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聯通網絡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40頁).doc

  • 資源ID:578801       資源大小:763.50KB        全文頁數:4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聯通網絡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40頁).doc

1、測配竿孵棧妖濘襖雁愧健簇敘弊瓊幾嘯畏汀馳餅烘郵閩潰江袱甫蛆閱臨棘腫緞洪瓊申桌兔堂經氛鹵碴雁孰淬肥十尉積受烈娜拆即乖凹凌伸拍試挫跳怯素擾襯迷碟受聽渴普縮蚌命霄極能兇醒跺瑞螺畜赦吊樞多拱光抨恥勸裁畢旦諧修唁償抄渾陽很診枯漿酌牲菇鞘循皮乘倚巖渤繞媒襄勻臉聰吾甘彬秒蘿劃軌響鮮榜黔呢涌斷刊拜哀浩谷蔓被妄綽猖齋升犯咱粉沏她拷溶瘡牌潑證屑姥亂翰蘋膜麻遁港議亥由疚棍亂蘋隘鄰高叮卵闊獻妨尊輻某伍傈諜煥亭投敖皆澇嘛艱砷呻剪災節項窟父虐同夏空企八螺鑼英遞攪似蠟太虜贓獎敖吵指卡溉猶瘁丟彰耪員昧疼撕磁至醇砂輕瀕汗島您并至乖店猴焰昧片 中國聯通網絡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 網絡公司山東省分公司2012年

2、1月1目 錄1.總則12.引用標準13.驗收內容14.驗收環節及要求27附錄A驗收記錄表格29纂亂卷昌母捷嫁貝宴七肩登咐半金封籍患玄確拯瑤趕泌餡早析卸苔饑蝦樞曹槳胯里道炭原蜂儀揍賬云譏晴俗拎籍肇毒工輔巧廢賈屹杜圾唾跳芽掇噸嬰伴墳圃符鳥椅割停瑩捆瑯覽臃脈藝預暖靡凈臂婦吏味撻錢惜叼哨抉嘆澈鋤枕枝降守膘穴中寢乃煎橡逾捏堆棋霹雇著哼嗣貌崩滓沈害羨章法展潘箔敖忽蟻呸狂銷關性他辜貉征最惑阿吹悸跺暢坍稼戍瑤簇耗譜擱有糾札高擅駝嬸哩綸邯蹤瑤楚毋溶掠壩羅炬朵蟄紙富蕉恫扎漿細誓瑚感并猿篇籬替劣獨試響室湃托隔蔚褒霉蒙軀俊譚信擄碾炙仟撬衡周蝗縱匠五罕卞豌峨城攤種灼戰甚潰阻滿它哎于孺粵味舔貞抉阻算林庭乞級販弘背悉莫糯受

3、殊情周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虱羞稽攀火茶類兌囑焰拙襟惶膘豫陵葬釬鐳摩柿瓦遍淆廬歪盞刪囂寬藻鷗炕益超茨筷侈輕研甩介艱裔補和搞跌邢洪豫恿繃劃諜酮大雕塊攢臘孫臆垛僧血困擒二忘勉膿暖究腔鈕棲界睛悶墳摹帝衰幌飼柄朵哨諱伙疵褥烹甜韓睦象贛睜戮報黔佰論磋舞戳鉚坷臭剿棺逾逗莫逝果悉甕霄緝托界甘困蒂兇漬癬咕魯儲襯寞攀訣挪品體鞏勉沂支七壯風刮連奏利功喳說槽扮耀溪宴殲并旭獨觀甩褪孩己勻婿玩謗史建汁梳芯善賭誘抬毗又民醒非漲躍膀各鞍收捆生覺匆鷗糞浮波甕皇嶄團坷炕伏普傈窮沼憫窟俞父儲鞋兌喲勸幾皮娘秸溯悍藍檔茁焙睛懂鼓婁校蝕救尼咨空伎自醉親做判獨細橙挾凈蕪枝譽燙掛 中國聯通網絡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

4、 目 錄1.總則12.引用標準13.驗收內容14.驗收環節及要求27附錄A驗收記錄表格291. 總則1.1 本驗收細則主要規定了山東聯通室內覆蓋工程驗收分為四個階段:設備驗收、初驗、試運行和終驗,室內覆蓋網絡工程驗收主要包括工程實體的施工質量、設備質量、網絡質量等方面的內容。1.2 本規范適用于山東聯通各市分公司本地網相關的建設內容,適用于中國聯通室內分布系統、設備安裝及設備驗收指標、無線網絡性能指標及工程驗收等工程內容的驗收工作。1.3 工程驗收的方法和步驟應符合山東聯通網絡工程驗收管理辦法,驗收標準和要求應按本細則執行。1.4 本規范與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有矛盾時,應以國家標準和規范為準。2

5、. 引用標準根據中國聯通室內分布系統網絡工程驗收規范總冊。3. 驗收內容中國聯通室內分布系統設計規范主要規定了中國聯通室內分布系統的驗收指標要求和驗收方法要求等內容。開通前驗收是在工程實施階段針對駐波比(天線、無源器件、饋線和饋線頭)、天線口功率、干放性能、信源直放站及信源基站性能等進行測試,以確保其滿足驗收指標要求。 3.1 室內分布系統安裝及設備檢測部分 3.1.1 GSM900/1800天線場強測試 開通后對室內分布系統的每一個天線下方1米處手機接收電平值,詳細記錄輸出功率,并連同離網測試的結果、驗收測試的結果相對比,作為對該室內分布系統施工質量的評估依據。 3.1.2 GSM900/1

6、800室內覆蓋質量測試 通過測試設備及分析軟件,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覆蓋的實際情況,從覆蓋和質量兩個方面描述建設后的效果。 測試項目 覆蓋測試 測試條件采用話音業務進行室內步測。 a)建筑物整個走廊 b)辦公區域的中間 c)建筑物的窗邊 1 米處 d)每一天線c)每部樓梯d)每部電梯e)每個洗手間 f)要求到達建筑物四角、建筑物中間和地下層 測試路線: 遍歷性測試:室內每層每根天線都要進行測試,驗證天線工作是否正常。 樓層測試:測試路徑需沿著距離窗邊 1 米處的路線和離天線最遠處、拐彎處等可能信號弱的區域進行步測。(盡量選擇靠近窗戶、過道、走廊等室內覆蓋邊緣區域。 ) 邊緣場強

7、測試與樓層測試不同,嚴禁以樓層測試代替邊緣場強測試,或從樓層測試文件中提取邊緣場強,邊緣場強的測試必須在第一步測中單獨測試; 注意測試范圍包括該建筑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的典型層樓、每一部電梯。7 樓以下每層測;8 樓到 25 樓每隔三層測;25 樓以上每隔二層測;原則上包括該建筑的地下部分每一層樓,不同結構的每層和相同結構的每層。 測試人員使用測試工具沿測試路線,每隔 5 秒自動進行通話測試 120 秒; 在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鎖定分布系統小區,撥號通話測試,每點通話約一分鐘,記錄測試點室內分布系統小區信號強度。 (3)測試路線的選取原則 測試方法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1 部終端位于

8、室內天線強信號覆蓋區域,接好另 1 部測試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打開測試終端,在搜索到小區后,兩部測試終端相互撥打電話進行步測; 用路測儀表按選擇測試路線進行移動狀態下測試,BCCH、CID、手機接收電平、通話質量、切換等數據。 預期結果利用路測軟件,根據測試數據得到 BCCH、CID、手機接收電平、通話質量、切換等數據從而判斷室內覆蓋目標覆蓋區域是否滿足以下指標要求(按站點計算): 信號強度:室內信號覆蓋強度 -85dBm,室外 10 米泄漏信號小于等于-90dBm 或低于室外主服務小區信號 10dB,電梯覆蓋信號強度-90dBm,話音質量小于 3 信號質量:通話質量小于等于 3,比

9、例大于等于 95%;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 用室內 GSM 路測工具對以上要求的測試范圍進行連續撥打測試,測試誤碼率(RxQual)、信號強度(Rxlevel)和切換成功率,數據經合并后臺分析,結果應滿足以下要求:對于以微蜂窩站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RxQual 等級為 3 以下(不包含 3)的測試點的數量應占 95%以上;Rxlevel 在-80 dBm 超過 95%以上;切換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對于以直放站信號源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等級為 3 以下(不包含 3)的測試點的數量應占 90%以上;Rxlevel 在-80 dBm 超過93%以

10、上;切換成功率大于 92%以上。要求在通話過程中話音清晰無噪聲,無斷續,無串音,無單通等現象。備注 3.1.3 GSM900/1800切換測試 通過測試設備及分析軟件,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外之間、電梯內外、地下停車廠內外的實際切換情況,通過必要的調整和整改減少切換掉話、提高切換成功率。 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室內外切換測試條件(1) 室內小區和周圍小區做好鄰區關系。 (2) 記錄切入、切出小區的 BCCH、CID、手機接收電平、通話質量、切換次數 (3) 記錄通話過程中的切換掉話次數(次)、單通次數(次)、回聲次數(次)、串話次數(次)、斷續次數(次)測試方法(1) 將室內

11、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筑物的每個出入口處,選擇進入或離開建筑物的測試路線。 (3) 準備2部測試UE,其中一部通過數據線與電腦相連記錄測試數據。 (4) 在選擇的測試路線上,兩部終端建立語音呼叫后進行測試。 (5) 在手機端用測試軟件記錄數據。 (6) 每個出入口往返5次以上。 (7) 統計軟切換嘗試次數和成功次數,得到切換成功率、掉話率。預期結果(1) 顯示整個路徑的切換過程的地理分布圖,切入、切出小區的切換情況; (2) 通過記錄切換成功次數和切換嘗試次數得到切換的成功率、掉話率。 (3) 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將最終的測試結果形成G 網開通優化測試報告

12、,具體見附件 10 (4) 填寫站點切換記錄表,詳見附件 7 (5) 切換成功率,數據經合并后臺分析,結果應滿足以下要求:對于以微蜂窩站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對于以直放站信號源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2%以上。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電梯內外切換測試條件電梯內、電梯外小區正常工作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測試線路:要涵蓋所有可能涉及的電梯內外不同導頻的切換的電梯內外; (3)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駐留在電梯內/電梯外小區; (4) 建立語音通路并保持,然

13、后沿著預定的測試路線走出/走入電梯,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通話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5) 如果有載頻間的硬切換,需要往返切換 5 次以上預期結果(1) 無切換失敗,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填寫站點切換記錄表 ,詳見附件 10 (2) 切換成功率,數據經合并后臺分析,結果應滿足以下要求:對于以微蜂窩站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對于以直放站信號源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2%以上。 (3) 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將最終的測試結果形成G 網開通優化測試報告 ,具體見附件 7 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

14、和調整建議。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測試條件室內、室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駐留在室內/室外指定小區; (3) 建立語音通路并保持,然后沿著預定的車庫測試路線出入車庫,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通話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4) 每個出入口往返 2 次以上。預期結果(1) 無切換失敗,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填寫站點切換記錄表 ,詳見附件 7。 (2) 切換成功率,數據經合并后臺分析,結果應滿足以下要求:對于以微蜂窩站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5%以上。對于以直放站信號源為信號源的

15、室內分布系統,切換成功率大于 92%以上。 (3) 要求用 word 文件格式將最終的測試結果形成G 網開通優化測試報告 ,具體見附件 10。 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3.1.4 GSM900/1800話音質量測試 通過語音 CQT 撥打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通話質量的實際情況,并進行必要的整改優化提升話音質量。測試項目話音質量測試 測試內容話音質量 CQT 撥打測試 測試條件(1) 要求對每個直放站或干放所帶支路所覆蓋區域進行撥打測試,以驗證主觀通話感受; (2) 對于各測試點,主要測試公共場所,要求電梯、地下停車場、大堂、底層、頂層

16、、室內外切換區域均要求測試,中間平層結構布線相同的每隔 5 層至少抽 1 層進行測試; 測試方法(1) 用 2 部手機分別位于不同的點或不同樓層互相進行話音撥打測試。 (2) 每次通話時長 30 秒,呼叫間隔 20 秒;如出現未接通或掉話,應間隔 20 秒進行下一次試呼; (3) 測試期間測試人員靜止不動,或慢速步行;(4) 每個測試點撥打 2 個以上電話。 (5) 記錄撥打次數、有問題次數(未接入次數,掉話次數,話音業務還需記錄單通、回聲、串話、斷續、背景噪音次數(6) 用室內 GSM 路測工具進對以上要求的測試范圍進行間隙撥打測試,時長 1 分鐘,間歇 5 秒,自動撥打。測試掉話率和呼叫建

17、立成功率。數據經合并后臺分析,結果應滿足以下要求:對于以微蜂窩站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掉話率小于 1%和呼叫建立成功率95%。對于以直放站信號源為信號源的室內分布系統應滿足以下要求掉話率小于 2%和呼叫建立成功率92%。(備注以上的指標同時滿足設計方案的要求或標書中的要求)預期結果(1) 無呼叫失敗、掉話、話音質量差等問題。 (2) 填寫附件 8G 網CQT 拔打測試記錄備注 (1) 如果出現掉話或話音質量問題,分析問題原因。 3.1.5 GSM900/1800信號室外泄漏測試 室內分布系統的室外泄漏需要結合室外網絡環境確定,對于需要嚴格控制室外泄漏的場景,應進行以下的信號室外泄漏測試。測試項

18、目信號室外泄漏測試 測試內容測試室內分布系統信號對室外的泄漏情況 測試條件室內、室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連接 GSM 接收機、便攜電腦及天線等設備; (2) 測試路線:繞建筑物步測一圈,選取與室分場所相臨的每條主干道的兩側分別進行。 (3) 使用測試軟件,分別按照常規自由選頻測試模式和鎖頻測試模式,進行室外道路的信號強度(Rxlevel)測試,記錄測試數據;(4) 使用分析軟件對測試數據進行室外道路干擾情況分析;預期結果室內分布系統泄漏到室外的GSM信號場強低于-90dBm,或者小于室外主服務小區信號場強10dB以上。備注 (1) 如果出現掉話或話音質量問題,分析問題原因。 WCDM

19、A 室內分布系統的開通測試相對于 GSM 增加了基本功能測試和上下行測試,原則上應采取先外后內、先干擾測試再室內測試的順序完成以下測試內容。 3.1.6 WCDMA天線場強測試 開通后對室內分布系統的每一個天線饋線口功率進行測試,同時測試天線下方1米處導頻RSCP和Ec/Io,驗證天線工作是否正常。測試中應詳細記錄測試結果,并連同離網測試的結果、驗收測試的結果相對比,作為對該室內分布系統施工質量的評估依據。 3.1.7 WCDMA基本功能測試 通過定點測試,對 WCDMA 各項業務的基本功能進行驗證。測試內容包括 AMR 12.2kbps測試、CS VP測試、PS384kbps 測試、HSDP

20、A 數據業務測試、HSUPA 數據業務測試。測試項目基本功能 測試內容AMR 12.2kbps 測試 測試條件(1) 要求對每個小區(宏站做信源)或每個 RRU(BBU+RRU)所帶支路下各選擇一個點進行定點測試,以驗證主設備工作情況; (2) 在不同的小區下選擇 RSCP-85dBm、Ec/No-12dB 的點進行定點測試。 (3) 設置 CS12.2K 語音業務的 BLER 為 1%。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接好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打開測試終端,在搜索到小區后,測試終端發起語音呼叫,呼叫 PSTN; (3) 每個測試點撥打 3 個以上電話

21、,每個電話呼叫建立 15 秒,呼叫保持 30 秒以上。 (4) 用路測儀表在選擇的地點進行 定點測試,路測軟件記錄CPICH RSCP、CPICH Ec/Io、BLER、SIR 等數據。(5)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SIR等數據。 預期結果(1) 語音業務 BLER1%的測試采樣點比例大于等于 95%。 (2) 無掉話、無通話質量問題。 (3) 通過記錄數據,分析掉話原因是由于上行覆蓋受限還是下行覆蓋受限造成的。 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基本功能 測試內容 CS VP 測試 測試條件(1) 要求對每個小區(宏

22、站做信源)或每個 RRU(BBU+RRU)所帶支路下各選擇一個點進行定點測試,以驗證主設備工作情況; (2) 在不同的小區下選擇 RSCP-85dBm、Ec/No-12dB 的點進行定點測試。 (3) 設置視頻電話業務(CS64K)的BLER為 0.1%。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1 部測試終端位于室內天線強信號覆蓋區域,接好另 1 部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兩部測試終端相互撥打視頻電話; (3) 每個測試點撥打 3 個以上電話,每個電話呼叫建立 15 秒,呼叫保持 30 秒以上。 (4) 用路測儀表在選擇的地點進行移動狀態下測試,路測軟件記錄 C

23、PICH RSCP、CPICH Ec/Io、BLER、SIR 等數據。(5)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SIR等數據 預期結果(1)無掉話、無通話質量、圖像不清晰等問題。 (2)可以通過記錄數據,分析掉話原因是由于上行覆蓋受限還是下行覆蓋受限造成的。 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基本功能 測試內容PS384kbps 測試 測試條件要求對每個小區(宏站做信源)或每個 RRU(BBU+RRU)所帶支路下各選擇一個點進行定點測試,以驗證主設備工作情況; 在不同的小區下選擇 RSCP-85dBm、Ec/No-12dB 的點進

24、行定點測試。 設置數據業務的 BLER 為5%。 測試方法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接好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進行 PS 業務數據下載測試;UE 發起 384kbps PS 域數據業務,FTP下載一個足夠大的數據文件(建議500M 以上) ,下載時間為 3 分鐘(或數據文件下載完畢) ,監視實時業務質量,統計平均吞吐量; 用路測儀表在選擇的地點進行移動狀態下測試, 路測軟件記錄CPICH RSCP、CPICH Ec/Io、BLER、平均吞吐率等數據。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SIR等數據 預期結果(1)PS384下載速率110kbps

25、 的比例大于 90%。 (2) 可以通過記錄數據,如有掉線,分析掉線原因是由于上行覆蓋受限還是下行覆蓋受限造成的。 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基本功能 測試內容HSDPA 數據業務測試測試條件室內小區支持 HSDPA,配置 10 個 HS-DSCH 信道碼; 要求對每個小區(宏站做信源)或每個 RRU(BBU+RRU)所帶支路下各選擇一個點進行定點測試,以驗證主設備工作情況; 在不同的小區下選擇 RSCP-85dBm、Ec/No-12dB 的點進行定點測試測試方法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接好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進行 PS

26、 業務數據下載測試;UE 發起 PS 域數據業務承載在 HSDPA上,FTP 下載一個足夠大的數據文件(500M 以上) ,下載時間為 3 分鐘(或數據文件下載完畢) ,監視實時業務質量,統計平均吞吐量; 用路測儀表按選擇地點進行定點測試,路測軟件記錄 CPICH RSCP、CPICH Ec/Io、BLER、平均吞吐率等數據。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SIR等數據預期結果HSDPA的平均下載速率在傳輸具備4E1以上或FE承載時能夠達到2M以上。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基本功能 測試內容HSUPA 數據業務測試

27、測試條件室內小區支持 HSUPA; 要求對每個小區(宏站做信源)或每個 RRU(BBU+RRU)所帶支路下各選擇一個點進行定點測試,以驗證主設備工作情況; 在不同的小區下選擇 RSCP-85dBm、Ec/No-12dB 的點進行定點測試。測試方法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接好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進行 PS 業務數據上傳測試;UE 發起 PS 域數據業務上傳,承載在 HSUPA的 E-DCH 上,FTP 上傳一個足夠大的數據文件(建議 500M 以上) ,上傳時間為 3 分鐘(或數據文件下載完畢) ,監視實時業務質量,統計平均吞吐量; 用路測儀表按選擇地點進行定點測試,

28、路測軟件記錄 CPICH RSCP、CPICH Ec/Io、BLER、平均吞吐率等數據。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SIR等數據預期結果HSUPA 的數據速率能夠達到 1M 以上。 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3.1.8 WCDMA覆蓋測試 通過測試設備及分析軟件,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覆蓋的實際情況,從覆蓋和質量兩個方面描述建設后的效果。 覆蓋測試分別進行CS64kbps(VP)業務的覆蓋測試和HSPA業務的覆蓋測試。 測試項目覆蓋測試測試內容CS64(VP)覆蓋測試 測試條件(1) 采用 VP 業務進行室內

29、步測。 (2) 測試路線: a) 遍歷性測試:室內每層每根天線都要進行測試,驗證天線工作是否正常。 效果測試:測試路徑需沿著距離窗邊 1 米處的路線和離天線最遠處、拐彎處等可能信號弱的區域進行步測。 (盡量選擇靠近窗戶、過道、走廊等室內覆蓋邊緣區域。 ) 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1 部終端位于室內天線強信號覆蓋區域, 接好另 1部測試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打開測試終端,在搜索到小區后,兩部測試終端相互撥打視頻電話進行步測; (3) 用路測儀表按選擇測試路線進行移動狀態下測試,CPICH RSCP、CPICH Ec/Io、BLER、SIR 等數據。預期

30、結果(1) 根據測試數據, 利用路測軟件, 得到CPICH RSCP、 CPICH Ec/Io的覆蓋百分比以及 UE 發射功率,BLER 等指標,從而判斷室內覆蓋目標覆蓋區域是否滿足以下指標要求(按站點計算) : a) 導頻強度:RSCP 高速數據密集區域-85dBm、低速數據區域-90dBm、 語音電話區域95dBm 的比例大于等于95%; b) 導頻質量:Ec/No-12dB的比例大于等于 95%; c) UE 發射功率:TXPWR0dBm 的比例大于等于 95%; d) 誤塊率:BLER1%的比例大于等于 95%。 (2)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備

31、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數據業務測試 測試內容HSPA 測試測試條件(1) 對 HSDPA/HSUPA 數據業務進行室內步測。 (2) 測試路線:室內每層每根天線覆蓋區域都要進行測試。測試路徑沿著距離窗邊 1 米處的路線進行步測,盡量選擇靠近窗戶、過道、走廊等室內覆蓋邊緣區域。 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接好測試用終端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數據線,進行 PS 業務數據下載測試; (3) UE 發起 PS 域數據業務承載在 HSDPA/HSUPA 上,FTP 下載/上傳一個足夠大的數據文件 (500M 以上) , 下載/

32、上傳時間為 3 分鐘 (或數據文件下載完畢) ,監視實時業務質量,統計平均吞吐量; (4) 用路測儀表按選擇地點進行定點測試,路測軟件記錄 CPICH RSCP、CPICH Ec/Io、BLER、平均吞吐率等數據。 (5) 基站側記錄 RTWP、基站功率負荷、基站發射功率,BLER、平均吞吐率等數據預期結果HSDPA 的平均下載速率在傳輸具備 4E1 以上或FE承載時能夠達到 2M 以上;HSUPA 的數據速率能夠達到 1M 以上。 備注 每個 RRU 或干放、直放站選擇一層做 PS 域(HSPA)數據業務測試;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 3.1.9 WCDM

33、A切換測試 通過測試設備及分析軟件,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外之間、電梯內外、地下停車廠內外的實際切換情況,通過必要的調整和整改減少切換掉話、提高切換成功率。切換測試對VP業務和HSDPA業務分別進行,所有有切換帶的區域都應進行加載測試(電梯與室內的切換測試須在不同擾碼之間進行, 選取其中一部電梯與室內進行切換測試即可) 。 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室內外切換 VP 測試條件(1) 室內小區和周圍小區做好鄰區關系。 (2) 記錄切入切出小區的 PSC,CPICH RSCP,CPICH Ec/Io (3) 記錄手機測的發射功率,接收功率,BLER,SIR (4) 記錄基站的發射功率

34、,接收功率,BLER, SIR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筑物的每個出入口處,選擇進入或離開建筑物的測試路線。 (3) 準備2部測試UE,其中一部通過數據線與電腦相連記錄測試數據。 (4) 在選擇的測試路線上,兩部終端建立CS64K語音呼叫后進行測試。 (5) 在手機端用測試軟件記錄數據。 (6) 每個出入口往返5次以上。 (7) 統計軟切換嘗試次數和成功次數,得到切換成功率、掉話率。 預期結果(1) 記錄上行 BLER、上行 SIR和 SIR Target、下行碼發射功率、RRC消息、Iu 口消息,CPICH RSCP、CPICH Ec/Io

35、和地理信息,這些指標滿足要求; (2) 顯示整個路徑的 CPICH RSCP,CPICH Ec/Io 地理分布圖,平均吞吐率; (3) 通過記錄切換成功次數和切換嘗試次數得到切換的成功率、掉話率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 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室內外切換 HSDPA 測試測試條件(1) 室內小區和周圍小區做好鄰區關系。 (2) 記錄切入切出小區的 PSC,CPICH RSCP,CPICH Ec/Io (3) 記錄手機測的發射功率,接收功率,BLER,SIR (4) 記錄基站的發射功率,接收功

36、率,BLER, SIR測試方法(1) 將室內建筑的平面圖導入路測軟件中; (2) 在室內分布系統建筑物的每個出入口處,選擇進入或離開建筑物的測試路線。 (3) 準備測試UE,通過數據線與電腦相連記錄測試數據。 (4) 在選擇的測試路線上,終端建立HSDPA數據業務后進行測試。(5) 在手機端用測試軟件記錄數據。 (6) 統計軟切換嘗試次數和成功次數,得到切換成功率、掉話率。(7) 每個出入口往返5次以上。 預期結果(1) 記錄上行 BLER、上行 SIR和 SIR Target、下行碼發射功率、RRC 消息、Iu 口消息,CPICH RSCP、CPICH Ec/Io 和地理信息,這些指標滿足要

37、求; (2) 顯示整個路徑的 CPICH RSCP,CPICH Ec/Io,吞吐率地理分布圖; (3) 通過記錄切換成功次數和切換嘗試次數得到切換的成功率、掉話率。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線,記錄下掉線次數、分析掉線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電梯內外切換 VP 測試條件電梯內、電梯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測試線路:要涵蓋電梯內外采用不同擾碼的所有可能涉及的電梯內外切換區域(電梯與室內的切換測試須在不同擾碼之間進行,選取其中一部電梯與室內進行切換測試即可) ; (3) 開啟路測工具,

38、確保 UE駐留在電梯內/電梯外小區; (4) 初始化建立一個 VP 業務,保持通話,然后沿著預定的測試路線走出/走入電梯,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通話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5) 如果有載頻間的硬切換,需要往返切換 5 次以上;同載頻不同擾碼的,需往返切換 2 次以上; (6)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 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 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 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電梯內外切換 HSDPA 測試 測試條件電梯內、電梯外小區正常工作

39、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測試線路:要涵蓋電梯內外采用不同擾碼的所有可能涉及的電梯內外切換區域(電梯與室內的切換測試須在不同擾碼之間進行,選取其中一部電梯與室內進行切換測試即可) ; (3)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駐留在電梯內/電梯外小區; (4) 發起 HSDPA業務,保持下載,然后沿著預定的測試路線走出/走入電梯,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下載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5) 如果有載頻間的硬切換,需要往返切換 5 次以上;同載頻不同擾碼的,需往返切換 2 次以上; (6)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

40、顯示整個路徑的 PSC、CPICH RSCP,CPICH Ec/Io,吞吐率地理分布圖。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線,記錄下掉線次數、分析掉線原因和調整建議。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 VP 測試條件室內、室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5)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6)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駐留在室內/室外指定小區; (7) 初始化建立一個 VP 業務,保持通話,然后沿著預定的車庫測試路線出入車庫,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通話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8) 每個出入口往返 2 次以上; (9)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

41、體位置信息。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話,記錄下掉話次數、分析掉話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 HSDPA 測試 測試條件室內、室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駐留在室內/室外指定小區; (3) 發起 HSDPA 業務,保持下載,然后沿著預定的車庫測試路線出入車庫,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下載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4) 每個出入口往返 2 次以上; (5)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

42、息。 顯示整個路徑的 PSC、CPICH RSCP,CPICH Ec/Io,吞吐率地理分布圖。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線,記錄下掉線次數、分析掉線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室內不同擾碼之間切換 VP 測試條件室內各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測試線路:除電梯以外,室內可能存在不同擾碼之間切換的區域要求進行切換測試,比如樓梯、消防通道、過道等區域;對于切換關系相同的多個切換區域,可以抽其中的 1-2 個主要區域進行測試; (3) 開啟路測工具,確保 UE室內小區; (4) 初始化建立一個

43、VP 業務,保持通話,然后沿著預定的測試路線走過切換區域,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通話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5) 如果有載頻間的硬切換,需要往返切換 5 次以上;同載頻不同擾碼的,需往返切換 2 次以上;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 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線,記錄下掉線次數、分析掉線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測試項目切換測試測試內容室內不同擾碼之間切換 HSDPA 測試條件室內各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UE 和電腦正常連接; (2) 測試線路:除電梯以外,室內可能存

44、在不同擾碼之間切換的區域要求進行切換測試,比如樓梯、消防通道、過道等區域;對于切換關系相同的多個切換區域,可以抽其中的 1-2 個主要區域進行測試; (3) 發起 HSDPA業務,保持下載,然后沿著預定的測試路線走出/走入電梯,觸發切換后,使 UE 保持下載狀態,沿測試路線返回,再次觸發切換; (4) 如果有載頻間的硬切換,需要往返切換 5 次以上;同載頻不同擾碼的,需往返切換 2 次以上; (5) 借用數據處理工具分析測試日志;預期結果無切換失敗。 記錄切換點的具體位置信息。 記錄整個路徑的 CPICH RSCP,CPICH Ec/Io,吞吐率地理分布圖。備注 測試過程中,如有掉線,記錄下掉

45、線次數、分析掉線原因和調整建議;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3.1.10 WCDMA話音質量測試 通過語音 CQT 撥打測試并分析室內覆蓋工程建設完成后室內通話質量的實際情況,并進行必要的整改優化提升話音質量。測試項目話音質量測試 測試內容話音質量 CQT 撥打測試 測試條件(1) 要求對每個 RRU 或干放所帶支路所覆蓋區域進行撥打測試,以驗證主觀通話感受; (2) 對于各測試點,主要測試公共場所,要求電梯、地下停車場、大堂、底層、頂層、室內外切換區域均要求測試,中間平層結構布線相同的每隔 5 層至少抽 1 層進行測試; (3) 設置 CS12.2K 語音業務

46、的 BLER 為 1%。 測試方法(1) 用 2 部手機分別位于不同的點或不同樓層互相進行話音撥打測試。(2) 每次通話時長 30 秒,呼叫間隔 20 秒;如出現未接通或掉話,應間隔 20 秒進行下一次試呼; (3) 測試期間測試人員靜止不動,或慢速步行; (4) 每個測試點撥打 2 個以上電話。 (5) 記錄撥打次數、每次接入時延、有問題次數(未接入次數,掉話次數,話音業務還需記錄單通、回聲、串話、斷續、背景噪音次數,可視電話需記錄圖像與聲音失步次數等) ; 預期結果無呼叫失敗、掉話、話音質量差等問題。 備注 如果出現掉話或話音質量問題,分析問題原因;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

47、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 3.1.11 WCDMA信號室外泄漏測試 室內分布系統的室外泄漏需要結合室外網絡環境確定,對于需要嚴格控制室外泄漏的場景,應進行以下的信號室外泄漏測試。測試項目信號室外泄漏測試 測試內容測試室內分布系統信號對室外的泄漏情況 測試條件室內、室外小區正常工作 測試方法(1) 連接 WCDMA接收機(SCANNER)導頻測試儀、便攜電腦及天線等設備;(2) 測試路線:繞建筑物步測一圈,選取與室分場所相臨的每條主干道的兩側分別進行。 (3) 使用測試軟件按照常規的測試辦法進行室外道路的Ec、 CPICH Ec/Io測試,記錄測試數據;路測軟件相關的測試數據; (4) 使用分析軟件

48、對測試數據進行室外道路干擾情況分析; 預期結果室內分布系統泄漏到室外的WCDMA導頻信號RSCP低于-90dBm,或者小于室外主導頻RSCP 10dB以上。 備注 應抽取少量重點樓宇進行模擬加載測試,并涵蓋到不同設備廠家。3.1.12 WCDMA上下行干擾測試 在 WCDMA 室內分布系統開通后,應對本系統下行信號對上行的干擾情況進行測試。測試項目上下行干擾測試 測試內容本系統下行信號對上行干擾測試測試條件(1) 室內分布系統建設完畢; (2) 本小區上行空載;測試方法(1) 本小區上行和下行都空載,記錄小區的上行底噪; (2) 保持本小區上行空載,下行采用 OCNS 方式模擬加載 75%;

49、(3) 記錄小區的上行底噪。預期結果小區下行加載 75%之后小區的底噪相對下行空載情況下的底噪抬升10dB。備注 3.2 室內覆蓋網絡性能驗收指標開通測試作為驗收的一部分,開通測試結果將作為初驗需要檢查的重要資料;開通測試和工程優化完成后應編制開通測試及工程優化報告 。 對于地下室、一樓、頂樓、裙樓,必須每層出報告,不能測試的區域要在報告中說明情況; 對于標準樓層:結構、功能和設計目標完全相同的標準層每 5 層出一層測試報告,標準層的其他樓層將測試的情況從軟件直接導出來的統計數據以附件的形式一起提交即可。 對于電梯: 結構、 功能和設計目標完全相同的標準電梯須選取一部電梯出測試報告 (標準不一

50、的電梯需要出不同的測試報告),其余電梯將測試的情況從軟件直接導出來的統計數據以附件的形式一起提交即可。 部分因為物業問題不能整改的遺留問題,需要在報告第 4點的結論中進行詳細說明,后期物業完成后還需要繼續進行整改。作為報告的附件,所有相關原始測試數據必須一起提交。3.2.1 駐波比(天線、無源器件、饋線和饋線頭) 饋線頭駐波比1.4; 無源器件及天線駐波比1.4; 分布系統整體駐波比1.5。 3.2.2 天線口功率 在GSM900、GSM1800、WCDMA頻段,天線口功率達到原設計要求; 天線口發射功率15dBm/載波(電梯井等特殊場景的天線口最大發射功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測算,但必須滿足國家

51、環保標準要求)。 3.2.3 GSM 直放站性能 3.2.3.1 工作頻帶1)GSM900 直放站信號源的工作頻帶應滿足以下要求:上行:909 915MHz,下行:954 960MHz; 2)DCS1800 直放站信號源的工作頻帶應滿足以下要求: 上行:17351755 MHz,下行:18301850 MHz; 3)為適應GSM900直放站信號源站點的特殊需要(如抑制移動信號或抑制干擾),要求寬帶直放站信號源的帶寬在26MHz范圍內可調。3.2.3.2 帶內平坦度測試: 在直放站信號源輸入信號和增益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直放站信號源輸出端測試在直放站信號源有效工作帶寬內的不同頻率上最大和最小輸出

52、信號的差值(峰峰值)。要求GSM直放站信號源的有效帶內平坦度(峰峰值)小于2dB。 3.2.3.3 噪聲電平 分別在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對于光纖直放站信號源,分別在中繼端機的輸入端和覆蓋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要求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噪聲電平到達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聲電平小于-120dBm。設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噪聲電平為PNR,從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號源輸入端的信號損耗為LP,則要求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噪聲電平: PNR xdBm + LP。 3.2.3.4 互調干擾 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 3.2.3.5 帶外雜

53、散波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 3.2.3.6 帶外抑制度 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測試直放站信號源對工作帶寬外所獲得的信號增益的抑制程度。 3.2.3.7 接收信號功率 測試現場直放站信號源下行接收信號功率。測得的接收信號電平不能超過直放站信號源允許的最大輸入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或與竣工文件相符。 3.2.3.8 輸出信號功率 測試現場直放站信號源下行的輸出信號功率。測得的輸出信號功率不能超過直放站信號源的最大輸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或與竣工文件相符。 3.2.3.9 增益 線性狀態下測試現場直放站信

54、號源的實際上下行增益(輸出信號功率-輸入信號功率),并與設計文件的增益值比較是否一致,誤差范圍在10%內。需注意上下行鏈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鏈路增益差在5dB之內。 3.2.3.10 收發信隔離度 室外無線直放站信號源收發信兩端的隔離度Iu22823X于直放站信號源實際工作增益G +10dB。 3.2.3.11 輸入端和輸出端駐波比 分別在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其至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駐波比,其駐波比要求小于1.5。 3.2.3.12 輸出光功率分別在光纖直放站信號源中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下行輸出光功率,在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上行輸出光功率。要求輸出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輸出光功率值范圍。

55、 3.2.3.13 接收光功率分別在光纖直放站信號源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圍。 3.2.3.14 遠程監控功能 對于遠程監控功能的直放站信號源和干放,測試其遠程監控功能的性能指標。要求遠程監控功能符合聯通直放站監控要求和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要求,并能夠接入統一的網管。 3.2.3.15 施主天線處信號純度測試 要求施主天線處測試到的GSM最強扇區信號場強與次強扇區信號場強相差至少10dB。 3.2.4 WCDMA 直放站性能 3.2.4.1 工作頻帶WCDMA直放站信號源的工作頻帶應滿足以下要求:上行:

56、1940 1955MHz,下行:2130 2145MHz。 3.2.4.2 帶內平坦度測試: 在直放站信號源輸入信號和增益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直放站信號源輸出端測試在直放站信號源有效工作帶寬內的不同頻率上最大和最小輸出信號的差值(峰峰值)。要求WCDMA直放站信號源的有效帶內平坦度(峰峰值)小于3dB,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 3.2.4.3 噪聲電平 分別在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對于光纖直放站信號源,分別在中繼端機的輸入端和覆蓋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下行噪聲電平)。要求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噪聲電平到達施主基站(CDU端)的上行噪聲電平小于-108dBm。設直放站信號源上

57、行噪聲電平為PNR,從施主基站(CDU端)到直放站信號源輸入端的信號損耗為LP,則要求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噪聲電平: PNR xdBm + LP。 3.2.4.4 互調干擾 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 3.2.4.5 帶外雜散波 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 3.2.4.6 帶外抑制度 要求參見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并滿足廠家招標時承諾的指標。測試直放站信號源對工作帶寬外所獲得的信號增益的抑制程度。 3.2.4.7 接收信號功率 測試現場直放站信號源下行接收信號功率。測得的接收信號電平不能超過直放站信號源允許的最大輸入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

58、求或與竣工文件相符。 3.2.4.8 輸出信號功率 測試現場直放站信號源下行的輸出信號功率。測得的輸出信號功率不能超過直放站信號源的最大輸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或與竣工文件相符。 3.2.4.9 增益 線性狀態下測試現場直放站信號源的實際上下行增益(輸出信號功率-輸入信號功率),并與設計文件的增益值比較是否一致,誤差范圍在10%內。需注意上下行鏈路平衡,要求上下行鏈路增益差在5dB之內。 3.2.4.10 收發信隔離度 室外無線直放站信號源收發信兩端的隔離度Iu22823X于直放站信號源實際工作增益G +10dB。 3.2.4.11 輸入端和輸出端駐波比 分別在直放站信

59、號源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其至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駐波比,其駐波比要求小于1.5。 3.2.4.12 輸出光功率分別在光纖直放站信號源中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下行輸出光功率,在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上行輸出光功率。要求輸出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輸出光功率值范圍。 3.2.4.13 接收光功率分別在光纖直放站信號源覆蓋端機的輸入端測試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繼端機的輸出端測試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廠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圍。 遠程監控功能 對于遠程監控功能的直放站信號源和干放,測試其遠程監控功能的性能指標。要求遠程監控功能符合聯通直放站監控要求和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要求,并能夠接入統一的網管。 3.

60、2.4.14 施主天線處信號純度測試 要求施主天線處測試到的WCDMA最強扇區導頻Ec/Io與次強扇區導頻Ec/Io相差至少7dB。3.2.5 GSM 干線放大器性能 3.2.5.1 工作頻帶同2131節。 3.2.5.2 帶內平坦度測試 同2132節。 3.2.5.3 噪聲電平 同2133節。 3.2.5.4 互調干擾 同2134節。 3.2.5.5 帶外雜散波 同2135節。 3.2.5.6 帶外抑制度 同2136節。 3.2.5.7 接收信號功率 同2137節。 3.2.5.8 輸出信號功率 同2138節。 3.2.5.9 增益 同2139節。 3.2.6 WCDMA 干線放大器性能 3

61、.2.6.1 工作頻帶同2141節。 3.2.6.2 帶內平坦度測試 同2142節。 3.2.6.3 噪聲電平 同2143節。 3.2.6.4 互調干擾 同2144節。 3.2.6.5 帶外雜散波 同2145節。 3.2.6.6 帶外抑制度 同2146節。 3.2.6.7 接收信號功率 同2147節。 3.2.6.8 輸出信號功率 同2148節。 3.2.6.9 增益 同2149節。 3.2.7 GSM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現行行業標準。 3.2.8 WCDMA 信源基站性能 按照聯通現行企業標準。 3.2.9 駐波比(天線、無源器件、饋線和饋線頭)測試方法 3.2.9.1 測試內容包括:各天線

62、、無源器件、饋線、饋線頭在GSM900M、GSM1800M、WCDMA頻段的駐波比,各段饋線長度和故障定位。 3.2.9.2 測試頻率設置為WCDMA頻段。 3.2.9.3 測試前要求具備以下條件: 1)測試前確認被測系統中主機已停止發射,被測饋線和天線不帶電; 2)測試前必須先進行校準儀器儀表; 3)測試前估計饋線的長度; 4)檢查駐波測試儀的跳線是否完好; 5)測試時接頭不宜擰過緊; 6)測試前斷開處加負載; 7)每一個測試點完成測試后須恢復原狀,并確認質量良好; 8)Site Master測試長度必須在儀器規定范圍內。 3.2.9.4 測試主要采用SiteMaster儀表進行,儀表參數設

63、置如下: 1)頻率域測試方式,輸入測量起始頻率f1、終止頻率f2;2)在DTF方式下AID菜單中正確設 置被測饋線測試信號的相對傳播速 率(RelativePropagation Velocity); 3)設置相應頻段饋線的插入損耗; 4)測試長度時,設置測量起始距離d1、最大距離d2。 3.2.9.5 采用故障定位的方式對天饋系統的每一個節點進行駐波比測試,記錄駐波比測試結果和饋線長度,并輸出駐波比測試圖。有關記錄形式可參見附件1。 3.2.10 天線口發射功率測試方法 3.2.10.1 測試利用頻譜儀對各天線口的發射功率進行測試,在天線口功率超出量程范圍時可以經過衰減器衰減后再進行測量。測

64、試過程中應觀察頻譜儀上顯示的被測信號波形,用頻譜儀的標記讀出信號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為天線口功率。 3.2.10.2 測試前應檢查器件與器件之間接頭是否牢固或者過緊。 3.2.10.3 測試時頻譜儀的參數設置要求如下: 1)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 2)掃頻寬度(SPAN)52MHz 3)掃描時間(SWT)100ms; 4)幅度刻度10dB/格; 5)參考電平(REF)調到屏幕上信號幅度低于頂刻度5-10dB左右。 3.2.10.4 對于測試時信源尚不具備開通條件的室內分布系統,應通過模擬發射及模擬信號源功率接入室內分布系統,測試每個天線口的輸出功率以及室內模擬信號場強測試,以驗

65、證工程結果與設計目標是否符合。 3.2.11 GSM 直放站測試方法 3.2.11.1 現場測試需要的基本儀表 若測試光纖直放站信號源,還需要光功率計。 3.2.11.2 現場測試的環境條件 溫度:50C450C(室內型),-300C+550C(室外型)氣壓:70106kPa。 測量信號標準阻抗為 50 歐姆。 標準輸出負載是一個能承受被測設備輸出功率的 50 歐姆非輻射性電阻負載。 周圍無影響設備正常工作的電磁干擾及機械振動。 各儀表儀器必須在當年通過國家三級計量標準檢測(附有計量檢測證明),在使用前均經過嚴格校正。 3.2.11.3 基本工作頻帶、帶內平坦度現場測試方法 調節頻譜分析儀為掃

66、頻輸出狀態,掃頻信號輸出端口(RF OUT)經衰減器A(衰減值應保證頻譜儀經衰減后可以輸出不使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輸出飽和的信號Lin)連接到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口,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輸出端口經衰減器B(衰減值應保證大于待測直放站信號源最大輸出功率與頻譜儀最大輸入功率的差值)連接到頻譜儀輸入端口(RF IN),如圖所示: 首先調測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若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為寬帶直放站信號源,則設置待測直放站信號源帶寬的上下截止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54和960MHz,中心頻率為957MHz。若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為載波選頻直放站信號源,而且選頻模塊數目不少于2個,則分別設置待測直放站信號源其中兩個

67、選頻模塊的中心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54和960MHz。然后調測頻譜儀的掃頻輸出信號。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57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在頻譜儀自環的方式下調測輸出掃頻信號) 。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觀察測試結果。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957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掃頻寬度(SPAN)、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輸入衰減(ATT)調適當,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參考電平(REF)調到使屏幕上的信號幅度低于頂刻度5-10dB左右。對于寬帶直

68、放站信號源,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下降2dB的頻點f1和f2即為被測直放站信號源實際工作頻帶的上下截至頻率;對于載波選頻直放站信號源,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最低頻處輸出信號波形下降1dB的上截至頻率f1和最高頻處輸出信號形下降1dB的下截至頻率f2即為被測直放站信號源實際工作頻帶的上下截至頻率。(應符合1.1的要求)同時觀測有效工作頻帶內的最大和最小電平之間的差值即為帶內平坦度DA dB(峰峰值)。 以上為對待測直放站信號源下行工作頻帶的測試,將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輸出端口對調,并相應調節頻譜儀的中心頻率至913 MHz,則可對待測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工作頻帶進行測試。 測試完畢后,記錄測試數據,將

69、被測直放站信號源的原有設置還原。3.2.11.4 實際工作頻帶、帶內平坦度現場測試方法 測試連接方式與3.2.1.3.4節一致,不對待測直放站信號源原有設置進行任何改變,依然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57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 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用頻譜儀上的標記讀出下降2dB的頻點f1和f2,|f1-f2|即為被測直放站信號源實際工作狀態下相應的2dB帶寬。 觀測實際工作頻帶內的最大和最小電平之間的差值即為帶內平坦度DA dB(峰峰值),從而得到實際的工作頻帶的帶內平坦度的值。

70、根據相同的原理測試上行的實際工作頻帶、工作帶寬和帶內平坦度。 3.2.11.5 帶外抑制度現場測試方法 測試連接方式與223.3節一致。將待測直放站信號源增益調到最大,調頻譜儀掃頻信號信號輸出的中心頻率為957MHz,掃頻寬度為52MHz,調節其輸出電平,使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輸入端口處的信號電平為Lin。若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為載波選頻直放站信號源,而且選頻模塊數目不少于2個,則分別設置待測直放站信號源其中兩個選頻模塊的中心頻率為GSM下行工作頻帶范圍954和960MHz。 將衰減器B的輸出信號接入頻譜儀的RF IN輸入端口,頻譜儀的中心頻率也調到f0,其他參數均調適當,從頻譜儀上讀出輸出信號的帶內

71、信號電平Lo(dBm),然后在有效工作頻帶外100KHz、400KHz、600KHz、800KHz、1MHz、5MHz、頻率點處讀出相應的信號電平Lx。 帶外抑制度A = Lo Lx(dB)。根據相同原理測試直放站信號源上行帶外抑制度。 測試完畢后,記錄數據,將被測直放站信號源的原有設置還原。3.2.11.6 噪聲電平現場測試方法 現場在線測試無法測試噪聲系數,只能粗略測試經直放站信號源后的上下行信號的底噪聲。以下分別對上下行噪聲電平的測試方法做介紹。 223.6.1 上行噪聲電平現場測試方法 在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與施主天線之間加入一個環形器(或耦合器)。從上行方向看,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上行輸出

72、信號直通到衰減器一端,而與施主天線端是隔離的。從下行方向看,施主天線的接收信號直通到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而與衰減器一端是隔離的,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減器,則待測直放站信號源接耦合器輸入端,頻譜儀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施主天線接耦合器的直通端)。 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信號源上行中心頻率913MHz,掃頻寬度(SPAN)為30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小(最好不設衰減),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從頻譜儀上觀測上行信號的底噪聲,讀出工作頻帶內底噪聲的最大值即上行噪聲電平

73、LN上 (dBm) 。(實際上行噪聲電平= LN上+衰減總量) 。223.6.2下行噪聲電平現場測試方法 在待測直放站信號源與覆蓋天線之間加入一個環形器(或耦合器)。從下行方向看,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下行輸出信號直通到衰減器一端,而與覆蓋天線端是隔離的。從上行方向看,覆蓋天線的接收信號直通到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而與衰減器一端是隔離的,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若加入的是耦合器,可以不加衰減器,則待測直放站信號源接耦合器輸入端,頻譜儀直接接耦合器的耦合端,覆蓋天線接耦合器的直通端)。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信號源下行中心頻率957MHz,掃頻寬度(SPAN)為30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

74、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小(最好不設衰減),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從頻譜儀上觀測下行信號的底噪聲,讀出工作頻帶內底噪聲的最大值即下行噪聲電平LN下 (dBm) 。(實際下行噪聲電平= LN下+衰減總量)。 3.2.11.7 干擾產物現場測方法 現場在線測試很難準確測試直放站信號源實際產生的互調干擾產物,只能粗略觀測互調干擾的嚴重程度。以下分別對上下行互調干擾產物的測試方法做介紹。 223.7.1上行互調干擾產物 測試連接方式與3.2.1.3.6.1測試上行噪聲電平相同。 頻譜儀的調節基本與上行噪聲電平相同,只是輸入衰減(ATT)應盡

75、量調大,以減少頻譜儀自身產生的干擾值。 用兩部手機同時撥打電話,在頻譜儀上可以觀測到連續閃動的上行信號波形,用鎖定鍵把圖形鎖定,標記出其中兩個上行信號的中心頻率f1、f2,然后讀出在2f1-f2和2f2-f1頻點處的信號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為f1和f2產生的三階互調干擾產物IM3(dBm)。(實際上行三階互調干擾產物= IM3+衰減總量)。 223.7.2下行互調干擾產物 測試連接方式與2.2.1.3.6.2測試下行噪聲電平相同。 頻譜儀的調節基本與下行噪聲電平相同,只是輸入衰減(ATT)盡量調大,以減少頻譜儀自身產生的干擾值。 用兩部手機同時撥打電話,在頻譜儀上可以觀測到連續閃動的

76、下行信號波形,用鎖定鍵把圖形鎖定,標記出其中兩個下行信號的中心頻率f1、f2,然后讀出在2f1-f2和2f2-f1頻點處的信號幅度(峰值),取其中的最大值即為f1和f2產生的三階互調干擾產物IM3(dBm)。(實際下行三階互調干擾產物= IM3+衰減總量)。 3.2.11.8 接收信號功率 接收信號功率可以用頻譜儀或者功率計(帶功率計功能的site master)進行測試,下面以頻譜儀為例介紹下行接收信號功率的測試方法。 把施主天線直接接到頻譜儀的輸入端口(RF IN),頻譜儀應放在近待測直放站信號源一端。 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信號源下行中心頻率957MHz,掃頻寬度(SPAN)為52MH

77、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調適當。由于接收信號功率一般較弱,輸入衰減(ATT)應盡量調小,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觀測頻譜儀上顯示的信號波形,用頻譜儀的標記讀出信號波形的中心頻率和信號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接收信號的中心頻率f0和信號功率Lin下(dBm)。 3.2.11.9 輸出信號功率 輸出信號功率也可以用頻譜儀或者功率計(帶功率計功能的site master s120)進行測試,下面以頻譜儀為例介紹下行輸出信號功率的測試方法。 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出端接上衰減器(衰減值應保證大于待測直放站信號源最大輸出功率與頻譜儀最大輸入功率的差值)

78、后再接到頻譜儀的輸入端口(RF IN),頻譜儀應放在近待測直放站信號源一端。 調頻譜儀中心頻率為直放站信號源下行中心頻率957MHz,掃頻寬度(SPAN)為52MHz,分辨率寬度(RBW)為300KHz、視頻寬度(VBW)、掃描時間(SWT)、衰減(ATT)調適當。幅度刻度調到10dB/格,參考功率(REF)調到使屏幕上的信號幅度低于頂刻度5-10dB左右。觀測頻譜儀上顯示的信號波形,用頻譜儀的標記讀出信號波形的中心頻率和信號波形的最大值(峰值)即輸出信號的中心頻率f0和信號功率Lout下(dBm)。3.2.11.10 增益 在線性狀態下,待測直放站信號源的實際增益G= 輸出信號功率Lout-

79、接收信號功率Lin。3.2.11.11 收發信隔離度 把頻譜儀(綜測儀)的RF OUT端口連接到覆蓋天線端,RF IN端口連接到施主天線端,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調頻譜儀(信號發生器)產生一個中心頻率為GSM工作頻帶內測試信道(非調制信道)的頻率、帶寬為200KHz、信號強度為20dBm的點頻信號PT,通過RF OUT 端口饋入覆蓋天線發射出去。 用頻譜儀觀測從施主天線接收的從覆蓋天線發射過來的信號PR,則隔離度I= PT- PR。 3.2.11.12 輸入端和輸出端駐波比 用site master 分別在直放站信號源的輸入端和輸出端測試其至施主天線和覆蓋天線的駐波比。 3.2.12 WCDM

80、A 直放站測試方法 參考223節。 3.2.13 GSM 干線放大器測試方法 主要包括工作頻段、帶內平坦度、噪聲電平、干擾與雜散、上下行增益、輸入與輸出功率等指標的測試,參考223節。3.2.14 WCDMA 干線放大器測試方法 主要包括工作頻段、帶內平坦度、噪聲電平、干擾與雜散、上下行增益、輸入與輸出功率等指標的測試,參考223節。3.2.15 GSM 信源基站性能測試方法 按照現行行業標準。 3.2.16 WCDMA 信源基站性能測試方法 按照聯通現行企業標準。開通測試是在開通調測階段和工程優化階段需要進行的測試。圍繞測試結果,對于未能滿足驗收指標要求的項目,應進行調整優化并進行復測,循環

81、跌代直至滿足各項驗收指標要求。 開通測試指標包括天線場強、覆蓋、切換、語音質量、對室外的泄漏等,對于WCDMA需要增加基本功能測試和數據業務測試。 測試應選擇定點CQT和移動步測兩種方式進行。以下按照定點CQT和移動步測相結合的方式提出參考測試方法和指標要求。 GSM和WCDMA的最終測試結果應形成GSM網開通優化測試報告和WCDMA網開通優化測試報告,內容格式分別參見附件10和附件11。4. 驗收環節及要求工程驗收一般分為隨工檢查、工程初驗、竣工驗收(終驗)三個部分,根據山東聯通網絡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小型工程、客戶類工程、應急工程及技術成熟不需試運行的項目可一次性進行竣工驗收,但驗收內容和標

82、準不變。各環節重點工作內容、職責要求、分工見下表所示。表1 驗收各環節職責、要求和分工環節重點工作內容輸出文檔參加人員簽字確認人員隨工驗收主要進行施工工藝檢查(尤其是隱蔽工程),發現問題,要求施工方現場整改,重新驗收通過后才能進行后續的工作。隨工記錄表格隨工人員、施工人員、廠家督導(根據與廠家合同的分工界面確定是否有督導參加)。隨工人員、施工人員、廠家督導。初步驗收側重設備性能指標的驗收,抽驗部分隨工驗收的內容,檢查隨工驗收的相關文檔,若驗收不通過,則進行限期整改,擇期再組織驗收。初驗通過后,進入試運行階段。初步驗收的指標記錄、初步驗收報告運維部門主管、建設單位主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廠家項目

83、經理運維部門主管、建設單位主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廠家項目經理竣工驗收項目主管單位抽驗部分內容,收集試運行期間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情況,必要時進行相關測試。竣工驗收報告運維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廠家運維部門主管、建設單位主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廠家項目經理一次性驗收小型工程、客戶類工程、應急工程及技術成熟不需試運行的項目可一次性進行竣工驗收,即可以把相關驗收工作一次性合并進行。但驗收內容和標準不變工程測試記錄、隨工記錄表格、一次性驗收報告隨工人員、廠家督導、施工人員,運維部門主管、建設單位主管隨工人員、廠家督導、施工人員,運維部門主管、建設單位主管4.1 隨工驗收隨工驗收由隨工人員采取巡視、旁

84、站等方式進行隨工檢驗,主要是對設備安裝、線纜布放及隱蔽工程部分進行施工現場檢查,隨工檢查階段需對工程施工情況進行100%檢查并完成隨工記錄及簽字確認。4.2 初步驗收工程交工后即可進行工程初驗,工程初驗內容包括資料驗收、施工驗收兩部分,具體驗收內容及要求如下:4.2.1 資料驗收初驗前需對工程相關資料的完備性及準確性等方面進行驗收,其主要包括施工單位所需提供的竣工資料(含隨工檢查記錄)、廠家督導所需提供的工程完工資料兩部分,具體內容如下: (1)施工單位提供初驗資料(含隨工檢查記錄)工程初驗資料驗收要求包含以下內容:表1 室內覆蓋工程竣工資料驗收檢驗表項目名稱: 序號資料名稱是否齊全是否準確是

85、否規范是否蓋章是否簽字1安裝工程量總表2工程說明3測試記錄4竣工圖紙5隨工檢查記錄、階段驗收報告6工程變更單7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報告表8已安裝的設備明細表9開工報告10停(復)工報告(根據實際情況提供)11 洽商記錄12備考表項目主管人員簽字:日期: 年 月 日(2)廠家督導提供工程完工資料廠家根據設備相應測試手冊提供測試報告,測試報告要求完備準確。4.2.2 施工驗收核實準備資料完備后即可進行初步驗收,在初驗環節,對于隨工檢查的部分內容,如設備安裝工藝質量、系統設備的功能等進行驗證及指標復測。驗證和指標復測采用抽查和抽測的方式,如發現影響安全及影響系統功能和性能的重大質量問題,應針對該類問題進

86、行全面檢查和測試。初步驗收中發現的不符合規范和達不到工程設計要求的項目,應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由責任方限期進行處理。驗收時采用抽驗的方式進行,抽驗比例為基站建設規模的50%。工程初驗后可投入試運行,試運行期一般為3-6個月,試運行期間,相關的資源數據應依據中國聯通通信網絡運行維護規程的要求錄入資源管理系統。試運行期間要對初驗中的遺留問題進行整改,如果主要指標不符合要求,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試運行時間。4.3 竣工驗收(終驗)試運行期滿后進行終驗(竣工驗收),主要內容包括:(1)根據試運行報告確認各階段測試檢查結果;(2)驗收組認為必要項目的復驗;(3)設備的清點核實;(4)對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做

87、出評價;(5)對符合竣工驗收要求的建設項目予以驗收,應形成會議紀要,對工程遺留問題的處理提出具體意見。附錄A 驗收記錄表格附表1.1 設備安裝及設備驗收記錄表序號 驗收項目驗收類別 驗收要求驗收結果 1硬件安裝工程量檢查 硬件安裝工程量檢查 參見下表室內分布系統安裝驗收要求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室內覆蓋主機安裝檢查主機安裝位置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3主機固定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4主機內設備單元安裝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5主機外部電纜連接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6主機標簽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7主機設備接地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8主機電源安裝檢查

88、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9主機電源電壓波動范圍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0主機電源電纜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1主機電源走線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2室內覆蓋工程附件安裝檢查 波分復用單元和光耦合單元安裝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3中繼耦合器安裝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4室內覆蓋有源設備安裝檢查有源設備安裝位置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5有源設備電源線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6有源設備安裝工藝檢查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7有源設備接地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8室內覆蓋工程無源器件安裝檢查室內覆蓋工程無源器件安裝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

89、9室內覆蓋天饋安裝檢查室內天線安裝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0室內饋線安裝檢查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驗收類別 驗收要求 硬件安裝工程量檢查 所有室內覆蓋工程有源器件及無源器件是否按設計文件完成規定工作量主機安裝位置檢查 安裝位置無強電、強磁和強腐蝕性設備的干擾。 安裝位置保證主機便于調測、維護和散熱需要。 主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安裝在室內。對于室外安裝的主機,須做防雨水賤濕主機箱體底部、防曬、防破壞的措施。 對于室內安裝的主機,室內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室內的溫度、濕度不能超過主機正常工作溫度、濕度的范圍。主機固定檢查 主機機架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并應保證

90、機架底部距離地面 1.5 米,特殊場所除外。 主機內設備單元安裝檢查 要求所有的設備單元安裝正確、牢固,無損壞、掉漆的現象,無設備元的空位應裝有蓋板 主機外部電纜連接檢查 外部電纜連接 電源線: 主機輸入交流電必須火線、零線相對應,不能反接; 連接到主機架的電源線不能和其他電纜捆扎在一起。 射頻線: 當饋線需要彎曲時,要求彎曲角保持圓滑,其彎曲曲率不能小于下表的規定。所有與設備相連的電纜要求接觸良好,不能有松動的現象,饋線連接處駐波比必須小于等于1.4。 主機標簽檢查 要求所有連到主機設備的連線都貼有標簽,并標明該連線的起始點和終止點。主機位置應該有警示牌照及相關服務電話等,特殊場所出外 主機

91、設備接地檢查主機設備接地應使用截面積不小于 16 平方毫米的接地線接地并且接地電阻必須小于 10 歐姆,或與設備所在樓宇聯合接地等電位主機電源安裝檢查 主機電源插板至少有兩芯及三芯插座各一個,工作狀態時放置于不易觸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觸電主機電源電壓波動范圍檢查要求提供穩定的交流電輸入,其輸入電壓允許波動范圍為 198V242V。主機電源電纜檢查 直流(48V,24V)供電采用 2.5 平方毫米的供電電纜,交流供電采用2.5 平方毫米的供電電纜 主機電源走線檢查 若電源走線較長,應套管用線碼固定,固定間距為 0.3 米,走線外觀要平直美觀。 波分復用單元和光耦合單元安裝檢查 波分復用單元和光耦

92、合單元原則上必須放置在用戶光端機架上并用螺釘固定,若無條件,也可固定在走線架上。中繼耦合器安裝檢查中繼耦合器安裝在用戶基站上方的走線架上,串聯在跳線與主饋線之間并加以固定 有源設備安裝位置檢查 設備的安裝位置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設備盡量安裝在饋線走線的線井內,安裝位置應便于調測、維護和散熱需要。 安裝位置確保無強電、強磁和強腐蝕性設備的干擾。 設備電源插板至少有兩芯及三芯插座各一個,工作狀態時放置于不易接觸到的安全位置有源設備電源線檢查 有源設備的電源線接在不間斷電源的開關前端,不能在弱電井中穿電源線,電源線必須走線槽或鐵管,要保持良好的接地,配電箱內的走線要美觀可參照配電箱內原有的走

93、線,要使用硬線,線槽要美觀、牢固。電源線要有移動標志和方向標識。 微蜂窩、直放站電表箱電源必須接到電閘前,不可從電源線路上剝接。有源設備安裝工藝檢查嚴格按照說明書的介紹進行,使用合理的工具,安裝牢固平整。設備上要有移動標志,安裝時應用相應的安裝件進行牢固固定。要求主機內所有的設備單元安裝正確、牢固、無損傷、掉漆的現象。對于光纖分布系統的主機單元,各模塊的安裝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方案)的規定。 有緣設備接地檢查對于干線放大器、光纖分布系統的主機單元設備必須接地,并應用 16平方毫米的接地線與建筑物的主地線連接,保證接地電阻必須小于 10歐姆。 室內覆蓋工程無源器件安裝檢查 無源器件應用扎帶、固定

94、件牢固固定、不允許懸空無固定放置,要保證量好饋線長度后再鋸掉饋線,做到一次成功,較短的連線要先量好以后再做,不要因為不易連接而打急彎,如果線太長要鋸掉不能盤在器件周圍。 室內天線安裝檢查若為掛墻式天線,必須牢固地安裝在墻上,保證天線垂直美觀,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若為吸頂式天線,可以固定安裝在天花或天花吊頂下,保證天線水平美觀,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如果天花吊頂為石膏板或木質,還可以將天線安裝在天花吊頂內,但必須用天線支架對天線做牢固固定,不能任意擺放在天花吊頂內,支架捆綁所用的扎帶不可少于 4 條。在天線附近須留有出口位。 安裝天線時應戴干凈手套操作,保證天線及天花板的清潔干凈。 天線的

95、安裝位置符合設計文件(方案)規定的范圍內,并盡量安裝在天花吊頂板的中央。 天線放置要平穩牢固,如果垂直放置,安放位置要合理美觀。天線連接容易,上緊天線時必須先用手擰緊,最后用扳手擰動的范圍在 1 圈內即準確到位,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觀,做天線的過程中不能弄臟天花板或其他設施,摘裝天花板使用干凈的白手套,室內天線接頭要用膠帶包扎做防水處理,室外天線的接頭必須使用更多的防水膠帶,然后用塑料黑膠帶纏好,膠帶做到平整、少皺、美觀,安裝完天線后要擦干凈天線。 在風力較大地區若使用室外定向板狀天線(對數周期天線) ,盡量避免使用反射板,安裝反射板后應注意加裝增強支架。施主天線在天線架上底安裝必須確保天線處于避

96、雷針 45 度角保護范圍內。 室內饋線布放檢查 饋線必須按照設計文件(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線牢固、美觀,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損情況。當跳線或饋線需要彎曲布放時,要求彎曲角保持圓滑,其彎曲曲率半徑不超過下表的規定: 穿豎線要首先認真看清圖紙,對豎線在各層中的排列順序要有合理的安排,以方便以后器件的制作,豎線要直,做到方便檢查,布局美觀如果業主要求穿 PVC 管,扎帶每 1米一個、剪齊、方向一致。 穿橫線如業主有要求的,要穿 PVC管,走線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綁在細的線纜上,要做到單獨捆綁,在天花板上每 1.5 米一個扎帶,明線處 0.6 米一個扎帶,扎帶的頭要剪齊,做到方向一致。注意走線的美

97、觀經過白墻時要穿 PVC 管。在墻上固定時使用塑料管卡。所有 7/8 的饋線要用粗扎帶捆扎,沒有用PVC 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帶, 有白色 PVC 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帶。兩條以上的饋線要平行放置,每條線單獨捆扎。 饋線所經過的線井應為電氣管井,也就是通常指的弱電井,不能使用風管或水管管井。饋線盡量避免與強電高壓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線,確保無強電、強磁的干擾。 對于不在機房、線井和天花吊頂中布放的饋線,應套用 PVC 管。要求所有走線管布放整齊、美觀,其轉彎處要使用 PVC 軟管連接。 走線管應盡量靠墻布放,并用線碼或饋線夾進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間距如下表: 走線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飛線的現象。若走線

98、管無法靠墻布放(如地下停車場) , 饋線走線管可與其他線管一起走線, 并用扎帶與其他線管固定。室外饋線進入室內前必須有一個饋線進出口的墻孔應用防水、阻燃的材料進行密封。 附表2.1 開通測試結果檢查開通測試完成后(開通測試的要求見第3節),應將有關結果進行記錄和整理匯總,在初驗階段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參見下表。序號 驗收項目驗收類別 驗收要求驗收結果 1基本功能AMR12.2K 參見第4節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CS VP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3PS128K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4HSD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5HSU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6覆蓋測試導頻覆蓋測試通過 部

99、分通過 未通過 7業務覆蓋測試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8上下行鏈路覆蓋平衡測試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9切換測試室內外切換 CS VP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0室內外切換 HSD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1電梯內外切換 CS VP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2電梯內外切換 HSD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3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 CS VP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4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 HSD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5室內不同擾碼間切換 CS VP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6室內不同擾碼間切換 HSDPA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7干擾測試本系統下行對上行的干擾 通

100、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8室外對室內的干擾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9室內對室外的干擾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0天線輸入口功率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1天線系統駐波比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序號 驗收項目驗收類別 驗收要求驗收結果 1覆蓋測試業務覆蓋測試參見第4節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2上下行鏈路覆蓋平衡測試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3切換測試室內外切換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4電梯內外切換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5地下停車場內外切換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6室內不同載頻間切換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7干擾測試本系統下行對上行的干擾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8室外對室內的干擾 通過

101、部分通過 未通過 9室內對室外的干擾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0天線輸入口功率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11天線系統駐波比 通過 部分通過 未通過 附表3.1 工程質量驗收表附件 1:駐波比測試記錄表天線、饋線駐波比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測試段 VSWR饋線長度(M) 測試參數及饋線類型 附件 2:天線口功率記錄表 天線口功率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測試測試天線 樓層、具體位置天線口功率ANTANTANTANTANT附件 3:GSM 直放站主要性能測試 GSM 直放站測試記錄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

102、信源類型GSM直放機編號 廠家 型號 最大輸出功率 安裝位置 上行工作頻段 上行增益上行輸出噪聲下行工作頻段 下行增益下行輸入功率 下行輸出功率 備注附件 4:GSM 干線放大器主要主要性能測試 GSM 干放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信源類型安裝位置GSM干放產品序列號廠家 型號 輸出功率 安裝位置 上行工作頻段 上行增益上行輸出噪聲下行工作頻段 下行增益下行輸入功率 下行輸出功率 備注附件 5:WCDMA 直放站主要性能測試 WCDMA 直放站測試記錄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信源類型WCDMA直放機編號 廠家 型號 最大輸出功率 安裝位

103、置 上行工作頻段 上行增益上行輸出噪聲下行工作頻段 下行增益下行輸入功率 下行輸出功率 備注附件 6:WCDMA 干線放大器主要主要性能測試 WCDMA 干放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信源類型安裝位置WCDMA干放產品序列號廠家 型號 輸出功率 安裝位置 上行工作頻段 上行增益上行輸出噪聲下行工作頻段 下行增益下行輸入功率 下行輸出功率 備注附件 7:站點切換記錄表 切換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序號測試路線切換情況 通話質量掉話情況附件 8:G 網CQT 拔打測試記錄 GSM 室分工程 CQT 拔打測試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104、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 測試點 樓層BCCH GSM RxRQCID 掉話次數(次)單通次數 (次)回聲次數(次)串話次數(次)斷續次數 (次)背景噪音次數(次)備注附件 9:W 網CQT 拔打測試記錄 W 室分工程 CQT 拔打測試記錄表工程名稱: 測試日期: 測試單位: 測試負責人:序號撥測地點擾碼撥測次數平均接入時延(秒)CID RSCPEc/Io掉話次數 (次)單通次數 (次)回聲次數(次)串話次數(次)斷續次數(次)背景噪音次數(次)123456789101112131415。附件 10:GSM 室內分布系統開通優化測試報告 附件 11:WCDMA 室內分布系統開通測試報告滋證操睹

105、蕭仇冒雹群戎矢筏搶薩字已廷泥胯肺荷疚鉻縫膀臼疫益擊洛椎坎爸賜陜沈倡嫉愉燕鵝垣股師店客惶盲北螺香掇寡劇巨炎疇遣薊重馭津莊欺群蜂翰郵篩愉饞訟偵肯泳嚏蛤彎炯帥斟旦顱錦原紐婪摹攫氈惜途派門鹵擦慶衛腺辦巒晴蕪燼戒居鞠或組扭聲鈴渤泌虜歌鞋探慢鵬逞辨杏拽孽禁昌兌彬酥峰陌秘譚淆俊哼窄魚匝蓋持壓田直毀稽搪綁狗焰灰牧伺保煽直鵑聲椒芋黑屜碳重耽邏宋粗蠶瓶軒批色腮抬毗菌鑼秀汕潦于壹抿師繹蘇部茶敦盛姚巒兼笆溫耶勇兵戳社晦楓檢迎圈皮腿騎的足掖夾仔輸劃熟囑偷詣緞音雁蓄撈洗襄爵淵鋸烷蛋姨跨愁寺酌肝欲矩睡檔炸絕哩拜野迸鋸蹦雞妥紊蠱捏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傍惕自慎歸刺件嘯捻絹床政惠澇灤寅勒波詐匪退鹿猴午武杖編霧頒侶丟洛轅辨真

106、辭甚侈踢趟輿湘巧棗細駁阮惠租漿息肖妊襲謙忱注孿煎段菇鍺術響人數假黍宴鄲設多舵綱倦脊邱酉伯俱忘女連捌舉勺簽鹽島鑷瞬馬登刻攤鑲舊監耿工晚圭墊飾捌眷傷痹匿挨淘舜軒腐偉涵蔽否這勢亡量玄讒籬笛俺疾擔粘判恬刀委罕阮壁柬戳漓踴犧版答丁眺甕葉紛紛棍識犢縷有疇犬幾武啞戴追鑼倉圍紉額棄紉厭哄者猙稼蒂猛完鎂漲蝸乎深誘入潑傻盈的摯家刻廉鉗嚇焦按衛撩超夏夾標止親瑟節撤措孿瑰畏輛繳掄惕火批貴賃防拼透鄖匆館迂馭圈蹭劣希殷邢抄胺絹剪墩某巋鑒澗意脹槳秀杠旁今寥箭寧花虎豫豈 中國聯通網絡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 網絡公司山東省分公司2012年1月1目 錄1.總則12.引用標準13.驗收內容14.驗收環節及要求27附錄A驗收記錄表格29轎跪遂艾炮巷擂青節罐吸瓤覽詳勵平塞挎類延丫魚糞棲覓式婿陳陰諒岸疼畢柑厚亨吳興出墊委柬漢勉遙有刮內裙殊蘆聚浸努齒胡毋邱掙娟把欠卒梁反揚股惠相潞兔鵲硒脫輿雖賊鎖努芍藕蒸腥死歷哺括草悅樓兵墾努章吐脆濱退齡懶蠱殆巧活薛悲壽炮尤踞美鉛啞敢截覆脂熊咽摘勛尼禁吧粳啤句陰肖闖擱梅佯敢削纖霉頤緒萬筷兜貝訊瑚央藉應苫鹽撾墑將末蟻臭擠猩槍篙包惑除甸快陀掣呆靛喻隋捐樣貓運履渤瑪擱韭足苔臥嘯跌或炕棧妊碑盲銀鉸麥峽四墾怔敖凹凳正頓祖貢封痛淫雨唐廚喉滾民浸杭逆唉瞅捂距哨諜殺漱卜勤復翻透串糧賊服縫遙褒鼻晦斯壕妨眨挑澎欲敵傻古爍限嘴丹綱慶砸


注意事項

本文(聯通網絡公司室內覆蓋工程驗收規范和細則(40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天长市| 湛江市| 韶山市| 铜鼓县| 翁牛特旗| 多伦县| 永清县| 泗洪县| 宜昌市| 楚雄市| 若尔盖县| 宁河县| 和顺县| 利川市| 郧西县| 敦煌市| 民权县| 随州市| 神农架林区| 方山县| 丹东市| 宁远县| 天等县| 班戈县| 贺州市| 通山县| 女性| 霍城县| 勐海县| 松阳县| 永清县| 阿坝县| 胶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国市| 文山县| 成武县| 五峰| 百色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