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錯臺及滲水處理專項施工方案 目 錄1、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工程概況15、施工工藝15.1二襯錯臺處理15.2滲水處理15.2.1引水處理措施15.2.2堵水處理措施26.施工注意事項47、人員機械配置58、安全措施51、目的在確保安全、結構、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的要求下采取恰當的措施對二襯錯臺、滲漏水地段進行整修處理,消除質量隱患,確保隧道一次性通過竣工驗收。2、編制依據1.各工點設計圖及合同文件。2.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04-20083.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24-20033、適用范圍段隧道工程。4、工程概況我部承擔、隧道、隧道、工程
2、,隧道防水等級應滿足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一級標準,全隧襯砌拱墻及仰拱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8,技術要求高,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操作工藝不熟練,施工縫、變形縫處理不當,個別地段由于混凝土溫度收縮大、外部應力大等原因形成裂縫后造成二襯滲水,個別地段由于襯砌臺車搭接、加固不牢等原因造成二襯錯臺。5、施工工藝5.1二襯錯臺處理由技術人員對洞內錯臺進行查找,找出襯砌與襯砌之間、邊墻與襯砌之間大于3cm的錯臺,采用打磨機對錯臺進行打磨形成順接,嚴禁采用砂漿貼補。5.2滲水處理隧道滲漏水處理遵循“引、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切實可靠地施工措施,達到防水可靠,排水暢通,經濟合理目的。5.2.
3、1引水處理措施對仰拱、邊墻、電纜槽采用引水處理措施。(1)查找漏水點。對洞內仰拱、邊墻、電纜槽漏水點進行查找,為進入下一道工序做好準備工作。(2)開槽。沿滲漏水裂縫或施工縫騎縫鑿“U”型槽,槽的寬度和深度取決于滲漏水的流量,一般寬約10-15cm、深約8-10cm,所鑿的槽要延伸至排水溝內,以保證水能順暢排走;(3)做引水腔。采用50透水盲管作為引水材料,每一條環形裂縫形成主引水通道,將其余的滲漏裂縫和滲漏點引入至主引水通道;在每一條環行裂縫兩端把水引入兩邊排水溝,以形成引水網絡系統。(4)封縫:清洗槽內混凝土,再用半管PVC管覆蓋住槽中施工縫,然后用堵漏劑、高強砂漿或者同等級砼對PVC管兩側
4、進行固定,在封縫之后嵌上遇水膨脹嵌縫膠,以適應縫的變形及熱脹冷縮,達到永久防水的目的。5.2.2堵水處理措施對二襯滲漏水點采用堵水處理措施。5.2.2.1直接封堵(1)查找漏水點。對整個隧道襯砌行漏水點(裂隙)查找,為下一道工序作好準備。(2)鑿槽。沿滲漏點或施工縫騎縫鑿”V”槽,一般8cm寬、8cm深。(3)封堵。清洗槽內混凝土,然后用堵漏寶等堵水材料封堵,厚度約為5cm。(4)表面加固。用水泥沙漿將槽壓實抹平,加強表面防滲能力。(5)養護。按照所用材料性能的要求養護,確保不發生裂縫。5.2.2.2化學試劑封堵。對一些孤立的滲漏水點、不便引水的滲漏裂縫或需要補強加固的裂縫,采用化學灌漿的施工
5、方法。具體施工工藝如下:(1)根據隧道裂縫鑿6cm寬、4cm深的槽,清理表面污物。(2)做灌漿空腔和埋設注漿管,外面用速凝材料進行封縫,注漿管埋設的間距根據裂縫粗細和深淺而定,在埋設注漿管頭上做一些技術處理,防止灌漿時產生漏漿現象。(3)注漿作業 注漿材料。用4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用出廠濃度4245B,比重1.421.45,模數2.42.8的水玻璃原液。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為0.8;水玻璃稀釋濃度為2535B;雙液體積比(C/S)為1:0.50.7. 凝膠與凝結時間控制。一般地段3分鐘,富水地段12分鐘。 作業方式。注漿方式采用前進式或全孔一次壓入式。在水壓、水量較大的情況下,
6、還可采用分層泄水減壓、分層注漿方式。即下層管注漿,中層管放水;中層管注漿,上層管放水,這樣逐層抬水,把水排擠到拱頂以上規定的止水固結圈以外。 注漿順序為由下而上,由里向外。 注漿壓力:0.4-0.8Mpa。(4)待漿液凝固后鑿去注漿管,表面用水泥沙漿或抗滲寶將其壓實抹平。5.2.2.3隧道襯砌面型滲漏水處理。對于無明顯滲水點,表現為大面積浸潤或水珠懸掛,采取表面涂抹防水護面劑的方法,具體做法為:(1)表面處理。把面滲區域及其外圍20cm處用鑿子鑿除2-3cm,該深度不包括襯砌外沙漿抹面厚度,鑿除的表面不要求平整光滑,以增加堵漏材料和舊混凝土的黏結力。(2)涂抹,清洗襯砌表面,去除浮面雜質,然后
7、用防水護面劑均勻涂抹兩到三遍。(3)刷水泥沙漿:外面用水泥沙漿抹平。(4)養護:三天時間內,定期噴灑霧化水進行養護。6.施工注意事項混凝土裂縫處理難度較大,對有滲水的裂縫處理難度更大。通過參與水工地下隧洞混凝土滲水裂縫的處理,認為在處理過程中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灌漿材料的正確選擇:應選擇低黏度、低收縮的環氧漿材。收縮大的材料需多次復灌,不但增加投入,而且復灌成功率小。目前采用主要是兩種系列的改性環氧漿材,各有優缺點應根據縫的寬度、滲水情況及處理的結構要求,選擇適宜的漿材。 (2)避免微細粉塵對化學灌漿的影響:混凝土裂縫內部極不規則,其寬度受骨料、鋼筋等的影響寬窄變化復雜,當化學漿液
8、夾著微細粉塵在裂縫中灌入時,碰到較窄處,就會累積阻塞漿液通路。因此微細粉塵對化學灌漿的危害極大,但鉆孔處理工藝無法避免粉塵影響。 (3)從寬處往窄處灌漿最為有利,“從上至下,從寬至窄,從一邊至另一邊“,這是化灌的基本原則。溫度裂縫及外力作用形成的構造裂縫在混凝土表面的裂縫開合度最大,從縫口進漿對灌漿質量的提高極為有利。 (5)必須保證連續穩定的灌漿壓力:穩定的灌漿壓力是保證漿液能否使裂縫充填飽滿的關鍵,采用手搖泵灌漿很難做到這一點,應采用雙液氣壓泵進行施工。 (6)灌漿施工中有效的排水排氣:裂縫灌漿時應通過有效措施把孔中及縫面的水氣排出,來提高可灌性。采用在孔中埋雙管或在裂縫的縫口處埋排氣嘴的
9、方法可有效的排除裂縫中的水和氣。(7)直接引水時要根據水量、裂縫的寬度決定開槽的深度和寬度,開槽的長度要大于原裂縫或滲水長度1-2m。7、人員機械配置表1 機具設備序號名稱型號數量用途1小型空壓機/1臺鑿孔2小型發電機/1臺照明及鑿孔3專業作業平臺/1套高處作業平臺4打磨機/1臺根據洞內錯臺數量確定5小型注漿機/1臺裂縫注漿表2勞力組織序號職務人數分工1工區長1負責全面協調2技術主管1負責項目技術指導服務工作3安質員1負責安全工作和質量檢查4普工6負責打磨、堵漏水工作8、安全措施 (1)對洞內風水管路、電路已拆除的隧道要配備臨時電源、小型空壓機。(2)施工人員應按要求佩戴安全帽。(3)對高處作業的應采用專業腳手架及作業平臺。 (4)注漿作業人員戴口罩、眼鏡和軟手套,以防止水泥粉塵和水玻璃溶液對人體造成傷害。 (5)要有良好的照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