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縣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1 總 則1.1 編制目的為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及時、準確發布有關信息,澄清事實,解疑釋惑,主動引導輿論,維護全縣社會穩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縮小和消除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為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1.2 編制依據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國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3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進和加強國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工作的實施意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湖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xx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國家法律
2、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它指導性文件,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特別重大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1.4 工作原則(1)及時主動,準確把握。事件發生后,力爭在第一時間發布準確、權威信息,穩定公眾情緒,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減少公眾猜測和新聞媒體的不準確報道,掌握新聞輿論的主動權。(2)加強引導,注重效果。要提高正確引導輿論的意識和工作水平,使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有利于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處理。(3)完善制度,明確責任。要進一步完善新
3、聞發布制度,加強組織協調和歸口管理,嚴格執行政府新聞發言工作規程;具有全縣影響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發布工作,由xx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以下簡稱縣應急委)負責組織協調;新聞發布工作由縣新聞辦公室負責;對蓄意封鎖或隨意散布消息,并造成重大消極影響和嚴重后果的,依紀、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2 組織機構及職責2.1 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 成立xx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組長由應急指揮的縣政府領導同志擔任,副組長由縣委宣傳部、縣新聞辦以及負責事件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擔任,成員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類別等情況確定。 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縣新聞辦),負責日常工作,由縣新聞辦主任
4、兼任辦公室主任,同時,下設相關工作小組。 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職責(1)接受縣應急委的授權,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發展,啟動各工作小組,有關部門迅速派員集中辦公,必要時設立新聞中心;(2)審定新聞報道方案,決定新聞報道內容,負責新聞報道;(3)管理采訪事件的中外記者;(4)收集、跟蹤境內外輿情,及時向縣應急委報告并向有關部門或機構通報情況,通過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5)落實縣應急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相關成員單位職責(1)負責事件處置或具有應急管理職能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有關新聞發布事項的工作;要主動配合新聞宣傳部門的工作,及時提供事
5、件有關信息;擬定新聞報道內容的初稿,審核向新聞媒體提供的新聞稿,參與新聞報道并回答記者提問;視情況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2)縣新聞辦負責組織實施新聞發布、新聞報道,協調解決新聞發布、報道中出現的問題,收集跟蹤國內外輿情,組織輿論引導。及時組織和協調有關方面開展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的工作。(3)縣新聞辦負責受理外國及港澳記者的采訪申請及管理工作,向縣外事僑務辦通報情況并負責在事件現場采訪的外國和港澳記者的管理。(4)縣外事僑務辦公室負責協助市外事僑務部門受理新聞發布、報道中的相關涉港澳臺及涉外工作。2.2 各工作小組主要職責 新聞發布組:由負責事件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和縣委宣傳部、縣新聞
6、辦等有關部門組成,負責制訂新聞報道方案,擬定新聞發布內容,組織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信息監控組:由縣委宣傳部、縣新聞辦、縣公安局組成,負責對境內外媒體有關事件報道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重要信息及時上報;組織對互聯網的輿論引導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綜合協調組:由縣委宣傳部、縣新聞辦、縣外事僑務辦和負責事件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組成,負責新聞發布領導小組的運轉,情報信息的上報及通報,受理中外記者的采訪申請及記者管理等工作。新聞中心:必要時臨時設立。由縣委宣傳部、縣新聞辦、縣廣播電視臺、縣外事僑務辦及負責事件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組成,負責組織新聞發布會,為事件現場采訪的中外記者提供采訪和發稿等
7、服務。3 新聞發布應急響應分級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主要根據事件的影響大小、各專項和部門預案的響應級別、領導的批示來確定應急響應分級。級:主要是指在我縣各鄉鎮(辦事處)或較大范圍內發生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尤其是恐怖襲擊、涉外事件、民族宗教等政治性事件等,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影響范圍很大,可能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會成為社會和輿論關注焦點的事件;需要啟動縣級預案級響應的突發公共事件。級:主要指在我縣一個以上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或幾個村較大范圍內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等,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范
8、圍較大,社會關注程度較高的事件;需要啟動縣級預案級響應的突發公共事件。級:主要指在我縣一個鄉鎮(辦事處)內發生的較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一定財產損失的,影響范圍不大,社會關注程度小,容易控制的事件;需要啟動縣級預案、級響應的突發公共事件。級:主要指在一個鄉鎮(辦事處)內發生或可能發生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影響較小的突發公共事件。上級預案啟動后,相關的下級預案隨之啟動。4 應急響應4.1 、級應急響應 啟動發生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后,根據需要,經縣委、縣政府領導批準,啟動相關應急指揮程序,同時啟動新聞發布領導小組;縣政府授權主管部門處
9、置的突發事件,由縣應急委辦公室會同縣新聞辦和縣政府主管部門,組織新聞發布工作。(1)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組長向小組成員傳達上級精神,分析突發公共事件的總體形勢及境內外輿情,明確工作要求,建立各項工作機制,落實各工作小組和工作人員責任。(2)啟動新聞發布方案審批機制。新聞發布組迅速擬定新聞發布方案、報負責事件處理的主管部門審核、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審批。在組織新聞發布過程中,如遇到難以把握的重大、敏感問題,要及時向縣應急委請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組織落實。(3)啟動新聞發布機制。按照批準的新聞發布方案,有關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及時、有序的新聞發布。新聞發布由新聞發言人(通常為負責事件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的負
10、責人或縣政府新聞發言人)通過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的地點、時間及安排場次數等,根據時間性質、影響程度及發展情況而定)、散發新聞稿、應約接受記者采訪、口頭或書面回答記者提問等多種形式進行。采訪應優先安排接受中央、省、市、縣主要新聞媒體的采訪。(4)啟動中外記者采訪管理機制。綜合協調等工作小組要及時受理中外記者的采訪申請,向記者提供事件有關信息。必要時迅速設立臨時新聞中心,并提供電話、傳真、上網以及電視信號傳輸等服務,為記者的采訪報道提供方便;同時加強對記者采訪組織、現場管理以及引導工作。(5)啟動輿情跟蹤和通報機制。信息監控等工作小組負責收集和整理境內外輿情,開展有效的網上輿論管理和引導工作,匯編輿
11、情簡報,上報縣委、縣政府和縣應急委并通報有關部門,做好辟謠和駁斥澄清工作。(6)由新聞發布小組指定專人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現場文字、圖片、音像和影視資料的采編、拍攝工作。事發單位和當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應對中央、省、市、縣主要新聞媒體記者的采訪、拍攝給予支持。縣電視臺、求實快報等縣級新聞媒體要及時采編突發公共事件內部信息報道向縣委、縣政府報送;同時,在新聞發布小組的安排下,采取適當形式,在第一時間對外報道事件有關新聞報道的內容,掌握輿論的主動權。(7)宣傳部門和新聞發言人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了解情況,盡快弄清事件發生的原因、性質、過程、結果及政府處置措施和態度。新聞發言人要注意與有關部門溝通聯
12、系,統一數據、統一口徑,防止發布混亂、自相矛盾的信息。同時要注意控制謠言,認真分析謠言的起因、內容、范圍、后果,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辟謠。對造謠滋事、蠱惑人心、煽動鬧事的,公安部門要從速從嚴予以依法打擊。 新聞報道工作要求(1)及時準確。要建立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告快速反應機制,新聞發布既要爭取發布實效,又要確保信息準確。情況較為復雜的突發公共事件,在事態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眾猜測和恐慌時,應在第一時間發布已認定的簡要信息,根據事態發展和處置各個工作進展情況,再作后續詳細發布。(2)把握適度。新聞報道既要使公眾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又要講究策略,認真策劃,循序漸進,確保事件處置工作的
13、順利開展。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發布要適時、適度,要有助于公眾對事件的正確了解,爭取更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參與事件的處置,消除和化解公眾的恐慌情緒、維護社會的穩定。(3)突出重點。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爭取先入為主的效果,打好主動仗。除及時發布事件造成傷亡、損失和影響等信息外,應著重組織報道各級黨委、政府妥善處置事故的情況,有關部門已采取的防災、抗災、減災等應急措施;報道社會公眾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考驗、戰勝危機的信心,宣傳有關方面的知識。(4)分類處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危機公共安全并造成廣泛影響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及
14、時組織新聞報道。涉及重大政治性、群體性事件,危害國家安全、損害我國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開報道,可通過內部信息反映。確需公開報道的,要按照中央、省、市和縣委、縣政府指示精神統一安排部署。(5)嚴格管理。各新聞媒體記者在突發公共事件的采訪報道中,要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有關規定,恪守新聞職業道德,不得泄露國家機密,不得以非法手段獲取信息,不得編發未經核實的稿件,不得有意炒作。對失實報道和造成重大影響及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國外、境外媒體記者未經申請許可,不得擅自參與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報道。 記者采訪管理工作(1)要為記者采訪突發公共意見提供服務和方便,確保記者正當的采訪
15、權益。(2)對境外記者經批準采訪突發公共事件,既要盡可能提供方便條件,又要加強組織管理。(3)必要時,由突發公共事件的有關部門在事發現場設立臨時新聞中心,及時向到事件現場采訪的中外記者提供信息,組織新聞報道。(4)在確保事件處置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應安排記者到事件現場(或靠近事件現場)采訪。經縣應急委批準到事件現場采訪記者必須服從現場指揮部門的管理,不得干擾或影響事件的處置工作。新聞主管部門要派員到事件現場協調現場指揮部門組織的記者采訪活動。 主動引導境外輿論對于境外媒體針對我縣突發公共事件的有關歪曲性報道和別有用心的人借機對我縣進行造謠攻擊、毀謗煽動的,縣委宣傳部、縣新聞辦要及時通過適當方式
16、和途徑,做好辟謠和駁斥澄清工作,以正視聽。4.2 III、IV級應急響應III、IV級新聞發布應急響應工作,在縣政府有關部門和事件發生地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參照I、II級應急響應做法執行,并及時向新聞發布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請示、報告。應充分發揮現場指揮員在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中的作用。屬于行業管理職責范圍內的,在向同級新聞宣傳主管部門通報的同時,一般由其管理部門(或行業)新聞發言人負責新聞報道,新聞宣傳部門給予配合、協調和指導。5 后期處置5.1 善后工作應急處置結束后,新聞報道領導小組可根據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員負責工作中的有關新聞報道事項。5.2 總結評估 突發公共事件處置完畢后,新聞發布
17、領導小組應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對事件發生、應急處置等過程中境內外新聞媒體的報道情況進行全面總結與評估,并上報縣應急委。 新聞發布領導小組應針對事件處置過程中新聞報道等工作的成功經驗及暴露出的問題,進一步修改完善實施細則和工作方案,并向縣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本預案及相關法規、規章的意見和建議。 對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和新聞報道等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對工作不力、玩忽職守導致突發公共事件報道和輿論引導不力并造成重大消極影響和嚴重后果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罰,并追究領導者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新聞媒體擅自發布有關突發公共事態發展及處置信息或報道虛假
18、情況的,視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依法對其負責人、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和經濟處罰,觸犯法律的,交司法機關懲處。6 應急保障6.1 通信與信息保障縣新聞辦要與各有關部門、縣級新聞媒體建立應急通信網絡系統,制定聯絡人,確保應急期間與新聞發布領導小組及下屬各工作組織間的信息暢通。6.2 資金及人員保障縣財政局要按照xx縣突發公共事件財政應急保障預案的有關規定,為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工作提供必要的財力支持。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宣傳工作機構和人員應相對穩定。6.3 宣傳培訓保障 公眾信息宣傳。縣新聞辦公室負責公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信息、接警電話和部門(單位),做好相關應急法律法規以及預防、避險、避災、防
19、病、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 人員培訓。縣新聞辦公室要根據實際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培訓班,并利用突發公共事件新聞報道的具體案例,對有關領導干部、新聞管理和新聞機構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要將此項工作作為新上崗工作人員的必修課程進行專門訓練。7 附 則7.1 本預案由縣政府負責制訂,縣新聞辦負責解釋。7.2本預案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工作需要進行動態管理。根據本預案對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工作的適用情況及國家法律、法規的修改情況,對本預案及時進行修訂。7.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附件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啟動審批表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結束審批表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方案審批表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會審批表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啟動審批表呈報單位事由(可另附專題說明)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辦公室意見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領導批示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結束審批表呈報單位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處置完成情況(可另附專題說明)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辦公室意見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領導批示縣應急委領導批示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方案審批表呈報單位應急新聞發布方案(可另附專題說明)負責處理該突發公共事件的主管部門意見縣新聞發布領導小組領導批示縣應急委領導批示附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會審批表呈報單位新聞發布會基本內容(可另附專題說明)縣新聞辦公室意見縣應急委領導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