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道212線海流圖至五原一級公路省道212線海流圖至五原一級公路環境保護施工監理實施方案省道212線海流圖至五原一級公路項目是自治區批準立項的重點項目,項目位于烏拉特中旗境內。該項目是京藏高速、京蘭鐵路和110國道連接甘其毛都口岸的重要干線。項目的建設運營對推進烏拉特中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保持邊疆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把該段公路建設成為生態路、環保路,使該項目建成后變成一條綠色長廊,成為全生態保護的優良線路,是所有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在工程建設中始終應貫徹的理念和原則。 一、組織到位1、各施工單位項目部都應設環保工作部,設專職人員負責環保工作。 2、總監辦設環保專職監理人員。 3、駐地辦的駐
2、地監理工程師是環保的第一負責人,并設環保專職監理工程師。 二、落實到位 1、實行環境保護全員責任制,做到人人有責把環保工作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齊抓共管,做到誰發現誰制止。 2、突出事前控制,嚴盯死守,加強巡視檢查力度,對施工便道,取土場,材料堆放場,拌合站、廠,棄土場,承包人施工暫設等用地的環保工作,認真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凡是違反環保的事件必須及時制止,及時舉報,及時處理。 三、具體措施 1、全線所有的臨時用地必經有設計,有計劃,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方可施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征地、用地、破壞林地。 2、設計上的取土場、材料堆放場地、拌合站、棄土場,因儲量不足、質量不合格及場
3、地過小等因素,需要變更的必須重新申報。經批準后方可變更,任何單位無權擅自擴大使用面積。 3、在工程施工中,盡可能少占用林地,施行誰占地、誰砍伐,誰復植的原則。 4、實行合理布局,少占林地,以便于恢復為第一原則,利用使用為第二原則,凡是經砍伐后不能恢復的林地不得使用。 5、沿線不許出現“青山露白”現象,不許亂掘亂挖,凡是原來綠色植被,經挖除后,承包人必須全責綠化。6、嚴禁亂挖河道中砂礫,破壞原生態,造成綠地減少,河道改造或島嶼沖涮。 7、嚴禁亂倒垃圾,亂棄廢土,污染河道和水源,也不得將棄土堆放在河道兩側 8、高填方路基段,應設必要的擋墻,對兩側植被做必要的保護,防止雨水沖涮造成水土流失。9、所有
4、工程應本著邊占地,邊保護,邊完工,邊恢復,工程交驗時,如發現有破壞環保情況時,不預驗收。 10、做到清表與保護目標,批準與檢查同時,施工與環保同時。 11、對公路沿線做生態,生物調查,不能亂種入其它樹種,種植造成生物侵害。12、公路建成后,要保持原有生態,做到路兩旁不露白,挖方占地段綠化覆蓋,一路行進,滿地綠色。形成真正的綠色長廊。13、在線路中,盡可能設置縱橫向排水設施,特別是涵洞、橋梁,保證水流通暢。 目 錄第一章:公路工程環境保護監理概述一、環境監理的原則要求 .1二、環境保護監理的任務 .2三、環境保護監理應遵循的原則要求 .2四、環境保護監理人員素質要求 3五、環保監理的工作內容及方
5、式. 3六、環保監理的權力保障. 3七、環境保護監理單位資料體系. 3第二章 環境保護監理機構及人員職責一、環境監理組織機構.3二、環境監理階段劃分.4三、環境監理工程師的職責及相關要求 .4第三章 環境監理程序和監理方法一、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監理.6第四章 公路施工環境保護原則要求一、路基工程環境監理要點.12二、路面工程環境監理要點 .15三、橋涵工程環境監理要點18四、其它工程環境監理要點.19第六章 附則.22第一章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監理概述一、本項目環境監理的原則要求1、環境監理的依據:(1)國家和地方有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文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項目的環境行動計劃,技術規范,設計文
6、件,工程和環境質量標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交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等。(2)公路建設有關行業標準;(3)國家有關的條例、辦法、規定(4)地方性法規、文件(5)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及批復(6)工程設計文件(7)監理合同及工程建設合同(8)省道212線海流圖至劉召一級公路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相關的文件。2、環境監理的內容:工程環境監理主要包括環保達標監理和環保工程監理。環保達標監理是使主體工程的施工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如噪聲、廢氣、污水等排放應達到有關的標準等。環保工程監理包括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
7、等地的保護,包括污水處理設施、聲屏障、邊坡防護、排水工程、綠化等在內的環保設施建設的監理。3、環境監理計劃:我駐地辦將根據本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內容及要求和各施工單位經審批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實施方案,制定本轄區內施工標段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監理工作計劃,開展環境監理工作。4、環境監理的資料:工程環境監理資料與工程監理資料是一致的,主要包括: 日常工作記:監理巡視記錄中要記載當天環境監理的工作內容; 監理月報:在監理月報中增加環境監理內容,主要描述施工中土地和耕地占用、水土保持、對動植物的影響、對空氣污染、噪聲的影響、主要廢棄物(工程、生活)的處理等情況,本月環境監理工作
8、內容,施工中發生環境影響時采取的措施以及執行情況; 與業主、總監辦、施工單位往來函件; 環境監理報告。二、環境保護監理的任務環境保護監理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工程建設過程中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對建設項目配套的環保工程進行施工監理,確保環保措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的實施。公路環境保護監理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監理公路主體工程的施工過程應符合環保要求,如噪聲、廢氣、污水等污染物排放應達標、減少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破壞,稱為“工程環境監理”或“環境監理”;二是對保護營運和施工期的環境而建設的配套環境保護設施進行監理,稱為“環保工程監理”
9、,包括水處理設施、聲屏障、綠化工程等。三、環境保護監理應遵循的原則要求從事工程環境保護監理活動,應當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確立環境保護監理是“第三方”的原則,應當將環境監理和業主的環境管理、政府部門的環境監督執法嚴格區分開來,并為業主的環境管理和政府部門的環境監督服務。四、環境保護監理人員素質要求環境保護監理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具體從事環境保護監理工作的監理人員,不僅要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或工程技術方面的專業技術能力,能夠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管理,提出指導性的意見,而且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工程與環保有聯系和交叉時,起到協調和指導作用。五、環保監理的工作內容及方式環保監理人員對施工
10、活動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按照施工進程實施動態管理。工程環境監理的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視為主,輔以必要的環境監測,以便及時調整環保監控力度。環保工程監理從合同、計量到支付等都與其他工程的監理相似,工作方式主要以工程監理的方式進行。六、環保監理的權力保障如法律、法規保障,合同保障等。七、環境保護監理單位資料體系1、日常工作記錄、天氣記錄、監理人員環境保護巡視記錄2、檢查記錄環境保護檢查記錄;3、監理臺帳、環境保護監理檢查臺帳,此臺帳及時更新、及時填寫,臺帳后附注環境保護各項檢查記錄、通知、指示、指令。第二章 環境保護監理機構及人員職責一、環境監理組織機構根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省道212線海流圖至五原一級公路
11、土建施工招標文件中的有關規定,我駐地辦設專職環境監理工程師1名,負責本監理路段的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綠化、污染物防治等環境保護內容的監理工作。二、環境監理階段劃分環境監理屬于工程監理體系的一部分,環境監理階段與工程監理劃分相同,分為施工準備階段環境監理、施工期階段環境監理和交工及缺陷責任期階段環境監理三個階段。三、環境監理工程師的職責及相關關系工程環境監理工程師在駐地監理工程師的直接領導下,行使自己的職責和權限。 貫徹實施“生態、環保、綠色”的建設宗旨,將環保監控監測工作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中; 審查各承包人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方案是否符合“生態、環保、綠色”的建
12、設宗旨; 在工程開工前,檢查、指導、監督承包人、各承包人建立健全關于文物保護、防止水土流失、廢料廢方處理、防止水污染、防止大氣污染等環保控制措施、實施方案、應急預案等,抽查承包人的相關準備工作,并將此做為承包人的單項工程開工的必要條件進行檢查; 負責檢查綠化工程施工單位人員、施工設備、進場及準備工作情況,審查綠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單位工程開工報告,提出審查意見報總監批準; 對設計文件提供或承包人確定的棄土堆、取土坑的設置,施工工藝及方法提出審核意見,報總監審批;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抽查承包人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出現的水土流失、水及大氣污染等問題及時制止、及時整改,并提出處理意見; 如
13、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古跡,及時督促承包人停止作業、加以妥善保護,及時上報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加強與當地水利、環保等部門聯系與溝通,征詢、交換保護水資源及環保工作的要求,意見,根據地方意見及時進行整改,改進或完善環保控制措施; 負責檢查綠化施工監理工作情況,組織綠化工程驗收; 負責制定本項目的安全管理制度; 審查各承包人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應急預案等是否滿足國家、交通部及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規定; 檢查、指導、監督各承包人安全管理體系、專職安全員持證、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安全操作程序、安全生產檢查、安全檢查記錄的運行、執行情況; 負責組織或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專
14、職安全員的培訓、教育; 負責組織對重要工程項目、重點工程部位的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會審,特別重要工程項目建議業主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評審意見報總監或業主批準; 隨時檢查爆破倉庫的管理,爆破器材的存放,爆破器材的領取、回收記錄,爆破器材倉庫到使用現場的搬運,使用現場的管理與使用,爆破人員資質及持證情況等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要求; 參與、協助上級部門和業主對安全生產檢查,安全事故的調查、資料收集、處理工作; 檢查、指導、監督承包人安全生產檢查、安全培訓與教育、安全應急處置預演、安全生產事故等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 完成駐地辦交辦的其它工作。第三章 環境監理程序和監理方法一、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監理1
15、、 監理程序 審查開工報告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其開工報告列入總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計劃以及各分項開工報告中,不單獨進行開工報告的編制和審查。但承包人應在前述各開工報告中詳細敘述就水土流失,廢料廢方處理,施工噪音、揚塵,污水排放,構造物施工廢棄物、泥漿及其障礙物的清理,復墾措施等內容的環保措施。經按規定程序報批后,方可開工。 檢查施工現場環保工作由專業監理工程師檢查施工現場,如果達到了規范及招標文件的要求,即可通知承包人進行下一步工作。2、公路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環境監理要點承擔環境監理的人員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執行的準備工作,例如編制環境監理細則、審核施工環保計劃等,以及對于該階段具體的施工行為進行監理的
16、要點。2.1 生活服務區:生產服務區潛在環境影響項目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食堂1油鍋爐灶油灶漏油、能源消耗、產生油煙2油煙機油煙排放、噪聲3廢棄物污水污水、廢物、能源消耗4冰箱產生有害氣體辦公室1空調產生有害氣體2電腦手機使用產生幅射3復印機打印機產生有害氣體、噪聲、廢物回收4生活用水用電資源消耗5紙張使用及廢棄資源消耗、廢物回收宿舍1生活垃圾資源消耗、廢物回收、有害氣體2生活用水能源消耗、污水3廁所水污染、土壤污染停車場1車輛資源消耗、有害氣體、污水、噪聲供電設施1發電機噪聲、資源消耗、油料污染選址階段的可能影響和避免措施:影響1:因選址不慎,造成對生態敏感點的人為干擾。這些生態敏感點包括風景
17、名勝區、水源地、各種紀念地以及各種生物保護地如植物園、果木園、種子基地、特產農業用地等等。措施:基本上應采取避讓的措施。通過實地踏勘,避開各種生態敏感點,對于生活服務區附近可能存在的生態敏感點,應加強管理,并提示服務區內各員工,控制員工對附近生態敏感點產生潛在的人為干擾。影響2:對土地利用的影響。生活服務區一般多設置在地勢較平坦的地域,這些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或臨近這些用地,另外,還有可能臨近水域或居民點。措施:臨近城鎮或農村的居民點時,應盡可能租用當地的民居;若無現成的房屋可以租用,生活服務區選應盡可能避開農、林等生產用地。對臨時借地范圍要有明確的邊界,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
18、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選址確定后,對生活服務區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生活服務區污水和洗車污水,不得排入 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3838-88)中所規定的、類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時,必須符合相應的水質標準,不符合時要進行水質處理,如油污水應進行隔油處理。機械和車輛最好由附近專門清洗點或修理點進行清洗和維修。 根據 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3.4.6的污水排放評價,當取樣測試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標準時,必須進行污水處理。 生活垃圾堆放點應選擇30m范圍內無生活用水和漁用水體的廢棄溝凹或廢棄干塘。堆放點應無直通溝道與鄰地
19、相通。不得向垃圾點內排放生活污水。如施工人員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處理設施和加強管理,人員較多時可增設垃圾筒。 施工單位生活服務區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生活服務區在整個施工期都存在,因此在不同階段執行相應的標準。服務區對環境影響最大的噪聲源是備用的柴油發電機,應放置在室內,加強門窗隔聲,并在進風口、出風口安裝消聲器。生活服務區應離開居民點200m以遠。 施工人員如自建宿舍,應配套建設簡易廁所,簡易廁所盡量建成有沖洗水和糞便回收裝置的流動廁所。 廚房應設置排風系統。2.2 臨時施工道路臨時施工道路對周圍環境的潛在影響主要是對土地利
20、用的影響和水土流失及揚塵等污染,例如臨時施工道路的開辟和修筑以及運輸車輛的行動會破壞地表植被,包括耕地、用地、林地以及牧草地等。主要防治措施有: 嚴格規劃臨時施工道路的路線走向,以減少植被破壞為首要原則,盡量利用現有道路,若無現成道路可利用,則應嚴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邊界,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臨時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根據 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3.2.5的水土侵蝕量評價,結合臨時道路在運行期對地表植被的破壞程度以及對沿線水土流失的影響。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路塵,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l6297-1996)。 施工便道應保持平整,設立施工道路養
21、護、維修專職人員,即時灑水清潔保持運行狀態良好,減少揚塵污染。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的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夜間在居民區居民區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業,必要時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才能夜間作業。2.3臨時材料堆放場臨時材料堆放場的環境潛在影響是對土地利用的影響,為符合材料的堆置要求,料場的選址多位于地勢較平坦的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或臨近這些用地。此外,物料的散失和飄散污染也會影響環境。主要措施和辦法: 對臨時借地范圍要有明確的邊界,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土地的不合
22、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材料倉庫和臨時材料堆放場應防止物料散漏污染。倉庫四周應有疏水溝系,防止雨水浸濕,水流引起物料流失。化學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進入水體。水泥和混凝土運輸應采用密封罐車。采用敞篷車運輸時,應將車上物料用篷布遮蓋嚴密。2.4 攪拌場和預制場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拌和場揚塵、廢水污染、噪聲2預制場廢水污染、噪聲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 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療養院、城鄉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米,減少拌和站對環境敏感
23、點的粉塵和噪聲污染。 拌和場和預制場地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OdB,夜間55dB。不能達標時,夜間應停止作業。 大型拌和站(預制場)應配有除塵裝置;沙石料場應及時灑水;沙石裝卸時應盡量降低落差。施工人員應配有防塵用具,以保護工人健康。小型臨時拌和場地應離敏感點大于100m,并應盡量避開下風向有人群的時段。 砂石料沖洗廢水其懸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懸浮物進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廢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灑水防塵。 混凝土養護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劑噴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揮發后,與混凝土表面結合成一層塑料
24、薄膜,使混凝土與空氣隔離。3、 路面工程環境監理要點路面面層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水泥混凝土拌和樓場地平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2水泥混凝土拌和樓搬運、安裝揚塵、噪聲3水泥混凝土拌和樓運行噪聲、水泥等泄漏污染土壤、清洗拌鍋、皮帶等、廢水排放、能源消耗、有害氣體4水泥混凝土拌和樓運輸沿路撒落5場地碎石堆放揚塵6各類運輸車輛噪聲、揚塵、有害氣體、漏油7路面攤鋪、壓料設備運行噪聲、揚塵、有害氣體、漏油8夜間拌和場強光直照強光為符合工程要求,水泥混凝土拌和場的選址多位于地勢較平坦的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或臨近這些用地。除常見的水、氣、聲影響外,場地平整將對沿線植被及動物棲息地造
25、成永久性的破壞;此外;表層土壤的剝離容易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和肥力的下降。石灰、礦粉堆置和灑落會通過改變土壤的酸堿度,破壞土壤的結構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理化環境,從而降低土壤肥力。夜間拌和場強光照射會干擾植被和動物的生活節律,嚴重時會導致植物的死亡以及動物生理紊亂而影響其種群繁衍。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對臨時借地范圍要有明確的邊界,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嚴格控制影響范圍,不應僅考慮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壞場地以外的植被。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路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
26、6297-1996)。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療養院、城鄉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減少拌和站對環境敏感點的粉塵和噪聲污染。大型拌和站(預制場)應配有除塵裝置;沙石料場應及時灑水;沙石裝卸時應盡量降低落差。施工人員應配有防塵用具,以保護工人健康。小型臨時拌和場地應離敏感點大于100m,并應盡量避開下風向有人群的時段。 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狀材料運輸和堆放應有遮蓋,其混合料集中拌和,減輕對空氣、農田的污染。如有必要,施工結束后,堆置點及其附近被污染的土壤應進行改良,恢復其肥力。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筑施工場界
27、噪聲限值(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OdB,夜間55dB。 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 民。 在靠近學校、居民區、企事業單位等敏感地區通過設立臨時聲屏障(如圍墻),種植綠化帶,修筑路堤來降低噪聲。 在珍稀動植物保護區域施工,要縮短夜間施工時間,必要時,在拌和場周圍設置高于光源的擋光墻。第四章 公路施工環境保護原則要求本章對公路施工各個工序中大量普遍存在的環保問題做綜合介紹,并提出通常情況下應該采取的措施和要求。第一節 路基工程環境監理要點一、地表
28、清理及結構物拆除地表清理及結構物拆除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清除草叢、樹木等植被1.生態破壞 2.水土流失 2清淤1.水土流失 3結構物拆除1.揚塵污染 2.噪聲污染 3.損害景觀4場地內積水1.水污染 2.傳播病媒5廢棄物未及時處理1.廢棄物流失 2.傳播病媒開挖施工中表層土保護是一個重點環境保護問題,表層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生態平衡失調,如植被丟失、景觀破壞等。地表清理將對沿線植被及動物棲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壞;此外,表層土壤的剝離容易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和肥力的下降。主要措施:(1)在施工前應明確清理對象和范圍,不應僅考慮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壞沿線兩側的植被。對于古
29、樹名木等有保存價值的植物,應事先聯系當地林業部門,采取移植等異地保護的方法加以保護。地表清理物應有專門的場地用以處置,不得隨意丟棄。(2) 施工清場的樹木、農作物、雜草,除部分可作為肥料外,應及時清運。(3) 剝離表層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線受破壞土地的恢復。不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直接覆蓋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移至它處堆存,堆放地宜相對低凹、周圍相對平緩,并設置排水設施。(4) 結構物拆除點周圍30m范圍內有居民點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結構,宜整體大部件吊裝移除,減少粉塵排放,并且在拆除前應對被拆體充分灑水,保持濕潤。二、路基開挖路基開挖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
30、在影響1土石方開挖1.生態破壞 2.水土流失 3.資源消耗2開山1.生態破壞 2.水土流失 3.噪聲(振動) 4.揚塵 5.資源消耗 6.損害景觀3挖掘機、裝載機等1.噪聲2.漏油污染 3.揚塵 4消耗能源 5.排出有害氣體 4土石方運輸1.沿路灑落 2.隨意丟棄5運輸車輛1.噪聲2.尾氣 3揚塵 4消耗能源6炸藥殘留1.污染環境路基開挖對沿線植被及動物棲息地將造成永久性的破壞;此外,土壤的剝離與開挖容易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和肥力的下降。棄渣問題在此也會比較突出,棄渣場若選址不合理,有可能導致河道淤塞而阻礙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損毀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31、施工前應明確開挖范圍,不應僅考慮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壞沿線兩側的植被。根據環評報告書的結論對棄渣場進行認定,明確棄渣場的范圍。棄渣應在指定范圍內嚴格按照設計技術要求進行堆置。(2)預防表層土流失。剝離表層土,不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直接覆蓋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復的,應移至它處堆存,堆放地宜相對低凹、周圍相對平緩,并設置排水設施。(3)將棄土、棄渣于指定地點堆放,并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其流入水體。公路邊的臨時零星棄渣,應在公路封閉前處理完畢,以免公路全封閉后,難以清理。(4)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5) 土石方開挖回填
32、時避開雨季,雨季來臨前將開挖回填、棄方的邊坡處理完畢。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路基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綠化或還耕。(6) 在雨水充沛地區,及時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避免邊坡崩塌、滑坡產生。(7) 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在學校、幼兒園、醫院、療養院、敬老院、居住區等敏感點附近,夜間停止作業,如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8) 盡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點少藥代替大量炸藥爆破,采用延時爆破技術等手段降低噪聲和振動。夜間禁止開山爆破,敏感點及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禁止開山放炮,確需放炮作業的,應加以阻擋,防護,
33、以防碎石沖擊,并減小振動對建筑物的影響。三、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挖掘機、裝載機等1.噪聲2.漏油污染 3.揚塵 4消耗能源 5.排出有害氣體 2土石方運輸1.沿路灑落 2.隨意丟棄3運輸車輛1.噪聲2.尾氣 3揚塵 4消耗能源4壓路機、夯實機械等1.施工噪聲 2.漏油污染 3.水泵能源 4.排出有害氣體5履帶式設備行駛1.對道路場地破壞6施工設備、車輛等維修保養1.機油灑棄 2.零配件丟棄 3.包裝物丟棄7樁孔灌注樁施工1.水污染 2.噪聲8土工格柵等鋪設1.邊料丟棄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
34、標準(GB3095-96)。(2) 對成形施工路段適時灑水,減輕揚塵污染。(3)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在學校、幼兒園、醫院、療養院、敬老院、居住區等敏感點附近,夜間停止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4) 雨季施工時,應及時掌握氣象預報資料,以便按降雨時間和特點實施雨前填鋪的松土壓實等防護措施,減少水土流失。第二節 路面工程環境監理要點一、路面基層路面基層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穩定土拌和樓場地平整1.植被破壞 2.水土流失 2穩定土
35、拌和樓搬運、安裝1.揚塵 2.噪聲3拌和樓運行1.噪聲 2.水泥等泄漏污染土壤 3.清洗拌鍋、皮帶等廢水排放 4.能源消耗 5.有害氣體4穩定土混合料運輸1.沿路撒落5場地碎石、砂堆放1.揚塵6石灰、礦粉1.石灰礦粉灑落污染空氣 2.土壤污染7破碎機、振動篩等1.噪聲 2.揚塵 8各類運輸車輛1.噪聲 2.揚塵 3.有害氣體 4.漏油9路面攤鋪、壓實設備運行1.噪聲 2.有害氣體 3.漏油 4.揚塵10夜間拌和場強光直照1.強光為符合工程要求,穩定土拌和樓、瀝青拌和場的選址多位于地勢較平坦的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或臨近這些用地。除常見的水、氣、聲影響外,場地平整將對沿線植被及動
36、物棲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壞;此外,表層土壤的剝離容易造成土壤結構的破壞和肥力的下降。石灰、礦粉堆置和灑落會通過改變土壤的酸堿度,破壞土壤的結構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理化環境,從而降低土壤肥力。夜間拌和場強光照射會干擾植被和動物的生活節律,嚴重時會導致植物的死亡以及動物生理紊亂而影響其種群繁衍。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對臨時借地范圍要有明確的邊界,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嚴格控制影響范圍,不應僅考慮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壞場地以外的植被。(2)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
37、量標準(GB3095-96)。(3) 穩定土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療養院、城鄉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減少拌和站對環境敏感點的粉塵和噪聲污染。大型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及臨時拌和場地的防塵要求,同第二章四(4)。(4) 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狀材料運輸和堆放應有遮蓋,其混合料集中拌和,減輕對空氣、農田的污染。如有必要,施工結束后,堆置點及其附近被污染的土壤應進行改良,恢復其肥力。(5)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dB
38、。(6) 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7) 在靠近學校、居民區、企事業單位等敏感地區通過設立臨時聲屏障(如圍墻),種植綠化帶,修筑路堤來降低噪聲。(8)在珍稀動植物保護區域施工,要縮短夜間施工時間,必要時,在拌和場周圍設置高于光源的擋光墻。二、瀝青路面瀝青路面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瀝青拌和樓場地平整1.植被破壞 2.水土流失 2瀝青拌和樓搬運、安裝、維修1.揚塵 2.噪聲3瀝青拌和樓運行1.噪聲 2.烘干筒熱輻射 3.廢塵、回收粉的排出污染環境 4.瀝青揮發、泄
39、漏有害氣體 5.油料燃燒排出有害氣體 6.排塵不凈污染環境 7消耗能源4場地碎石、黃砂等堆放1.揚塵5石灰、礦粉1.石灰礦粉灑落污染空氣 2.土壤污染6瀝青廢料1.廢物處理7瀝青混合料運輸1.沿路撒落8破碎機、振動篩等1.噪聲 2.揚塵9各類運輸車輛1.噪聲 2.揚塵 3.有害氣體 4.漏油10夜間拌和場強光直照1.強光11路面攤鋪、壓實設備運行1.噪聲 2.有害氣體 3.漏油 4.揚塵12試驗1.噪聲 2.有害氣體 3.輻射 4.污水排放 4.廢棄物排放 5.腐蝕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2
40、) 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狀材料運輸和堆放應有遮蓋,其混合料集中拌和,減輕對空氣、農田的污染。(3)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4) 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5) 在靠近學校、居民區、企事業單位等敏感地區通過設立聲屏障,種植綠化帶,修筑路堤來降低噪聲。(6) 瀝青混凝土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瀝青拌和站距離學校、幼兒園、醫院、療養院、敬老院、城
41、鄉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并應設在當地主導風向下風向一側。設備污染物排放應符合瀝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6-85)中的一級標準的規定。拌和樓應配備瀝青煙氣處理裝置,瀝青混凝土的采購合同中應明確對供貨單位的環保要求。瀝青路面攤鋪時,應確保設備完好,盡可能縮短時間,減輕對周圍人群及施工人員的影響。第三節 橋涵工程環境監理要點橋涵工程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河道開挖1.生態破壞 2.污水排放、淤泥堆積、圍堰作業等污染環境2鉆孔機和打樁機作業1.噪聲 2.漏油污染 3.鉆孔作業時拓放污水污染環境 3.鉆孔打樁對河床的破壞 4.泥漿外泄對土壤污染和泥漿泄漏的水污染 3
42、打樁機械維修保養和進出場運輸1.打樁機械維修保養時機油、廢油灑漏和廢配件丟棄 2.進出場運輸時有機油泄漏和泥塵粉塵灑落4水泥混凝土1.水泥漿攪拌和輸送噪聲 2.水泥傾倒、拆袋有揚塵污染 3.砼插入震搗機震搗噪聲 4.商品砼運輸、泵送噪聲 5. 震搗棒維修滴油、配件丟棄 6.澆筑時砼落于河道污染河水5場地碎石、砂堆放1.揚塵6鋼筋1.裝卸、聲內搬運噪聲、揚塵 2.銹蝕產生銹水 3.鋼筋焊接產生廢氣和廢渣 4.焊接和生電火花、電弧光 5.鋼筋切斷機、彎曲機使用產生機械噪聲 6.零星廢鋼筋等未及時回收7機械設備1.漏油污染 2.能源消耗 3.廢配件丟棄8各類運輸車輛1.噪聲 2.揚塵 3.有害氣體
43、4.漏油9鋼模鋼管1.裝卸噪聲、揚塵、防銹漆震落 2.搬運噪聲 3.鋼模施工噪聲、揚塵 4.支模架搭拆噪聲、聲塵 5.鋼模鋼管扣件遇水腐蝕產生銹水 6.零星扣件散落10鉆孔平臺搭設1.使用后的處置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橋梁打樁噪聲的場界限值為晝間85dB,夜間禁止打樁。(2) 施工期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3838-88中所規定的I、II類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時,必須符合相應的水質標準,不符合時要進行水質處理。(3) 根據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3.4.6的污水排放評價,當取樣測
44、試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標準時,必須進行污水處理。(4)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施工過程中攪拌站的排水、混凝土養護水等含有害物質的廢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類水源地保護區。(5) 對橋梁施工機械、船只嚴格進行檢查,防止油料泄漏。嚴禁將廢油、施工垃圾等隨意拋入水體。(6) 橋梁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經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放,工程棄方不能隨意丟棄河流中或岸邊;涵洞出口流速較大時,必須在進出口進行加固,防止沖刷。(7) 水泥混凝土的攪拌、振搗、運輸、攤鋪等作業中防粉塵、防噪聲(振動)措施同前。(8)對于不可避免的河道及河岸開挖工程,要明確并嚴格控制開挖界限,不得任意擴大開挖范圍,將受
45、影響的兩棲動物生境控制在最小范圍。第四節 其它工程環境監理要點一、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挖掘機、裝載機等1.噪聲2.漏油污染 3.揚塵 4消耗能源 5.排出有害氣體 2土石方運輸1.沿路灑落 2.隨意丟棄3運輸車輛1.噪聲2.尾氣 3揚塵 4消耗能源4夯實機械1.施工噪聲 2.漏油污染 3.水泵能源 4.排出有害氣體5砂漿拌和機攪拌1.噪聲 2砂漿外漏污染6砂漿噴射機1.噪聲 2.砂漿泄漏污染7清洗砂漿設備污水1.水污染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建設施工過程中,應當采取措施,控制揚塵、噪聲、振動、廢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防止或者減輕施工對水源、植被、景觀等自然環
46、境的破壞,改善、恢復施工場地周圍的環境。(2) 將棄土、棄渣于指定地點堆放,并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其流入水體。(3)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4) 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二、擋土墻、防護及其它砌石工程防護工程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挖掘機、裝載機等1.噪聲2.漏油污染 3.揚塵 4消耗能源 5.排出有害氣體 2土石方運輸1.沿路灑落 2
47、.隨意丟棄3運輸車輛1.噪聲2.尾氣 3揚塵 4消耗能源4夯實機械1.施工噪聲 2.漏油污染 3.水泵能源 4.排出有害氣體5砂漿拌和機攪拌1.噪聲 2砂漿外漏污染6砂漿噴射機1.噪聲 2.砂漿泄漏污染7清洗砂漿設備污水1.水污染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建設施工過程中,應當采取措施,控制揚塵、噪聲、振動、廢水、固體廢棄物等污染,防止或者減輕施工對水源、植被、景觀等自然環境的破壞,改善、恢復施工場地周圍的環境。(2) 根據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3.2評價水土流失的影響,并提出治理措施。(3) 將棄土、棄渣于指定地點堆放,并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其流入水體。(4) 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
48、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5dB,夜間55dB。(5)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三、交通安全設施安全設施工程潛在環境影響序號活動內容潛在影響1拌和場1.揚塵 2.廢水污染 3.噪聲2預制場1.廢水污染 2.噪聲 3基礎工程1.噪聲 2.揚塵 3.廢棄物處置 5.有害氣體4焊接1.有害氣體 2.廢棄物處置5油漆和表面處理1.有害氣體 2.廢棄物處置(1)拌合場、預制場、基礎工程的防治措施同前。(2)
49、焊接的廢棄物如電焊渣、廢棄的焊材,應收集處理。(3)油漆應妥善存放和使用,避免滴、漏影響水體和土壤。油漆包裝物應統一收集處理,不應隨意拋棄。第五節 環保工程監理要點一、綠化工程監理要點1、施工前準備(1)設計圖紙交底(2)施工組織設計審查2、施工期監理要點(1)種植材料和播種材料的要求(2)種植前土壤要求(3)種植穴、槽的要求(4)苗木種植前的修剪(5)樹木的種植(6)草坪、花卉的種植3、工程驗收(1)喬、灌木的成活率(2)花卉種植地應無雜草、無枯黃,各種花卉生長茂盛,種植成活率(3)草坪無雜草、無枯黃(4)綠地表面平整,排水良好第五章 附則一、本實施細則所列內容個別如于標準、規范、招投標文件發生沖突以標準、規范和文件執行。二、 本細則由省道212線海流圖至五原一級公路HWZD-2駐地辦負責解釋,在本細則中如有條款模棱兩可的也由駐地辦負責解釋。三、 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