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規定(57頁).pdf

  • 資源ID:579471       資源大小:1.14MB        全文頁數:5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規定(57頁).pdf

1、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規定(試行)2011-12-08 發布 2011-12-08 實施 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 發布 -3-目 次 1 范 圍.-3-2 規范性引用文件.-5-3 術語和定義.-7-4 總 則.-9-5 油氣田生產運行數據采集.-10-5.1 一般規定.-10-5.2 井場及閥室.-10-5.3 小型站場.-11-5.4 中型站場.-11-5.5 大型站場.-12-6 自控系統.-14-6.1 一般規定.-14-6.2 遠程終端裝置.-14-6.3 站場監控系統.-15-6.4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17-6.5 控制室.-18-6.6 系統安

2、全.-18-7 電力系統.-19-7.1 一般規定.-19-7.2 10(6)kV 及以上線路.-19-7.3 電力站所.-19-7.4 集控站.-20-7.5 0.4kV 配電系統.-20-8 通信系統.-21-8.1 一般規定.-21-8.2 主用通信.-21-8.3 備用通信.-23-8.4 應急通信.-23-8.5 系統安全.-23-9 安防系統.-25-9.1 一般規定.-25-9.2 視頻監控系統.-26-9.3 入侵報警系統.-28-9.4 語音告警系統.-28-9.5 可視對講系統.-28-附錄 A.-29-4-1 范 圍 1.0.1 本規定適用于中國石油陸上油氣田(含煤層氣田

3、、頁巖氣田、地下儲氣庫)和灘海油氣田陸岸新建地面工程的數字化建設。油氣田地面工程改擴建項目數字化建設參照執行。1.0.2 本規定適用于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及其所轄井場、站(廠)、管道等數字化建設。1.0.3 本規定涵蓋油氣集輸、油氣處理、油氣儲運、給排水、消防、注水、熱工、暖通、電力、自控、通信、防腐等相關專業數字化建設內容。1.0.4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除應符合本規定外,尚應符合行業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5-2 規范性引用文件 與本規定有關的國家、行業在用有效標準為該規定編制的規范性引用文件。GB 50350 油氣集輸設計規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4、 50074 石油庫設計規范 GB 50391 油田注水工程設計規范 GB 50428 油田采出水處理設計規范 GB 50041 鍋爐房設計規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 GB 5011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 50229 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 GB/T 13729 遠動終端設備 GB/T 13850 交流電量轉換為模擬量或數字信號的電測量變送器 GB/T 20438 電氣/電子/可編程電子安全相關系統的功能安全 GB 50115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00 有線電視系

5、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11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94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0622 用戶電話交換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SY/T 0069 原油穩定設計規范 SY/T 0077 天然氣凝液回收設計防火規范 SY/T 0011 天然氣凈化廠設計規范 SY/T 0076 天然氣脫水設計規范 SY/T 0605 凝析氣田地面工程設計規范 SY/T 0049 油田地面工程建設規劃設計規范 SY/T 0090 油氣田及管道儀表控制系統設計規范 SY/T 0091 油氣田及管道計算機

6、控制系統設計規范 SY 6503 石油天然氣工程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安全技術規范 SY/T 0311 灘海石油工程通信技術規范 DL 451 循環式遠動規約 DL/T 860 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 -6-DL/T 630 交流采樣遠動終端技術條件 DL/T 5002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 DL/T 5103 35kV110kV 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程 DL/T 5430 無人值班變電站遠方監控中心設計技術規程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YD/T 1071 IP 電話網關設備技術要求 YD/T 1099 以太網交換機技術要求 YD/T 1255 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網交換機

7、技術要求 YD/T 1385 基于軟交換的綜合接入設備技術要求 YD/T 1434 軟交換設備總體技術要求 YD/T 1516 IP 智能終端設備技術要求IP 電話終端 YD/T 1627 以太網交換機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YD/T 1629 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網交換機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YD/T 5024 SDH 本地網光纜傳輸工程設計規范 YD/T 5032 會議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YD/T 5040 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 YD 5102 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 YD/T 5119 基于 SDH 的多業務傳送節點(MSTP)本地網光纜傳輸工程設計規范(附條文說明)CECS:6294 工業

8、企業擴音通信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CECS:3691 工業企業調度電話和會議電話工程設計規范 IEC 61131-3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Programming languages Q/SY XN2004 高酸性氣田地面集輸系統設計規范 Q/GDW393 110(66)kV220kV 智能變電站設計規范 油氣田地面工程標準化設計技術規定(試行)-7-3 術語和定義 3.0.1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 以油氣田開發生產管理的業務流程為主線,通過自動檢測控制、通信網絡、數據交換等技術手段,實現井場、站(廠)、管道等生產過程實時監控,為油氣田數字化管理提供基礎數據。3.0

9、.2 站場監控中心 對本站及所轄井場、站(廠)、管道等生產運行過程進行集中監控的場所。3.0.3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對油氣田作業區所轄的井場、站(廠)、管道等生產單元進行生產監視和調度的管理中心。可依托作業區綜合公寓設置,也可單獨建設。3.0.4 油氣田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SCADA)由區域生產管理中心主計算機通過通信網絡與所轄井場、站(廠)、管道的遠程終端裝置及站場監控系統連接起來,對油氣生產過程進行數據采集、遠程監控與管理的計算機控制系統。3.0.5 基本過程控制系統(BPCS)對來自過程及其相關設備、其它可編程系統及操作員的輸入信號進行響應,并產生輸出信號維持過程及其相關設備按要求方式運

10、行的系統,一般由 DCS 或 PLC 實現。3.0.6 分散控制系統(DCS)控制功能分散、操作顯示集中的生產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一般用于大型站場。3.0.7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采用可編程序存儲器存儲和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輸出操作來控制各種機械或生產過程的一種電子系統,一般用于中型站場。3.0.8 遠程終端裝置(RTU)將末端檢測儀表、執行機構與遠程主控制系統連接起來的,具有數據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的裝置,一般用于井場和小型站場。3.0.9 緊急停車系統(ESD)由現場傳感器、終端執行器件和邏輯控制單元組成,對生產過程出現異常情況

11、進行關斷或泄壓的一種安全控制系統。3.0.10 火災及氣體檢測報警系統(F&GS)由現場探測器件、報警、控制終端設備及邏輯控制單元組成,用于監控火災和可燃氣、有毒氣泄漏并具備報警和消防聯動功能的安全控制系統。簡稱火氣系統。3.0.11 電力站所 指 10(6)kV 開關站、35110kV 變電所。3.0.12 集控站 指建設在電力站所與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之間,對所轄多個電力站所進行數據采集和集中監控,向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傳輸數據的管理中心。-8-3.0.13 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 指對所轄電力站所及集控站進行集中監控和統一調度,向油氣田公司級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傳輸數據的管理中心。3.0.14 光纖

12、通信系統 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由光纜和光傳輸設備組成。3.0.15 無線通信系統 以電磁波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由發送設備、接收設備、無線信道組成。3.0.16 安防系統 以保障安全為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安全防范系統,一般包括視頻監控、入侵報警、語音告警、可視對講等系統。3.0.17 視頻監控系統 在重要生產區域設置攝像機,通過傳輸媒介將采集的圖像傳輸到控制主機,通過顯示終端直觀形象地進行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由攝像機、傳輸媒介、控制主機、顯示終端、存儲設備等組成。3.0.18 入侵報警系統 利用傳感器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探測并指示非法進入或試圖非法進入設防區域的行為、處理報警信息、發

13、出報警信息的電子系統。3.0.19 語音告警系統 一般與視頻監控系統或入侵報警系統配合使用。由揚聲器、麥克風及功能軟件組成。3.0.20 大屏幕顯示系統 為實時、直觀、交互性強的調度指揮顯示終端,可從 DLP 背投拼接、LCD 液晶拼接、PDP 等離子拼接、LED 顯示屏、背投無縫幕墻等類型中選擇。-9-4 總 則 4.0.1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是油氣田生產物聯網系統(A11)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石油采油與地面生產運行管理系統(A5)、生產指揮管理系統(A8)等信息化系統提供實時生產運行數據,應符合中國石油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要求。4.0.2 油氣田數字化建設的目標是實現生產運行

14、數據自動采集、生產過程自動監控、生產場所智能防護、緊急狀態自動保護,達到小型站場及規模較小、功能簡單的中型站場無人定崗值守、大中型站場少人集中監控,油氣田統一調度管理。4.0.3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應按“站場監控中心區域生產管理中心采油(氣)廠油氣田公司”管理架構建設。本規定不適用于采油(氣)廠、油氣田公司的數字化建設。4.0.4 油氣田新區數字化建設應與新建產能項目同步實施;油氣田老區數字化建設按照整體規劃、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原則分步實施。4.0.5 油氣田數字化建設應切合生產實際,優先選用國內成熟、先進和可靠的產品,積極研發和推廣一體化集成裝置。4.0.6 油氣田數字化建設形成的數

15、據資源的數據格式、數據庫標簽及命名等應執行 A11 信息化系統的相關規定。4.0.7 本規定以標準化設計為基礎,執行油氣田地面工程標準化設計的相關規定。-10-5 油氣田生產運行數據采集 5.1 一般規定 5.1.1 油氣田各類生產場所、裝置采集的生產運行數據主要包括: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組份、電流、電壓、功率、載荷、位移、沖程等。5.1.2 生產運行數據由人工采集數據和自動采集數據組成,人工化驗或記錄的數據應手工錄入該系統。5.1.3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所轄井場、站(廠)、管道等數據采集和監控應采用 SCADA 系統,系統由遠程終端裝置、站場監控系統、區域生產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構成。5.1

16、.4 遠程終端裝置完成井場、閥室和小型站場的數據采集、處理和控制,并上傳數據至所屬站場監控系統,接受其控制指令;站場監控系統完成本站及其所管轄井場、站(廠)、管道的數據采集和集中監控,并上傳數據至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接收站場監控系統的數據,實現對區域所轄井場、站(廠)、管道的生產運行數據存儲、集中監視和管理。5.1.5 自帶控制系統的設備或裝置應自行完成數據采集、控制和聯鎖保護,將運行數據傳輸至站場監控系統或遠程終端裝置,并接受其監控,通信方式宜采用 RS485 接口、Modbus RTU 協議。附錄中列舉的采集參數是生產運行管理必需監控的基本內容,具體工程中,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

17、。5.1.6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和報警系統的設置應符合 SY 6503 和 GB 50493 的有關規定;采用盤裝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儀表時,報警信號應上傳到站場監控系統。5.1.7 集中處理站、原油儲罐和輕烴液化氣儲罐應按 GB 50183 的有關規定,設置火災探測器和火災手動報警裝置。5.1.8 功率 55kW 及以上的電機應采集電流、電壓,重要生產設備電機的電流、電壓可根據生產要求進行采集,其它電參數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24”。5.1.9 應根據管道經過區域的人文、自然環境等實際情況,設置適宜的泄漏檢測系統。管道泄漏檢測系統應預留與站場監控系統的以太網接口 RJ45,通信協議應滿足

18、站場監控系統的要求。5.2 井場及閥室 5.2.1 油井 5.2.1.1 油井包括自噴井、抽油機井、電泵井、螺桿泵井、氣舉井等,油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1”;5.2.1.2 偏遠拉油井、低產井宜暫緩實施;5.2.1.3 油井單井計量應優先采用軟件計量,并應定期標定,當軟件量油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多通閥選井、兩相計量,稠油單井計量宜采用多通閥選井、稱重式計量;5.2.1.4 含有毒氣體的油井應根據需要設置井口安全截斷系統;5.2.1.5 叢式井回壓應在匯管采集,單井不重復設置;采用井口加熱集輸流程時,應采集加熱前后溫度。5.2.1.6 井場具有遠程啟停的轉動設備,應就地設

19、置帶鎖的停止開關。5.2.2 注入井 -11-5.2.2.1 注入井包括注水井(含氣田水回注井)、注聚井、注汽井、注氣井等,注入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2”;5.2.2.2 注入井數據采集宜設置在配注閥組(間),井場不應重復設置,對于無配注閥組(間)歸屬的注入井可在井場采集。5.2.3 水源井 5.2.3.1 水源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3”;5.3.3.2 偏遠水源井宜實現潛水泵遠程啟停。5.2.4 氣井 5.2.4.1 氣井包括常規氣井、含 H2S 氣井、煤層氣井和注采氣井等,氣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4”;5.2.4.2 高、中

20、壓氣井應設置井口安全截斷系統,常規低壓氣井宜設置井口安全截斷系統;5.2.4.3 含 H2S 氣井應設置井口安全截斷系統和有毒氣體監測;5.2.4.4 井場水套加熱爐宜采集介質進加熱爐前壓力、溫度及介質出加熱爐后溫度、殼程水位、水浴溫度、排煙溫度和燃料氣壓力等數據;5.2.4.5 兩級節流氣井一級節流后和二級節流前宜共用一個壓力變送器;5.2.4.6 注醇和注緩蝕劑氣井應采集注醇量和注緩蝕劑量;5.2.4.7 煤層氣水平井和從式井應設置總采出水和總采出氣計量。5.2.5 油、氣管道監控閥室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5”。5.3 小型站場 5.3.1 計量站/集油閥組間 5.3.

21、1.1 計量站包括集油閥組、計量分離、摻水(稀油)閥組等單元;5.3.1.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6”。5.3.2 配水(汽)閥組(間)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7”。5.4 中型站場 5.4.1 接轉站、放水站、原油脫水站 5.4.1.1 主要包括進站、加熱、分離、燃料氣、脫水、存儲、外輸、計量、收發球、組合裝置、摻水(稀油)、加藥等單元;5.4.1.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8”;5.4.1.3 組合裝置的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具有相關功能的各設備的有關內容。5.4.2 采出水處理站 5.4.2.1 主要包括進站來水、調儲、除

22、油、過濾、外輸、輔助等單元;5.4.2.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9”。5.4.3 地下水水質處理站、供水站 5.4.3.1 地下水水質處理站主要包括來水、除鐵、過濾、外輸、輔助等單元;供水站主要包括儲存、外 -12-輸等單元;5.4.3.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0”。5.4.4 配制站 5.4.4.1 主要包括供水、分散、熟化、外輸等單元;5.4.4.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1”。5.4.5 注入站 5.4.5.1 包括注水站、注聚站、注汽站等;5.4.5.2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2”;5.4.5.3 聚合

23、物配制注入合一站場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1”、“附錄 A.12”的有關內容;5.4.5.4 注配間、橇裝注水裝置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2”的有關內容;5.4.5.5 注汽站高壓注汽鍋爐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7”的有關內容。5.4.6 集氣站、增壓站、輸氣站 5.4.6.1 主要包括集氣、加熱、分離、增壓、計量、清管、自用氣、注醇、注緩蝕劑、放空等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3”;5.4.6.2 與油田聯合站合建的伴生氣增壓站進出站不宜設置遠程截斷閥。5.5 大型站場 5.5.1 集中處理站 5.5.1.1 主要包括

24、原油集輸、原油脫水、原油穩定、伴生氣脫水、伴生氣凝液回收、采出水處理及回注、消防、供熱等系統。5.5.1.2 原油集輸、原油脫水系統的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08”;5.5.1.3 常用的原油穩定工藝包括微正壓閃蒸、分餾閃蒸;工藝主要包括來油、進料、換熱、穩定、加熱、三相分離、外輸等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4”;放空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3”的有關內容。5.5.1.4 伴生氣脫水工藝一般采用三甘醇脫水或分子篩脫水,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A.20”中有關內容;5.5.1.5 伴生氣凝液回收 a)常用的伴生氣凝液回收工藝為

25、冷凝分離法,包括淺冷分離和深(中)冷分離;b)淺冷分離溫度一般在-20-35,中冷分離溫度一般在-35-60,深冷分離溫度一般在 -80-100;c)淺冷回收工藝包括原料氣預處理、原料氣增壓、凝液回收、丙烷制冷、產品儲運及外輸等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5”;d)深(中)冷回收工藝包括原料氣預處理、原料氣增壓、凝液回收、丙烷+膨脹制冷、產品儲運及外輸等單元,丙烷制冷、壓縮機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5”的有關內容,其它詳見“附錄 A.16”;e)放空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3”的有關內容;-13-5.5.1.6 采出水處理及回注系統生

26、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09”、“附錄 A.12”的有關內容;5.5.1.7 消防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8”的有關內容;5.5.1.8 燃氣鍋爐房主要包括燃料氣、鍋爐、熱力循環、補水、水處理等單元,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7”。5.5.2 礦場儲庫 5.5.2.1 礦場儲庫包括石油庫、輕烴及液化石油氣儲庫等;5.5.2.2 石油庫主要包括罐區、收發油、消防等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8”;5.2.2.3 原油儲罐應設置獨立的高高液位開關,并通過獨立的邏輯處理單元(繼電器電路或安全 PLC)聯鎖關閉所有原料進罐閥門。5

27、.2.2.4 輕烴及液化石油氣儲庫主要包括來液、罐區、外輸、消防等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19”,消防系統參照“附錄 A.18”的有關內容;5.5.3 天然氣處理廠 5.5.3.1 天然氣處理廠主要包括集氣、分離、脫水、增壓、計量、外輸、放空、空氮站、采出水處理及回注、消防、供熱等單元;含 H2S 處理廠還包括脫硫、硫磺回收、尾氣處理、硫磺成型單元;含 CO2處理廠還包括脫碳、CO2回收、儲存等單元;含凝析油處理廠還包括脫烴、輕烴回收、水合物抑制劑回收、儲運等單元;5.5.3.2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20”;5.5.3.3 丙烷制冷低溫分離

28、脫油脫水單元應實現超壓緊急切斷和遠程放空,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15”;5.5.3.4 高壓凝析油氣田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詳見“附錄 A.21”;5.5.3.5 采出水處理及回注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要求參照“附錄 A.09”、“附錄 A.12”的有關內容;5.5.3.6 天然氣進出廠管道應按 GB50183 的要求設置遠程截斷閥和放空閥;5.5.3.7 外輸計量單元流量計標定應實現不停氣流程切換,凈化產品氣宜設置微量 H2S、CO2和微量水份分析儀。5.5.4 地下儲氣庫集注站 5.5.4.1 地下儲氣庫集注站主要包括注氣、采氣及配套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內

29、容應根據具體工程并參照“附錄 A.20”、“附錄 A.21”的有關內容確定;-14-6 自控系統 6.1 一般規定 6.1.1 自控系統應滿足生產運行操作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其控制水平應符合下列要求:6.1.1.1 井場、閥室、小型站場及規模較小、功能簡單的中型站場應達到無人定崗值守、定期巡檢,在所屬站場監控中心集中遠程監控;6.1.1.2 規模較大、功能復雜的中型站場和大型站場應達到在控制室少人集中監控。6.1.2 站場監控系統的選型應根據自然條件、站場規模、工藝流程的復雜程度、監控點數量、安全及管理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油氣田典型站場監控系統宜參照表 6-1 選型。表 6-1 油氣田典型站場監

30、控系統選型推薦表 系統類型 典型站場 備注 RTU 油井、注入井、水源井、氣井、監控閥室、集油閥組間、計量站、配水(汽)閥組(間)等 井場閥室及 小型站場 PLC 接轉站(增壓點、轉油站)、放水站、原油脫水站,配制站、注入站(注聚站、注水站、注汽站),水處理站(采出水、地下水)、供水站,集氣站、增壓站、輸氣站,礦場油庫、鍋爐房等 中型站場 DCS 或 PLC 集中處理站(聯合站)、原油穩定站、天然氣處理廠(含 H2S、含 CO2、含凝析油)、地下儲氣庫集注站、礦場儲庫等 大型站場 6.1.3 站場緊急停車(ESD)系統的設置應根據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及安全完整性等級(SIL)確定,

31、并符合 GB/T 21109 和 GB/T 20438 的有關規定。6.1.4 大型站場宜設置相對獨立的緊急停車(ESD)系統和火氣系統(F&GS),F&GS 宜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6.1.5 站場監控系統與站內第三方智能設備或自帶控制系統橇裝設備的通信宜采用 RS485 接口、Modbus RTU 協議;與遠程終端裝置(RTU)及區域生產管理中心的通信應采用 RJ45 接口、TCP/IP 協議。6.1.6 測量控制儀表的選型應根據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確定,并符合 SY/T 0090 有關規定要求。6.1.7 現場儀表的防爆類型應根據 GB 50058 的規定,按照場所的爆炸危險類別和范圍以及爆

32、炸混合物的級別、組別確定,不應低于 dIIBT4,還應滿足安裝位置的環境溫度要求、機械防護要求。6.1.8 控制系統應采用工業級設備,軟件版本應是最新的、成熟的正式版本,并及時進行版本升級。6.1.9 自控系統的供電、接地及防雷等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6.2 遠程終端裝置 6.2.1 井場、閥室及小型站場應設置 RTU 進行數據采集和監控,實現無人值守和遠程監控。6.2.2 叢式井場應設置一套 RTU,單井井場與相鄰井場距離較近時,RTU 宜共用設計;RTU 宜與通信、監控、供電設備共用安裝桿。6.2.3 可燃(有毒)氣體檢測信號宜直接進入 RTU 獨立設置的 I/O 卡件,上傳至所屬站場監控

33、系統進行 -15-報警。6.2.4 小型站場 RTU 可根據生產管理需求設置就地操作的觸摸屏或操作面板。6.2.5 RTU 應選擇質量可靠、性價比高、技術成熟的工業產品,應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較強的擴展性和通信能力,并根據要求具備數據采集、數學及流量計算、邏輯控制、數據時間標志、24h 的數據存儲和歷史數據回傳等功能。6.3 站場監控系統 6.3.1 站場監控系統的硬件基本配置要求見表 6-2。表 6-2 站場監控系統硬件基本配置推薦表 配置 硬件 中型站場 大型站場 PLC BPCS ESD F&GS 控制器 不冗余或冗余1 冗余 雙重或三重冗余 冗余 備用 I/O 1030%1030%15

34、%15%控制網路 不冗余或冗余1 冗余 冗余 冗余 服務器/冗余/工程師站/1 1 1 操作員站 12 臺 N 宜與 BPCS 共用 可與工程師站共用 打印機 1 臺 2 臺 與 BPCS 共用 與 BPCS 共用 注: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含硫等站場控制器及網絡應冗余設置。6.3.2 中型站場的監控系統宜采用可編程控制器(PLC)系統,操作員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3.2.1 一般宜設 1 臺操作員站(兼工程師站),注聚站等監控井數較多時可采用一機雙屏操作員站;6.3.2.2 所轄井場采用軟件單井量油的站場和 I/O 點數較多的原油脫水站、配制站等站場宜設置 2 臺操作員站。6.3.3

35、 大型站場的監控系統宜由功能相對獨立并互相聯系的基本過程控制系統(BPCS)、緊急停車(ESD)系統與火氣系統(F&GS)組成。大型站場的 BPCS 一般采用 DCS 系統。6.3.4 BPCS 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3.4.1 系統宜由服務器、工程師站、操作員站、過程控制單元及網絡設備等組成;6.3.4.2 系統宜采用 DCS 或 PLC,當生產單元較多且距中控室較遠時,系統的控制單元應根據生產裝置的平面布置確定采用由多個控制器組合或控制器+遠程 I/O 模式;6.3.4.3 系統服務器、控制器 CPU、通信總線的負荷不應超過 50;6.3.4.4 系統應建立包含 ESD、F&GS 數據的

36、數據庫;6.3.4.5 工程師站宜獨立設置,當系統 I/O 點較少時可與操作員站共用;6.3.4.6 操作員站數量應按生產單元進行設置,一般每個較重要的工藝生產單元設 1 臺,工藝過程簡單、I/O 點較少的生產單元可共用 1 臺。6.3.5 ESD 系統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3.5.1 系統邏輯控制單元應具有相關權威部門認證;6.3.5.2 系統應為故障安全型,其終端執行器件在系統正常時應是勵磁的;-16-6.3.5.3 現場傳感器、終端執行器件宜單獨設置,且不應采用現場總線通信方式;6.3.5.4 工程師站應獨立設置,操作員站宜與 BPCS 操作員站共用,且操作員站失效時 ESD 系統的功

37、能不應受影響;6.3.5.5 應提供操作員易操作的輔助操作盤(按鈕盤);6.3.5.6 與 BPCS 的通信故障不應影響 ESD 系統的正常運行;6.3.5.7 應上傳緊急停車報警信號至區域生產管理中心。6.3.6 F&GS 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3.6.1 火災檢測報警設備應具有相關消防部門的認證;6.3.6.2 系統應實現火災和氣體檢測報警,火災時能及時啟動消防系統和觸發 ESD 系統,與 ESD 系統應采用硬接線連接;6.3.6.3 工程師站宜獨立設置,操作員站可與工程師站共用;6.3.6.4 宜設置直接操作消防泵等消防設施的按鈕;6.3.6.5 應上傳火災報警信號至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38、6.3.7 站場監控系統軟件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3.7.1 主要包括操作系統軟件、控制器編程軟件、監控軟件等;6.3.7.2 操作系統軟件宜采用 Windows 平臺,支持中文顯示和輸入;6.3.7.3 控制器編程軟件支持 IEC 61131-3 標準規定的編程語言;6.3.7.4 監控軟件應具有實時數據采集和處理功能,并可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查詢,存儲容量滿足所有數據的記錄需要;6.3.7.5 監控軟件應具備網絡和通信管理功能,支持 Modbus TCP/IP、DNP3、OPC 等多種標準通信協議,滿足可擴展和二次開發需要;6.3.7.6 監控軟件應具有對通信鏈路、控制器、I/O 模板

39、及 I/O 網絡等完善的監視和診斷功能,診斷應自動記錄;6.3.7.7 監控軟件的人機界面應采用中文顯示,支持多窗口、動態畫面顯示,具有開放的標準接口,支持與第三方軟件如功圖診斷計量軟件等數據交換。6.3.8 站(廠)監控系統至少應具有下列功能:6.3.8.1 對站內與所轄井、站(廠)、管道的工藝參數進行數據采集、處理;6.3.8.2 動態工藝流程顯示;6.3.8.3 實時和歷史數據的存儲、歸檔、管理以及趨勢圖顯示;6.3.8.4 PID 控制、批量控制、邏輯控制和緊急停車;6.3.8.5 單井計量管理;6.3.8.6 報警、事件管理及報表的自動生成打印;6.3.8.7 站場可燃(有毒)氣體、

40、火災報警和安全狀況監視;6.3.8.8 經通信接口與第三方的監控系統或智能設備交換信息;6.3.8.9 為上一級計算機控制系統提供有關數據并接受其調度指令。-17-6.4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6.4.1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應建立完整的生產數據庫,實現整個區域內井場、站(廠)、管道等生產運行數據采集、存儲和集中監視管理,并將生產數據上傳,同時接受采油(氣)廠級生產調度中心的指令。6.4.2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SCADA 系統與采油(氣)廠級生產調度中心的數據通信宜采用 OPC 等方式。6.4.3 SCADA 系統硬件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4.3.1 系統硬件主要由服務器、工程師站、操作員站、局域網

41、絡設備、打印機和外部存貯設備等構成;6.4.3.2 服務器應采用分布式結構,應設置實時和歷史數據庫服務器,其它應用服務器根據需要配置;6.4.3.3 工程師站(兼操作員站)宜獨立配置,操作員站數量按區域管轄井站數量和操作崗位需求配置;6.4.3.4 系統硬件基本配置要求見表 6-3。表 6-3 SCADA 系統硬件基本配置表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 單位 備注 1 實時和歷史數據庫服務器 2 臺 互為冗余 2 工程師站 1 臺 兼操作員站 3 操作員站 臺 數量根據需要確定 4 局域網絡 1 套 冗余,速率不低于 100Mbps 5 網絡型報表打印機 1 臺 宜設 6 網絡型報警打印機 1 臺

42、宜設 7 彩色打印機 1 臺 可選 8 培訓工作站 1 臺 可選 9 磁盤陣列 1 套 可選 10 時鐘同步裝置 1 臺 應設 6.4.4 SCADA 系統軟件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6.4.4.1 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SCADA 監控軟件和應用軟件等;6.4.4.2 操作系統宜采用 Windows 平臺,支持中文顯示和輸入;6.4.4.3 數據庫軟件應包括實時和歷史數據庫,歷史數據存儲時間不應小于 6 個月;6.4.4.4 數據庫應具有在線和離線編輯、維護、查找、鏈接功能,并記錄對數據庫的任何修改,應配置數據庫離線管理工具進行數據庫的備份、恢復和報表打印,可采用標準接口或編程語言與

43、第三方數據庫進行連接;6.4.4.5 SCADA 監控軟件應采用開放式設計、模塊化結構、標準化數據接口,支持客戶機/服務器(C/S)結構、分布式服務器、冗余服務器和網絡,支持離線和在線組態等功能;6.4.4.6 應用軟件以生產、安全管理、優化分析為主,宜結合生產崗位日常管理內容劃分,滿足不同崗位員工對生產過程管理的需要。6.4.5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至少應具有下列功能:6.4.5.1 所轄區域井場、站(廠)、管道生產運行數據采集、處理和存儲;6.4.5.2 工藝流程的動態顯示;6.4.5.3 報警顯示、管理以及事件的查詢、打印;6.4.5.4 實時和歷史數據的采集、存儲、歸檔、管理以及趨勢圖顯示

44、;-18-6.4.5.5 生產統計報表的生成和打印;6.4.5.6 系統診斷及網絡監視、管理;6.4.5.7 數據通信信道監視及管理;6.4.5.8 對全系統進行時鐘同步;6.4.5.9 為采油(氣)廠級生產調度中心提供所需生產數據。6.5 控制室 6.5.1 站場控制室的設置原則:6.5.1.1 中小型站場控制室宜設一個房間,可隔斷為機柜室和操作室,不單獨設機柜室和操作室;6.5.1.2 大型站場應設 1 座中心控制室,按功能劃分為操作室、機柜室、工程師室等房間,當生產裝置測控參數較多,且距離中心控制室超過 500m 時,宜設就地機柜室;6.5.2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的設置原則:6.5.2.1

45、 面積和布局應根據計算機監控系統和大屏幕顯示系統的規模而定,宜設置監視操作室、服務器及工程師室等房間;6.5.2.2 設置大屏幕顯示系統的監視操作室,大屏幕與操作臺的間距不宜小于 3m,大屏幕顯示系統背面宜預留 1.5m2m 維修空間;6.5.3 控制室自控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的工作站顯示器尺寸、操作臺等應統一,工作站顯示器宜為 22英寸。6.5.4 控制室其他要求等應符合 SY/T 0090 和 SY/T 0091 的有關規定。6.5.5 控制室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應符合 GB 50116 的有關規定。6.6 系統安全 6.6.1 對于 SCADA 系統的管理、維護和操作應設立登錄密碼和與之相

46、適應的權限,應至少設置二級安全等級,即工程師級和操作員級。6.6.2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應配置防火墻系統以實現 SCADA 系統與外部管理網絡連接的訪問控制,同時在內部關鍵業務網段配備入侵檢測系統,以防范來自內部的攻擊及外部通過防火墻的攻擊。管理網與SCADA 系統網絡應各自獨立。6.6.3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SCADA 系統宜配置安全評估系統,定期對系統網絡進行掃描,主動發現安全漏洞,及時修補。6.6.4 宜采用全網統一的網絡防病毒系統,保護網絡中的各類服務器、工作站等不受病毒的干擾和對其文件的破壞,以保證系統的可用性。病毒庫宜離線定期更新。6.6.5 SCADA 數據若采用公網傳輸時,應進行

47、加密,保證傳輸過程中的信息安全。6.6.6 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現人為的安全隱患。-19-7 電力系統 7.1 一般規定 7.1.1 電力系統數字化建設應以油氣田電網規劃為基礎,結合各油氣田電網運行管理模式和調度自動化要求確定,通過數據采集及實時監控,實現電網分層控制和統一調度等功能。7.1.2 電力系統數字化宜以“電力站所、集控站、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架構進行建設。以電力站所為基本單元,實現生產信息的數據采集、傳輸和實時監控。7.1.3 不具備建設集控站的油氣田,宜將電力站所運行數據直接傳輸至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受控于地方電網的電力站所,宜將其運行數據直接傳輸至油氣站場監控中心

48、。7.1.4 電力站所的建設應實現無人值守功能。7.1.5 本規定適用于 10(6)kV110 kV 線路、電力站所、集控站及 0.4kV 配電系統的數字化建設。7.2 10(6)kV 及以上線路 7.2.1 已具備傳輸通道,主要支干線節點斷路器的電流、電壓、運行狀態等參數,可采集傳輸。7.2.2 已具備傳輸通道,計量裝置的電流、電壓、電量等參數,可采集傳輸。7.2.3 10(6)kV 及以上線路采集的生產運行數據要求詳見“附錄 A.22”。7.3 電力站所 7.3.1 數據采集 7.3.1.1 電力站所高壓設備、直流系統、所用電等系統的運行狀態、參數;7.3.1.2 輔助裝置:SF6 氣體報

49、警信號、火災報警信號、事故通風聯鎖啟停信號等;7.3.1.3 油氣站場監控中心根據生產管理需求可采集電力站所有關信息;7.3.1.4 電力站所采集的生產運行數據要求詳見“附錄 A.23”。7.3.2 遠方監控 7.3.2.1 電力站所應設置遠方監控終端設備,監控終端可為遠動終端或微機監控終端;7.3.2.2 遠方監控應滿足信息采集、處理、發送和命令接收、輸出和執行的要求,具備與繼電保護裝置和遠方控制端及所內調試計算機(接口)的通信功能,確保實現電力站所遙測、遙信、遙控(調);7.3.2.3 同一被控設備只允許由一個遠方控制端對其實施遙控;7.3.2.4 電氣量的采集宜交流采樣;當采用電工測量變

50、送器時,其性能應符合 GB/T 13850 的有關規定;7.3.2.5 無人值班電力站所不設置固定的計算機監視設備(運行值班員工作站),但應設置能與現場維護調試用便攜式計算機相適應的軟、硬件接口;7.3.2.6 性能應符合 GB/T 13729 和 DL/T 630 的有關規定。7.3.3 火災檢測報警系統 7.3.2.1 電力站所高壓室、主控室等火災風險源應設置火災檢測報警系統,火災檢測報警系統宜與視頻 -20-監控系統聯動;7.3.2.2 火災檢測報警系統應與監控終端通信,上傳報警信號;7.3.2.3 電力站所火災檢測報警裝置應符合 GB 50229 的有關規定。7.3.4 無人值班變電所

51、應符合 DL/T 5103 的有關規定。7.3.5 電力系統調度通信見第 8 章有關內容。7.3.6 安防系統見第 9 章有關內容。7.4 集控站 7.4.1 集控站對所轄多個電力站所集中控制,數據采集并上傳至油氣田電網調度中心;集控站宜與區域樞紐變電所合建。7.4.2 數據采集包括所轄各電力站所上傳的信息數據。7.4.3 集控站設計應符合 DL/T 5002 和 DL/T 5430 的有關規定。7.4.4 生產運行數據采集要求詳見“附錄 A.23”。7.5 0.4kV 配電系統 7.5.1 采集的數據上傳至油氣站場的站場監控中心。7.5.2 采集的生產運行數據詳見“附錄 A.24”。-21-

52、8 通信系統 8.1 一般規定 8.1.1 通信系統應滿足油氣田各生產管理部門對通信業務的需求,為生產管理、數據傳輸、視頻圖像傳輸、遠程監控等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8.1.2 通信系統建設應充分利用現有石油專網和公網通信資源,以近期需求為主,兼顧遠期通信業務的發展需要。8.1.3 通信系統包括主用通信、備用通信、應急通信。8.1.4 通信系統建設范圍包括井場站(廠)區域生產管理中心上級數據管理中心的通信網絡建設。8.1.5 井場及小型站場通信業務宜包括:視頻傳輸、生產數據傳輸和廣播通信。8.1.6 大中型站場通信業務應包括:行政電話、調度電話、消防電話、視頻傳輸、生產數據傳輸、辦公網絡、廣播通信

53、等。8.1.7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通信業務應包括:行政電話、調度電話、會議電視、有線(衛星)電視、辦公網絡、視頻傳輸、生產數據傳輸、應急通信等。8.1.8 設備選型應結合當地網絡情況,選擇技術領先、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設備。8.1.9 安裝于爆炸危險區內的通信設備必須符合相應的防爆要求。8.1.10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通信系統設置見表 8-1。表 8-1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通信系統設置一覽表 序號 業務 單位 話音 生產 數據 有線(衛星)電視 廣播擴音對講 會議 電視 辦公 網絡 備用 通信 應急 通信 1 井場#2 小型站場 3 無人值守中型站場 4 有人值守中型站場 5 變配電

54、所 6 電力集控站#7 大型站場#8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 9 基層生產隊部#注:表示應設置;表示宜設置;#表示可選,根據管理需求確定。8.2 主用通信 8.2.1 通信方式 8.2.1.1 應采用有線或無線兩種通信方式;8.2.1.2 井場與站(廠)通信宜以無線通信方式為主,有線通信方式為輔;8.2.1.3 站(廠)間、站(廠)與區域生產管理中心間通信應以有線光纖通信為主,無線通信方式為輔。-22-8.2.2 系統組成 8.2.2.1 傳輸系統 a)光通信傳輸應采用光同步數字(SDH)傳輸系統設備及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設備組網,宜采用環 型組網;b)傳輸干線:站場監控中心區域生產管理中心上級數據管理

55、中心之間,宜選用SDH STM-16系統組網;c)傳輸支線:井場站(廠)站場監控中心之間,宜選用 SDH STM-1/4 系統、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及無線通信系統組網;d)通信傳輸系統應采用 RJ45 接口、TCP/IP 傳輸協議;e)SDH 光傳輸系統設計應執行 YD/T 5024、YD/T 5119 的相關規定;f)光纜線路設計應執行 YD 5102 的相關規定;g)工業以太網系統設計應執行 YD/T 1099、YD/T 1627、YD/T 1255、YD/T 1629 的相關規定。8.2.2.2 行政、調度語音交換系統 a)站場語音通信應采用有線通信方式。行政、調度語音通信系統宜采用 IAD

56、 或 PCM 方式接入油 田專用通信網;b)新建的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應設置行/調合一的 IP 軟交換語音通信系統,改(擴)建的區域生產 管理中心宜設置 IP 軟交換調度語音通信系統;c)行政、調度語音交換系統設計應執行 GB/T 50622、CECS:3691 的相關規定;d)軟交換系統設計應執行 YD/T 1071、YD/T 1516 IP、YD/T 1434、YD/T 1385 的相關規定。8.2.2.3 會議電視系統 a)區域生產管理中心應設置會議電視系統,宜與油氣田會議電視系統兼容;b)顯示屏宜采用 12 臺 50液晶顯示屏,攝像機應根據會議室大小設置 12 套;c)會議電視系統設計應執

57、行 YD/T 5032 的相關規定。8.2.2.4 生產運行數據傳輸系統 a)生產運行數據流向:井場站(廠)區域生產管理中心上級數據管理中心;b)井場站(廠)接入速率應根據實際生產運行數據需求及實際通信方式確定,站(廠)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接入速率不應小于 100Mbps。8.2.2.5 有線(衛星)電視系統 a)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基層生產隊部的值班宿舍、餐廳及會議室宜設置有線電視系統,信號源應就近接入有線電視網;b)有線電視信號接入困難的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宜采用衛星電視接收系統;c)有線電視系統設計應執行 GB 50200 的相關規定。8.2.2.6 廣播擴音對講系統 a)大型站場(如處理廠、油

58、庫等)宜設置廣播擴音對講系統,包括有線與無線擴音對講系統,宜 與調度電話交換系統聯網;-23-b)宜采用有主機或無主機系統,應具有廣播、組播、點播、錄音等功能,錄音資料保存時間 不宜少于 15 天;c)系統前端應設置在站場關鍵區域;d)站場流動作業的人員,應配置防爆無線對講系統;e)擴音對講系統的設計應執行 CECS:6294 的相關規定。8.2.2.7 電力調度通信系統 a)變電所與上級聯網變電所之間及變電所與集控站之間應建立電力調度通信信道,傳輸電力調度 數據、調度電話及視頻監控圖像。傳輸系統宜采用 SDH 等光傳輸系統,光纜可選用 OPGW、ADSS 或 OPPC 光纜;b)變電所與油氣

59、田站場監控中心之間數據和圖像傳輸宜采用油氣田內部通信網絡;c)傳輸系統設計應執行 YD/T 5024、DL/T 5103 及 DL/T634.5104 的相關規定。8.2.2.8 綜合布線系統 a)站場、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基層隊部宿舍、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應設置綜合布線系統;b)辦公網絡應采用光纖通信方式接入油氣田企業網;c)綜合布線系統線纜宜選用超 5 類或 6 類系統;d)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應執行 GB 50311 的相關規定。8.2.2.9 電源、防雷及接地 a)SDH 光通信設備宜采用-48V 高頻開關電源及免維護蓄電池供電,其它通信設備宜采用 UPS 電 源供電;b)通信設備接地應采用

60、聯合接地方式,大型站場及以上通信機房聯合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1,其 它站場通信機房接地電阻不宜大于 4;c)通信電源系統設計應執行 YD/T 5040 的相關規定。8.3 備用通信 8.3.1 重要站場(廠、變電所)區域生產管理中心之間的 SCADA 數據傳輸宜設置備用通信信道。8.3.2 具備光纜環網接入的站場宜利用光纜作為備用通信信道,其它站場宜采用無線通信作為備用通信信道,無線通信信道宜利用油氣田現有資源。8.4 應急通信 8.4.1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宜設置應急通信系統。8.4.2 應急通信系統宜采用 VSAT 衛星移動車、衛星移動終端及其它無線通信方式。8.5 系統安全 8.5.1 應遵

61、循“技術先進,系統可靠,經濟合理,安全運行”的建設原則。8.5.2 光纖通信宜構建傳輸環網,在物理鏈路上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8.5.3 骨干光纖傳輸系統設備的關鍵部件應采用“1+1”熱備份保護方式。8.5.4 油氣生產運行數據網應單獨組網,并嚴格劃分與辦公網的界面,兩者之間應采取可靠的技術隔離 -24-措施實現安全隔離。8.5.5 應保證主要網絡設備的處理能力具備冗余空間,滿足油氣生產運行數據和視頻圖像傳輸需要。-25-9 安防系統 9.1 一般規定 9.1.1 安防系統宜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語音告警系統、可視對講系統等。9.1.2 系統兼容性應滿足設備互換性要求,系統可

62、擴展性應滿足擴容和集成的要求。9.1.3 監控主機應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具有圖像輸入、處理、存儲、顯示、控制和遠程傳輸的功能,并應達到工業級應用要求。9.1.4 監控軟件應具有成熟性、先進性、安全性、開放性、易擴容性。9.1.5 軟件應具有以下功能:9.1.5.1 權限管理和安全管理;9.1.5.2 流媒體的創建維護和銷毀,并合理調度流媒體資源;9.1.5.3 流媒體的存儲;9.1.5.4 圖像實時監控、歷史圖像檢索與回放;9.1.5.5 軟件智能環境分析報警與處置;9.1.5.6 WEB 瀏覽。9.1.6 系統中使用的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現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并經法定機構檢驗或認證合

63、格。9.1.7 安裝于爆炸危險區內的安防設備必須符合相應的防爆要求。9.1.8 電源、防雷、接地、安全性、可靠性、電磁兼容性及環境適應性應符合 GB50348、GB50395、GB50115、GA/T 75 等規范的相關規定。9.1.9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安防系統設置見附表 9-1。表 9-1 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安防系統設置一覽表 序號 業務 單位 視頻監控系統 入侵報 警系統 語音告警系統 可視對 講系統 攝像機 主機 22顯 示器 42顯示屏 大屏幕 1 井場#2 小型站場 3 無人值守中型站場#4 有人值守中型站場#5 變配電所#6 電力集控站#7 大型站場#8 區域生產管理

64、中心 注:表示應設置;表示宜設置;#表示可選。-26-9.2 視頻監控系統 9.2.1 應綜合應用視頻探測、圖像處理/控制/顯示/記錄、多媒體、有線/無線通信、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等先進而成熟的技術,配置可靠而適用的設備,構成先進、可靠、經濟、適用的系統。9.2.2 系統的制式應與我國的電視制式一致。9.2.3 系統設置要求 9.2.3.1 應根據不同防范對象、防范區域對防范需求(包括風險等級和管理要求)進行確認;9.2.3.2 應根據風險等級、安全防護級別確定視頻探測設備數量、視頻顯示/記錄設備數量,對圖像顯示及記錄和回放的圖像質量要求;9.2.3.3 應根據監視目標的環境條件和建筑格局分布

65、確定視頻探測設備選型及其設置位置的要求;9.2.3.4 對控制終端設置的要求;9.2.3.5 對系統構成和視頻切換、控制功能的要求;9.2.3.6 與其它安防子系統集成的要求;9.2.3.7 視頻(音頻)和控制信號傳輸的條件以及對傳輸方式的要求。9.2.4 系統結構模式見表 9-2。表 9-2 系統結構模式 中小型站場 大型站場 宜采用:1)簡單對應模式(監視器和攝像機直接連接);2)數字視頻網絡虛擬交換/切換模式(模擬攝像機增加數字編碼功能,即為網絡型攝像機)。宜采用:1)時序切換模式(視頻輸出中至少有一路可進行視頻圖像的時序切換);2)矩陣切換模式(可以通過任一控制鍵盤,將任意一路前端視頻

66、輸入信號切換到任意一路輸出的監視器上,并可編制各種時序切換程序);3)數字視頻網絡虛擬交換/切換模式。9.2.5 系統功能和性能 9.2.5.1 應對需要進行監控的井場、站(廠)和建筑物內(外)的主要公共活動場所及通道、重要部位和區域等進行有效的視頻監視,具有記錄與回放的功能;9.2.5.2 攝像機的最大視頻(音頻)探測范圍應滿足現場監視覆蓋范圍的要求,攝像機靈敏度應與環照度相適應,監視和記錄圖像效果應滿足有效識別目標的要求,安裝效果應與環境相協調;9.2.5.3 前端攝像設備宜采用日夜兩用低照度網絡攝像機或夜視攝像機,攝像機光學變焦不低于 18 倍、數字變焦不低于 10 倍,整機的防護等級宜

67、不低于 IP65,攝像機覆蓋半徑宜不小于 100m;9.2.5.4 信號傳輸應保證圖像質量、數據的安全性和控制信號的準確性;9.2.5.5 系統控制功能應滿足:a)應手動或自動操作,對攝像機、云臺、鏡頭、防護罩等的各種功能進行遙控,控制效果平穩、可靠;b)應手動切換或編程自動切換,對視頻輸入信號在指定的監視器上進行固定或時序顯示;c)應具有信息存儲功能,在供電中斷或關機后,所有編程信息和時間信息均應保持;d)應具有與其它系統聯動的接口。當其它系統向視頻監控系統給出聯動信號時,能按照預定工作 -27-模式,切換出相應部位的圖像至指定監視器上,并能啟動視頻記錄設備,其聯動響應時間不應大于 4s;e

68、)輔助照明聯動應與相應聯動攝像機的圖像顯示協調同步;f)同時具有音頻監控能力的系統應具有視頻音頻同步切換的能力;g)需要多級或異地控制的系統應支持分控的功能;h)攝像機對控制終端的控制響應和圖像傳輸的實時性應滿足安全管理要求。9.2.5.6 監視圖像信息和聲音信息應具有原始完整性;9.2.5.7 系統應保證對現場發生的圖像、聲音信息的及時響應,并滿足安全管理要求;9.2.5.8 系統記錄的圖像信息應包含圖像編號/地址、記錄時間和日期。對于重要固定區域的報警記錄應提供報警前的圖像記錄。記錄圖像的回放效果應滿足資料的原始完整性,回放的圖像應清晰、穩定,視頻存儲容量和記錄/回放帶寬與檢索能力應滿足安

69、全管理要求。視頻監控系統本地存儲時間宜為 15 天。系統應能記錄現場的聲音信息;9.2.5.9 具有視頻移動報警的系統,應能任意設置視頻警戒區域和報警觸發條件;9.2.5.10 在正常工作照明條件下系統圖像質量的性能指標應符合下表 9-3 規定:表 9-3 圖像質量的性能指標 模擬復合視頻信 數字視頻信號 視頻信號輸出幅度:1Vp-p3dB VBS;實時顯示黑白電視水平清晰度:400TVL;實時顯示彩色電視水平清晰度:270TVL;回放圖像中心水平清晰度:220TVL;黑白電視灰度等級:8;隨機信噪比:36dB。單路畫面像素數量:352x288(CIF);單路顯示基本幀率:25fps。9.2.

70、6 井場視頻監控系統 9.2.6.1 位于重要敏感區域、對外部環境危害性較大、人文地理環境較復雜區域的油氣井場應設置前端攝 像設備;9.2.6.2 煤層氣、沙漠油氣井場及水源井,可不設置前端攝像設備;9.2.7 站場視頻監控系統 9.2.7.1 宜采用兩級監控模式,即站場級監控和中心級監控。站場級監控主機設在站場監控中心,中心級 監控設在區域生產管理中心;9.2.7.2 大中型站場應設置視頻監控主機,安裝視頻監控軟件,配置 22液晶顯示器;大型站應根據實際需要在監控中心配置 12 套 42液晶顯示屏;9.2.7.3 站場泵房、壓縮機房和重要裝置區等宜設置攝像機;9.2.7.4 視頻監控系統宜與

71、入侵報警系統、火氣系統聯動。當報警發生時,應能自動聯動控制相關的攝像機按預先設置的參數位置,轉向報警區域;9.2.8 變電所、電力集控站視頻監控系統 9.2.8.1 高壓室、控制室、戶外開關場區等設備運行場所宜設攝像機;9.2.8.2 發生事故報警時,視頻監控系統應切換至相應畫面并啟動錄像功能;-28-9.2.9 區域生產管理中心視頻監控系統 9.2.9.1 宜設置大屏幕顯示系統,提供信息圖像顯示,對各路信號、網絡資源和相關資訊進行實時監控、分析和智能化管理;9.2.9.2 大屏幕顯示系統宜選擇 DLP 數字光源處理系統或液晶顯示系統,屏幕大小應根據控制室面積及 管理需要確定;9.2.10 在

72、油氣區道路關鍵路口、重要橋梁處宜設置攝像機,實時監測通過車輛、識別車牌、報警提示,圖像信號上傳至附近站場。9.2.11 室外安裝的攝像機應置于接閃器有效保護范圍之內。9.3 入侵報警系統 9.3.1 大型站場、無人值守站場及變配電所宜設置入侵報警系統,并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實現站場監控中心集中管理。9.3.2 入侵報警系統設備應以適應環境、安全可靠、誤報率少的產品為主,可選擇激光對射、微波、震動光(電)纜等系統。9.3.3 系統前端設備應沿站場圍墻布設,報警主機與視頻監控系統主機應設在站場監控中心。9.3.4 系統設計應執行 GB50394、GB50348 的相關規定。9.4 語音告警系統 9

73、.4.1 設有攝像機的井場、站(廠)及變配電所可設置遠程語音告警系統,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語音告警。9.4.2 井場宜設 1 個揚聲器,與攝像機共用安裝桿;站場揚聲器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9.5 可視對講系統 9.5.1 處理廠、凈化廠、油庫、有人值守站場等安全要求較高的站場應設置可視對講系統。9.5.2 門口可視分機安裝在站場大門附近墻上,室內可視主機安裝在站場監控中心。-29-附錄 A 規范性附錄 各類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表 下述表格中:“”表示應設置;“”表示宜設置;“#”表示可選;“控制”表示連續調節、位式控制。表 A.01 油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74、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自噴井 氣舉井 油壓 套壓 回壓 關井 安全關斷閥 2 抽油機井 油壓(回壓)套壓 抽油機電流、電壓 載荷、位移、沖程 遠程啟停#抽油機狀態 3 螺桿泵井 油壓(回壓)套壓 轉速 泵電流 泵狀態 4 電泵井 油壓(回壓)套壓 泵電流 泵狀態 5 自動投球 井場 投球數量 時間間隔 6 設電加熱 裝置井場 進口溫度 出口溫度 7 叢式井場 集油匯管 壓力 8 稠油井場 溫度 -30-表 A.02 注入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

75、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注水井 注入壓力(油壓)注入流量 2 注聚井 注入壓力(油壓)注入流量 3 注汽井 注入壓力(油壓)注入流量 注入溫度 4 注氣井 注入壓力(油壓)注入流量 表 A.03 水源井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水源井 泵出口壓力 產水量 泵遠程啟停#泵狀態 表 A.04 氣田井場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常規氣井 井場 油壓 套壓 井口天然氣溫度 節流前

76、、后溫度 節流前、后壓力 聯鎖關井 安全關斷閥 2 含 H2S 氣井 井場 油壓 套壓 井口天然氣溫度 節流前、后溫度 節流前、后壓力 安全關斷閥 聯鎖關井 -31-表 A.04 氣田井場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2 含 H2S 氣井 井場 有毒氣體檢測 陰極保護管地電位 報警按鈕 聲光報警器 3 煤層氣井場(抽油機)油壓 套壓 抽油機遠程關停 抽油機狀態 4 煤層氣井場(螺桿泵)油壓 套壓 泵遠程關停 泵狀態 5 注采氣井 油壓(一級節流前壓力)套壓 井口天然氣溫度(一級節流前溫度

77、)一級節流后溫度 采氣節流前壓力 聯鎖關井 采氣節流后壓力 聯鎖關井 注氣壓力 注采天然氣流量 遠程開關井 安全關斷閥狀態 表 A.05 監控閥室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油氣管道 監控閥室 干線壓力 關斷 干線遠控截斷閥 陰極保護管地電位 -32-表 A.06 集油閥組間/計量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集油閥組 模塊 集油匯管壓力 集油匯管溫度 回油溫度 高凝點 原油

78、多通閥 2 計量分離器 模塊 壓力 聯鎖多通閥選井 液位 單井/井組產液量 單井/井組產氣量#3 摻稀油閥組模塊 摻稀油匯管壓力 稠油 摻稀油溫度 單井/井組摻稀油量#4 摻水閥組 模塊 摻水匯管壓力 摻水匯管溫度 單井/井組摻水量#表 A.07 配水(汽)閥組(間)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配水(汽)閥組(間)干線壓力 單井壓力 單井流量 單井溫度 配汽閥組 表 A.08 接轉站、放水站、原油脫水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

79、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站 單元 來液溫度 來液壓力 回油溫度 高凝點 原油 2 加熱 單元 被加熱介質進口匯管溫度 被加熱介質出口溫度 -33-表 A.08 接轉站、放水站、原油脫水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2 加熱 單元 被加熱介質進出口壓力#火筒爐測 運行狀態 加熱段液位 二合一加熱緩沖裝置 緩沖段液位 收油段液位 氣相出口壓力 爐體溫度 加熱裝置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火焰監視和熄火保護 爐體水位 燃燒器工作狀態 漏氣保護(大于 1mW)程序

80、自動點火 3 燃料氣 單元 燃料氣流量 燃料氣壓力#燃料氣溫度#單臺耗氣量#測爐效 4 游離水 脫除器 油水界面 出口壓力 5 三相分離器 油室液位 水室液位 只設一項調節 油水界面 壓力 油、水兩相出口閥門 進出口溫度#油、氣、水計量#6 熱化學 脫水器 進口溫度 沉降段油水界面 油水室液位 壓力 7 電脫水器 油水界面 出口壓力 進口溫度 電流 55kW 以上 8 油氣分離器 壓力 液位 9 天然氣 除油器 壓力 液位#10 緩沖罐 壓力 液位 聯鎖停泵 -34-表 A.08 接轉站、放水站、原油脫水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

81、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1 脫水沉降罐(立式罐)液位 油水界面#聯鎖 污水泵 溫度#12 卸油罐 液位 聯鎖停泵 溫度#13 凈化油儲罐 液位#聯鎖停泵 溫度 進出口閥門#14 主要工藝 的油泵單元 進口壓力#出口壓力#泵狀態 電流 55kW 以上 定子溫度 泵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軸瓦溫度 齒輪溫度 緊急停泵 振動 螺桿泵出口溫度 15 外輸單元 外輸油/氣流量 外輸油/氣壓力 外輸油/氣溫度 含水率#清管球指示 16 摻水/油 熱洗單元 摻水/油總流量 摻水/油壓力 摻水/油溫度 熱洗水總流量 熱洗水壓力 熱洗水溫度 17 來清水單元 外站供清水流量 18 外

82、來補氣 單元 輸干氣流量 輸干氣壓力 輸干氣溫度 19 加藥單元 加藥罐(箱)液位 加藥裝置狀態 -35-表 A.09 采出水處理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站水單元 總來水流量 2 調儲單元 液位#3 除油單元 沉降除油 液位 氣浮除油 進水流量 聯鎖 配氣系統 氣浮裝置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氣浮裝置狀態 壓力除油 壓力 油水界面 4 緩沖升壓 單元 緩沖水罐液位#聯鎖停泵 升壓泵出口壓力 升壓泵狀態 5 過濾 反沖洗單元 過濾進、出水壓力 反沖洗流量 濾罐進出口閥門 反沖洗水

83、罐液位 反沖洗泵狀態 6 外輸單元 水罐液位 外輸水流量 外輸水壓力 電流 55kW 以上 外輸泵狀態 7 污油/水回收單元 回收油流量#回收水流量#回收油罐/水罐(池)液位 回收油/水泵#8 加藥單元 加藥罐(箱)液位 加藥裝置狀態 表 A-10 地下水水質站/供水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站來水 單元 總來水流量 儲罐液位 -36-表 A-10 地下水水質站/供水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84、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2 除鐵單元 進、出水壓力 3 精細過濾 反沖洗單元 過濾進、出水壓力 反沖洗流量 濾罐進出口閥門 反沖洗水罐液位 反沖洗泵狀態 4 回收水單元 回收水罐(池)液位#5 加藥單元 加藥罐(箱)液位 加藥裝置狀態 6 外輸單元 水罐液位#外輸水流量 外輸壓力 外輸泵狀態 表 A-11 配制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水罐單元 液位 來水流量 2 供水泵 單元 入口匯管壓力 出口壓力 供水泵狀態 3 分散裝置 單元 清水流量 設備自帶控制系統采集 干粉計量 出口

85、流量 出口壓力 分散裝置狀態 4 PAM 熟化罐單元 液位 進、出口控制閥 攪拌器狀態 5 PAM 外輸 單元 泵入口壓力 泵出口壓力 變頻閉環 泵出口流量 泵狀態 粗過濾器出口壓力 精細過濾器進出口壓力 計算壓差 -37-表 A-11 配制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5 PAM 外輸 單元 出站閥組壓力 排污池液位#啟停泵 表 A-12 注入站生產運行數據參數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86、 柱塞泵 注水站 來水流量 儲水罐液位 喂水泵進口壓力 喂水泵狀態 注水泵進口壓力 注水泵出口壓力 變頻閉環 注水泵狀態 離心泵 注水站 來水流量 儲水罐液位 注水泵進口流量 注水泵進口溫度#測泵效 注水泵出口溫度 注水泵進口壓力 注水泵狀態 電機定子、軸瓦溫度 注水泵軸瓦溫度 機組潤滑油油壓 冷卻水泵進口水壓 冷卻水泵出口壓力 冷卻水泵狀態 潤滑油箱液位 排污池液位#2 注聚站 配制站母液來液流量 PAM 儲液罐液位 注聚泵進口壓力 注聚泵出口壓力 變頻閉環 泵狀態 高壓來水壓力 出站閥組壓力 單井注水流量 比例控制 -38-表 A.12 注入站生產運行數據參數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

87、/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2 注聚站 單井聚合物母液流量 排污池液位#3 注汽站 來水流量 儲水罐液位 蒸汽干管流量#蒸汽干管壓力、溫度 排污池液位#表 A.13 集氣站、增壓站、輸氣站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出站 單元 壓力 截斷閥 溫度#2 加熱單元 燃料氣流量 漏氣檢測(1200kW 以上)火焰檢測信號 水浴溫度 水套爐液位 排煙溫度 燃氣壓力報警 爐體風機狀態 真空爐真空度 緊急停爐 3 節流單元 節流

88、前溫度#節流后溫度#節流后匯管溫度 節流后壓力 4 分離單元 進口溫度 壓力 液位 產液量/單井氣量#5 壓縮單元 進出口壓力 進出口溫度 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見表 A.15 燃料氣總流量#-39-表 A.13 集氣站、增壓站、輸氣站站站場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6 外輸單元 流量 溫度 壓力 出站截斷閥 7 清管單元 清管通過指示 8 自用氣單元 流量 溫度 壓力#9 注醇單元 注醇罐液位 注醇泵狀態 注醇量#注醇壓力#10 放空單元 火焰狀態 遠程點火#放空分液罐液位 放空

89、流量#表 A.14 原油正壓閃蒸穩定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來油單元 壓力 溫度 流量 截斷閥 回油閥 2 進料緩沖 單元 液位 壓力 3 換熱單元 穩前油進出口匯管壓力 穩前油進出口匯管溫度 穩后油進出口匯管壓力 穩后油進出口匯管溫度 4 加熱 單元 加熱爐 原油進口壓力#原油進口溫度#原油出口壓力#原油出口溫度 煙氣溫度#輻射段溫度 -40-表 A.14 原油正壓閃蒸穩定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

90、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4 加熱 單元 加熱爐 對流段溫度 火焰監視和熄火保護 煙氣含氧分析 風機狀態 漏氣檢測(1200kW 以上)燃燒器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換熱器 加熱介質進出口匯管壓力 加熱介質進出口匯管溫度 原油出口匯管壓力 原油出口溫度 5 燃料氣單元 來氣壓力 分離器液位 燃料氣流量 調壓閥后壓力#6 原油穩定器 微正壓穩定 工藝 氣相出口壓力 氣相出口溫度 冷卻器出口溫度 冷卻器狀態 塔底液位 三相分離器壓力 三相分離器輕烴液位 三相分離器烴水界面 分餾穩定工藝 塔頂壓力 塔頂溫度 塔底液位 回流罐液位 冷卻器出口溫度 冷卻器狀態 回流罐氣相出口壓力 塔頂回流量#回流泵 停泵

91、回流泵電機電流 回流泵熱保護開關 停泵 7 原油/污水泵 出口壓力 泵狀態 電流 55kW 以上 8 輕烴泵 泵狀態 電流 55kW 以上 -41-表 A.14 原油正壓閃蒸穩定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8 輕烴泵 泵熱保護開關 停泵 9 外輸油/輕烴/外輸氣 壓力 溫度 流量 表 A.15 原油伴生氣淺冷回收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來氣單元 壓力 溫度 流量 截斷閥 三、四級站

92、場 放空閥 2 入口分離器 液位 壓力 3 壓縮機 進出口溫度 進出口壓力 電機電流電壓 55kW 以上 壓縮機狀態 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公共點報警 公共點停機 進出壓縮機截斷、放空閥 回流閥 入口及級間進氣壓力 入口及級間進氣溫度 末級出口壓力 末級出口溫度 級間冷卻器及后冷器出口 溫度 潤滑油過濾器差壓 潤滑油供油總管壓力 潤滑油供油溫度 振動 壓縮機軸承溫度 電機軸承溫度 -42-表 A.15 原油伴生氣淺冷回收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4 原料氣 預冷器 進出口壓力 進出口溫

93、度 5 丙烷蒸發器 原料氣出口壓力 原料氣出口溫度 蒸發器液位 6 制冷壓縮機 壓縮機狀態 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吸氣壓力 排氣壓力 滑閥位置及模式 排氣、吸氣溫度 潤滑油供油溫度 潤滑油供油壓力 潤滑油過濾器差壓 電機軸承溫度 7 三相分離器 氣相出口壓力 輕烴液位 烴水界面 8 乙二醇 再生塔 塔頂溫度、壓力 塔底液位 塔底溫度 9 輕烴/乙二醇泵 出口壓力#泵狀態#電流 55kW 以上 10 外輸輕烴/外輸氣 壓力 溫度 流量 表 A.16 原油伴生氣深(中)冷回收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94、 報警 1 來氣系統 壓力 溫度 流量 截斷閥 三、四級站場 放空閥 -43-表 A.16 天然氣深(中)冷回收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2 入口分離器 液位 壓力 過濾段差壓 液位 4 原料氣壓縮單元 壓縮機 進出口溫度 進出口壓力 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見表 A.15 出口 過濾器 出口壓力 出口溫度 過濾段差壓 過濾器液位 5 脫水單元 分子篩脫水 見表 A.20 6 低溫換熱 單元 介質出口溫度 介質出口壓力 冷箱壓差 丙烷制冷 見表 A.15 7 膨脹/壓縮機 膨脹端出口壓力

95、 J-T 閥 增壓端出口壓力 增壓端冷卻器出口溫度 膨脹/壓縮機狀態 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公共點聯鎖和報警 密封氣流量 潤滑油供油溫度 潤滑油供油壓力 膨脹機轉速 振動和軸位移 8 重接觸塔 進出口壓力 進出口溫度 填料段或塔板壓降 液位 9 脫甲烷塔 塔頂壓力 塔底壓力 塔頂、塔底溫度 塔底重沸器和側沸器進出口溫度 塔底液位 填料段或塔板壓降 -44-表 A.16 天然氣深(中)冷回收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0 污水罐 液位 11 污水泵 出口壓力 泵狀態 電流 55kW 以上

96、 12 輕烴泵 出口壓力 泵狀態 電流 55kW 以上 熱保護開關 屏蔽泵 13 輕烴/外輸氣 壓力 溫度 流量 表 A.17 燃氣鍋爐房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熱水鍋爐 熱水鍋爐進出水溫度 熱水鍋爐出水壓力 省煤器進出口水壓 高溫熱 水鍋爐 省煤器進出口水溫 循環水泵狀態 循環水量 補水泵出口流量 排煙溫度 2 蒸汽鍋爐/高壓注汽鍋爐 蒸汽壓力 高壓注汽蒸汽干度 蒸汽鍋爐鍋筒蒸汽壓力 蒸汽鍋爐鍋筒水位 蒸汽鍋爐鍋筒進口給水壓力 省煤器進出口水壓 省煤器進出口水溫 蒸汽鍋爐給水泵狀態

97、給水泵出口流量 注汽鍋爐給水泵進口壓力 注汽鍋爐給水泵潤滑油壓力 汽水分離器液位 排煙溫度 -45-表 A.17 燃氣鍋爐房生產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3 有機 熱載體爐 進口熱載體壓力 出口熱載體壓力 進口熱載體溫度 出口熱載體溫度 聯鎖停爐 儲油罐液位 膨脹罐液位 熱載體爐液位 循環泵狀態 煙氣溫度 4 燃氣系統 燃氣總流量 燃氣干管壓力 燃氣干管上切斷閥 燃燒器狀態 鍋爐間、調壓間可燃氣體濃度 5 其他設施 熱力除氧器的工作壓力 熱力除氧器蒸汽壓力調節器 前、后蒸汽壓力 熱力、真空除

98、氧器水箱水位 熱力、真空除氧器水箱水溫 熱力、真空除氧器進水溫度 真空除氧器射水抽氣器進口水壓 解析除氧器噴射器進口水壓 解析除氧器解析器水溫 水處理裝置的流量 分集水器溫度壓力 分汽缸壓力 原水及軟化水罐的液位 熱交換器被加熱介質和加熱介質流量 熱交換器被加熱介質進出管的溫度、壓力 熱交換器加熱介質進出管的溫度、壓力 熱交換器出水溫度超高 -46-表 A.18 礦場油庫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原油儲罐 液位 聯鎖 切換流程 存儲溫度 平均溫度計 原油進出口溫度#進、出口閥門 攪拌

99、器#油水界面檢測#靜壓#計算密度 2 收發油 系統 輸油泵進出口溫度 輸油泵進出口壓力 聯鎖停泵 輸油泵 停泵控制 電流電壓 55kW 以上 收發油流量 含水率 進庫原油溫度 進庫原油壓力 出庫流量計前原油溫度 出庫流量計前原油壓力#3 消防系統 消防水罐(池)液位 穩壓泵出口壓力 聯鎖消防泵 穩壓裝置運行狀態 消防水泵、泡沫泵出口壓力 消防水泵、泡沫泵運行狀態 泡沫、冷卻水管道控制閥狀態#表 A.19 輕烴及液化石油氣儲庫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來液系統 壓力 溫度 流量#2 儲

100、罐 壓力#溫度#液位 3 泵 出口壓力 泵狀態 -47-表 A.19 輕烴及液化石油氣儲庫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3 泵 電流電壓 55kW 以上 4 外輸單元 壓力 溫度 流量 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廠單元 壓力 溫度 截斷閥 放空閥 2 集氣分離 單元 分離器出口截斷閥#分離器壓力 分離器液位 過濾分離器差壓#流量計量#緩沖罐壓力 緩沖

101、罐液位 緩沖罐排液泵運行狀態 緩沖罐排液泵遠程啟停 閃蒸分液罐壓力 閃蒸分液罐油室液位 閃蒸分液罐水室液位 閃蒸分液罐混合室液位 分液罐水室排液泵運行狀態 分液罐水室排液泵遠程啟停 分液罐油室排液泵運行狀態 分液罐油室排液泵遠程啟停 3 原料氣增壓 見表 A.15 4 脫硫、脫碳 單元 原料氣 H2S(CO2)含量 濕凈化氣溫度 濕凈化氣分離器液位 濕凈化氣 H2S(CO2)含量#濕凈化氣壓力 濕凈化氣放空截斷閥 濕凈化氣放空壓力調節#-48-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102、顯示 報警 4 脫硫、脫碳 單元 濕凈化氣出裝置截斷閥#MDEA 吸收塔差壓 MDEA 吸收塔底液位 出塔富液截斷閥 出塔富液液位調節閥 貧液流量#貧液截斷閥 貧液流量調節閥 MDEA 循環泵狀態 胺液置換泵狀態 MDEA 閃蒸塔差壓 MDEA 閃蒸塔壓力 閃蒸氣流量 MDEA 閃蒸塔壓力控制閥 MDEA 閃蒸罐液位 MDEA 閃蒸罐液位控制閥 MDEA 預過濾器差壓 MDEA 活性炭過濾器差壓 MDEA 后過濾器差壓 富液進板換前溫度 MDEA 再生塔頂溫度 MDEA 再生塔差壓 MDEA 再生塔底液位 再生塔重沸器進處口溫度 凝結水分離器液位 MDEA 再生塔重沸器蒸汽流量 貧液管道過濾器

103、差壓 MDEA 貧液空冷器狀態 貧液空冷器進口溫度 貧液空冷器出口溫度 MDEA 后冷器出口溫度 酸氣空冷器狀態 酸氣空冷器出口溫度 酸氣分離器液位 酸氣分離器壓力 酸水回流泵狀態 酸水流量 酸水液位控制閥 -49-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4 脫硫、脫碳 單元 MDEA 補充泵狀態 MDEA 溶液配制罐液位 凝結水冷卻器出入口溫度 5 TEG 脫水 單元 TEG 吸收塔差壓 產品氣分離器液位 產品氣 H2O 含量#產品氣壓力 產品氣火災放空截斷閥 產品氣放

104、空調節閥#產品氣流量 TEG 吸收塔底液位 TEG 吸收塔底富液溫度 TEG 吸收塔底富液切斷閥 TEG 吸收塔底富液調節閥 TEG 富液閃蒸罐液位 TEG 富液閃蒸罐液位控制閥 閃蒸氣壓力 閃蒸氣流量 TEG 溶液過濾器橇塊差壓 TEG 富液加熱前后溫度 TEG 富液加熱前后旁路調節 富液進 TEG 再生器溫度 TEG 再生器下部重沸器溫度 TEG 再生器頂溫度 TEG 再生器液位 TEG 緩沖罐液位 貧液出貧富液換熱器溫度 汽提氣壓力 汽提氣流量 燃料氣壓力 燃料氣流量 燃料氣截斷閥 煙氣溫度#火焰檢測 TEG 補充泵狀態 TEG 補充罐液位 TEG 循環量 6 分子篩脫水單元 進裝置壓力

105、 出裝置壓力 -50-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6 分子篩脫水單元 出裝置溫度 出裝置流量 產品氣含水量 出口切斷閥 出口放空閥 原料氣過濾分離器差壓 原料氣過濾分離器液位#再生氣分離器液位 分子篩切換閥 分子篩塔進、出口溫度 再生氣壓縮機進、出口壓力 再生氣流量 再生氣加熱爐出口溫度 燃料氣切斷閥 燃料氣調節閥 加熱爐爐膛溫度 加熱爐火焰狀態 空冷器狀態 空冷氣出口溫度 7 硫磺回收與尾氣處理 單元 一級再熱爐溫度 一級再熱爐火焰 一級再熱爐點火控制盤信號

106、 燃燒用風流量 燃燒用風截斷閥 過程氣出一級再熱爐溫度 二級反應器溫度 過程氣出二級反應器溫度 二級硫磺冷凝冷卻器液位 過程氣出二級硫磺冷凝 冷卻器溫度 二級再熱爐溫度 二級再熱爐火焰 點火控制盤各類信號 過程氣出二級再熱爐溫度 三通切換閥 二級反應器溫度 過程氣出二級反應器溫度 三級硫磺冷凝冷卻器液位 過程氣出三級硫磺冷凝 冷卻器溫度 -51-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7 硫磺回收與尾氣處理 單元 三級反應器溫度 過程氣出三級反應器溫度 四級硫磺冷凝冷卻器

107、液位 過程氣出四級硫磺冷凝冷卻器溫度 過程氣出液硫捕集器溫度 尾氣灼燒爐前 H2S、SO2含量 和 H2S/SO2比率 尾氣灼燒爐燃燒空氣截斷閥 尾氣灼燒爐燃燒用空氣溫度 尾氣灼燒爐燃燒用空氣壓力 尾氣灼燒爐燃燒用空氣流量 尾氣灼燒爐膛溫度 尾氣灼燒爐火焰 尾氣灼燒爐后 SO2、O2含量 尾氣排放溫度 尾氣排放流量 脫氣用風流量 脫氣用風截斷閥 燃料氣截斷閥 燃料氣溫度 燃料氣壓力 燃料氣流量 液硫池液位 液硫池溫度 抽氣用蒸汽流量 抽氣用蒸汽切斷閥 液流泵狀態 低低壓蒸汽進空冷器壓力 蒸汽空冷器狀態 蒸汽空冷器出口溫度 凝結水罐壓力 凝結水罐液位 補充鍋爐給水流量調節 凝結水泵狀態 凝結水液

108、位控制閥 低壓蒸汽出裝置壓力 低壓蒸汽出裝置流量 8 硫磺成型 單元 蒸汽壓力 保溫蒸汽流量 -52-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8 硫磺成型 單元 液硫儲罐液位 液硫儲罐溫度 液硫泵狀態 液硫泵出口壓力 液硫回流閥狀態 硫磺成型機控制盤信號 包裝機控制盤信號 9 CO2液化儲運單元 進裝置 CO2氣體溫度 進裝置 CO2氣體壓力 去儲罐 CO2液體壓力#CO2氣體增壓 見表 A.15 CO2脫水(見分子篩脫水單元)丙烷制冷 見表 A.15 制冷壓縮機運行狀態

109、 壓縮機自帶控制系統采集的數據 見表 A.15 CO2液體儲罐溫度 CO2液體儲罐壓力 CO2液體儲罐液位 CO2液體儲罐進出口閥 裝車 CO2液體溫度 裝車 CO2液體流量 裝車 CO2液體密度 CO2氣體檢測 10 清管單元 清管通過指示 11 計量外輸 單元 產品氣流量 產品氣溫度 產品氣壓力 氣體組分 在線 截斷閥 12 燃料氣單元 截斷閥 來氣壓力 來氣溫度 燃料氣流量 13 放空單元 高低壓放空總管流量#放空分液罐液位、壓力 壓力排污罐液位、壓力 凝液泵狀態 -53-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

110、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3 放空單元 燃料氣壓力 燃料氣流量 消煙蒸汽流量 高、低壓火炬筒體壓力 高、低壓火炬點火 高、低壓火炬火焰狀態 14 甲醇污水 預處理單元 轉水泵運行狀態 提升泵運行狀態 污水池、污泥池液位#15 甲醇回收 單元 聚結除垢過濾器進出口壓差 甲醇進料流量 精餾塔塔底液位 精餾塔塔底溫度 精餾塔回流量 精餾塔塔頂溫度 精餾塔塔頂冷卻后溫度 回流罐液位 回收產品流量 精餾塔塔頂壓力 精餾塔塔底壓力 空冷器出口甲醇溫度 原料泵運行狀態 精餾塔塔底出水泵運行 精餾塔塔頂回流泵 反沖洗泵運行狀態 16 氣田采出水處理及回注 單元 氣田水緩沖罐液位#升壓泵

111、出口壓力 升壓泵狀態 壓力除油罐壓力 過濾器進、出水壓力 反沖洗流量 濾罐進出口閥門 反沖洗水罐液位 反沖洗泵狀態 濾后水罐液位 回注水流量 回注水壓力 電流 55kW 以上 注水泵狀態 -54-表 A.20 天然氣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7 儲運設施 單元 儲罐液位 儲罐壓力 原料、產品流量 氮封總管末端壓力 動設備運行狀態 污水卸車池液位 污水提升井液位 18 供熱系統 采暖換熱器出口熱水溫度 導熱油爐運行狀態 導熱油爐燃燒狀態 導熱油爐熄火報警 導熱油爐緊急停運 19

112、 空氮站 非凈化風壓力 非凈化風流量 凈化風壓力 凈化風流量 氮氣壓力 氮氣流量 表 A.21 高壓凝析油氣田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 進廠單元 見表 A.20 2 采氣 過濾分離 見表 A.20 3 注醇 見表 A.13 4 原料氣 預冷器 進出口壓力 進出口溫度 5 J-T 閥脫水脫烴 裝置進口溫度 裝置進口壓力 原料氣預冷器原料氣出口溫度 原料氣預冷器貧液注入流量 J-T 閥 低溫分離器出口天然氣溫度 低溫分離器出口天然氣壓力 低溫分離器液位 -55-表 A.21 高壓凝

113、析油氣田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5 J-T 閥脫水脫烴 裝置出口溫度 裝置出口壓力 裝置出口產品氣流量 裝置出口放空調節閥 裝置出口放空閥 可燃氣體檢測 火焰報警 火災報警按鈕 6 分子篩脫水 見表 A.20 7 深(中)冷脫烴 見表 A.16 8 輕烴回收和穩定 見表 A.15 9 輕烴儲運 見表 A.18 10 凝析油穩定 一級閃蒸分離器出口壓力 二級閃蒸分離器進出口壓力 閃蒸分離器油水室液位 凝析油進塔換熱器出口凝析油溫度 凝析油空冷器進口凝析油溫度 凝析油空冷器出口凝

114、析油溫度 穩定塔底重沸器進穩定塔凝析油溫度 穩定塔上部溫度 穩定塔中部溫度 穩定塔下部溫度 穩定塔中部壓力 穩定塔液位 穩定塔閃蒸氣壓力 穩定塔閃蒸氣流量 穩定塔底輸送泵 穩定塔底輸送泵出口流量 凝析油閃蒸罐壓力 凝析油閃蒸罐水相液位 凝析油閃蒸罐油相液位 凝析油閃蒸罐閃蒸氣流量 凝析油緩沖罐溫度 -56-表 A.21 高壓凝析油氣田處理廠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站場 監控中心 區域 生產管理中心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顯示 報警 10 凝析油穩定 凝析油緩沖罐壓力 凝析油緩沖罐液位 凝析油、輕油事故油罐進口截斷閥 凝析油、輕油事故油罐溫度 凝析油、

115、輕油事故油罐壓力 凝析油、輕油事故油罐液位 凝析油空冷器 凝析油、輕油事故油泵 凝析油、輕油事故油泵出口截斷閥 凝析油外輸管道截斷閥 產品氣外輸泵 產品外輸泵出口壓力 可燃氣體檢測 火焰報警 火災報警按鈕 11 乙二醇再生 見表 A.15 表 A.22 電力線路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電力站所、集控站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1 斷路器 電流 電壓 運行狀態#2 計量裝置 電流 電壓 電量 表 A.23 電力站所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電力站所、集控站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1 6110kV 線路 一相電流、有功功率

116、、無功功率、有功和無功電能量、功率因數 -57-表 A.23 電力站所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電力站所、集控站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1 6110kV 線路 保護動作信號和重合閘動作信號 母線分段、主變壓器交流電壓回路斷線信號 2 斷路器 母線分段、分支斷路器一相電流 位置信號 控制回路斷線信號 操作機構故障信號 所有斷路器、負荷開關的分、合 3 隔離開關 反映運行方式的位置信號 4 主變壓器 雙繞組變壓器一側有功功率、有功及無功電能量及一側一相電流 三繞組變壓器兩側有功及無功功率、有功及無功電能量及兩側一相電流 保護動作信號 輕、重瓦斯動作信號 油

117、溫過高信號 冷卻系統故障信號 過負荷信號 開關油位異常總信號 上層油溫 有載分接開關位置 有載分接開關油位異常總信號 有載分接開關控制電源消失信號 中性點接地閘刀分、合#5 6110kV 系統 電壓 電壓監視點線電壓(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增測三個相電壓)6 母線電壓 6kV、35kV 及 110kV 母線電壓、直流母線電壓 7 6110kV 母線 保護動作信號 8 635kV 系統 接地信號 9 并聯電容器 三相電、無功功率 保護動作信號 10 消弧線圈 零序電流 動作信號 11 所用變壓器 低壓側一個線電壓 失電信號 12 直流系統 接地信號 -58-表 A.23 電力站所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

118、控一覽表(續)序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電力站所、集控站 備注 顯示 報警 控制 聯鎖 13 直流母線 電壓異常信號 14 充電裝置 故障信號 15 安全自動裝置 動作信號 16 繼電保護裝置 故障信號 17 遠方監控通道 故障倍號 18 全變電所 事故總信號 19 控制方式 由遙控轉為所內控制的信號 20 遠方監控終端 遙控電源消失信號 21 通信電源 交流故障信號 22 消防及安全 防范裝置 動作信號 23 六氟化硫 配電裝置 室內六氟化硫氣體泄漏報警信號 表 A.24 站場 0.4kV 配電系統生產運行數據采集監控一覽表 序 號 單元/模塊 測控對象 備注 電流 電壓 有功 電量 有功 功率 無功 功率 功率 因數 1 總電源 2 母聯 3 無功補償裝置 4 發電機 5 55kW 及以上電機#6 75kW 及以上電機


注意事項

本文(油氣田地面工程數字化建設規定(57頁).pdf)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米泉市| 会泽县| 壶关县| 定南县| 始兴县| 诸暨市| 姚安县| 嘉荫县| 互助| 象州县| 芒康县| 盘锦市| 云南省| 贵溪市| 眉山市| 永宁县| 旬阳县| 个旧市| 清新县| 永安市| 溧水县| 承德县| 阜宁县| 大庆市| 麟游县| 来宾市| 孟州市| 星子县| 忻州市| 班玛县| 汝城县| 乌拉特前旗| 萍乡市| 沽源县| 马尔康县| 茌平县| 阳曲县| 绵阳市| 慈溪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