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指導性范本)目 錄1 總則12 高溫中暑的起因、類型、危害程度及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2.1 高溫中暑的起因12.2高溫中暑的類型22.3高溫中暑的危害22.4高溫中暑的救治原則33 組織機構與職責33.1 高溫中暑應急領導小組。33.2高溫中暑應急救援指揮部54 預防與預警54.1 監控與預防54.2預警行動65 信息報告程序75.1即時報告及事故快報75.2應急通訊76 應急處置86.1響應分級:86.2響應程序86.3 應急處置措施8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08 后期處置10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1 總則1.1為及時、有效地處理高溫及工作場所通風條件差等原
2、因造成的人員中暑而引起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中暑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根據發電企業人身傷亡事故應急總預案,制定電廠高溫中暑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制定。1.3本應急預案適用于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所屬各企業從事生產、作業的員工及在所屬企業區域內從事各類生產、作業的外來人員。 2 高溫中暑的起因、類型、危害程度及應急處置基本原則2.1 高溫中暑的起因高溫作業、夏天露天作業,當作業人員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35)環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且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體內積蓄的
3、熱量不能向外散發,以致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如過多出汗,身體失去大量水分和鹽分,很容易引起中暑。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如伴有高濕度和氣流靜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帶病工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也是高溫中暑的常見誘因。 2.2高溫中暑的類型高溫中暑起病急驟,大多數患者有頭暈、眼花、頭痛、惡心、胸悶、煩躁等前驅癥狀。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現特點,中暑一般分為三類: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37.5,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可消失;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癥狀,同時通常表現為體溫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紅
4、、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并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和脈搏細弱而快等。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后,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重度中暑,大多數患者是在高溫環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肢體不隨意運動等,皮膚出汗停止、干燥、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2.3高溫中暑的危害高溫作業、夏天露天作業環境中發生的中暑一般為具有熱射病癥狀特點,由于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
5、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在室內通風差和室外設備的安裝和維修、露天施工,以及在煤倉、鍋爐、汽機房及輸煤皮帶等高溫場發生的高溫中暑,尤其是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中暑,會產生高處墜落等二次傷害的危險.2.4高溫中暑的救治原則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搶救是否及時,如能及時發現及治療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發生及發展。高溫中暑的救治原則是及時發現,就地處理,盡快搶救、預防為主、嚴防中暑后二次傷害.3 組織機構與職責3.1 高溫中暑應急領導小組。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任組長,其職責是:1按集團公司及上級部門對工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要求,努力完成各項工作;2嚴格
6、按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勞動法,不斷治理、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3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分析防暑降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安排治理和整改措施,落實資金,決策有關事項,切實改善作業場所勞動條件。4每年年初根據前一年防暑降溫中存在的問題對本預案進行修訂,同時對工作場所進行不定期檢查并對發現問題落實人員、方案督促整改5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本應急預案演練,在每年高溫到來前應組織一次演練。6下設勞動保護、防治、現場測試三個專業工作小組,按職責范圍分工負責有關方面工作。(1)勞動保護工作組職責(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按法規制定有關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做好工業衛生及勞動保護
7、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負責高溫崗位職工統計上報等管理工作。(2)防治工作組職責(由醫務部門負責):年初負責申報所購防暑降溫用品所需的費用預算,購置防暑降溫用品。定期到現場巡視,宣傳防暑降溫的有關常識,發放防暑降溫藥品。發現問題及時向廠部領導小組匯報。(3)現場測試工作組職責(由生產技術部門負責):按有關規定對生產現場勞動條件分級;按高溫測試點,定期對生產作業現場進行檢測,對超標點及時上報領導小組;按上級要求上報日常檢查及定期演練情況;加強監測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驗工作。在高溫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立警示標識。本應急預案日常管理辦公室設在電廠安全監察室,安監室主任任日常管理辦公室主
8、任。3.2高溫中暑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廠長(總經理)副總指揮:事故發生部門的分管副廠長(副總經理)成 員:其他廠領導、廠工會、行政部、策劃部、安監室、人資部、醫務室以及事故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指揮部職責:1在發生高溫中暑等威脅人身安全事件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2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程序,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必要時向地方政府匯報。3負責逐級向集團公司報告事故及其處理的進展情況。4負責布置有關部門安排人員頂替中暑人員的工作,保障生產的連續性;組織和提供應急及善后處理工作所需的物資和車輛。5應急狀
9、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4 預防與預警4.1 監控與預防廣泛宣傳中暑的防治知識,使職工掌握防暑降溫的基本常識。夏季前做好各生產場所、值班室、辦公室空調、通風設備的維護,確保職工良好的工作環境。在夏季高溫作業中,做好職工防暑降溫工作,調整作業時間,提供合適的清涼飲料,防暑降溫藥品發放要及時到位,保證職工身體健康。對有心血管器質性疾病、高血壓、中樞神經器質性疾病、明顯的呼吸、消化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和肝、腎疾病患者應列為高溫作業禁忌癥。在夏季高溫期間醫務部門人員定期到生產現場進行巡回檢查,發現有關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和處理。4.2預警行動各企業應根據氣象預報信息,按照早預想、早通報、早布置的原則,開展好
10、高溫中暑人身傷害相關風險的分析、評估,適時啟動預警。高溫預警分三個標準,按以上為三級黃色預警,以上為二級橙色預警,以上為一級紅色預警。 預警命令由各企業安全監察部門發布,經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簽發后發布。進入預警狀態后,預警區域的有關單位應當采取如下措施:(1)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檢查確認各類搶險、搶救設備、器材、材料料配備齊全。(2)檢查確認各種通訊工具的報警方法、聯絡方式和信號使用規定明確,有關人員熟悉掌握中暑后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驟,做到應知應會。5 信息報告程序5.1即時報告及事故快報發生中暑事故后,事故現場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安全監察室報告,主管部門、安全監察室向分管副經理(副廠長)、經理
11、(廠長)報告,并及時逐級向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室報告;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事故單位應將事故發生的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亡、搶救情況以快報形式逐級向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室報告。5.2應急通訊固定電話移動通訊集團公司安全監察室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副組長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手機醫務室 市急救中心 120廠部值班6 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先兆中暑:為級應急預案輕度中暑:為級應急預案重度中暑:為級應急預案6.2響應程序6.2.1在高溫條件下,現場的工作人員如果發現同伴出現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癥狀時應迅速處理,立即采取急救,同時匯報高溫中暑人身傷亡應急預案日常管理辦公室,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通知后,迅
12、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由日常管理辦公室主任宣布啟動級應急預案。6.2.2如出現重度中暑、中暑人數較多或病情較重時,現場人員應迅速處理,同時匯報高溫中暑人身傷亡應急預案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組長或副組長宣布啟動級應急預案。6.3 應急處置措施 級應急預案:(1)迅速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2)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若中暑者能飲水時,可給中暑者大量飲水,水內加少量食鹽。(3)中暑者呼吸困難時,應進行人工口對口呼吸。(4)暫時停止現場作業,對工作場所的通風降溫設施等進
13、行檢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5)危急狀態消除由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宣布級應急行動結束。(6)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宣布現場工作是否繼續。級應急預案:(1)將所有中暑人員立即抬離工作現場,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并聯系廠醫護人員立即到達現場開展施救。(2)暫時停止現場作業,對工作場所的通風降溫設施等進行檢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確保設備機組安全運行。(3)通知有關部門安排人員頂替中暑人員的工作,保障生產的連續性。(4)病情嚴重者立即聯系車輛,并由醫護人員邊搶救邊護送至醫院。必要時可并拔打120急救。(5)日常管理辦公室根據現場事態發展,決定是否組織對該工作場所的人員進行疏散。(6)必要時匯報當地政府要求進行協助處理。(7)危急狀態消除,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宣布應急行動結束。(8)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在高溫作業場所應在醒目位置設立警示標識。7.2在夏季高溫來臨前應及時購置和發放清涼飲料、防暑降溫藥品等物品。7.3在夏季高溫作業中,做好對各有關工作場所通風降溫設施的配置和完善。8 后期處置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事故調查和處理按照集團公司事故調查規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