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清開發區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機制,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氣危害程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正常社會秩序,按照國家、天津市相關法律法規和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武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武清區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規定要求,結合開發區實際,制定本方案。1.適用范圍適用于區內發生重污染天氣的預警行動、應急響應和污染排放控制。本方案中,重污染天氣是指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空氣質量指數(AQI)級別達到五級(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氣污染。2.組織機構構成與職責2.1領導機構及職責成立武
2、清開發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領導小組(簡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郭新華、張紹鋒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張書月、李鵬程、武劍峰同志擔任。成員包括:綜合服務部(原綜合部)、工程管理部(原建設部)、安全發展部、城市管理部(原城管部)、熱力公司、工業物業公司、開發區物業公司、綠化公司。 主要職責是:負責制定并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落實區級應急預案以及各成員部門應急保障預案的各項任務、措施,并將實施方案的執行情況及時上報區應急指揮部。2.2辦事機構及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是開發區重污染天氣應急小組辦公室(簡稱“應急小組辦公室”),應急小組辦公室作為常設機構,設在安全發展部。應急小組辦公室主任由王付
3、華擔任。主要職責是:負責應急小組的日常工作,指導、協調、監督重污染天氣預警,督促檢查各成員部門應急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匯總各方面情況報上級部門及有關領導。2.3應急小組成員職責安全發展部承擔應急小組辦公室的職責。負責按照區應急指揮部發布的預警信息和指示要求,協助環保等有關部門開展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重污染天氣預警在本區域內的發布、對重點排污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等,并制定監測預警應急保障預案。負責面向開發區內企業及單位,發布空氣重污染日預警信息、健康保護信息、做好減排措施的宣傳及推動工作;在空氣質量嚴重污染和極重污染情況下,對開發區內重點及一般排放企業實行限產減排監督并根據實際情況需
4、要下達臨時停產指令。工程管理部負責對開發區各建筑工地的揚塵污染控制措施實施監督管理,并按預警分級發布停工令;督促混凝土攪拌站落實揚塵污染防治,并實施監督管理,負責對工程建設項目混凝土和砂漿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城市管理部負責協調開發區內建筑垃圾、沙石等散裝物料運輸管理監管工作;區內道路保潔和按照預警級別灑水;負責垃圾焚燒、秸稈焚燒、城區戶外燒烤及餐飲油煙整治。熱力公司提高鍋爐污染物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確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國家及天津市地方標準。工業物業公司、開發區物業公司負責面向本區內居民、企業員工發布健康保護信息及做好減排措施的宣傳及推動工作。綠化公司負責防治養護區域內園林綠化工地的揚塵污染。綜合服務
5、部負責組織對應急小組各成員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執行不力的成員部門及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3.監測預警3.1區應急指揮部接到市人民政府、市環保局預警信息后,經報請區政府、區應急指揮部主要領導同志同意,由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面向全區發布預警信息工作。3.2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分為四級,與重污染天氣事件等級分級相對應,分別為級(藍色)、級(黃色)、級(橙色)、級(紅色)預警,級(紅色)為最高級別。 級(藍色)預警預測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均值(24小時均值,下同)200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3.2.2 級(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及以上且未達到
6、高級別預警條件時。3.2.3 級(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且出現AQI日均值300的情況時。3.2.4 級(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及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及以上時;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并將持續1天及以上時。3.3安全發展部牽頭組織做好開發區內預警信息發布工作。第一時間通過應急平臺短信系統、QQ群、政務內網等方式向區內各企業單位負責人發送我區空氣質量數據和必須采取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通過網絡、電子顯示裝置、報刊等媒體和微信、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告知公眾主動采取自我防護措施。隨著預警級別的提高,增加信息發布頻次。安全發展
7、部、各物業公司等有關部門負責,在學校、醫院、體育場(館)、旅游景區(點)等重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做好大氣重污染預警信息的接收和傳播工作。3.4預警信息內容:重污染天氣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預警等級、主要污染物濃度范圍等。4.響應措施按照“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強化管理、統一領導,加強預警、及時響應,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根據空氣污染情況分別采取相對應的四級響應措施。4.1 發布級預警時,實施級響應。建議性和健康防護措施。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以及過敏性疾病患者應當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倡導公眾綠色出行和綠色生活,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
8、行,減少祭祀燒紙等行為。倡導工廠、工地等有關單位積極采取措施,減少工業和揚塵污染的排放。4.2 發布級預警時,實施級響應。在級響應措施基礎上,增加以下強制性措施:(1)重點排污工業企業中除已達到燃氣排放標準的燃煤設施外,其余燃煤設施全部采取限產、加強管理等措施,確保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各削減20%或達到燃氣排放標準。(2)一般污染排放企業采取使用低硫優質煤、提高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壓縮生產負荷等措施,確保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控制在現行排放標準限值的80%以下,不能達到要求的,一律停產。(3)停止室外噴涂、粉刷、切割、護坡噴漿作業。(4)停止所有施工工地的土石
9、方作業(包括:停止土石方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作業,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溝開挖作業)。建筑垃圾和渣土運輸車、砂石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5)所有水泥粉磨站、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站內堆放的散體物料全部苫蓋,增加灑水降塵頻次。(6)城區及有關鎮區主要道路在日常機掃水洗作業的基礎上,增加機掃水洗和保潔作業頻次。對于可機掃水洗道路,在非冰凍期內每日大水量沖洗2至3次,在冰凍期內增加吸掃作業頻次。(7)加強公交運力保障。(8)城區道路全天實行中型及以上柴油貨車限行管理(承擔民生保障及急救、搶險等任務的除外)。4.3 發布級預警時,實施
10、級響應。在級響應措施基礎上,增加以下強制性措施:(1)重點排污工業企業中除已達到燃氣排放標準的燃煤設施外,其余燃煤設施確保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比例各增加至30%或達到燃氣排放標準。(2)一般污染排放企業采取使用低硫優質煤、提高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壓縮生產負荷等措施,確保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低至現行排放標準限值的70%以下,不能達到要求的,一律停產。(3)城區及有關鎮區主要道路在日常機掃水洗作業的基礎上,增加機掃水洗和保潔作業頻次。對于可機掃水洗道路,在非冰凍期內每日大水量沖洗增加到3至4次,在冰凍期內增加吸掃作業頻次。4.4發布級預警時,實施級響應。在
11、級響應措施基礎上,增加以下強制性措施:(1)停止全區可能產生大氣污染的與建設工程有關的生產活動。(2)全區行政區域內道路全天實行機動車(含外埠車輛)單雙號行駛。(3)城區及有關鎮區主要道路在日常機掃水洗作業的基礎上,增加機掃水洗和保潔作業頻次。對于可機掃水洗道路,在非冰凍期內持續進行機掃、沖洗和灑水作業;在冰凍期內增加吸掃作業頻次。(4)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并將持續1天及以上時,中小學及幼兒園停課。(5)停止所有戶外大型活動。(6)企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4.5 響應終止預警解除即響應終止,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通知采取響應措施的單位終止響應。5.保障措施
12、5.1.加強組織領導。開發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重污染天氣的預警響應工作。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全發展部,負責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對接武清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及時報送信息、反饋情況、傳達指令,應急小組成員各部部長及公司經理是第一責任人。5.2.建立工作機制。應急準備。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做好污染排放源清單的建立與更新工作,并報區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備案。包括:工業排放源及污染控制措施清單、混凝土砂漿攪拌站及水泥粉磨站揚塵排放源及污染控制措施清單、建筑拆遷等施工工地揚塵排放源及污染控制措施清單、粉狀物料渣土貯存場揚塵排放源及污染控制措施清單 。方案
13、啟動。預警信息發布與應急響應啟動同步進行。在接到應急預警信息后,經報請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同意實施本方案,有關各部、公司據職責分工,落實應急響應措施。監督檢查。本方案啟動3小時后,各相關單位根據職責分工,責成專人開始監管檢查。本方案實施12小時后,區應急指揮部督察組采取巡查、抽查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沒有嚴格落實響應措施的現場糾正、督促落實,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報區應急指揮部主要領導。在區應急指揮部啟動督查機制后,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按要求做好相關工作。責任追究。應急響應過程中,對拒不執行應急措施的企業,由有關單位依法采取措施立即關閉;對執行不力的企業,要按照高限依法嚴肅查處。應急響應
14、結束后,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匯總情況、編寫專報,上報開發區有關領導。總結評估。預警解除即響應終止,接到區級指令后,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通知采取響應措施的單位終止響應,并組織對響應過程和響應措施效果進行總結評估,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經開發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同意后,24小時內報區應急指揮部。5.3強化資源保障。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完善環境安全應急指揮系統,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在各相關單位抽調人員參與工作,并制作應急響應聯絡圖,配備必要通訊器材。本方案實施后,各單位相關工作人員接受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落實相關措施。各有關企業、單位要安排足夠的人力資源和專項經費,確保應急各項工作順利進行。5.4加大宣教演練。通過短信、互聯網、手冊、刊物、宣傳畫等手段,廣泛宣傳針對重污染天氣的各項應急法律、法規,積極向群眾宣傳重污染天氣的健康防護常識和技能,開發區綜合部要協調區內媒體全力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同時,開發區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至少組織1次專項演練,組織專家對演練實效進行評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彌補不足,并及時對本方案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