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工程模 板 工 程專 項 方 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有限公司二O一0年三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工程結構構件模板的應用2四、模板工程安裝順序3五、模板拉接和支撐固定措施3六、節點支模做法4七、模板支撐結構布置和力學驗算4A、柱模板計算書4一、參數信息4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6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7四、豎楞計算9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12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13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14八、H方向對螺栓的計算15B、墻模板計算書16一、參數信息16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7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18四、墻模板主次楞的計算20五、穿墻螺栓的計算24C、梁模板(扣件鋼管
2、架)計算書25一、參數信息27二、梁側模板荷載計算27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28四、梁側模板支撐的計算29五、梁底模板計算33六、梁底支撐的計算34七、梁跨度方向鋼管的計算37八、扣件抗滑移的計算39九、立桿的穩定性計算39D、板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41一、參數信息41二、模板面板計算43三、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44四、板底支撐鋼管計算45五、扣件抗滑移的計算46六、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47八、滿堂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及質量和安全要求48九、樓梯模板的安裝50十、結構支模51十一、模板保護51十二、現場技術質量控制52十三、模板支拆安全措施52一、編制依據:1、工程名稱 施工圖,施工
3、現場實際情況。2、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手冊等國家有關規范、規程3、省市發布的有關建筑施工質量、安全文件。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 (JGJ59-99)5、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 (JGJ/T772003)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 (JGJ 1622008)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技術規范 (JGJ 1302001)8、建設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GB 5019493)二、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 工程位于杭州市.。總建筑面積為.,其中地下建筑面積:4857,地上建筑面積:15792,地上12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49.6m;建筑結構為框架結構。總工期:420天。地基基礎采用筏板滿堂砼基
4、礎,砼強度為C35,抗滲等級S6;地下室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頂12.850m墻柱砼強度等級為C45、(地下室墻柱抗滲等級S6),梁板砼強度等級C35;12.85023.350m墻柱砼強度等級為C40, 梁板砼強度等級C30;23.35033.850m墻柱砼強度等級為C35, 梁板砼強度等級C30;33.850屋頂墻柱砼強度等級為C30, 梁板砼強度等級C30。砌體材料容重不大于10KN/m,強度MU10級,用M5.0級混合砂漿砌筑,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砂加氣砌塊強度等級A3.5,用專用砂漿砌筑。本工程由.投資建設,.設計,.地質勘察,.監理,.施工;由.擔任項目經理,.擔任技術負責人。在
5、建筑施工中,腳手架、承重支模架等設施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選擇與使用合適與否,不但直接影響施工作業的順利和安全進行,而且也關系到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并根據浙江省建設廳浙建建【2003】37號文件關于加強承重支撐架施工管理的暫行規定,本項目部對承重支撐架、外腳手架等方案的編制非常重視,并嚴格按照該文件要求執行。三、工程結構構件模板的應用模板制作安裝是本工程結構創優的關鍵點,在此操作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模板安裝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且保證位置正確,而且還要考慮拆模后砼成型的外觀質量。為了實現工程結構優質的目標,本工程決定除地下室地梁、承臺部分采用磚胎模和砼模外,其余采用
6、木模板(九合板、方木制作)進行施工,其支撐體系采用滿堂腳手架。整個結構每層樓的柱、梁、板一起現澆,諸結構構件均采用木模進行施工。四、模板工程安裝順序1、磚胎模磚胎模在制作前,現場技術人員及時做好胎模的放線及復核工作,確保其位置準確。2、墻模、柱模墻模、柱模采用組合木模板,利用對拉螺栓拉結,外用方木、鋼管支撐。剪力墻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安裝前檢查安裝第一步模板(兩側)安裝內楞調整模板平直安裝第二步至頂部兩側模板安裝內楞平直安裝穿墻螺桿安裝外楞加斜撐并調整模板平直與柱、墻、樓板連接。柱模板安裝工藝流程:搭設安裝架子第一層模板安裝就位檢查對角線垂直和位置安裝柱箍第二、三等層柱模板及柱箍安裝安裝梁口的柱
7、模板對安裝模板進行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3、梁模、板模梁模采用木模、板底模采用在滿堂腳手架上墊方木,而后在方木上鋪木模的做法。梁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搭設梁模支架安裝梁底楞及梁卡具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安裝另一側梁模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栓復核梁模、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樓板模板安裝工藝流程:搭設支架安裝橫、縱木楞調整樓板下皮標高及起拱鋪設模板塊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和平整度。五、模板拉接和支撐固定措施剪力墻內、外兩側模板應用12對拉螺桿拉結,在外墻及水池部位,螺桿中間應加焊3厚6060止水片。拉桿間距沿高度方向每400mm設一道,水平方向每600mm
8、設一道為宜。內墻拉桿宜做套管,以便重復利用。為保證柱觀感質量,小型柱子四周模板不設對拉螺栓,但必須加密柱箍每600mm設一道。矩字柱子長邊中部設一道對拉螺栓、沿豎向600布置,外加柱箍豎向600布置。梁模板在滿堂腳手架基礎上,再在梁兩邊加密支撐鋼管,底模支撐在小橫桿上面,側模用短鋼管及扣件來固定和加固,固定梁底模板及側模時每根梁應拉統線,立桿不能直接支撐在樓板上,應放入墊木。現澆樓板模板承重架采用483.2mm扣件式鋼管承重架體系(計算按483.2mm取值),板承重架同時兼作樓模板支架,承重架的搭設與鋼筋工程同時展開,立桿間距為1200mm,水平方向不少于三道牽桿。六、節點支模做法1、梁柱節點
9、梁柱節點支模質量的好壞是框架主體質量最為關鍵的一步。本工程考慮梁板和墻柱砼一起澆搗,此節點的好壞尤顯重要。柱模下部先立至梁底下500mm左右,上部500mm及梁側部位采用整板留缺口,梁側模直接在此處接出,板底與柱側模接頭出將板直接壓至柱側墻梁節點亦作此做法。七、模板支撐結構布置和力學驗算為了確保承重支撐架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結構重量、側壓力等,分別對各種支撐結構進行了詳細的計算。A、柱模板計算書:柱模板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10、50017-2003)等規范編制。柱模板的背部支撐由兩層組成,第一層為直接支撐模板的豎楞,用以支撐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第二層為支撐豎楞的柱箍,用以支撐豎楞所受的壓力;柱箍之間用對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柱模板支撐體系。 柱模板設計示意圖柱截面寬度B(mm):1000.00;柱截面高度H(mm):700.00;柱模板的總計算高度:H = 3.00m; 計算簡圖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柱截面寬度B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數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豎楞數目:3;對拉螺栓直徑(mm):M12;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圓鋼管;直徑(mm):48.
11、00;壁厚(mm):3.20;柱箍的間距(mm):700;柱箍合并根數:2;3.豎楞信息豎楞材料:木方;豎楞合并根數:1;寬度(mm):60.00;高度(mm):80.00;4.面板參數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彈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0;5.木方和鋼楞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方木彈性模量E(N/mm2):900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t(N/mm2):1.50;鋼楞彈性模量E(N/mm2):210000.00;鋼楞抗彎強度設計值
12、fc(N/mm2):205.00;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計算高度,取3.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分別計算得 20.036 kN/m2、72.000 kN/m2,取較小值20.036 kN/m2作為本
13、工程計算荷載。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q1=20.036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q2= 2 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模板結構構件中的面板屬于受彎構件,按簡支梁或連續梁計算。分別取柱截面寬度B方向和H方向面板作為驗算對象,進行強度、剛度計算。強度驗算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由前述參數信息可知,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間距最大,為l= 470 mm,且豎楞數為 3,因此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進行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面板抗彎強度驗算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用
14、下式計算最大跨中彎距:M=0.1ql2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47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20.040.700.90=15.147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1.42.000.700.90=1.764kN/m;式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用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 q = q1 + q2 =15.147+1.764=16.911 kN/m;面板的最大彎矩:M =0.1 16.911470470= 3.74105N.mm;面板最大應力按下式計算: =M/Wf其中, -面
15、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bh2/6 b:面板截面寬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70018.018.0/6=3.78104 mm3;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3.74105 / 3.78104 = 9.883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9.883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面板抗剪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V=0.625ql其中, 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16、);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47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20.040.700.90=15.147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1.42.000.700.90=1.764kN/m; 式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用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 q = q1 + q2 =15.147+1.764=16.911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2516.911470.0 = 4967.670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 3V/(2bhn)fv其中, -面板承受的剪應力(N/mm2); 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
17、N):V = 4967.670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 = 7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3.000 N/mm2;面板截面受剪應力計算值: =34967.670/(270018.0)=0.591N/mm2;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受剪應力 =0.591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面板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撓度計算公式如下:=0.521ql4/(100EI)其中,q-作用在模板
18、上的側壓力線荷載(kN/m): q = 20.040.7014.03 kN/m; -面板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470.0mm ; E-面板彈性模量(N/mm2):E = 6000.00 N/mm2 ; I-面板截面的慣性矩(mm4);I=bh3/12 I= 70018.018.018.0/12 = 3.40105 mm4;面板最大容許撓度: = 470 / 250 = 1.88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52114.03470.04/(1006000.03.40105) = 1.747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747mm 小于 面板最大容許
19、撓度設計值 = 1.88mm,滿足要求!四、豎楞計算模板結構構件中的豎楞(小楞)屬于受彎構件,按連續梁計算。本工程柱高度為3.000m,柱箍間距為700mm,因此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豎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08080/61 = 64cm3;I = 60808080/121 = 256cm4; 豎楞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M=0.1ql2其中, M-豎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700.0mm; 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
20、1: 1.220.0360.4700.900=10.170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1.42.0000.4700.900=1.184kN/m; q = 10.170+1.184=11.355 kN/m;豎楞的最大彎距:M =0.111.355700.0700.0= 5.56105Nmm; =M/Wf其中, -豎楞承受的應力(N/mm2); M -豎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W -豎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6.40104; f -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5.56105/6.40104 = 8.
21、693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693N/mm2 小于 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V=0.6ql其中, V-豎楞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7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20.0360.4700.900=10.170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1.42.0000.4700.900=1.184kN/m; q = 10.170+1.184=11.355 kN/m;豎楞的最大剪力:V = 0.6
22、11.355700.0 = 4768.963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 3V/(2bhn)fv其中, -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N/mm2); V -豎楞計算最大剪力(N):V=0.6ql= 0.611.355700=4768.963N; b -豎楞的截面寬度(mm):b = 60.0mm ; hn-豎楞的截面高度(mm):hn = 80.0mm ; fv-豎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34768.963/(260.080.01)=1.490N/mm2;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豎楞截面最
23、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1.49N/mm2 小于 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max=0.677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kN/m): q =20.040.47 = 11.35 kN/m; max-豎楞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700.0mm ; E-豎楞彈性模量(N/mm2),E = 9000.00 N/mm2 ; I-豎楞截面的慣性矩(mm4),I=2.56106;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 700/250 = 2.8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
24、.67711.35700.04/(1009000.02.56106) = 0.801 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801mm 小于 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2.8mm ,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工程中,柱箍采用圓鋼管,直徑48mm,壁厚3.2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4.7322=9.46cm3;I = 11.3572=22.71cm4;按集中荷載計算(附計算簡圖):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 20.040.9 + 1.4 20.9)0.47 0.7 = 7.95 kN;B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
25、力: N = 10.637 kN;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368 kNm;B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 0.141 mm;1. 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M/(xW)f其中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368292.99 Nm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9464 mm3;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7.06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68108/(1.059.46106)=37.06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
26、m2,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 0.141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 500 / 250 = 2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0.141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2mm,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NN=fA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對拉螺栓的型號: M12 ; 對拉螺栓的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的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10.637 kN。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
27、.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0.637kN 小于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本工程中,柱箍采用圓鋼管,直徑48mm,壁厚3.2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4.7322=9.46cm3;I = 11.3572=22.71cm4;按計算(附計算簡圖): 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20.040.9+1.420.9)0.32 0.7 = 5.41 kN;H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力: N = 7.806
28、 kN;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211 kNm;H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 0.050 mm;1.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M/(xW)f其中,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211333.98 Nm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9464 mm3;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21.267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11108/(1.059.46106)=21.267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29、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 0.05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 350 / 250 = 1.4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0.05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1.4mm,滿足要求!八、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驗算公式如下:NN=fA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對拉螺栓的直徑: M12 ;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30、 N = 7.806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7.806kN 小于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B、墻模板計算書: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次楞間距(mm):300;穿墻螺栓水平間距(mm):600;主楞間距(mm):600;穿墻螺栓豎向間距(mm):600;對拉螺栓直徑(mm):M12;2.主楞信息主楞材料:圓鋼管;主楞合并根數:2;直徑(mm):48.00;壁厚(mm):3.20;3.次楞信息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數:2;寬度(mm):60.00;高度(mm):80.00;4.面板參數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面板彈性模量(N/mm2
31、):60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0;5.木方和鋼楞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方木彈性模量E(N/mm2):900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t(N/mm2):1.50;鋼楞彈性模量E(N/mm2):206000.00;鋼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205.00; 墻模板設計簡圖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
32、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計算高度,取3.0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分別計算得 17.031 kN/m2、72.000 kN/m2,取較小值17.031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1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2 kN/m2。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根據建筑施工手冊,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
33、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次楞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0.1q1l2+0.117q2l2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3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6000.900=11.036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600.90=1.512kN/m; 其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面板的最大彎矩:M =0.111.036300.02+0.117
34、1.512300.02= 1.15105Nmm;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 M/W f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W = bh2/6 = 60018.018.0/6=3.24104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1.15105 / 3.24104 = 3.6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6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V=
35、0.6q1l+0.617q2l其中,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3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6000.900=11.036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600.90=1.512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11.036300.0 + 0.6171.512300.0 = 2266.4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3V/(2bhn)fv其中,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V = 2266.4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 = 600m
36、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32266.4/(260018.0)=0.315N/mm2;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0.315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1.5N/mm2,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撓度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 q = 17.030.
37、6 = 10.219N/mm; l-計算跨度(次楞間距): l = 3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601.81.81.8/12=29.16cm4;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1.2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10.223004/(10060002.92105) = 0.3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32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1.2mm,滿足要求!四、墻模板主次楞的計算(一).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
38、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88/62= 128cm3;I = 6888/122= 512cm4; 次楞計算簡圖1.次楞的抗彎強度驗算次楞最大彎矩按下式計算:M = 0.1q1l2+0.117q2l2其中, M-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3000.900=5.518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300.90=0.756kN/m,其中,0.90為折減系數。次楞的最大彎矩:M =0.15.518600.02+0.1170.756600.02
39、= 2.30105Nmm;次楞的抗彎強度應滿足下式: = M/W f其中, -次楞承受的應力(N/mm2); M -次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W -次楞的截面抵抗矩,W=1.28105mm3; f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2.30105/1.28105 = 1.8 N/mm2;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次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1.8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次楞的抗剪強度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V=0.6q1l+0.617q2l
40、其中, V次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17.0310.3000.900/2=2.759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300.90/2=0.378kN/m,其中,0.90為折減系數。次楞的最大剪力:V = 0.62.759600.0+ 0.6170.378600.0 = 1133.2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3V/(2bh0)其中, -次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次楞計算最大剪力(N):V = 1133.2N; b-次楞的截面寬度(mm):b = 60.0mm
41、; hn-次楞的截面高度(mm):h0 = 80.0mm ; fv-次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31133.2/(260.080.02)=0.177N/mm2;次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177N/mm2 小于 次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次楞的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荷載標準值,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 撓度驗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其中, -次楞的最大撓度(mm); q-作用在次楞上的線荷載(kN/m): q = 17.030.
42、30=5.11 kN/m; l-計算跨度(主楞間距): l =600.0mm ; E-次楞彈性模量(N/mm2):E = 9000.00 N/mm2 ; I-次楞截面慣性矩(mm4),I=5.12106mm4;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10.22/26004/(10090005.12106) = 0.097 mm;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4mm;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97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4mm,滿足要求!(二).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圓鋼管,直徑48mm,壁厚3.2mm,截面慣性矩I和截
43、面抵抗矩W分別為:W =4.7322= 9.464cm3;I =11.3572= 22.714cm4;E = 206000N/mm2; 主楞計算簡圖 主楞計算剪力圖(kN) 主楞計算彎矩圖(kNm) 主楞計算變形圖(mm)1.主楞的抗彎強度驗算作用在主楞的荷載: P1.217.030.30.61.420.30.64.183kN;主楞計算跨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 l = 600mm;強度驗算公式: = M/W f其中,- 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N/mm2) M - 主楞的最大彎矩(Nmm);M = 3.39105 Nmm W - 主楞的凈截面抵抗矩(mm3); W = 9.46103 mm3;
44、 f -主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f =205.000N/mm2;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39105/9.46103 = 35.8 N/mm2;主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5.8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主楞的抗剪強度驗算主楞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2V/Afv其中, -主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應力(N/mm2); V-主楞計算最大剪力(N):V = 3074.7N; A -鋼管的截面面積(mm2):A = 900.757mm2 ; fv-主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20 N/mm2;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2
45、3074.7/900.757=6.827N/mm2;主楞截面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6.827N/mm2 小于 主楞截面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N/mm2,滿足要求!3.主楞的撓度驗算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355mm;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4mm;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355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4mm,滿足要求!五、穿墻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NN=fA其中 N - 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穿墻螺栓的型號: M12 ;穿墻螺栓有效直徑: 9.85
46、 mm;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A = 76 mm2;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主楞計算的支座反力為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則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為: N = 5.58 kN。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5.585kN 小于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滿足要求!C、梁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以
47、標準層梁段:KL-C1(4)為計算對象。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40;梁截面高度 D(m):0.6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1.1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1.60;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1.5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3.50;梁兩側立桿間距(m):1.10;承重架支撐形式:梁底支撐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桿根數: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立桿承重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1.00;2.荷載
48、參數新澆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0;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4.4;振搗混凝土對梁底模板荷載(kN/m2):2.0;振搗混凝土對梁側模板荷載(kN/m2):4.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c(N/mm):16.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材質: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面板彈性模量E(N/mm2):6
49、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4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60.0;梁底縱向支撐根數:2;5.梁側模板參數次楞間距(mm):350;主楞豎向根數:2;穿梁螺栓直徑(mm):M12;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700;主楞到梁底距離依次是:30mm,200mm;主楞材料:木方;寬度(mm):60.00;高度(mm):80.00;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材料:木方;寬度(mm):60.00;高度(mm):80.00;二、梁側模板荷載計算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
50、=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6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分別計算得 17.848 kN/m2、14.400 kN/m2,取較小值14.400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
51、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材料抗彎強度驗算公式如下: M/W f其中,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4822/6=32cm3; M - 面板的最大彎矩(Nmm);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載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Mmax = 0.1q1l2+0.117q2l2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4814.4=8.294kN/m;振搗混凝土荷載設計值: q2= 1.40.484=2.688
52、kN/m;計算跨度: l = 350mm;面板的最大彎矩 M = 0.18.2943502 + 0.117 2.6883502 = 1.40105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為:N=1.1q1l+1.2q2l=1.18.2940.35+1.22.6880.35=4.322kN;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1.40105 / 3.20104=4.4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4.4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0.677ql4/(100EI)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澆
53、筑混凝土側壓力線荷載設計值: q=8.294N/mm; l-計算跨度: l = 350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48222/12=32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8.2943504/(10060003.20105) = 0.439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350/250 = 1.4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3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4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支撐的計算1.次楞計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次楞均布荷載按
54、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q=4.322/(0.600-0.120)=9.005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W = 1688/6 = 64cm3;I = 16888/12 = 256cm4;E = 10000.00 N/mm2;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353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5.339 kN,最大變形 = 0.470 mm(1)次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 M/Wf經計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3.53
55、105/6.40104 = 5.5 N/mm2;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次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5.5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次楞的撓度驗算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80/400=0.7mm;次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7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0.7mm,滿足要求!2.主楞計算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5.339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木方,寬度6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W = 2688/6 =
56、128cm3;I = 26888/12 = 512cm4;E = 10000.00 N/mm2; 主楞計算簡圖 主楞計算剪力圖(kN) 主楞計算彎矩圖(kNm) 主楞計算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841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11.879 kN,最大變形 = 0.532 mm(1)主楞抗彎強度驗算 = M/Wf經計算得到,主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8.41105/1.28105 = 6.6 N/mm2;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主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6.6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主楞的撓度
57、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撓度為 0.532 mm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700/400=1.75mm;主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532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75mm,滿足要求!五、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簡支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66.672020/6 = 2.44104mm3
58、; I = 366.67202020/12 = 2.44105mm4;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 M/Wf鋼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設計值(kN/m):q1=1.2(24.00+1.50)0.60+0.300.37=6.864kN/m;施工荷載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kN/m):q2=1.4(2.00+2.00)0.37=2.053kN/m;q=6.864+2.053=8.917kN/m;最大彎矩及支座反力計算公式如下:Mmax=ql2/8 = 1/88.9174002=1.78105Nmm;RA=RB=0.5ql=0.58.9170.4=1.783kN =Mma
59、x/W=1.78105/2.44104=7.3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7.3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5ql4/(384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q =q1/1.2=5.720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40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400.00/250 = 1.6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56.86
60、44004/(38460002.44105)=1.56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56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1.6mm,滿足要求!六、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梁底支撐小楞的均布荷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q=1.783/0.367=4.864kN/m2.方木的支撐力驗算 方木計算簡圖方木按照兩跨連續梁計算。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466/6 =
61、24 cm3;I=4666/12 = 72 cm4;方木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 M =0.125ql2= 0.1254.8640.3672 = 0.082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082106/24000 = 3.4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 =13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4 N/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0)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4.8640.367 = 1.115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1.1151000/(24060) = 0.6
62、97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697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1.7 N/mm2,滿足要求!方木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 0.521ql4/(100EI)=l/400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 0.5214.864366.6674 /(1001000072104)=0.064mm;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0.3671000/250=1.467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064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1.467 mm,滿足要求!3.支撐小橫桿的強度驗算梁底模板邊支撐傳遞的集中力:P1=RA=1.783kN梁
63、兩側部分樓板混凝土荷載及梁側模板自重傳遞的集中力:P2=0.3000.367(1.20.12024.000+1.42.000)+1.220.367(0.600-0.120)0.300=0.815kN 簡圖(kNm)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力:N1=N2=2.598 kN;最大彎矩 Mmax=0.909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5.084 mm;最大應力 =0.909106/4730=192.2 N/mm2;支撐抗彎設計強度 f=205 N/mm2;支撐小橫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92.2 N/mm2 小于 支撐小橫桿的抗彎設計強度 2
64、05 N/mm2,滿足要求!七、梁跨度方向鋼管的計算作用于梁跨度方向鋼管的集中荷載為梁底支撐方木的支座反力。鋼管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W=4.73 cm3;I=11.36 cm4;E= 206000 N/mm2;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力P= 2.598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最大彎矩 Mmax = 0.762 kNm ;最大變形 max = 2.824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8.487 kN ;最大應力 =M/W= 0.762106 /(4.73
65、103 )=161 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61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max=2.824mm小于11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八、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1.0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6.0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
66、設計值,取16.0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8.487 kN;R 16.0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九、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f1.梁內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2.598kN;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53.5=0.524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1.50/2+(1.10-0.40)/2)1.100.30=0.436 kN;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
67、荷載: N4=1.2(1.50/2+(1.10-0.40)/2)1.100.120(1.50+24.00)=4.443 kN; N =2.598+0.524+0.436+4.443=8.001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5;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73;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
68、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1.71;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1.6 = 3.16m;lo/i = 3160.08 / 15.9 = 199;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 0.182;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8000.88/(0.182450) = 97.7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97.7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N/mm2,滿足要求!2.梁
69、外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 5.196/Sin81o = 5.261kN;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5(3.5-0.6)/Sin81o = 0.44kN; N = 5.261+ 0.44 = 5.7kN; -邊梁外側立桿與樓地面的夾角:= 81o;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5;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73;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
70、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Sin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1.71;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Sin = 1.1551.711.6/0.988 = 3.199m;lo/i = 3199.471 / 15.9 = 201;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 0.179;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5700
71、.486/(0.179450) = 70.8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70.8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N/mm2,滿足要求!D、板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模板支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1.20;縱距(m):1.20;步距(m):1.6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
72、:3.38;采用的鋼管(mm):483.2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立桿承重連接方式:雙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000;3.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板底支撐采用方木;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木方彈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300.00
73、0;木方的截面寬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面板計算模板面板為受彎構件,按三跨連續梁對面板進行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201.82/6 = 64.8 cm3;I = 1201.83/12 = 58.32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21.2+0.351.2 = 4.02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11.2= 1.2 kN/m
74、;2、強度計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4.02+1.41.2= 6.504kN/m最大彎矩M=0.16.5043002= 58536 Nm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M/W= 58536/64800 = 0.903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0.90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 4.02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4.023004/(100950058.32104)=0.04
75、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4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2 mm,滿足要求!三、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bh2/6=688/6 = 64 cm3;I=bh3/12=6888/12 = 256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mm)1.荷載的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30.12+0.350.3 = 1.005 kN/m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10.3 = 0.3 kN/m;2.強度驗算計算
76、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載 q = 1.2 q1+ 1.4 q2 = 1.21.005+1.40.3 = 1.626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 = 0.11.6261.22 = 0.234 kNm;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234106/64000 = 3.658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3.658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6261.2 = 1.171 kN;方
77、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 1.171103/(2 6080) = 0.366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36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 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0均布荷載 q = q1 = 1.005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1.00512004 /(10090002560000)= 0.612 mm;最大允許撓度 =1200/ 250=4.8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612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4.8 mm,滿
78、足要求!四、板底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1.951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878 kNm ;最大變形 Vmax = 3.807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8.537 kN ;最大應力 = 878157.062/4730 = 185.657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85.657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
79、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3.807mm 小于 12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8.537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
80、足要求! 六、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和活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53.38 = 0.422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1.21.2 = 0.504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121.21.2 = 4.32 kN;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5.246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荷載標準值 NQ = (1+2 ) 1.21.2 = 4.32 kN;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81、 1.2NG + 1.4NQ = 12.343 kN;七、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2.343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5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3 cm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根據扣件式規范,立桿計算長
82、度L0有兩個計算公式L0=kuh和L0=h+2a,為安全計,取二者間的大值,即L0=max1.1551.731.6,1.6+20.1=3.197;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 考慮腳手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取1.73;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得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3.197;L0 / i = 3197.04 / 15.9=201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179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2342.989/(0.179450) = 153.234 N/mm2
83、;立桿穩定性計算 = 153.234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滿足要求!八、滿堂腳手架的塔設和拆除及質量和安全要求A、準備工作:(1)、單位工程負責人按施工方案中的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施工班組和使用人員進行口頭和書面技術交底。并交底雙方必須履行簽字手續。(2)、腳手架及其構配件應有合格證,并符合規范和浙江省建設廳浙建建【2003】38號文件關于加強施工現場鋼管、扣件使用管理的暫行規定,每次使用前對施工現場的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并按照文件規定進行抽樣檢查,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在施工現場建立鋼管、扣件使用臺帳,由材料員詳細記錄鋼管、扣件的來源
84、、數量、使用次數、使用部位和質量檢驗等情況,防止未經檢驗或檢測不合格品在施工中使用、(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均不得有積水。每次使用回收后,及時清理檢查,剔除報廢的鋼管、扣件,進行防銹處理后存放。并由木工放樣監督負責。(4)、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加固。(5)、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力矩扳手、等檢測工具。B、腳手架塔設:1)、腳手架搭設順序如下:地基處理澆砼硬地坪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搭設腳手架的操作人員,必須持有建筑登高架設特仲作業上崗證
85、 ,嚴禁無證人員搭設腳手架。腳手架塔設作業必須在統一指揮下嚴格按照以下規定程序進行:1)、按施工設計放線,鋪墊板,設置底座或標定立桿位置。2)、腳手架塔設從一個位置向兩邊延伸,并延伸到整個平面內。3)、按定位依次豎起立桿,將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的縱向和橫向平桿,隨校準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繼續向上塔設。4)、在滿堂腳手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高于4m的支架,兩端與中間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向下每隔兩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5)、在腳手架鋼管頂鋪設方木,方木鋪設應符合板、梁模板支拆的方案要求。C、腳手架塔設安全防護要點:1)、搭
86、設和拆除腳手架必須由經安全教育,持有上崗證的架子工承擔,有高血壓、心臟病者不得上腳手架操作。2)、承重支撐架使用前由項目質檢員組織各管理人員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嚴禁使用,并立即進行整改,支撐架塔設完畢,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鋼管采用統一型號,均為483.5鋼管。扣件必須使用合格產品,不得使用鉛絲和其他材料綁扎。4)、墊板厚度50mm,立桿和橫桿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任意改變,由于施工需要必須改動須提交負責主管人員解決。5)、節點的連接要可靠,扣件的擰緊程度應控制在4060NM。6)、塔設腳手架時除塔設需要外,架體上不得剩有無固定的鋼管及探頭桿件、探頭板。7)、工人在架上進行施工
87、作業時,作業面上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予以臨時固定,工人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他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作業。8)遇強風、雨、霧等特殊氣候,停止腳手架搭設、拆除等施工。雨天施工要有防滑措施。9)施工現場帶電線路如無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準通過腳手架,非專業電工不準擅自拉接電線和電器裝置。D、腳手架拆除:1)、由單位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2)、清除腳手架上雜物以及地面障礙物。3)、拆除順序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4)、拆除過程中凡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和誤靠,已經松脫的桿件、拆下的桿件應安全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
88、拋擲。5)所有連接桿、剪刀撐、隔離設施,登高設施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同步下拆,不準先把一種桿件一次拆除。所有桿件拆除時應單獨分離,不允許把附有扣件的桿件或未分離的兩桿同時輸送到地面。6)、在拆除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工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7)、桿配件拆除后,及時進行檢查,整修和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九、樓梯模板的安裝先立平臺梁、平臺板的模板以及梯基的側板。在平臺梁和梯基的側板上釘托木,將擱柵支于托木上,擱柵的間距為400500mm,斷面為6080 mm。擱柵下立牽桿及牽桿撐(鋼管),牽桿間距為1m,其下墊墊板,牽桿應與擱柵相垂直,牽桿撐之間用拉桿相互拉結。
89、然后在擱柵上鋪梯段底板(18mm九合板),板底的縱向與擱柵垂直。在底板上劃寬度線,依線立外幫板,外幫板用斜撐固定。在樓梯兩邊立三角木,如果樓梯較寬,在梯段中間應加設一道三角木,然后釘踏步側板。梯步高度應均勻一致,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須考慮到樓地面最后的裝修厚度,防止由于裝修厚度的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協調。十、結構支模 墻模板采用膠合板,可先用標準尺寸(即整塊模板)配模,不足部分留在預部及側邊,按尺寸鋸板拼足。 模板安裝時,應注意膠合板接頭處的縫隙,如有縫隙,應用小木條訂設,部使混凝土澆注是漏漿。為保證的墻的截面尺寸,應在墻底部的墻筋上,焊接比墻厚尺寸小2-3mm的導墻鋼筋,這樣在加固時
90、,起到整體模板平直和保證墻厚度的作用。對于地下室外墻,其對拉螺栓必須焊有止水片。墻面加固則利用對拉螺栓夾緊固定木方和鋼管,外用墊層固定,在上螺帽時必須緊固木方及鋼筋,外用墊片固定,在上螺帽時必須緊固以使每根螺桿均勻受力。同時對拉螺桿的間距合理,過密浪費材料,過稀則起不到加固作用。模板系統方案由項目經理部討論決定,交由木工翻樣進行配板設計。施工班組嚴格按配板設計取(選)料,按配板設計秩序拼裝,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配件必須按插牢固。支柱斜撐下的支撐臺應平整墊實,要有足夠的受壓面積。墻和柱子模板的底面應找平,下端應與事先做好的定位基準靠緊墊平,在墻、柱子上繼續安裝模板時,模板應用可靠的支承點,
91、其平直度應進行較正。預埋件與預留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為防止模板的整體偏移,應設置一定數量的穩定支撐。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應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多層支設的支柱,上下應設置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模板安裝時,應切實做好各項安全工作,如用電、傳遞運輸、高空作業及墻柱模板安裝防傾覆等工作,必須認真逐項落實十一、模板保護(1) 模板支撐成活后應及時將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凈。(2) 安裝預留、預埋應在支模時配合進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錘敲打模板、支撐、以免影響質量。(3) 模板側模不得堆靠鋼筋等重物,以免傾斜,偏位,影響模板質量。(4) 禁止平臺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5) 砼澆筑時,不
92、準用振動棒等,撬動模板及埋件,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載過大造成模板受壓變形,砼應用鍬入模。(6) 水平輸送泵道,不得直接擱置在側模上。(7) 模板安裝成型后,應派專人值班保護,進行檢查,校正,以確保模板安裝質量。十二、現場技術質量控制1. 模板支好后,先由班組長進行自檢,自檢完畢后再由質量對模板的軸線、標高、垂直度、截面尺寸、支撐牢固進行復核,并做好書面記錄、簽證。2. 每次澆搗砼時,派四名看模木工,地下室內外墻各二名,頂板的板底、板面各二名。3. 建立拆模通知制度。每層頂板及梁砼增加一組試塊,在第七天進行試壓,按照試壓后的數據來確定拆模的時間。柱模板的拆除應不致缺楞掉角且不少于3天才可以進行;梁板
93、模板拆除,對于跨度小于8米的梁,要求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對于跨度大于8米的梁,要求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對于挑梁,要求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4. 拆下的模板要按指定地點分類堆放整齊,并妥善做好現場的消防防火工作。5. 模板每周轉一次均應鏟除表面余砼,涂刷脫模沒后方可繼續使用,發現有變或損壞的應及時進行修整。6.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見下表項 目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軸線位移5相連兩板表面高低差2底模表面標高5每層垂直度3截面尺寸+4,-5表面平整度5十三、模板支拆安全措施1. 對進場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在每天分配工作時,針對不同的工作,作不同的安全技術交底。2.
94、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并應系好帽扣。3. 工作前應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掛在身上;釘子必須放在工具袋內,以免掉落傷人;操作時要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或空中滑落。4. 安裝與拆除5以上的模板,應搭設腳手架,并設防護攔桿,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上操作。5. 抬運模板時要相互配合,協同工作;模板及配件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高空拆模時,應有人指揮。6. 支撐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釘牢;拆模間歇時應將活動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踩空、扶空而墜落。7. 有預留洞的模板,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砼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將洞口蓋好,并作相應的固定。8. 拆模是,嚴禁人員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防止整塊模板掉落;拆模人員站在門窗洞口外拉支撐,以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而傷人。9. 拆模時必須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無撐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堆放整齊。10. 高空作業要搭設腳手架或操作臺,上、下要使用梯子,嚴禁站立在在大梁底模上行走,嚴禁操作人員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業。11. 磨板重直運輸時,吊點必須符合扎重平衡要求,以防踩空墜落。12. 存在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