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濾分離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目 錄1 總 則1.1 編制目的1.2 編制依據1.3 適用范圍1.4 工作原則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2.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2.2 應急救援指揮人員崗位職責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狀況分析3.1 單位的自然概況3.2 過濾分離器的參數3.3 應急救援資源4 危險辨識與災害后果預測4.1 介質特性4.2 過濾分離器種類及常見結構形式4.3 導致事故的因素4.4 常見事故的形式和部位5 應急響應6.1 事故發生后的內部報告程序6.2 事故確認、分析和救援程序6.3 事故外部報告程序6.4 事故監控措施6.5 人員疏散與安置原則、措施及啟動條件6.6 事故現場的警戒要求6
2、.7 應急救援中的醫療、衛生服務措施和程序6.8 保護應急救援人員安全的準備和規定6.9 處理公共關系和求助程序6.10 現場恢復7 應急作業技術7.1 關閥、斷源7.2 確定警戒范圍7.3 搶救傷員7.4 緊急疏散7.5 泄漏處置7.6 現場恢復8 保障措施8.1 通信與信息保障措施8.2 救援裝備和物資保障8.3 應急隊伍保障8.4 經費保障8.5 培訓和演練9 附件9.1 重點設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9.2 相關的圖表9.3 外部機構通信聯絡方式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了規范過濾分離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促進輸氣站提升應對過濾分離器事故的能力,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
3、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指南。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和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標準及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1.3 適用范圍宜昌中油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白洋末站過濾分離器事故預案。1.4 工作原則1.4.1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實加強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1.4.2 積極應對,立足自救。準備充分的應急資源,落實各級崗位職責,做到人人清楚事
4、故特征、類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采取正確措施,積極應對、立足自救。1.4.3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組長統一領導下,負責指揮、協調處理突發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有關部門和各班組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現場應急處置工作。1.4.4 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遵循科學原理,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應急救援的方法、裝備、設施和手段,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1.4.5 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做好事故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
5、。做好應對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物資和經費準備、工作準備,加強培訓演練,做到常備不懈。將日常管理工作和應急救援工作相結合,搞好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救援技能。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崗位及職責2.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2.1.1 由白洋末站站長、副站長成立過濾分離器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指揮、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應由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2.1.2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事故應急指揮組、工藝操作組、搶險實施組、安全監控警戒組、后勤保障組、急救組、線路組,見圖1。圖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2.2 應急救援指揮人員崗位職責(1)組織制定壓力容
6、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負責人員、資源配備,應急隊伍的調動。(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6)事故狀態下設立的現場指揮部、警戒保衛組、搶險救災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通信聯絡組、善后工作組等內部機構的工作職責及各級人員的職責。(7)壓力容器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8)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物證、資料。(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10)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狀況分析3.1 單位的自然概況3.1.1 白洋末站是天然氣輸氣站屬于易燃易爆場所、公司全稱宜昌中石油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白洋末站位于枝江市白洋鎮李家李林子村、用地
7、面積為10.425畝,周邊交通和社會依托條件良好。3.1.2 白洋末站設計輸氣量2108Nm3/a、場站共配備17人。3.1.3 周圍建筑物性質(民居、工礦企業、易燃易爆場所、有毒有害環境、重要基礎設施),與周圍建筑物的位置(距離)。3.1.4 枝江隸屬宜昌市行政區劃內,屬東部平原向西部山區的過渡地帶,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6.8,7月份平均氣溫最高,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 3月4月氣溫迅速升高,7月份達到最高;8月底氣溫開始逐漸下降,10 月11月降幅最大。全年3月6月、9月12月氣溫的月變化較大,而冬季(12月次年 2月)、盛夏(6月8月)氣溫月變化較小。全年降水量 1100
8、1200 毫米,7月最多,1月最少。春夏兩季降水總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3%,秋季占22%,而冬季降水量迅速減少,僅占全年的6%。6月8月僅3個月的降水量,幾乎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為75%。 7月份空氣相對濕度最大,其次是8月份,冬季 1月2月份最小,僅為73%左右,其余月份為7577%。風速總體上較小,全年以東南風為主,同時靜風頻率較高。年平均風速1.4米/秒,春季、夏季平均風速相對較大,秋冬季小,冬季最小。SSE 方向上平均風速最大,其次是SE、NE、S三個方向,偏西方向上平均風速較小。3.2 過濾分離器的參數專業類別工藝設備設備名稱過濾器規格型號DN600-250-PN7
9、0容器凈重2200KG許可證編號TS2210A35-2013設計壓力7.0MPa設計溫度60介質天然氣工作壓力7.0MPa產品類別二類容積0.8m3水壓試驗壓力10.5MPa制造標準GB150.1GB150.4-2011制造日期2014年1月9日制造廠家沈陽鑫聯石化設備有限公司3.3 應急救援資源3.3.1 白洋末站應急救援人員一共13人,一套空氣呼吸器、三具防毒面具、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防火服一套、以及周邊急救報警電話。4 危險辨識與災害后果預測4.1 介質特性天然氣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4.1.1 理化特性天然氣經過處理具有無色、無味、無毒、密度比空氣小等主要物理特性,未處理的天然氣
10、可有汽油味,有時有硫化氫味(俗稱臭雞蛋味)。天然氣在空氣中發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約是體積比5%15.0%。天然氣在空氣中的含量低于4.7%時,不會燃燒,也不會爆炸;天然氣在空氣中的含量高于15.0%時,不會爆炸,可以燃燒,但燃燒不徹底。4.1.2 危險特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氟、氯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其蒸氣遇明火會引著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4.2 過濾分離器種類及常見結構形式過濾分離器主要有:臥式過濾分離器、旋風分離器等。過濾分離器主要由快開盲板、集液腔、壓力表、差壓表、液位計等。4.3 導致事故的因素造成過濾分離器發生事故的原因
11、很多,主要有:(1) 質量因素:如設計不當,選材錯誤,制造安裝質量差,閥門、附件質量不合格等;(2) 工藝因素:如介質腐蝕,硫化氫積聚、硫化物等;(3) 管理因素:容器超期不檢,帶病運行,安全狀況等級差,安全附件超期不校驗,違章檢修等;(4) 操作因素:如誤開閉閥門,對液位監測錯誤或不及時,超壓等;(5) 外界因素:臺風、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側翻、基礎下沉或傾斜等。4.4 常見事故的形式和部位4.4.1 過濾分離器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災、爆炸。(1)泄漏指天然氣大量釋放,導致人員中毒和死亡、財產損失、等后果的事件。(2)火災天然氣遇到明火發生燃燒,指過濾分離器由于超壓、腐蝕、硫化氫積聚等原因
12、而引起的罐體破裂事故導致天然氣泄漏。(3)爆炸泄漏的天然氣達到爆炸上下線遇到明火會爆炸。因此,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氣源并對過濾分離器進行放空。4.4.2 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1) 焊縫、接管根部角焊縫因焊接缺陷而引起的開裂泄漏;(2) 腔體接管法蘭、閥門等連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3) 過濾分離器法蘭、閥門等連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4.4.3 災害后果預測天然氣泄漏事故特點是擴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員中毒傷亡,污染環境,火災,爆炸。4.4.3.1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時,可有頭昏、頭痛、嘔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出現精神癥狀,步態不穩,昏迷過程久者,醒后可有運動性失語及偏癱。長期接觸天然氣
13、者,可出現神經衰弱綜合癥。4.4.3.2 環境危害天然氣對環境的有極少的污染,大多轉化成CO2。5 應急響應應急響應程序圖6.1 事故發生后的內部報告程序6.1.1 發現事故第一人立即向值班人員報告,值班人員輸氣站站長及公司領導報告,另一人應在事故現場進行監控。至少報告以下內容:(1) 事故發生地點;(2) 發生時間(3) 事故類型(如泄漏、燃燒、爆炸等);(4) 有無人員傷亡情況;(5) 事故詳情;6.1.2 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時,應至少詢問下列內容:(1) 事故發生地;(2) 發生時間;(3) 事故類型;(4) 有無人員傷亡情況;6.1.3 公司領導根據事故等級,分析事故發展趨勢后,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任命現場總指揮,并按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組織實施應急救援行動。6.2 事故確認、分析和救援程序事故確認的內容包括事故地點、人員傷亡、事故類型等技術要求;分析程序的內容包括根據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的技術要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趨勢,確定應急迅速啟動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