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團醫院應急工作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第一節 總則一. 依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辦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相關文件、條例等精神制定本預案。二. 什么是突發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三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領導機構1.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肖 忠1. 辦公室及成員主 任:劉 劍 李 敏醫療救護組:孟文麗 張 莉 孫 光 葉永強 程小蘭 李新霞 霍志剛 潘秀梅 梁旭東 3.醫療后勤、安全保障組:李建軍 陳厚云
2、 劉 柱4.信息宣傳組:吳師旗5.對外聯系電話:491四.當發生上述所列突發事件時,醫務科、總值班必須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甄別,由主管醫療副院長以及醫務科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人員數量,所需調用醫療救治和防護設備、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質的情況,向總指揮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由總指揮宣布本預案的啟動。五.科室部門應參照本預案制定本科室部門的相應措施并有培訓、檢查落實情況的記錄。六.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病案書寫及管理制度;堅持三級查房制度;堅持會診制度等保障醫療安全的各項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第二節 人員準備一.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急診科人員全天后準備人員,建立有效地通訊網絡,隨時準備應付突
3、發事件。二.夜間各值班人員隨時準備聽從院總值班調遣。三.醫院根據突發事件的臨床特點,隨時組成具有明顯專業特點的專案組,安排專業人員承擔主檢醫師工作指導臨床工作。四.醫務科負責組織、協調全院臨床、醫技科室應急措施的人員培訓。五.全院各部門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至本部門內的每一位職工(包括臨時工),并定期進行演練。六.指揮中心及醫務科接到需派出醫療隊任務時,白天由科室主任根據要求迅速做出人員安排報醫務科組隊,夜間由院總值班根據專業需求從值班醫師中選派,并通知當事科室主任進行人員補充。七.醫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業務支持。第三節 報告制度一.任何部門及個人對突發事件必須立即據實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
4、,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內容包括:1.病傷人員數量; 2.病傷情況; 3.參與救治科室;二.醫務科或院總值班根據職責迅速向主管院長匯報。匯報內容:1.突發事件的性質; 2.病傷人員數量及病傷狀況; 3.參與救治科室; 4.需要調用的人員、藥品及設備;三.主管院長親自或委托醫務科按照程序向上級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四.醫務科定期向全院通報疫情。五.醫院指派醫務科專人負責突發事件或疫情,上報保衛科負責向公安部門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門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向外界散布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立即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的;2.發現甲類傳染病(霍亂、鼠疫
5、)和乙類傳染病中SARA、AIDS、炭疽的患者,病病源攜帶者以及疑似病人。3.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4.發生或可能發生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疾病(發生人數)。5.發生劇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丟失。6.接到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境外人員、保健對象、大型活動的特殊情況、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群體患者。第四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一.主要責任科室醫務科 護理部 門 診 急 診 放射科檢驗科 防疫站 臨床科室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準備一定數量的防護用品。三.傳染病預警機制1.全院及各部門為了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必須
6、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2.預警分級l 三級預警:外地出現疫情,本地無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證正常醫療秩序的前提下,由醫務科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采購必備的物質儲備。l 二級預警:本地出現疫情,本院接診疑似或確診病例未開放隔離區時,做好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防疫站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監督指導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l 一級預警:全面啟動本預案開放隔離區整合醫療資源,停止探視。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并準備后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五.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六.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
7、料的科學性及完整性。七.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人員均有義務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救治區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八.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標本。九.未經批準,病人排泄物不得隨意處置。十.在上級人員到來之前,防疫站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劃定對象,與醫務科等相應部門共同實施監控措施。十一.各科室不得已任何借口拒絕收治住院患者。十二.未經批準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第五節 保障工作一.人力資源保障1.派出人員的統計及分類管理;2.調配院內人力資源;3.兌現獎罰;二.信息保障1.檔案室負責收集相關疾病的最新態勢,了解最新診斷標準、診療方法。2.計算機中心維護信息系統,做到信息準確,運行正常
8、。3.檔案室隨時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填寫表格進行上報。三.設備保障1.保證重點部門設備完好隨時可用。2.搶救進程及時提供所需設備。3.隨時進行搶救設備的現場維修。四.后勤保障1.保障搶救所需的物質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給。2.保證電力、熱力、通訊、水源的供應。3.保證通信暢通。4.保證運輸車輛的完好,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隨意調用急救車。5.保證臨時設施的建設。6.保證參與搶救人員的膳食供應。7.保證醫務人員臨床使用衣物的及時洗滌更新。五.安全保障1.遇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劃定隔離區,應及時提供人員,并設立專人進行保安,阻止無關人員進入隔離區,患者及可疑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救治區域。2.遇有突
9、發災害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時,保衛部門必須及時對電力、熱力及通訊部門采取保護措施。3.與公安部門保持聯系,實施對嫌疑人的監控。六.生活保障1.院辦、當班負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對醫務人員家庭的解釋與安撫工作,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及時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的食宿身體健康。第六節 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及流程一.突發事件為:1.化學物品中毒2.批量消化系統中毒(食物)3.批量呼吸系統傳染病4.批量消化系統傳染病5.批量外傷(車輛、公共場所擠壓傷、爆炸等)二.突發事件地點:1.本地2.外地3.本院三.突發事件的搶救分類:1.院前搶救2.院內搶救3.出院隨訪四.突發事件的通訊系統手段:
10、1.電話2.手機3.網絡4.人工五.突發事件的交通工具:1.救護車(120)2.本院車輛3.出租車4.社會車輛六.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遞系統:1.總值班2.醫務科3.主管副院長4.院長5.各級衛生局6.其它醫院7.政府相關部門七.突發事件的指揮系統:1.院長2.主管副院長3.醫務科、護理部4.各科主任5.各級醫師6.醫療、護理、行政職能部門7.上級指揮部八.突發事件的物質準備1.藥品2.物資器械(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擔架、各類夾板、頸托、繃帶、手電筒、簡易呼吸器)3.救護車4.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5.食品、水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關人員必須清楚。九.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1.領隊:院長、副院
11、長、醫務科、科主任。2.人員依突發事件派出專業人員并定人數。3.人員依上級需要而定出哪一級專業人員承擔。4.按專業不同分別確定派出人員名單。5.院內接到通知后應在不超過30分鐘內,人員物資、藥品、救護車均必須到達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發。6.隨時與醫院指揮部聯系通報情況。7.服從現場指揮和上級指揮部的安排。8.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護,避免醫療隊人員傷亡。十.突發事件外派醫療隊1.化學物品中毒急救小組(見附表一)l 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l 隊長:1人(臨時確定)l 隊員:內科系統醫師12名,外科系統醫師12名,護士2名。2. 消化系統(食物)中毒、消化系統傳染病(見附表二)l 領隊:
12、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l 隊長:1人(臨時確定)l 隊員:消化系統醫師1名,護士2名;傳染科醫師1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外科系統醫師1名。3. 呼吸系統傳染病(見附表三)l 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l 隊長:1人(臨時確定)l 隊員:呼吸系統醫師12名,護士2名;傳染病醫師1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外科系統醫師1名。4. 批量外傷(見附表四)l 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l 隊長:1人(臨時確定)l 隊員:骨科醫師12名,普外科醫師12名,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第七節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附表一)化學生物中毒急救小組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為
13、更好應對化學生物中毒突發事件的發生,能及時有效對事件進行處理,特成立由各方人員組成的急救小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特長肖忠副院長主治醫師內科劉劍醫務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內科李敏醫務科副主任主管護師護理張莉內兒科主任主治醫師內兒科李新霞內兒科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王江醫生主治醫師內科潘永杰醫生主治醫師外科孫光醫技科主任主治醫師心電、B超宋穎莉護士主管護師護理(附表二)消化系統(食物)中毒急救小組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為更好應對消化系統(食物)中毒突發事件的發生,能及時有效對事件進行處理,特成立由各方人員組成的急救小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特長肖忠副院長主治醫師內科劉劍醫務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內科李敏
14、醫務科副主任主管護師護理張莉內兒科主任主治醫師內兒科李新霞內兒科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王江醫生主治醫師內科張明力醫生醫師外科葉永強醫技科副主任主管檢驗師化驗陳鐵華醫生主治醫師傳染科戴雨雷疾控中心副主任主治醫師公衛宋穎莉護士主管護師護理(附表三)呼吸系統傳染病中毒急救小組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為更好應對呼吸系統傳染病事件的發生,能及時有效對事件進行處理,特成立由各方人員組成的急救小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特長肖忠副院長主治醫師內科劉劍醫務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內科李敏醫務科副主任主管護師護理張莉內兒科主任主治醫師內兒科李新霞內兒科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王江醫生主治醫師內科陳鐵華醫生主治醫師傳染科雷新萍醫生主治醫師外科李蘭護士主管護師護理戴雨雷疾控中心副主任主治醫師公衛(附表四)批量外傷急救小組根據應急預案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為更好應對批量外傷事件的發生,能及時有效對事件進行處理,特成立由各方人員組成的急救小組。姓名職務職稱專業特長肖忠副院長主治醫師內科劉劍醫務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內科李敏醫務科副主任主管護師護理張莉內兒科主任主治醫師內兒科孟文麗外婦科主任主治護師外婦科潘永杰醫生主治醫師外科張明力醫生醫師麻醉程小蘭外婦科護士長主管護師護理李玲護士主管護師護理吳少華護士主管護師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