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武廣鐵路工程JL1標武漢站混凝土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1頁).doc

  • 資源ID:578599       資源大?。?span id="frb11nb" class="font-tahoma">201.54KB        全文頁數:3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武廣鐵路工程JL1標武漢站混凝土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1頁).doc

1、武廣鐵路工程JL1標武漢站混凝土工程監 理 細 則 第一節 模板及支(拱)架分項工程1.1 一般規定1、模板及支(拱)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承受所澆筑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并保證結構尺寸正確,彈性壓縮、預拱度和沉降值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應進行施工工藝設計并編制施工技術方案。2、模板及支(拱)架必須安置于符合設計的可靠基層上,并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和防、排水措施。3、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模板及支(拱)架驗收.施工中觀察和維護,發現異常情況,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進行處理。4、模板支(拱)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必須符合施工技術方案的規定。1.2 模板安裝1、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

2、質量及結構必須符合施工工藝設計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觀察和測量。2、模板安裝必須穩固可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前模內積水和雜物應清理干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3、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除相關專業驗收標準特殊規定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基礎15尺量每邊不少于2處梁柱板墻拱52表面平整度5靠尺,塞尺不少于3處3高程基礎20測量梁、板、柱、墻、拱54模板的側向彎曲柱h/1000拉線尺量梁、板、墻L/15005梁、柱、板、墻、拱兩模板內寬度+10 -5尺量不少于3處6梁底模拱度+5 -2

3、拉線尺量7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施工單位全部檢驗。4、預埋件和預留孔的留置除相關專業驗收標準特殊規定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寸+10 0尺量不少于2處2預埋件中心位置3尺量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1.3 模板拆除1、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除相關專業特殊要求外。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1板、拱81002梁87581003懸臂梁(板)2752100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拆模前進行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監理單位見證試驗 2、

4、拆除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強度應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第二節 鋼筋分項工程2.1 一般規定1、從事鋼筋加工和焊(連)接的操作人員必須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F場條件焊接性能檢驗合格方能正式生產。2、澆筑混凝土之前施工單位應對鋼筋進行下列檢查:(1)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和間距等。(2)鋼筋的連接方式、連接位置、接頭數量和接頭面積百分率等。(3)預埋件的規格和數量等。(4)鋼筋保護層的厚度。3、鋼筋在運輸、加工和儲存過程中應防銹蝕、污染和變形,并按品種、規格和檢驗狀態分別標識存放。4、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要變更時,應按規定程序辦理設計變更文件。5、對電絕緣性能有特殊要

5、求的鋼筋應滿足設計要求。6、環氧涂層鋼筋的儲存、加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氧涂層鋼筋現場存放期不宜超過6個月,室外存放2個月以上時,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陽光、鹽霧和大氣暴露的影響.(2)剪切與冷彎環氧涂層鋼筋時,所有接觸環氧涂層鋼筋的支座和芯軸等接觸區均應配尼龍套筒或其他合適的塑料套筒。(3)支承環氧涂層鋼筋的墊塊和綁扎環氧涂層鋼筋的鐵絲應采用尼龍、環氧、塑料或其他材料包裹,同時構件中環氧涂層鋼筋和無涂層鋼筋不得有電接觸。(4)環氧涂層鋼筋架立后,不宜在其上行走。應防止工具或重物跌落其上,并應規定可移動設備的位置,以免損傷環氧涂層鋼筋。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環氧涂層鋼筋的涂層。尤其是剪切端

6、頭處,如有損傷應及時修補。待修補材料固定后,方可澆筑混凝土。7、鋼筋的阻銹劑的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事先經過試配,與其他外加劑聯合使用時,需先加入阻銹劑,攪拌時間可延長13min 。2.2 原材料1、鋼筋進場時,對其質量全面檢查并按批抽取試件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冷彎試驗,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以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每60t為一批,不足60t的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抽查一次;監理單位見證檢測或平行檢測,抽檢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并按批進行抽樣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冷彎試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質

7、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隨機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2、環氧涂層鋼筋的涂層檢驗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補充標準附錄A的規定。涂層厚度180-300um,且95%合格。最低不小于130um厚度記錄值。鋼筋直徑20mm 的 2t為一批。20mm 的 4t為一批。下列損傷程度不能修補和使用:(1)一點面積25mm或長度50mm。(2)1m長度內有三個點以上,即使都25 mm或長度50mm。(3)切下并彎曲的一段上涂層有6個點以上的損傷。3、鋼筋保護層墊塊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其抗壓強度不應低于結構本體混凝土強度。施工單位按規定數量制作試件進行試驗。監理單位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并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8、4、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施工單位全部檢查。2.3 鋼筋加工1、從事鋼筋加工和焊(連)接的人員必須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2、鋼筋的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滿足下列規定:(1)鋼筋表面的油污、漆污、水泥漿和用敲擊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均應清除干凈。(2)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3)加工后鋼筋表面不應有削弱鋼筋截面的傷痕。(4)鋼筋的矯直伸長率:級2%,、級1%。3、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溝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要求時應滿足下列規定:(1)所有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做成180的半圓形彎鉤。彎鉤彎曲直徑dm2.5d。鉤端應留有不小于3d的直線段。(2)受拉熱軋

9、光圓和帶肋鋼筋的末端當設計要求采用直角形彎鉤時。鉤端的直線段長度不應小于3d,直鉤的彎曲直徑dm5d。(3)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的曲線。其曲率半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4)用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一般不宜小于箍筋直徑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施工單位按鋼筋編號各抽檢10%,且各不少于3件;監理單位平行檢驗數量為施工單位抽檢數量的10%,且各不少于1件。4、鋼筋加工允許偏差(1)受力鋼筋全長允許偏差10mm。 (2)彎起鋼

10、筋的彎折位置允許偏差20mm。 (3)箍筋的內凈尺寸允許偏差3mm。施工單位抽10%,且不少于3件。2.4 鋼筋連接1、縱向受力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2、鋼筋接頭的技術要求和外觀質量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附錄B的規定。鋼筋焊接接頭應按批抽取試件做力學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承受靜力荷載為主的直徑為2832mm帶肋鋼筋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時,應按批抽取試件做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帶肋鋼筋套筒擠壓連接技術規程(JGJ108)。鋼筋接頭的外觀質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焊接接頭和冷擠

11、壓套筒連接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以同級別、同規格、同接頭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個接頭為一批,不足200個為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但至少一次。力學性能檢驗,施工單位做拉伸試驗,閃光對焊接頭增加冷彎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力學性能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3、鋼筋接頭應設置在鋼筋承受力較小處并應分散布置。布置在同一截面內的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閃光對焊的接頭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得超過50%,在軸心受拉構件中不得超過25%。在受壓區不受限制。(2)電弧焊接接頭可不受限制,但應錯開。(3)綁扎接頭

12、在構件的受拉區不得超過25%,在受壓區不得超過50%。(4)鋼筋接頭應避開彎曲處,距離彎曲點10d。(5)兩焊接接頭在35d、且500mm;兩綁扎接頭在1.3倍搭接長度范圍且500mm視為同一載面。(6)同一鋼筋上應少設接頭,同一截面接頭不得超過一個。施工單位全部檢查。2.5 鋼筋的綁扎和安裝1、安裝的鋼筋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2、安裝鋼筋時,保護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在多排鋼筋之間,必要時可墊入短鋼筋或其他的鋼墊,但短鋼筋頭或鋼墊的端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保護層墊塊強度、密度不應低于本體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和密實度,應相互錯開分散布置,并不得橫貫保護層的

13、全部截面。構件側面和底面墊塊4個/m。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3、當架立和綁扎有環氧涂層鋼筋時,不得使用無涂層普通鋼筋和金屬絲。環氧涂層鋼筋與無涂層的普通鋼筋之間不能有電連接。每米環氧涂層鋼筋上小于25mm的涂層缺陷的總面積不得大于鋼筋表面積的0.1%。符合補修的按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附錄A規定及時補修。不符合則不再使用。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4、鋼筋安裝及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除設計和特殊專業有特殊規定外,應符合下表。序號名 稱允許偏差mm1受力鋼筋排距52同排中受力鋼筋間距板、墻、基礎20柱 、梁103分布鋼筋間距204箍筋間距綁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5彎起點位置(加工偏差20

14、mm包括在內)306鋼筋保護層厚度cc35+10 -525c35+5 -2c25+3 -1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第三節 混凝土分項工程3.1 一般規定1、混凝土工程采用質量密度為2200-2550kg/m3的混凝土.2、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要求、工程性質、結構特點、環境條件等制定嚴密的施工技術方案.3、水泥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的混合材料宜為礦渣或粉煤灰。有耐硫酸侵蝕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選用中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或高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早強水泥。水泥到場后不宜露天堆放。不同種類的水泥應存于不同庫房。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變質后,應及時運出場外。4、礦物摻和料應

15、選用品質穩定的產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有明顯標志。嚴禁與水泥等其他粉狀材料混淆。5、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均勻堅固、吸水率底、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河沙,也可選用專門機械生產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沙,不得使用海沙。6、粗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粒形良好、質地均勻堅固、線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巖碎石。混凝土應采用二級或三級級配粗骨料。應分級采購、分級運輸、分級堆放、分級計量。7、外加劑應采用減水率高、坍落度損失小、適量引氣、質量穩定、能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產品。當將不同性能的多種外加劑復合使用時,外加劑之間以及外加劑與水泥之間應有良好的適應性。宜選用多功能復合外加劑。8、混凝

16、土所用的原材料應按品種、規格和檢驗狀態分別標識存放。9、混凝土中宜適量摻和符合技術要求的粉煤灰、磨細礦渣或硅灰等礦物摻和料。不同礦物摻和料的摻量應根據混凝土的施工環境條件特點、拌和物性能、力學性能以及耐久性要求通過試驗確定。10、混凝土應根據強度等級、耐久性設計要求和原材料品質以及施工工藝。可能的環境條件變化等進行多組配合比設計。配合比選定試驗提前進行,留出足夠的條件進行配合比調整。當混凝土的所用原材料、施工工藝及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選定配合比。選配合比時對于混凝土的抗裂性應進行對比試驗。混凝土攪拌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和理論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對首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含

17、氣量、泌水率、水膠比和拌和物等應進行測試鑒定。11、混凝土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計量系統應定期檢定。攪拌機經大修、中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后,應對計量器具重新進行檢定。每一工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檢查。12、混凝土運輸設備的運輸能力應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要求。保證澆筑過程連續進行。運輸過程中,應確?;炷敛话l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當運至現場的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筑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再次加水。13、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縫進行處理。14、混凝土應分層澆筑,

18、不得隨意留施工縫。15、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并保證其均勻密實。16、對于混凝土澆筑時的模板溫度,拌和物的入模溫度、拆模時的溫度及養護過程中的溫度,應制定明確的控制方案,并有效實施。17、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連續3天低于+50C或最低氣溫低于30C時,應采取冬季施工措施;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0C時,應采取夏季施工措施。18、混凝土養護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不作要求外,其他質量要求應與拌和水一致。不得用海水養護。19、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以前且齡期達7天前,新澆混凝土不得與流動水接觸。對鹽漬土等氯鹽環境中新澆筑混凝土,應保證混凝土在養護期內,并在其強

19、度達到設計強度以前不受氯鹽侵蝕。20、混凝土強度應按現行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TB10425)規定的方法進行檢驗評定?;炷翉姸鹊脑噳K試驗齡期應符合28天、56天,混凝土其他技術指標的檢驗評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定。21、當使用商品混凝土時,其質量控制必須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規定。3.2 原材料1、水泥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下表的規定水泥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技術要求備注1比表面積350m/kg(硅酸鹽、抗硫酸鹽水泥)GB/T8074勃氏法280m方孔篩篩余10%(普通硅酸鹽水泥)GB/T13453游離氧化鈣含量1.0%GB/T1764堿含量0.8% 5熟料中

20、C3A含量非氯鹽環境8%,氯鹽環境10%GB/T176計算求得6C1含量0.1%鋼筋混凝土0.06%預應力混凝土JC/T420注:1.當骨料具有堿硅酸反應活性時,水泥的堿含量不超過0.60%;2.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堿含量不宜超過0.60%。水泥的檢驗要求序號檢驗項目檢驗要求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抽樣試驗檢驗1比表面積每廠家、每品種、每批號檢查供應商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均應全部檢查。下列情況之一時,檢驗一次:任何新選貨源;使用同廠家、同批號、同品種的水泥達3個月及出廠日期達3個月的水泥。施工單位試驗檢驗;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同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出

21、場日期且連續進場的散裝水泥每500噸(袋裝水泥每200噸)為一批,不足上述數量時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樣試驗一次;監理單位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檢驗的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樣試驗次數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燒失量3游離CaO含量4MgO含量5SO3含量6C1含量7細度8凝結時間9安全性10強度11堿含量12助磨劑名稱及摻量13石膏名稱及摻量14混合材名稱及摻量15熟料C3A含量2、礦物摻和料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表的規定。應選用品質穩定的產品。品種為磨細粉煤灰、磨細礦渣粉或硅灰。粉煤灰的技術要求序號名稱技術要求備注C50以下砼C50以上砼1細度%2012GB/T15962C1含量%0.02JC

22、/T4203需水量比%105100GB/T15964燒失量%5.03.0GB/T1765含水率%1.0(干排灰)GB/T15966SO3含量%3GB/T1767Cao含量%10(硫酸鹽侵蝕環境)磨細礦渣粉的技術要求序號名稱技術要求備注1MgO含量%14GB/T1762SO3含量%43燒失量%34C1含量%0.02JC/T4205比表面積m2/kg350-500GB/T8074勃氏法6需水量比%100GB/T187367含水率%1.0GB/T180468活性指數%28d95GB/T18046 硅灰的技術要求序號名稱技術要求備注1燒失量%6GB/T1762C1含量% 0.02JC/T4203Sio

23、2含量%85GB/T187364比表面積(m/kg) 180005需水量比%1256含水率%3.0GB/T1767活性指數% 28d85GB/T187363、礦物摻和料的檢驗要求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4的規定。4、細骨料(1)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均勻堅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河砂。也可用人工砂,不宜用山砂、海砂。(2)細骨料按細度模數分為粗砂3.73.1;中砂3.02.3;細砂2.21.6。優先選用中沙。用粗砂時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以滿足混凝土的和易性。當采用細砂時宜適當降低砂率。(3)細骨料吸水率2%。細骨料的堅固性用硫酸鈉溶液循環浸泡,經5次

24、循環后試樣的質量損失率8%。(4)人工砂或混合砂的壓碎指標值應25%。經亞甲藍試驗判定后,石粉含量符合下表規定。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限值混凝土強度等級C30C30C45C50石粉含量%MB1.4010.07.05.0MB1.405.03.02.0(5)天然砂有害物質含量應符合下表,且有顆粒狀的硫酸鹽或硫化物雜質應進行檢驗,確認滿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時方能采用。砂中有害物體含量限值項目強 度 等 級C30C30C45C50含泥量%3.02.52.0泥塊含量%0.5云母含量%0.5輕物質含量%0.5Cl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成SO3)%0.5有機物含量(用比色法)顏色不應深于標準

25、色,如深,則應按水泥膠砂強度對比試驗??箟簭姸缺?.95檢驗方法和數量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的規定。5、粗骨料(1)粗骨料應選級配合理,粒形良好,質地均勻堅固,線膨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也可以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巖碎石。(2)粗骨料粒徑不宜超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2/3,且不得超過鋼筋最小間距的3/4。配制強度等級C50以上預應力混凝土時,最大公稱粒徑(圓孔)不應大于25mm。(3)粗骨料應采用二級或多級配,其松散堆積密度應大于1500kg/m3,緊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應小于2%,用于干濕交替或凍融環境條件下1.5。 粗骨料的壓碎指標值(%)混凝土強度等級C30C3

26、0巖石種類沉積巖(水成巖)變質巖或深成的火成巖火成巖沉積巖(水成巖)變質巖或深成的火成巖火成巖碎石162030101213碎卵石1612(5)粗骨料的堅固性用硫酸鈉溶液循環浸泡五次后,質量損失率為混凝土結構8%,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5%。(6)粗骨料的堿活性首先采用巖相法檢驗,如含堿硅酸反應活性礦物,其砂漿棒膨脹率應小于0.10%。粗骨料的有害物質含量限值見下表。項目強度等級4.54.54.5不容物(mg/L)200020005000可容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C1) (mg/L)50010003500硫酸鹽SO42 ( mg/L)60020002700堿含量Na2O (

27、mg/L)150015001500檢驗數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6.2.6的要求。8、鋼筋除繡劑、混凝土表面涂層和防腐蝕的所用材料等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和相關產品標準規定。施工單位按相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檢驗,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施工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并按批進行取樣試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3.3 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1、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混凝土原材料品質、設計強度等級、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藝對工程的要求,通過配比、試驗、調整等步驟選定、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應滿足施工要求。配制成的混凝土應滿足設計強度、耐

28、久性等質量要求。配合比選定試驗的檢驗項目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6.3.1的要求。施工單位對同強度等級、同性能的砼進行一次砼配合比選定試驗,當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藝發生變化時,均應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監理單位見證配合比選定試驗或平行檢驗并檢查確認配合比選定單。2、選定混凝土配合比應遵循下列基本規定:(1)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性能,混凝土應摻外加劑,一般情況下,礦物摻和料不宜小于膠凝材料總量的20%。當粉煤灰摻量大于30%時,混凝土的水膠比不宜大于0.45。預應力混凝土以及處于凍融環境中的混凝土的粉煤灰

29、的摻量不宜大于30%。(2)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總量400kg/m,C3540混凝土450kg/m,C50及以上混凝土500kg/m。(3)優先選用多功能復合外加劑。(4)耐久性壽命100年的混凝土最大含堿量:干燥環境3.5kg/m3;潮濕環境3.0kg/m。(5)混凝土入模含氣量:無抗凍要求時2.0%,有抗凍要求時D14.0%,D2、D35.0%,D45.5%。施工單位對每一混凝土配合比進行一次總堿含量計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計算、監理檢查施工單位計算單。3、鋼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礦物摻和料、骨料、外加劑和拌和水等介入的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0%。預應力混凝土

30、結構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06%。施工單位對每一混凝土進行一次氯離子總含量計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計算,監理單位檢查計算單。4、混凝土最大水膠比和混凝土膠凝材料的最低用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2的規定。化學侵蝕3的要求。膠凝材料的抗蝕系數應按試驗求得,不得小于0.8。施工單位對每一混凝土配合比進行一次計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計算,監理單位檢查計算單。3.4 混凝土攪拌1、嚴格按批準的配合比準確稱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偏差符合下列規定:(重量計量)膠凝材料(水泥、礦物摻和料等)為1%,外加劑為1%,粗、細骨料為2%,拌和水為1

31、%。每工班抽查不應少于1次。施工單位復稱,監理單位見證檢驗。2、攪拌混凝土前應嚴格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出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粗骨料含水量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配合比。每工作班抽查不應少于一次,監理全部檢查。施工單位進行砂石含水率測試,提出施工配合比,監理單位見證試驗,確認配合比。3、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進行測定,測定值應符合理論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施工單位每拌制50m或每工作班測試不應小于1次,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測試結果。施工單位進行坍落度測試,監理單位見證試驗。4、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氣量應滿足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每拌制50m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測試不少于1次

32、。監理全部檢查測試結果。施工單位進行含氣量試驗,監理見證試驗。5、先投細骨料、水泥和礦物摻和料,攪拌均勻后加水并將其攪拌成砂漿,再向攪拌機投入粗骨料,充分攪拌后再投入外加劑,并攪拌均勻。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起至開始卸料止,延續攪拌混凝土的最短時間應經試驗確定。3.5 混凝土運輸1、近距離運輸時宜采用混凝土泵、料斗或皮帶傳輸,長距離運輸的,宜采用攪拌車運輸。運輸過程中確保不離析 、不漏漿,不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不過多等現象,運至澆筑地點的混凝土應保持均勻和規定的坍落度,如發生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筑前二次攪拌,但不得加水。2、用吊斗(罐)運輸時,出口到承接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且卸料口(活門)開啟方便

33、,并不得漏漿。3、攪拌車運輸過程中以2-4r/min轉速轉動。當到現場時,應高速旋轉20-30s后再將拌和物喂入泵車料斗中。4、泵運混凝土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泵的運輸能力應與攪拌機械的供應能力相適應。(2)混凝土泵型號可根據工程情況最大泵送距離、最大輸出量等參數選定。優先選用泵送能力強的大型設備,以便盡量減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3)泵的位置靠近澆筑點,料斗口能移動。當泵送下料口固定時,固定間距要小于3m。不得用振搗棒平拖混凝土。5、混凝土從加水攪拌到入模的最長時間應由試驗室根據水泥初凝時間及其施工氣溫確定。宜符合下表混凝土拌和物運輸時間限值(min)氣溫T()無攪拌運輸有攪拌運

34、輸20T30306010200m分段不宜超過2段;當截面積300m時,分段不宜超過3段,且每段面積不得16M時應沿拱的跨度方向分段澆筑,各分段的界面與拱脅中心線垂直。兩鄰接澆筑段間應預留間隔槽。位置應設在拱架節點處,并應避開拱脅間的橫撐、隔板及梁上的桿件。(4)各分段內的混凝土應一次澆完。當因故中斷再接續澆筑時,新舊混凝土的接合面應垂直于拱的中心線,已澆筑的混凝土應修鑿成階梯形,并與拱中心線垂直。(5)預留間隔槽中的混凝土,應待各混凝土澆筑完,且兩相鄰段混凝土至少硬化7天后,方可由拱腳向拱頂依次對稱澆筑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 封頂時應待兩側間歇槽澆完,且澆筑溫度已接近拱的設計澆筑溫度時,方可澆筑

35、拱頂間隔槽中的混凝土。封頂時的氣溫和混凝土的溫度應有記錄。(6)當澆大跨度拱脅時,已安裝的縱向鋼筋不應由于拱架沉陷或其他原因而發生變形現象。(7)與墻柱(墩)整體連按的梁或板澆筑,應待墻或柱澆筑完畢,并初步沉實11.5h,再連續澆筑梁或板的混凝土。3.7 混凝土振搗1、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隨時振搗并使其均勻密實。宜采用插入式垂直點振;并和附著式振搗器聯和振搗;坍落度低應加密振搗;預應力箱梁宜采用側振并輔以插入式振搗器成型。避免重復振搗,防止過振。2、采用機械振搗時應符合下列條件:(1)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深度宜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

36、100mm距離。當振搗完畢邊振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動棒,不得將震動棒平拖驅趕混凝土。(2)表面振動器的移動距離應能覆蓋已振動部分邊緣。(3)附著式振動器的設置間距和振動能量應試驗確定,并與模板緊密連接。(4)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埋件。(5)每一振點宜振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3、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修整、抹平裸露面,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嚴禁灑水抹面或過度操作。4、混凝土施工時,施工單位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監理單位旁站監理,并做好監理旁站記錄。3.8 混凝土養護1、自然養護及蒸汽養護,控制濕度和溫度,盡量減少表面暴露時間,用蓬布、塑料布覆蓋

37、防止表面水份蒸發。2、蒸汽養護分為靜停、升穩、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靜停期間環境溫度5,澆筑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后方可升溫。恒溫期間不宜60,最大65,恒溫養護時間應根據脫模強度、配合比情況及環境條件等確定,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于20。養護水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15。3、自然養護帶模期間應采用帶模包裹、澆水、噴淋灑水或蒸汽等措施保潮濕養護。為保證拆模順利,可在混凝土澆筑24-48h后略微松開模板,并繼續澆水養護至拆模,覆蓋嚴密,下面結有水珠為宜。當環境溫度低于5度時禁止灑水。4、噴涂養護液養護時,確保不漏噴。5、混凝土終凝后的持續保濕養護時間最低期限如下表:

38、混凝土類型水膠比大氣潮濕(RH50),無風,無陽光直射大氣干燥(RH50),有風或陽光直射日平均氣溫T(0C)潮濕養護期限(d)日平均氣溫T(0C)潮濕養護期限(d)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和料0.455T10215T102810T201410T2021T2010T20140.455T10145T102110T201010T2014T207T2010膠凝材料中未摻礦物摻和料0.455T10145T102110T201010T2014T207T20100.455T10105T101410T20710T2010T207T207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宜小于。、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預應力、

39、噴射混凝土、蒸汽養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28d,其他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條件試件試驗齡期為56d。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其試件的取樣與留置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盤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現澆混凝土的每一結構部位,取樣不得少于一次。(4)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試件。(5)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規定和實際需要確定。施工單位按規定的取樣與留置組數頻率所需制作試件;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的

40、次數為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監理單位檢查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或平行檢驗。6、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件的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炷量箟簭姸韧瑮l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規定和實際需要確定。橋梁的墩臺、梁部和隧道的襯砌等重要部位應制作抗壓強度同條件養護試件。其取樣、養護方式和試件留置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426)的規定。施工單位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規定和實際需要數量進行檢驗,對橋梁每墩臺、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m襯砌應按不同強度等級檢驗各不少于一次;監理單位見證試驗或平

41、行檢驗的次數為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監理單位檢查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或平行檢驗。7、當設計對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有要求時,其彈性模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彈性模量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抽樣制作,試件制作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隨構件同條件養護的終張拉放張彈性試件不得少于一組。(2)標準條件養護28d彈性模量試件不得少于一組。(3)其他條件養護試件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和實際需要確定。施工單位按規定制作彈性模量試件;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的次數為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監理

42、單位檢查混凝土彈性模量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或平行檢驗。8、當設計對混凝土抗滲等級有要求時,其抗滲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抗滲試件在混凝土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施工單位每5000m3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藝的混凝土應至少制作抗滲檢查試件一組(6個),不足5000m時也應制作抗滲檢查試件一組,隧道襯砌每200m應至少制作抗滲檢驗試件一組;監理單位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的次數為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抗滲試驗;監理單位檢查混凝土抗滲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或平行檢驗。9、混凝土表面涂層等附加防腐蝕措施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施工單位按相關標準進行檢驗;監理單位見證

43、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的次數為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按相關標準進行抽樣試驗;監理單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10、普通混凝土結構表面的非受力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0mm,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表面不得出現裂縫。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11、結構外形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除相關專業技術條件、驗收標準有特殊規定外,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6.4.17的規定。施工單位全部檢查。12、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露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施工單位全部檢查。3.9 拆 模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

44、下列規定:1、側模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2、底?;炷翉姸冗_到下表的規定后,方可拆除。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百分率板、拱250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梁(板)27521003、芯?;蝾A留孔洞的內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不發生坍塌和裂隙。方可拆除。4、在冬季環境溫度低于00C不宜拆模。在炎熱和大風干燥季節,應采取逐段拆模、邊拆邊蓋的拆模工藝。5、拆模時混凝土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得大于200C(墩臺、梁體芯部混凝土與表層混凝土之間、表層混凝土與環境之間以及箱梁腹板內外側混凝土之間的溫差均不得大于150

45、C)?;炷羶炔块_始降溫前不得拆模。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測溫檢查)3.10 混凝土的缺陷處理1、拆模后如表面粗糙、不平整、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和不良外觀時,及時報告監理和業主,不得自行處理。2、當表面缺陷經分析不危及結構或構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時,可采用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方案。進行修補處理。修補和填充的混凝土應與本體混凝土表面緊密結合。在填充、養護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應堅固、無收縮開裂或產生鼓形區。表面平整且與相鄰表面平齊,耐久性應不低于本體。3、除監理工程師批準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許粉刷。第四節 預應力分項工程4.1 一般規定1、預應力工程的施工單位應具有相

46、應的資質。施工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2、預應力筋張拉設備(測力傳感器、儀表和量具)應按檢定周期定期檢定。應配套標定、配套使用。3、預應力材料制作安裝時應避免污染和電火花損傷。4、預留孔道安裝時應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5、后張法預應力筋張拉前,應對孔道摩阻損失、擴孔段摩阻損失和錨口摩阻損失進行實際測定;根據實測結果對張拉控制應力做適當調整,并經監理和設計單位認可。6、后張法預應力筋張拉前,應清除孔道內的雜物和積水;預應力筋張拉后,應盡早進行孔道壓漿;孔道壓漿工藝應符合設計要求;同一孔道壓漿應連續進行,一次完成。處于氯鹽環境下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留孔道應采用塑料波紋管。7、預應力張拉、控制應力應符

47、合設計要求。后張法預制梁終張拉完成后應對梁體彈性上拱值進行實測。8、錨圈與錨墊板之間的交接縫、轉折器切割后的外露面、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間的交接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防水、防銹處理。封端前,封端處的梁端混凝土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4.2 原材料1、預應力筋進場時,必須對其質量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并抽取試件做破斷負荷、屈服負荷、彈性模量、極限伸長率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生產工藝、同交貨狀態的預應力筋每30t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平行檢驗或見

48、證取樣檢測,抽檢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和進行試驗;監理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進行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檢測。2、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必須對其質量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并按批進行外觀、硬度、靜載錨固系數性能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同一種類、同種材料和同一生產工藝且連續進場的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每1000套為一批,不足1000套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抽檢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外觀

49、檢查,施工單位每批抽檢10%,且不少于10套;監理抽檢數量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且不少于3套。硬度試驗,施工單位每批抽檢5%,且不少與5套;監理抽檢數量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且不少于2套。靜載錨固系數性能試驗,施工單位每批抽檢1次(3套);監理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抽檢數量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于一次(3套)。施工單位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并進行性能試驗;監理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3、孔道壓漿采用的水泥、外加劑的質量要求同混凝土分項工程。4、預留孔道所用的金屬螺旋管、塑料波紋管等,其表面應無油污、損傷和孔洞。施工單位、監理單

50、位全部檢查。4.3 制作和安裝1、預應力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2、預應力筋展開后應平順、不得有彎折;表面不應有裂紋、小刺、機械損傷、氧化鐵皮和油污等。預留孔道所用的金屬螺旋管、塑料波紋管等,其品種、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中應密封良好、接頭嚴密、線形平順、安裝牢固。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3、預應力筋下料長度應按設計要求或工藝要求計算確定。其允許偏差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7.3.4的規定。預留孔道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7.3.5的規定。4.4 預應力張拉1、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的品種

51、、規格、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2、后張法預應力筋預張拉時,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初張拉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預應力筋終張拉時,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彈性模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單位每次張拉全部檢查。后張法預應力筋預張拉時,檢查一組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強度;預應力筋終張拉時,檢查一組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強度和彈性模量。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施工單位進行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強度和彈性模量試驗;監理檢查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試驗報告或見證試驗。3、預應力筋的預施應力、張拉順序和張拉工藝,必須符合施工技術方案和設計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

52、旁站監理。4、預應力筋的實際伸長值與計算伸長值的差值不得大于6%。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旁站監理。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的預應力筋斷裂或滑脫數量不得超過預應力筋總數的5,并不得位于結構的同一側,且每束內斷絲不得超過1根。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旁站監理。6、張拉端預應力筋內縮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張拉端預應力筋內縮量限值和檢驗方法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表的規定。 4.5 壓漿和封端1、孔道壓漿漿體的流動度、泌水率、凝結時間、膨脹率等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單位同配合比、同施工工藝至少試驗一次;監理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2、孔道壓漿工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3、孔道內水泥漿應飽滿密實。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旁站監理。3、水泥漿試件應在壓漿地點隨機抽樣制作。水泥漿的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于在壓漿后28d內須要移動的構件,應在壓漿地點隨機抽樣制作同條件養護水泥漿試件,移動混凝土構件時水泥漿的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水泥漿的抗壓強度應大于設計強度的75%。施工單位每工作班至少留置一組(6塊)邊長為70.7mm立方體試件;必要時增加一組同條件養護試件;監理全部檢查。施工單位進行水泥漿試件抗壓強度試驗;監理檢查其試驗報告。4、錨具和預應力筋封閉防護前必須按設計要求對錨具和預應力筋做防銹和防水處理。錨具和預應力筋封閉防護必須符合

54、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1)凸出式錨固端錨具的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2)外露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查。5、預應力筋錨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機械切割。外露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外露長度不宜小于預應力筋直徑的1.5倍,且不小于30mm。施工單位檢查預應力筋總數的3%,且不少于5根(束)。第五節 混凝土實體質量檢查1、混凝土工程完成后,對實體質量進行檢查。具體檢查項目和數量由建設單位、建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各方共同根據結構、構件特點和重要性確定。2、普通混凝土結構表面裂縫寬度用肉眼、刻度放大鏡觀察不大于0.2mm,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不得

55、出現裂縫。核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路基:每處支擋結構全部檢查;(2) 橋涵:每孔梁、每個墩臺、每座涵洞全部檢查;(3)遂道:襯砌的拱部、邊墻、仰拱(底板)及洞門、端翼墻全部檢查。3、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滿足精度要求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儀測定混凝土保護層的實際厚度,90%測點實測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值。低于設計厚度鑿開實測。梁、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懸挑類構件、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核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路基: 每支擋結構不少于3處,每處不少與10點;(2)橋涵:每孔梁不少于3處,每個墩臺不少于3處,每座涵洞不少于3處,每處不少于10個點;(3)遂道:每100米襯砌的拱部、邊墻、仰拱(底版)各不少于1處,洞門、端翼墻各不少于3處,每處不少于10個點。6、對混凝土耐久性指標的檢驗應符合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中附錄G的有關規定。


注意事項

本文(武廣鐵路工程JL1標武漢站混凝土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1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焦作市| 越西县| 吐鲁番市| 永兴县| 博野县| 彩票| 鄂托克前旗| 衡东县| 扎赉特旗| 肥城市| 富宁县| 轮台县| 霸州市| 额济纳旗| 昌江| 贡山| 嘉峪关市| 昔阳县| 曲阳县| 民丰县| 天柱县| 江口县| 北海市| 米易县| 桂林市| 砚山县| 白玉县| 开平市| 修水县| 紫阳县| 郧西县| 石狮市| 忻州市| 汉川市| 临泽县| 修武县| 紫阳县| 清徐县| 德州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