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13港城淮海小區 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內外墻墻體抹灰)內容提要:專業工程特點監理工作流程 監理工作控制目標及控制要點 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項目監理機構(章): 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理工程師: 日期: 本細則應包含的內容:1.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概況2.質量控制依據(國家標準、設計文件、合同文件、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3.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控制流程圖4.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審核方案、原材料質量驗收、檢查各道工序施工質量、對分項工程質量進行驗收),要求盡量具體化。5.質量控制要求(標準、要點、注意事項)監理資料的要求。(一)抹灰工程的質量預控 1抹灰工程進行之前結構工程必須經監理工
2、程師、政府建設主管的質量監督部門驗收合格。 2抹灰前應督促承包單位做好以下檢查和修正 (1)檢查門窗框位置是否正確,與墻連接是否牢固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分層嵌塞密實,木門口要用鐵皮或木板保護。 (2)過梁、梁墊、圈架、組合柱及其他需抹面部分剔乎、對混凝土蜂窩、麻面、露筋等處應剔到實處,做好修補。 (3)管道穿越的墻洞、腳手眼、模板洞和樓板洞用相應的材料嵌實。 (4)各種管道已安裝完畢,電線管、消火栓箱、配線盒用紙堵嚴。 3所采購和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已正式報驗,色澤、質量,除應有產品合格證外,還應自檢和經監理工程師認可。 4正式大面積抹灰前應先做樣板間,經鑒定合格和確定施工方案后再安排正式施工
3、(在樣板間基礎上修訂完善工藝做法,做好技術交底和技術培訓)。 (二)抹灰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注意檢查處理基層上的殘余砂漿、灰塵、污垢和油漬應清理“毛化處理”,基層面必須充分淋水洇透(一般應在抹灰前一天進行一天澆兩遍,磚墻滲水深度達810mm)。 2基層垂直寬、平整度較差,抹灰厚度局部應分層襯平(每遍厚度宜為79nnn)。 3注意巡視成活后的質量,及時發現不合格的部位聯系處理,必要時以書面通知提出修改意見。 4注意成品保護和濕潤養護。 5冬期施工時,不能在凍結的基層上施工(最好不做抹灰工程),室外作業時砂漿溫度亦不宜低于5,防止凍害發生(為了防止受凍,砂漿內不宜摻人白灰膏)。 (三)抹灰工程
4、質量控制一般規定 3.1 本章適用于一般抹灰、裝飾抹灰和清水砌體勾縫等分項工程的質量驗3.1.2 抹灰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1 抹灰工程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2 材料的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 3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 施工記錄。3.1.3 抹灰工程應對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進行復驗。3.1.4 抹灰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1 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的加強措施。 2 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3.1.5 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1 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1000m平方應劃分為一
5、個檢驗批,不足500m平方也應劃分為個檢驗批。 2 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抹灰工程每50個自然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抹灰面積30m平方為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問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3.1.6 檢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內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 2 室外每個檢驗批每100m平方應至少抽查一處,每處不得小于10m平方。3.1.7 外墻抹灰工程施丁前應先安裝鋼木門窗框,護欄等,并應將墻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實。3.1.8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應少于15d;罩面用的磨細石灰粉的熟化期不應少于3d。3.1.9 室內墻面、柱面和門洞口的
6、陽角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沒計無要求時,應采用1:2水泥砂漿做暗護角,其高度刁;應低于2m,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3.1.10 當要求抹灰層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時,應采用防水砂漿。3.1.11 各種砂漿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在凝結后應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濕潤條件下養護。31.12 外墻和頂棚的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 (四)一般抹灰工程質量控制標準 本節適用于石灰砂漿、水泥砂漿、水泥混合砂漿、聚合物水泥砂漿和麻刀石灰、紙筋石灰、石膏灰等。一般抹灰工程的質量驗收。一般抹灰工程分為普通抹灰和高級抹灰,當設計無要求時,按普通抹灰
7、驗收。 4.1 主控項目4.1.2 抹灰前基層表山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 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4.1.3 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驗應合格。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沒訃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復驗報告和施工記錄。 4.1.4 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 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 4.1.5 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
8、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 檢驗方法:觀察;用小錘輕擊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4.2 一般項目 4.2.1 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普通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分格縫應清晰。 2 高級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分格縫和灰線應清晰美觀。 檢驗方法:觀察;手摸檢查。 4.2.2 護角、孔洞、槽、盒周圍的抹灰表面應整齊、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應平整。 檢驗方法:觀察。4.2.3 抹灰層的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砂漿不得抹在石灰砂漿層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漿層上。 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 4.2.4 抹灰分格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
9、求,寬度和深度應均勻,表面應光滑,棱角應整齊。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 4.2.5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整齊順直,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l0mm。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4.2.6 一般抹灰工程質量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一般抹灰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普通抹灰高級抹灰1立面垂直度43用2 m垂直檢測尺檢查2表面平整度43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3陰陽角方正43用直角檢測尺檢查4分格條(縫)直線度4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5墻裙、勒腳上口直線度43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
10、尺檢查 注:1)普通抹灰,本表第3項陰角方正可不檢查;2)頂棚抹灰,本表第2項表面平整度可不檢查,但應平順。4.3 混合砂漿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上口抹灰空鼓裂縫 1)門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墻體預埋木磚間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開關振動,在門窗框處產生空鼓裂縫。故應重視門窗框塞縫作為一道工序施工,并應經檢查驗收。 2)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影響粘結力。應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磚墻可提前一天澆水,一般澆二遍,使水滲入磚墻里面約達810mm即可達到要求。 3)基層偏差較大,一次抹灰層過厚,干縮產生裂縫,應分層
11、趕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4)配制的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應根據不同基層采取配制所需要的砂漿,同時要加強對原材料和使用部位的管理。 (2)抹灰面層起泡、有抹紋、曝灰開花 1)抹完罩面灰后,壓光跟得太緊,灰漿沒有收水,故壓光后多余水氣化后產生起泡現象。 2)底灰過分干燥,因此要澆透水,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灰吸走,故壓光時容易出現抹紋或漏壓。 3)淋制面灰時(包括底灰),對欠火灰、過火灰顆粒及雜質應過濾徹底,保證灰膏熟化時間,否則抹灰后遇水或潮濕空氣就繼續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表面曝裂、出現開花。 (3)抹灰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抹灰前要認真持線、做灰餅和沖筋,使沖筋交圈,
12、陰陽角處亦要沖筋,順杠找規矩。 (4)踢腳板和水泥墻裙、窗臺板等上口出墻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操作加細,認真吊垂直、拉線找直找方,抹完灰后要反尺把上口趕平壓光。 (5)暖氣槽兩側上下,窗口墻垛抹灰不通順:應認真吊直找方。 (6)頂板勾縫不平、空鼓裂縫:基層應清理干凈,抹灰前要澆透水,注意砂漿配合比,使底層砂漿與樓板粘結牢。樓板安裝不平,相鄰板底高低偏差大,灌縫不密實等缺陷,需在預制板安裝時進行質量控制,給裝修打下基礎。(7)管道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等:應按規范安放過墻套管,管后抹灰準備專用工具(鴨嘴鐵抹子),工作細致即能克服。4.4 水泥砂漿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空鼓、
13、開裂和爛根:由于抹灰前對基層清理不干凈或不徹底造成的。抹灰前不澆水,每層灰抹得過厚,跟得太緊;對于預制混凝土光滑表面不認真進行“毛化處理”;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不處理就抹灰;加氣混凝土表面沒清掃,不澆水就抹灰,抹灰后不養護。為解決好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應從三方面解決,第一,施工前的澆水,清理;第二,施工操作分層分遍壓實,需認真、不馬虎;第三,施工后及時澆水養護,并注意施工地點的潔凈。 (2)滴水線(槽)不符合要求:不按規范規定在窗臺、破臉下預設分格條,起條后保持滴水槽有10mmxl0mm的槽,而是抹灰后用溜子劃縫壓槽,或用釘子劃溝,使滴水槽不符合要求。 (3)分格條、滴水槽處起條后不整齊不美
14、觀:起條后應用素水泥漿勾縫,并將損壞的棱角及時修補好。(4)窗臺吃口:同一層的窗臺標高砌得不一致,窗臺抹灰時為保證橫豎線角的規矩需拉線找直故造成窗臺吃口,影響使用。要求結構施工時尺寸要準確,考慮抹灰層的厚度,并注意窗臺抹灰應伸入框下10mm,并勾成小圓角,上口找好流水坡度。(5)面層接搓不平,顏色不一致:搓子甩得不規矩、不平,故接搓時難找平。接搓應避免分在塊中介處,應甩在分格條處,并注意外抹水泥一定要采用同品種、同批號的水泥,嚴禁混用,防止顏色不均。基層澆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將水泥表面壓黑。4.5 加氣砼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粘結不牢,空鼓、裂縫:加氣混凝土墻面抹灰,最常見通病之一就
15、是灰層與基體之間粘結不牢、空鼓、裂縫。主要原因是基層清掃不干凈,用水沖刷,濕潤不夠,不刮素注、水泥漿。由于砂漿在強度增長、硬化過程中,自身產生不均勻的收縮,形成干縮裂縫。改進措施,可采用噴灑防裂劑或涂刷107膠素水泥漿。增加粘結作用,減少砂漿的收縮,提高砂漿早期抗拉強度,改進抹灰基層處理及砂漿配合比是解決加氣混凝土墻面空鼓、裂縫的關鍵。 (2)抹灰層過厚:抹灰層的厚度大大超過規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將抹灰層墜裂。抹灰層的厚度應通過沖筋進行控制,保持1520mm為宜。操作時應分層間歇抹灰,每遍厚度宜7.8mm,應在第一遍灰終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3)門窗框邊縫不塞灰或塞灰不實5預埋木磚
16、間距大,木磚松動;反復開關振動,在窗框兩側產生空鼓、裂縫:應把門窗框塞縫當作一個工序由專人負責,木磚必須預理在混凝土預制的砌塊內,隨著墻體砌筑按規定間距擺放。 (4)抹灰配合比使用不合適:底子灰的強度太高,使灰層出現空鼓、開裂。改進辦法:各層灰的配合比要適宜,尤其是底子灰的材料,要優先采用與加氣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接近的材料。其強度、彈性模量和收縮率基本接近為宜。抹灰層強度太高,使基層與底子灰之間容易產生大面積空鼓、裂縫。所以采用適當的配合比是必要的。 (5)抹灰層起泡,有明顯抹子紋,墻面開花的原因 1)抹完罩面灰以后,還不具備早期強度,趕壓工作跟得太緊,灰層沒有收水,故壓光后出現起泡現象。罩面
17、灰抹完之后,灰層已具有一定硬度,手壓變形不大,灰層表面水分已收干,再進行壓實、趕光。 2)底子灰過分干燥,又沒有澆透水,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子灰吸收,故壓光時容易出現抹子紋和漏壓。當底灰五六成干時應開始抹罩面灰,過于干燥要充分噴水。趕壓罩面灰應掌握好時間,消除抹子紋。 3)淋制灰膏和浸泡生石灰粉時,對慢性石灰、過火石灰顆粒及雜質沒有過濾徹底,灰膏熟化時間短,尤其對磨細石灰粉,不按規定時間浸泡,致使過火顆粒未能充分熟化,灰上墻以后遇水分繼續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表面脹裂,出現開花,爆皮。淋制灰膏或泡制磨細生石灰粉,熟化時間必須達到規定天數,提前做好準備。未充分熟化的灰膏不得使用。 (6)抹
18、灰表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掛線、做灰餅、沖筋不認真,沖筋時間過短或過長造成收縮量不同,出現高低不平,陰陽角不順直、不方正。抹灰前用托線板、靠尺對抹灰墻面尺寸預測摸底,安排好陰陽角不同兩個面的灰層厚度和方正,認真做好灰餅、沖筋。陰陽角處用方尺套方。做到墻面垂直、平順、陰陽角方正。 (7)踢腳板和水泥墻裙,窗臺板上口出墻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口角不方正,根部出現八字形歪斜: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細,不按規定吊墻面的垂直度,不套方,不拉通線找直,找規矩。改進辦法:操作時按工序要求認真吊線、套方找直。用反尺將上口刮平,壓實、趕光。削直根部,使之方正、順直。(8)管道背后抹灰不平、不光、管
19、根空裂,暖氣槽兩側上下抹灰不通順:改進辦法:管線過墻按規定放套管,凡有管道設備的部位應提前抹好灰,并清掃干凈。槽、垛按尺寸吊直、找平、壓光。收邊整齊,不甩破活。4.6砼內墻、頂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上口抹灰空鼓裂縫1)門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實,墻體預埋木磚間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開關振動,在門窗框周邊處產生空鼓裂縫。應重視門窗框塞縫工序的施工質量。 2)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影響粘結力。應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磚墻可提前一天澆水,一般澆兩遍,使泅水深度達到810mm即可符合要求。 3)基層偏差較大,一次抹灰
20、層過厚,于縮較大產生裂縫。應分層趕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4)配制的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或使用不當,應根據不同基層采取配制所需要的砂漿,同時要加強對原材料和材料使用部位的管理。 (2)抹灰面層起泡、有抹紋、曝灰開花 1)抹完罩面灰后,壓光工作跟得太緊,灰沒有收水,故壓光后產生起泡現象,其中基層為混凝土頂板和混凝土墻面較為常見。 2)底灰過分干燥,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灰吸收,故壓光時容易出現抹紋或漏壓。 3)淋制面灰時(包括底灰),對欠火灰、過火灰顆粒及雜質應過濾徹底,保證灰膏熟化時間,否則抹灰后遇水或潮濕空氣繼續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表面曝灰,出現開花。 (3)抹灰面不平、陰陽
21、角不垂直、不方正:抹灰前要認真掛線、做灰餅和沖筋,使沖筋交圈,陰陽角處亦要沖筋,順杠、找規矩。 (4)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等抹罩面灰接搓明顯或顏色不一致:抹罩面灰時要留施工縫時,注意要盡量留在分格條、陰角處和門窗框邊部;室內如遇施工洞口時,可采用甩整面墻的方法。 (5)踢腳板、水泥墻裙和窗臺板上口出墻厚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操作要加細,按規范去吊垂直、拉線找直、找方,抹完灰要反尺把上口趕平壓光。 (6)暖氣槽兩側上下窗口墻垛抹灰不通順:應按規范吊直找方。 (7)管道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等:應按規范安放過墻套管等,管后抹灰準備專用工具(鴨嘴鐵抹子),工作細致即能克服。(8)
22、水泥面層無強度、表面不實:水泥早期脫水或使用過夜灰造成,要加強管理。4.7加氣混凝土墻面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粘結不牢,空鼓、裂縫:加氣混凝土墻面抹灰,最常見通病之一就是灰層與基體之間粘結不牢、空鼓、裂縫。主要原因是基層清掃不干凈,用水沖刷,濕潤不夠,不刮素注:中級抹灰表第4項陰角方正可不檢查。水泥漿。由于砂漿在強度增長、硬化過程中,自身產生不均勻的收縮,形成干縮裂縫。改進措施,可采用噴灑防裂劑或涂刷107膠素水泥漿。增加粘結作用,減少砂漿的收縮,提高砂漿早期抗拉強度,改進抹灰基層處理及砂漿配合比是解決加氣混凝土墻面空鼓、裂縫的關鍵。 (2)抹灰層過厚:抹灰層的厚度大大超過規定,尤其是
23、一次成活,將抹灰層墜裂。抹灰層的厚度應通過沖筋進行控制,保持1520mm為宜。操作時應分層間歇抹灰,每遍厚度宜7.8mm,應在第一遍灰終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3)門窗框邊縫不塞灰或塞灰不實5預埋木磚間距大,木磚松動;反復開關振動,在窗框兩側產生空鼓、裂縫:應把門窗框塞縫當作一個工序由專人負責,木磚必須預理在混凝土預制的砌塊內,隨著墻體砌筑按規定間距擺放。 (4)抹灰配合比使用不合適:底子灰的強度太高,使灰層出現空鼓、開裂。改進辦法:各層灰的配合比要適宜,尤其是底子灰的材料,要優先采用與加氣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接近的材料。其強度、彈性模量和收縮率基本接近為宜。抹灰層強度太高,使基層與底
24、子灰之間容易產生大面積空鼓、裂縫。所以采用適當的配合比是必要的。 (5)抹灰層起泡,有明顯抹子紋,墻面開花的原因 1)抹完罩面灰以后,還不具備早期強度,趕壓工作跟得太緊,灰層沒有收水,故壓光后出現起泡現象。罩面灰抹完之后,灰層已具有一定硬度,手壓變形不大,灰層表面水分已收干,再進行壓實、趕光。 2)底子灰過分干燥,又沒有澆透水,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子灰吸收,故壓光時容易出現抹子紋和漏壓。當底灰五六成干時應開始抹罩面灰,過于干燥要充分噴水。趕壓罩面灰應掌握好時間,消除抹子紋。 3)淋制灰膏和浸泡生石灰粉時,對慢性石灰、過火石灰顆粒及雜質沒有過濾徹底,灰膏熟化時間短,尤其對磨細石灰粉,不按規定
25、時間浸泡,致使過火顆粒未能充分熟化,灰上墻以后遇水分繼續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表面脹裂,出現開花,爆皮。淋制灰膏或泡制磨細生石灰粉,熟化時間必須達到規定天數,提前做好準備。未充分熟化的灰膏不得使用。 (6)抹灰表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掛線、做灰餅、沖筋不認真,沖筋時間過短或過長造成收縮量不同,出現高低不平,陰陽角不順直、不方正。抹灰前用托線板、靠尺對抹灰墻面尺寸預測摸底,安排好陰陽角不同兩個面的灰層厚度和方正,認真做好灰餅、沖筋。陰陽角處用方尺套方。做到墻面垂直、平順、陰陽角方正。 (7)踢腳板和水泥墻裙,窗臺板上口出墻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口角不方正,根部出現八字形歪斜
26、: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細,不按規定吊墻面的垂直度,不套方,不拉通線找直,找規矩。改進辦法:操作時按工序要求認真吊線、套方找直。用反尺將上口刮平,壓實、趕光。削直根部,使之方正、順直。(8)管道背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暖氣槽兩側上下抹灰不通順:改進辦法:管線過墻按規定放套管,凡有管道設備的部位應提前抹好灰,并清掃干凈。槽、垛按尺寸吊直、找平、壓光。收邊整齊,不甩破活。4.8 混凝土內墻、頂抹灰應注意的質量問題:(2)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上口抹灰空鼓裂縫1)門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實,墻體預埋木磚間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開關振動,在門窗框周邊處產生空鼓裂縫。應重視門窗框塞縫工序的施工質量。 2)
27、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影響粘結力。應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磚墻可提前一天澆水,一般澆兩遍,使泅水深度達到810mm即可符合要求。 3)基層偏差較大,一次抹灰層過厚,于縮較大產生裂縫。應分層趕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4)配制的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或使用不當,應根據不同基層采取配制所需要的砂漿,同時要加強對原材料和材料使用部位的管理。 (2)抹灰面層起泡、有抹紋、曝灰開花 1)抹完罩面灰后,壓光工作跟得太緊,灰沒有收水,故壓光后產生起泡現象,其中基層為混凝土頂板和混凝土墻面較為常見。 2)底灰過分干燥,抹罩面灰后,水分很快被底灰
28、吸收,故壓光時容易出現抹紋或漏壓。 3)淋制面灰時(包括底灰),對欠火灰、過火灰顆粒及雜質應過濾徹底,保證灰膏熟化時間,否則抹灰后遇水或潮濕空氣繼續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表面曝灰,出現開花。 (3)抹灰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抹灰前要認真掛線、做灰餅和沖筋,使沖筋交圈,陰陽角處亦要沖筋,順杠、找規矩。 (4)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等抹罩面灰接搓明顯或顏色不一致:抹罩面灰時要留施工縫時,注意要盡量留在分格條、陰角處和門窗框邊部;室內如遇施工洞口時,可采用甩整面墻的方法。 (5)踢腳板、水泥墻裙和窗臺板上口出墻厚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操作要加細,按規范去吊垂直、拉線找直、找方,抹完灰要反尺把上口趕平壓光。 (6)暖氣槽兩側上下窗口墻垛抹灰不通順:應按規范吊直找方。 (7)管道后抹灰不平、不光、管根空裂等:應按規范安放過墻套管等,管后抹灰準備專用工具(鴨嘴鐵抹子),工作細致即能克服。(8)水泥面層無強度、表面不實:水泥早期脫水或使用過夜灰造成,要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