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細則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電力工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績效水平,鼓勵電力工程專業人員刻苦鉆業務,多出成果,加快“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及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專業技術資格管理辦法規定,結合公司電力工程的專業特點,特制定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工程教授級、高級、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審細則),作為電力工程教授級、高級、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指導標準。第二條 電力工程各類專業教授級、高級、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的名稱分別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第三條 按照本評審細則,經評審
2、合格并獲得相應級別資格證書者,表明其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第二章 適用范圍第四條 本評審細則中的“電力工程技術人員”指:在公司系統各單位,從事發電(含火力、水力、核能及其他新能源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電網技術、電力環保、電力標準化、電力通信、電力信息技術等電力工程的科學研究(含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科研、試驗、技術開發、推廣及其技術管理)、規劃設計(含規劃、勘測、設計及其技術管理)、施工建設(含建筑、安裝、調試、施工機械、安全質量監督及其技術管理)和生產運行(含運行、檢修、技術改造、修造、安全與技術監督、勞動保護及其技術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第五條 電力工程分為五類專業:熱能動力
3、工程專業(含核能、太陽能、地熱及其它熱能形式發電),水能動力工程專業(含潮汐能、風能發電),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一)熱能動力工程專業包括鍋爐、汽輪機、燃氣輪機、熱工過程控制及其儀表、供熱與制冷、火電廠建筑與安裝、物料輸送、金屬與焊接、火電廠化學、火電廠環保、火電廠勞動保護、新型發電技術及其它與熱能動力工程有關的專業。(二)水能動力工程專業包括水能利用(含水庫)、工程地質、水文泥沙、水工建筑物、水力機械、金屬結構、水電廠自動化、水電工程環保、風能發電技術及其它與水能動力工程有關的專業。(三)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包括電氣設備管理、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建
4、設和運行、電磁環境、配電與用電系統及控制、電氣測量、電能質量管理及其它與輸配電及用電工程有關的專業。(四)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包括電力系統規劃、電力系統運行與分析、電力系統自動化、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及其它與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有關的專業。(五)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包括電力系統通信、電力系統信息、計算機通信技術、調度自動化及其它與電力通信與信息工程有關的專業。第三章 申報條件第六條 凡申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第七條 學歷和資歷條件(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
5、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2、不具備上述學歷(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或具備上述學歷(學位),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且任現職期間,業績顯著,貢獻突出,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獲國家或省批準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稱號者(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一、二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3)獲得有較顯著經濟效益的技術發明專利2項以上(發明人)。3、對于軍隊轉業干部或原為公務員,首次參加資格評定的人員,其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年限的基本要求為:本科畢業后15年以上,或取得碩士學位后12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學位后
6、8年以上。(二)高級工程師1、博士后出站人員,可直接認定為高級工程師資格。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1)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2)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3)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4)對于軍隊轉業干部和原為公務員,首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定的人員,其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年限的基本要求為:取得碩士學位后7年以上,或本科畢業后10年以上,或大專畢業后15年以上。(三)工程師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認定工程師資格(1)本專業博士學位獲得者。(2)獲得碩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或
7、獲得碩士學位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累計3年以上。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工程師資格:(1) 研究生班畢業或獲得雙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2)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3) 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4) 中專畢業,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5年以上。第八條 外語條件(一)申報教
8、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者,須具備在2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5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備相應的合格證書。(二)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者,須具備在2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3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備相應的合格證書。(三)申報工程師資格者,須具備在2小時內比較準確地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2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備相應的合格證書。第九條 計算機條件申報教授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資格者,須能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能運用計算機輔助進行與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并具備相應的合格證書。第四章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審條件第十條 專業理論水平條件(一)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熟練掌握本專
9、業及相關專業的知識,并對從事的專業方向(或工作領域)有深入的研究。(二)熟練掌握和運用與本專業有關的現行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熟悉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三)熟悉本專業的國內外技術水平、市場信息、發展趨勢。(四)熟悉主要相關專業的有關知識及其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五)熟悉現代管理科學等知識。第十一條 工作經歷和能力條件申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者須同時具備以下必備條件:(一)曾主持完成?。ú浚┘壷攸c攻關項目、或大型工程設計、施工項目、或組織過重要的生產運行工作,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解決過較復雜的技術難題。(二)具有較強的技術經濟分析、綜合、判斷和總結的能力,或組織協調與管理
10、能力。(三)能承擔或主持制定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或編寫本專業的理論與技術報告、專題報告等工作。(四)具有較強的開拓能力,專業技術工作有創新,或在引進、消化、吸收和推廣新技術中取得較好效果。(五)能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完成本專業的技術文件審查、技術成果鑒定和驗收等工作。(六)能組織和指導高、中級技術人員的工作。第十二條 業績與成果條件(一)任現職期間,做出如下業績之一:1、國家級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證書為準,下同)。2、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前8名),或二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或三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或兩項三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
11、人(前6名)。3、市(廳)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或兩項以上一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4、獲國家級工程類技術成果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5、獲?。ú浚┘壒こ填惣夹g成果獎一等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8名),或二等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或兩項三等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6、作為本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術項目或研究成果,經同行專家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以兩名以上有關專家及省級以上單位證明為準,單位負責人簽字并蓋單位公章,下同)。7、作為本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術項目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全國、全省或分、子公司范圍內產
12、生重大影響,取得了較顯著的效益。8、在承擔科研項目或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取得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產生明顯經濟和社會效益;或獲得有較大價值并取得顯著效益的技術發明專利1項(發明人,不包括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9、主持解決網、省公司電網運行中的重大生產、技術問題;或主持網、省公司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或主持采用省內一流的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有效提高生產工作效率,取得突出成效者。10、主持、編寫網、省公司級重點電網建設項目或同等項目的研究、試驗技術報告或系統調試實施方案,并付諸實施,取得突出成效者。(二)任現職期間,撰寫以下論文、著作之一: 1、被國際三大文獻檢索系統(SCI、EI、ISTP)收錄論文1
13、篇;或出版著作1部(第一作者);2、出版著作1部(主要編著者),并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3、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或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以及經公證有較大價值的發明專利1項(發明人)。4、專業刊物發表論文3篇以上(第一作者)。(三)申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格者,除具備上述規定的條件外,還須提供一至二項能代表自己績效水平的工作實例報告,參加并通過專家組的答辯。第五章 高級工程師資格評審條件第十三條 專業理論水平條件(一)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并對從事的專業方向(或工作領域)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二)熟練掌握和運用與本專業有關的現行技術法
14、規、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熟悉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三)熟悉本專業的國內外技術水平、市場信息、發展趨勢。 (四)比較熟悉主要相關專業的有關知識及其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五)熟悉現代管理科學等知識。第十四條 工作經歷和能力條件(一)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者,應同時具備如下必備條件:1、曾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完成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或大中型工程設計、施工項目、或組織過重要的生產運行工作,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解決過較復雜的技術難題。2、具有較強的技術經濟分析、綜合、判斷和總結的能力,或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3、能承擔、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制定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管理說明書或編寫本專業
15、的理論與技術報告、專題報告。4、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技術工作有創新,或在引進、消化、吸收和推廣新技術中取得較好效果。5、能主持或作為主要人員完成本專業的技術文件審查、技術成果鑒定和驗收等工作。6、能組織和指導中級技術人員的工作。(二)從事科學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后,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能獨立編寫較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制定較大的現場調試技術方案。(2)擔任課題負責人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加二次及以上大型現場試驗,解決較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主持二項及以
16、上技術難度較高的科研項目,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和主持較重大技術開發和技術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承擔國家、?。ú浚┘壷卮罂萍柬椖?,解決其中關鍵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技術難度較高的分析、測試技術開發項目,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或負責科學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能獨立編寫較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制定較大型試驗技術方案。(2)擔任課題負責人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加二次及以上現場調試試驗、模擬試驗和監測項目,并解決較復雜的試驗和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水能動力工程設備運行、原型觀測的研究
17、和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承擔國家、?。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鉀Q其中關鍵技術問題;或負責科學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能獨立編寫較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制定較大型試驗技術方案。(2)擔任課題負責人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主持二項及以上技術難度較高的研究或技術開發和新技術推廣,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主持并完成二次及以上大型現場試驗、型式試驗、原型試驗的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國家或?。ú浚┘壷卮罂萍柬椖?,解決其中關鍵技術問題;或負責科學實驗室的
18、建設和管理。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條件:(1)熟練掌握電力系統的試驗,計算分析和研究及開發的技術路線,能獨立編寫較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或制定較大型試驗技術方案。(2)擔任課題負責人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主持復雜的、技術難度高的應用軟件開發,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或主持大型電力系統控制設備配置的研究和調試,或主持二項及以上不同類型、技術難度較高、具有較重要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新技術開發推廣應用,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加二次及以上大型現場試驗,提出試驗方案,解決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國家或?。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⒔鉀Q其中的關鍵技術
19、問題;或負責科學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5、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兩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發展方向、計算分析和研究開發的技術路線,能獨立編寫較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報告及項目成果報告,或制定較大型系統試驗技術方案。(2)擔任課題負責人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主持或參加復雜的、技術難度高的通信、信息或調度自動化系統開發或設備開發,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或主持二項及以上不同類型、技術難度較高、具有較重要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新技術開發推廣應用,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加二次及以上大型系統試驗,提出試驗方案,解決復雜的技術問題;或承擔國家或?。ú浚┘壷?/p>
20、大科技項目,并解決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或負責科學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三)從事規劃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后,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設計規程、設計軟件和技術經濟政策。(2)負責過二個及以上大、中型發電廠本專業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工作;或主持過與設計技術有關的行業管理和技術管理工作;或負責過大、中型發電廠施工圖四個及以上主要卷冊的設計工作;或負責、或獨立編寫過本專業設計文件、技術報告(專題報告);或主持、或作為主要負責人,擔任過三項及以上專業技術規定的審查工作。(3)擔任過本專業主要設計人。2
21、、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負責過二個及以上大、中型水力發電工程的預可行性研究;負責過二個及以上大、中型水力發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或負責或獨立編寫過本專業設計文件、專題報告;或負責完成過本專業三個及以上主要部分的施工圖的設計工作,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或作為負責人,編寫過有關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完成的各項產品質量優良,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3)擔任過本專業主要設計人。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設
22、計規程、設計軟件和技術經濟政策。(2)負責過二項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送變電工程或用電工程的初步設計工作,并負責編寫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或主持過與設計技術有關的行業管理和技術管理工作;或擔任過工程設計的專業技術負責人。(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負責過二項及以上大中型發電廠接入系統設計、電網規劃設計、電網自動化系統設計、電力系統通信及遠動工程設計,并負責編寫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或擔任過規劃設計的專業技術
23、負責人。(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5、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發展趨勢、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負責過二項及以上大中型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規劃設計,并負責編寫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或擔任過規劃設計的專業技術主要負責人。(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四)從事施工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后,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
24、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熟練掌握熱能動力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所從事專業的施工技術、施工方法和大型施工機械性能,以及施工技術規程、準則和質量標準。(2)主持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完成大、中型發電廠建筑安裝工程某一項系統的全過程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較高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中型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的能力。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熟練掌握水能動力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所從事專業的施工技術、施工方法和
25、大型施工機械性能,以及施工技術規程、準則和質量標準。(2)主持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完成大、中型發電廠建筑安裝工程某一項系統的全過程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較高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中型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的能力。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熟練掌握輸配電及用電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所從事專業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2)主持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完成一項220KV輸變電工程或四項配電線路、用戶供電工程的系統
26、調試或施工技術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較高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中型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的能力。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熟練掌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的基礎知識和有關施工技術規程、導則、質量標準。(2)主持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完成二項較復雜的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通信工程的安裝調試或技術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較高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
27、,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中型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的能力。5、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熟練掌握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有關施工技術規程、導則、質量標準。(2)主持或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完成二項較復雜的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工程的安裝調試或技術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實施組織設計和重大實施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較高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實施、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中型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的能力。(五)從事生產運行的工程技術人員,取得工程師任職資格后,應同時具備如下相
28、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系統的設備、系統的運行狀態或工作條件,或設備金屬材料的各種特性,并能提出其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2)具有獨立組織處理重大事故和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了解國內外熱能動力裝置新技術、出現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3)能主持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計劃和重大操作方案,并能指導組織生產、檢修、施工或修造,達到安全、穩定、文明、經濟運行和質量標準;或主持過三次(或三臺、三個)及以上發電機組主附設備的大修和更改工程;或主持過重大更改工程方案的制定;或具有四年及以上主持本專業運行工作實踐,以及編制生產、調度、經濟運行方案的經歷。2、水
29、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系統的設備或水工建(構)筑物結構、系統的運行狀態或工作條件,或設備金屬材料的各種特性,并能提出其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2)具有獨立組織處理重大事故和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了解國內外水能動力裝置和水工建(構)筑物新技術、出現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3)能主持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計劃和重大操作方案,并能指導組織生產、檢修、施工或修造,達到安全、穩定、文明、經濟運行和質量標準;或主持過三次(或三臺、三個)及以上發電機組主附設備的大修和更改工程或水工建(構)筑物的監測和維護工作;或主持過重大更改工程方案的制定;或具有四年及以上主持本專業運行工作實踐
30、,以及編制生產、調度、經濟運行方案的經歷。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輸、變、配、用電設備或輸電線路性能,具有全面、豐富的用電管理經驗,了解國內外先進的輸、變、配、用電工程。(2)組織或主持供電網絡發展、改造規劃及方案,提高供電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或負責組織或主持二臺及以上發電機組或輸、變、配電及用戶供電系統等設備的大修或更改工程,編制大小修或更改工程設計、技術措施及方案。(3)具有主持或獨立處理重大事故和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保證發電、輸、變、配電設備可靠工作,發供用電系統安全、優質、經濟運行。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
31、專業的技術性能、設備原理、運行狀態及校驗原理。(2)具有獨立組織分析和處理重大故障或事故的能力。(3)主持或指導編制和審查電網運行方式、有關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工作,能夠對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以及對電網安全穩定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國內外大電網運行中的新技術、出現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或能夠制定合理的電網運行方式,提高線路或設備的運行率;或全面主持整定計算工作,審查保護方案,并能正確、靈活地處理計算工作中的疑難問題;或針對自動化及通信設備在設計、制造及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并組織工程實施和設備檢修;或負責編制規程,制定重大技術方案和管理辦法,采取有效技術,消除設
32、備重大缺陷,提高系統或設備運行可靠性,保證電力系統優質、安全、經濟運行。5、電力通信與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系統原理、技術性能、運行狀態及檢測原理,并能提出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案。(2)具有獨立組織分析和處理重大故障或事故的能力。(3)主持或指導編制和審查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方式;能夠對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制定合理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措施及管理措施,提高系統及設備的運行率;了解國內外與本專業有關的新技術、出現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結合有關應用業務,針對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在設計、制造及運行中
33、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并組織工程實施、設備檢修和系統調試,并組織有關報告的編制;或負責編制規程,制定重大技術方案和管理辦法,采取有效技術,消除設備重大缺陷,提高系統或設備運行可靠性,保證電力系統優質、安全、經濟運行。第十五條 業績與成果要求(一)任現職期間,做出如下業績之一:1、完成國家或地方一項大型或二項及以上中型工程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或調試,通過審查或驗收。2、完成國家或?。ú浚┘?、市(廳)級重大項目,或對重點引進項目的消化、吸收中有較大的創新性。3、完成二項及以上技術難度較大的技術項目(包括制定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新技術開發、新技術推廣等),經驗收認定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4、。4、完成的項目獲得一項國家、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或二項及以上市(廳)級科技進步(成果)獎,或優秀設計、優質工程等專項獎。5、提出科技建議,被?。ú浚┘売嘘P部門采納,對科技進步和專業技術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6、在生產中,能保證安全經濟運行;在設計、施工、設備檢修或修造中,能保證質量、縮短工期和節約投資,經實踐檢驗取得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7完成二項以上重要項目,對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開發新產品,合理設計、配置、利用企業生產要素,提高質量,改善環境,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并經?。ú浚┘壷鞴懿块T確認,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任現職期間,撰寫以下論文、著
35、作之一:1、出版學術著作1部(第一作者或主要編著者)。2、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第一作者);或在?。ú浚┘壱陨蠈W術會議宣讀并獲獎論文2篇(第一作者,需提供證書。下同);或以上論文各1篇。3、在專業刊物發表論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ú浚┘壱陨蠈W術會議宣讀并獲獎論文1篇(第一作者),以及編寫或修訂公開出版發行的技術規范、規程、標準或教材、技術手冊,其中本人撰寫的部分不少于30000字(需提供證明材料)。4、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第一作者),或在省(部)級以上學術會議宣讀并獲獎論文1篇(第一作者),且主持制定網公司或分、子公司正式頒布實施的有關規程、技術規范、導則等(須提供證明材料)。(
36、三)申報高級工程師資格者,除具備上述規定的條件外,還須提供一至二項能代表自己績效水平的工作實例報告,必要時參加并通過專家組的答辯。第六章 工程師資格評審條件第十六條 專業理論水平條件(一)較全面、系統地掌握與電力工程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根據所從事專業方向(或工作領域)的不同和工作實際,對以下所列的基礎理論知識可以有所側重。主要包括:工程數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傳熱學、水力學、巖土力學、金屬學、電工原理、電機學、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與算法語言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可參照國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二)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專業知識。根據所從事的專業方向(或工作領域)的不同
37、和工作實際,對以下所列的專業知識可以有所側重。1、從事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主要包括鍋爐原理及構造、汽輪機原理及構造、熱工控制系統、泵與風機、熱工測量及儀表、鍋爐(汽機)熱力特性及試驗、鍋爐(汽機)及其輔助設備、金屬焊接(熱處理、探傷)、施工機械、電廠建筑與構筑物、電廠化學、環境監測與保護、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節能技術、工程管理、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2、從事水能動力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主要包括水力機械原理、水輪機及水泵、水輪機調節、風機與壓縮機、水力機組振動與過渡過程、機組測試技術、抽水蓄能技術、水電站自動化、水庫調度、水工建筑物、水電站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水文、水文地質、工程地
38、質、鋼筋混凝土、水工結構、施工機械、水庫泥沙監測、水資源規劃、航道與港口工程、灌溉與排水、環境水利、工程管理、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3、從事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主要包括電機原理與結構、高壓電氣設備、低壓電器和裝置、電力系統過電壓與絕緣配合、高壓輸電線路、高電壓測試技術、電氣測量技術、發電廠變電所電氣部分、高壓直流輸電、電力電子技術、繼電器及繼電保護、電力系統計算、電力系統通信、電力負荷控制、用電管理與監察、供電網絡規劃與設計、電力拖動與自動控制、電力設備可靠性、節電技術、電磁環境、工程管理、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4、從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技術人員:主要包括是電
39、力系統規劃、電力系統計算、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經濟運行、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電力系統通信、電力系統負荷控制、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電壓自動調節與頻率控制、電力系統可靠性、發電廠變電所電氣部分、高電壓技術、高壓直流輸電控制及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工程管理、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5、從事電力通信專業、信息專業的技術人員:主要包括有電力通信系統、電力信息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規劃與設計;電力通信與信息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分析;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程控交換通信技術、衛星通信、圖像通信、數據通信、計算機原理與算法、計算機硬件技術、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語言、軟件工程、數據庫技
40、術、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項目管理、調度自動化技術、監控技術、電力系統經濟運行、電力系統負荷控制、發電廠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工程技術經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三)了解與本專業有關的現行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安全規程等規章制度及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四)了解本專業的國內外技術水平、市場信息和發展趨勢。(五)了解主要相關專業的有關專業知識。(六)了解現代管理科學等知識。第十七條 工作經歷與能力條件(一)申報工程師資格者,應同時具備如下必備條件:1、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曾獨立完成比較復雜的技術項目,或直接參加一般技術難度項目的全過程。2、熟悉并能正確運用和執行本專業的有關技術標
41、準、規范、導則和規程。3、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夠進行創新或改進。4、具備一定的技術經濟分析、綜合、判斷和總結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6、能組織和指導初級技術人員的工作。(二)從事科學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一般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比較熟練地運用常規的試驗研究手段和測試方法。(2)完成二項及以上現場調試試驗或一般技術難度的動力設備、化學、環保、金屬材料、建筑結構的監測,并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技術改進,并解決一般技術難度問題;或完成新產
42、品的開發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工作,取得較明顯的經濟效益;或直接參加國家、?。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鉀Q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3)能獨立撰寫技術報告。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計算分析、一般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比較熟練地運用常規的試驗研究手段和測試方法。(2)參加二次及以上現場調試試驗或一般技術難度的模型試驗和監測項目,并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水能動力工程設備運行、原型觀測的研究或水力機械的技術改進,解決一般技術難度問題;或完成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取得較明顯的經濟效益;或直接參加國家、省
43、(部)級重大科技項目,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3)能獨立撰寫技術報告。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一般的試驗和研究技術路線,比較熟練地運用常規的試驗研究手段和測試方法,能承擔一般技術難度的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設備、模擬試驗和研究。(2)參加二項及以上高壓設備、線路、桿塔原型試驗,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試驗方法和測試技術問題;或參加二項及以上的現場調試,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完成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較明顯的經濟效益;或直接參加國家或?。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鉀Q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3)能獨立撰寫技術報告。
44、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一般的電力系統計算分析、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比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和電力系統分析應用軟件,以及常規的試驗研究手段和測試方法。(2)參加二項及以上現場試驗、系統調試,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測試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電力系統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參加全國性或地區性重大規劃研究,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問題;或參加二項及以上一般技術難度的研究課題,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或參加比較復雜的、技術難度高的電力系統應用軟件開發,編制較重要的軟件模塊;或完成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較明顯的經濟效益;或參加國家、?。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p>
45、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3)能獨立撰寫技術報告。5、電力通信及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編程技術、計算分析、一般的試驗和研究的技術路線,比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以及常規的試驗研究手段和測試方法,能承擔一般技術難度的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試驗和研究。(2)參加過二項及以上系統開發、試驗與調試,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或承擔二項及以上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參加全國性或地區性重大規劃研究,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問題;或參加二項及以上一般技術難度的研究課題,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或參加比較復雜的、技
46、術難度高的信息系統應用軟件開發,編制較重要的軟件模塊;或完成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取得較明顯的經濟效益;或參加國家、?。ú浚┘壷卮罂萍柬椖?,解決其中部分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3)能獨立撰寫技術報告。(三)從事規劃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一般設計程序、設計規程、設計軟件和技術經濟政策。(2)參加過二個及以上火電廠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工作,并獨立完成技術報告或技術說明書相應章節的編寫;或從事過三個及以上本專業大、中型單項工程施工圖的設計,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參與編寫
47、有關技術規范、技術標準。(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一般設計程序、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參加過水力發電工程的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并獨立完成技術報告或技術說明書相應章節的編寫工作;或從事過本專業三個及以上單項工程施工圖的設計工作,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參與編寫有關技術規范、技術標準。(3)完成的設計產品質量合格,符合有關技術規程、規范,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
48、(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一般設計程序、設計規程、設計軟件和技術經濟政策。(2)參加過二項及以上送變電工程或用電工程的初步設計工作,并獨立完成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相應章節的編寫;或從事過本專業三個及以上施工圖主要卷冊的的設計工作,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參與編寫有關技術規范、技術標準。(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的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一般設計程序、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參加過二項及以上發電廠接入系統設計;或參加過電網規劃設計、電網自動化系
49、統設計、電力系統通信及遠動工程設計的全過程,并獨立完成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相應章節的編寫;或從事過本專業施工圖三個及以上主要卷冊的設計工作,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的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5、電力通信及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本專業相應領域的一般設計程序、設計規程、設計計算方法和技術經濟政策。(2)參加過二項及以上通信、信息或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或參加過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規劃設計;或參加過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的全過程,并獨立完成技術報告或設計說明書相應章節的編寫;或從事過
50、本專業施工圖三個及以上主要卷冊的設計工作,并擔任過工地設計代表。(3)完成的設計成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有關的技術規程、規范,能便于施工,并滿足安全經濟運行的需要。(四)從事施工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掌握熱能動力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知識和所從事專業的常規施工技術、施工方法和大型施工機械性能,以及施工技術規程、準則和質量標準。(2)參加完成發電廠建筑安裝工程中某一項或系統的全過程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較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一般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
51、關規定,無技術責任事故,進度滿足要求。(4)具備擔任本專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掌握水能動力工程施工建設的基礎知識和所從事專業的常規施工技術、施工方法和大型施工機械性能,以及施工技術規程、準則和質量標準。(2)參加完成水電站建筑安裝工程中某一項或系統的全過程工作;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較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一般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本專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掌握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
52、的基礎知識和所從事專業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2)參加完成一項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變電工程或二項配電線路、用戶供電系統工程的施工調試或技術工作的全過程;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較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一般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本專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掌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有關施工技術規程、導則、質量標準。(2)參加完成一項繼電保護、自動化裝置、通信工程的安裝調試或技術工作的全過程
53、;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較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一般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具備擔任本專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5、電力通信及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掌握通信、信息或調度自動化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有關施工技術規程、導則、質量標準。(2)參加完成一項通信工程、信息系統工程或調度自動化工程的安裝調試或技術工作的全過程;或主持編寫本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和較大施工技術方案或調試方案,解決過一般難度的技術問題。(3)在建筑施工安裝調試中,質量達到標準,技術管理符合有關規定,滿足安全和進度要求。(4)
54、具備擔任本專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五)從事生產運行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同時具備如下相應專業所要求的條件:1、熱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設備性能或電廠建(構)筑物結構,掌握運行參數和測試結果,完成規定的技術監督項目,具有獨立分析運行狀況和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保證安全經濟運行。(2)參加過二臺及以上發電機組主、附設備檢修或更改工程,編制本專業工程計劃、技術方案和措施,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及進度要求;或熟悉機械設備設計和加工過程,完成過五項及以上設計、測繪和試驗工作。(3)具備擔任班組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2、水能動力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設備性能或水
55、工建(構)筑物結構,掌握運行參數和測試結果,完成規定的技術監督項目,具有獨立分析運行狀況和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保證安全經濟運行。(2)參加過二臺及以上發電機組主、附設備檢修制造或更改工程或水工建(構)筑物的監測和維護工作,編制本專業工程計劃、技術方案和措施,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及進度要求;或參加四年及以上水庫運行工作,參與編制水庫調度計劃和經濟運行方案。(3)具備擔任班組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3、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輸、變、配、用電設備或輸電線路性能,掌握運行參數和測試結果,完成規定的技術監督項目,具有獨立分析運行狀況和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保證安全經濟運行。
56、(2)參加過二臺及以上輸、變、配、用電設備或送電網絡的檢修或更改工程,編制本專業工程計劃、技術方案和措施,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及進度要求;或熟悉輸電線路桿塔、金具、變配電裝置的設計和加工過程,完成過二條輸電線路或二個變配電項目、設備的配套任務,保證優質服務。 (3)具備擔任班組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4、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電力系統主要一、二次設備性能,掌握運行參數和調度規程,具有獨立分析電網運行狀況和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保證電網安全經濟運行。(2)熟悉電力系統計算、經濟分析、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配置和整定原則,參與二次及以上電網年度運行方式、經濟調度方案或
57、繼電保護的整定計算工作;或熟悉調度自動化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性能,完成過二次及以上主要設備的檢修、修造或更改工程,編制本專業工程計劃、技術方案和措施,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及進度要求,保證裝置可靠運行。(3)具備擔任班組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5、電力通信及信息專業應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1)掌握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結構及設備性能,掌握有關技術參數和管理制度,完成有關運行統計、分析評價項目,具有獨立分析運行狀況和處理一般事故的能力,保證安全經濟運行。(2)參加過二次及以上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的設備檢修、技術改造或系統升級,編制相應工程計劃、技術
58、方案和措施,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及進度要求,保證系統可靠運行;或參加四年及以上通信系統、信息系統或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工作,參與編制運行方式、反事故措施計劃。(3)具備擔任班組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能力。第十八條 業績與成果條件(一)任現職期間做出以下業績之一: 1、完成國家或地方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或調試,通過審查或驗收。2、完成國家或?。ú浚┘壷卮罂萍柬椖浚蛞M項目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創新性。3、完成有一般技術難度的技術項目(包括制定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等),經驗收認定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完成的項目獲得一項?。ú浚┘壙茖W技術進步獎或二項市(廳)級科
59、技進步(成果)獎,或優秀設計、優質工程等專項獎。5、提出科技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對科技進步和專業技術發展有促進作用。6、在生產中,能保證安全經濟運行;在設計、施工、設備檢修或修造中,能保證質量、縮短工期和節約投資,經實踐檢驗取得一定的技術經濟效果。7、完成二項以上重要項目,經實施,對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開發新產品,合理設計、配置、利用企業生產要素,提高質量,改善環境,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公認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撰寫以下論文、著作之一:1、公開出版1部學術著作,或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篇(第一作者)以上。2、作為執筆者參加過教材或技術手冊的編寫工作,完成過20000字以上的編寫工作量。第七章 附 則第十九條 本評審細則中的申報條件和評審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第二十條 本評審細則中規定的工程項目的大、中、小型工程等級,參照國家有關規范執行。第二十一條 獲獎項目的獲獎者是指該等級獎項額定獲獎人員。第二十二條 本評審細則中冠有“以上”和“以下”的,均包含“本級”或“本數量”。第二十三條 本評審細則由XX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人才評價中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