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急救援及安全基礎知識應急救援及安全基礎知識緊急呼救110報警電話 發生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與人身財產安全和擾亂公眾正常工作、學習與生活秩序的案件時,應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119火警報警電話 發現火災應及時撥打119火警報警電話。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 發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糾紛,可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120醫療急救求助電話 需要急救服務時,可以撥打120急救求助電話。急救常識(一)家庭火災(一)家庭火災 家庭火災一般是由于人們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發突然,令人防不勝防,后果嚴重。應急要點:應急要點:炒菜油鍋著火時,應迅速蓋上鍋蓋滅火。如果沒有鍋蓋,可將切好的蔬菜倒入鍋內滅火。
2、切忌用水澆,以防燃著的油濺出來。電器起火時,先切斷電源,再用濕棉被或濕衣服將火壓滅。電視機起火,滅火時要特別注意從側面靠近電視機,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逃生時不要留戀室內財物,如已脫離室內火場,千萬不要為財物而返回室內。逃生時要盡量放低身體,最好是沿墻角蹲式前進,并用濕毛巾或濕手帕等捂住口鼻,背向煙火方向迅速離開。急救常識(二)食物中毒(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通常是指用餐者吃了含有有毒物質或者變質的肉類、水產品、蔬菜、植物或化學品后,感覺腸胃不舒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共同進餐的人往往出現同一癥狀。應急要點:應急要點:w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時,應及時用筷子進入喉嚨催吐,不要自行亂服藥物。w
3、當中毒者意識不清時,需由他人幫助催吐,并立即送往醫院搶救。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備檢驗。要保護好現場,及時收集患者的嘔吐物、糞便等,以備檢驗。消費者在餐飲單位就餐后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應于第一時間報告衛生監督機構,以免延誤調查時機,給確定事件性質和原因帶來困難,影響消費者依法向肇事單位獲取索賠。急救常識(三)洪水災害(三)洪水災害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沖毀道路、橋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應急要點:應急要點: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地利用
4、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急救常識(四)雷擊(四)雷擊 雷雨,又稱雷陣雨,是夏季常常出現的伴有雷電的降雨現象,雷擊,起源于帶有電荷的云朵,它會對地面突出的高大樹木、高層建筑、電線桿等物體放電,不僅能將高大建筑擊毀,而且會將突出物附近的人、畜擊斃或擊傷,有時還可引起森林大火。
5、應急要點:應急要點:在雷雨時,最好把收音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盡量不要使用電話、電腦。電視機的室外天線應配有接地裝置。不要接觸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各種帶電裝置。雷電時,在室內受到雷擊傷害的可能性較室外小得多,因此,大雷雨降臨時盡量不要外出。雷雨大時,如在山野林中,可找干燥巖洞避雨。千萬不能站到潮濕巖壁或大樹下躲雨,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電線桿、煙囪等高聳的的物體。如在田野中,手里的鐵鍬或金屬把柄的傘不能高舉,較好的辦法是遠離導電物體。室外作業者遇雷雨時,不要使用對講機。雷雨大時,走在大路上、田野中無處避雨時,要注意做到:身體的位置越低越;人體與地面距離越近越好;離鐵路鋼軌、高壓電線
6、越遠越好。最好的應急措施是迅速蹲下。急救常識(五)溺水(五)溺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發生痙攣,收縮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緊急搶救。應急要點:應急要點:發現溺水者后應盡快將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現場水情,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異物。如淤泥、雜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倒出腹腔內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誤搶救時間。倒水方法:將溺水者至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朝下,按壓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時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