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監理實施細則審批表工程名稱:禹城市高鐵站區道路及站前廣場工程申報簡述: 我項目監理部依據建設工程法律、法規,本工程監理規劃、有關標準、設計文件,完成了本工程 土方工程 監理實施細則的編制,請審查。 監理工程師: 報審日期: 審批意見: 本監理實施細則不具有針對性,內容不齊全,請重新編制。 本監理實施細則內容基本齊全,可修改后報批。 同意監理實施細則,可按照監理實施細則開展監理工作。 項目總監: 項目監理部(章): 審批日期: 土方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工程名稱:禹城市高鐵站區道路及站前廣場工程建設單位:禹城市高鐵站片區及沿線改造、高鐵小鎮建設項目部監理單位:山東益民工程項目咨詢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2、目 錄一、專業工程特點二、監理依據三、監理工作流程四、監理工作要點五、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一、 專業工程特點:禹城市高鐵站站前廣場工程,建筑面積79.58,建筑層數1層,高度4.1m,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烈度設防,砌體結構,耐火等級二級。禹城市石濟鐵路客運專線市政配套工程,由規劃A、B、C三條規劃路組成。新建規劃A路西起現狀禹王路,下穿石濟鐵路客運專線,東至規劃B路,設計路段全長1271.37米;新建規劃B路北起現狀禹王路,途經規劃C路,南至規劃A路,設計路段全長1692.73米;新建規劃C路東起規劃B路,西至濟石鐵路客運專線以東約65米位置,設計路段全長147.05米
3、。現狀兩側多為現狀田地,根據建設單位要求本次三條規劃道路僅實施車行道部分(規劃B路道路西側樁號B0+793.06-B1+281.5路段設置慢行系統)。二、監理依據:1、項目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2、本工程批準的監理規劃3、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4、國家及有關部門頒布的工程施工技術標準、規程、規范和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5、監理合同及有關文件、附件;二、 監理工作的流程:測量放樣圖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填寫工程開申請單(承包人) 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計劃復查定位放線及標高(監理工程師)安全施工措施 口頭通知 重工業 新質量預控單檢(復)查結果復測平面位置、標高符合要求發書面通知整改土方工程施工基底處理和土方夯
4、實符合規定填報挖方(填方)質量驗收簽證(承包人)排水措施有效、合理 返土方運輸完整 工 取樣試驗(見證員)現場檢查附有關資料 檢查結果 不合格 合格、簽字 場地平整施工 自檢、測量合格填報場地平整質量驗收簽證(承包人)報有關資料現場檢查(現場監理工程師) 返 工 不合格口頭通知檢查結果 整改基坑(槽)和管溝開挖、回填施工質量預控單發書面通知填料符合施工規范填報基坑(槽)和管溝開挖、回填質量隱蔽簽證(承包人) 平面定位、標高、邊坡正確 取樣實驗符合規范 不合格返工無局部沉陷過濕和擾動現場取樣試驗(見證員)現場檢查(現場監理工程師) 報有關資料 檢驗結果報監理工程師 檢查結果 監理工程師簽字四、監
5、理工作要點(一)土方工程監理工作要點1、土方開挖(1)土方開挖前應檢查定位放線、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統,合理安排土方運輸車的行走路線及棄土場。(2)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壓實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統,并隨時觀測周圍的環境變化。(3)土方工程在施工中應檢查平面位置、水平標高、邊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統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對回填土方還應檢查回填土料、含水量、分層厚度、壓實度,對分層挖方,也應檢查開挖深度等。1)臨時性挖方邊坡值應符合表1的規定。臨時性挖方邊坡值 表1土的類別邊坡值(高:寬)砂土(不包括細砂、粉砂)1:1.25-1:1.50一般性粘土硬1:0.75-1:1.00
6、硬、塑1:1.00-1:1.25軟1:1.50或更緩碎石類土充填堅硬、硬塑粘性土1:0.50-1:1.00充填砂地土1:1.00-1:1.50注:1. 設計有要求時,應符合設計標準 2. 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應計算復核。 3. 開挖深度,對軟土不應超過4m,對硬土不應超過8m.2)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2的規定。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2項序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 -50+300 -100+500 -15
7、0+10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說明:本表2所列數值適用于附近無重要建筑物或重要公共設施,且基坑暴露時間不長的條件。2、土方回填(1)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坑穴積水、淤泥,驗收基底標高。如在耕植上或松土上填方,應在基底壓實后再進行。(2)對填方土料應按設計要求驗收后方可填入。(3)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填筑厚度及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壓實系數及
8、所用機具確定。如無試驗依據,應符合表3的規定。填土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 表3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平碾250-3006-8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說明:表3填方工程的施工參數如每層填筑厚度、壓實遍數及壓實系數對重要工程均應做現場試驗后確定,或由設計提供。(4)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應符合表4的規定。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4項序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
9、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1、不允許擾動老土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基槽開挖中絕不允許超挖后再撒土找平,發現超挖的基槽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按照規范規定采取加深基礎或夯實的補救措施。基槽局部加深應用階梯銜接,土質松軟時臺階高度不應大于0.5m,高度與長度之比不應大于1:2;為防止擾動老土,工人開挖應在邊坡設置標高樁,控制基槽底的平整,機械開挖應留出最后200300mm,改用人工鏟平;基坑挖好后,最好能及時做基礎
10、或墊層時再臨時鏟去。這些預防措施對于軟土更為重要。基礎作業前如發現基槽被雨雪或地下水浸軟,必須將浸軟的土挖去后滿超挖處理。2、槽底部要平整常見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為蘿卜坑,致使地基造成應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載能力。補救措施是進行二次清理。3、開挖斷面驗收 為實測項目,驗評標準規定允許偏差值為-20mm,即地坪寬度,長度不得小于設計基礎底邊尺寸。對于基槽上限驗評標準沒作規定;考慮施工方便,基槽底部寬度應設計基底寬度、工作面寬度與四周支撐寬度之和。四周支撐一般每邊寬100mm,工作面寬度,基礎設墊層為砌磚、砌石每邊為150200mm,鋼筋混凝土每邊為300mm,大面積開挖每邊1m左右。
11、在保證滿足寬度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基槽開挖寬度。實際驗收要先用經緯儀重新復核中心線,基槽端面尺寸,要從軸線向兩邊量。4、開挖標高驗收為實測項目,驗評標準規定允許偏差為+0mm,-50mm,驗收以水準控制點為標準,用水準儀直接檢查,驗收中應結合檢查基底是否平整。5、地基復查記錄基槽開挖好后,應對地基土進行全面、詳細、審慎的檢驗,要對照設計或地質資料復核土層分布情況和走向,復核地耐力,要觀察土的顏色是否均勻一致、有否局部過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注意行走是否有顫動感覺,觀察有無局部含水量異常現象,分析土層走向或土質變化,判斷基底是否到老土。要探明基底土質是否均勻,基底有無空洞、墓穴、枯井及其它對建筑
12、物不利的情況存在,并做好記錄。探明基底的檢驗方法一般有釬探和洛陽鏟探孔兩種。6、基槽隱蔽工程記錄(驗槽記錄)要全面記錄基槽施工檢查情況,包括平面位置、開挖斷面尺寸、基底標高邊坡坡度、地耐力復查結論,基槽底下異常地質處理施工情況、設計變更或擾動老土基底處理情況、排水、降水施工措施等。7、回填土控制及驗收土方施工中回填質量往往被忽視,輕則造成室內管溝積水,室內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沉,臺階、花臺沉陷開裂;重則可能回填土擠動墻體,回填土透水使基礎耐久性減弱或引起地基下沉,甚至地基結構迅速破壞導致結構下沉、開裂以致破壞,因此必須十分注意回填的質量要求。 (1)回填土質要求回填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
13、要求時,表層以下可采用碎石類土、砂土(粗砂、中砂),表層或基槽室外回填應用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土、亞粘土等不透水土,必要時,也可用2:8或3:7的灰土。不得采用有機質含量大于6%的土、石膏或水溶性硫酸鹽含量大于2%的土、膨脹土、淤泥質土、凍結土等。回填土的干土顆粒不用較大,較多,否則受水浸濕、沉陷大。回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如采用不同土料填筑時,應將透水性較大的土置于下層。不宜將各種土混在一起作用。 (2)基槽清理回填前應將基槽中的木屑、建筑垃圾、松土等雜物清理干凈,排除積水、淤泥并防止地面水流入。(3)基礎保護回填應在基礎具有一定強度下進行,并在兩側同時夯填,高差不應超過300mm,以
14、免擠動基礎造成基礎松散和軸線位移,影響基礎結構受力性能。如遇暖氣溝室內外回填土高差較大的外墻等單側夯填土時,應將不回填一側同步加側支撐。(4)夯填要求回填要求分層夯實,采用動力打夯機械,虛鋪厚度不大于300mm,每層壓實遍數,采用平碾時為68遍,采用蛙式打夯機時為34遍。人工夯實不大于200mm,夯打要求一夯壓半夯,每層夯打34遍。采用碎石類土或爆破石碴作回填石料時,為保證打夯,最大粒徑不得超過鋪田厚度的2/3。 粘性土的最優含水量回填粘性土或排水不良的砂土,含水量過小時,土料由于顆粒之間的摩阻力減小,從而易被壓實,這個適當的含水量成為最優含水量。一般為12%23%,可由實驗室或憑經驗選定,也
15、可查地質勘察報告中土工實驗所提供的物理性質指標數據,找出塑限WP(%),則最優含水量WY=Wp+2。超過最優含水量,回填土過濕成為彈簧土(也叫橡皮土),夯壓時顫動,體積不能壓縮,受夯擊處下陷而四周鼓起形成軟塑狀態。因此,施工規范要求:“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填土前應檢查含水量,“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均勻摻入干土或吸水性填料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增加壓實遍數等措施 ”。 特殊處理 房心土回填深度加大時(大于1.5m)需在房屋外墻基槽回填時采取防滲水措施,可采用不透水粘土、灰土回填或在房屋外墻基礎外側加抹水泥砂漿。臺階、花臺下和混凝土
16、墊層下表面回填,可夯填300600mm厚砂或級配砂石代替土方,消除凍脹。五、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檢查施工區域“三通一平”的情況 基礎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進行全面清理,對于妨礙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構筑物、道路、溝渠、管線、洞穴、樹干等進行妥善處理。包括拆除、拆遷或改建遷移等清理措施。對于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應事先做好加寬、加固工作,修筑好施工臨時道路及供水、供電臨時設施,按方案完成了現場排水和降水設施。 2、土方工程開工前必須進行軸線引測控制,監理人員應督促施工單位對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進行一次全面的嚴格檢查,并根據甲方提供的永久性測點引至施工現場,一般進行三次復核,同時監理
17、人員必須對此項工程進行復測,確保絕對正確;3、審定施工方案及土石方調配計劃的合理性; (1)土石方作業方式 根據土質情況,宜采用機械挖槽。(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改動) (2)場地排水 施工區域應做臨時排水系統。臨時排水系統應與原排水系統相適應,應盡量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配合,但應注意在使用中不得因淤泥沉積等降低永久性排水設施效率。 排水系統,如設計無要求時,場地應向排水溝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臨時排水溝的縱向坡度一般不小于3(平坦地區不應小于1)。臨時排水溝的橫斷面應根據當地氣象資料,按施工期內最大流量確定;邊坡坡度應根據土質和溝深確定,一般為1:0.71:1.5。臨時排水口的位置和出水口應選擇合理,出水口應遠離建筑物或構筑物,應設置在低洼地點,保證排水暢通。 4、審查挖土單位的企業資質及人員、設備情況和質保體系,督促施工方做好班組技術交底;5、檢查進場人員已進場設備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中的有關內容;6、監督、檢查挖土中的施工情況,嚴格按照挖土方案施工,制止任何不按施工方案的作業行為,測量、校對土方工程的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7、對于樁基礎工程,應該提醒土方施工單位注意保護好樁身,不得碰撞;8、對于機械挖土工程,在達到設計標高300mm處,改為人工挖、修土;9、土方運輸不得使用無牌、無證車輛,不得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