據演練、觀摩學習、培訓、經驗交流等及時進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