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目錄1、編制依據 .12、工程概況 .12.1 總體概況.1 2.2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撐架搭設區域概況.2 2.3 模板體系選用說明.3 3、施工準備 .33.1 技術準備.3 3.2 材料準備.3 3.3 機械準備.4 4、模板施工 .44.1 施工順序.4 4.2 模板支設.4 4.2.1 梁模板.4 4.2.2 板模板.6 4.2.3 柱模板支撐架設計.6 4.2.4 墻模板.7 4.2.5 樓梯模板.8 5、施工保證措施 .95.1 模板保證措施.9 5.2 支撐體系保證措施.9 6、質量要求 .96.1 本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9 6.2 預留和預埋質量.10 6.3 施工質量通
2、病防治.10 7、模板拆除 .117.1 強度要求.11 7.2 拆模申請.11 7.3 拆模技術要求.11 8、安全技術要求 .129、計算書 .129.1 墻模板計算書.12 9.2 柱模板計算書.18 9.3 梁模板計算書.26 9.4 梁側模板計算書.36 9.5 板模板(盤扣式)計算書.44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模架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本工程施工圖紙。(2)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4)(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
3、-2008)(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1)(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10)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2、工程概況2.1 總體概況表 2-1 1 工程名稱陶新家園小區(東地塊)2 工程地點景東大道南側3 建設單位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4 設計單位廣州寶賢華瀚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5 監理單位江西省贛建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6 施工單位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7 建
4、筑面積()總建筑面積地下地上292094 49312 241744 8 建筑層數地下 1 層、地上133層建筑高度地下 3.9m、地上 99m 9 設計使用年限50 年工程等級二級10 建筑功能分區地下一層車庫及設備用房,層高3.9m。東 1#15#樓住宅樓,標準層層高3m。東 16#樓幼兒園東 17#樓獨棟商業樓東 18#樓酒店11 耐火等級地上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耐火等級為一級。12 防水等級地下室設備房、頂板防水級、車庫范圍防水級、屋面防水級。2.2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撐架搭設區域概況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鋼管腳手架及1#樓、2#樓、3#樓、4#樓、5#樓、6#樓使用鋁模板施工,獨棟商業、幼兒
5、園、酒店及主樓的非標準層滿堂架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剩余主樓的標準層則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撐架搭設。各樓棟具體參數見表2-2。表 2-2 樓號東 7#樓梁截面尺寸200 x300、200 x400、200 x450、200 x500、200 x550、200 x350、200 x600、200 x750、200 x1200(非典型)矩形柱截面尺寸450 x600、400 x700、400 x500、300 x700 墻截面尺寸200、250 樓板厚度100/120 層高3/3.05 樓號東 8#、9#、10#、11#樓梁截面尺寸200 x300、200 x400、200 x450、200 x
6、500、200 x550、200 x350、200 x600、200 x750、200 x1200(非典型)矩形柱截面尺寸450 x600、400 x700、400 x500、300 x700 墻截面尺寸200、250 樓板厚度100/120 層高3/3.05 樓號東 12#、13#、14#、15#樓梁截面尺寸200 x300、200 x400、200 x450、200 x500、200 x550、200 x350、200 x600、200 x750、200 x1200(非典型)矩形柱截面尺寸450 x600、400 x700、400 x500、300 x700 墻截面尺寸200、250 樓板
7、厚度100/120 層高3/3.05 2.3 模板體系選用說明本工程模板工程主要包括剪力墻、柱、梁、板、樓梯等。模板及支撐體系選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體系,木枋選用50100mm,模板采用 18mm厚膠合板,規格為 915 1830mm,墻柱模板支撐體系采用483.5mm(計算為 483)的鋼管,對拉螺桿選用 12。表 2-3 工程主要構件模板設計一覽表3、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1)根據現場結構形式和特點及現場的施工條件,對模板支架進行設計,確定模板的平面布置,立桿間距,節點、大樣做法;驗算模板支撐體系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2)搭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和專業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8、模板支架搭設前,施工管理人員按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作業交底。(3)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管支架及構配件質量在使用前進行復檢。(4)模板安裝前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班組熟悉本方案的要求,并做好模板安裝作業的分工準備。(5)放好軸線、模板邊線。(6)經驗收合格的構配件按品種、規格分類碼放,并懸掛數量規格告示牌,構配件堆放場地排水通暢、無積水。3.2 材料準備本工程采用盤扣式鋼管支架作為支撐結構,立桿采用483.5mm 鋼管,尺寸規格:通用立桿型號:LG-30(300mm)、LG-60(600mm)、LG-90(900mm)、LG-120(1200mm)、LG-150(1500
9、mm)、序號施工部位模板類型準備使用材料支撐體系1 墻、柱木模18 厚膠合板,50100 mm木枋/50mm40mm 2.5mm方鋼管,483.5mm鋼管,12 對拉螺桿等2 樓梯木模18 厚膠合板,50100mm木枋,48 3.5mm鋼管,可調托撐等盤扣架/扣件鋼管架3 梁木模、方鋼管18 厚膠合板,50100 mm木枋/50mm40mm 2.5mm方鋼管,483.5mm盤扣架,483.5mm鋼管,12 對拉螺桿,可調托撐,步步緊等盤扣架/扣件鋼管架4 板木模、方鋼管18 厚膠合板,50100 mm木枋/50mm40mm 2.5mm方鋼管,483.5mm盤扣架,可調托撐等盤扣架LG-180(
10、1800mm)、LG-210(2100mm)、LG-240(2400mm)、LG-300(3000mm);通用橫桿型號:HG-30(300mm)、HG-60(600mm)、HG-90(900mm)、HG-120(1200mm)、HG-150(1500mm)。立桿橫桿材質均為Q235,壁厚為 3.0mm3.5mm。本工程采用的主要立桿規格為900mm、1200mm 和 2400mm 三種(不含套管內接長長度);橫桿規格為 900mm,1200mm 兩種。3.3 機械準備名稱單位數量進場日期備注電鋸臺7 2015.4.15 手提電鋸臺5 2015.4.15 電鉆臺7 2015.4.15 切割機臺4
11、 2015.4.15 4、模板施工4.1 施工順序測量放線,確定本層梁、板位置按照方案搭設梁、板支模盤扣鋼管腳手架驗收支模架鋪設次龍骨及梁、板模板梁、板標高及尺寸復核綁扎梁、板鋼筋驗收鋼筋澆注梁、板砼砼養護達到設計強度(齡期)后,拆除梁、板模板及支模架體。4.2 模板支設4.2.1 梁模板標準層梁截面概況:200 x300、200 x400、200 x450、200 x500、200 x550、200 x350、200 x600、200 x750,200 x1200(非典型梁,單獨驗算),計算則選取最大截面尺寸200750。詳見表 4-1。表 4-1 名稱材料規格搭設方式及間距模板系統滿堂腳手
12、架:盤扣式鋼管立桿盤扣鋼管483.5 沿梁長度方向 1200mm,梁底垂直梁長度方向設 1條獨立承重立桿,兩立桿間距為1200mm。橫桿盤扣鋼管483.5 設置掃地桿,離地距離 250mm;橫桿步距 1.5m,最上面一道橫桿至板底主楞的距離500mm,嚴禁超過650mm。頂托、插銷頂托伸出鋼管 200mm,插銷防拔脫梁底模板面板膠合板18mm 次楞木枋/方鋼管50100/50mm 40mm 2.5mm 平行梁長方向設置,間距 100mm 主楞鋼管483.5 垂直梁長方向,間距 1200mm 梁側模板面板膠合板18mm 次楞木枋50100 平行梁長方向設置,間距 200mm 主楞鋼管483.5
13、垂直梁長方向的雙鋼管,間距600mm 對拉螺桿M12全螺紋螺桿設置一排,垂直方向間距 400,水平間距 600,步步緊配合使用。模板支設剖面示意圖注:(1)目前現場材料連接盤為4 個扣接孔;(2)如遇梁截面超過本方案所述梁截面的,按照高大模板方案進行處理。4.2.2 板模板板厚度 100mm、120mm。名稱材料規格搭設方式及間距模板系統滿堂腳手架:盤扣式鋼管立桿盤扣鋼管483.5 立桿最大間距 1200mm 1200mm(可根據板跨進行調整)橫桿盤扣鋼管483.5 設置掃地桿,離地距離250mm;橫桿步距 1.5m,最上面一道橫桿至板底主楞的距離500mm,嚴禁超過650mm。頂托、插銷頂托
14、伸出鋼管 200mm 面板膠合板18mm 滿鋪次楞木枋/方鋼管50100/50mm40mm 2.5mm 垂直主楞方向設置,間距 300 主楞鋼管483.5 雙鋼管板模板支設剖面示意圖說明:(1)目前現場材料連接盤為4 個扣接孔。(2)要求板下支撐體系統的水平橫桿全部延伸到梁下,與梁下的立桿或水平橫桿聯接,以保證架體的整體性。4.2.3 柱模板支撐架設計采用 18mm 厚膠合板在木工棚制作,施工現場組拼,背楞采用 50100 木枋、50mm 40mm2.5mm方鋼管200mm250mm,柱箍采用 483.5500雙鋼管,最底下一道柱箍離地250mm,對拉螺栓采用 12300 進行加固。4.2.4
15、 墻模板本工程剪力墻厚分別有200mm、250mm,剪力墻模板采用18mm 厚木膠合板,設置12 對拉螺栓,對拉螺栓豎向間距為500mm、水平間距均為 600mm,次楞采用 50mm 100mm 木枋、50mm40mm 2.5mm方鋼管豎向布置,間距 300mm,主楞采用 483.5mm雙鋼管,間距為 500mm。最底下一道主楞離地250mm。具體形式如圖4-4、4-5。圖 4-6 剪力墻模板剖面圖圖 4-7 剪力墻模板平面圖4.2.5 樓梯模板序號項目具體內容1 模板設計本工程主樓標準層樓梯模板采用封閉式模板體系。模板下部留設出氣口和振搗孔,出氣孔直徑100mm 間距 500mm,出氣口內側
16、加鋪200mm 200mm鋼絲網,鋼絲網邊用20mm 寬木條固定。施工時附加對拉螺栓,將踏步頂板與底板拉結。控制施工過程產生的變形。樓 梯 封 閉 樓 梯 模 板 底 部 腳 手 架 與 樓 板 腳 手 架 聯 結。立 桿 間 距 為1000mm 1000mm;縱橫桿步距為 1200mm底部設置雙向掃地桿,端部加設通長木枋墊板。3 示意圖樓梯模板設計示意圖樓梯模板效果圖5、施工保證措施5.1 模板保證措施模板及支撐體系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位置正確。(2)模板接縫嚴密。(3)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涂刷隔離劑,嚴禁隔離劑玷污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4)現澆鋼筋混凝土梁
17、板跨度大于4m時,模板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為 1/10003/1000。(5)安裝上層模板及支架時,下層樓板必須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能力。(6)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及預留孔洞不得遺漏,安裝位置準確,偏差符合規范要求。(7)模板重復使用時先進行篩選,損壞過大的禁止使用。5.2 支撐體系保證措施(1)材料進場時進行檢驗,符合要求的方可用于本工程模板支撐體系,嚴禁不同規格鋼管混用。(2)所有模板支撐滿堂腳手架搭設前,先熟悉方案要求,根據樓層高度,混凝土構件大小,確定立桿的間距要求,確定立桿的高度,拉線放出立桿的位置,注意橫桿能盡量縱橫貫通,平直。梁底的立桿與板底的立桿能通過橫桿形成整體。(3)立桿底部
18、墊通長木方。(4)立桿通過立桿連接套管連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內相鄰立桿連接套管接頭位置錯開高度 75mm。(5)水平桿接頭與連接盤的插銷用鐵錘擊緊至規定刻度線。(6)每搭設完一步支模架后,及時校正水平桿步距,立桿的縱、橫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桿的水平偏差。(7)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管理人員組織對搭設的支架進行驗收,并確認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后澆筑混凝土。6、質量要求6.1 本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表 6-1 模板安裝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 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柱、墻、梁+4,-5 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 5m 6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
19、 5m 8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 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3 2m靠尺和塞尺檢查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6.2 預留和預埋質量表 6-2 預留、預埋質量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 2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 3 插筋中心線位置5 外露長度+10,0 4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 外露長度+10,0 5 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 尺 寸+10,0 6.3 施工質量通病防治表 6-3 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一覽表部位通病防治措施梁 模板梁身不平直;梁側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主梁間,拆除困難。1、支模時邊摸蓋住底模。2、梁側模必須有
20、壓腳板,粱底模按規定起拱。3、混凝土 澆筑前,模板充分用水濕透。板 模板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1、樓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次楞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擱置要平整。2、板模板按規定起拱。墻、柱模板爆模、斷面尺寸鼓出,漏漿、混凝土不 密 實,蜂 窩 麻1、次楞、主楞按方案要求放置。2、成排柱支模時,先支兩端柱模,校直與復核位置無誤后,頂部拉通常線,再立中間柱模。面,偏斜,柱身、墻身扭曲。3、必要時撐斜撐。7、模板拆除7.1 強度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以下規定方可拆除模板:序號模板名稱現澆結構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1 底模板2 50 2,8 75 8 100 梁
21、8 75 8 100 懸臂構件-100 2 側模墻柱按混凝土強度表面及棱角能達到不受損壞7.2 拆模申請拆除模板前,將拆模試塊送檢,確認砼已達到拆模強度時,填寫拆模申請,方可拆模。7.3 拆模技術要求(1)拆除模板作業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從頂層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嚴禁拋擲,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2)拆模遵循先安裝后拆除,后安裝先拆除的原則。(3)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4)拆模間歇時,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
22、扶空、踏空墜落。(5)在混凝土墻體、平板上留洞時,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在墻洞上做好安全護欄,或將洞蓋嚴。(6)拆除時不可用力過猛,模板及支撐拆除后要及時運走,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文明。(7)模板拆除后,要派專人負責除去板上的鐵釘、板面粘結的剩余砼及涂刷脫模劑,以延長模板使用壽命。(8)拆除的支架構件安全傳遞至地面,嚴禁拋擲。(9)模板支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8、安全技術要求(1)操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赤膊作業。(2)操作人員嚴禁酒后作業。(3)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待。(4)施工機械做好防護措施如圓盤鋸的防護罩等。(5)拆模時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6)
23、支模前腳手架要跟上模板支撐的進度。(7)在拆墻模前不準將腳手架拆除;(8)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9)木工機械必須嚴格使用倒順開關和專用開關箱。(10)用塔吊吊運模板時,必須由塔吊司機指揮,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9、計算書9.1 墻模板計算書 9.1.1 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主樓剪力墻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250 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3000 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4000 9.1.2 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 c(kN/m3)24 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 t0(h)4
2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 混凝土澆筑速度 V(m/h)2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 H(m)3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 ct0 12v1/2,cHmin0.22 2441121/2,243min29.868,7229.868kN/m2 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 ct012v1/2,cHmin0.22 2441121/2,243 min29.87,72 29.87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 S承0.9max1.2G4
25、k+1.4Q3k,1.35G4k+1.40.7Q3k 0.9max1.2 29.87+1.4 2,1.3529.87+1.4 0.72 0.9max38.644,42.285 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 S正G4k29.87 kN/m2 9.1.3 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左部模板懸臂長(mm)125 小梁間距(mm)300 小梁一端懸臂長(mm)300 主梁間距(mm)500 主梁一端懸臂長(mm)275 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600 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500 模板設計立面圖9.1.4 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 面板抗彎強
26、度設計值f(N/mm2)15 面板彈性模量 E(N/mm2)10000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525m,W bh2/6 525182/6 28350mm3,I bh3/12 525183/12 255150mm4 9.1.4.1 強度驗算 qbS承0.52538.056 19.979kN/m 面板彎矩圖(kNm)Mmax0.225kNmMmax/W0.225106/283507.928N/mm2f 15N/mm2 滿足要求!9.1.4.2撓度驗算 qbS正0.52529.87=15.682kN/m面板變形圖(mm)0.646mm l/400 300/4000.75mm
27、 滿足要求!9.1.5 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規格(mm)5010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 小梁彈性模量 E(N/mm2)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83.333 小梁截面慣性矩 I(cm4)416.667 9.1.5.1強度驗算 qbS承0.42538.056 16.174kN/m 小梁彎矩圖(kNm)小梁剪力圖(kN)Mmax0.728kNmMmax/W0.728106/833338.734N/mm2f 15.444N/mm2 滿足要求!9.1.5.2撓度驗算 qbS正0.42529.87=12.695kN/m小梁變形圖(mm)0.671mm l
28、/400 500/4001.25mm 滿足要求!9.1.5.3 支座反力計算R1=5.453kN,R2=.R12=5.948kN,R13=8.427kN 9.1.6 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雙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 主梁彈性模量 E(N/mm2)206000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8.98 主梁截面慣性矩 I(cm4)21.56 9.1.6.1強度驗算主梁彎矩圖(kNm)Mmax0.942kNmMmax/W0.942106/8980 104.863N/mm2f 205N/mm2 滿足要求!9.1.6.2撓度驗算主梁變形圖(mm)0.422mm l/
29、400 600/4001.5mm 滿足要求!9.1.7 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2 軸向拉力設計值 Ntb(kN)12.9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間距 m max600,600/2+275 60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 nmax500,500/2+300 550mm N0.95mnS承0.950.60.5538.05611.931kNNtb12.9kN 滿足要求!9.2 柱模板計算書9.2.1 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柱新澆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700 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3000 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400 9.2.2 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
30、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 c(kN/m3)24 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 t0(h)4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 混凝土澆筑速度 V(m/h)2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 H(m)3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 ct0 12v1/2,cHmin0.22 2441121/2,243min29.868,7229.868kN/m2 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 ct012v1/2,cHmin0.22 2441121/2,243
31、min29.87,72 29.87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 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 0.9max1.2 29.87+1.4 2,1.3529.87+1.4 0.72 0.9max38.644,42.285 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 S正G4k29.87 kN/m2 9.2.3 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竹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4.74 面板彈性模量 E(N/mm2)8925 柱長邊小梁根數4 柱短邊小梁根數3 柱箍間距 l1(mm)500 模板設計平面圖
32、 9.2.3.1強度驗算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三等跨連續梁驗算靜載線荷載 q10.91.35bG4k0.91.350.529.87 18.146kN/m 活載線荷載 q20.91.40.7bQ3k0.91.40.70.52 0.882kN/m Mmax-0.1q1l2-0.117q2l2-0.118.1460.2332-0.1170.8820.2332-0.104kNmMmax/W0.104106/(1/6 500182)3.867N/mm2f 14.74N/mm2 滿足要求!9.2.3.2撓度驗算作用線荷載 qbS正0.529.87 14.935kN/m 0.677ql4/(100EI)0
33、.67714.935233.3334/(100 8925(1/12 500183)0.138mm l/400 233.333/400 0.583mm 滿足要求!9.2.4 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質規格(mm)50100 小梁截面慣性矩 I(cm4)213.333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53.333 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 小梁彈性模量 E(N/mm2)9350 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200 9.2.4.1強度驗算小梁上作用線荷載 qbS承0.23338.056 8.88 kN/m 小梁彎矩圖(kNm)Mmax0.4kNmMmax/W0.4106/53
34、.333 1037.493N/mm2f 15.444N/mm2 滿足要求!8.2.4.2撓度驗算小梁上作用線荷載 qbS正0.23329.87 6.97 kN/m 小梁變形圖(mm)0.719mm 1.5mm 滿足要求!9.2.5 柱箍驗算柱箍類型鋼管柱箍合并根數2 柱箍材質規格(mm)483柱箍截面慣性矩 I(cm4)10.78 柱箍截面抵抗矩 W(cm3)4.49 柱箍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 柱箍彈性模量 E(N/mm2)206000 模板設計立面圖 9.2.5.1柱箍強度驗算長邊柱箍計算簡圖長邊柱箍彎矩圖(kNm)長邊柱箍剪力圖(kN)M10.267kNm,N15.803k
35、N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短邊柱箍彎矩圖(kNm)短邊柱箍剪力圖(kN)M20.07kNm,N24.005kN M/Wn0.267106/(4.49 103)59.443N/mm2f 205N/mm2 滿足要求!9.2.5.2柱箍撓度驗算長邊柱箍計算簡圖長邊柱箍變形圖(mm)短邊柱箍計算簡圖短邊柱箍變形圖(mm)10.066mm l/400 1.12mm 20.012mm l/400 0.745mm 滿足要求!9.2.6 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型號M12 軸向拉力設計值 Ntb(kN)12.9 扣件類型3形26型扣件容許荷載(kN)26 N5.8032=11.605kNNtb12.9kN 滿足要求!N
36、5.8032=11.605kN26kN滿足要求!9.3 梁模板計算書9.3.1 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14 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7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mm)20070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3 梁側樓板厚度(mm)120 9.3.2 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模板面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 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 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 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 Q1k(kN/m2)2.5 對水平面模板取值
37、 Q2k(kN/m2)2 模板支拆環境不考慮風荷載9.3.3 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 la(mm)1200 梁底兩側立柱間距 lb(mm)1200 支撐架中間層水平桿最大豎向步距h(mm)500 支撐架頂層水平桿步距 h(mm)500 可調托座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a(mm)200 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a(mm)、lb(mm)1200、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600 板底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1(mm)1050 板底右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s2(mm)105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數
38、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寬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側立柱距離(mm)600 梁底支撐小梁根數3 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200 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9.3.4 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 面板彈性模量 E(N/mm2)10000 取單位寬度 1000mm,按二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W bh2/6=10001818/654000mm3,I bh3/12=1000181818/12 486000mm4 q101.2(G1k+(G2k+G3k)h)+c1.4Q1k b=1.2
39、(0.1+(24+1.5)0.7)+1.4 2.5 125.04kN/m q1靜01.2G1k+(G2k+G3k)h b1.20.1+(24+1.5)0.7 1 21.54kN/m q1活0c1.4Q1kb1.42.5 13.5kN/m q2G1k+(G2k+G3k)h b0.1+(24+1.5)0.7 1 17.95kN/m(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125q1l20.12525.040.120.031kNmMmax/W0.031106/540000.58N/mm2f 15N/mm2 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max0.521q2L4/(100EI)=0.52117.9510
40、04/(100 10000486000)0.002mm l/250 100/2500.4mm 滿足要求!(3)支座反力計算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R1=R3=0.375 q1靜l+0.437 q1活l=0.375 21.540.1+0.437 3.50.1 0.961kN R2=1.25q1l=1.25 25.040.1 3.13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R1=R3=0.375 q2l=0.375 17.950.1 0.673kN R2=1.25q2l=1.25 17.950.1 2.244kN 9.3.5 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鋼管小梁材料規格(mm)50402.5 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
41、(N/mm2)205 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 小梁彈性模量 E(N/mm2)206000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5.65 小梁截面慣性矩 I(cm4)14.12 驗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為簡化計算,按三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q1m ax0.961+1.2(0.3-0.1)0.2/2+0.5(0.7-0.12)+1.2(0.5+(24+1.1)0.12)+1.42.5 max1.05-0.2/2,1.05-0.2/2/21,3.13+1.2(0.3-0.1)0.2/2=4.997kN/m q2max0.673+(0.3-0.1)0.2/2+0.5(0.7-0.12
42、)+(0.5+(24+1.1)0.12)max1.05-0.2/2,1.05-0.2/2/21,2.244+(0.3-0.1)0.2/2 2.651kN/m(1)抗彎驗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 max0.14.9971.22,0.54.9970.22 0.72kNmMmax/W0.72106/5650127.358N/mm2f 205N/mm2 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 Vmaxmax0.6q1l1,q1l2 max0.64.9971.2,4.9970.2 3.598kN maxVmax/(8Iz)bh02-(b-)h2=3.598 100040502-(40-5)
43、452/(8 1412005)18.553N/mm2 125N/mm2 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10.677q2l14/(100EI)0.6772.65112004/(100 206000141200)1.28mm l1/2501200/2504.8mm 2q2l24/(8EI)2.6512004/(8 206000141200)0.018mm 2l2/2502200/2501.6mm 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梁頭處(即梁底支撐主梁懸挑段根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q1l1,0.4q1l1+q1l2 max1.14.9971.2,0.44.9971.2+4.997 0.26
44、.596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34.163kN,R26.596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q2l1,0.4q2l1+q2l2 max1.12.6511.2,0.42.6511.2+2.651 0.23.5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32.993kN,R23.5kN 9.3.6 主梁驗算主梁類型方木主梁材料規格(mm)50100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 主梁彈性模量 E(N/mm2)9600 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3 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 主梁截面慣性矩 I(cm4)416.67 主梁截面抵
45、抗矩 W(cm3)83.33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1)抗彎驗算主梁彎矩圖(kNm)Mmax/W0.318106/833303.822N/mm2f=13N/mm2 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主梁剪力圖(kN)Vmax3.999kN max3Vmax/(2bh0)=33.9991000/(2 50100)1.2N/mm2 1.4N/mm2 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主梁變形圖(mm)max0.034mm l/250 600/2502.4mm 滿足要求!(4)支座反力計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支座反力依次為 R1=0.164kN,R2=14.593kN,R3=0.165kN 9.3.7 可調托座
46、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式可調托座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 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可調托座最大受力 N maxR1,R2,R3 14.593kNN 30kN 滿足要求!9.3.8 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5立柱截面面積 A(mm2)424 回轉半徑 i(mm)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 W(cm3)4.49 抗壓強度設計值 f(N/mm2)205 支架自重標準值 q(kN/m)0.15(1)長細比驗算 hmax=max(h,h+2ka)=max(1.6500,500+20.7200)=800mm=hmax/i=800/15.9=50.314=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查表得,0.829 R1
47、0.164kN,R214.593kN,R30.165kN 立柱最大受力 NmaxR1,R2,R3+1.2 0.15(3-0.7)max0.164,14.593,0.165+0.414 15.007kN fN/(A)15.007103/(0.829 424)42.695N/mm2f 205N/mm2 滿足要求!9.3.9 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 h(mm)100 混凝土強度等級C25 立桿底座長 a(mm)150 立桿底座寬 b(mm)150 F1=N=15.007kN(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第6.5.1 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
48、0.7 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 h800mm 時,取h=1.0;當h2000mm 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 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2 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2)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
49、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 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 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 as=30:對角柱,取 as=20 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 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可得:h=1,ft=1.27N/mm2,=1,h0=h-20=80mm,um=2(a+h0)+(b+h0)=920mm F=(0.7 hft+0.25pc,m)umh0=(0.7 11.27+0.25 0)192080/1000=65.43kNF1=15.007
50、kN 滿足要求!(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第6.6.1 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4.1.4-1 取值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6.3.1 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6.6.2 條確定可得:fc=11.9N/mm2,c=1,l=(Ab/Al)1/2=(a+2b)(b+2b)/(ab)1/2=(450)(45
51、0)/(150 150)1/2=3,Aln=ab=22500mm2 F=1.35clfcAln=1.351311.922500/1000=1084.388kNF1=15.007kN 滿足要求!9.4 梁側模板計算書 9.4.1 工程屬性新澆混凝梁名稱梁側模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300800梁板結構情況見下圖樓板厚度(mm)120 9.4.2 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 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 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 t0(h)4 塌落度修正系數0.9 混凝土澆筑速度 V(m/h)2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 H(
52、m)0.8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8 ct0v1/2,cHmin0.28 2440.921/2,240.8 min34.213,19.2 19.2kN/m2混凝土下料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4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8 ct0v1/2,cHmin0.28 2440.921/2,240.8 min34.213,19.2 19.2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1.35 0.9G4k+1.4cQ4k 11.35 0.932.4+1.4 0.92 41.886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2.4
53、 kN/m2 9.4.3 支撐體系設計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向布置小梁間距300 主梁合并根數2 主梁最大懸挑長度(mm)150 對拉螺栓水平向間距(mm)600 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外露支撐距梁底距離依次為200,600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剖面圖9.4.4 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 面板彈性模量 E(N/mm2)10000 梁截面寬度取單位長度,b1000mm。W bh2/6=1000182/6 54000mm3,I bh3/12=1000183/12 486000mm4。計算簡圖如下:9.4.4.1抗彎驗算 q1bS承141.
54、88641.886kN/m Mmax0.125q1l20.12541.8860.320.471kNmMmax/W0.471106/540008.726N/mm2f 15N/mm2 滿足要求!9.4.4.2撓度驗算 qbS正132.432.4kN/m max532.43004/(384 10000486000)=0.703mm 300/400=0.75mm滿足要求!9.4.4.3支座反力驗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q1l=41.886 0.312.566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ql=32.4 0.39.72kN 9.4.5 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10050小梁彈性模量 E(N/m
55、m2)9350 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 小梁截面抵抗矩 W(cm3)41.667 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 小梁截面慣性矩 I(cm4)104.167 計算簡圖如下:9.4.5.1抗彎驗算小梁彎矩圖(kNm)q=12.566kN/m Mmax/W0.251106/416676.032N/mm2f 15.44N/mm2 滿足要求!9.4.5.2抗剪驗算小梁剪力圖(kN)max3 Vmax/(2bh)33.0411000/(2 50100)0.912N/mm2 1.78N/mm2 滿足要求!9.4.5.3撓度驗算小梁變形圖(mm)q=9.72kN/m max0
56、.242mm 400/4 00=1mm 滿足要求!9.4.5.4主梁所受支座反力計算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2.991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2.313kN 9.4.6 主梁驗算主梁最大懸挑長度(mm)150 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主梁合并根數2 主梁彈性模量 E(N/mm2)206000 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 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 主梁截面慣性矩 I(cm4)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 W(cm3)4.49 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1 因主梁 2根合并,驗算時小梁傳遞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為1。計算簡圖如下:9.4.6.1 抗彎驗算主梁
57、連續梁部分彎矩圖(kNm)主梁懸挑梁部分彎矩圖(kNm)q=2.991kN/m Mmax/W0.449106/4490 99.922N/mm2f 205N/mm2 滿足要求!9.4.6.2抗剪驗算主梁連續梁部分剪力圖(kN)主梁懸挑梁部分剪力圖(kN)max2Vmax/A=23.0411000/424 17.283N/mm2 120N/mm2 滿足要求!9.4.6.3撓度驗算主梁連續梁部分變形圖(mm)主梁懸挑梁部分變形圖(mm)q=2.313kN/m 1max0.335mm 600/400=1.5mm2max0.117mm 150/400=0.375mm滿足要求!9.4.6.4最大支座反力計
58、算 Rmax=6.655/1=6.655kN 9.4.7 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2 軸向拉力設計值 Ntb(kN)12.9 可知對拉螺栓受力 N 0.956.6556.322kNNtb12.9kN 滿足要求!9.5 板模板(盤扣式)計算書 9.5.1 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板名稱板新澆混凝土板板厚(mm)120 模板支架縱向長度 La(m)9 模板支架橫向長度 Lb(m)3 模板支架高度 H(m)3 9.5.2 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樓板模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24 G2k(kN/m3)鋼筋自重標準值
59、G3k(kN/m3)1.1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kN/m2)2 泵送、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 Q2k(kN/m2)0.25 其他附加水平荷載標準值Q3k(kN/m)0.55 9.5.3模板體系設計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桿縱向方向立桿縱向間距 la(mm)1200 立桿橫向間距 lb(mm)1200 水平桿步距 h(mm)1500 頂層水平桿步距 h(mm)400 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的距離 a(mm)200 小梁間距 l(mm)300 小梁最大懸挑長度 L1(mm)100 主梁最大懸挑長度 L2(mm)150 平面圖縱向剖面圖橫向剖面圖 9.5.4面板驗算
60、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厚度t(mm)18 抗彎強度設計值 f(N/mm2)16.83 彈性模量 E(N/mm2)9350 計算方式簡支梁按簡支梁,取1m 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W=bt2/6 1000182/6 54000mm3 I=bt3/12 1000183/12 486000mm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b(G1k+(G2k+G3k)h0)+QbQ1k=1.21(0.1+(24+1.1)0.12)+1.4 12=6.534kN/m q1靜=Gb(G1k+(G2k+G3k)h0)=1.2 1(0.1+(24+1.1)0.12)=3.734kN/m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b(G1k+
61、(G2k+G3k)h0)+QbQ1k=11(0.1+(24+1.1)0.12)+1 12=5.112kN/m 9.5.4.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1256.5340.32=0.074kNm=Mmax/W=0.074106/54000=1.37N/mm2f=16.83N/mm2 滿足要求!9.5.4.2撓度驗算max5ql4/(384EI)=5 5.1123004/(384 9350486000)=0.119mmmax=0.119 mm min300/150,10=2mm 滿足要求!9.5.5 小梁驗算小梁材質及類型矩形木楞截面類型50mm 100mm 截面慣性矩 I(cm
62、4)416.667 截面抵抗矩 W(cm3)83.333 抗彎強度設計值 f(N/mm2)12.87 彈性模量 E(N/mm2)8415 計算方式二等跨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Gl(G1k+(G2k+G3k)h0)+QlQ1k=1.20.3(0.3+(24+1.1)0.12)+1.4 0.32=2.032kN/m正常使用極限狀態q=Gl(G1k+(G2k+G3k)h0)+QlQ1k=10.3(0.3+(24+1.1)0.12)+1 0.32=1.594kN/m按 二等跨梁連續梁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1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計算簡圖如下:9.5.5.1 強度驗算=Mmax/W=
63、0.36106/83333=4.32N/mm2f=12.87N/mm2 滿足要求!9.5.5.2抗剪驗算 Vmax1.51kN 3Vmax/(2bh0)=31.511000/(2 50100)0.453N/mm2=1.38 6N/mm2 滿足要求!9.5.5.3撓度驗算max=0.498mm =minlb/150,10=min1200/150,10=8mm 滿足要求!9.5.5.4支座反力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1.129kN R2=3.02kN R3=1.12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0.884kN R2=2.365kN R3=0.884kN 9.5.6 主梁驗算主梁材質及類型鋼管截面
64、類型483截面慣性矩 I(cm4)10.78 截面抵抗矩 W(cm3)4.49 抗彎強度設計值 f(N/mm2)205 彈性模量 E(N/mm2)206000 抗剪強度設計值 fv(N/mm2)125 計算方式二等跨梁取上面計算中的小梁最大支座反力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R1,R2,R3/2=max1.129,3.02,1.129/2=1.51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R=maxR1,R2,R3/2=max0.884,2.365,0.884/2=1.1825kN 計算簡圖如下:9.5.6.1抗彎驗算=Mmax/W=0.821106/4490=182.851N/mm2f=205N/mm2 滿足要
65、求!9.5.6.2抗剪驗算 Vmax3.515kN 2Vmax/A=23.5151000/42416.58N/mm2=125N/mm2 滿足要求!9.5.6.3撓度驗算max=1.627mm =minlb/150,10=min1200/150,10=8mm 滿足要求!9.5.7 立柱驗算鋼管類型(mm)483回轉半徑 i(mm)15.9 抗壓強度設計值 f(N/mm2)200 立柱截面面積(mm2)424 立柱截面抵抗矩(cm3)4.49 支架立桿計算長度修正系數1.2 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k 0.7 9.5.7.1長細比驗算 l01=h+2ka=400+2 0.7200=680mm l02
66、=h=1.21500=1800mm 取兩值中的大值 l0=1800mm=l0/i=1800/15.9=113.208=150長細比滿足要求!9.5.7.2立柱穩定性驗算不考慮風荷載頂部立桿段:1=l01/i=680/15.9=42.767 查表得,=0.86N1=G(G1k+(G2k+G3k)h0)+QQ1klalb=1.2(0.5+(24+1.1)0.12)+1.4 2 1.21.2=10.101kN f=N1/(1A)10.101103/(0.86 424)=27.701N/mm2=200N/mm2 滿足要求!非頂部立桿段:2=l02/i=1800/15.9=113.208 查表得,=0.
67、386 N2=G(G1k+(G2k+G3k)h0)+QQ1klalb=1.2(0.75+(24+1.1)0.12)+1.4 2 1.21.2=10.533kN f=N2/(2A)10.533103/(0.386 424)=64.357N/mm2=200N/mm2 滿足要求!9.5.8 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2 可調托承載力容許值 N(kN)40 按上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受力N=10.101kNN=40kN滿足要求!9.5.9 立桿支承面承載力驗算支撐層樓板厚度 h(mm)120 混凝土強度等級C25 立桿底座長 a(mm)150 立桿底座寬 b(mm)150 F1=N=10.152kN
68、 9.5.9.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第6.5.1 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0.7 hft+0.25pc,m)umh0F1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 h800mm 時,取h=1.0;當h2000mm 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 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2 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
69、2)1=0.4+1.2/s,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 4:當s2時取s=2,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 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40,對邊柱,取 as=30:對角柱,取 as=20 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 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可得:h=1,ft=1.27N/mm2,=1,h0=h-20=100mm,um=2(a+h0)+(b+h0)=1000mm F=(0.7
70、 hft+0.25pc,m)umh0=(0.7 11.27+0.25 0)11000100/1000=88.9kNF1=10.152kN 滿足要求!9.5.9.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第6.6.1 條規定,見下表公式參數剖析Fl1.35clfcAlnF1局部受壓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載或局部壓力設計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可按本規范表4.1.4-1 取值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按本規范第6.3.1 條的規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壓時的強度提高系數Aln混凝土局部受壓凈面積l=(Ab/Al)1/2Al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Ab局部受壓的計算底面積,按本規范第6.6.2 條確定可得:fc=11.9N/mm2,c=1,l=(Ab/Al)1/2=(a+2b)(b+2b)/(ab)1/2=(450)(450)/(150 150)1/2=3,Aln=ab=22500mm2 F=1.35clfcAln=1.351311.922500/1000=1084.388kNF1=10.152kN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