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防止中國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莞惠城際鐵路管理段內突發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對事故人員展開搶救,避免現場的慌亂無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高空墜落及和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13)及廣東省地方法律法規等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1.3
2、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莞惠城際鐵路15標工程項目及項目經理部管轄內施工現場發生人員高空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救援。2.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本工程多為裝飾裝修工程,高空、臨邊作業點多,加上站臺層雨棚鋼結構吊裝施工最容易發生人員高空墜落。地面道路交通車輛及行人多,上下交叉作業不可避免,極易發生物體打擊傷害。3.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應急救援時,應堅持“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各搶救小組成員要保持鎮定,分秒必爭實施救援;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 組織機構及職責4.1. 應急組織體系組
3、長:霍建利副 組 長孫友良、姚全德、王 儒劉 煬、于宏偉、劉偉峰楊寶勤、余茂東、張秀娟安質室保安隊工程技術室物資室水電室通訊組測量室辦公室經營室 搶險救援組 劉煬于宏偉后勤保障組 王儒劉偉峰通訊組姚全德余茂東醫療救護組 孫友良張秀娟安全保衛組楊寶勤施工隊伍負責人4.2. 指揮機構及職責4.2.1 組織機構組 長:霍建利副組長:孫友良、姚全德、王 儒劉 煬、于宏偉劉偉峰、楊寶勤、余茂東、張秀娟成 員:黃 凱、張天軍、李萬卿、岳志寬、范學超、王軍4.2.2各機構成員職責 組長職責:事故現場的指揮協調;現場事故評估;控制緊急情況;事故報告。 副組長職責:現場應急組織協調;做好醫療交通管制等各公共救援
4、部門的聯系工作;保證現場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安全保衛組主要職責: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通訊組主要職責:具體負責收集相關信息,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救援情況,并第一時間通知醫院等救援單位。搶險救援組主要職責:根據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救援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救援。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迅速展開對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醫院治療和死亡人員遺體的臨時安置。后勤保障組主要職責:負責落實搶險隊伍、搶險工程車輛、搶險器材,確保搶險隊伍、器材到位,搶險工作有效運轉。5. 預防與預警5.1.危險源監控1)項目部制定專項施工方案,臨邊洞口防
5、護措施到位,各種警示標志齊全醒目。2)對高空作業人員配備合格有效的安全防護用品并督促正確使用,每日對防護用品進行檢查。3)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日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項目安全領導小組每周組織一次聯合檢查,治理隱患。4)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對新入場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在現場設置安全標語及漫畫。5)每日對施工現場危險源進行公示,提高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5.2 預警行動1)、搶險救援組要按照項目應急救援領導組的統一部署,定期對工程進行巡查,安排做好搶險準備工作。2)、各應急預案搶險救災責任項目,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搶險救災的人員、物資、器材、設備、車輛的到位情況
6、以及所處的位置和機動時間,等待指令。3)、救援組應按照應急搶險預案,組織搶險人員和設備、車輛、器材等應急物資,在現場集中待命,隨時準備搶險。4)、項目部應采用傳真、電話等形式,將災害天氣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危險源以及應急措施上報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6.信息報告程序事故報告按中國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理制度等相關規定逐級報告。發生火災事故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向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報告,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事故的后續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需要立即與“110”、“120”、“119”等部門聯系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接報后,立即報告應急指揮中心副總指
7、揮,副總指揮接報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勘察事故情況,通知相關部門,調動搶險隊伍實施搶險救援,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公司安質部門和當地建設局及勞動局(如有人身傷亡)報告;并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上述部門。7. 應急處置7.1 響應分級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任何人發現人員高空墜落或遭受物體打擊時,都應當立即報急救中心,發生事故后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并將事故損失情況、人員傷亡情況如實上報公司和安全質量環保部,嚴禁隱瞞不報和無故拖延遲報。7.2 響應程序由組長向副組長下達緊急救援預案啟動命令,副組長按相關職責下達各相關人員下達緊急預案啟動命令。要求下達時說明事故類型,大體情況,以便各相關人員作出正確反應
8、。7.3 處置措施7.3.1 應急措施 發生人員從高空墜落或物體打擊,事故現場人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同事報告項目部,項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控制現場及時搶救傷員,較大及以上事故單位負責人1小時內報告鐵路安全質量監督站并上報公司。7.3.2 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項目經理部要立即封鎖事故的影響區域,全面做好防護工作。必要時,請求公安、武警對現場實行保護、警戒和協助救援。7.3.3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發生事故項目經理部的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發生后,應立即組織開展自救、互救,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發生和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擴大。并根據相關規定,迅速上報公司。7.3.4 緊急處置項目1)救
9、護和醫療發生事故項目經理部應急領導小組按照本項目經理部應急預案中確定的醫療救護網點,迅速進行聯系,配合醫療部門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2) 應急人員的防護應急救援方案,須在確保現場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實施。參加應急救援和現場指揮、事故調查處理的人員,須佩帶具有明顯標識并符合防護要求的安全帽、防護服、防護靴等防護用品。3)社會力量的動員與參與需要社會力量參與時,由項目部現場應急指揮組協調地方政府實施,以充分借助國家應急救援力量,發揮社會應急體制的整體作用。4)信息發布事故的信息發布和新聞報道工作,應按照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對信息發布進行管理與協調,做到同一內容、統一發送。7.4 應急結束當事故
10、發生現場對人員、財產、公共安全的危害性消除,傷亡人員和群眾已得到安置和醫療救護,財產得到妥善保護后,現場應急機構將應急處置工作的情況上報指揮部應急領導組批準后,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按照“誰啟動、誰結束”的原則,宣布應急結束。8.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8.1 通信與辦公保障指揮部綜合部負責建立并完善通信網絡系統,保證應急期間通信的暢通。8.2 應急隊伍保障8.2.1 發生事故項目經理部自有作業隊是基本的搶險隊伍,項目范圍內其他作業隊是生產安全、質量、環境事故搶險救援的后備力量。8.2.2 項目經理部要建立由項目領導、部門負責人、作業隊負責人、一線重要崗位人員組成的專(兼)職
11、應急搶險救援隊伍。8.3 應急隊伍調動響應行動時,由指揮部統一協調,各項目經理部應急領導小組按照本項目經理部制定的應急預案調動自己的應急隊伍。8.4 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8.4.1 項目經理部應根據自身應急救援需求,配備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及器材,建立相應的維護、保養和調用等制度,保障事故的搶險和救援。8.4.2 大型現場救援的工程搶險裝備,必要時由項目部物資設備部根據需要統一調配。8.4.3 項目經理部也可根據自身應急救援的業務需求,與相關協作單位簽訂應急保障服務協議。8.5 交通運輸保障8.5.1 啟動應急預案期間,現場應急指揮組調動項目部及所屬項目范圍內的交通工具,任何人不得拒絕
12、。8.5.2 項目綜合部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能夠及時、安全送達。8.5.3 各項目經理部應加強施工便道日常維護,確保暢通,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必要時請求地方政府交管部門統一協調管理,全程對通往現場的道路實施交通管制。8.5.4 治安保障發生生產安全、質量、環境事故時,由事故項目經理部負責治安保障,必要時請求公安部門或武警部隊的支持,立即在事發地現場周圍設立警戒區和警戒哨,做好現場控制、交通管制、疏散群眾、維護公共秩序等工作。8.5.5 醫療衛生保障項目經理部根據自身應急需求,在制定應急預案時,明確發生事故后開展緊急救護的醫療
13、衛生機構,確保應急處置及時有效。8.5.6 物資保障(1)項目經理部物資部負責物資保障應急方案的實施,落實應急貨源渠道和網絡。(2)加強應急儲備物資的管理,防止應急儲備物資被盜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對各類物資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建立與其它項目經理部調劑供應的渠道,以備本項目物資短缺時,可以迅速調入。8.5.7 資金保障項目經理部財務部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事故應急處置的資金需求。事故應急救援費用、善后處理費用和損失賠償費。8.5.8 技術保障由項目工程技術室、安全室(必要時聯系集團專家組成員)和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提供技術保障。附件: 1、 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系方式:救援領導組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職 務姓名電話號碼備注1組 長霍建利2副組長孫友良3副組長姚全德4副組長余宏偉5副組長劉 煬6副組長王 儒7副組長劉偉峰8副組長余茂東9副組長楊寶勤10副組長張秀娟11組 員黃 凱12組 員王 軍13組 員張天軍14組 員范學超15組 員李萬卿16組 員岳志寬17組 員 王 加18組 員徐玉東19組 員于忠良20組 員國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