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13蕪湖新華聯文化旅游老街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砌體結構工程) 內容提要:專業工程特點監理工作流程監理工作控制目標及控制要點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項目監理機構(章): 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 日期: 砌體結構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 本細則編寫依椐1.1本項目工程已批準的監理規劃。1.2經過圖紙審查的工程施工設計圖紙1.3規范、規程:1.3.1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1.3.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各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如: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條文房屋建設部分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2、GB50204-200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8-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GB50301-20021.4 施工組織設計 委托監理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招投標文件2. 工程特點2.1地理位置蕪湖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越而走。本工程位于蕪湖中江大道以東、萬春路以南,徽州路以西,南面與蕪湖市政府的所在地域相毗鄰,東面是新華聯國際旅游文化片區和方特主題樂園,與蘇皖高速入口相近,地理位置優越。該項目建成后必將成為工作、休閑人群良好的居所。本項
3、目擁有出色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環境,在形式上吸取了長江水系的自然特征元素,海洋館文化藝術和國際化的商業廣場及徽派建筑群體,力求體現現代的特色旅游色彩和鮮明的地方傳統文化,以優美古樸的建筑藝術作為特征形式語言,塑造靈動的建筑群體空間,營造文化旅游共享的民眾場精所神。22建設規模:本項目建筑占地面積約10萬m2,總建筑面積為165000 m2。其中,海洋館建筑面積約20000 m2,國際廣場商業街建筑面積約10000m2,徽派老街建筑面積35000 m2,住宅建筑面積100000 m2。23主要結構形式:本工程類別:商業與民用建筑。建筑層數:2層-17層主要結構形式:主要結構形式有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
4、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基礎形式:主要以高靜壓管樁為主。3.監理工作的流程如下: 對施工過程進行跟蹤檢查特殊施工過程和質量控制點實行旁站監理做好本專業各檢驗批的檢查驗收參與圖紙會審提出相關問題確定本專業的工程質量目標熟悉土建專業相關施工圖紙做好本專業的各分項工程的平行檢驗記錄對本專業各分項工程進行驗評對已完成的分項工程進行計量編寫本專業分部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參與單位(子單位)工程的質量竣工預驗收和正式竣工驗收審核本專業工程竣工圖審核本專業工程竣工工程量結算做好相關的開工前準備工作與本工程相關專業進行施工前的交流確定工程質量控制要點4.監理控制目標值利用平行檢查,現場巡查,質量合格率達到100%,
5、優良率在70%以上。5 監理控制要點及方法措施5.1質量控制要點:5.1.1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5.1.1.1磚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砌筑砂漿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98的有關規定進行配合比設計。.3砌筑用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4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進行復試,并按復試結果確定能否使用。.5不同品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6應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在砂漿中摻入、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摻合物,。.7有機塑化劑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后,方可在砌筑砂
6、漿中摻入使用。.8拌制砂漿用水的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的規定。.9墻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10按規范規定取樣制作試塊作結構抗壓試驗。5.2質量標準:基本要求:.1磚砌體施工:(1)磚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應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試塊。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每臺攪拌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砌筑砂漿,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 每一樓層、同一
7、配合比的砌筑砂漿,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砌筑基礎磚墻前,應復核放線尺寸。(4)砌筑用磚塊應提前1-2d澆水濕潤。(5)當現場拌制砂漿時,砂漿的各組成材料的計量應符合設計配合比要求,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6)砂漿的拌制時間不得少于2min;當摻入外加劑時,拌制時間不得少于3min。(7)磚墻砌筑:1) 墻體拉結鋼筋的長度、間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經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通過后,方可實施墻體砌筑。2) 墻體表面的磚塊不得有缺棱掉角現象出現。3) 砌筑前應按規定設置好皮數桿。4) 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當設計無要求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基礎擴大部分的高度。5) 砌體的轉角處
8、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按規定留槎、接槎,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1000mm,未端應有90彎鉤。6) 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如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7) 240mm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和臺階水平面及挑出層頂面磚,均應整磚丁砌。8) 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等現象。9) 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
9、10)磚過梁底部的模板,應在灰縫砂漿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50%時,方可拆除。11)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應超過1m。12) 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 120mm厚墻和獨立柱。 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范圍內。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 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13) 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磚塊填塞。14) 設計要求的洞口、管道、溝槽應在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未經設計同意,不得打鑿墻體和在墻體上
10、開鑿水平溝槽。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15) 設置在潮濕環境或有化學侵蝕性介質的環境中的砌體灰縫內的鋼筋應采取防腐措施。16) 墻體施工時,樓面或屋面堆載不得超過樓板的允許荷載值。施工層進料口樓板下,宜采取臨時加撐措施。17) 墻體臨時間斷處補砌時,必須將接槎處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5.2.1.2冬季磚砌體施工(1)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2)冬期施工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 石灰膏等應防止受凍,入遭凍結,應經融化后使用。2) 拌制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3) 砌體用磚不得遭水浸凍。(3
11、)冬期施工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留不少于1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4)普通磚、多孔磚在氣溫高于0條件下砌筑時,應澆水濕潤;在氣溫低于、等于0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須增大砂漿稠度。(5)拌合砂漿宜采用兩步投料法。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5.2.1.3質量要求:a. 放線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b. 砂漿試塊強度等級必須滿足設計要求。c. 構造柱的位置、尺寸和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3質量預控要點:5.3.1砌體工程質量通病控制.1原材料質量檢驗1. 進場原材料分批進行抽查并檢查其復試報告。2. 水泥進場應存放于離地300mm的木隔板
12、上,并應分批堆放。3. 材質與試驗是否符合要求;水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手續是否齊全。4. 砂級配、含泥量指標是否符合要求。5. 批量是否清楚,有無超批量和漏檢現象。6. 外加劑需鑒定并要有許可證。.2配合比計量1. 攪拌、計量、配合比與試塊是否符合要求。2. 試配與材料、試塊是否一致。3. 計量是否準確;并有無專人管理。a. 無稱(用體積比、鐵鍬比、眼睛估)。b. 有稱不用(無管理制度)。c. 磅稱壞了或不準確或被砂石墊死。d. 無稱量加減砂石措施(磅秤旁是否有砂石堆、鐵鍬)或不每車過磅。e. 無配合比標牌。4. 攪拌時間是否符合要求。.3試塊留置及養護1. 是否按規范要求進行留置試塊。2.
13、 留置試塊組數是否符合規范要求。3. 標準養護是否符合要求。.4留槎1. 施工方案是否考慮周密到位。2. 是否合理安排砌筑墻體。3. 留槎形式是否符合要求。4. 是否按規范要求放置拉結鋼筋。.5墻體砌筑1. 磚塊是否提前澆水濕潤。2. 鋪漿長度是否符合要求。3. 灰縫飽滿度是否符合要求。4. 是否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5. 拉結鋼筋是否按設計要求放置;長度、根數是否設計符合要求。6. 墻體最上一皮磚是否丁磚砌筑。5.4監理過程控制要點5.4.1實測:做好墻體垂直度、預留洞口等實測偏差檢查,并做好實測記錄表。5.4.2試驗:做好砂漿試塊的留置及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試驗工作。5.4.3驗收:做好
14、磚砌體分項檢驗批隱蔽驗收工作并作好相應的簽認記錄。5.5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項目監理機構將采用巡視、旁站、實測相結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貫穿的全過程監理。事前控制內容工程質量事前控制是“預防為主”的主動控制,關鍵是建立可以有效運行的質量保證體系及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理措施和方法。.1督促并參與施工單位進行法制、法規宣傳和教育。.2根據前道工序隱蔽前驗收合格,并經監理簽發混凝土澆筑報審表后,方可施工。.3督促施工單位作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人員到位、機具性能檢查的良好、動力正常等)。.4對經施工單位上級部門審批的施工方案中有關的施工組織體系、技術措施、質量保證體系、管
15、理制度等進行審查,并針對施工方案的可行情況提出書面意見。.5督促施工單位班組交底,并把監理工作程序交底清楚。.6督促施工單位組成安全管理小組、安全管理網絡,從而加強安全的管理工作。.7督促施工單位形成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文明施工是保證安全施工的重要措施)。事中控制內容:5.5.2.1對工程變更單審查并簽發。5.5.2.2做好控制施工質量的旁站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文要求整改)并作好相應的記錄。5.5.2.3做好分項工程驗收工作,并做好相應簽認工作。5.5.2.4做好日常的監理日記工作(如實、詳細的反映工程實際進展情況)。5.5.3事后控制內容:5.5.3.1凡經檢查、復核不符要求的,通過監理
16、聯系單或監理工程師通知單,通知施工方進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為止,必要時召開專題會議予以解決。5.5.3.2發現嚴重質量事故隱患,安全事故隱患應及時向總監理工程師反映,由總監理工程師責令停工并采取應急措施避免進一步損失和危害。5.5.4 驗收階段施工質量監理控制: 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 報監理隱蔽驗收并做好相關資料簽認手續。質量控制措施:5.5.5.1質量控制的組織措施:建立健全項目監理機構,落實質量控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完善職責分工,制定有關質量監督制度,落實質量控制責任。5.5.5.2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協助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質量檢查與監督;技術措施糾偏的關鍵,一是要能
17、提出多個不同的技術方案,二是要對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5.5.5.3質量控制的經濟措施:經濟措施是最易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需要從一些全局性、總體性的問題上加以考慮,嚴格質檢和驗收,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拒付工程款。5.5.5.4質量控制的合同措施:由于投資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均要以合同為依據,因此合同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擬訂合同條款、參加合同談判、處理合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防止和處理索賠等措施之外,還要協助業主確定對質量控制有利的建設工程組織管理模式和合同結構,分析不同合同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5.5.5.5質量目標狀態的動態分析: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目標、過程和活動的跟蹤,
18、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有關信息,將工程實際狀況與質量目標和計劃進行比較。如果偏離了質量目標和計劃,就需要采取糾正措施,或改變投入,或修改計劃,使工程能在新的計劃狀態下進行。在建設工程監理中,常規的質量控制問題的控制周期按周或月計,而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和事故,則需要及時加以控制。監理還應在預先分析各種風險及其導致質量目標偏離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礎上,擬訂和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從而減少乃至避免質量目標偏離。質量目標狀態的動態控制中,應采取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應緊密結合,并力求加大主動控制在控制中的比例。5.6砌筑砂漿檢查5.6.1水泥進場使用前,要求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
19、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如要求復查試驗,并按其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5.6.2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應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機塑化劑應有砌體強度的檢驗報告。5.6.3砌筑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要符合下列規定:(1)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分鐘;(2)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分鐘;(3)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分鐘。5.6.4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
20、主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小時和3小時內使用完畢。5.7磚混工程監控要點5.7.1砌體要求上下錯縫、內外搭砌,宜采用一順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磚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5.7.2砌體灰縫要求橫平豎直。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也不應大于12 mm。5.7.3砌體灰縫砂漿要求飽滿。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且采用加漿填灌的方法,使其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交灌縫。5.7.4砌筑砌體時,多孔磚的孔洞要垂直于受壓面,砌筑前要求試擺。5.7.5砌筑砂漿應采機械拌合;拌合時間,自投料完算起,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泥砂資產階級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min;(2) 水
21、泥粉煤灰砂漿和有機塑化劑砂漿,不得少于3 min。5.7.6砌筑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拌成后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0C時,必須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超過上述時間的砂漿,不得使用,并不應再次拌合使用。5.7.7砂漿拌合后和使用中,當出現泌水現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拌合。5.7.8除設置構造柱的部位外,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要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臨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5.7.9砌體接槎時,必須將接槎處的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5.7.10設置構造柱的墻體
22、應先砌墻,后澆混凝土。構造柱應有外露面。5.7.11構造柱混凝土分段澆灌時,在新老混凝土接槎處,要先用水沖洗、濕潤,再鋪1020mm厚的水泥砂漿(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繼續澆灌混凝土。5.7.12砌筑完基礎或每一樓層后,監理要校核砌體的軸線和標高。當偏差超出允許范圍時,其偏差應在基礎頂面或圈梁頂面上校正。標高偏差宜通過調整上部灰縫厚度逐步校正。5.7.13墻面勾縫要橫平豎直、深淺一致、搭接平順。勾縫時,應采用加漿勾縫,并宜采用細砂拌制的11.5水泥砂漿。當勾縫為凹縫時,凹縫深度宜為45m。內墻也可用原漿勾縫,但必須隨砌隨勾,并使灰縫光滑密實。5.7.14冬期施工時,尚要要執行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的有關規定。5.7.15磚柱和寬度小1m的窗間墻,要求選用整塊砌筑。半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小的砌體中或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