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口項目部應急預案匯編批準: 審查: 校核: 編寫: 目錄一、目的和依據1. 編制應急預案的目的. 2.編制應急預案的依據. 3.工作原則.4.應急預案體系.二、適用范圍.三、項目概況.1.危險性及評價.四、組織機構和職責.1.職責.五、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2.預警行動.3. 信息報告與處置.六、應急響應1. 響應分級.2. 響應程序.七、后期處置1. 妥善安置.2. 調查與評估.八、保障措施一、目的和依據1.編制應急預案的目的為了做好河口項目部發生突發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保障事故處理有序進行,保障國家、職工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
2、失、環境破壞和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穩定,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項目部應急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2.編制應急預案的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7號;(4)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AQ/T 90022006);(5)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的通知;6甘肅省安全監管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意見;3.工作原則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公司
3、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實行行政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2.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3.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履行企業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保障員工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4.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突發事件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
4、,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5.依法規范,加強管理。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6.依靠科技,提高素質。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避免發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4.應急預案體系本預案對河口項目部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基礎上,并根據危險源的風險等級,對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的
5、危險源實施監控、預防與預警。并結合上述法律、法規,現已擬定火災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化學品、油品泄露應急救援預案、坍塌、滑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防汛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預案、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防地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觸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生產及環境職業健康應急預案。上述應急救援預案由我項目安全環保部制定、實施和修改。二、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在河口水電站施工區域內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項目部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1)自然
6、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火災等。(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施工生產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群體性突發事件等。上述各類突發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按照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原則上可分為四級:級(特別重大
7、)、級(重大)、級(較大)、級(一般)。三、項目概況河口水電站位于蘭州市西郊黃河干流上的一座中型水電站,距上游八盤峽水電站8km,距下游柴家峽水電站約10km,距蘭州市區約45km,是黃河龍青段梯級第十七座水電站。壩址右岸有蘭新鐵路和G312國道通過,左岸有三級公路通過,左右岸交通可通過壩址上下游現有的跨黃河大橋連接,交通十分方便。河口水電站是以發電為主,兼有一定的灌溉、旅游及改善環境等綜合利用效益的中型水電站。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萬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28億m3,多年平均流量1040m3/s,屬多泥沙河流。河口水電站正常蓄水位為1558.0m高程,相應庫容1364萬m3,水庫總庫容16
8、38.4萬m3。樞紐主要由左岸安裝間壩段、廠房壩段、沖沙閘(2孔)、泄洪閘(5孔)、右岸擋水壩段及GIS開關站組成。擋水建筑物壩頂高程1562.0m,最大壩高37m。電站裝機容量74MW,多年平均發電量3.85億kWh,水輪發電機采用4臺燈泡式貫流機組,單機容量18.5MW,額定水頭5.3m,水電站引用流量為1594.4m3/s。本標為左岸土壩、左岸安裝間壩段、廠房壩段、沖沙閘(2孔)及GIS開關站(含開挖)、以及配套的金屬結構安裝工程和相應的防滲工程。1.危險性及評價根據項目生產經營特點和危險源分析,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造成人員傷害的危險源有:高處墜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坍
9、塌、觸電、灼傷、火災、爆破、火藥爆炸、物理性爆炸、洪水、極端天氣、自然災害、腳手架工程、供風、水、電、暖工程及生活、辦公場所等。造成職業相關病癥的危險源有:噪聲導致人員聽損、粉塵造成塵肺病等。造成財產損失的危險源有:建筑物、機器設備損壞等。造成作業環境破壞的有:作業環境過熱、過冷、過潮濕等.表2-1 危險性評價表 危險危害因素發生頻率傷害程度事故后果影響范圍危險性物體打擊頻繁嚴重嚴重小范圍高車輛傷害頻繁嚴重嚴重小范圍高機器工具傷害頻繁一般一般小范圍中等起重機械經常一般一般小范圍中等觸電頻繁嚴重嚴重小范圍高淹溺經常一般一般小范圍中等灼燙頻繁一般一般場介內中等坍塌、倒塌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中毒和窒
10、息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冒頂片幫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受壓容器爆炸經常嚴重嚴重場介內高碰撞頻繁一般一般小范圍中等物理性爆炸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化學性爆炸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接觸有害物頻繁一般一般小范圍中等透水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火災經常嚴重嚴重場介內高高處墜落、滾落經常嚴重嚴重小范圍高爆破頻繁嚴重嚴重場介內高火藥爆炸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粉塵造成塵肺病極少嚴重嚴重場介內高機器設備損壞經常一般一般場介內中等洪水極少嚴重嚴重大范圍高極端天氣極少嚴重嚴重大范圍高噪聲導致人員聽損經常輕微輕微場介內低作業環境過熱、過冷、過潮濕經常輕微輕微場介內中等四、組織機構及其職責、河口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實行項目部統一
11、指揮,單位自救與社會援救相結合的辦法。1、河口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和聯系電話:(1)、領導小組組長: 甄其法 (2)、領導小組副組長: 崔佰奎 陳小祎 電話:丁佳音 逯建國 電話:陳恒濤 電話:王硯林 電話:牛志標 電話:韓邦吉 電話:王玉峰 電話:2、救援領導小組常設機構設置常設機構:河口項目部質量安全環保部,辦公室值班電話:0853、救援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全面組織協調應急準備和救援工作,統一部署和指揮救援,落實各項救援指令的執行情況。(1)、組織成員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2)、根據事故發展態勢,統一部署應急預案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
12、作中發生的情況采取緊急協調處理措施。(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4)、在河口項目部區域內緊急調用各類物質、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5)、對危及周邊村舍和人員的事故災害,及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6)、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7)、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善后安撫工作。(8)、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于眾。(9)、處理救援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理小組交辦的其它事項。4、項目部現場救援下設五個專業組,其設置與職責(1)、搶險救援組:由砼工區牽頭,牛志標、韓邦吉同志負責。組織搶險救援隊伍、消防工作人員控制事故
13、現場,初步分析判斷事故的性質、原因;撲救爆炸引起的火災;清理事故現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排除和轉移未爆炸的爆炸物品。(2)、治安管理組:由質量安全環保部牽頭,施光建、丁佳音同志負責。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警戒,維護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防止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疏散群眾;組織疏導交通,進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通暢;組織勘查事故現場,現場訪問,搜尋證據,追查和監控有關嫌疑人員;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4)、醫療救護組:由綜合人事部牽頭,逯建國、韓邦吉同志負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組織足夠的救護車輛和人員對傷亡人員進行醫療救護,把人員傷亡人數降低到最低限度
14、;準確統計傷亡人員數字,并及時向救援小組報告情況;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做好事故現場的衛生防疫工作。(5)、后勤保障組:由設備物資部牽頭,丁文濤、王玉峰同志負責。組織搶險救災物資、勞動保護用品和設備的供應;負責現場搶險人員的飲食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6)、善后處理組:由經營管理部牽頭,陳恒濤、史劍南同志負責。事故發生后及時通知有關保險機構參加,對死亡人員進行身份確認和處置,收集保管死亡人員的遺物;通知傷亡人員家屬,并做好接待、安撫工作;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傷亡人員及其家屬撫恤、理賠等善后工作。五、報告1、報告流程當事故發生后,立即按照以下程序迅速報告
15、。 事故單位(人) 施工生產部調度 質量安全環保部 項目部分管安全工作副經理 安全第一負責人2、報告內容現場傷害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和財產損失基本情況,可能產生的后果、性質、當前現場狀況及初步減少傷亡損失的應急措施。3、聯系方式利用對講話和電話聯系,調度室外和質安部值班人員按流程逐級報告。施工生產部 對講機頻率: 8頻道 聯系電話: 質量安全環保部 對講機頻率: 8頻道綜合辦公室 聯系電話: 醫療機構五O四醫院門診部 聯系電話: 799屬地急救中心: 120 為了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本項目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簡稱指揮部),指揮部下設事故應急辦公室,辦公室
16、設在安全環保部,負責日常的管理工作和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和修改工作。辦公室下設通訊聯絡組、搶險救援組、技術保障組、疏散引導組、事故調查組、物資供應組、接待服務組等七個專業應急救援職能小組。六、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1)、本項目對危險源實行分級監控,重大危險源由項目經理和安全總監牽頭,各級部門分項監控,由質安環保部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歸檔。一般危險源由相應部門負責監控。(2)、明確技術性預防和管理措施。(3)、 明確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2、預警行動(1)、由項目質安環保部負責預警信息發布。預警信息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
17、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通信、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欄或口頭通知等方式進行。(2)、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突發事件進行預警。預警級別依據突發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勢態,一般劃分為四級: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和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3、信息報告與處置(1)、項目部建立了領導干部生產帶班制度,由項目經理、常務副經理擔任總值班領導、和分管領導及各部室負責人每天輪換值班,保證24小時應急值守。(2)、明確本單位內部信息報告的方式、要求與處置流程。(3)、由安全環保部門負責事故信息的上報,采用手機、網絡通信方式,在規定時
18、間內向建設、監理、地方行政主管部門和上級公司上報,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如采取每日快報的形式。七、后期處置1、妥善安置(1)、明確應急處置能力評估及應急預案的修訂等要求。重大事故發生后,首先及時向分局、監理、業主報告初步調查的事故原因,并將有關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人員傷亡等情況及時向媒體和公眾公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2)、應急工作結束后,善后處理組要根據情況做好受傷、死亡家屬的安撫、慰問和思想穩定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定因素。及時處理事故引起的污染物,消除事故產生的后果影響2、調查與評估(1)、應急工作結束后,事故調查組迅速趕赴現場,結合保護好或破壞了的現場的實際情況展開對事故的調查,分析事故原因、造成的損失,并形成一份實事求是的事故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形成后上報總指揮部、分局、監理和業主。報告主要內容為: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經濟損失情況;事故發生原因;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狀況;事故報告單位。(2)、事故調查報告逐級上報后,總指揮部要根據事故調查的結果及意見措施,對事故相關情況該通報的就通報,該懲罰的得懲罰,嚴格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八、保障措施項目部各部門需按照職責分工和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應對工作,根據本預案做好應對各類事故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