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施 工 方 案目錄1. 編制依據22. 編制說明23. 工程概況23.1. 工程概述23.2. 工期要求33.3. 自然條件33.3.1氣象條件33.3.2設計水位44. 工程特點分析45. 施工總體安排56. 施工方法56.1. 工程概述56.2. 工藝流程56.3. 施工方法66.3.1施工前準備66.3.2石料倒運66.3.3測量放線66.3.4寬肩臺及護底塊石拋理76.3.5測量驗收87. 質量檢驗標準87.1. 質量控制標準87.2. 質量控制措施98. 措施計劃98.1. 質量保證體系98.1.1質量管理組織機構98.1.2質量保證措施108.2. 安全保證體系118.2.1安全生
2、產的原則和目標118.2.2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118.2.3安全保證措施128.2.4船舶防臺措施128.2.5船舶防突風措施138.2.6施工船舶防風要求14附表15 - 1 -1. 編制依據施工合同設計圖紙(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防潮堤工程設計調整)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54-1-2011)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 257-2008)2. 編制說明本施工方案著重講述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防潮堤工程設計調整后二片石墊層、寬肩臺和護底塊石補充拋填工藝流程、施工方法、質量檢驗標準、保證措施等,用于指導施工,寬肩臺拋填采用2000m甲板駁裝運石料,小平板駁進行石料倒運,反鏟進行拋填、平整和理
3、坡,二片石墊層和護底塊石采用2000m甲板駁裝運石料,小平板駁倒運石料靠定位方駁進行水上拋填。本工程施工重點為石料的供應,石料規格的控制,拋石頂面標高控制及邊坡的坡比和邊界控制,有效工作時間的充分應用。3. 工程概況3.1. 工程概述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防潮堤位于萊州灣西岸北段、黃河三角洲凸突部位的正規日潮區地處我國溫帶系統風暴潮災害頻繁、最嚴重的渤海灣和萊州灣邊緣以及北上渤海臺風的主要途經或主要影響區域,風暴潮影響較頻繁和較嚴重。2010年東營市政府啟動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防潮堤工程建設。本工程位于東營港南部,北接孤北防潮堤,南連孤東防潮堤,總長約7公里,工程建成后與孤北孤東防潮堤共同構筑完善的防
4、潮體系。本工程于2011年9月30日開工準備入場,2012年8月大堤合攏,2013年6月完成擋浪墻及鑲面石施工。工程自合攏后基本形成封閉的防潮體系,就開始對東營港經濟區的建設起防護作用。根據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官網數據。自2013年10月至今,渤海發生風暴潮達30余次。尤其是2015年11月連續三次大風暴潮,景觀平臺和護底部位出現損壞,風暴潮大浪持續時間之長,破壞力之大十分罕見。防潮堤風暴潮損失情況出現后業主立即協調各參建單位召開專題多次專題會議,并提出了維修加固方案。本標段施工區域起訖樁號為K3+870K6+900,總長3030m,采用重力式拋石結構。寬肩臺采用600100kg塊石進行補充
5、拋理,頂寬為12.5m,邊界以1:2的邊坡放坡到原泥面。寬肩臺外側為塊石護底,塊石護底采用150200kg塊石進行補充拋理,頂寬為20m,邊界以1:3的邊坡放坡至原泥面。本工程工序拋填石料約26.19萬m(不含堤身沉降量)。寬肩臺在波浪作用下將產生變形,并逐漸形成區域動態平衡狀態。本工程石料均為外部購買,通過2000m甲板駁進行海上運輸,在距離施工位置合適的水深位置進行下錨停泊,通過船載反鏟進行石料倒運,將石料倒運至小平板駁再運輸至拋填區域用反鏟進行拋理。施工斷面示意圖見附圖。3.2. 工期要求計劃開工日期: 2016年8月5日計劃完工日期: 2016年11月10日3.3. 自然條件3.3.1
6、氣象條件工程所在區域經資料分析,海上年有效作業天數約為150天,根據氣象資料,霜凍及冰期一般發生在12月上旬至翌年2月末,冰封期凍深約2030cm。本工程施工地點位于渤海灣西海岸與萊州灣交匯處,施工期各個方向的風向對工程均有影響。春、秋、冬季以NW、NNE、NNW、ENE、NE為主要強風向,夏季以NNE和SSE向為主,全年大于等于6級以上的強風出現頻率為3.95%,強風向和次強風向分別為ENE、NNE、NNW,最大風速為21.0m/s。主浪向和強浪向均為東、東北向,為外海風浪,由于近海大陸架較淺,外海風浪會帶來較大增水,易形成涌浪,風停后有較長時間的消浪期。本工程所在海域難以預測的突風和突霧較
7、多。本次修復工程恰逢秋季,現場天氣變化較為頻繁,突風時有發生,且不排除臺風發生的可能性,且因原防潮堤在順岸流的作用下前沿水深加大,若有風暴潮天氣現場風浪會變得更大,沖擊力更強,原防潮堤所面臨的壓力更大。3.3.2設計水位本工程高程系統以國家85高程系為基準,坐標系為西安80坐標系。設計高水位:0.9m;設計低水位:-0.8m;100年一遇高水位:2.62m;平均水位:0.11m。4. 工程特點分析(1)海上施工受風、浪、霧、霜凍、寒潮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施工區域突風時常發生,風勢大、風速快、破壞力強,且難以預報;主浪向和強浪向均為東、東北向,由于近海大陸架較淺,外海風浪會帶來較大增水,易形成
8、涌浪,風停后有較長時間的消浪期,對現場施工考驗極大。(2)本工程施工期間現場各類施工船舶機械較多,需合理安排施工步距,合理調配各施工船舶機械的施工順序。(3)施工區域水深較淺,需對吃水較深的2000m甲板駁裝載的石料進行二次倒運,方能運輸至施工區域進行拋理。(4)本工程寬肩臺拋填中,石料規格為6001000kg塊石,石料規格較大,且部分石料需進行碼放和理坡,施工難度較大。(5)本工程150200kg護底塊石,厚度不足1m,對拋石施工和石料規格要求較大。(6)本工程工期緊、任務重,石料需求量大,需對石料供應進行重點關注。(7)本次設計調整系原防潮堤的設計調整主要是根據原防潮堤成型后由于風暴潮影響
9、前沿受到嚴重沖擊的問題而做出的一系列改善。(8)由于風暴潮影響,原防潮堤前沿被沖深,由于水深的加深在以后的風暴潮來臨時會造成更大的風浪,對方抄底的沖擊力會更大。(9)原防潮堤已經形成且具備防護作用,因此施工中需特別注意原防潮堤的成品保護,保護原防潮堤不被設計調整所破壞。(10)本工程涉及到原景觀平臺的拆除,需將原景觀平臺用破碎錘破碎至混凝土底部,并且將碎料進行清除,用600-1000kg塊石進行替換填充。5. 施工總體安排(1) 施工順序:本工程寬肩臺及護底塊石的拋填總體施工順序為自南向北施工,在土工軟體排及二片石施工完畢之后隨即進行施工。施工從開始一個工作面隨著土工軟體排的鋪設逐步增加工作面
10、同時進行拋石。(2) 船機設備配置:本工程擬采用以下船及設備船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甲板駁2000方艘8平板駁200t艘16倒駁石料反鏟300輛16卸料理坡定位船300t艘2二片、護坦錨艇艘2方駁下錨拖輪艘2移動方駁GPS臺3破碎錘140輛1破碎平臺托盤車輛4軟體排運輸6. 施工方法6.1. 工程概述本工程施工長度為3030m,拋石總量約26.19萬m,寬肩臺采用6001000kg塊石,頂寬12.5m,邊坡為1:2,塊石護底采用150200kg塊石,頂寬20m,邊坡為1:3。6.2. 工藝流程施工前準備石料倒運測量放線現場塊石拋理測量驗收6.3. 施工方法6.3.1施工前準備施工前首先進行技術交底
11、,聯系好石料來源,安排好施工機械,校核好施工測量設備等。由于施工區域內海況較差,因此選用抗風性能較好的船舶進行現場作業。選擇好施工位置后,開始施工之前將反鏟用平板駁運輸至施工現場的原景觀平臺上,或者從現場堤頂下至景觀平臺,但須做好成品保護措施。護底塊石和二片石墊層施工之前需對定位方駁的船載GPS進行校核,并且將施工圖傳輸到船載電腦上去。并且根據船載GPS 進行入場定位,定位方駁垂直于防潮堤軸線方向并橫跨于護底塊石及二片石區域的正上方,前后均采用八字錨位進行下錨,船艏或船尾一端為帶纜。6.3.2石料倒運本工程所有寬肩臺及塊石護底所用石料均來自于海上運輸,由于施工區域內水深較淺不能滿足2000m甲
12、板駁的吃水要求,因此需要用100200t平板駁進行二次倒運方能進行現場拋石施工。2000m甲板駁從石料產地進行裝船后運輸至距離施工現場最近且水深滿足船舶滿載吃水的位置進行停泊,每艘甲板駁配12個反鏟,按照甲板駁卸料最快的原則,每條甲板駁配45艘平板駁進行石料倒運。石料倒駁過程中反鏟盡量放低,需要特別注意石料的墜落現象,防止損壞船舶和船舶擱淺問題的發生,每一次卸載的位置設置警示標志。6.3.3測量放線采用已經校核的GPS隨著寬肩臺從岸邊到海側的不斷推進進行陸上測量放線,不斷測量寬肩臺拋填的邊線位置,待拋至設計坡肩位置時進行坡肩標的架設,寬肩臺出水后每50m設置一個坡肩標,坡肩標用竹竿制作,護底塊
本文(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防潮堤工程施工方案(18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