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移動通信公司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工程質量驗收細則(38頁).doc

  • 資源ID:578614       資源大小:110.54KB        全文頁數:3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移動通信公司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工程質量驗收細則(38頁).doc

1、 直 放 站 及 室 內 覆 蓋 系 統工 程 質 量 驗 收 細 則 (v2.0) 目 錄 第 一 章 總 則 第 二 章 設 備 安 裝 第一節 有源、無源設備安裝第二節 天線安裝第三節 饋線安裝第四節 接地第五節 標簽第六節 電源第七節 附件安裝 第 三 章 設 備 調 測 第一節 直放站設備調測 第二節 室內覆蓋系統調測 第 四 章 系統整體測試第一節 室外直放站系統整體測試第二節 室內覆蓋系統整體測試 第 五 章 竣 工 文 件 第 六 章 工 程 驗 收 評 估第 一 章 總 則一、 為保證移動電話直放站及室內覆蓋工程的施工質量,明確工程質量監查的技術規范,特制定本驗收細則。二、

2、本細則根據設計部門的工程設計文件以及相關廠家的設備技術規范制定。三、 本細則既是工程管理部門對直放站及室內覆蓋工程竣工驗收的評分依據,又是工程施工部門的技術指導標準。 四、 本驗收細則的解釋權和修改權屬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五、 一切與以往細則的不同之處,以本驗收細則為準。六、 驗收必備工具及資料 第 二 章 設 備 安 裝第一節 有源、無源設備安裝有源設備主要指直放站、干線放大器、光纖及有源分布系統的主機單元、遠端單元等設備。無源設備主要指各類無源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衰減器等設備。1.1 主機安裝位置要求設備安裝位置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設備安裝位置無強電、強磁和強腐蝕性設備的

3、干擾。設備安裝位置應便于設備的調測、維護和散熱需要。對于室外安裝的主機,須做防雨水濺濕主機箱體底部、防曬、防破壞的措施。對于室內安裝的主機,室內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室內的溫度、濕度不能超過主機正常工作溫度、濕度的范圍。1.2 機架固定主機機架安裝時應用安裝件進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并應保證機架底部距離地面有一定距離。1.3 主機內設備單元的安裝要求所有的設備單元安裝正確、牢固,無損壞、掉漆的現象,對于載波選頻直放站、光纖、有源分布系統的主機單元,模塊安裝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無設備單元的空位應裝有蓋板。1.4 主機外部電纜連接連到主機架的電源線不能和其他電纜捆扎在一起。所有與設備相

4、連的電纜要求接觸良好,不能有松動的現象。1.5 無源設備的安裝無源器件應用扎帶、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許懸空無固定放置。第二節 天線安裝室外天線安裝2.1 天線支撐件的安裝 天線的各類支撐件應結實牢固,鐵桿要垂直,橫擔要水平,所有鐵件材料都應作防氧化處理。2.2 天線安裝2.2.1 天線必須牢固地安裝在其支撐件上,其高度位置符合設計方案的規定。2.2.2 天線與跳線的接頭應作防水處理。連接天線的跳線要求做一個“滴水彎”。2.3 天線的指向直放站的覆蓋天線和施主天線應使用方向性天線(光纖直放站的覆蓋天線可以使用全向天線),其指向和俯仰角要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施主天線的指向可以在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進行

5、微調,使接收到的施主小區的信號最強。室內天線安裝2.4 天線安裝 天線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規定 若為掛墻式天線,必須牢固地安裝在墻上,保證天線垂直美觀, 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 若為吸頂式天線,可以固定安裝在天花或天花吊頂下,保證天線水平美觀,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如果天花吊頂為石膏板,還可以將天線安裝在天花吊頂內,但必須對天線做牢固固定,不能任意擺放在天花吊頂內。 安裝天線時應戴干凈手套操作,保證天線的清潔干凈。第三節 饋線安裝3.1 饋線的布放必須按照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且應整齊、美觀,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飛線等情況。3.2 當饋線或跳線需要彎曲布放時,要求彎曲角保持

6、圓滑,其彎曲曲率半徑不超過下表的規定: 線 徑二次彎曲的半徑 一次性彎曲的半徑 1/4”軟饋30mm-1/2”軟饋40mm-1/4”100mm50mm3/8”150mm50mm1/2210mm70mm7/8360mm120mm3.3 饋線的連接頭都必須牢固安裝,接觸良好,室外饋線的連接頭以及室內饋線連接頭放置于水管井內的,應做防水密封處理。3.4 室外饋線從饋線口進入室內之前,要求有一個“滴水彎”,或斜向上走線,以防止雨水沿著饋線滲入室內。饋線進出口的墻孔應用防水、阻燃的材料進行密封。3.5 饋線布放位置室內饋線的布放應盡量使用電氣管井,避免使用風管或水管管井,避免與強電高壓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

7、布放,確保無強電、強磁的干擾。室內饋線盡量在線井和天花吊頂中布放,對于不在機房、線井和天花吊頂中布放的饋線,應套用PVC管。 地下停車場的布線應高于排風、消防等管道”以免因布線過低而引起車輛掛斷饋線的現象。3.6 饋線、跳線、走線管的固定所有饋線、跳線、走線管都應用饋線夾、饋線座、線碼、扎帶等加以牢固固定,固定間距如下表: 1/2 線徑饋線1/2 線徑饋線饋線水平走線時:1.0米1.5米 饋線垂直走線時:0.8米1.0米 室外饋線要求沿室外走線梯固定,或用線碼沿墻壁固定,固定間距按3.6.1的要求。室外跳線要求沿天線支撐件固定。3.7 走線管3.7.1 要求所有走線管布放整齊、美觀,盡量靠墻布

8、放,并用線碼或饋線夾按的要求進行牢固固定,轉彎處要使用轉彎接頭或波紋管等軟管連接。3.7.2 若走線管無法靠墻布放(如地下停車場),饋線走線管可與其它線管一起走線,并用扎帶與其它線管固定。第四節 接 地4.1 直放站、干線放大器、光纖及有源分布系統的主機單元設備必須接地,接地線截面積16平方毫米,接地電阻小于5歐姆。4.2 饋線接地4.2.1 室外饋線必須接地。每條饋線都應用接地件和截面積為16平方毫米的接地線接地,接地電阻小于5歐姆。室外饋線長度大于20米時,應在近直放站一端再接一次地。4.2.2 饋線的接地線要求順著饋線下行的方向進行接地,不允許向上走線。4.2.3 為了減少饋線的接地線的

9、電感,要求接地線的彎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徑大于130毫米。4.3 天線支撐件等室外設施都要求接地,并且要求接地電阻小于5歐姆。4.4 主機保護地、饋線、天線支撐件的接地點應分開。每個接地點要求接觸良好,不得有松動現象,并作防氧化處理(加涂防銹漆、銀粉、黃油等)。4.5 所有接地線應用線碼或扎帶固定,固定間距為0.3米,外觀應平直美觀。4.6 避雷針4.6.1 避雷針要求電氣性能良好,接地良好。4.6.2 室外天線都應在避雷針的45度保護角之內。第五節 標 簽5.1 每個設備和每根電纜的兩端都要貼上標簽,根據設計文件的標識注明設備的名稱、編號和電纜的走向。5.2 標簽應用專用電子標簽機打印,

10、不能手寫。5.3 各種設備標簽的編號格式如下:無源分布系統設備:天線: ANT n-m功分器:PS n-m耦合器:T n-m合路器:CB n-m負載: LD n-m衰減器:AT n-m干線放大器:RP n-m有源分布系統設備:射頻有源天線:PT n-m有源功分器: PPS n-m中途放大器: IA n-m末端放大器: EA n-m主機單元: HUB n-m光纖分布系統設備:主機單元: HS n-m遠端單元: RS n-m光纖有源天線:OT n-m光路功分器: OPS n-m饋線:起始端:to _設備編號終止端:from_設備編號注:以上n表示設備的編號,m表示該設備安裝的樓層。舉例說明:1、

11、安裝在9層編號為2的三功分器,它的標簽為:三功分器PS2-9F 2、一段饋線,起始點是安裝在9層編號為2的功分器PS2-9F,終止點為安裝在10層編號為3的耦合器T3-10F,則此段饋線的標簽為:TO T3-10F 起始端標簽:FROM PS2-9F 終止端標簽:5.4 設備的標簽應貼在設備正面容易看見的地方,對于室內天線,標簽的貼放應保持美觀,且不會影響天線的安裝效果。5.5 饋線的標簽盡量用扎帶牢固固定在饋線上,不宜直接貼在饋線上。第六節 電 源6.1 主機電源插板至少有兩芯及三芯插座各一個,工作狀態時放置于 不易觸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觸電。6.2 要求提供穩定的交流電輸入, 其輸入電壓允

12、許波動范圍為198V242V。6.3 直流(48V,24V)供電采用2.5平方毫米的供電電纜,交流供電采用2.5平方毫米的供電電纜。6.4 若電源走線較長,應用線碼固定,固定間距為0.3米,走線外觀要平直美觀。第七節 附件安裝附件安裝主要是指光纖直放站的波分復用單元、光耦合單元、中繼耦合器等設備的安裝和光路連接。7.1 波分復用單元和光耦合單元:原則上必須放置在用戶光端機架上并用螺釘固定,若無條件,也可固定在走線架上。7.2 中繼耦合器:安裝在用戶基站上方的走線架上,串接在跳線與主饋線之間并加以固定。7.3 光路連接7.3.1 主機用尾纖和適當光衰減器或光法蘭頭與用戶的光纜連接,注意保護尾纖頭

13、以防止碰撞,使用前用無水酒精清潔尾纖頭以防止灰塵沾染。7.3.2 連接時插銷與插孔要準確對位,連接螺母要擰到底。7.3.3 當系統采用波分復用時,在與用戶光系統連接前必須測試并確保波分復用單元均處于正常狀態。7.3.4 尾纖必須用藍色波紋管保護后走線,用扎帶固定在走線架上。第三章 設 備 調 測第一節 直放站設備調測1. 測試項目及其指標要求 要求對直放站的各項指標進行測試,并在直放站初驗竣工文件中填寫“直放站性能測試記錄表”。 1.1 基 本 工 作 頻 帶 GSM900直放站的工作頻帶應滿足以下要求: 上行:890 909MHz下行:935 954MHz為適應部分站點的特殊需要(如抑制聯通

14、信號或抑制干擾),要求寬帶直放站的帶寬在219MHz范圍內可調,具體工作頻帶的設置按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 1.2 帶 內 平 坦 度 在直放站輸入信號和增益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直放站輸出端測試在直放站有效工作帶寬內的不同頻率上最大和最小輸出信號的差值(峰峰值)。要求直放站的帶內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1.3 接收信號功率測試現場直放站下行接收信號功率。測得的接收信號電平不能超過直放站允許的最大輸入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或與竣工文件相符。1.4 輸出信號功率測試現場直放站下行的輸出信號功率。測得的輸出信號功率不能超過直放站的最大輸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或與竣工

15、文件相符。1.5 增益測試現場直放站的實際上下行增益(輸出信號功率-輸入信號功率),并與直放站標注的增益值比較是否一致,誤差范圍在10%內。 1.6 收發信隔離度測試室外無線直放站收發信兩端的隔離度。直放站收發信隔離度的要求如下:隔離度I直放站實際工作增益G + 10dB1.7 駐波比分別在直放站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其至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駐波比,其駐波比要求小于1.5。 1.8 噪聲電平分別在直放站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對于光纖直放站,分別在中繼端機的輸入端和覆蓋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要求直放站上行噪聲電平小于-36dBm,而且到達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聲電平

16、小于-120dBm。設直放站上行噪聲電平為PNR,從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輸入端的信號損耗為LP,則要求直放站上行噪聲電平: PNR -120dBm + LP 1.9互調干擾 分別在直放站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上下行互調干擾產物(對于光纖直放站,分別在中繼端機的輸入端和覆蓋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下行互調干擾產物)。,要求在900MHz頻段帶內所有互調均小于-36dBm,1800MHz頻段小于-30dBm。 1.10帶 外 雜 散 波 測試工作頻帶外雜散輻射信號的強度。帶外雜散波在900MHz頻段要求小于-36dBm,1800MHz頻段要求小于-30dBm。 1.11帶外抑制度 測試直放站對工作

17、帶寬外所獲得的信號增益的抑制程度。對于寬帶直放站,帶外抑制度要求如下:設f1、f0、f2分別為濾波器帶寬的下限、中心頻率和上限當直放站最大增益80dB時,則上下行必須滿足: 頻率增益衰減f1-2MHz-60dBf1-1MHz-50dBf1-600KHz-40dBf1-400KHz-25dBf1-2dBf00dBf2-2dBf2+600KHz-25dBf2+600KHz-40dBf2+1MHz-50dB當直放站最大增益80dB時,則上下行必須滿足: 頻率增益衰減f1-2MHz-50dBf1-1MHz-35dBf1-600KHz-25dBf1-2dBf00dBf2-2dBf2+600KHz-25d

18、Bf2+1MHz-35dB 對于載波選頻直放站, 帶外抑制要求如下:設f0為濾波器中心頻率,直放站增益為85dB,則上下行必須滿足:頻率增益衰減f0-1MHz-50dBf0-600KHz-45dBf0-400KHz-3dBf00dBf0+100KHz-3dBf0+400KHz-35dBf0+600KHz-45dBf0+1MHz-50dBf0+5MHz-60dB 1.12 輸出光功率 分別在光纖直放站中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下行輸出光功率,在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上行輸出光功率。要求輸出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輸出光功率值范圍。 1.12 接收光功率分別在光纖直放站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

19、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圍。 1.13 遠程監控功能對于具備遠程監控功能的直放站,測試其遠程監控功能的性能指標。要求遠程監控功能符合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要求。2. 測試方法2.1 實驗室測試方法實驗室測試方法適用于具備良好實驗環境和各種測試儀表儀器,可以對直放站單機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的情況。直放站實驗室測試方法基本參照中國通信行業標準YD/T952-1998900MHz直放機技術要求及測量方法(詳見附件一)。2.2 現場測試方法現場測試方法適用于驗收時對已開通的直放站進行現場在線測試。完成現場測試需要的基本儀表有:頻譜儀(帶掃頻源)、環形器(或

20、耦合器)、衰減器、site master (最好帶功率計功能)。若測試光纖直放站,還需要光功率計。 測量條件.1 溫度:50C400C(室內型),-300C+550C(室外型)。.2 濕度:85%(室內型),95%(室外型).3 氣壓:70106kPa。.4 測量信號標準阻抗為50歐姆。.5 標準輸出負載是一個能承受被測設備輸出功率的50歐姆非輻射性電阻負載。.6 周圍無影響設備正常工作的電磁干擾及機械振動。.7 各儀表儀器必須在當年通過國家三級計量標準檢測(附有計量檢測證明),在使用前均經過嚴格校正。 具體測試方法.1 基本工作頻帶、帶內平坦度RF IN(1) 調節頻譜分析儀為掃頻輸出狀態,

21、掃頻信號輸出端口(RF OUT)經衰減器A(衰減值應保證頻譜儀經衰減后可以輸出不使待測直放站輸出飽和的信號Lin)連接到待測直放站的輸入端口,待測直放站輸出端口經衰減器B(衰減值應保證大于待測直放站最大輸出功率與頻譜儀最大輸入功率的差值)連接到頻譜儀輸入端口(RF IN),如圖所示:衰減器A衰減器B待測直放站RF OUT頻譜分析儀掃頻輸出頻譜分析儀 HP8920AHP8591EHP8920AHP8591E(2)首先調測待測直放站。若待測直放站為寬帶直放站,則設置待測直放站帶寬的上下截至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35和954MHz,中心頻率為944.5MHz。(3)若待測直放站為載波選頻直放

22、站,而且選頻模塊數目不少于2個,則分別設置待測直放站其中兩個選頻模塊的中心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35.2和954MHz。(4)然后調測頻譜儀的掃頻輸出信號。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44.5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在頻譜儀自環的方式下調測輸出掃頻信號)(5)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觀察測試結果。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944.5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掃頻寬度(SPAN)、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輸入衰減(ATT)調適當,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參考

23、電平(REF)調到使屏幕上的信號幅度低于頂刻度5-10dB左右。(6)對于寬帶直放站,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下降2dB的頻點f1和f2即為被測直放站實際工作頻帶的上下截至頻率;對于載波選頻直放站,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最低頻處輸出信號波形下降1dB的上截至頻率f1和最高頻處輸出信號形下降1dB的下截至頻率f2即為被測直放站實際工作頻帶的上下截至頻率。(應符合1.1的要求)(7)同時觀測有效工作頻帶內的最大和最小電平之間的差值即為帶內平坦度DA dB(峰峰值)。(應符合1.2的要求)(8)以上為對待測直放站下行工作頻帶的測試,將待測直放站的輸入輸出端口對調,并相應調節頻譜儀的中心頻率至899.5 M

24、Hz,則可對待測直放站上行工作頻帶進行測試。(9)測試完畢后,記錄測試數據,將被測直放站的原有設置還原。.2 實際工作頻帶、帶內平坦度(1) 測試連接方式與.1一致。(2) 不對待測直放站原有設置進行任何改變,依然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44.5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3) 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下降2dB的頻點f1和f2,|f1-f2|即為被測直放站實際工作狀態下相應的2dB帶寬。(應符合1.1的要求)(4) 觀測實際工作頻帶內的最大和最小電平之間的差值即為帶內平

25、坦度DA dB(峰峰值),從而得到實際的工作頻帶的帶內平坦度的值。(應符合1.2的要求)(5) 根據相同的原理測試上行的實際工作頻帶、工作帶寬和帶內平坦度。.3 帶外抑制度(1)測試連接方式與.1一致。(2)將待測直放站增益調到最大,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44.5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若待測直放站為載波選頻直放站,而且選頻模塊數目不少于2個,則分別設置待測直放站其中兩個選頻模塊的中心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35.2和954MHz。(3)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頻譜儀的中心頻率也調

26、到f0,其他參數均調適當,從頻譜儀上讀出輸出信號的帶內信號電平Lo(dBm),然后在有效工作頻帶外100KHz、400KHz、600KHz、800KHz、1MHz、5MHz、頻率點處讀出相應的信號電平Lx。(4)帶外抑制度A = Lo Lx(dB)。(應符合1.11的要求)(6) 根據相同原理測試直放站上行帶外抑制度。(7) 測試完畢后,記錄數據,將被測直放站的原有設置還原。.4 噪聲電平現場在線測試無法測試噪聲系數,只能粗略測試經直放站后的上下行信號的底噪聲。以下分別對上下行噪聲電平的測試方法做介紹。.4.1 上行噪聲電平(1)在待測直放站與施主天線之間加入一個環形器(或耦合器)。從上行方向

27、看,待測直放站的上行輸出信號直通到衰減器一端,而與施主天線端是隔離的。從下行方向看,施主天線的接收信號直通到待測直放站的輸入端,而與衰減器一端是隔離的,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減器,則待測直放站接耦合器輸入端,頻譜儀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施主天線接耦合器的直通端)環形器或耦合器施主天線 覆蓋天線待測直放站衰減器頻譜分析儀(2)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上行中心頻率899.5MHz,掃頻寬度(SPAN)為30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小(最好不設衰減),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3

28、)從頻譜儀上觀測上行信號的底噪聲,讀出工作頻帶內底噪聲的最大值即上行噪聲電平LN上 (dBm) 。(實際上行噪聲電平= LN上+衰減總量)、(應符合1.8的要求).4.2 下行噪聲電平(1)在待測直放站與覆蓋天線之間加入一個環形器(或耦合器)。從下行方向看,待測直放站的下行輸出信號直通到衰減器一端,而與覆蓋天線端是隔離的。從上行方向看,覆蓋天線的接收信號直通到待測直放站的輸入端,而與衰減器一端是隔離的,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減器,則待測直放站接耦合器輸入端,頻譜儀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覆蓋天線接耦合器的直通端) 施主天線 覆蓋天線待測直放站環形器或耦合器衰減器頻譜分

29、析儀(2)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下行中心頻率944.5MHz,掃頻寬度(SPAN)為30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小(最好不設衰減),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3)從頻譜儀上觀測下行信號的底噪聲,讀出工作頻帶內底噪聲的最大值即下行噪聲電平LN下 (dBm) 。(實際下行噪聲電平= LN下+衰減總量).5 互調干擾產物現場在線測試很難準確測試直放站實際產生的互調干擾產物,只能粗略觀測互調干擾的嚴重程度。以下分別對上下行互調干擾產物的測試方法做介紹。.5.1 上行互調干擾產物(1) 測試連接方式與.4.1相

30、同。(2) 頻譜儀的調節基本與.4.1相同,只是輸入衰減(ATT)應盡量調大,以減少頻譜儀自身產生的干擾值。(3) 若有用戶正在撥打電話,在頻譜儀上可以觀測到連續閃動的上行信號波形,用鎖定鍵把圖形鎖定,標記出其中兩個上行信號的中心頻率f1、f2,然后讀出在2f1-f2和2f2-f1頻點處的信號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為f1和f2產生的三階互調干擾產物IM3(dBm)。(實際上行三階互調干擾產物= IM3+衰減總量)、(應符合1.9的要求).5.2 下行互調干擾產物(1)測試連接方式與.4.2相同。(2)頻譜儀的調節基本與.4.2相同,只是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大,以減少頻譜儀自身產生的

31、干擾值。(3)若有用戶正在撥打電話,在頻譜儀上可以觀測到連續閃動的下行信號波形,用鎖定鍵把圖形鎖定,標記出其中兩個下行信號的中心頻率f1、f2,然后讀出在2f1-f2和2f2-f1頻點處的信號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為f1和f2產生的三階互調干擾產物IM3(dBm)。(實際下行三階互調干擾產物= IM3+衰減總量)、(應符合1.9的要求).6 接收信號功率 接收信號功率可以用頻譜儀或者功率計(帶功率計功能的site master s120)進行測試,下面以頻譜儀為例介紹下行接收信號功率的測試方法。(1) 把施主天線直接接到頻譜儀的輸入端口(RF IN),頻譜儀應放在近待測直放站一端。(2

32、)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下行中心頻率944.5MHz,掃頻寬度(SPAN)為52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由于接收信號功率一般較弱,輸入衰減(ATT)應盡量調小,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2) 觀測頻譜儀上顯示的信號波形,用頻譜儀的標記讀出信號波形的中心頻率和信號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接收信號的中心頻率f0和信號功率Lin下(dBm)。(實際下行接收功率= Lin下+衰減總量)、(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7 輸出信號功率 輸出信號功率也可以用頻譜儀或者功率計(帶功率計功能的site master s120)進行測試,下面以頻譜

33、儀為例介紹下行輸出信號功率的測試方法。(1)待測直放站的輸出端接上衰減器(衰減值應保證大于待測直放站最大輸出功率與頻譜儀最大輸入功率的差值)后再接到頻譜儀的輸入端口(RF IN),頻譜儀應放在近待測直放站一端。(2)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下行中心頻率944.5MHz,掃頻寬度(SPAN)為52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衰減(ATT)調適當。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參考功率(REF)調到使屏幕上的信號幅度低于頂刻度5-10dB左右。(3) 觀測頻譜儀上顯示的信號波形,用頻譜儀的標記讀出信號波形的中心頻率和信號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輸出

34、信號的中心頻率f0和信號功率Lout下(dBm)。(實際下行輸出功率= Lout下+衰減總量)、(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6 增益待測直放站的實際增益G= 輸出信號功率Lout-接收信號功率Lin。(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7 收發信隔離度(1) 把頻譜儀(綜測儀)的RF OUT端口連接到覆蓋天線端,RF IN端口連接到施主天線端,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RF INRF OUT頻譜分析儀(綜測儀)點頻信號輸出施主天線 覆蓋天線 (2)調頻譜儀(信號發生器)產生一個中心頻率為GSM工作頻帶內測試信道(不用信道)的頻率、帶寬為200KHz、信號強度為20dBm的點頻信號PT,通過RF OUT 端口饋

35、入覆蓋天線發射出去。(3)用頻譜儀觀測從施主天線接收的從覆蓋天線發射過來的信號PR,則隔離度I= PT- PR(應符合1.6及設計文件的要求).8 駐波比用site master 分別在直放站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其至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駐波比,記錄下駐波比值和直放站距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長度。(駐波比應符合1.7的要求,饋線長度應與竣工文件相符)3. 聯機調測如果直放站具有聯機調測功能,還可以通過OMT軟件對直放站進行工作狀態檢測、告警檢測,不同直放站廠家、型號提供的檢測和告警內容有所不同,以下僅列幾項常用檢測項目,具體項目和檢測方案參見各廠家的使用說明書。3.1 工作狀態檢測3.1.1 帶寬

36、設置對于寬帶直放站,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直放站設置的實際工作帶寬;對于載波選頻直放站,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每個選頻信道的信道號。要求與設計相符,另外與現場測試結果比較,誤差應在0.1MHz以內。3.1.2 增益設置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直放站設置的實際工作增益,要求與設計相符, 并與現場測試結果比較,誤差范圍在10%內。3.1.3 輸出信號功率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直放站實時的輸出信號功率, 要求與設計相符。 供電狀態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當前交流或直流電的供電情況,要求交流工作電壓在198V242V范圍內。3.1.5 隔離度 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到直放站收發天線的隔離度值。3

37、.2 告警檢測 電源告警把直放站主機電源模塊關掉,通過OMT軟件檢測直放站是否產生電源告警。門禁告警 打開直放站的門, 通過OMT軟件檢測直放站是否產生門禁告警。 隔離度告警隔離度值的遠程檢測可以通過OMT軟件定性測量。調節直放站增益使系統隔離度無法達到隔離要求,通過OMT軟件檢測直放站是否產生隔離度告警。 外部告警如果直放站配有外部告警接口,并已接有外部告警,可以通過OMT軟件檢測外部告警的設置情況。4. 監控測試對于具備監控功能的直放站,應在遠端監控中心對直放站的參數設置、工作狀態和告警情況進行測試,檢查直放站遠程監控的性能。第二節 室內覆蓋系統調測1. 干線放大器調測要求對放大器的各項指

38、標進行測試,并填寫“放大器測試表“。測試方法可參照上一節直放站調測有關的測試方法。 1.1 使 用 頻 帶 干線放大器2dB帶寬應包含以下頻段要求:上行:890 909MHz下行:935 954MHz1.2 輸 入 功 率要求輸入功率不能超過放大器允許的最大輸入功率,并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 1.3 輸 出 功 率 干線放大器最大輸出功率應大于30dBm。 干線放大器應具有ALC或AGC功能,輸出功率不能超過ALC起控功率, 并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1.4 增益干線放大器主機最大增益應大于20dB,實際工作增益應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 1.5 帶 內 平 坦 度要求放大器在2

39、dB有效工作頻帶內的峰峰值波動小于3dB。 1.6 互 調要求帶內所有互調在900MHz頻段要求小于-36dBm,1800MHz頻段要求小于-30dBm。 1.7 帶 外 雜 散 波帶外雜散波在900MHz頻段要求小于-36dBm,1800MHz頻段要求小于-30dBm。1.8自動告警和監控功能對于具備自動告警和監控功能的直放站,應按技術說明書檢驗其告警和監控功能的工作狀態。2. 室內天饋分布系統調測21 駐波比根據設計文件上標示的駐波比測試點進行測量,要求抽查各根天線及各段饋線。填寫駐波比測試表,核對饋線使用量。(1)從基站信號引出處測試,前端未接任何有源器件或放大器,其駐波比要求小于1.5

40、。若中間有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在放大器輸入端處加一負載或天線,所有有源器件應改為負載或天線再進行駐波比測試。(2)從管井主干電纜與分支電纜連接處測至天線端的駐波比,應小于1.5。(3)從放大器輸出端測試至末端的駐波比,前端未接任何放大器或有源器件,其駐波比要求小于1.5。(4)對于雙波段或多波段器件及天線,其駐波比指標可增大至1.8,但測試頻率范圍應相應調整。(5)核對各段饋線長度與竣工文件的一致性,要求誤差范圍在5%以內。注:在室內安裝有金屬天花等特殊情況下,以上駐波比指標可視實際情況適當放寬。22 噪 聲 電 平從基站接收端位置測試上行噪聲電平,要求噪聲電平均小于-120dBm。23 發射功

41、率用頻譜儀測量天線輸入的下行功率強度。填寫”天線場強測試表“。從人體安全輻射范圍要求考慮,要求天線的發射功率不大于 15dBm/載波(天線的發射功率=天線輸入的下行功率+天線增益)。電梯井中天線的發射功率不大于20 dBm/載波。第 四 章 系統整體測試第一節 室外直放站系統整體測試1. 信 號 強 度要求在設計覆蓋范圍內95%的位置上所測得的手機接收信號強度不得低于-93dBm。在覆蓋區內挑選20個以上的測試點用測試手機(如TEMS等)測量接收到的BCCH、BSIC及信號強度,并填寫“室外直放站覆蓋效果測試表”。另施主小區信號強度-次強小區信號強度10 dBm(室外)。2. 通 話 質 量要

42、求在通話過程中話音清晰無噪聲,無斷續,無串音,無單通等現象。用TEMS進行誤碼率(RxQul)的測試,等級為3以下(不包含3)的測試點的數量應占90%以上。并填寫“室外直放站覆蓋效果測試表”。3對其它運營商信號的抑制在保證GMCC有效工作頻帶信號轉發的前提下,要求直放站不能有效轉發其它GSM運營商信號,不能改善其覆蓋效果,不能給其網絡帶來干擾。該要求除了根據第三章1.11進行控制外,還應在設計覆蓋范圍內挑選5個以上的測試點,通過開、關直放站,用測試手機(如TEMS等)測量其它運營商的信號強度,比較直放站開、關對其產生的影響。要求對其信號提高不超過20dB。填寫“對其它運營商信號抑制效果測試表”

43、。4. 安裝前后對網絡的影響評估對于直放站的施主小區及相鄰小區分別做開通前和開通后5天的忙時話務統計(包括SDCCH和TCH的統計),要求其各項指標均達到當年網絡指標要求,其中要求施主小區在直放站開通后比開通前的掉話率(非考核掉話率)增加的百分數(以直放站開通前后5天的話務統計的平均值為標準)不超過0.2個百分點。把施主小區在直放站開通前后各5天STS報表統計的平均值填寫入“安裝前后對網絡的影響評估表”,附上話務統計報表。5. 效果分析通過“室外直放站覆蓋效果測試表”和“安裝前后對網絡的影響評估表”對覆蓋效果進行分析,并與預期效果作分析比較,填寫“效果分析報告”。 注1:測試點的個數不應少于2

44、0個,并將測試結果以表格形式列出,表格應包括測試序號及其相對應的場強(-dBm)、信道號、誤碼率等級(RxQual)等內容。第二節 室內覆蓋系統整體測試1. 信 號 強 度要求在室內分布系統覆蓋范圍內95%的位置上所測得的手機接收信號強度不得低于-85dBm,電梯內信號強度不得低于-90dBm。在設計文件中標示的測試點上用測試手機(如TEMS等)測量接收到的BCCH、BSIC及信號強度,并填寫“室內覆蓋測試表”。另對于以直放站為信號源的系統,施主小區信號強度-次強小區信號強度6 dBm(室內)2. 通 話 質 量要求在通話過程中話音清晰無噪聲,無斷續,無串音,無單通等現象。 (1)用TEMS進

45、行誤碼率(RxQual)的測試,對于以基站為信號源的室內覆蓋系統,等級為3以下(不包含3)的測試點的數量應占95%以上。對于以直放站為信號源的室內覆蓋系統,等級為3以下(不包含3)的測試點的數量應占90%以上。填寫“室內覆蓋測試表”。(2)切換測試,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室內、室外之間的通話切換測試,并填寫“切換測試表”。3. 掉 話 率要求在通話測試過程中掉話率不得高于1%(包括室內外的切換)。 4效果分析對于室內覆蓋系統的施主小區及相鄰小區分別做開通前和開通后的話務統計(包括SDCCH和TCH的統計),要求其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并與預期效果作分析比較。填寫“效果分析報告”,附上話務統計報表。其中

46、開通后要做連續三天的話務統計,選每天話務最高的時段統計。 注1: 測試點的個數不應少于20個,并將測試結果以表格形式列出,表格應包括測試序號及其相對應的場強(-dBm)、信道號、誤碼率等級(RxQual)等內容。5 對其它運營商信號的抑制(以直放站為信號源的室內覆蓋系統)在保證GMCC有效工作頻帶信號轉發的前提下,要求直放站不能有效轉發其它GSM運營商信號,不能改善其覆蓋效果,不能給其網絡帶來干擾。該要求除了根據第三章1.11進行控制外,還應在設計覆蓋范圍內挑選5個以上的測試點,通過開、關直放站,用測試手機(如TEMS等)測量其它運營商的信號強度,比較直放站開、關對其產生的影響。要求在距離天線

47、約1米處進行測量,對其信號提高不超過20dB。填寫“對其它運營商信號抑制效果測試表”。第 五 章 竣 工 文 件1. 竣工文件的分類所有以基站(含微蜂窩)為信號源的室內覆蓋系統工程填寫室內覆蓋系統竣工文件,而信號源基站部分填寫無線基站竣工文件;所有直放站以及以直放站為信號源的室內覆蓋系統填寫直放站竣工文件。2. 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的規模 要求在竣工資料上反映出該直放站或室內覆蓋系統的安裝工程量,包括安裝設備的型號和數量。3. 設計圖紙要求在竣工文件中含有該直放站或室內覆蓋系統的設備安裝平面圖,分布系統的安裝示意圖及室內覆蓋系統的原理圖。并注明設計變更情況及原因。4. 測 試 記 錄要求在竣工

48、文件中,含有對該直放站或室內覆蓋系統進行開通測試的所有測試記錄,并要求測試結果填寫認真 、格式正確、記錄真實。5. 資產明細表要求在竣工文件中,根據規定的格式填寫設備的資產明細表,填報設備數量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6. 其 它 必 要 的 資 料要求在竣工資料中含有該直放站或室內覆蓋系統每一項設計變更的情況及原因 ,以及相關的手續和批復證明。第六章 工 程 驗 收 評 估要求:驗收時,工程部門應與維護部門做好交接工作,對于存在的遺留問題,設備廠家應在規定時間內整治完畢,工程和維護部門共同監督、管理。(1)驗收小組對驗收的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實行評分,具體評分標準參見直放站驗收測試表和室內覆蓋系統驗收測試表。(2)當驗收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總數不超過20個(包括20個),如不及格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數超過驗收基站總數的 20%,則本次驗收不通過。當驗收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總數超過20個,如不及格直放站和室內覆蓋系統數超過驗收基站總數的 15%,則本次驗收不通過。(3)驗收小組如發現以下情況,則本次驗收不通過:l 未經允許使用框架協議以外的設備l 使用指定范圍以外的饋線l 竣工文件填報的饋線數量超出驗收測量使用量的5%


注意事項

本文(移動通信公司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工程質量驗收細則(38頁).doc)為本站會員(奈何)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周宁县| 嘉兴市| 怀宁县| 马山县| 浙江省| 韩城市| 濮阳县| 绥江县| 洪江市| 长阳| 同德县| 平定县| 察雅县| 兴和县| 乳山市| 资中县| 武威市| 卓资县| 五大连池市| 台东县| 肥西县| 临澧县| 田阳县| 嘉黎县| 察隅县| 奎屯市| 五峰| 太白县| 吴川市| 祁东县| 英山县| 蕉岭县| 开封县| 石首市| 泰宁县| 闽侯县| 金湖县| 四子王旗| 大庆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