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曉波頻道:內容、社群、商業要三位一體 吳曉波頻道:內容、社群、商業要三位一體吳曉波頻道:內容、社群、商業要三位一體 講師講課環節: 吳曉波頻道是 2014 年 5 月 8 日正式上線的,到目前為止運營 2 年多的時間,粉絲數接近 180 萬,應該算是財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公眾賬號,閱讀量頭條一般在 10 萬+,基本上是粉絲數的 10%左右,有些會高些幾十萬。 除此之外,在人群上有精細化運營,目前擁有兩個大的社群,一個是書友會,偏職場工作者的社 群,另一個是大同商學院,這個更多的是面向企業家。這兩個大的社群形成邏輯是不一樣的,后 面詳細講。 除了廣告收入,我們在變現上還在很多領域、產品上有嘗試。
2、比如課程、旅行、實物電商產品包 括圖書、茶葉、飾品都有嘗試,在變現上做的比較全面,很多領域都有涉獵。 所以聽下來,我們這是一個標準的自媒體,以吳曉波個人發起的,到目前不僅局限于個人,是一 個團隊在垂直領域運營的公眾號。可以說是自媒體創業者是可以借鑒的,如果你愿意在垂直領域 做專業的微信運營,那么這節課會有收獲。 先給大家看兩張圖。 一 、 吳 曉 波 頻 道 的 情 況 二 、 吳 曉 波 頻 道 的 商 業 模 式 三 、 社 群 運 營 和 商 業 變 現 的 探 索 和 經 驗 這兩張是最基本的邏輯圖。我們做了兩年多的新媒體實驗,看了很多同類公眾號去做,綜合下來 最后有一點心得體會:內容
3、、社群、產品三位一體內容、社群、產品三位一體,要結合起來,是缺一不可的。 用戶篩選和 分類 用戶篩選和 分類 像類似吳曉波頻道的公號,是從內容出發的,在某一個領域有比較強的內容生產能力。像我們就 是財經領域,通過內容吸引到很多相關的用戶。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用戶是也不是確定 的,關注動作非常容易離開也非常容易,因此必須對用戶進行篩選。 把粉絲按照一定的階層或興趣裝到不同的框內,通過不同的漏洞漏下去,只有按照一定的標簽篩選出 來,這部分人才會發揮比較大的作用。 把粉絲按照一定的階層或興趣裝到不同的框內,通過不同的漏洞漏下去,只有按照一定的標簽篩選出 來,這部分人才會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像凱文凱利所講的,有 1000 個鐵桿粉絲就不錯了,但是要 有上萬甚至更多的粉絲去篩選。 有了鐵桿粉絲后,要有較好的變現方式。比如說產品的銷售,讓用戶為產品付費,我們就是按照 這個邏輯過來的,先是內容通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