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路“門洞”施工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支架檢算1三、門洞檢算5四、施工工藝71、基礎處理82、支架搭設83、模板安裝(支座安裝)84、支架預壓95、支座安裝116、鋼筋加工及安裝、預應力體系安裝117、混凝土澆筑128、預應力張拉139、預應力孔道壓漿1410、封錨1711、拆模、拆支架17五、門洞施工措施17六、結構布置圖181 “門洞”跨路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橋中心里程398+597.005,起訖里程為398+361.320398+832.680,全長471.36m。其中13#14#墩之間有一鄉間土路,寬度為4m。本孔梁采用滿堂萬能桿支架現澆,在跨土路位置采用腳手架支墩+工字鋼
2、設門洞通過。結構采用C15砼1.2*12.5*0.5m基礎,30*30cm支架四排作支撐,支架橫向連接采用I10工字鋼,縱向采用I32a工字鋼縱梁跨路。三、門洞檢算1、檢算說明1.1、利用32.6m支架檢算結果,只計算門洞位置受力,其余從略。1.2、板計算寬度5.74m,均布荷載取120%32.6m梁均布荷載即4.35*1.2*104pa、模板支架及施工荷載取0.8711*104pa。2、檢算2.1、工字鋼型號及數量2.1.1縱向工字鋼檢算(門洞跨度4.5m)2.1.1.1底板位置工字鋼檢算q=(4.35*1.2+0.8711)*5.74=349.6KN/m彎矩控制:Mmax=1/8 ql2=
3、1/8*349.6*4.5*4.5=884.9KNm剪力控制:max=1/2ql=1/2*349.6*4.5=786.6KN擬采用I32a工字鋼,A=6712mm2,W=692500mm3,考慮1.2倍安全系數1.2Mmax/n/W【w】,n1.2*884.9*106/692500/145=10.61.2max/n/A【】,n1.2*786600/6712/85=1.7綜合考慮n取12根,間距50cm。撓度檢算:E=2.1*105Mpa,I=11080cm4=5*349.6*103*4.5*4.5*4.5*4.5/384/2.1/105/106/11080/10-8/12=0.0067m【】=
4、4.5/400=0.0113 合格2.1.1.2翼板位置工字鋼設置翼板受力較小,在受力檢算時按無載計算,工字鋼考慮結構要求和實際受力情況,該位置間距擴大為1m。2.1.2橫向工字鋼檢算橫向工字鋼為支架連接使用,采用四排I10,A=1433mm2,W=49000mm3工字鋼按集中荷載、跨中受力進行檢算N=max/25/4=16.7KN,Mmax=1/4 pl=0.25*16.7*0.3=1.253KNm,max=1/2*16.7*0.3=2.5KN1.2Mmax/W=1.2*1.253*106/49000=30.7Mpa【】=145Mpa 合格1.2max/A=1.2*2.5*1000/1433
5、=2.1Mpa【】=85Mpa 合格2.2、支架檢算2.2.1、立桿鋼管外徑D=48,壁厚3.5mm,內徑d=41mm,截面積A=489.3mm2I=121867mm4,W=5078mm3,【】=170Mpa2.2.2支架采用30*30cm四排,單側共計168根 單桿最大受壓力N=(43.5*1.2+8.711)*0.3*0.3+max/168=15.5KN2.2.3立桿自由長度lo=600mm,r=I/A =15.8m,=600/15.8=38,彎曲系數:=0.945(查鋼結構設計規范得)=N/A/=15.5*1000/489.3/0.945=33.5Mpa【】=170Mpa,合格2.3、基
6、礎檢算2.3.1、采用C15砼,寬度1.2m,長12.5m,厚0.5m ,A=15m22.3.2、底托15*15cm,方木10*15cm=15.5*1000/150/150=0.7Mma【木】=9Mpa 合格方木傳遞的壓力取寬度值0.3m=15.5*1000/150/300=0.35Mma【砼】=15Mpa 合格地基承載力N=1/2ql=0.5*743.1*(4.5+0.9*2)+1.2*12.5*0.5*24=2520.8KN=2520.8*1000/15=168.1Kpa【地基】=180Kpa 合格3、材料數量表名稱規格型號單根長根數總量(m)總重量(t)工字鋼I32a6.618118.8
7、6.26I1012.581001.13 支架立桿3.63367.17 橫桿0.329004.84 頂托3362.42 底托33602.52 方木10*1512.58100基礎C15砼15四、施工工藝采用支架法現澆連續梁,對基地進行加固后布滿堂WDJ碗扣式支架,在支架上鋪設工字鋼、木方。模板采用優質竹膠板,倒角采用預置鋼模板,現場拼裝,鋼筋采用現場幫扎,鋼筋幫扎完畢后先穿鋼絞線,后進行混凝土澆注,混凝土強度達到100%且不少于10天后,方可進行張拉,腹板張拉完畢后可拆除部分模板,待全部張拉完畢后可拆除所有支架。支架現澆工藝流程見下圖。地基處理支架搭設安裝內模支架預壓底模、側模、翼緣板模板校正安裝
8、頂板鋼筋澆筑箱梁砼壓砼試塊鋼筋加工安裝底板、腹板鋼筋測量校正模板加工養 護拆除內模鋼筋加工制作砼試件沉降觀測卸載、支架調整安裝底模、側模、翼緣板模板測量校正模板加工清理預應力孔道預應力孔道壓漿拆除支架及外模第一批預應力筋張拉預應力孔道壓漿第二批預應力筋張拉 3中鐵二十三局新建廈深鐵路XSGZQ-9標 橫東嶺大橋“門洞”跨路支架施工方案1、基礎處理為減小支架變形、保證結構安全和線形,支架搭設施工前需對支架基礎進行處理。對于一般地段,清除地表腐植土,碾壓至地基承載力180KPa以上。若支架基礎范圍內存在淤泥、水溝(塘)等薄弱地段,需先進行挖除換填,挖除后回填時應分層、碾壓,換填料以隧道出渣為主。基
9、礎處理完成后澆筑一層10cmC15混凝土,以封閉基礎頂,防止雨水等進入支架基礎。支架基礎附近挖排水溝,做好引、排水措施。若橋梁跨越深度、寬度不大的小河等段落,可考慮改河、搭設軍用梁或貝雷片基礎等方式處理支架基礎。2、支架搭設滿堂鋼管支架的布局根據計算書確定,支架頂部采用頂托、底部采用底托,以調整支架高程。立桿高度選擇120厘米、180厘米、300厘米幾種,立桿接頭位置根據高度交錯布設。縱橫向間隔設置剪刀撐,以保證支架的穩定。箱梁底板處采用60(橫向)90(縱向)120(上下步距)cm,翼板處采用90(縱向)90(橫向)120(上下步距)cm,全橋按間距360cm增設剪刀撐以增加橫向和縱向支架整
10、體穩定性。支架底托放在橫向鋪設的方木上,方木尺寸為1015cm;頂托上先縱向放置一道I10工字鋼,間距與支架一致,再橫向放置一道I10工字鋼,間距1.5m。為保證工字鋼接頭牢固,采取工字鋼腹板鉆眼,腹板兩側各設一條與腹板同高度、厚度0.5cm以上的鋼板,鋼板與工字鋼通過螺栓連接。3、模板安裝(支座安裝)底模采用18mm優質光面竹膠板,背帶采用1012cm方木,竹膠板分塊拼裝,與分布木方固定。底模接縫要保證平順,在模板底調整方木來消除相鄰模板的高差。模板釘裝完成后用液體玻璃膠水填塞模板接縫,防止混凝土澆筑中漏漿。3.1外模部分采用人工為主機械配合的方式進行鋪設。底模標高需在設計標高的基礎上預留1
11、0mm沉降量,梁端(墩頂部分)預留5mm的沉降量。底模安裝完后即可進行側模安裝。側模采用18mm優質光面竹膠板,外背1210cm方木,倒腳、圓弧部分采用定制鋼模板。采用吊車安裝先使側模滑移或吊裝到位,與底模板的相對位置對準,用頂壓桿調整好側模垂直度,并與端模聯結好。模板通過斜向支撐加固。梁體兩側模板間隔在通風孔內設橫向拉桿加強固定。側模安裝完后,用支撐頂牢固,并上好全部拉桿。調整其它緊固件后檢查整體模板的長、寬、高尺寸及不平整度等。不符合要求,要及時調整。模板及支撐系統通過計算進行布置,經過實踐滿足要求。背方木需要加強,拉桿過密,可以調整。3.2內模部分:箱梁芯模采用組拼式竹膠板框架結構,面板
12、采用1012mm普通竹膠板,背木用8.512.5cm方木,形成整體。芯模標準節長2.44m,每節4在芯模頂面開設一個0.3m寬的灌注天窗,并備好封口板;芯模下口不設模板,底板砼灌注完畢后抹平。芯模支架采用WDJ碗扣式支架;在底板上設鋼支架,鋼支架上布方木,方木上布支架。3.3模板安裝模板架設在碗扣式腳手架和縱、橫分配梁組成的支架裝置上,在架設支架裝置時應根據要求將底板反拱度調節好,在模板架設時只用底模支撐桿作微調即可,所有模板均用汽車吊提升到支架裝置上人工配合安裝到位,支模順序為先將底板架設好做好預壓試驗等工作后再安裝側板和堵頭板,在模板調整好后吊入鋼筋進行幫扎。4、支架預壓支架搭設完成、鋪設
13、好底模板后,為避免在砼施工時,支架不均勻下沉,消除支架和地基的塑性變形,準確測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為預留模板拱度提供依據,需要對支架進行預壓。預壓時,用砂袋按上部砼重量分布情況進行布載,加載重量為1.2倍荷載重量。沙袋計算密度1.5t/m3,堆積高度見下圖。 在加載前,先在地基和底模上沿支點、梁跨的L/4、L/2、3L/4等截面處,橫橋向布設觀測點,以便測量預壓前、后及卸載后的高程。預壓時觀測三類數據,以分清支架的可恢復性變形或不可恢復非彈性變形,一是測試支架底座沉降(測地基沉降量),二是底板沉降測量(測支架沉降),三是卸載后底板可恢復量測量,作為預調標高時參考。用砂袋加載,加載順序按混
14、凝土澆注的順序進行,加載時分三次進行,每次的重量為總重的1/3,每次加載完成后,均觀測下沉量直至穩定。觀測周期安裝以下步驟進行: 加載前首次做好標號(記錄起始標高); 加載過程中分級加載,分級觀測,并做好記錄;加載后,第一天每間隔6h,以后每間隔12h觀測一次,初步擬定預壓期為3天,根據沉降量變化情況,可以提前結束或增加預壓時間;卸載并待支架穩定后觀測(卸載24小時后)。觀測結束后計算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據此調整支架底模標高。預拱度計算公式為f=f1+f2+f3,其中f1:地基彈性變形,f2:支架彈性變形,f3:梁體撓度。底模拱度最大值設置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拋物線形式進行分配,算得各點處的
15、底模拱度值后。可通過現澆梁鋼模板調頂桿對底模進行調整。當支架觀察穩定后,即可卸掉砂袋,卸砂袋時要分層卸,全部卸完后,測量底模的標高,計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畫出彈性變形曲線,作為調整模板預拱度的依據。在預壓結束、模板調整完成后,再次檢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松動的扣件要重新上緊。5、支座安裝 支座安裝前,應檢查橋梁跨距、支座位置及預留錨栓孔位置、尺寸和支座墊石頂面高程、平整度,并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合格后方可安裝。 檢查梁底預埋支座連接板面及螺栓孔的位置,并清除干凈。支座錨栓質量及埋置深度和螺栓外露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支座錨栓固結應在支座及錨栓位置調整準確后進行施工,預留錨栓孔必須填滿搗實
16、,填料種類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支座與梁底、支座與支撐墊石之間必須密貼無空隙,墊層材料質量及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支座配件必須齊全,水平各層應密貼無空隙。 支座安裝應保持梁體垂直,支座上下座板必須水平安裝,固定支座上下座板應互相對正,活動支座上下座板橫向應對正,縱向預留錯動量應根據支座安裝施工溫度與設計安裝溫度之差和梁體混凝土未完成收縮、徐變量及彈性壓縮量計算確定。支座上下座板螺栓的螺帽應安裝齊全,并涂上黃油,無松動現象。6、鋼筋加工及安裝、預應力體系安裝鋼筋現場統一加工,平板車運輸到位,汽車吊垂直提升,人工安裝,底板、腹板鋼筋一次綁扎成型,綁扎順序為:先布置綁扎底板、腹板鋼筋,采用加密設置
17、聚丙烯特制墊塊作為保護層。然后預應力管道安裝定位、串束,經檢查合格后,支立內模,綁扎頂板鋼筋。鋼筋工程工藝流程見下圖。預應力筋采用15.24鋼絞線。鋼絞線下料應在長線平臺上進行,下料后梳整編束,每隔1m用鐵絲綁扎,編束后的鋼絞線應順直不扭轉,按編號分類存放。鋼絞線切斷前的端頭先用鐵絲綁扎,切斷后端面用膠布纏緊封頭,以利于穿束。鋼 筋 解 盤鋼筋質量檢查鋼筋調直機調直冷 拉 調 直鋼 筋 下 料預應力定位網制作鋼 筋 彎 制定位網檢查穿抽拔管吊裝底腹板鋼筋預扎底腹板筋立內模、立端膜吊裝頂板鋼筋連接腹板、頂板鋼筋預應力鋼束采用先穿束法,即安裝完鋼筋后將孔道布設到位,管道定位采用井字型鋼筋焊接在腹板
18、鋼筋上固定定位。在波紋管的高處位置和錨固端應設置壓漿出氣管,并在連接處密封好,使其露出梁體一米長,以便于壓漿。穿束采用人工和慢速卷揚機牽引由一端一次穿索。7、混凝土澆筑立模、綁扎鋼筋完成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即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應,混凝土通過施工便道由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泵車或布料機配合混凝土泵泵送入模。梁體混凝土澆筑順序:先澆筑底板混凝土,再澆筑兩側腹板混凝土,最后澆筑頂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從內模預留天窗泵入、滑槽往兩邊水平運輸,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兩側腹板及頂板混凝土按照從兩端向中間水平分層、斜向分段、兩側腹板對稱、連續澆筑,每層混凝土的灌注厚度不得超過30c
19、m。混凝土澆筑入模時下料要均勻,混凝土的振搗與下料交替進行。梁體混凝土澆筑時,采用插入式振動器進行振搗,振搗以混凝土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面不再下沉、混凝土頂面出現一層浮漿為準;梁面采用懸空式整平機進行整平壓實,頂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人工用抹子進行二次收漿、趕壓,防止裂紋,并將表面壓光,以保證梁頂面混凝土質量。在自然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混凝土初凝后,采用灑水養護。梁體為泵送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較大,產生的水化熱較大,為防止因干縮、溫差等因素出現的裂縫,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h內即以土工布覆蓋養護,并在其上覆蓋塑料薄膜,梁體灑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濕。8、預應力張拉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
20、計允許張拉強度且混凝土齡期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預應力張拉。預應力束布置嚴格按設計布設,張拉順序按設計要求執行。張拉時根據設計與現場情況采用相匹配的張拉設備。 預應力材料安裝預應力成孔材料為金屬波紋管成孔,波紋管同鋼筋綁扎的同時進行施工,定位鋼筋焊接到箱梁箍筋上。定位鋼筋間距為50cm。錨墊板用鉤頭螺栓固定到端模板上,尾部用棉絮將抽拔棒與錨墊板之間填塞密實。壓漿嘴用黃油及海綿填塞密實。安裝鋼絞線、錨具將下好料的鋼絞線編織成束,前端為一引線,利用卷揚機拖拉引線,牽引鋼絞線穿過預應力孔道。安裝錨具及夾片,安裝時鋼絞線與錨具應一一對應,防止打卷。預應力張拉生產初期,對兩孔箱梁進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
21、阻等預應力瞬時損失測試,以保證預施應力的準確。預應力張拉應按預張拉、初張拉和終張拉三個階段進行。張拉前應預緊鋼絞線,使兩端錨具之間的鋼絞線長度保持一致。預張拉在箱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后進行,預張拉時,內模應松開,同時兩端底板加厚段與跨中段底模間應采取措施預留壓縮量,以免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初張拉在箱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進行,初張拉后,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撐。終張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后、且在確保施工工藝和質量的前提下進行。預應力張拉采用兩端同步張拉,并應左右對稱進行,最大不平衡束不應超過1束,張拉順序按照設計圖紙中的要求進行。預應力張拉采用雙控,以控制應力為主
22、,伸長量作為校核。要求計算伸長量與實測伸長量之間的誤差不超過6%。超過時應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全梁斷絲、滑移總數不得超過鋼絲總數的1%,且每束鋼鉸線斷絲或滑絲不得超過1絲,否則須采取補救措施。張拉時,要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補救。9、預應力孔道壓漿預應力筋張拉后,孔道應盡早壓漿。預應力孔道壓漿采用真空輔助壓漿法施工。真空輔助壓漿技術是后張預應力壓漿施工的一項新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孔道的一端采用真空泵對預應力管道先進行抽真空,使之產生-0.06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用壓漿泵將優化后的特種水泥漿從孔道的另一端灌入真至充滿整條孔道,并加以不大于0.6Mpa的正壓力。其原理圖
23、見下圖。鋼絞線下料、編束穿束清理管口檢查混凝土強度、彈模安裝工作錨安裝限位板安裝千斤頂(前端正口應對準限位板)安裝工具錨油泵配套安裝初張拉(劃量測伸長值記號)控制應力(持荷5分鐘)錨固張拉油缸回油工具錨松脫關閉油泵張拉缸頂壓缸全部復位依次卸下工具錨、千斤頂封錨孔道壓漿 孔道清理壓漿前先用清水沖孔再用空壓機將孔內積水吹出并查孔道是否有堵塞現象;同時檢查有無滑絲、失錨及其它異常情況,經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水泥漿封頭。 端頭密封鋼絞線與夾片間、錨具與錨下墊板間的縫隙應提前用水泥凈漿填塞封閉,確保指控壓漿作業時孔內負壓。 設備安裝 在孔道一端(壓漿端)安裝壓漿控制閥門(上圖中閥門)、壓漿管道、壓力表及
24、壓漿泵,在孔道的另一端(抽真空端)安裝真空抽氣閥門(上圖中閥門)、抽真空透明管道、壓力表及真空泵。 水泥漿制作水泥漿為現場拌和純水泥漿。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合格水質的水,水泥采用袋裝,受潮、結塊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漿中不得摻入氯化物或其它對預應力鋼絞線有腐蝕作用的外加劑。 抽真空打開真空端閥門,同時關閉壓漿端閥門,啟動真空泵,對孔道進行抽真空,使孔道產生-0.06Mpa左右的真空度。 壓漿及保壓打開閥門,啟動壓漿泵,將水泥漿從壓漿端連續壓入孔道,真空端保持抽氣狀態,當經過真空端透明塑料管的水泥漿與新拌水泥漿濃度相同且無氣泡時,關閉閥門及真空泵,壓漿端繼續壓漿,待壓力升至0.50
25、.6MPa并持續2min時間后,關閉閥門及壓漿泵,完成孔道壓漿。為保證兩端孔道內水泥漿壓滿壓實,壓漿封閉后的短管必須尾端朝上,固定懸掛在特制的鋼筋架上。水泥漿從攪拌至壓入孔道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當抽真空端的空氣濾清器中有漿體經過時,關閉空氣濾清器前端的閥門,稍后打開排氣閥,當水泥漿從排氣閥順暢流出,且稠度與灌入的漿體相當時,關閉抽真空端所有閥門。完成所有灌漿后,拆卸并清洗外接管路及各種設備儀器,清洗空氣濾清器。 封端及修整孔道壓漿后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清除墊板、錨具及梁端混凝土的污垢,并將梁端鑿毛處理,按設計要求立模、封端。10、封錨壓漿養護期結束后開始封端,先將原混凝土表面鑿毛,并
26、將鋼筋網片與錨墊板相連接,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封端混凝土為C50無收縮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防止砼表面開裂。11、拆模、拆支架拆模應注意保護梁體混凝土不受碰撞和缺棱掉角。卸架時應從跨中開始,逐步對稱拆除相鄰節點,使梁體均勻承載。五、門洞施工措施1、施工方法1.1、測設定位出現澆箱梁邊界線,然后根據現場情況及工作面要求進行地基硬化。1.2、地基硬化采用壓路機碾壓密實,局部軟弱地段采用碎石換填,達到承載力部小于180kpa。1.3、地面采用C15砼10cm厚進行硬化,然后鋪設方木,搭設萬能桿腳手架。1.4、“門洞”基礎采用C15砼、厚度50cm、長12.5m、寬1.2m的條形基礎。1.5
27、、在“門洞”基礎上直接鋪設10*15cm方木,方木間距30cm,長度為基礎通長設置,接頭錯開。1.6、碗扣式腳手架采用30*30cm,每側四排。腳手架底設底托,頂設頂托。腳手架高度3.6m,60cm每層設置橫桿。1.7、支架上設I10工字鋼作橫梁,縱梁采用I32a工字鋼間距50cm。1.8、門洞腳手架與原箱梁腳手架采用扣件進行連接。1.9、根據穩定性要求加布縱橫向斜撐,完成支架作業。2、質量保證措施2.1、地基處理必須滿足承載力需求。2.2、碗扣件腳手架連接緊密,卡口無松動。2.3、選用的各種桿件、材料均應符合國標要求。3、安全保證措施3.1、在現澆箱梁施工期間,于路口處設置安全警示牌。3.2、在吊車作業時(工字鋼),專人指揮。3.3、工字鋼底部安設防護網,防止墜物對過往車輛、行人造成損傷。六、結構布置圖1、跨路門洞平面布置圖2、跨路門洞立面布置圖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