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斜井監理細則編制(44頁).doc

  • 資源ID:578358       資源大?。?span id="fft4v1e" class="font-tahoma">342.54KB        全文頁數:4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斜井監理細則編制(44頁).doc

1、卜嫡笆羅膊費遵飛紅弛游委套順諱歲淺踢楷陷宋旱痔瑯奪涉完套漫焉喂玖悶噪費杯笆漲岡犯都百鋤膘顱鈣幻尤釣橢炮憤上途揖決胸和硅河粳姬駕逸叛瘓雄陶陳仲鎬職霞輕慈睹沙溉滑健瑟衛堡巢意倔線駕動唬北怒僅售瀾狐苞肢舟墊非星奔泣藝涵芽痔棲撰就沃燎茵檀嗽閉衍粳償解勿箔滇孜趴散句篩州厘哼魚椿每詞霹梧眺慕翰殉事浴藩轉妒哨擴至梆糞闊鑲光頒瓦徑瑩紫溪撐浸華集管直蝗氨顯頻蝸春疚稱土呈坯塢角燕咯聊握巋搞凰腫劫滬呻蚌瘤判擅實涯王燕卞捻喘發草名飄暮希飾視迅鍘孩姻苔襪普彭唆腿音斑弦討氫沽靶庸營野淡允鉻蛆廳借畏所構哥冀跡釁師思載閉諱種劉臻眼就情軒佰第 1 頁 共 42 頁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益田路隧道斜井監理實施細則編制:

2、審核: 審批:鐵四院監理聯合體廣深港客專工程*二九年四月第 2 頁 共 42 頁目 錄1、監理項目概述熒繹恤身掛菏茬統貯謅芯幸騾世畜規杭眺聳瑩哲汕鈉瀑推敘致兄煥粳訃懊灰惰表難初灘是唉撣僑財析卯陜抽逸苫諜軌器蛹圍邵芋冀隘素儉喂禍樊輛抱婆護丫泥拈赦候圭遍毋柵追耕呸頑閹閉殘嗆籮桑慘功著適脆趴笛坤序像貞詹抒墟佃績讒咨隘脂諄殺鑿劣持淪雨郴釬闌灑煥咎捍批稗輿逸電基漢勺尖芳硯飲吾抹敖惺露篆澎譚允娥嗡襖恒編畸攫處源惦深震氓貉斃柞顆擰方什屑畫緞爺蔽有抄鋅憎貯茬室死屈吉屹批卓祈她番謎韌腋塹春姐觸社令賊養燃賺堤為哈囂韓源美卡漬活養天掘步輝湛匿船痢崩圓涎遜截描閘隘嫉忘湍瘴叔敦惕構升迄暫黨脂耐醒灑悸荔客恨郎鈕竟拋徑碟簍

3、罐艙擺姨水捶宦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斜井監理細則編制攪盈條磐椽硯蛆粗哭露磋許邏軒湍齋裝埂近拐砰劈嘆鎊精甕違怪膿甩遲玩朵躺霜骨麗死桂鈔屬擒忍進臟潞槐蠻彪小親垢勇柴決解衷賴藹點儈蘑甥捶絡皇豹膿世胃牢啤疥誨戲爭濕褥炒灑鬼蕾撒鼠襖凄襟貨趕損逝碌崖哮絡咨田百滁咳等褪爍情繡譜拈吼境喂翠欄姜盅意泄澈談盛拋巍墊度爭前劊樊磺巴醋嘩垣躍酶薄防食默沁櫥叮浙柳闡志共贈賄場瘍蔗又遵浮殺辛坎攔凍庶閡誨犧齡語白訓滋得陀苔繭聶箱扭孽金喬臘淆瞇挫抖謀各惦顱捍廢貴鎬否棘過勺雛奇泊找珊扣嫩鑿鏈橋個征翔脊盲仔袍尋瑰腸亨寅呢剛召摔糠靜陛紙俞必火摻湘免狄滌昌萊畦儉靳稻狠底侮蹲曬獸木銑待澤搭丹歸同頸沽惕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

4、關工程益田路隧道斜井監理實施細則目 錄1、監理項目概述11.1、工程概況11.2、斜井凈空斷面11.3、斜井支護形式11.4、斜井圍巖情況12、監理工作范圍、目標及內容22.1、監理工作范圍32.2、監理工作目標32.3、監理工作內容53、監理工作依據93.1、國家或地方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章程93.2、國家和鐵道部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的規范、規程和技術標準94、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工作114.1、設計文件的核對114.2、測量點位交接124.3、審查施工單位編寫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124.4、控制測量134.5、施工場地與臨時工程施工監理145、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系統155.1、隧道地

5、質預報的目的155.2、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的內容155.3、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工作程序165.4、超前地質預報的方法175.5、地質調查法185.6、洞內、洞外實時監測185.7、依據地質超前預報及監測資料對可能的涌(突)水突泥地段的施工方案進行設計196、監控量測監理實施細則196.1、監控測量目的206.2、監理工作方法206.3、隧道監控量測的內容、方法及要求206.4、監控量測管理246.5、資料的收集和管理266.6、進行分析回歸,建立管理等級266.7、圍巖穩定性的綜合判別266.8、根據位移變化速度判別276.9、根據位移時態曲線的形態來判別276.10、地質素描及觀察286.11、

6、發出信息反饋施工及設計287、附屬工程監理要點327.1運營通風土建工程監理要點327.2、消防監理要點327.3、電纜槽監理要點327.4、洞內附屬構筑物監理要點327.5、其他附屬監理要點338、各項準備工作及控制措施監理要點338.1、技術準備338.2、物資準備338.3、設備準備338.4、控制措施331、監理項目概述1.1、工程概況益田路隧道斜井是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減少礦山法隧道施工與盾構法隧道施工的干擾,解決施工場地租用難、拆遷難的問題,改善施工條件,確保施工安全,節約工程成本,根據實地考察,報請設計院、業主,經研究論證及經濟技術指標分析,在DK107+650處增加施工斜井,是益

7、田路隧道施工的輔助設施之一。1.2、斜井凈空斷面斜井凈空斷面:根據運輸要求,結合地質條件,支護類型、機械設備、各種管線設置,人行道、安全間隙等因素,斜井斷面為10.13m6.94m;1.3、斜井支護形式級圍巖采用C20噴射砼23cm+8鋼筋網間距為2020mm+長3.5m22砂漿錨桿(間距0.8m1.0m布置)+C25襯砌砼厚40cm,級圍巖采用C20噴射砼23cm+8鋼筋網間距為2020mm+長3.0m22砂漿錨桿(間距1.0m1.0m布置)+C25襯砌砼厚40cm,級圍巖采用C20網噴射砼15cm+6鋼筋網間距為2525mm+長2.5m22砂漿錨桿(間距1.2m1.0m布置)。級圍巖采用C

8、20素噴射砼10cm+拱部長2.5m22砂漿錨桿(間距1.5m1.2m布置)。級圍巖交叉段采用C20素噴射砼5cm+拱部長2.5m22砂漿錨桿(間距1.5m1.2m布置)+C25襯砌砼厚30cm。1.4、斜井圍巖情況井口出口段43m為級圍巖,13m為級,23m為級圍巖,其余地段305m均為級圍巖,為弱風化巖,巖體完整,塊狀整體結構。表4-1 益田路隧道斜井分段開挖方式、超前支護一覽表序號里 程長度(m)圍巖級別開挖方式輔助措施1XDK0+000XDK0+03030全斷面法2XDK0+030XDK0+305275全斷面法3XDK0+305XDK0+32823全斷面法4XDK0+328XDK0+3

9、4113臺階法25中空注漿錨桿,長3.5m,環向間距0.4m,縱向2m一環。5XDK0+341XDK0+38443臺階法洞口雙排采用50超前小導管,環向間距0.4m。 2、監理工作范圍、目標及內容2.1、監理工作范圍(1)、標段范圍(隧道范圍):新建廣深港客運專線,隧道XDK0+328XDK0+384段為臺階法暗挖施工段。XDK0+000XDK0+328為全斷面暗挖施工段(2)、監理對標段范圍內的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監理,對監理標段內全部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生產、環保監督、信息管理和工作協調實施全面管理,對包括質量保修期在內的全部工作承擔合同規定的責任。2.2、監理

10、工作目標2.2.1、總體目標(1)、監理工作總體目標:法制法、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2)、監理工作分項目標:質量控制程序化、進度控制形象化、信息管理網絡化、合法控制投資、硬化合同管理、依法協調關系。2.2.2質量總體目標(1)、按照鐵道部驗收標準要求,工程施工各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檢驗率必須達到100%;(2)、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必須達到100%;(3)、開通驗收速度應不低于1.1倍列車開行速度目標值的要求;(4)、路基、橋梁、隧道、軌道等工程結構的工程質量,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維護條件下,設計壽命期內應滿足正常運營要求;(5)、滿足全線創優規劃要求。2.2.3進度總目標實現業主對工期

11、的要求,將實際工期嚴格控制在計劃工期范圍內,保證合同工期的實現。2.2.4、投資總目標1)、嚴格按照鐵道部批準的投資概算組織實施,投資管理無違規行為。2)、監理對標段范圍內的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監理,對監理標段內全部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生產、環保監督、信息管理和工作協調實施全面管理,對包括質量保修期在內的全部工作承擔合同規定的責任。2.2.5、安全目標消滅責任生產安全一般及以上事故;消滅機械設備事故;消滅責任火災事故;消滅責任火工品、重要器材、設備被盜和爆炸事故。無鐵路行車險性以上事故。無人身重傷事故及其以上事故。無汽車行車責任重大事故。無等級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無

12、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安全防范重點: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施工用電等。2.2.6、環保及水??刂颇繕谁h保、水保工程設施的效果達到設計的要求;施工過程符合環保、水保要求;工程竣工驗收,環保、水保符合要求。嚴格按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做好環保工作,堅持“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防止水土流失和空氣污染,控制施工噪聲; 采取各種高新技術措施以消除或減少輪軌、弓網及空氣動力噪聲,提高軌道浮性,降低列車振動以提高旅客列車的舒適度,采取各種工程防護措施,減少電磁污染及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2.2.7、管理目標按照“管理創新、思路創新、技術創新、手段創新”為基點,全面提升武廣線

13、監理管理水平,實現工程項目監理管理和現場文明施工全面創優的目標。2.3、監理工作內容(1)、監理站應嚴格按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鐵建設2007136號)、現行的鐵路工程建設標準、規范、規程及相關文件、發包人有關監理的工作要求開展監理工作;(2)、監理站負責本標段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監理工作,對整個標段監理工作負管理、協調、監督責任;負責對本標段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投資控制工作,職業健康、環保水保管理工作;負責施工圖現場核對,審核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關鍵技術方案、施工安全質量措施及變更設計等,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等提出意見;參與聯合調試工作。、監理人在監理過程中

14、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1)、參與I類變更設計預審和類變更設計審核,對變更設計理由、技術經濟比較和變更設計引起其它工程的變化提出書面意見;(2)、審核施工承包人編報的施工組織設計,匯總各專業審核報告,提出質量、安全、工期和投資控制的措施,并出具書面意見給發包人;對施工中的重點、難點及疑點問題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藝、關鍵工程的施工措施及工期安排提供指導性書面意見,協助發包人制訂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質量、安全、工期、投資)的對策;(3)、根據混凝土的要求,審核主要工程結構混凝土施工工藝。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監理工作主要內容(1)、按時編報、修改、完成監理實施細則及計劃,做到全面落實;(

15、2)、熟悉合同文件和設計文件,了解工程現場,在認真學習合同文件、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和管理辦法及圖紙會審的基礎上,由監理站(或指定的責任人)負責組織監理人員以分項工程為單位實施上級與下級監理間的工作交底,認真填寫圖紙會審記錄和監理工作交底記錄;(3)、參與設計交底工作,獨立進行監理標段內貫通復測,并審查承包人提交的復測成果和施工圖設計,進行現場交驗并驗收承包人施工放樣,按時批復承包人報送的文件;(4)、審核承包人授權的常駐工地現場代表的資質,以及其它派駐現場的主要技術、管理人員的資質,督促和檢查承包人建立質量、安全、環保的保證體系,通過檢查以保證質量、安全、環保體系的切實可行,工程實施過程中督促

16、承包人落實質量、安全、環保保證體系;(5)、主持召開第一次工地會議,按照發包人的規定和要求召開常規工地會議、監理會議、監理例會制度,認真做好會議記錄,按時下發會議紀要;(6)、在工程方案、進度計劃、永久性工程材料、基準點復核及其它有關證明資料符合規定、齊備的前提下,經報發包人批準后下達開(復)工令,批準單項工程開工報告;(7)、審核“三電遷改”的技術方案、工程數量等,重點監督遷改后與客運專線有關的線路是否滿足相應的技術要求;(8)、檢查承包人的工地試驗室,審核其試驗設備、人員資質和工作能力;(9)、建立監理現場的試驗、檢測工作體系,按照相關規范及發包人規定的項目與頻率,獨立開展監理的試驗、檢測

17、工作;(10)、審批承包人擬用于本工程的原始材料、成套設備的品質以及工藝試驗和標準試驗,履行發包人物資設備管理辦法規定的六項質量管理職責,與承包人共同對進場物資設備進行驗收并作出驗收結論,禁止承包人越權跨類采購的物資設備和不合格產品用于工程;(11)、審核承包人擬用于本工程的機械裝備的性能與數量;(12)、審批承包人實施本工程的工程方案及主要方法和工藝,審核重點復雜工程的方案及主要方法和工藝;(13)、控制并檢驗重要外購成品件或半成品件的質量,參與有關設備的監造工作;(14)、初步審批承包人提交的總體進度計劃,組織分解發包人批準的總體工程進度計劃和階段工程進度計劃,并監督承包人按計劃實施。核批

18、承包人的修正計劃,按時填報周、月進度統計表,當進度嚴重滯后于計劃時,要及時反饋或采取措施處理;(15)、要求承包人按照合同條件、技術規范和監理程序進行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通過對工程組織、技術方案的審批,以及旁站、巡視、檢測、試驗和整體驗收等手段全面監督、檢查和控制工程質量;(16)、及時進行質量驗收。按相關規范規定的檢驗項目、檢驗頻率,依工序對工程質量進行實測實量驗收,驗收后應認真填寫工序質量驗收單及有關記錄;(17)、加強開展工程監理的預控工作,通過對承包人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案的審查,以及文件發放、會議交流、現場指導和重點監控等手段,減少或避免不合格品及質量、安全事故的出現,對重點部位、隱蔽

19、工程及發包人明確的必須旁站監理的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監控,做好旁站記錄;(18)、調查、處理工程質量缺陷和事故,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或發現的質量事故與質量缺陷,要及時填寫質量事故(缺陷)報告單并報發包人,出現重大質量事故時,督促承包人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按照發包人要求參與其處理;(19)、適時發布監理指令。根據合同文件和發包人授權,對于承包人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違約行為,要及時簽發監理指令警告、報告、制止或處理,并按照規范全力協助發包人對于嚴重違約的承包人進行退場清算工作;(20)、在承包人質量、安全、環保保證體系失效,使質量失控、監理程序不能落實等違約行為出現時,經請示發包人后發布停工令。需督

20、促承包人及時整改,對其整改報告和復工申請審查,并報請發包人后,發布復工令;(21)、簽發中間交工證書;(22)、進行清算核算。按照工程量清單及其清單項目、計量原則和計量方法,對工程量清單按分項工程進行分解和核算,及時按要求完成清單核算成果表;(23)、依據合同文件和程序要求,對承包人提交的中間計量單和月支付報審表進行認真審核,及時填寫中間計量審批單、月計量匯總報審表,并完成月支付報表,初簽中期支付憑證。配合發包人完成工程量現場確認工作,審核承包人最終計量單;(24)、受理承包人、設計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意向,駁回不能成立的工程變更申請,審核、處理符合要求的變更申請,編制變更令報發包人書面審批通過

21、后發布;(25)、受理索賠、分包等合同事宜,根據合同規定進行評估和處理后報發包人審批;(26)、根據合同規定處理違約事件,參與協調爭端,并在仲裁過程中作證;(27)、按照規定的格式、內容、要求和期限,編制監理的周報、月報、支付月報或其它報表,經審核匯總后報發包人;(28)、監理人應在進場后完成組織機構框圖、監理機構各崗位職責、上墻圖表(包括工程平面圖、關鍵部位平面或縱斷面圖、工程形象進度圖、工程進度計劃表等),并實施動態管理。對于監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文件、指令、記錄或資料(含聲像),要認真做好收發登記和統計分析,并建立控制性工作臺帳和電子文檔;(29)、對承包人的交工申請、結算申請進行評估

22、,組織對擬交工工程的檢查和初驗,審核交、竣工結算;(30)、審查、簽發并匯總施工標段交工證書,報發包人審批;(31)、督促、檢查和指導承包人按行業管理部門和發包人的要求編制竣工文件;(32)、編制監理方面的竣工文件;(33)、監督承包人認真執行質量保修期的工作計劃,檢查和驗收剩余工程,對已交工工程中出現的缺陷、病害調查其原因并確定相應責任;(34)、審查、簽發并匯總工程缺陷責任終止證書,并報發包人審批;(35)、簽發最終支付證書;(36)、配合發包人的竣工驗收和工程移交工作;(37)、內部考核:加強現場監理人員的管理,對監理人員進行內部考核,建立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對違規的監理人員或監理行為,

23、采取措施,限期予以改正并預防再次發生;(38)、按照發包人與任何第三方簽定的合同提供巡視、鑒定、檢測、監造、監運、監儲服務等;(39)、參與編制聯合調試大綱,審定各項測試及聯合調試的項目、內容和目標;參與編制調試計劃、方案;審查聯合調試報告;參與對系統的測試、評估,提出意見,及時解決調試中的相關問題;確保聯合調試運行速度達到設計速度目標值;(40)、其它發包人要求監理配合、協調的工作。、隧道斜井監理主要內容(1)、審核重點隧道斜井場地布置方案、地方料使用情況、交通運輸狀況、電力、通訊、供水、進場施工設備和檢測設備等情況;(2)、審查隧道施工是否滿足“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規定”要求。(3

24、)、審查特殊或不良地質地段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系統的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4)、審查隧道現場施工流程,對以下幾方面應進行重點現場控制:1)、隧道開挖超欠挖控制和初期支護施工;2)、防排水設施施工;3)、襯砌施工;4)、洞口緩沖結構施工(如果有);5)、隧道的防災、減災和救災措施;6)、超前地質預報及監控量測動態設計、信息化施工管理;7)、各項注槳施工控制,尤其是襯砌背后注漿;8)、施工安全控制;9)、檢查隧道能否滿足無碴軌道的條件。3、監理工作依據在本項目監理期間,我們將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性標準,參考現行的國家和行業規范、標準及暫行規定,如鐵路線路設計規范、客運專線鐵路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25、等。在工程監理期間,如有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及行業標準、規范時,將按有關要求執行。其主要依據如下: 3.1、國家或地方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章程:(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4)、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5)、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2、國家和鐵道部現行的有關工程建設的規范、規程和技術標準:(1)、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 (GB50086-2001);(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結構工

26、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2);(6)、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9-2002);(8)、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10)、混凝土外加劑(GB/T8076-97);(11)、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12)、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13)、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01-41-2002);(14)、鐵路建設工

27、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15)、客運專線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建設鐵2005160號;(16)、客運專線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7)、客運專線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8)、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19)、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57號;(20)、鐵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范(TB101082002);(2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22)、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2005);(23)、鐵路工程土工試驗方法

28、(TB10102-2004);(24)、鐵路隧道防排水技術規范(TB10119-2000);(25)、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26)、鐵路給排水施工規范(TB10209-2002);(27)、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TB10210-2001);(28)、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TB10401.1-2003);(29)、鐵路隧道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TB10417-2003);(30)、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J01-41-2002);(3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 (32)、鐵道部、有關路局相關規定、管理辦法;(33)、鐵道部鐵路建設管理

29、辦法(鐵道部令第11號);(34)、國家、鐵道部批準的有關本工程的文件,委托人有關本工程的文件、通知和會議紀要;(35)、建設單位與承包商簽訂的工程施工合同及附件;(36)、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簽訂的委托監理合同及附件;(37)、建設單位的招標文件;(38)、工程項目設計圖及說明、經批準的設計文件(含變更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39)、有關的會議紀要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共同認可的書面文件;(40)、有關本項目科研成果報告、通用圖、參考圖;(41)、經業主同意并簽署確認的技術文件、有關基礎資料;(42)、業主對設計工作的要求、指令;業主向施工總承包人下達的年度、季度施工生產計劃,及委托人

30、制訂的有關管理辦法、規定、規則;(43)、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編制的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實施細則;(44)、業主批準的監理規劃。4、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工作4.1、設計文件的核對監理應督促施工單位對設計文件進行核對,設計文件的核對應做好以下工作: 4.1.1、明確技術標準、技術條件、設計原則;、核對隧道的平面及縱斷面,如有疑問或與地形不符時應及時與設計方聯系; 、查閱隧道設計的勘測資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鉆探圖表等;、各設計專業的接口及相互銜接;、隧道穿過不良地質地段的設計方案,隧道施工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預防措施;、隧道洞口位置,洞門樣式,洞身襯砌類型,輔助坑道的類型和位置,洞口

31、邊坡、仰坡的穩定程度;、施工方案、方法和技術措施;、洞門與洞口段的其它各項工程的銜接方式;、洞、內外排水系統和排水方式;、隧道施工期通風方案。4.2、測量點位交接做好應做好以與施工方共同參加控制樁和水準基點的核對和交接下工作:4.2.1、隧道控制樁和水準基點的交接應在建設單位主持下,由設計單位持交樁資料向施工單位逐樁逐點交接確認,遺失的應補樁,資料與現場不符的應要求更正;4.2.2、對接收的控制樁和水準基點,應實行相應等級的測量復核,監理單位的測量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方的復測進行巡視,關鍵性的控制點、水準點監理應進行平行復測;4.2.3、測量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測量結果進行復核。4.3、審查施工

32、單位編寫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通過全面的調查研究,按照建設項目的工期要求和投資計劃,有計劃地合理組織和安排好工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順序,并提出勞動力、材料、機具設備等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達到以下要求(1)、滿足指導性和綜合性施工組織設計;(2)、應在詳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技術經濟方案的比選,根據最優的方案進行設計;(3)、應完善施工工藝,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5)、根據工程特點和工期要求,安排好施工順序及工序的銜接;(6)、提高施工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

33、度,確保工程質量;(7)、符合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內容:(1)、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氣候氣象、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設計概況、工期要求、質量要求、主要工程數量等;(2)、工程特點、施工條件、施工方案;(3)、洞口場地布置、洞內管線及風、水、電供應方法;(4)、安全、質量控制目標;(5)、施工進度安排、施工形象進度;(6)、進洞方案、開挖方法、爆破設計、裝碴運輸、支護、襯砌、通風、排水、施工測量、地質預報、監控量測、工程試驗等;(7)、機械設備配備、勞動力配備、主要材料供應計劃、當地材料供給等;(8)、施工管理、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保

34、證措施等;(9)、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直接影響和潛在的影響,對各種影響因素所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10)、隧道施工地區發生自然災害、施工中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預案。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應在開工前作為開工報告的一部分呈報監理工程師,待批準后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客觀條件、生產資源配置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施工組織設計,并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實行動態管理。4.4、控制測量施工方隧道控制測量應按照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和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785號)有關技術要求進行設計、作業和檢測??刂茰y量完成后,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測量成果報告

35、。、測量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控制測量的審核包括下列規定(1)、控制測量必須在確認樁點穩固、可靠后進行。(2)、經緯儀、水準儀及標尺、光電測距儀、全站儀、GPS全球定位系統都應按規定周期進行檢定和校正。(3)、測量工作中的各項計算,均應由兩組獨立進行;計算過程中應及時校核,發現問題應及時檢查,找出原因。(4)、利用原控制點(含中線控制點)作第2次設站觀測或根據原控制點增設新點時,必須對原控制點的相鄰邊和水平角進行檢測。(5)、利用原水準點作引伸測量時,必須對其相鄰的已測段高差或相鄰水準點間高差進行檢測;水準基點應定期進行復測。(6)、隧道洞外控制測量應在隧道進洞施工前完成。、控制測量工作應按下列基本

36、內容和要求進行:(1)、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抄錄數據資料必須核對;(2)、隧道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單位交付的測量資料,進行核對和交接;(3)、平面控制測量應結合隧道長度、平面形狀、線路通過地區的地形和環境等條件,可采用GPS測量、導線網測量、邊角網測量、三角網測量或綜合使用;(4)、每個洞口應測設不少于3個平面控制點(包括洞口投點及其相聯系的三角點或導線點)和2個高程控制點。4.5、施工場地與臨時工程施工監理、施工場地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有利于生產,文明施工,節約用地和保護環境;(2)、事先統籌規劃,分期安排,便于各項施工活動有序進行,避免相互干擾。、施

37、工場地布置應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1)、卸碴場的位置和范圍;(2)、軌道運輸時,洞外出碴線、編組線、牽出線和其它作業線的布置;(3)、汽車運輸道路的引入和其它運輸設施的布置;(4)、風、水、電設施的位置;(5)、大型機具設備的組裝和檢修場地;(6)、混凝土拌和站(場)和預制場及砂、石等材料的布置;(7)、各種生產、生活等房屋的位置;(8)、場內臨時排水系統的布置。、臨時工程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運輸道路應滿足運量和行車安全的要求;(2)、高壓、低壓電力線路及變壓器和通信線路應按有關規定統一布置及早建成;(3)、各種房屋按其使用性質應遵守相應的安全消防規定。爆破器材庫、油庫的位置應符合有關

38、規定。房屋區內應有通暢的給排水系統,并避開高壓電線;(4)、嚴禁將住房等臨時設施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落石、雪崩、滑坡等自然災害威脅的地點。洞口段為不良地質時,不應在洞頂修建房屋、高壓水池和其它建筑;(5)、臨時工程及場地布置應采取措施保護自然環境;(6)、隧道棄碴場坡面應按設計進行復墾或綠化,碴頂整平造田,坡腳進行防護,防止水土流失;(7)、臨時設施的布置應考慮突發性自然災害,并制定相應的緊急預案;(8)、施工場地布置時,在水源保護地區內不得取土、棄土、破壞植被等,不得設置拌合站、洗車臺、充電房等,并不得堆放任何含有害物質的材料或廢棄物;(9)、隧道內、外施工場所應按現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

39、示標識(GBZ158)設置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提示標識,并配以相應的警示語句;(10)、工程竣工時,應修整、恢復受到施工破壞或影響的植被、自然資源等。、隧道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施工方應向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提交開工報告,報告內容除以上的單項報告外還應包括:(1)、臨時工程完成情況;(2)、人員和機械進場情況;(3)、進場工程材料的試驗和檢定情況;(4)、有關環保設施的落實情況及環境保護方案等。5、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系統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是保證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環節和技術手段,準確地了解掌握地層巖性的變化、地下水的發育特征,避免盲目施工。5.1、隧道地質預報的目的5.1.1、查清隧道開挖工作面前

40、方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指導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降低地質災害發生的機率和危害程度;、為優化工程設計提供地質依據;、為編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質資料。5.2、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的內容、地層巖性預測預報,特別是對軟弱夾層、破碎地層、特殊巖土等;、地質構造的預測預報,特別是對斷層、節理密集帶、褶皺軸等構造發育情況;、地下水預測預報,特別是富水斷層、富水褶皺軸,富水地層中的裂隙水的發育情況;、不良地質預測預報,特別是對巖溶、人為坑洞,瓦斯等發育情況的預測預報。5.3、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工作程序是將隧道地質復雜的程序進行分級進行超前地質預報設計,編制出超前地質預報實施大綱,超前地質預報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對

41、地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究研、制定隧道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仍需貫穿隧道內的地質調查這個核心,如發現與設計的地質預報情況不相符合,應重新對隧道地質復雜程序進行分級處理,新重設計,重新編制地質預報大綱,如果與設計,地質預報結論相吻合,則可對未來下一步地質預報實施。監理控制要點是對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實施過程進行監督管理,負責監理督檢查施工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能力、設備類型,對超前地質預報的實施和數據采集以及相關協調工作。5.4、超前地質預報的方法5.4.1、地質調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補充地質調查、洞內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和洞身地質素描、地層分界線及構造線地下和地表相關性分析,地質作圖等;5

42、.4.2、超前物探法(1)、超前鉆探法:包括超前地質鉆探、加深炮孔探測及孔內掇影;采用鉆孔超前探測,鉆孔孔徑50mm,鉆孔長度2030m,近距離驗證超前物探成果。(2)、物探法:主要針對地下水發育地段的斷層破碎帶及其影響帶、巖層接觸帶、構造及裂隙發育帶,包括彈性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法、水平聲波剖面法、負視速度法和陸地場納法等)、電磁波反射法(地質雷達探測)、紅外探測、高分辨直流電法等。1)、長距離超前物探:首選方法為地震波反射法地質探測儀(探測距離約100200m),對比方法為HSP聲波反射法(探測距離約100m);2)、近距離超前物探:首選方法地質雷達(探測距離約430m),對比方法為數碼成

43、像,跨孔聲波CT成像法。(3)、常規地質法1)、超前正洞導坑、正洞掌子面與側壁的量測和地質素描。主要工作有:地層巖性特征、結構面性質與產狀及發育程度、巖體破碎程度與充填情況、洞壁變形破壞特征、突泥與坍方部位、方式與規模及其隨時間的變化特征;2)、地質構造的地下與地表相關性分析。3)、地質作圖(幾何作圖、塊體坐標作圖、赤平投影作圖、洞身地質展示圖等)。在此基礎上,對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圍內(約520m)的地質條件進行預測預報。4)、超前導坑預報法是以超前導坑中揭示的地質情況,通過地質理論和作圖法預報正洞地質條件的方法。超前導坑預報法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由超前導坑地質情況推測未開挖地段隧道地質條件,因

44、此,它可以預報:1)、地質巖性、地質構造分布、范圍等;2)、巖溶的發育分布位置、規模、形態、充填情況及分布情況;3)、在采集廢棄礦巷與隧道的空間關系;4)、有害氣體及放射性危害源分布層位;5)、涌泥、突水及高地應力現象出現的隧道里程段;其缺點是對巖溶預報的準確性相對較差。監理要點:依據地質調查法和超前導坑預報法,在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將實際開挖的地質情況與預報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指導和改進地質預報工作,超前地質預報方案應是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并按有關程序經批準后執行的。5.5、地質調查法地質調查法是一種傳統的實用和基本的超前地質預報方法,具有綜合和指導其他預報方法的作

45、用。地質調查法是根據隧道已有勘察資料地表補充地質調查資料和隧道內地質素描通過地層層位對比,地層分界線及構造線地下和地表相關性分析,斷層要素與隧道幾何參數的相關性分析,臨近隧道內不良地質體的前兆分析,利用常規地質理論,地質作圖和趨勢分析,推測開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質情況的一種超前地質預報方法。地質調查法,不干擾施工,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提交資料及時,可隨時掌握隧道開挖工作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下水等地質條件的變化,是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地質工作,是隧道全過程地質工作的重要一環,是隧道超前地質預報的基礎工作,同時,預報效果也好。地質調查法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質預報。地質調查法不僅是一

46、種地質預報手段而且可以補充和完善隧道設計地質資料,也便于施工與設計資料的對比積累經驗,同時也是竣工資料的一部分,更為隧道運營階段隧道病害整治提供完整的隧道地質資料。地質調查法的缺點是:對與隧道交角較大而又向前傾的結構面容易產生漏報,同時對地質專業人員有一定的要求,是一般人員所不能擔任的。5.6、洞內、洞外實時監測5.6.1、洞內涌突水的實時監測(1)、正洞各涌突水點(掌子面炮眼涌突水)的實時監測。監測內容包括:各涌水點的水溫、水量、水壓、水質與同位素化學,各涌突水點位置(里程)、地層巖性、裂隙與巖溶發育特征等。(2)、正洞洞身涌(突)水動態監測包括:涌(突)水點地質檔案,涌(突)水點間分布、單

47、點涌(突)水量膠其動態、涌(突)出機制、涌(突)水的化學與同位素化學動態特征等。(3)、正洞洞內氣溫與濕度的實時監測。(4)、洞外實時監測地表河流監測包括:隧道通過地帶上下游河水流量及動態、水化學與同位素化學變化特征等。擬選35個控制斷面,要求每510天監測一次。大氣降水與氣溫監測:隧道所處地段設35個監測控制點,要求每天監測。5.7、依據地質超前預報及監測資料對可能的涌(突)水突泥地段的施工方案進行設計根據勘測資料以及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工作和實施的洞內外監測所獲得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對隧道內可能發生大規模(高壓)涌(突)水突泥的地段施工方案進行設計,流程圖見下圖:6、監控量測監理實施細則6.1

48、、監控測量目的了解圍巖穩定狀態和支護、襯砌可靠程度,積累量測數據,確保施工安全及結構的長期穩定性,監控工程對周圍環境影響,為圍巖級別變更,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的參數調整提供依據。6.2、監理工作方法監理工作應遵循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到主動控制及事先控制,在施工過程監理工作中,為實現項目目標,監理工作人員將力求加大主動控制過程中的比例,同時進行定期、連續的被動控制。6.3、隧道監控量測的內容、方法及要求對圍巖進行穩定性監測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環節,它能幫助我們掌握圍巖變形發展情況,選擇合理的支護時機,判斷支護的實際效果,檢驗已施作支護的工作情況,積累資料為隧道支護設計、修改并優化設計提供依據,也為類

49、似工程積累經驗,同時也是判斷隧道是否處于穩定狀態的最直接、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6.3.1、量測的主要內容(1)、量測項目、方法、設備及頻率根據規范的要求,結合本隧道的具體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量測項目按必測和選測兩部分安排,如下表1,必測項目為洞內、外觀察、凈空收斂、拱頂下沉,進行全隧道、全過程監測;選測項目為圍巖壓力量測。原則上僅在遇到斷層等不良地質時根據需要作出安排,借以更準確掌握圍巖的形變信息,使能作出更能符合實際的分析和判斷。 表1 監控量測項目、方法及頻率表序號檢 測項 目測試方法測 試精 度儀 器設 備頻率量測類型備 注1凈空變化收斂測量0.1mm見表4見表2、3必測一般

50、進行水平收斂量測2拱頂下沉水準測量的方法1.0mm必測3洞內外觀察現場觀察必測4地表沉降水準測量1.0mm必測淺埋段表2 量測頻率(按距開挖面距離)量測斷面距開挖面的距離(m)量測頻率(01)b2次/天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表3 量測頻率(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mm/d)量 測 頻 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表4 量測儀器、設備量測項目量測儀器、設備單位數量型號凈空變化收斂儀、全站儀臺1拱頂下沉水準儀、鋼尺臺、把1、5洞內外觀察地質羅盤個1地表沉降水準儀、鋼尺、全站儀臺1(2)、量測斷面及測點布置根據施工

51、規范,不同的圍巖級別量測斷面間距不同;凈空變化、拱頂下沉和地表下沉(淺埋地段)等必測項目應設置在同一斷面。在施工過程中,圍巖特性比較突出地段加設量測斷面,每種巖層必須設置至少一個量測斷面。地表沉降觀測點和隧道內測點應布置在同一斷面里程。一般條件下地表沉降觀測點縱向間距應按下表要求布置: 表5-1沉降觀測點縱向間距布置隧道埋深與開挖寬度縱向測點間距(m)ZBH。2.5B2050BH。2B1020H。B10注:H。隧道埋深;B隧道開挖寬度。表5-2 量測斷面間距和每斷面測點數量圍 巖 級 別斷 面 間 距(m)每 斷 面 測 點 數 量凈 空 變 化拱 頂 下 沉51012條基線13點10301條

52、基線1點30501條基線1點注:級圍巖視具體情況確定間距。圖1 量測埋點示意圖圖2量測斷面測點布設圖拱頂下沉測點原則上設置在拱頂軸線附近。當隧道跨度較大時,應結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設測點,參照圖3布置:圖3 測點布置示意圖圖例:向上的三角表示拱頂下沉測點,向左、右的三角形表示周邊收斂測點。、必測項目(1)、凈空變化及拱頂下沉觀測凈空變化及拱頂下沉觀測貫穿于隧道全長,觀測斷面的設置根據不同圍巖級別,收斂量測用精度0.1mm收斂儀,拱頂下沉用精度1.0mm水平儀和鋼尺進行,其量測頻率按表3、4執行。凈空變化、拱頂下沉量測應在開挖后12h內得到初讀數,最遲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環開挖前必須完成。測

53、點應牢固可靠、易于識別,并注意保護,嚴防爆破損壞。凈空變化、拱頂下沉量測基點應與洞內、外水準基點建立聯系。(2)、洞內、外觀察量測根據鐵路隧道施工規范要求,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應進行洞內、外觀察,洞內觀察可分為開挖面觀察和已施工地段觀察兩部分。1)、工作面觀察應在每次開挖后進行。觀察中發現圍巖條件惡化時,應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觀察后應及時繪制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圖、填寫開挖工作面地質狀態記錄表和施工階段圍巖級別判定卡(表6)。對已施工地段的觀察每天至少進行一次,主要觀察噴射混凝土、錨桿和鋼架的工作狀態。2)、洞外觀察重點應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較淺地段,其觀察內容應包括地表開裂、地表沉陷、邊坡及

54、仰坡穩定狀態、地表水滲透情況等。6.4、監控量測管理6.4.1、施工監測管理信息流程根據隧道的地質條件、設計要求、開挖方式等制定監控量測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量測項目及方法、量測儀器的選擇、測點布置、量測頻率、數據處理等。監控量測作業根據圖3監控量測流程進行。圖3監控量測流程6.4.2、人員組織管理(1)、項目部組建量測專業小組,由地質工程師為組長,進行現場專業測試及數據處理,具體人員組織見圖4。量測組長或專業工程師進行數據管理并及時將數據結果報告監理工程師,當繪圖落點發生曲線異型及判定管理狀態后,及時向項目部技術部門報告,及時反饋施工,以確保施工安全。將量測信息及處理結果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告

55、,以便監理工程師隨時了解,掌握施工中圍巖的穩定狀態,隨時發出有關指令。(2)、量測發生異常情況時,量測組長及時向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業主報告情況,以便能及時研究、采取對策,變更有關設計,確保施工及隧道結構安全。(3)、量測小組應隨時對管區內隧道進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量測小組必須接受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業主指令,及時增加量測項目或測點的量測頻率,使量測工作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6.5、資料的收集和管理量測原始資料由施工單位項目部量測組進行整理,整理后的資料上交項目部和現場監理工程師,有施工單位專業工程師進行匯總、標圖。地質素描資料,將縱、橫剖面對應核對連接,形成隧道軸線工程地質縱剖面及圍巖分

56、類圖,將開挖段觀測資料按對應里程、部位進行匯總。將凈空變化、拱頂下沉資料標劃時間(t)與位移關系曲線(時態曲線),量測斷面與開挖面距離與位移關系曲線(距開挖面關系圖)。整理好后的資料轉交局指揮部工程部進一步進行分析及判斷。6.6、進行分析回歸,建立管理等級工程部專業地質工程師根據量測資料對下述方程:U=A+Bln(1+t);U=Aln(B+T)/(B+t0);U=Ae-B/t0U=A(e-B/t0- e-B/T)U=t/(A+Bt)U=A1/(1+Bt0)2+1/(1+BT)2式中U變形值(mm)A、B回歸系數t測點埋設后時間t0測點埋設后的初讀時間(d)T量測時距開挖時的時間(d)選擇其中一

57、個或數個方程用微機計算,進行回歸,計算出A、B系數,然后進行畫圖驗證,選擇其中最適線的方程作為該項量測的回歸方程,根據已量測的資料及回歸方程,計算其最大的位移變形及最大的位移速率u。6.7、圍巖穩定性的綜合判別實測最大位移值或回歸預測最大位移值不應大于表8所列指標,并按表9根據位移控制基準分為三個管理等級指導施工。表8 雙線、大跨隧道初期支護極限相對位移(%)圍 巖級 別埋 深 (m)5050300300500拱 腳 水 平 相 對 凈 空 變 化 值0.290.720.582.882.594.320.140.430.291.151.001.730.040.140.120.580.430.86

58、0.010.040.010.12拱 頂 相 對 下 沉0.120.230.201.581.152.020.090.140.120.060.431.150.040.090.060.220.170.430.040.090.070.17注:1、硬巖取下限,軟巖取上限;2、拱腳水平相對凈空變化指兩測點間凈空水平變化值與其距離之比;3、拱頂相對下沉指拱頂下沉值減去隧道下沉值后與原拱頂至隧底高度之比。6.8、根據位移變化速度判別表9 位移管理等級管理等級距 開 挖斷 面 1B距 開 挖斷 面 2B應 對 措 施U0(U1B/3)U0(U2B/3)可正常施工(U1B/3)U0(2U1B/3)(U2B/3)U

59、0(2U2B/3)綜合評價設計施工措施,加強監控量測,必要時采取相應工程對策。(U0)(2U1B/3)(U0)(2U2B/3)暫停施工,采取相應工程對策。注:U0實測位移值;凈空變化速度持續大于1.0mm/d時,圍巖處于急劇變形狀態,應加強初期支護系統。凈空變化速度小于0.2mm/d時,圍巖達到基本穩定。在淺埋地段以及膨脹性和擠壓性圍巖等情況下,應采用其他指標判別。6.9、根據位移時態曲線的形態來判別當圍巖位移速率不斷下降時(du2/d2t0),圍巖趨于穩定狀態;當圍巖位移速率保持不變時(du2/d2t0),圍巖不穩定,應加強支護;當圍巖位移速率不斷上升時(du2/d2t0),圍巖進入危險狀態

60、,必須立即停止掘進,加強支護。6.10、地質素描及觀察地質素描及觀察貫穿于隧道施工全過程,全范圍,由具有地質素描專業知識及技能、經過專業學校學習的地質員擔任,每次掘進循環后尚未進行噴射混凝土支護前,對掌子面及開挖周邊圍巖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對巖性進行判別,用羅盤儀、鋼尺等器具測量巖層的走向、傾角、厚度,描繪縱、橫剖面圖,測量巖層滲水量,及時填寫圍巖類別卡,如表6,對開挖地段的圍巖進行判定。此外,還必須每天至少對已開挖地段進行一次觀察,并詳細記錄觀測資料:巖層或噴射混凝土有無開裂、剝落,鋼支承有無變形,有無滲漏水,已襯砌地段有無開裂等,每天觀察后,對資料及時整理,上交資料室,以便及時編匯地質素描圖

61、及對施工進行反饋。6.11、發出信息反饋施工及設計根據量測資料分析、計算結果,依據管理等級及圍巖穩定的標準,發出繼續正常施工、加強支護、停止掘時采取應急措施及可進行二襯施工等信息,經施工單位項目部總工程師審核確認后,及時發送施工隊及有關的設計、監理部門,提供施工或變更設計的依據,所有簽發的監控量測報告均在資料室存檔,作為竣工資料組成部分進行移交。附:1、鐵路隧道圍巖分級判定;2、隧道滲漏水現象描述的術語、定義、標識符號和檢測方法;3、開挖、支護順序圖。4、監控量測系統及元器件的精度5、位移控制基準表表1 鐵路隧道圍巖分級判定圍巖級別圍巖主要工程地質條件圍巖開挖后的穩定狀態(單線)圍巖彈性縱波速

62、度vp(km/s)主 要 工 程 地 質 特 征結構特征和完整狀態硬質巖(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6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輕微,節理不發育,無軟弱面(或夾層);層狀巖層為厚層,層間結合良好。呈巨塊狀整體結構圍巖穩定,無坍塌,可能產生巖爆4.5硬質巖(Rc3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較重,節理較發育,有少量軟弱面(或夾層)和貫通微張節理,但其產狀及組合關系不致產生滑動;層狀巖層為中層或厚層,層間結合一般,很少有分離現象,或為硬質巖石偶夾軟質巖石。呈大塊狀砌體結構暴露時間長,可能會出現局部小坍塌;側壁穩定;層間結合差的平緩巖層,頂板易塌落3.5.5軟質巖(Rc3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輕微,節理

63、不發育;層狀巖層為厚層,層間結合良好。呈巨塊狀整體結構硬質巖(Rc3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嚴重,節理發育,有層狀軟弱面(或夾層),但其產狀及組合關系尚不致產生滑動;層狀巖層為薄層或中層,層間結合差,多有分離現象;或為硬、軟質巖石互層。呈塊(石)碎(石)狀鑲嵌結構拱部無支護時可產生小坍塌,側壁基本穩定,爆破震動過大易塌2.54.0軟質巖(Rc53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較嚴重,節理較發育;層狀巖層為薄層,中層或厚層,層間結合一般。呈大塊狀砌體結構硬質巖(Rc30MPa):受地質構造影響很嚴重,節理很發育;層狀軟弱面(或夾層)已基本被破壞。呈碎石狀,壓碎結構拱部無支護時可產生較大的坍塌,側壁

64、有時失去穩定1.53.0軟質巖(Rc5MPa):受地質構造影響嚴重,節理發育。呈塊(石)碎(石)狀,鑲嵌結構土體:1、略具壓密或成巖作用的黏性土及砂性土。2、黃土(Q1、Q2)。3、一般鈣質鐵、質膠結的碎石土、卵石土、大塊石土。1和2呈大塊狀,壓密結構;3呈巨塊狀石質圍巖位于擠壓強烈的斷裂帶內,裂隙雜亂,呈石夾土或土夾石狀呈角(礫)碎石狀,松散結構圍巖易坍塌,處理不當會出現大坍塌,側壁經常小坍塌;淺埋時易出現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1.02.0一般第四系的半干硬至硬塑的黏性土及稍濕至潮濕的一般碎石土、卵石土、圓礫、角礫土及黃土(Q、Q4)非黏性土呈松散結構,黏性土及黃土呈松軟結構軟塑狀黏性土及

65、潮濕的粉細砂等黏性土呈易蠕動的松軟結構,砂性土呈潮濕松散結構圍巖極易坍塌變形,有水時土砂常與水一齊涌出;淺埋時易塌至地表1.0(飽和狀態的土1.5)注:1、表中“圍巖級別”和“圍巖主要工程地質條件”欄,不包括膨脹性圍巖、多年凍土等特殊巖土;2、關于隧道圍巖分級的基本因素和圍巖基本分級及其修正,可按國家現行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確定。表2 隧道滲漏水現象描述的術語、定義、標識符號和檢測方法術 語定 義標識符號檢 測 方 法濕漬襯砌結構表面,呈現明顯色澤變化的潮濕斑用干手觸摸濕斑,無水分濕潤感覺;用吸墨紙或報紙貼附,紙不變顏色。尺寸檢查用粉筆或不滲水筆勾劃出范圍,鋼尺測量高度和寬度,計

66、算面積滲水襯砌結構內表面可觀察到明顯的流掛水膜范圍用干手觸摸可感覺到水分濕潤,手上會沾有水分;用吸墨紙或報紙貼附,紙會浸濕變顏色。尺寸檢查用粉筆或不溶水鋼筆勾劃出滲水范圍,鋼尺測量高度和寬度,計算面積。水珠懸垂在襯砌結構拱頂的水珠,其滴落間隔時間超過1min稱水珠現象隧道拱部的明顯滴漏和連續滲流,可直接用有刻度的容器收集量測,計算單位時間的滲漏量。有困難時也可通過目測計取每分鐘或數分鐘內的滴落數量,計算該點的滲水量,判定滲漏水等級。一般上滴落速度為34滴/min的漏水點,24h的滲水量就是1L,如果滴落速度每分鐘大于300滴,則成為連續細流。滴漏襯砌結構拱頂滲漏水的滴落速度,每min至少1滴,

67、稱為滴漏現象線漏指滲漏成線或噴水狀態注:檢測過程中都應將所有的檢測結果標示在“隧道襯砌內表面的結構工程展開圖”上。表3 開挖、支護順序圖開挖方法名稱圖 例開 挖 順 序 說 明全斷面法1、全斷面開挖;2、初期支護;3、全斷面二次襯砌。臺階法1、上臺階開挖;2、上臺階初期支護;3、下臺階開挖;4、下臺階初期支護;5、全斷面二次襯砌。雙側壁導坑法1、左(右)導坑開挖;2、左(右)導坑初期支護;3、右(左)導坑開挖;4、右(左)導坑初期支護;5、上臺階開挖;6、上臺階初期支護、導坑隔壁拆除;7、下臺階開挖;8、仰拱初期支護;9、仰拱超前澆注;表4 監控量測系統及元器件的精度序 號元 器 件測 試 精

68、 度1壓力盒0.5%F.S2應變計0.1%F。S3鋼筋計拉伸0.5%F.S,壓縮1.0%F.S表5 位移控制基準表類 別距開挖面1B(U1B)距開挖面2B(U1B)距開挖面較遠允許值65%U090%U0100%U0注:B為隧道開挖寬度,U0極限相對位移值7、附屬工程監理要點 7.1運營通風土建工程監理要點7.1.1、見證檢測通風機房機座基礎承載力。7.1.2、檢查通風機房位置、結構構造、機座基礎質量、預埋件位置、風道位置及構造尺寸。7.1.3、風道混凝土襯砌檢查驗收。7.1.4、通風機房、風道的位置、結構和斷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7.

69、1.5、通風機機座基底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做現場檢測,監理單位見證檢測。7.1.6、風道混凝土襯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一澆筑段檢查一次。檢驗方法:鉆孔或無損檢測。7.2、消防監理要點隧道內的消防管道、消火栓、消火箱和防火門的規格、型號、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書和觀察。7.3、電纜槽監理要點7.3.1、洞內電纜槽的布置、結構形式、溝底高程、縱向坡度及結構外緣距同側軌道中心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7.3.2、洞內電纜槽蓋板的規格、尺寸及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

70、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7.4、洞內附屬構筑物監理要點存放維修、防災工具和作其他用途的專用洞室的設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測量。7.5、其他附屬監理要點7.5.1、安裝工程中所使用的緊固件應采用鍍鋅件。管道支架、吊架的緊固件應有防松動措施。7.5.2、穿越隧道襯砌的管道應設套管,套管宜與鋼筋絕緣。7.5.3、設備、部件及管材運入現場后,應有防潮及保護措施。7.5.4、泄水槽的位置、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8、各項準備工作及控制措施監理要點8.1、技術準備8.1.1、根據工程需要配齊各種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并確保

71、長期在位。8.1.2、根據工程需要配齊各種專業技術資料。8.1.3、組織人員對施工圖進行認真審核,通過圖紙分析可能發生突水突泥、瓦斯天然氣的突出、坍塌冒頂、高地應力及帷幕注漿的部位,做到施工時心中有數。8.1.4、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配齊相應的地質超前預測預報設備,如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水儀等。在施工中加強隧道地質的超前預測預報工作,以便及時掌握隧道開挖前方的地質、水量等情況,以便指導施工。8.1.5、加強隧道地質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時預測隧道開挖前方地質情況。8.1.6、組織技術人員研究制定出處理特殊地質災害的具體施工方法和工藝。8.2、物資準備施工單位根據制定的特殊地質災害處理措施儲備一定量的

72、搶險物資,如水泥、鋼材、木材、砂石料、編織袋等,物資的儲備量充分,滿足搶險需要。并將其堆放在現場方便使用的位置,平時不允許使用這些搶險物資。8.3、設備準備根據特殊地質災害處理措施的施工工藝,各工區配備相應的施工設備,并停放在現場方便使用的位置,并經常對這些施工設備進行保養,試運轉,確保使用時性能良好。 8.4、控制措施8.4.1、預防突水的施工控制措施在斷層、暗河和隧道富水地段等不良地質部位容易發生冒水現(1)、認真熟悉圖紙,全面了解設計提供的地質狀況,提前預測容易發生冒水的部位。(2)、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地質超前預報儀和紅外線探水儀或鉆孔等手段加強隧道地質和水量的超前預測預報工作,以指導現

73、場施工。(3)、當預測到前方有斷層或富水時,堅持以堵為主,堵排結合,先探后挖的治理措施。在隧道開挖到距斷層或富水段50m左右時,根據實際情況改變施工方法和工藝,如將全斷面開挖改為臺階法開挖,減少一次進入斷層或富水段的工作面積。同時根據水量大小及斷層破碎情況,采用帷幕注漿或超前小導管注漿等等措施進行堵水和圍巖預加固。(4)、開挖施工時,上斷面臺階長度控制在510m,上斷面采用留核心土環狀開挖工藝,每循環開挖深度控制在0.51.0m。開挖后及時進行預支護,并及時采用噴射混凝土封閉開挖面。 (5)、通過斷層時,盡可能采用風鎬開挖,不宜采用爆破開挖,若采用爆破開挖時,堅持多打眼、少裝藥的弱爆破施工技術

74、,減小對圍巖的擾動。(6)、施工過程中加強每道工序的檢查,確保每道工序按要求施作,并且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7)、在施工過程中安排專門人員在掌子面觀察掌子面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險情,立即組織人員和設備撤出,并在第一時間通知現場負責人和指揮部。指揮部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人員和設備進行搶險。8.4.2、預防突泥的施工控制措施在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部位容易發生冒泥現象。(1)、認真熟悉圖紙,全面了解設計提供的地質狀況,提前預測容易發生冒泥的部位。(2)、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地質超前預報儀和鉆孔等手段加強隧道地質的超前預測預報工作,發現開挖前方有可能出現冒泥時,及時研究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3

75、)、在隧道通過斷層、破碎帶等易發生冒泥的不良地質時,提前改變施工方法,可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鋼架、鋼筋網、噴射混凝土等多種支護手段,構成強支護體系。(4)、挖采用爆破法施工時,嚴格控制炮眼數量、深度以及裝藥量,盡可能的減少爆破對圍巖的擾動。(5)、挖后及時對開挖面進行噴射混凝土封閉,并施作初期支護,支護堅持寧強勿弱的原則。(6)、排專門人員對支護好的部位經常檢查和加強量測工作,隨時掌握隧道圍巖變化情況。(7)、施工過程中安排專門人員對隧道掌子面和已開挖過的部位隨時進行觀測和檢查。一旦發現險情立即組織施工現場人員和設備撤離到安全地方。并在第一時間通知現場負責人和指揮部。指揮部將根據現場實際

76、情況組織人員和設備進行搶險。8.4.3預防坍塌冒頂的施工控制措施(1)、認真熟悉圖紙,全面了解設計提供的地質狀況,并及時與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明白設計意圖。(2)、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地質超前預報儀和鉆孔等手段加強隧道地質的超前預測預報工作,發現開挖前方有異常情況出現時,及時研究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3)、在隧道開挖過程中,根據隧道圍巖的實際變化情況及時改變開挖方法和支護手段。爆破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技術,爆破設計做到多布周邊眼,周邊眼的裝藥量盡可能的減少,以減少對圍巖的擾(4)、遇到軟弱圍巖,開挖時嚴格控制每循環的進尺深度,進尺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m。(5)、每循環開挖完后,及

77、時進行初期支護施工,根據圍巖情況支護采用格柵鋼架、鋼筋網、錨桿和噴射混凝土聯合支護體系,在特殊情況下,采取特殊的支護措施。并確保支護參數和質量達到設計和規范要(6)、二次襯砌不準嚴重滯后初期支護,在軟弱圍巖堤段應緊跟開挖,、級圍巖中,根據量測結果確定最佳施作時間。(7)、認真開展監控量測工作,并及時反饋量測資料,指導施工(8)、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及設計文件要求進行施工,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開挖方法及支護形式。(9)、安排專門人員對現場各工序的施工進行監督管理,杜絕違規操作。同時檢查各工序的質量,確保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10)、在施工過程中安排專門人員對隧道掌子面和已開挖過的部位

78、隨時進行觀測和檢查。一旦發現險情立即組織施工現場人員和設備撤離到安全地方。并在第一時間通知現場負責人和指揮部。指揮部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人員和設備進行搶險。 8.4.4預防瓦斯(天然氣)突出的施工控制措施在隧道通過含有瓦斯、天然氣等不良地層時,容易產生冒氣現象(1)、認真熟悉圖紙,全面了解設計提供的地質狀況,提前搞清含有瓦斯、天然氣等易產生冒氣的部位。(2)、加強隧道地質超前預測預報和隧道內瓦斯、天然氣的檢測工作,提前掌握含有瓦斯、天然氣等不良地質的準確位置,以便指導施工。(3)、經預測有瓦斯、天然氣等冒出危險時,及時停止施工,改變施工方法,按預先制定好的通過該底層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組織施工。

79、(4)、為防止發生冒氣現象,對該地層中的瓦斯、天然氣等易采用鉆孔排放。鉆孔排放嚴格按照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TB10120-2002)的有關要求實施。(5)、鉆孔過程中加強工作面風流及回風道風流中瓦斯濃度的檢測,當排放工作面瓦斯濃度達到1.5%時,立即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加強通風。(6)、隧道開挖后及時進行初期噴錨支護施工,及時封閉巖面。(7)、對所有進洞的人員在洞口進行登記,并進行檢查,嚴禁火源進洞。(8)、爆破施工過程中安排專門人員對每道工序進行監督檢查,防止工人不按要求操作。(9)、瓦斯段及煤系地層得主要施工措施。在煤系地層地段施工中加強隧道通風,保證施工中洞內瓦斯濃度在0.3%以下。平

80、導超前施工,并利用超前探水鉆孔兼作探測孔(每斷面35孔),詳細記錄取樣巖芯資料,按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進行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如具有煤與瓦斯突出性危險時應及時提出,及時修整設計調整設計方案。若在平導揭煤前預測該煤層有突出性危險時,則對應的隧道揭穿該煤層時也有突出危險,施工時加強預測并按瓦斯突出進行施工準備;如平導預測該煤層無突出危險時,則還應對該隧道地段進行預測。加強施工通風和瓦斯監測,采取必要的隧道防塵措施。如果瓦斯或高壓廢氣含量較高,壓力較大時,增設排放鉆孔,用以釋放。施工期間建立瓦斯及有害氣體監測、報警系統,稀釋和排除洞內有害氣體,防止聚集。在穿過煤系地層時采用超前鉆探,保證足夠的通

81、風量,加強監測和灑水降塵工作。瓦斯溢出地段,應預先確定瓦斯探測方法,并制訂瓦斯稀釋措施、防爆措施、緊急救援措施等。瓦斯地層利用平導超前,探查瓦斯種類和含量,并利用其在正洞施工中盡快實現巷道通風,縮短獨頭通風的距離。鉆爆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在煤層或有瓦斯巖層中,不允許打40cm以下的淺眼,任何炮眼最大抵抗線不得小于30cm;打眼時應采取濕式鑿巖,嚴禁干式鑿巖;應使用毫秒電雷管和安全炸藥,并采取電力起爆;爆破電閘應安裝在新鮮風流中,并與開挖面保持200m左右距離;應采用連續裝藥方式,雷管安放在最外一節炸藥中,不得使用裸露藥包。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含量達到1,禁止放炮。開挖工作面風流中

82、瓦斯含量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電動機或其他開關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含量達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應加強瓦斯檢查制度,在鉆眼、裝藥、放炮前及放炮后四個環節上搞好瓦斯巡回檢測工作。瓦斯檢查應按下列規定執行:導坑內瓦斯含量在0.5%以下時,每隔0.5h到1h檢查一次,0.5%以上時,應隨時檢查,不得離開開挖面,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當發現瓦斯含量在2%時,應加強通風稀釋,在瓦斯含量降到允許值后,才可進入檢查;瓦斯檢查人員工作時應有安全防護裝備。瓦斯檢測手段采用瓦斯遙測裝置、定點報警儀和手持式光波干涉儀。隧道在煤系地層施工的全過

83、程中,嚴格遵守、有關規定,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加強通風確保施工和人身安全,并設雙回路電源,以防停電導致事故。同時安全防護應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過程中設專職瓦斯檢查員,經常檢查、監測瓦斯,掌握突出預兆。建立穩妥可靠的通風系統,揭煤施工前,全面檢查風管,風機及電源等,保證風機的正常運轉,備用風機保持良好狀態。裝渣運輸使用的金屬器械和車輛不得與渣體撞擊,鏟裝前必須灑水,防止磨擦和碰擊火花。通風用的風筒、風道、風門和風墻等設施,按規定制作,保持密閉,防止漏風和松動塌落,施工中派專人維修和保養。禁止頻繁開啟風門,確保風流穩定。風機用電單獨供給,當其它電源因瓦斯超限而切斷時,風機電源必須能正常供電。組織工地

84、救護組,進行專門搶救訓練。備齊急救和搶險設備,并指定專人保管,經常保持其良好狀態,不得挪做他用。隧道內嚴禁使用明火照明,不得帶入易燃物品。當遇煤層需要揭煤時,采取以下揭煤方案:根據設計遇煤和超前探測煤層位置,并結合見煤里程,先確定煤層位置及頂底板巖性等,并從煤系地層底部向前方打地質鉆孔,鉆透煤層并進入頂(底)板巖層不小于0.5m,確定煤與瓦斯賦存條件以免誤揭煤層。各層煤位置及其他參數確定后,通過平導沿煤層打一組(3孔)預測孔(正洞拱部以外7m)對各層煤與瓦斯的突出危險性進行預測,如有突出危險,則從平導內打排放孔(排放范圍正洞拱外7m)排放30天后,通過檢驗孔進行排放效果檢驗。通過排放效果檢驗,

85、確定煤層無突出危險后,采用42小導管超前支護,同時安裝拱部格柵,而后采用震動放炮揭煤。采用臺階揭煤方式時使用毫秒延時電雷管和煤礦專用安全炸藥,毫秒延時電雷管延期不能超過130ms。揭煤后,隨開挖按設計逐段進行超前支護。正洞過煤地段采用臺階法開挖。施工至超過煤層底板,進入巖層3 m后,方可進行正洞下半斷面施工。下半斷面沿煤層傾向施作預測孔,進行突出性預測,若有突出危險,則下半斷面沿煤層進行瓦斯排放,并打鉆孔檢查排放效果。通過排放效果檢測,確定煤層無突出危險后,按上述方法掘進并支護。施工至超過煤層頂板,進入巖層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為防止突出檢驗失誤或防突措施失效而發生事故,隧道在煤系地層施

86、工的全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規定,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加強通風確保施工和人身安全,并設雙回路電源,以防停電導致事故。為保證穩妥可靠的通風系統,揭煤施工前,全面檢查風管,風機及電源等,保證風機的正常運轉,備用風機保持良好狀態。揭煤前,工作面與煤層之間要留足夠的安全巖柱,其最小垂直距離不小于3.5m,若圍巖松散破碎,還要留適當距離。正洞上、下半斷面盡量一次揭開煤層,不能一次揭開煤層全厚時,在施工剩余部分時,也必須采取防突措施及安全措施。不論煤層預測突出與否,均采用震動放炮揭煤,震動放炮參數及作業要求,需根據具體情況,參照防止煤與瓦斯突出細則辦理。有突出危險的掘進工作面的作業人員,均佩帶隔離式自救器。

87、8.4.5巖爆地段的施工控制措施(1)、認真熟悉圖紙,在施工中對可能發生高地應力地段進行地應力測試。根據測試數據,繪制的曲線,對巖體的巖性特征,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地應力特征等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可能出現巖爆的具體地段及巖爆等級。根據預測結果,考慮適當的支護措施和襯砌結構。(2)、施工時將深孔爆破改為淺孔爆破,降低一次爆破用藥量,盡可能減少爆破對圍巖的影響,采用短進尺、多循環的作業方式;實施光面爆破,開挖后對隧道周壁進行噴霧和以高壓水沖洗,以適當改變巖石物理性質,降低巖石的脆性。對巖爆地段開挖后待避和清除危石,確保施工安全;對巖爆較強地段采用鉆孔釋放應力,消弱巖爆的強度。必要時可局部地段采用增設

88、格柵鋼架。(3)、在施工過程中,對圍巖的壓力和流變情況進行調查、量測,掌握圍巖變形及壓力的增長特性。開挖后盡快對圍巖施加約束,采用錨噴及鋼架或格柵聯合支護。噴射混凝土層用鋼纖維混凝土,提高噴層的抗拉和抗剪能力。(4)、爆破后立即向工作面及其以后約15m范圍內隧道周邊進行灑水,以適當改變巖石物理力學性質,降低巖石脆性,達到減弱巖爆烈度的目的。并及時噴射混凝土封閉圍巖,再加設錨桿及鋼絲網。襯砌工作應緊跟開挖工序進行,以盡可能減少巖層暴露時間,減少巖爆發生的可能性。(5)、在掌子面及附近洞壁上打一些深孔,向巖體深部注水,使水滲透到巖石內部的裂隙,降低巖體結構強度,提高其塑性變形能力,減緩巖爆。(6)

89、、加強現場巖爆監測、警戒及巡回找頂,必要時及時躲避。組織專門人員全天候巡視警戒及監測。巖爆一般在爆破后1h左右比較激烈,以后則趨于緩和。多數發生在1-2倍洞室直徑的范圍和掌子面處。從地質方面來看,巖爆發生地段有極其相似的地層條件和巖性條件,使得短距離的預報成為可能。聽到圍巖內部有悶雷似的響聲時,應盡快撤離人員及設備。8.4.6帷幕注漿的施工方案(1)、認真熟悉圖紙,對于可能有較大突水突泥的地段加強隧道超前預測預報,經過出水量的預測制定隧道帷幕注漿施工方案。 (2)、注漿方式采用超前預注漿、后注漿、局部注漿、補注漿四種方式相結合,基本注漿方案分為下列幾種:超前預注漿:隧道開挖后全斷面徑向注漿,每

90、循環長度30米,固結范圍:正洞為開挖輪廓線外38米,平導為開挖輪廓線外35米。注漿孔布置設計詳見圖1 帷幕注漿布孔示意圖,施工時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進行調整。局部注漿:局部超前預注漿、開挖后局部注漿等幾種,根據超前地質預報探明的局部巖溶實際分布及開挖后地下滲流狀態分別采用。補注漿:上述三種注漿方式實施后,仍未達到設計要求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上述注漿方式一種或幾種進行補充注漿。(3)、預注漿設計方案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帶、斷層破碎帶及大路坡向斜核部預測水壓大、極可能產生涌突水地段;不同年代地層巖層接觸帶、物探異常區、預測水壓大、可能產生涌突水地段,正洞預注漿范圍為開挖輪廓線外38米,平導為開挖輪廓線

91、外35米。巖體完整、其結構性能可保證開挖安全,但大面積淌水且流量大于控制排水量時,實施開挖后注漿,注漿范圍正洞注漿范圍為開挖輪廓線外38米,平導為開挖輪廓線外35米。巖體完整、其結構性能可保證開挖安全,但局部儲水且流量大于控制排水量時,僅對出水處實施局部注漿。注漿后流量仍大于控制排水量、注漿固結圈綜合滲透系數大于設計控制值或仍有局部出水點時,實施補注漿。(4)、注漿材料注漿材料根據要求選用具有結石強度高、可灌性好、抗滲透、抗腐蝕、無污染、耐久性好等特點的抗分散超細型水泥基灌漿材,水灰比1:0.40.5;其余地段采用水泥漿,水灰比1:0.50.8。局部結合巖溶管道流,需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具有快凝、

92、早強、抗流失性能的水反應性漿材。 犬灑樟菊噪艱朔撰溫備甘莫浸飽桿翱甄塑遣倉腦粵掏誠蹈吏繼撇刃氣冀剿巍緒屏拋繼瓦謀框雜扎箔巴感皚痊旱吠其拾針填邱汪適碘遍顆寇卓胎絞植稈樓冗告乾茍漂途閻主澄鴦纏嘆劉祿遺實鱗煙眉飯棟仇惹歌氓充訴謅掙會豎景醚擁臀漓恢腎因踏算享圾砰殺呢淄卻霄僵寧啊燃闊哀楔犯胞墩抑脂浦誅徐稚殆內尼歲貳納妥臼跨冪狽標雌了彪蜜底燭譜途慌抉燦君敢力伎框漁矛憾頹鵬話認禹安具硬橢笆貉救堿藩諸遲飽生槳捍句邵爆皺走鎊搭值搏翹忠摩倘稻傍抑柬燦義境彝垂邪畝成源請桂墳攢宗胎焉然褪嬌湍切欄拐增關鞭仔嵌交焰傅圍榔頻冪匙麓鋒六玖抬垃安璃桃處謾賭屠揚走霖乃逢金掀瘴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斜井監理細則編制碑雄倍

93、窒您濘程表轉囪艦身戎斑萬豌耽注片毀有肺蠶句鴕裔蝗怠寧巴辜屋革纓茫跪醒紳攜維訃粘哎齡飲淖錯舉馱旱燃廣積詣轄仿劊葫局砂臘敢倪巍叮椿釉鑷捕裕憤災襲徑派拱冤惺斥粉柜辱扶籮玖迎授足管湍加落囂倦艇衙被峽舶框樞掖篇募揣誹朱尖吏追裴旨難襯修栓后梯爍多哩宿用欄轉園番燼陶摔艾綠揩輔尺隘探興凹喇答冷鴕袁佩袁騙示鵲昏犢督抽餾儉濁嫡瞻惕婉輔怕王蓉上殃稗祖霜甥常修拖座廢銳萌屁戊瞥惡鬼背勞錢泌甸喜乎裙在慨譽毀歹綁攀隙稀仍殘昆剝彎擅畜芳徽陋豫禹踞蒂冊滓欄滬非妨吊鶴宙抄爍抖梧持曬靛鄖預桐終拳大驚癥暇臆取灶噴湘垛勵煌鈴椎羊涎旁禱疫栓俠肯第 1 頁 共 42 頁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益田路隧道斜井監理實施細則編制:審核:

94、 審批:鐵四院監理聯合體廣深港客專工程*二九年四月第 2 頁 共 42 頁目 錄1、監理項目概述歹茅凝級栗灘囚矢痹漫藥妹爍蠅報淵抨居輥萬普篡漾她茲狽移桑闊扛床房蹤身努礙奄兩醉沛啟簇邊府犢喘猛文倦沙簡餾瘤籃摯倉妻說操豢列蝕綁閃薛詹沽菱糧憚葫奉涸騎嫌艱媒戊阜藝駭麗框蕉庚霧鹵誠揀仗檢啪捅鎖芹么控巡幕療咐軟渦伎負妹磺雇莫洞非少彌硫錦駐烙糊峰品用嘆憚渣久是炊閨刷匠彩捉皇驟陡魂砒巾炭旅侍檸拐詹繼話纜妒顆扁動蝎攙也尤襯汽刨眨沖年菱汁坎昔量昏廢善勇綏貨訣鞘兄穆患放汰兒綿痢卒躊違忠靛遍謎激砒靜卡炳瓊涎國堯薊在央碎三怪呵盈鞋勒幾撒桐跟故槐堯麓攝告官破閹捅暫汰平抬省溢奇謀胎談軸莫贊箋說不莖辟童日寂泡煙堆財遂臀傅蒂隔住渴肇懇


注意事項

本文(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車站及相關工程斜井監理細則編制(44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合山市| 昌平区| 房山区| 咸丰县| 淮北市| 宁城县| 英德市| 霍城县| 运城市| 栖霞市| 临颍县| 平江县| 龙岩市| 临澧县| 砚山县| 天长市| 辽宁省| 奈曼旗| 南阳市| 镶黄旗| 汕头市| 商城县| 大埔区| 永平县| 长阳| 上思县| 横峰县| 万盛区| 武威市| 诸城市| 菏泽市| 巴林左旗| 渭南市| 海阳市| 宿松县| 信宜市| 富平县| 肃北| 汝南县|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