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臨時排水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目 錄1施工總則32工程概況33、排水施工總體部署43.1 施工階段劃分43.2排水分區44.場內排水設計參數選取及計算54.1暴雨強度計算54.2矩形水溝排水流量計算54.3圓形排水管排水流量計算64.4場內降雨量計算75.現場排水組織與施工方法75.1第一階段排水施工75.2第二階段排水施工85.21第一排水區場內排水85.22第二排水區場內排水105.23第三排水區場內排水115.3后期第三施工階段場內排水施工125.4各區基坑內排水措施126.主要排水構筑物施工137.質量保證措施148.雨季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159.現場排水平面布置圖
2、及大樣圖16*工程基坑排水施工方案1施工總則本方案編制根據施工現場條件及周邊環境情況,采用原則如下:1、本工程基坑支護排水設計圖紙2、排水溝設計規范GB/T 16453.4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4、深圳市文明施工管理標準要求5、我公司施工現場標化管理要求2工程概況1、深圳市瀕臨南海,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24.0。全年臺風次數多,平均約7.3次,臺風影響時間為512月,以610月較多,臺風帶來大量的降雨,多年臺風期平均降雨量689mm。全市日平均最大暴雨量282mm,小時最大暴雨強度99.4mm。10月以后至翌年4月底為旱季,降雨少,僅占全年降
3、雨量的22%,氣溫也較適宜,是施工的黃金季節。2、本工程場地位于深圳市東北部*,交通較為便利。場地占地面積約200484平方米,共規劃住宅樓29棟;商業綜合樓1棟;幼兒園1棟,;社區活動中心1棟,;地下室為A區、B區、C區及D區地下室四部分。A、B、C區地下室均為一層地下室,D區地下室為兩層地下室?;A形式有天然地基、復合地基、管樁基礎和旋挖樁及筏板基礎。3、排水施工總體部署3.1 施工階段劃分本工程場內臨時排水經精心籌劃,前后總共分三個階段進行。3.1第一階段主要是基礎處理施工階段,施工內容有:場內土方開挖平整、機械成孔灌注樁、混凝土管樁施工場內排水?,F狀地勢已整平夯實,由于場內砂質黏性土徑
4、流系數很小,暴雨積水可以大部的滲透入土層中,多余積水經臨時開挖的排水溝匯入集水坑中,安排人員定期將集水坑中雨污水抽排出坑外排水溝中,雨污水經過濾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網,可以有效確保場內基坑土體穩定及安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3.2第二階段主要是房屋基礎以上及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基礎底板澆筑完成后,基坑排水系統必須先行完成。由于基礎底板混凝土徑流系數很大,每個區內的雨水及污水幾乎全部需通過臨時排水系統排出基坑外。3.2第三階段主體施工完成后,對場內臨時排水體系與永久排水管網的轉換,以及臨時排水設施拆除、場內排水構筑物尾工輔助作業等。3.2排水分區排水分區以設計要求、現狀場內地勢及臨建設施綜合考慮劃分為以
5、下三個區。1、第一排水區:A區、B區、幼兒園以及場內中間臨時混凝土道路左側小區中庭部分。第一排水區又分為排水A分區、B分區、中庭分區、幼兒園分區四個分區。2、第二排水區:C區、商業住宅樓及場內中間臨時混凝土道路右側小區中庭部分。3、第三排水區:主要包括本工程D區。4.場內排水設計參數選取及計算4.1暴雨強度計算根據臨時排水設計規范,本工程場地降雨重現期為2年,根據深圳市氣象局關于深圳地區暴雨強度計算規則2007年版,則暴雨強度 q=1679.914(1+0.460lgT)/(t+6.840)0.555T重現期t降雨歷時t=t1mt2t1 地面集水時間(min),視距離長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鋪蓋情
6、況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 折減系數,暗管折減系數m=2,明渠折減系數ml.2;t2 明渠內雨水流行時間(min);本工程降雨歷時取值為:tt1+ m t210+1.21022(min)4.2矩形水溝排水流量計算本工程場內排水溝流速公式計算公式為: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徑(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數。本工程臨時排水溝為漿砌片石,其粗糙系數取0.017。對于矩形排水溝,水力半徑, b為排水溝底寬(m),h為排水溝內設計過水高度(m)。水溝排水流量:Q=VW,計算值詳見各區水溝計算表。4.3圓形排水管排水流量計算為便于場內積水及時排放,在D區基坑北側在基坑底預埋一根600mm的鋼
7、筋混凝土管,可以有效對基坑內積水進行及時排放。圓形水管排水流量計算為:Q= C*A*(RJ)1/2謝才系數 C=(1/n) *R1/6n-管道粗糙系數 查表取值0.014R-水力半徑J-水力坡度 J=(H1-H2)/LQ-流量A-管道水流有效斷面面積則D區基坑北側埋設600mm混凝土管排水流量為:Q=C*A*(RJ)1/2=0.30.33.1416(0.150.707)1/2=0.184 m3/s4.4場內降雨量計算 按上述引用規范公式,則本工程所處地區暴雨強度 q=1679.914(1+0.460lg2)/(22+6.840)0.555=291.74L/sha1、各排水區場地設計流量:第一排
8、水區場內面積為89481m2Q1=0.9291.742.326=2349.440 L/s =2.349 m3/s2、各排水區場地設計流量:第二排水區場內面積為51784m2Q2=0.9291.745.18=1359.663 L/s =1.360 m3/s3、各排水區場地設計流量:第三排水區場內面積為38308m2Q2=0.9291.743.83=1005.811 L/s =1.006 m3/s從以上排水流量計算得知,由于本工程各區場地面積大,雨季特別是暴雨期間場內排水將非常困難,必須精心設計、合理組織,才能確保雨季施工及暴雨期間場內場內安全,工程工期才能得以保障。5.現場排水組織與施工方法5.
9、1第一階段排水施工1、A、B 區場內排水A、B區土方平整到位后,現場及時采取在基坑邊線1.5米內開挖臨時排水小溝和小型集水土坑,截留未經場地自然滲透的積水,同時可將積水中泥沙部分沉淀。因A、B區場地面積較大,必要時安排人員對排放不暢積水抽排至D區或C區場地內排水溝中,以避免雨水直接沖刷基坑外邊坡,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污染、邊坡沉陷坍塌等事故。2、C區場內排水C區排水主要依靠地面2%開挖坡度,且現狀基坑底標高幾乎均高于基坑外圍標高,利用其自然坡度,可有效將場內積水排放出基坑外。并在靠近翠景路側開挖臨時排水溝,截留場地雨水以避免流向翠景路側基坑外邊坡。3、D區場內排水D區場地平整,場內高差較小,基坑
10、面積達38307.4m2,考慮場內雨水能及時排放,土方開挖后基礎做成坡向北側約0.5%的斜坡,同時并在北側預埋一根直徑600mm的鋼筋混凝土管,用以排出基坑內積水至錦繡中路側排水溝。管道最大排水量經計算為0.184 m3/s,因前期砂性土徑流系數很小,徑流系數取值為0.2,則D區場內暴雨期間匯集雨水流量為0.224 m3/s,混凝土管道能滿足一般降雨排放需求,暴雨期間則在基坑四周布置水泵協助抽排坑內積水。5.2第二階段排水施工本工程臨時排水重點與難點主要在第二施工階段,現場排水隨施工作業變化較大,需根據實際需要及時作出調整,確保施工區域排水通暢。5.21第一排水區場內排水1、第一排水區場地面積
11、達89481m2,匯水面積太大,場內積水需排至D區或者C區外翠景路僅有的兩個市政排水口。根據現有地勢條件,A、B區靠近公園側排水主溝總長約765m,水溝平面呈弧形,且縱向變坡點較多,長距離排水通暢較難保證,暴雨期間場內排水將非常困難,雨污水排流不暢將會對場地浸泡、甚至淹沒,還可能對北側市政公園造成較大污染,需加強對場內排水合理性進行審核。2、第一排水區場內排水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統一組織。在B分區17#樓西側臨近場地周邊臨時道路內側開挖排水溝,排水溝設計從暴雨強度、場內地勢及匯水面積、排水溝類型等方面經計算綜合考慮,本著排水溝施工可行性和排水合理性,水溝坡率隨基坑邊道路地勢,局部地方可適當調整,平
12、均坡率為1.60%,最小坡率控制不小于0.08%。水溝類型至起點順A、B區往翠景路方向依次為見下表: 第一排水區排水溝計算參數表序號節段排水溝斷面bh(mm)坡率(i)排水流量(m3/s)排水溝長度(m)備注1AB-13004000.0070.095101.50/2AB-24005000.01110.258102.00/3AB-35005000.01860.461152.40/4AB-46005000.01730.953115.80/5AB-57008000.01321.255152.10/6AB-68008000.01651.700115.30/7AB-710008000.0081.8777
13、7.10/8AB-86005000.0020.818176.00臨時路與AB區側排水溝9A-14004000.0050.121449.30基坑截水溝10A-24004000.0060.133107.30A區基坑截水溝11B-13003000.02/0.0050.129256.20B區基坑截水溝12B-24005000.0060.19057.60B區基坑截水溝3、第一排水區兩條主排水溝排水量合計為1.877+0.818=2.695 m3/s 2.349 m3/s(第一排水區暴雨流量),理論上能滿足深圳市兩年一遇最大排水量要求,具體施工時現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輔助排水措施,確保場內不出現大量積
14、水。5.22第二排水區場內排水第二排水區包括C區、商業住宅樓及場內中間臨時混凝土道路右側小區中庭部分,面積為51784m2,現狀場內地勢較平整,自北向南側有約2%的坡度,場地西側標高比緊鄰翠景路高約6m。其中商業住宅樓場地還未開挖,現狀地勢標高比C區場地低于2.5m左右。根據當前第二排水區地勢條件及結合后續施工考慮,現場排水條件較好,考慮在本區域場地西側開挖砌筑排水溝可滿足場內排水需求,第二排水區排水溝計算參數表序號節段排水溝斷面bh(mm)坡率(i)排水流量(m3/s)排水溝長度(m)備注1C-14004000.04350.51265.00/2C-25005000.02540.71063.8
15、0/3C-37006000.0151.106121.30/4C-43003000.00780.101184.60臨時路AB區側排水溝5C-55004000.020.478177.00/6C-6100011000.0112.96681.80/7C-73004000.015/0.0050.140257.60C區基坑截水溝8C-84005000.01150.184157.20C區基坑截水溝第二排水區三條主排水溝排水量合計為1.106+0.478+0.184=1.768 m3/s 1.360 m3/s(第二排水區暴雨流量),理論上能滿足深圳市兩年一遇最大排水量要求,且未考慮場地南側C5排水干溝,所以本
16、區排水設計有相當富余,能確保場內施工期間不出現大量積水。5.23第三排水區場內排水第三排水區主要為D區基坑及坑頂平面排水,面積為38308m2。D區場地高差較小,最大約50mm,無自然坡度排水,積水需全部采取排水溝及管道排除。考慮D區面積大,在基坑四周開挖排水溝無法滿足基坑排水需求,經論證驗算,擬在場內南北向開挖兩條排水溝,起到匯集及排放坑內積水的目的,確保施工期間場內不產生大量積水,基坑內場地排水詳見基坑排水平面布置圖。第三排水區排水溝計算參數表序號節段排水溝斷面bh(mm)坡率(i)排水流量(m3/s)排水溝長度(m)備注1D-14004000.0600.512102.67/2D-2500
17、4000.0150.21085.30/3D-35005000.0080.209152.60/4D-43003000.00780.144195.20/5D-55004000.020.370117.80/6D-63003000.0110.06490.50/7D-73003000.015/0.0050.071298.30/第三排水區主排水溝排水量合計為0.512+0.210+0.209=0.931 m3/s 1.006 m3/s(第三排水區暴雨流量),理論上不能滿足施工期間深圳市兩年一遇最大排水量要求,但D區靠近錦繡中路側市政排水干管旁,雨季及暴雨期間可在基坑布置足額三相系列油浸式潛水電泵揚程4m,
18、對基坑內集水坑積水進行抽排,排水溝渠加上水泵抽排水量遠大于基坑內匯集雨水1.006 m3/s,能滿足施工排水需求。5.3后期第三施工階段場內排水施工工程后期房屋主體結構及裝飾已近完成,場內排水系統已布置相對完善后,最后對基坑頂上排水溝及臨時場地中間臨時道理兩旁排水溝開挖、回填,并分層夯實,再施做場內綠化、附屬構筑物等設施,做到場內排水順利轉至小區排水管網。5.4各區基坑內排水措施1、本工程排水總體思想是將基坑內積水經引流或抽排入基坑頂截水溝,再引入排水主溝,最后將雨污水匯入三級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本工程申報的兩個市政排水口。2、第三排水區按D區基坑支護設計要求,D區基坑四周基底均開挖砌筑排水溝,因
19、計算D區由于場地面積較大,暴雨流量大,擬采取在場內1#材料加工場東西兩側開挖臨時排水溝,詳見臨時排水平面布置圖。第一、二排水區中A區、B區、C區基坑底標高與基坑外無高差部分不用開挖砌筑基坑排水溝,用基坑外開水溝和排水主溝可滿足基坑排水要求。各區區基坑內排水溝具體位置位置詳見臨時排水溝平面布置圖。3、在基礎開挖后進行基坑支護及樁基礎施工前,先做好基坑內排水溝,在基坑內四周距坡底0.3m處開挖砌筑300300mm和400400mm兩種類型的排水溝,排水溝坡率根據各區的地勢標高及場地條件合理設置,確?;觾确e水能及時排放,并每隔5080m設置600600800mm的集水井,安排專人定期對集水井內沉淀
20、泥沙進行清理。因D區場內面積較大,且考慮基礎坡度、排水流向等因素,在D區在場內地勢較低處北側段水溝斷面尺寸加大為排水溝400400mm ,集水井斷面為700700800mm,以滿足基坑排水要求。4、對于穿越臨時道路、現場排水區塊相連接部分及部分無開挖水溝條件的地方,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并設雨水井組合排水。6.主要排水構筑物施工1、排水溝排水溝截面3003000mm、400400mm兩種形式,采用100mm厚C20混凝土墊層,側墻采用240厚標準磚M10水泥砂漿砌筑,M5水泥砂漿抹面。通道口處蓋板用鋼筋電焊而成,其余部位需要遮蓋處采用在排水溝上部采用廢舊多層板進行封蓋。2、集水井設置每套排水溝系統
21、內均設置集水井,集水井按間隔50-80m設置。地面集水井尺寸為600600800mm,基坑內集水井600600800mm與700700800mm兩種類型,集水井均采用磚砌,底部采用150mm厚C15混凝土封底。3、沉淀池設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初步布置兩處三級沉淀池,在D區大門入口右側和場地西北側臨時行車出入道路處各設置一組沉淀池。沉淀池尺寸為100010003000mm,排出口加設鋼絲網片。沉淀池做法為:100mm厚C15混凝土筑底,側墻采用240厚標準磚1:3水泥砂漿砌筑1:2.5水泥砂漿抹面厚20mm,蓋板用鋼筋電焊而成,沉淀池內定期清理。7.質量保證措施1、臨時排水施工主要管理人員及
22、施工人員,均有過類似工程豐富的施工經驗,基層施工人員配備熟練的技術工人,選擇有豐富施工經驗及一定管理組織才能的人員擔任班組長。2、嚴格技術交底制度,確保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掌握施工方案、工藝要求、施工程序、質量標準、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數,施工有據。3、嚴格質量檢驗制度,控制進場材料檢驗制度,不合格材料嚴禁進場。嚴格工序檢驗驗收,隱蔽工程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嚴禁進入下到工序施工。4、場內各水溝在變坡點處均順接,確保水溝連接平順,過度平緩,控制不出現水溝彎折角度過大造成排水不暢等現象。5、場內水溝縱多,與臨時道路相交處均埋設排水流量不小于溝渠流量的鋼筋混凝土管道。在場地南側排水主溝與臨
23、時道路相交處,考慮水溝斷面較大,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溝,蓋板上鋪筑70cm厚黏土夯實后能方可允許汽車通過。特重汽車通過必要時在其上面鋪設鋼板,確保水溝不被破壞,場地排水不受影響。8.雨季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1、雨季來臨前對沿線設施,排水溝渠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有危害線路和構筑物的因素及進行排除。雨季作業時,現場配備足夠的應急搶險設備,及時將基坑內積水排放至基坑外,確保不對基坑安全及施工造成影響。2、對于水溝開挖機械施工遇下雨時,在作業面上留有一層松土,雨后容易造成地面泥濘,應盡量限制人、機在上面走動。3、本工程場地面積大,現場臨時排水溝多,土方開挖量較大。雨季施工時,應注意集中力量,分段突擊,
24、做土方到挖、裝、運等工序銜接緊湊,一氣呵成。若預報有雨時,就作到隨挖、隨運、隨排水。雨前和收工前應將溝內鋪撤松土壓實完畢,避免積水長時間浸泡及水土流失污染環境。4、雨季影響較大的材料,如砂石料、水泥的供應,注意設有一定的儲備量,并做好水泥、鋼材等材料的防雨措施,防止材料受雨淋影響使用性能,造成損失。5、施工現場存放的各種材料均按基坑支護平面布置圖的位置分類碼放整齊并進行標識,露天存放的散體材料設置高度不低于50cm的圍擋。6、認真貫徹執行深圳市建設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辦法及“凈、暢、寧”有關規定,嚴禁出現揚塵、污染道路等破壞環境現象。整個施工期內采取有效的防塵、降塵措施,確保施工范圍內不揚塵。9.現場排水平面布置圖及大樣圖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