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會市青岐涌綜合整治工程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EPC)工程測量施測方案 日 期: 2018 年 1 月 18 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測量儀器及測設人員1四、復測方案21、控制點復測:22、控制點加密:23、導線測量:34、原地形測量:35、填挖收方:56、結構物放樣:67、竣工驗收:78、資料:7五、GPS控制網數據處理及平差8六、高程控制網的復測9七、測量質量控制措施10一、編制依據1、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施工圖;2、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的工程測量技術報告;3、 本工程涉及的有關工程規程規范和標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 52-2
2、01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 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2009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SL631637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二、 工程概況青岐涌綜合整治工程位于四會市大沙鎮,青岐涌為溝通綏江和西江的河道。該工程為堤路工程,左岸堤路工程防洪設計標準50年一遇,起點接青岐涌入口牛頭寨與規劃道路銜接,終點至大沙鎮與321國道銜接,規劃總長約9.3公里,設計范圍8.707公里,行車道路為雙向4車道。青岐涌右岸堤路防洪設計標準為100年一遇,起于飛鵝嶺森林公園側,止于大德洲尾,設計范圍2.271公里。堤頂路為城市次干道,設計車速3
3、0公里/小時。此路的建設將有力推進豐樂圍城鄉一體化建設。根據控制點交樁情況,平面控制系統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統,高程系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三、測量儀器及測設人員本次復測配備測量工程師2名,從事測量專業工作經驗均為5年以上,測量員4名,從事測量專業工作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計12人。(1) 儀器名稱及型號名稱數量單位型號精度GPS4臺中海達V8雙頻接收機靜態平面 2.5mm+110-6D靜態高程 5mm+110-6D全站儀2臺拓普康GTS-102N索佳CX-1012mm+1ppm水準儀2臺蘇州一光DSZ20.5/1(2)測量人員組織姓名職務職稱李欣欣測量主管測量工程師吳澤鏗測量隊員測量
4、員吳宇森測量隊員測量員李旭然測量隊員測量員黃俊庭測量隊員測量員四、 復測方案本合同段內共有設計院提供的一級控制點共15個,經我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研究討論針對現場地形及導線點的分布情況,研究討論決定主線控制點采用GPS相對靜態定位模式進行復測、增設控制點。GPS控制網等級為一級,采用中海達V8 GSNN雙頻GPS接收機四臺同步觀測,GPS網形采用邊連式,每站觀測2個時段,每時段觀測時間為60至70分鐘不等。同時觀測有效衛星數不少于6顆,每條基線有效觀測時間不少于45分鐘,單點定位時間大于1小時,接收機采樣間隔設置為5S,衛星高度角設置為10。觀測過程中幾何圖形強度因子PDOP值小于6。作業時天線
5、嚴格置平對中,對中誤差小于1mm。互通式立交連接線控制點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與設計值進行復測對比。高程測量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兩臺,兩個線路并行,同時前進測量。塔尺采用3m黑紅雙面木制塔尺,氣泡已經校核。1、控制點復測:為確保整個工程測量的準確無誤,首先應該對甲方提供的首級控制點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的最后結果交由監理工程師。 2、控制點加密:由于工程測量工作的需要,甲方提供的控制點不能對整個工程實施放樣,所以有必要對控制點進行加密。首先根據工程現場需要,然后進行加密導線點的埋設。埋設過程中應該選擇視覺空間良好、地基穩定能長期保存的地方,考慮埋設的控制點是否便于施工放樣,相鄰控制點是否
6、能通視、距離是否太近。保證平均邊長大于250米,最大500米。應該對做好的控制點做明顯測量標志及圍護等措施,然后根據已知點與新增點的關系進行排名編號。3、導線測量:導線測量是工程測量的開始,是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運轉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工程各結構部位的正確性與精確性,所以進行高精度的導線測量是工程測量關鍵的一步。根據工程對導線精度的要求,布設相應的閉合導線或附合導線。一般是以四等和一級導線為常見。導線測量其主要技術要求:四等導線測角中誤差為2.5,測濾中誤差為10mm。測距中誤差不大于13mm。方位角閉合差n (n為測站數),相對閉和差1/35000,測距相對中誤差為1/ 75000,一級導線其測角
7、中誤差為5,測濾中誤差為15 mm, 相對中誤差不大于1/30000,方位角閉合差為10n(n為測站數),全長相對閉合差不應大于13 mm ,當導線全長小于規定1/3 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13cm 。GPS導線測量技術要求及測量精度根據記錄的測量結果進行整理,然后進行平差,四等導線與一級導線須采用嚴密平差,其平差結果應該滿足規定技術要求。最后,將導線最終成果表交由監理師,由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后導線點才可以使用。4、水準導線測量:(1)我標段采用雙面尺法,雙面尺法四等水準測量是在小地區布設高程控制網的常用方法,是在每個測站上安置一次水準儀,但分別在水準尺的黑、紅兩面刻劃上讀數,可以測
8、得兩次高差,進行測站檢核。(2)我部采用四等水準測量,為確保整個工程水準測量的準確無誤,需對甲方提供的首級水準控制點進行復核并記錄好數據,并將數據處理后的最后成果報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工程師妥善處理。(3)為了便于保護,水準點盡量與平面控制點保持在同一點上,采用DSZ2型的水準儀和紅黑雙面尺進行觀測,其觀測順序為:后黑后紅前黑-前紅。 其主要技術要求:四等水準每一千米高差10mm,環線閉合差為20 L mm (L往返導線總長,單位km),山嶺區6n (n為測站數) , 視線長度小于100m , 前后視較差小于5mm,前后視累積小于10mm,偶然中誤差小于5m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差0.2 m .
9、基本分劃輔助分劃或紅黑面讀數較差3mm ,本分劃輔助分劃或紅黑面所測高度較差5mm. 往返觀測各一 次. 采用水準測量專用記錄簿記錄數據:作業完成后對數據進行檢核,然后對數據進行平差,平差結果應符合規范等級標準,否則,將不可施用。 (4)對于四等水準測量順序為:后黑前黑-前紅-后紅,其主要技術要求: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6mm, 視線長小于75m(DSZ2型為100m),.偶然中誤差小于3mm,前后視距累積差為5mm,基本劃分、輔助劃分或紅黑面讀數較差2mm (DSZ2型為1mm).基本劃分、輔助劃分或紅黑面所測高差不得超過 3mm(DSZ2型為1.5mm).,環線閉合差不大于12L mm (山地
10、為4n) ,紅黑面較差在允許范圍內可取平均值作為測站高程,三、四等水準的偶然中誤差可用以下公式計算(5)導線施測完畢,將測量成果整理并做相應平差,將其成果交付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后,其水準點方才有效,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5、原地形測量:1 地形測量的測繪方法可根據儀器設備和施工條件確定。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全站儀測圖。(2) GPS-RTK測圖2 全站儀測圖應符合下列規定:(1) 全站儀測圖可以采用編法、草圖法和內外業一體化成圖法等測量方法。(2) 測圖作業時應檢查定向方位,儀器安置及測站檢核,對中誤差不應大于5mm,儀器高和棱鏡高的量取至1mm,選擇較遠的圖根點作為測站定
11、向點,并實測另一圖根點的做標和高程,做為測站檢核。3 GPS-RTK測圖應符合下列規定:(1) GPS-PTK測圖前,應搜集測區的基礎資料(2) 控制點成果及GPS測量資料(3) 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的參數,包括:參考橢圓球參數,中央子午線經度,縱、橫坐標的加常數,投影面的正常高,平均高程異常等。(4) WGS-84坐標系統與測區地方系統的轉換參數及WGS-48坐標系的大地高程基準與測區的地方高程基準的轉換參數。4 測圖方法采用GPS-PTK測量法,測圖圖根點和導線控制點直接用GPS在各等級控制網點測出,測圖的比例尺建基面驗收采用1:200,其他可根據工程性質、設計及施工要求在1:500-1:2
12、000范圍內選擇。外業操作中,地形點、地物點三維坐標完全由GPS-PTK自動記錄采集。地形圖成圖通過CASS系統軟件在電腦自動采集地形圖外業記錄的地形點、地物點觀測成果資料,由自動繪圖儀繪制成圖。地形測量過程中,一般規范要求按照SL52-20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執行。5 工程填挖動工前,必須實測填挖區的原始數據橫斷面,施工中應定期測量斷面,工程結束后,必須實測竣工斷面圖,以作為工程施工工程量計算、結算依據。斷面的測量方法按照GPS-PTK測量法。斷面間距離及斷面比例按照SL52-201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執行。6、填挖收方:(1)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層恢復一次中線邊線并進行高程測設在
13、距路床頂15m內應按設計縱橫斷面數據控制達到路床設計高程后應準確放樣路基中心線及兩側邊線并將路基頂設計高程準確測設到中心及兩側樁位上按設計中線寬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檢自檢合格并報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坡腳線直線段每20米一個樁曲線段視曲線半徑分別為10米和5米一個樁并注明填方高度(3)施工過程中每填筑一層根據坐標法和填方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并在樁上標明填方深度(4)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據坐標法和填挖寬度計算法放樣出路基填方的實際需要寬度根據此寬度再修整坡面(5)路基挖方段應按設計高程及邊坡坡度計算并放出上口開槽
14、線每挖深一步恢復一次中線邊線并進行高程測設高程點應布設在兩側護壁處或其他穩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頂1m左右時高程點應與附后的高級水準點聯測(6)清表后根據坐標法和挖方寬度計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開口線(7) 施工過程中當挖方段落開挖至第一級平臺位置時根據坐標放樣法放樣出第一級平臺內側寬度根據平臺寬度再刷坡其他平臺依次采用同樣的方法放樣直至到達路面結構層的設計標高(8) 高邊坡的測量放樣根據施工段落樁號直線段每隔10米曲線段5米放樣出坡頂和坡腳7、結構物放樣:(1)放樣工作開始前,應認真閱讀設計圖紙,驗證設計坐標或其幾何尺寸,在切實弄清設計數據之后,方可開始放樣。對于放樣的輪廓點,應進行檢核,檢核方法
15、可根據不同情況而異。檢核結果應記入放樣資料中,外業檢核以自檢為主,放樣與檢核宜同時進行。必要時,也可另派小組進行檢查。(2)選擇放樣方法時,應考慮檢核條件。沒有檢核條件的方法(如極坐標法、兩點前方交會法、三方向后方交會法等)應該在放樣后采用另外的方法進行檢查。(3)放樣資料,應由兩人獨立進行計算和編制,若由計算機程序計算放樣資料時,應校對輸入數據的正確性。(4)建筑物基礎塊(第一層)輪廓點的放樣,應全部采用相互獨立的方法進行檢核。放樣和檢核點位之差不應m為輪廓點的測量放樣中誤差)。(5)重復測設同一部位的輪廓點位置,可大于采用簡易方法檢核。(6)對于形體或結構復雜的建筑物,放樣和檢核應采用同一
16、組放樣測站點。(7)模板檢查驗收資料中,若發現與設計有較大偏差或存在系統偏差時,應對可疑部分進行復測。 8、竣工驗收: (1)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礎開挖建基面的1:2001:500地形圖或縱、橫斷面圖。 (2)建筑物過流部位或隱蔽部位形體測量。 (3)建筑物的各種重要孔洞的形體測量。 (4)根據需要測繪施工區竣工平面圖。 (5)竣工測量的精度指標參照各章節相應項目的測量中誤差的規范執行。施測的精度不宜低于放樣的精度,隨著施工的進程,按竣工測量的要求,逐漸累積竣工資料,待單項目工程完工后,進行一次性的測量。9、資料整理: (1)竣工圖的編繪,應與設計平面布置圖相對應,圖表按竣工管理部門的統一圖幅規格
17、選用,分類裝訂成冊,并附必要的文字說明。 (2)竣工地形圖應注明圖幅的坐標系統、高程系統、測圖方法、比例尺、制圖日期等基本數據。對于竣工縱、橫斷面圖,應注明斷面樁號、橫斷面中心坐標、斷面方向、比例尺,并附有斷面位置示意圖。(2) 各項成果資料,應項目齊全,數據正確,圖標清晰,符合質量要求五、GPS控制網數據處理及平差每次外業觀測后及時將觀測數據導入計算機,并進行外業數據的檢查。根據自動處理基線向量的結果,檢查基線向量方差比(Ratio),中誤差(rms)以及天線高等,方差比8,中誤差50mm,參與解算的向量均符合要求。1、控制網外業觀測質量的要求及檢核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 52-2
18、015要求,各等級GPS網基線測量中誤差應采用相應等級對應的固定誤差和比例誤差,連長值應取實際平均邊長,基線長度中誤差應按下式計算:2、同步環檢驗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 52-2015要求,同步環各坐標分量閉合差的限差值為異步環閉合差限差值的1/2。3、異步環檢驗異步環各坐標分量閉合差及環線全長閉合差,應滿足以下要求:4、復測成果與原測成果比較六、高程控制網的復測高程控制網按四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施測,采用2臺蘇州一光儀器廠生產的DSZ2水準儀按左右線路同時進行觀測,測設路線按設計院交接樁號順序測量。1、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精度按國家三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19、四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mm)水準測量等級每公路高差中數中誤差限差偶然中誤差(mm)全長中誤差(mm)檢測已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合值符合路線閉合差左右路線高差不符值平原山區四等5.01030R20R20L25L14R注:表中R為路線或測段長度,L為符合路線長度,均以千米計。水準測量采用2蘇州一光DSZ2水準儀按左右線路同時進行觀測,水準標尺與儀器配套。水準儀與水準尺在使用前均進行檢校,并符合下列規定: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在豎直面的夾角(i角)不超過20;當水準標尺位于垂直位置時水準標尺的圓水準器居中。觀測當天及時進行2組單程高差不符值檢驗,當高差不符值檢驗在限差20R以內時采用2組高差平均值
20、進行平差。水準測量采用尺臺作轉點尺承,觀測時標尺成像清晰穩定;觀測時測站視線長度、視線高度須按下表執行: 水準測量視線長度、高度(m)等級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計差視線高度儀器類型視距四等光學水準儀1003.010.0三絲能讀數四等水準測量測站觀測順序為“后視前視前視后視”。在水準測量工作間歇時,選擇兩個堅穩可靠的固定點作為間歇點。間歇后,先進行間歇點高差檢測,只有當檢測結果符合限差要求,才從間歇點開始觀測。否則從前一個水準點起測。七、測量質量控制措施測量工作是施工技術工作中一個重要環節,其結果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的優劣。(1)項目部設測量班,負責工程項目的測量工作,接受工程部領導。測量工
21、必須通過培訓方能上崗。在崗測量工原則上不應更換。(2)參加交接樁工作及項目開工前的中線、水準和橫斷面的施工復測。交接樁手續要完善,各種數據要反復核準。(3)各種樁號標志要明顯,標樁書寫要工整并符合規定。(4)開工前應對主要樁號(曲線轉向角的交點樁、直線、圓緩點樁、直線轉點樁、暗涵中心樁、水準基點)等進行復測,復測應采取兩種不同方法或兩人換手復測方式進行,兩次測量的誤差應滿足相應規定。凡未經復核的樁橛不得交付施工。(5)各項記錄要求記注明顯,沒有涂抹,計算成果和圖表應準確清楚,所有測算資料均應簽署完善,未經復核和驗算的資料不得使用。 (6)一切原始資料和記事項目,必須在現場記錄清楚,不得憑回憶補
22、記,測量手簿必須填列頁次,注明觀測者、記錄者,日期及使用儀器。因記錯劃去的記錄,應注明原因,并予保存,不得撕毀。各種測量手簿應按規定內容和格式填寫,不允許用紙片或小本子代替。測量原始記錄,資料應收集整理齊全,并按工程項目分類保存,以備查閱。(7)各種測量儀器均屬計量器具,應按計量器具管理辦法統一管理。各種測量儀器、工具的性能應定期進行檢定,如有問題及時維修。測量儀器必須專人保管。對于貴重精密的測量儀器應規定專人保管,專人專用,專人送檢,他人不準隨意動用,以防損壞,降低精度。工作中應注意不使儀器受陽光曝曬或雨淋。儀器運輸時,應有妥善的防護措施,確保儀器不受損壞。測量儀器應置專用房間存放。(8)每項測量工作完成以后,應及時把資料整理出來,分類存放,以備查閱。(9)測量成果應實事求是編寫。屬竣工文件收集范圍的,應按竣工資料編寫辦法編寫,以便移交。(10)測量資料的填寫和移交均應符合資料管理辦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