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林景觀工程項目全面質量管控體系及辦法一、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全面質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它是整個企業的經營范疇,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管理部門。全面質量管理(以下均簡稱為TQM)所強調的是它自身的全面性,可稱為“三全原則”即內容與方法的全面性。其中的”質量“應是全面質量,除了工程產品本身質量外,還應包括服務質量和成本質量等一切環節的質量,即“大質量”的概念(詳見質量表)。控制全過程性。從市場調研開始到設計、采購、施工生產,到維修維護等
2、的全過程。全員性,即企業全體人員、全體部門均有責任參加到質量管理活動中,做到質量管理人人有責。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各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已成為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競爭力,而全面質量管理的好壞直接導致了產品質量的好壞。二、園林景觀項目及其特點 園林景觀項目是工程項目施工中的一個分支,是以風景園林綠地為建設目標的工程項目,具有很強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涉及到土建、市政、綠化等多種工程學科更是包含土壤學、植物學、生態學、美學、管理學、建筑學等。園林建筑工程能夠通過自然景觀的人為創造,改善城市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樹立全面質量管控體系須改變“高質量=高成本”的錯誤觀念,
3、質量和成本有很大關聯,但對于綠化工程來講提高質量的本身就意味著降低成本。現在建設工程一般都采用投資監理對造價進行全過程控制,所以控制成本要注意兩個方面的滿意度程度。建設方滿意度: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目標就是顧客滿意度,作為綠化施工企業的顧客-建設方的滿意程度直接關系到工程成本,主要影響工程資金到位情況和因建設方原因而發生的返工情況。投資監理滿意度:投資監理的任務就是控制造價,施工企業要在控制成本和利潤空間中尋找平衡點,使最終造價令投資監理滿意,從而加快資金回籠。園林工程建設施工質量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建立有效的質量體系。通過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確保質量
4、方針、目標的實施和實現。 項目質量管理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并要求項目的全體職工參與并從事質量活動,有效地實現預期方針和目標,杜絕僥幸心理和沒有長遠目標的短期的急功近利行為。三、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及影響因素 工程質量的內容包括建筑質量、養護質量、觀感質量、種植質量、材料(苗木)質量、經濟質量等。概括來說,工程質量的內容可以用下圖歸納表現: 質量管理影響因素:四、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及方法 運用PDCA循環及戴明環作為基本原理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先設定預定目標,遵照循環不斷重復和策劃,實施檢查和處理,從而達到質量要求。 P(Plan):策劃、計劃階段。選擇內容、設定目標、提出方案、制定對策、實施計
5、劃。 D(Do):執行、實施階段。圍繞前一階段設定的目標和計劃具體運作實施,此階段必須要對過程進行測量,確保工作能按計劃進度實施,同時要建立起數據采集、收集過程的原始記錄和數據文件等項目文檔,高效的執行力量是這一階段的關鍵,各原始記錄和數據等制定統一的表格或文檔。 C(Check):檢查總結階段。在計劃執行中和執行之后,都要實施檢查總結,把完成情況和預定目標對比得出相應結論。 A(Action):處理階段。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糾正,并執行下一輪循環,直至達到最終目標為止。五、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及流程堅決貫徹“百年大計
6、,質量第一”的方針,牢固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貫徹以區域總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體系,在管理中各部門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充分發揮部門及個人職能,把好質量的每一道關。 遵義區域全面質量管理構架如下:全面質量管理流程圖: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質量管理工作貫穿工程項目的全過程,按照事務發展分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個階段。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商務階段、設計階段、項目準備階段。1)商務階段主要是公司層面。包括以區域總經理為首的平臺公司和深刻貫徹董事長景觀理念的前期部等。 樹立全面質量管控理念,積極認證ISO9000族標準,遵守國家相關質量規范和標準。 建立健全全面質量管控體系,形成企業標準。 打造以
7、總工程師為首的公司景觀理念、風格,并積極推廣。與業主方或甲方對接項目意向,充分了解業主需求,積極推廣公司產品與景觀設計理念。同時將收集的信息反饋給設計院。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并跟進項目立項事宜。 2)設計階段設計階段主要為以總工程師(董事長)為首的設計院和區域設計分院。園林工程作品成功與否成大程度上取決于設計準備,它為工程的實施和藝術形態作出了具體規劃,并對施工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要求。取得項目意向后,進行內部立項,并將項目配備的設計人員名單報備至工程部。進一步與建設方溝通,充分理解工程項目的定位,確定紅線及原始地形、設計風格、投資價格等。 設計工作準備階段,收集施工地相關的地質、氣候、水文、植物
8、群落等信息;實地勘察施工環境,并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分析,如土質、日照及環境質量等,有效減少植物浪費,降低成本。組織會議進行創意討論,報董事長同意后進行定稿。對方案進行討論,確定后建設方進行方案匯報。方案確定后編制設計概算交由預算部。 積極與預決算部、工程部、材料采購部、苗木采購部等部門溝通交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并考慮植物的生態效益。施工圖繪制。配合工程部、預決算部、成控部等做好深化設計及內部圖紙會審工作。3)項目準備階段項目準備階段涉及工程部和成控部就項目團隊及分包隊伍引入。質量管控提到桌面上,明確工程質量目標及要求;對分包隊伍及人員嚴格把關,對無施工資質和經驗的隊伍、人員不予錄用。加強合
9、同管理,明確合同內容要求及相應的獎懲。2、事中控制 1)采購階段采購部門在收集當地氣候、地質、水文等信息的同時,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將合理性建議反饋給設計院、預決算、工程部等部門;在采購過程中挑選適宜的材料和苗木等。 采購部門及人員應嚴格把關材料及苗木質量關,不偷工減料、不以次充好;材料、苗木到場后配合項目部做好驗收工作,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和苗木不予驗收。熟悉苗木習性,盡可能避開高溫季節,如無法避開,做好苗木裝車前的疏枝疏葉、運輸過程中的遮陽保濕等工作,提高成活率。 2)施工管理階段建立健全項目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組織架構,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措施;加強圖紙會審工作,嚴把質量技術交
10、底關,嚴禁盲目按圖施工,嚴禁偷工減料。建立激勵機制。 現場勘測;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并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分析;積極與設計部、工程部等對接;公司內部圖紙會審工作;甲方、監理的圖紙會審工作;質量培訓及技術交底:進場分包班組及工人進行質量技術交底,定期召開質量培訓;召開質量專題會議:原則上每周召開一次專題會議,每月不少于2次,形成會議紀要。及時與公司(含指揮部與部門)匯報與協調質量問題;嚴格遵守行業或企業標準,各工序流程的質量把控驗收;a土方工程:土壤質量查看土源是否達標確定種植土;土方造型要兼顧景觀和排水;b園建工程:符合設計規范、審美要求;如園路的線形是否流暢、水體的水位線高低、假山疊石
11、的空間分割是否合理、苗木栽植的陣列排布等;c綠化工程:嚴格遵守國家、地方技術規范、標準,企業標準等;提高成活率:苗木驗收、壤改良、種植規范、加強養護;d水電、木作、鐵藝等工程:工藝流程、行業規范等。質量責任制;3、事后控制1)竣工驗收階段竣工后先由公司內部驗收,通過后交由甲方驗收,對于甲方提出的不符合圖紙或設計規范的地方及時整改。內部驗收由公司工程部、預決算中心、成控部、設計院等部門組成,按照合同及設計要求,根據CJJ 82-2012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等規范及企業標準驗收。形成驗收報告,如有不符合質量要求,下發質量整改通知單。在通
12、知業主驗收前整改完成。驗收合格后交于甲方。進入養護階段。 2)后期維護階段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養護工作暫由項目部負責,工程部統籌監管。 養護階段,項目部安排準人駐場養護,保證資金、人員、機械及材料等的投入,對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苗木病、蟲、草害等,應及時向項目經理和公司相關部門反映,并采取相應措施。 過程中加強養護人員的技術培訓。七、全面質量管理制度要求 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責任制,明確權利與義務,分工協作; 2、編制質量管控及各工序施工流程; 此外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素質是綠化施工全面質量管理的關鍵。綠化工程作為園林綠化企業的產品,要提高產品的質量首先要提高人的素質。完成一項工程無論有多完善的制度,多先進的管理手段最終要靠人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