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X X 建筑節能工程檢測方案xxxx公司xx年XX月目 錄一 、概況 .2二 、檢測及判定依據 .2三 、檢測項目、抽檢數量.4四 、檢測方法 .7五 、檢測服務質量措施 .19六 、現場條件及人員配合 .20七 、現場安全保障措施.20一 、概況1.工程名稱:2.設計單位:3.建設單位:4.工程地址:5.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商場/辦公/住宅的建筑物,地下室X層,裙樓X層,塔樓X層(簡述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積、結構形式、使用功能等)。地下室采用XX系統(簡述該建筑通風系統形式),裙樓采用XX系統(簡述該建筑空調風系統形式),塔樓采用XX系統(簡述該建筑空調風系統形式)。二 、檢測及判定
2、依據2.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2.2廣東省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15-65-20092.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2.4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2.5公共建筑節能檢測標準JGJ/T177-20092.6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 JGJ/T132-20092.7容積式和離心式冷水(熱泵)機組性能試驗方法GB/T10870-20012.8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2.9冷卻塔驗收測試規程CECS118:20002.10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2.11照明測量方法
3、GB/T5700-20082.12組合式空調機組 GB/T 14294-20082.13風機盤管機組GB/T 19232-20032.14給排水用超聲波流量計CJ/T3063-19972.15建筑玻璃可見光透射比、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太陽能總透射比、紫外線透射比及有關窗玻璃參數的測定GB/T2680-19942.16中空玻璃GB/T 119442.17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 防護熱板法GB/T 10294-20082.18泡沫塑料和橡膠線性尺寸的測定GB/T63422.19泡沫塑料和橡膠表現(體積)密度的測定GB/T63432.20礦物棉及其板、氈、帶尺寸和容重試驗方法GB/T5480
4、.32.21礦物棉制品吸水性試驗方法GB/T164012.22硬質泡沫塑料吸水率試驗方法GB/T88012.23硬質泡沫塑料尺寸穩定性試驗方法GB/T88112.24無機硬質絕熱制品試驗方法 外觀質量GB/T5486.12.25無機硬質絕熱制品試驗方法 密度、含水率及吸水率GB/T5486.32.26普通硅酸鋁耐火纖維氈含水率試驗方法GB30072.27廣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文件(編號:穗建質監字2007142號)要求2.28委托方提供的相關技術資料(設計圖紙等)三 、檢測項目、抽檢數量1、通風與空調系統節能檢測檢測項目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檢驗部位、參數和數量備注風管嚴密性及強度系統系統檢驗部位
5、:檢驗數量:按風管系統的類別和材質分別抽查,低壓系統的抽檢5%,且抽檢系統不小于一個系統;中壓系統抽檢20%,且抽檢系統不小于一個系統;高壓系統應全數進行漏風量測試?,F場檢測組合式空調機組漏風量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現場隨機抽檢,按總數抽檢20%,不得少于1 臺。現場檢測系統總風量系統系統檢驗部位: 檢驗數量:按風管系統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F場檢測各風口的風量系統風口(系統)檢驗部位: 檢驗數量:按風管系統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F場檢測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抽檢比例不應少于空調機組總數的20%,不同風量的機組檢測數量不應少于1臺。現場檢測空調
6、水泵性能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F場檢測冷水機組性能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F場檢測冷卻塔性能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現場檢測空調系統冷熱水、冷卻水總流量系統系統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F場檢測空調機組水流量系統系統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按系統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F場檢測冷凍水系統水力平衡度系統系統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F場檢測空調機組冷凍水供水回溫差臺臺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按系統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臺?,F場檢測冷熱水系統輸送能效比系統系統檢驗部位:檢驗數量:全檢?,F場檢測室內溫濕度間間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按空調房間總數抽測10%?,F場檢測風機盤管
7、臺臺檢驗參數:供冷量、供熱量、風量、出口靜壓、噪聲及功率。檢驗數量:同一廠家按數量復驗2%,但不得小于2臺。實驗室檢測風管保溫材料-組檢驗參數: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檢驗數量:同一廠家同材質的絕熱材料復驗次數不得小于2次。實驗室檢測水管保溫材料-組檢驗參數: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檢驗數量:同一廠家同材質的絕熱材料復驗次數不得小于2次。實驗室檢測2、配電與照明系統節能檢測檢測項目實際數量抽檢數量檢驗部位、參數和數量備注平均照度功能區處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按同一功能區不少于2處。現場檢測照明功率密度功能區處檢驗部位:檢驗數量:按同一功能區不少于2處?,F場檢測電源質量系統系統檢驗部位:檢驗數量:
8、全檢?,F場檢測電線、電纜-組檢驗參數:截面及每芯導體電阻值。檢驗數量:同廠家各種規格總數的10%,且不得小于2個規格。實驗室檢測3、墻體、門窗、屋面進場材料節能檢測檢測項目抽檢數量檢驗部位、參數和數量備注墻體材料組檢驗參數: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壓縮強度。檢驗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下時各抽查不少于3次,20000m2以上時各抽查不少于6次。實驗室檢測保溫材料組墻體組檢驗參數:傳熱系數檢驗數量:實驗室砌筑與現場實體構造相同外墻一面。實驗室檢測外墻節能構造組檢驗部位:由見證人定檢驗數量:不同節能構造抽檢不少于1組(3個芯樣)。現場檢測外墻飾面材料組檢
9、驗參數:太陽輻射吸收系數檢驗數量:太陽輻射吸收系數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抽查不少于1組。實驗室檢測門窗組檢驗參數: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檢驗數量:氣密性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抽查不少于3樘。實驗室檢測組檢驗參數:傳熱系數檢驗數量:傳熱系數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抽查不少于1樘。實驗室檢測門窗玻璃組檢驗參數:遮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傳熱系數檢驗數量:遮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抽查不少于1組。實驗室檢測組檢驗參數:中空玻璃露點。檢驗數量:露點同一廠家同一品種同一類型的產品,抽查不少于3組。實驗室檢測屋面保溫材料組檢驗參數:導熱系數、密度、抗壓
10、強度/壓縮強度、燃燒性能。檢驗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抽查不少于3組。實驗室檢測四、檢測方法4.1風管嚴密性及強度檢測1、檢測條件:檢測需在風管系統主干管完成后、風口開孔前進行。2、檢測方法:1)、將風管試驗管段各進出口端封閉,并安裝好90mm進氣管接口和8mm測壓口接口。用軟管把漏風量測試儀、流量測試管和被測試的風管進氣管接口連接起來,U形壓力計連接至測壓管連接口。特別注意這段連接管不允許有漏風現象,連接處應用膠帶密封。2)、開動漏風量測試儀,并逐漸提高風機轉速,向被測風管注入空氣,被測風管內壓力逐漸升高,當風管內風壓達到所需測試壓力時,調整變頻旋鈕保持風機轉速,使之保持風管內風壓恒定
11、,測量流量測試管的孔板兩端壓差,通過公式把壓差值轉化為系統的漏風量值。當風管系統的漏風量大于標準允許值時,應即時對風管進行檢查,找出風管漏風位置及原因。3)、風管系統的強度試驗在漏風量符合要求后進行,按工作壓力的1.5倍作試驗壓力。繼續調整變頻旋鈕加大管內風壓至試驗壓力,檢查風管系統的各個接縫處不應出現開裂現象。3、結果判定:風管漏風量和強度試驗應符合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的要求。4.2組合式空調機組漏風量檢測 按風管嚴密性及強度檢測方法。4.3系統總風量檢測1、測試條件:測試系統各風口風量已進行風量平衡調整。2、檢測方法:測量截面應選擇在氣流較均勻的直管段上,
12、并距上游局部阻力管件4-5倍管徑以上,距下游局部阻力管件2倍管徑以上的位置,如圖1所示。測量所選截面上各點的速度,一般采用畢托管、微壓計或熱電風速儀,畢托管風速儀的直管必須垂直管壁,畢托管的測頭應正對氣流方向且與風管的軸線平行。3、測點布置:1) 矩形風管:將矩形風管斷面劃分為若干個接近正方形的面積相等的小斷面,面積一般不大于0.05m2,且邊長220mm為宜(實線分格),測點位于各個小斷面的中心,測點的位置和數量取決于風管斷面的形狀和尺寸,布置方法見圖2。2)圓形風管:將圓形風管斷面劃分為若干個面積相等的同心圓環,測點布置在各圓環面積等分線上,且應在相互垂直的兩直徑上布置兩個或四個測孔。圓形
13、斷面測點數的確定及布置方法見圖3。圖1 測定斷面位置示意圖圖2 矩形風管測點布置 圖3 圓形風管三個圓環時的測點布置3、系統總風量計算: 式中:斷面平均風速(m/s)斷面面積(m2) 系統總風量(m3/h)4、結果判定:系統的總風量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偏差10。4.4各風口風量檢測1、檢測條件:測試系統各風口風量已進行風量平衡調整。2、檢測方法:根據設計圖紙繪制各風口平面布置圖,對各風口進行編號。1)、風量罩法:利用風量罩將待測風口罩住,直接測量風口風量。2)、風速法:使用風速儀測量風口的截面風速,使用截面風速和截面面積計算風口風量。a)、當風口為格柵或網格風口時,可用葉輪式風速儀緊貼風口平面測定
14、風速,當風口面積較大時,可用定點測量法,測點不應少于5個,計算在風口斷面的平均風速。b)、當風口為散流器風口時,但是其結果要進行修正,可以取修正系數0.7。c)、當風口為條縫形風口或風口氣流有偏移時,應臨時安裝長度為0.51.0m,斷面尺寸與風口相同的短管進行測定。 d)、風口風量計算: L=3600KSVm3/h式中:L風口風量(m3/h);K考慮格柵的結構和裝飾形式的修正系數,一般取0.71.0。S風口的外框面積(m2);V風口處測得的平均風速(m/s)。風口的平均風速按下式計算:V=V1+V2+V3+Vnm/sN式中V1V2Vn各測點之風速(m/s); n測點總數(個)3、結果判定:風口
15、的風量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偏差15。4.5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檢測1、風機風量測量,按總風量測量方法。風機的風量應為吸入端風量和壓出端風量的平均值,且風機前后的風量差不應大于5%。2、風機輸入功率測量,在風機電動機輸入線端接入電能質量分析儀進行測量。3、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Ws)計算:Ws=N/L式中Ws 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W/(m3/h); N 風機輸入功率(W)L 風機風量測量值(m3/h)4、結果判定: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檢測值應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要求。4.6空調水泵性能檢測1、測試狀態穩定后,開始測量。每隔10分鐘讀一次數,連續測量60分鐘,取每次讀數的平均值作為
16、測試的測定值;2、水泵流量檢測:按空調機組的水流量測試方法進行。3、水泵揚程檢測:水泵正常運轉后,水壓的檢測利用標定過的壓力表暫時替換系統原來的壓力表進行測量,記錄水泵進、出口壓力表的示值。4、水泵輸入功率檢測:使用電能質量分析儀直接測量水泵的輸入功率。5、水泵效率:VgH10-3/ 3600P100式中水泵類效率(); P水泵平均輸入功率(kW)水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m/s2);V水泵平均水流量(m3/h)6、結果判定:水泵效率檢測值應大于設備銘牌值的80%。4.7 冷水機組性能檢測1、檢測步驟:1)冷水機組運行正常,機組負荷處于穩定工況下;2)通過閥門調節冷凍水、冷卻水
17、流量不能偏離額定流量5%;3)運行機組負荷不宜小于其額定負荷的80%;4)冷凍水出水溫度應在(69)之間,冷卻水進水溫度應在(2932)之間,風冷冷水機組要求室外干球溫度在(3235)之間;5)測試狀態穩定后,開始測量。每隔10分鐘讀一次數,;連續測量60分鐘,取每次讀數的平均值作為測試的測定值;6)進出口溫度的計算:取各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試值。7)通過超聲波流量計直接測得空調冷(熱)水主管上的總流量。取各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試值。8)冷水機組的供冷量按下式計算: Q = V ct/3600式中:Q 冷水(熱泵)機組的供冷(熱)量(KW); V 冷水平均流量(m3/h) t冷水進、出
18、口平均溫差(); 冷水平均密度(kg/ m3) c冷水平均定壓比熱KJ(kg );、c可根據介質進、出口平均溫度由物性參數表查取。9)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COP)按下式計算:COP =式中:COP性能系數(W /W)Q冷水(熱泵)機組的供冷(熱)量(KW)N 輸入功率(KW)10)冷水機組制冷量的檢測時間宜為夏季進行,不得在過渡季節進行測試。2、測試原理 依據GB/T10870-2001規定的液體載冷劑法進行系統冷熱量測量。分別對冷熱源系統的進出口溫度和載冷劑流量進行測試,根據進出口溫差和流量計算出系統的冷熱量,測試過程中應同時對冷卻側的參數進行檢測,以保證測試工況的滿足測試要求。3、測試布置
19、:1)溫度計應盡量布置在靠近機組的進出口處,以減少由于管道散熱所造成的熱損失;2)流量計應設置在設備進口或出口的直管段上,一般對于超聲波流量計,其最佳位置為距上游局部阻力構件10倍管徑,距下游局部阻力構件5倍管徑處。若現場不具備上述條件,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流量測點的具體位置。4、結果判定:冷水機組性能系數應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要求。4.8冷卻塔性能檢測1、檢測宜在氣溫較高季節、無雨天進行; 環境平均風速不得大于4.0m/s,陣風沒分鐘平均風速不得大于6.0m/s;2、測試工況下,應同時檢測進、出塔水溫和環境空氣濕球溫度,出塔水溫比進塔水溫滯后2min5min讀數
20、;每隔510min讀數一次,連續測量60min,取每次讀數平均值作為測試的測定值。3、水溫測點應布置在靠近被測機組的進出口處,測量時應采取減少測量誤差的有效措施;4、環境空氣濕球溫度檢測時,干濕球溫度計宜安裝在距進風口外2m5m處,距地面1.5m。溫度計應避開陽光直射,所在空間通風良好。5、具體檢測步驟按冷卻塔驗收測試規程CECS118:2000進行。6、結果判定:冷卻塔效率檢測值應銘牌值的80%。4.9空調系統冷熱水、冷卻水總流量檢測1、測試條件:測試系統各支管及末端設備已進行水量平衡調整。2、按設計要求開啟相應的空調水泵、冷卻塔,檢查冷水機組、空調柜機、風機盤管等末端設備的電動閥門、比例積
21、分閥在全開啟狀態,系統穩定運行30min以上。3、在主干管上選擇適當的測量點(通常上游長度為10倍管徑,下游長度為5倍管徑的地方),分別測量被測管段的壁厚和外周長。4、將壁厚、外周長、管材、介質、傳感器安裝方式(一般管徑DN100以下選用W形、DN100500時選用V形、DN500以上選用Z形)等參數輸入到超聲波流量計中,然后流量計自動給出合適的傳感器安裝距離。5、在流量計穩定后讀取流量值。6、結果判定:空調系統總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10。4.10空調機組的水流量檢測1、方法同冷凍水、冷卻水系統總流量檢測方法。2、結果判定:空調機組的水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20。 注:在測量時須
22、拆除管道測點部分保溫。4.11冷凍水系統水力平衡度檢測1、檢測條件:a)、系統各支路及末端設備閥門已進行平衡調整。b)、水力平衡度檢測期間,系統總循環水量應維持恒定且為設計值的100%110%。2、各支路流量檢測按空調系統冷凍水總流量方法進行。3、水力平衡度計算: 式中 - 第個支路處的系統水力平衡度; - 第個支路處的實際水流量(m3/h); - 第個支路處的設計水流量(m3/h); - 支路處編號。4、結果判定:冷凍水系統水力平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4.12空調機組冷凍水供回水溫差1、按設計要求開啟相應的冷水機組、空調水泵、空調機組。將冷水機組進出水溫度、空調機組溫度設定值設置為設計溫度值,
23、系統穩定運行30min以上。2、使用空調機組的溫度測孔安裝溫度計測量冷凍水溫度,或在供回水管進行排水直接測量冷凍水供回水溫度。連續測量6次、30min,取測量平均值。3、結果判定:空調機組冷凍水供回水溫差應4。4.13冷熱水輸送能效比檢測1、測量冷熱水系統水流量;2、測量冷熱源系統供回水溫度;3、測量冷熱源系統水泵的輸入功率、揚程、流量,4、水泵效率計算(按水泵效率測試進行);5、冷熱水系統輸送能效比計算:ER=0.002342H/(T*)式中:H(H)水泵揚程(m);T供回水溫差();水泵效率6、結果判定:冷熱水輸送能效比應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要求。4.14室內溫
24、濕度檢測1、按設計要求開啟相應的冷水機組、空調水泵、空調機組、排風機、新風機、風機盤管。將冷水機組進出水溫度、各空調房間溫度設定值設置為設計溫度值,系統穩定運行30min以上。2、室內溫濕度檢測室內溫濕度測點布置與要求:對于舒適性空調房間,室內面積不足16m,測室中央1點;16 m及 以上不足30 m測2點(居室對角線三等分,其二個等分點作為測點);30 m及以上不足60 m測3點(居室對角線四等分,其三個等分點作為測點);60 m及以上不足100 m測5點(二對角線上梅花設點);100 m及以上每增加2050 m酌情增加12個測點(均勻布置)。測點應離開外墻表面和熱源不小于0.5m,離地面高
25、度0.81.6m。3、結果判定:夏季不得高于設計計算溫度2,且不應低于1。4.15平均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檢測1、檢查并記錄測量場所的照明設備類型、功率及數量。2、用功率表測量測量場所各回路照明設備的輸入功率,用皮尺測量區域面積。用測量場所的照明總輸入功率和面積計算照明功率密度。3、照度測點布置1)、平面布置:在照度測量的區域劃分成矩形網格,網格宜為正方形,在網格的中心點測量照度,按實際面積選取網格的大小,測點間距一般在0.510m間選擇。2)、垂直布置:根據測試場所功能按標準測量要求選擇測點離地面高度。3)、測量條件:a)、白熾燈和鹵鎢燈應燃點15min以上;b)、氣體放電燈類光源應燃點40m
26、in以上;c)、測量時宜額定電壓下進行,實測電壓偏差應在相關標準規定范圍內;d)、測量應在沒有天然光和其他非被測光源影響下進行。4、結果判定:平均照度值不得小于設計值的90;功率密度值不得大于設計值。4.16低壓配電電源質量檢測1、使用三相電能質量分析儀在低壓配電房輸入端測量。根據被測電源類別,選擇適合的電壓導線和電流鉗,分別連接到電能質量分析儀及被測量的電路上,確認接線正確后即可自動進行連續在線測量及記錄,其中測量的諧波次數為20次。2、結果判定:供電電壓偏差: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標稱系統電壓的7;單相220V為7、10。公共電網諧波電壓限值:380V的電網標稱電壓,電壓總諧波畸變率為5,
27、奇次諧波(125次)含有率為4,偶次(224次)諧波含有率為2。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允許值為2,短時不得超過4。4.17外墻鉆芯構造1、取樣要求鉆芯檢驗外墻節能構造的取樣部位和數量,應遵守下列規定:取樣部位應由監理(建設)與施工雙方共同確定,不得在外墻施工前預先確定;取樣部位應選取節能構造有代表性的外墻上相對隱蔽的部位,并宜兼顧不同朝向和樓層;取樣部位必須確保鉆芯操作安全,且應方便操作;外墻取樣數量為一個單位工程每種節能做法至少取3個芯樣。取樣部位宜均勻分布,不宜在同一個房間外墻上取2個或2個以上芯樣。2、檢測要求鉆芯檢驗外墻節能構造應在監理(建設)人員見證下實施。3、取樣鉆芯檢驗外墻節能構造可采
28、用空心鉆頭,從保溫層一側鉆取直徑70mm的芯樣。鉆取芯樣深度為鉆透保溫層到達結構層或基層表面,必要時也可鉆透墻體。當外墻的表層堅硬不易鉆透時,也可局部剔除堅硬的面層后鉆取芯樣。但鉆取芯樣后應恢復原有外墻的表面裝飾層。鉆取芯樣時應盡量避免冷卻水流入墻體內及污染墻面。從空心鉆頭中取出芯樣時應謹慎操作,以保持芯樣完整。當芯樣嚴重破損難以準確判斷節能構造或保溫層厚度時,應重新取樣檢驗。4、芯樣檢查對照設計圖紙觀察、判斷保溫材料種類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必要時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判斷;用分度值為1mm的鋼尺,在垂直于芯樣表面(外墻面)的方向上量取保溫層厚度,精確到1mm;5、結果判定:在垂直于芯樣表面(外墻
29、面)的方向上實測芯樣保溫層厚度,當實測芯樣厚度的平均值達到設計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設計厚度的90%時,應判定保溫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否則,應判定保溫層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6、取樣部位處理外墻取樣部位的修補,可采用聚苯板或其他保溫材料制成的圓柱形塞填充并用建筑密封膠密封。修補后宜在取樣部位掛貼注有“外墻節能構造檢驗點”的標志牌。4.18檢測主要儀器設備現場檢測主要儀器設備:漏風測試儀、U型壓力計、功率表、葉輪風速儀、通風干濕表、溫濕度表、溫度計、電能質量分析儀、超聲波流量計、測厚儀、風量罩、照度計、鉆芯機、鋼直尺。實驗室檢測主要儀器設備:導熱系數測定儀、電熱鼓風干燥箱、電子萬能試驗機
30、、穩態熱傳遞性質測試系統、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紅外光譜儀、中空玻璃露點儀、智能門窗物理性能檢測設備、風機盤管機組性能試驗裝置、直流電阻測試儀。五、檢測服務質量措施1、現場檢測完成后于7個工作日內向委托單位提供正式的檢測報告。2、檢測單位必須保證整個檢測過程的公平、公正性,并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3、從事本工程的檢測人員必須具有國家標準規定的資格證書,同時在檢測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4、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檢測儀表、設備均具有計量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5、對在作業中有超出常規要求的情況,必須及時匯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并有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制定可行性作業措施。六、檢測條件及人員配合1、
31、節能檢測項目需在安裝工程完工后,電力系統安裝的變頻、照明和不間斷電源等可產生諧波的用電設備已投入使用,所有系統設備在設計工況下正常運轉、各系統聯合試運轉及平衡調試后進行。2、委托單位指定專人與項目負責人聯系及協調檢測工作。檢測需現場工作人員操作系統設備、配合檢測工作。七、現場安全保障措施1、檢測前應對檢測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委任現場安全監督負責人。2、檢測人員應熟知檢測技術規程及安全操作規程。3、檢測人員必須遵守現場管理有關規定,進入工地必須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帶病作業,嚴禁在施工現場非吸煙區吸煙。4、在啟動空調設備前,一定要仔細檢查,以防雜物損壞設備,檢測人員不應立于風機進出風口方向上。嚴格按照設備使用條件運轉設備。5、高空作業要搭好安全平臺,不得冒險作業,所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6、對不符合安全作業條件的情況,檢測人員必須拒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