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鄭州至濟南鐵路鄭州至濮陽段ZPSGJL-I監理標段橋涵監理實施細則編制: 審核: 批準: 北京中鐵誠業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鄭濟鐵路監理ZPSGJL-I標項目部2017年7月20日一、編制依據 2二、工程概況及其技術質量標準 2(一)工程概況: 2(二)主要技術標準 2三、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 2(一)、監理工作范圍 2(二)、監理工作重點 3四、監理工作的流程 3(一)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核監理工作流程 3(二)開工審核監理工作流程 4(三)測量復核監理工作流程 5(四)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工作流程 6(五)模板工程質量監理工作流程 6(六)混凝土質量監理工作流程 7(七)基坑回填質量
2、控制監理工程流程 8五、監理工作控制要點、目標及監控手段 8(一)框構橋(涵)開工前的控制要點 8(二)框構橋(涵)施工過程中的控制目標 8(三)監理控制的手段 101.測量和量測監控手段: 102.試驗檢測監控手段: 103. 工序施工過程巡視、抽查手段: 114. 監理指令手段: 11六、監理工作的方法與措施 11(一)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111、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前的準備階段 112、工程項目施工階段 123項目保修階段 14(二)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141.組織措施 142.技術措施 143.合同措施 154.經濟措施 15七、旁站具體部位及工序 15(一)旁站部位 15(二)旁站監理人
3、員的主要職責 15(三)旁站監理的程序和方法 15(四)旁站監理工作程序圖如下圖示: 16(五)旁站監理的內容 16(六)旁站監理的記錄要求 17一、編制依據1、已批準的監理規劃;2、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3、鐵路橋涵施工規范 (TB102032017)4、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規程 (Q/CR 9603-2015)5、有關本項目通用圖、參考圖;6、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J286-2004); 7、鐵道部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6、已批準的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7、與本工程相關的設計圖紙
4、及技術文件二、工程概況及其技術質量標準(一)工程概況:本標段共有特大橋2座,共計15418.41m,中橋3座,共計3832.75m,小橋共計739.89m,涵洞共計322.41橫延米。(二)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高速鐵路;設計速度:350km/h;正線數目:雙線;正線線間距:5m;最小曲線半徑:7000m,困難5500m;最大坡度:20,局部困難地段不大于30;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牽引種類:電力;列車類型:動車組;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調度指揮方式:調度集中;最小行車間隔:3min。三、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一)、監理工作范圍1、本段主線設置3座框架中橋,DK212+831.600
5、跨蘇北路框架中橋(8 m +16 m +16 m +8m)、DK213+430.000 跨規劃中原路框架中橋(8 m +16 m +16 m +8m)、DK215+011.61 跨黃河路框架中橋(8 m +16 m +16 m +8m);框架小橋2座,DK213+529.000(1-10-6)框架小橋、DK216+133.000(1-10-5.5框架小橋;框架涵洞5座,DK213+340.000(1-6-4.5)框架涵、DK213+810.000(1-2-2.5)框架涵、DK214+290.000(1-2-2.5)框架涵、DK215+350.000(3-3-2.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DK215
6、+426.000(1-4-5.3框架涵。2、對監理標段內全部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投資、環保控制、合同和信息管理,文明施工達標監督,以及各方關系的協調;(二)、監理工作重點1、審核施工承包人編報的施工組織設計,匯總各專業審核報告,提出質量、安全、工期和投資控制的措施,并出具書面意見給發包人;對施工中的重點、難點及疑點問題,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藝、關鍵工程的施工措施及工期安排提供指導性書面意見,協助發包人制訂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質量、安全、工期、投資)的對策。2、根據混凝土耐久性和抗侵蝕性要求,審核主要工程結構混凝土施工工藝。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3、框構橋(涵)工程監理重點對施工方案合
7、理性、施工工藝、變更設計條件的審查,施工中人員的安全設施、行為監督,起重設備的性能情況、操作人員資質檢查;對涵身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四、監理工作的流程(一)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核監理工作流程施工組織設計申報(承包方)修改補充初審(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向施工方詢問和落實主要問題(各專業監理工程師)監理機構會審(總監主持,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參加)重大問題與建設單位、設計協商提出修改意見施工組織設計審批(總監)將批件返回承包方并送建設單位施工組織設計付諸實施(二)開工審核監理工作流程熟悉施工圖紙參加圖紙會審(承包方、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監理工程師)承包方上級部門審核填寫開工申請表(承
8、包方)不同意審核開工申請表(監理工程師)同意簽署開工令(總監理工程師)(三)測量復核監理工作流程(四)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工作流程(五)模板工程質量監理工作流程合格(六)混凝土質量監理工作流程(七)基坑回填質量控制監理工程流程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合格五、監理工作控制要點、目標及監控手段(一)框構橋(涵)開工前的控制要點1、熟悉設計的文件、掌握設計標準及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督促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監測、加固、保護等措施。2、現場核對其位置、方向、長度、出入口標高、與既有溝槽、道路的連接是否相符,如有不符,應按變更設計處理。3、嚴格監控軸線、凈間距離、水平位置。(二)框構橋(涵)施工過程中
9、的控制目標1、對特殊地基上的框構橋(涵),注意基坑開挖后基底與設計的一致性,并按驗標要求監督施工質量。2、現場核對基底中心軸線、方向、長(寬)度、地基承載力、出入口標高出入口的溝床應整理順直,鋪砌工程與排水設施、道路的連接應順直?;昨炇胀戤吅髴皶r用細石混凝土打墊層。3、澆筑底板砼時應將垃圾雜物等消除干凈;澆筑涵身砼時應將底板面上垃圾雜物、砼浮渣等消除干凈且在澆筑砼前用水進行濕潤且無明水。4、沉降縫端面應垂直、整齊,不得交錯,填塞緊密。5、模板及支架安裝和拆除的檢驗必須符合要求。6、鋼筋原材料、加工、連接和安裝的檢驗必須符合要求。7、砼原料、配合比設計和施工的檢驗必須符合要求。8、砼原材料的
10、檢查應符合施工要求,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控制好水灰比并做好現場監理記錄。9、框構橋(涵)防水層和保護層所用原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防水施工部位、保護層施工部位、構造形式、厚度、坡度和細部做法符合設計要求。防水層不得滲水。10、框構橋(涵)回填施工單位填料選定進行現場鑒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原材料試驗報告。對涵洞兩側垃圾雜物清除情況進行檢查。涵洞處路堤缺口填筑應在涵身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填筑必須從涵身兩側對稱、水平、分層填筑,并碾壓密實。當涵頂填土厚度超過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機械。涵身兩側1m范圍的填土不得用大型機械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的方法夯填密實
11、。11、框構橋(涵)檢驗方法及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邊翼墻、中墩距設計中心線位置2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2墻頂、拱座頂面高程153孔徑2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涵長+100,-505厚度+10,-5頂板、底板、邊墻、蓋板、拱圈各檢查2處6涵身接頭錯臺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框構橋(涵)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寬度5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2軸線長度50測量檢查3頂、底板厚度+20,-5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邊墻厚度+20,-5混凝土端翼墻及附屬工程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端、翼墻距設計中心線距離20測量檢查不少于4處2出入口流
12、水面高程203混凝土墻體表面平整度5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結構尺寸+20,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帽石尺寸10尺量檢查不少于4處(三)監理控制的手段1.測量和量測監控手段:測量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各項測量成果進行復核。按驗收標準要求對施工單位的測量放線成果進行抽查。全面復核涵洞中線、檢查施工單位復測成果、全面審核涵洞施工圖紙,及時糾正測量錯誤,對設計圖紙與現場地質地形不符出入較大的,及時反映給建設單位,然后根據建設單位要求提出設計變更。對各項隱蔽工程進行量測檢查驗收,如涵洞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等。2.試驗檢測監控手段:監理項目部配備平行檢驗試驗室,對本項目所有主要材料水泥、沙、碎石、鋼筋、
13、半成品構件等按驗收標準的要求進行見證與平行檢驗。審查施工單位的試驗人員資格、人員配備、試驗設備、計量裝置、儀器標定等情況,施工單位委托其它單位的試驗項目,審查被委托單位的資質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3. 工序施工過程巡視、抽查手段:巡視抽查:監理人員對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現場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視抽查,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原始記錄,監理隨時不定期抽查實際進度、用量是否與記錄相符,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4. 監理指令手段:監理通過檢測、巡視、試驗發現的問題,向施工單位下達指令,要求施工單位改正。書面通知:對未能及時整改的,向施工單位發出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工程質量問題通知單位要求限期整改。工程暫停令:對承包商違規施工監理工程師預見到會發生重大隱患,或不執行監理指令時,現場監理工程師向總監匯報,總監理工程師下達工程暫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