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江市思賢路西延工程(路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吳江思賢路西延工程監理實施細則(路基工程)針對吳江思賢路工期緊、任務重、地質復雜、土質變化大的特點。特制定路基施工監理實施細則:一、路基工程質量控制工作流程質量控制工作將是對工程的全方位控制,它是從原材料、施工工藝到工程各部位質量的全過程管理來實現的。監理工程師通過工程檢查,對合格工程簽字認可,允許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對施工中出現的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工程,監理工程師應視質量問題的程度,指令承包單位修補或令其返工達到規范要求。所有施工記錄包括達不到工程質量要求的原始記錄,承包單位對有缺陷或不合格工程制定的修補措施和返工前的施工記錄以及監理工程師在復查合格后
2、的記錄均應經監理、承包單位雙方簽字后存檔備查。二、 路基工程監理工作流程三、 路基路線放樣工作控制承包人應全面熟悉設計文件,接收設計單位交給的導線點、水準點,并對逐樁坐標資料進行復核計算無誤后方可進行路線放樣。(1)路線放樣質量控制1、導線點、水準點交接工作流程2、路線放樣監理工作流程(2)監理工作內容1、承包人在接收樁志和資料后,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復測(一般要求在14d內),復測資料要有平差及精度的評定并附有示意圖等詳細資料,并將所有測量資料(包括計算書)報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進行平行復測,滿足規范要求后批準使用。2、控制點加密要在復測后進行,加密資料及成果報監理工程師復測、批復,加密原則
3、如下: 導線點加密原則:每300500m至少設置1點,隧道每個洞口應不少于二點,特大橋兩邊不少于二點。 標志樁要用水泥護鋼筋制作,鋼筋要刻十字。導線點加密要用附合導線形式按一級點精度加密,上報資料及成果要有平差和精度評定。水準點加密必須往返測,200300m設置1點,同時每座構造物旁必須有水準點,特大橋兩邊、隧道每個洞口不少于兩個水準點。 標志樁必須是久永性的。往返較差及閉合差的精度要滿足公路勘測規范中的相關要求。3、 公路路線放樣應放出路基中線樁、邊樁、路基邊溝、取土坑、護坡道等具體位置。4、路線中線樁的間距一般為20m,曲線上的中樁間距一般為10m,超高超寬段路基適當加密。5、 承包人應根
4、據原地面測量,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原地面測量報告,復核設計的原地面和土石方工程量,經監理工程師以不低于30的頻率抽檢復核后轉報業主批準。6、監理工程師對承包人因施工需要所增加的加密控制點應進行復核和平行復測,復核合格后批準其為測量資料的一部分,直到竣工驗收。7、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承包人在路基、排水、邊坡防護等工程開工之前,按照規定的計算方法核實工程量,并要求將核實結果一式三份提交審查,業主認可后方可開工。四、 一般路基工程質量控制(1) 一般路基工程監理工作流程1、路基工程監理工作流程(2) 監理工作要點1、監理工程師應認真閱讀設計文件,了解全路線縱坡、彎道、超高、加寬路段及地質情況,掌握取土坑位置
5、。2、復核承包人的放樣資料及復測中線樁位置和高程,復核承包人因施工需要增加的水準點和控制點。3、會同承包人對取土坑進行勘察和取土樣作土工驗證試驗,確定土料性質。如不符合規范要求,應在開工前變更土場。如土樣能用于工程,應進一步做最大干密度試驗(重型擊實),并由監理工程師批準用于控制路基壓實度。4、檢查承包人開工前工程準備情況,包括人員進場情況,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機械、材料、試驗設備進場及調試情況。監理工程師認為所有開工前準備工作均已就緒,滿足開工條件,可批準工程開工。5、承包人為取得經驗,在被批準開工后,首先應做一定長度的試驗段。確定松鋪厚度、機具組合和最佳碾壓遍數等參數,取得經驗指導生產;監
6、理工程師可以將其合格的試驗段作為工程的一部分驗收。6、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監督和監測:A、檢查承包人路線范圍內場地清理情況是否已按規范要求清理了垃圾、雜物、樹木和不適宜材料;洞穴、坑塘是否已回填夯實。B、檢查承包人是否已按要求進行了原地面壓實;監理工程師應在承包人自檢的基礎上,復查后簽字認可并允許上土。C、路基填料不應混有雜質和不適宜材料;填料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松鋪厚度不大于規定值(一般為30cm或由試驗段經驗取得),監理工程師認為符合要求時,承包人可以進行平整和碾壓。D、承包人應逐層逐段自檢碾壓后的路基填土,合格后填寫自檢資料,并報請監理工程師申請復驗,監理工程師一般應在收到申請后2h內
7、安排現場檢測;檢測合格后簽字認可,允許承包人進行上層鋪筑。7、路基達到頂面標高后,應按規范要求對路基中心線、高程、縱坡、橫坡度、平整度、彎沉、寬度及邊坡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允許進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檢驗不合格,則應由施工單位負責修整直到合格為止。(3) 監理工作內容1、路基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壓實質量控制 清表與填前壓實的要求A、在填筑路基前,應將路基用地范圍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0-400mm內的雜草、農作物的根系及地表層腐質土清除,整平后,進行填前碾壓,使其密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在深耕地段,應將松土翻挖,土塊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壓實。B、路基用地范圍及取土場范圍內的樹根應全部挖
8、除,并將路基用地范圍內的坑穴分層回填壓實。C、清表后的原地面,表層含水量合適的填方路段,可直接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壓實度,表層含水量較大時,可就地翻松打碎、晾曬,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壓實。D、原地面起伏較大或處于土坎、臺地時,應清除土坎上的雜草,并沿土坎挖成向內傾斜的臺階,寬度不大于2m;所用填土材料宜與此處相同或選用透水性較好、易密實的材料。 清表與填前壓實監理工作流程 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壓實監理工作要點A、復核承包人路線放樣,檢查放樣線與征地邊界線是否一致,特別注意超高和加寬路段。B、復測原地面縱、橫斷面的高程,當與設計文件有較大出入時,應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業主審批。C、樹根、拆
9、遷建筑垃圾等不適宜材料,承包人必須徹底清理出現場。D、檢查沿線是否有隱蔽的老河道、池塘、水井、墳坑、洞穴和淤泥等,并對其按要求回填,監理進行全過程旁站。E、承包人必須在監理工程師對現場情況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填前的碾壓工作。原地面碾壓后應無明顯輪跡和彈簧現象。車行道填方路基路床080cm內為95%,80150cm內為93%,大于150cm為90%;零填及路塹路床080cm內為95%,80150cm內為93%;水泥攪拌樁樁頂30cm6%石灰土壓實度為90%;人行道壓實度路床不低于90%;原地面不低于87%,以上均為重型擊實標準。F、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壓實質量匯總表(見表3.3-1)2. 路基填料質
10、量控制砂性土是較為良好的筑路材料,重粘土一般不宜作為路基填料。 原地面清理及填前壓實質量匯總表表項目質量標準及允許偏差檢驗及認可檢查頻率檢驗方法檢驗程序認可程序場地清理垃圾、植物、樹根等不適宜材料全施工段檢查檢測挖深承包人自檢監理工程師現場檢驗認可橋涵拆除廢舊橋涵拆除到河床以下30cm,河床以外部分拆除到地面下50cm回填孔穴回填到周圍地面標高表土清除按設計要求清除不適宜土壤路基排水路基范圍內積水排除、開挖邊溝填前壓實不小于規定值,無明顯輪跡、彈簧4點/200m核子儀灌砂法承包人自檢,監理旁站,并抽檢30道路工程師檢查后認可 路基填料要求:A、沼澤土、淤泥、泥炭、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11、含有樹根和易腐朽物質的土,有機質含量大于5%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均為非適用材料,不得用于路基填筑。B、填石路基填料中其石塊最大粒徑應小于壓實層厚的2/3,路床頂面以下500mm厚度內不得采用石塊填筑。C、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應符合要求;承包人應對取土場的土源合理調配,在填筑材料最小強度達不到(表-2)要求時,可以采用摻加生石灰等方法處理,作為路堤填料使用。 填料最小強度與最大粒徑要求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mm)填方路基上路床(0-0.3)8.0100下路床(0.3-0.8)5.0100上路堤(0.8-1.5)4.0土
12、方150,石方2/3層厚下路堤(1.5)3.0零填及挖方路基上路床(0-0.3)8.0100下路床(0.3-0.8)5.0D、承包人應對取土場土源統籌管理,適宜路基頂面封層及基層的土要妥善保留,取土時應對邊緣留有足夠的寬度,邊坡坡度應不陡于1:0.75,并保證土場排水通暢;過濕土嚴禁運至路基上晾曬。E、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應每5000m3或在土質變化時取樣,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2007)規定的方法進行顆粒分析、含水量、密實度、液限與塑限、CBR試驗、擊實試驗、有機質含量和易溶鹽含量試驗。 路基填料監理工作流程 路基填料監理要點A、嚴禁將規范、合同文件規定的不適宜填料用于工程。B
13、、監理工程師進場后應親自或委派試驗工程師對沿線土場作調查,并會同承包人取樣作土工試驗;試驗工程師在做出最大干密度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能用于工程。C、試驗工程師應分別對各土場各層次不同性質的土做重型擊實,土質不同的土層應分開挖運,分層填筑。D、施工過程中,應嚴格禁止填料中混有不適宜材料及雜草、垃圾等,如有發現,應指令承包人將不適宜材料清理出施工現場。E、本工程最大干密度試驗應用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93)重型擊實標準。F、路基填料質量控制匯總表 路基填料質量控制匯總表項目質量標準及允許偏差檢驗及認可檢查頻率檢驗方法檢驗程序認可程序不適宜材料沼澤土、淤泥、泥炭、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
14、、建筑垃圾現場隨時觀察土源情況,根據土場情況檢測土工試驗儀器JTJ051-93承包人自檢后報送監理工程師認可道路、試驗工程師檢查并報駐地工程師認可含有樹根和易腐朽物質的土有機質含量大于5%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含水量標準重型擊實或試驗路確定的施工含水量范圍取土場每個土層至少一次或5000m3一次烘干法、燃燒法承包人會同試驗工程師取樣,分別試驗試驗工程師認可顆粒分析確定土的分類篩分法、比重計法等液限塑限劃分土類,計算稠度、塑性指數液塑限聯合測定法等土的標準擊實確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重型擊實法承載比(CBR)路基填料強度CBR值承載比試驗有機質含量油浴加熱法易溶鹽含量溶
15、劑法3、填方路基工程質量控制 填方路基工程的要求A、路基填料中石料含量70%時,應按填石路堤施工,30石料含量70時,應按土石混填路基施工;30%時,按填土路堤施工。 土方路基實測項目表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零填及挖方(m)00.895灌砂法、環刀法:每1000m2,每壓實層抽檢3點填方(m)路床00.895.2.4上路堤0.81.593下路堤1.5902縱斷高程(mm)20水準儀3中線偏位(mm)30經緯儀4平整度(mm)153米直尺5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彎沉儀6橫坡(%)20且不大于0.3%水準儀7寬 度(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8邊 坡不陡于
16、設計要求坡度尺、米尺注:檢查頻率為雙車道公路每一檢查段內的最低頻率。B、零填及路塹路床頂面以下0800mm范圍內的壓實度,不應小于96%,如不符合要求,應翻松后再壓實,使壓實度達到規定的要求。C、路基填土或風化料時,要碾壓及時,保證最佳含水量,防止松散,必要時灑水;填前用石灰放出坡腳線,打出方格。D、路基填筑時,必須保證層次分明,縱向兩端分出臺階、填挖結合部熟土、雜草應清除,并做出臺階,寬度不少于1米。E、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及時修整邊坡,在攤平或修整邊坡時清理出的石塊要及時運出現場,以保證現場規范有序。 填土路基工程的質量要求A、填方路基必須分層攤鋪,分層碾壓,嚴格控制松鋪厚度,保證路基壓實度
17、;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的設計寬度300m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不宜小于0.5m。B、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時,對于原地表清理與挖除之后的土質基底,應超挖至路床底面,然后整平壓實,其壓實度95。C、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小于150cm時,應將路堤基底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其壓實度93%,填土高度大于1500mm時,其壓實度90。D、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應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度應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2m,臺階頂面作成2%-4%的內傾斜坡,并在填土分界處鋪土工格柵或依
18、據設計要求處理。E、如在路堤范圍內修筑便道、引道和上車坡道時,該便道、引道或上車坡道不得做為路堤填筑的部分,應挖除后重新填筑成符合規定要求的新路堤。F、任何靠壓實設備無法壓碎的大塊硬質材料,應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質材料最大尺寸不超過壓實層厚度的2/3,并均勻分布。G、填土路堤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個相鄰段交接處如不能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應按1:1坡度分層挖臺階,并嚴格控制臺階處壓實度;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H、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時,應將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當填筑路堤下層時,其頂部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如填筑上層時,不應覆蓋在
19、由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I、土石混合料不得采用傾填法施工,應分層填筑,松鋪厚度宜為300-400mm或根據試驗段確定。(3) 填方路基工程監理工作流程(4) 填方路基監理工作要點A、路基填筑必須在監理工程師已驗收過的工作面上開始進行。B、填方路基開始施工前應做一定長度的試驗段,以確定在所用土質條件下機具設備的合理組合和最佳碾壓遍數等參數。C、填方路基應禁止不同土料的混用,并不得采用設計或規范規定的不適用土料作為路基填料。D、當使用透水性差的材料填筑時,應使土料的含水量均勻,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攤鋪碾壓。E、填土路基分層填筑厚度應控制在30cm以內,若承包人使用大功率壓路機碾壓時,可申
20、請加大松鋪厚度,并在試驗段中驗證,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實施。F、路基填筑寬度應考慮有足夠的余寬,以保證路基有效的壓實寬度,使之整修后能滿足設計寬度的要求。G、每兩段路基新、老填土的結合部和構造物臺背填土的結合部,應在原填土的端部挖出臺階并檢驗其壓實度已達到設計要求時,方可填筑,禁止將薄層新填土貼在原有土層上。H、攤鋪的松土在未經碾壓前切忌被雨水淋濕,對未及時碾壓而被雨水淋濕的土在雨后必須翻曬晾干后才能重新攤鋪碾壓,如雨水過大時,監理工程師應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對下層土重新檢測壓實度。I、土方路基質量控制匯總(見表)5. 路基填土壓實工程質量控制 路基填土壓實工程一般要求A、最大干密度的試驗
21、應由監理工程師和承包人雙方在料場共同取樣,分別做重型擊實試驗。若結果一致,監理工程師可以批準承包人申報的標準干密度數值;若結果差距較大,不能統一時,應共同再次取樣,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做復核性試驗。B、路基填筑施工前,承包人應做一定長度的試驗路段,通過試驗路應達到以下目的: 摸清土的含水量與土的性質之間的關系,確定最佳含水量。 選擇合適的壓實機具。 確定最佳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C、試驗路段可在路基上進行,通過檢測合格時可將其作為工程的一部分進行驗收;若不成功必須重新做試驗段,已做的不合格路段承包人應自費清理出現場。D、試驗路段驗收合格后,應及時作試驗路段總結,包括:壓實設備的類型、最佳組
22、合方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工序;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試驗結果報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可作為該種填料的施工控制依據。 路基填土壓實監理工作流程 監理工作要點A、路基土填料最大干密度在承包人和駐地處試驗室作平行試驗后由駐地辦批準,不同土料其最大干密度不能混用,更不能以小替大。B、路基壓實度檢測以灌砂法為主,也可用環刀法檢測,但使用環刀法檢測時,事先必須要和灌砂法作對比試驗。C、使用灌砂法應注意: 灌砂法適用于工地檢測細粒土、砂類土、礫類土等的壓實度;試樣的最大粒徑不大于15mm,測定厚度應貫通壓實層。 使用正確的稱量工具,規定臺秤稱量1015kg,感量5g,測定含水量用感量0.1g
23、的天平。 量砂選用標準砂,砂的密度應按標準方法確定,重復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 量砂重復使用時應注意晾干,并處理一致。D、填石路基的壓實質量控制采用施工參數(壓實功率、碾壓速度、壓實遍數、鋪筑厚度等)與壓實質量檢測聯合控制,壓實質量采用壓實沉降差或空隙率進行檢測。空隙率的檢測應采用水袋法進行。填石路基壓實度用觀測沉降量來控制。通過自重18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試驗,當壓實層頂面穩定,無輪跡,沉降量控制在2mm時,為合格。 碾壓遍數應由現場試驗確定,并報經監理工程師檢驗批準。 當壓路機功率與試驗段不同時,監理工程師可要求再做一段試驗路,以確定所提供的壓實機具能達到規定的壓實度所需要的最少
24、遍數。E、在碾壓過程中,路基若出現“彈簧”現象,則表示該區域內填料含水量過大或有過濕土塊,應挖掘換土或晾曬后再碾壓;若出現干松現象,表示該區域內填料含水量不足,低于最佳含水量,宜灑水翻拌后再碾壓。F、路基達到碾壓遍數后,先由承包人自檢,不合格時自行補壓,若檢驗合格,承包人應填寫自檢資料,連同檢查記錄,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抽檢;或在碾壓到規定遍數后,承包人會同監理工程師共同到達工地,合格時即可檢驗認可,不合格時承包人自行補壓或返工。F、碾壓成型的路基,凡遭雨淋濕,不論驗收與否,雨后必須重新碾壓并檢測合格后,才能上土。G、業主委托的相關檢測機構對工地壓實度進行抽檢,檢測點壓實度的測試值達不到允許偏差或
25、規定值時,可在此點附近重新測試1點,新測點的測試值仍不合格時,該段工程列為不合格,應返工處理。H、路基壓實質量控制匯總 路基壓實質量控制匯總表檢查項目質量標準檢查方法和頻率壓實度(%)零填及路塹(cm)08095灌砂法、環刀法:每1000m2每壓實層測3點填方(cm)08095.2.4801509315090最大干密度重型擊實:取土場每個土層至少一次或5000m3一次6. 結構物回填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工程師應對結構物回填工程派專職人員全過程旁站監理。 結構物回填工程的要求:A、在結構物回填前應清除基坑內雜物、淤泥。B、回填土應用砂礫等透水性好的材料,回填砂礫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10cm。C、回填時
26、必須配備足夠的壓實設備。D、回填土必須分層攤輔和壓實,在臺背標出分層厚度。 結構物回填監理工作流程 結構物回填監理要點A、結構物回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所用機具適應回填操作空間,若不適宜用大型壓路機碾壓時必須采用小型手扶式壓路機碾壓或機動夯夯實。B、結構物回填前應清除路堤未壓實部分(順路線方向不大于1.5m),然后按1:1的坡度開臺階,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后才能分層回填,回填幾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并攝影作為隱蔽工程影像備案。C、回填分層厚度不超過150mm,并應在橋臺背墻或明顯的地方標明高度,逐層填筑、逐層碾壓或夯實。D、回填處如有泄水孔或其它構筑物時,一定要按照設計要求設置碎石、粗砂或砂礫料層。
27、E、回填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時,必須注意兩側對稱同時進行,直至管頂,回填時特別要注意管道兩側腋下的回填夯實。F、回填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時,必須在臺身支撐梁(涵底鋪砌)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標準,并吊裝蓋板后方可進行兩側對稱回填。G、應嚴格控制緊接橋臺、翼墻等處的壓實度,同時也應注意任何壓實不能對結構物部位造成損害。H、對于圓柱式橋臺或肋柱橋臺的臺背回填,應內、外兩側同時分層填筑,并隨時砌筑護坡以減少單向推力。填料到蓋梁底部無法夯實或碾壓時,可用漿砌片石或其他監理工程師認為可行的辦法代替,但應注意效果必須是相等的。I、橋臺、涵身背后和涵洞頂部的填土壓實度標準,從填方基底或涵洞頂部至路床頂面均為96;檢查頻
28、率為每50m2檢查一點,不足50m2時至少檢查1點,并且不少于6點。7. 路基整修工程質量控制整修工作應從恢復中樁開始,達到整修后的路槽表面平整、密實、縱橫坡度、平整度及彎沉均能滿足規范或設計要求。 路基整修監理工作流程 監理工作要求A、路塹的邊坡整修要注意深路塹上邊坡的穩定性和邊坡坡度符合設計要求,上邊坡整修原則上寧刷不貼。B、路基整修時應注意到邊坡符合要求,如路基超寬或坡度緩于設計時可按設計要求或在對占地、邊溝等無不良影響的情況下清除至路肩線以下50100cm;如寬度和坡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將該處全長范圍內挖成臺階,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分層填筑并認真夯實。C、漿砌邊溝整修時必須掛線進行,
29、應檢查水溝和縱坡、寬度、路肩線及內外側坡度;凡不符合設計或不順直者,必須修整;截水溝的檢查應注意位置正確,適應地形情況;地基牢固并不易受山水沖刷掏空基礎下部而造成破壞。D、對高程和橫坡度的整修應做到寧刮勿填,對超出誤差范圍的高出部分應用平地機刮去,對超出誤差允許范圍的低值或局部坑洼,需要修補時,一定要做到先灑水松軟,將低洼處耙松,然后加添土料,在最佳含水量時拌和整平,達到預計高度后才能進行碾壓,碾壓后監理工程師應認真檢查有無松散,起皮和空洞回聲,如有上述缺陷,不予以驗收。E、路槽整修后外觀應無彈簧起伏和松散現象;檢查程序應由承包人自檢合格后填寫工程交工驗收單,監理工程師進行復驗,如不符合要求應
30、令承包人重新修整;如符合要求,監理工程師可簽署中間交工證書,并同意進行下道工序施工。F、路基整修工程質量控制匯總土方路基路槽質量控制匯總表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檢查頻率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灌砂法環刀法3/1000m2縱斷高程(mm)20水準儀1/20m中線偏位(mm)30經緯儀2/100m平整度(mm)153米直尺3/20m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彎沉儀1/20m橫坡(%)20且不大于0.3%水準儀6/20m寬 度(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1/40m邊 坡不陡于設計要求坡度尺、米尺2/20m特殊地區路基處理一、軟土路基監理要點 1、軟基處治的施工必須確保施工質量,科學地做好
31、施工組織設計,加強工地技術管理,嚴格按照有關的操作規程實施,認真做好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2、軟基處治施工前,應先完成下列工作:(1)收集并熟悉有關施工圖、工程地質報告、土工試驗報告和地下管線、構造物等資料;(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大綱;(3)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驗; (4)施工機械設備的調試;(5)必要成樁試驗;3、軟基處治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措施,對常年地表積水、水塘地段,應按設計要求先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4、軟土地基處治材料的選用,應貫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所有運至工地的材料必須分類堆放,妥善保管,按有關標準進行質量檢驗;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5、在施工中應
32、遵循“按圖施工”的原則和“邊觀察、邊分析”的方法,如發現現場地質情況與設計提供資料不符或原設計的處治方式因故不能實施需改變設計時,應及時報告并根據有關規定報請變更方式。6、軟基處治方式中應認真作好原始記錄,積累資料,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軟基處治施工技術水平。7、軟基處治施工,須嚴格執行有關安全、勞保和環境保護等規定。二、低填、淺挖、半填半挖、填挖交界路段路基監理要點 路塹開挖前應首先做好排水處理。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7米的低填路段,應先開挖至路及設計標高以下1.7米深度后,回填土方并進行填前碾亞。土質及全、強風化石質淺挖方路段應翻松原地面以下30厘米的土基,然后進行填前碾壓。半填半挖路基的挖方半
33、幅應挖至路槽下80厘米后再回填土方,減小半填半挖路基橫向不均勻沉降;填方半幅應在基底開挖2米的 臺階(包括縱橫兩個方向),臺階向內傾斜度2%,縱向填挖交界線兩側各5米范圍內設雙向玻纖土工格柵一層,鋪設于路基標高以下1.5米處,挖方半幅應超挖(短邊處)10米,翻松碾壓(短邊處)10米;當填挖交界處的原有坡面存在地下水出露時,應根據地形設置截、排水盲溝。盲溝底面和背水面應鋪設防滲土工布,同時迎水面鋪設反濾土工布,阻斷地下水對路基穩定的影響。 當地面橫坡陡于1:5時,在路堤基底開挖寬度為2米的臺階,臺階向內坡度為3%,并在平臺上加鋪土工格柵;當地面橫坡陡于1:2.5時,除開挖臺階及加筋外,對填筑后路基進行穩定性驗算分析,同時利用挖方中的碎石土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