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樞紐土石副壩工程竣工初步驗收監理工作報告目 錄1 工程概況11.1 工程建設基本情況11.2 施工單位情況11.3 單位工程施工概況22 監理規劃22.1 監理質量方針、目標22.2 監理組織機構42.3 監理職責與制度52.4 監理檢測方法與設備102.5 監理措施113 監理過程123.1 質量控制情況123.2 進度控制情況203.3 投資控制情況223.4 信息及合同管理情況223.5 現場協調與設計協作情況233.6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管理情況244 監理效果254.1 質量控制效果254.2 進度控制效果284.3 投資控制效果285質量事故、質量缺陷情況及處理295.1質量
2、事故、質量缺陷備案制度與執行情況295.2質量事故、質量缺陷的類型與分布、處理與處理效果評價296 歷次驗收的遺留問題及處理情況297 經驗與建議298 監理主要工作人員表309 建設監理工作大事記31*水利樞紐土石副壩工程竣工驗收監理工作報告第一章 1 工程概況第一節 1.1工程位置、任務及規模*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縣境內的黃河干流上,其上游12.1 km為擬建的*水利樞紐,下游122 km為*水利樞紐。工程區距自治區首府銀川市200 km,距*縣城20 km。*鐵路和*公路從樞紐北側通過,樞紐北側3 km為*火車站,下游12 km為迎水橋火車站,樞紐對外交通十分便利。該樞紐是以
3、灌溉、發電為主的綜合利用水利工程,總庫容為0.26億m3,裝機容量120.3MW,灌溉面積為87.7萬畝,多年平均發電量6.06億KWh。該樞紐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渠首電站、*、隔墩壩段、*電站、*電站和土石副壩。壩頂高程1242.6m ,壩頂長度867.65m,最大壩高36.8m。*電站位于河床左側,安裝4臺燈泡貫流式機組,單機容量29MW,*位于河道右側主河槽上,為開敞式駝峰堰,*與*電站之間為隔墩壩段。樞紐南、北兩岸建有干渠渠首電站,*渠渠首電站安裝一臺1.2MW的軸伸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北干渠首電站安裝一臺3.1MW的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副壩位于河道左岸,起始于主副壩連接段北側,
4、向北延伸與進場公路相連,共分三個典型壩段,依次為跨導流明渠段、跨美麗渠臨時引渠段及向北延伸段。副壩起始樁號為0+160.8m,終點樁號為0+650m,副壩壩體全長489.2m。土石副壩壩頂寬度為10m,壩頂高程為1242.6m。壩體為砂礫石填筑均質壩,砂礫石填筑17.67萬m3。整個樞紐主體工程混凝土工程量約40萬m3,其中C1標約28萬m3,土石方開挖66萬m3,鋼筋制安1.2萬t。C3標土石方開挖15.2萬m3,砂礫石填筑32.24萬m3。本工程總投資11.97億元,主要資金來源為公司三大股東(*水利建設總公司、*國電公司、電力投資公司)出資和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第二節 1.2 施工單位情況
5、本單位工程由*水利水電工程局負責承建。第三節 1.3 工程施工概況主要包括基礎開挖與處理、塑性混凝土澆筑、壩體填筑、北干渠連接段工程、觀測設施安裝等項目。單位工程于2003年7月1日開工,除副壩壩頂防浪墻尚未按原設計方案施工外,其余施工項目已全部完成,單位工程驗收于2005年7月6日7日完成。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如下表:序號部 位項 目 單位工程量1土石副壩覆蓋層及壩基開挖萬m37.572砂礫石填筑萬m317.673槽孔段塑性混凝土防滲墻m21212.14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m31399.45中細砂填筑m344086土工膜m26296.57預制板護坡m27652.68鋼筋t10.2159原型觀測項
6、110閥門井座211原導流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m3683013北干渠連接段基礎開挖萬m36.2414砂礫石渠填筑m311.6115土工膜m21974216預制板砌護m21444517現澆混凝土m32355.718鋼筋t118.33119漿砌石m31859.520原導流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m3534421閥門井座1第二章 2 監理規劃第一節 2.1 監理質量方針、目標2.1.1質量方針*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的質量方針是“管理科學、行為規范、服務熱情、顧客滿意”。*水利樞紐工程監理部工作以監理總公司質量方針為行動指南,科學管理,通過不斷地強化培訓和學習,規范監理行為,嚴格按程序辦事,對承包人做到
7、監幫結合,為業主單位出謀劃策,為業主的科學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使顧客滿意。2.1.2 監理總目標監理依據國家和相應主管部門制定、頒發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政策批準的設計文件和依法簽定的施工承包合同,按監理服務的范圍和內容,履行監理義務,獨立、公正、科學、有效地服務于本工程,實施全面監理,使工程質量、工期和投資基本滿足施工合同要求。強化管理,使本工程建設達到質量優、進度快、投資省、效益高的目的。2.1.3 監理質量保證體系2.1.3.1 *樞紐工程建設,從一開始,就已建立了“業主負責、設計施工保證、監理控制、政府監督”這一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且運行有效,為水利工程建設樹立了榜樣。2.1.3
8、.2 設計和施工是整個質量保證體系的基礎和關鍵。設計單位建立了嚴格的三級校審制度,對設計過程和設計成果做到層層把關;施工單位均為國家一級施工承包集團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在現場建立了“班組自檢、隊處復檢、公司終檢”的三級自檢體系。2.1.3.3 ISO9000系列標準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質量管理標準,已經在國際上廣泛推廣,被眾多成功的企業采用,它嚴謹、規范、全面,能有效地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水電監理(HHPSC)已經單獨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監理部嚴格按照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質量監控和質量保證體系,并按此開展監理工作。*監理部組建以來,根據監理委
9、托合同及工程需要,由公司統一選派業務素質高、監理經驗豐富的總監和各相關專業(包括水工、施工、地質、測量、試驗、金結、水機、電氣、造價、工民建等)監理人員進駐現場,不斷加強自身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素質建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以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體系文件為基礎,編制和制定 “監理規劃”,“監理制度與職責”,各專業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及其它有關監理工作制度共20多份(如:C1標監理規劃、土石方開挖監理實施細則、水工建筑物巖石地基驗收監理實施細則、混凝土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測量控制監理實施細則、噴錨支護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工程質量檢測實驗監理實施細則、水泥灌漿工程監理實施細則、業主單位
10、供應材料的申報及簽證實施細則、工程計量與支付及合同變更管理監理實施細則、混凝土生產調配與操作管理辦法、M4標機電安裝監理規劃、機電安裝監理實施細則、金屬結構和起閉機安裝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土方(砂礫石)填筑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土工合成材料鋪設工程監理實施細則、C3標監理規劃、護坡工程監理實施細則、磚砌體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監理細則、監理人員工作守則等);實行項目到人、責任到人、層層把關,獎罰分明的管理機制。依據各專業特點,制定編制了多種管理使用表格,要求現場監理人員和承包人嚴格按規定執行;在工作過程中,總監及時組織人員學習、貫徹落實,并負責定期檢查執行情況,使各項工作做到了規范化、程
11、序化的管理。第二節 2.2 監理組織機構*水電監理(HHPSC)根據本工程監理工作的職能設置監理組織機構,并在工地設立現場監理機構*水利樞紐工程監理部,詳見*水利樞紐工程監理部組織機構框圖。*樞紐工程監理部在*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領導下,實行總監理工程師負責制,統一領導監理部各級監理人員開展工作。總監理工程師代表*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全面履行*樞紐工程監理合同規定的監理職責,對業主及工程質量負責。*水利樞紐工程監理部組織機構框圖總監理工程師(1人) 綜合辦公室(3人)后勤管理檔案信息管理金結及機電安裝項目組4廠房土建項目組6砂石混凝土生產工程項目組5監理工程師水工專業監理工程師施工
12、專業監理工程師試驗專業監理工程師金結專業監理工程師測量專業監理工程師地質專業監理工程師機電專業監理工程師土建及公路專業工程技術部(18人)副壩項目組3副總監理工程師(2人)第三節第四節 2.3 監理職責與制度2.3.1 監理職責*水電監理(HHPSC)*水利樞紐工程監理范圍包括C1、M4、C3、AC標的施工過程監理。監理部依據項目業主與承包商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及監理服務合同進行全面監理,嚴格履行監理委托合同所規定的職責。具體包括:(1) 協助發包人進行工程招標,參與了部分招標文件的審查;參與對投標人的資格預審、評標,參加業主和承包人的合同談判及承包合同的簽訂;協助業主與設計單位簽訂供圖計劃。(
13、2) 監督發包人按工程建設合同的規定,落實必須提供的施工條件,檢查工程施工單位的開工準備條件,并在檢查與審查合格后簽發工程開工令。(3) 全面管理工程建設合同,督促承包人全面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就施工人選擇的分包單位資格進行審查批準。(4) 簽發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及時組織設計交底,組織有關單位研究工程技術問題并作出決策,重大問題提請業主決斷。(5) 審查批準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技術措施、作業規程、工藝試驗成果、臨建工程設計以及使用的原材料等,并監督實施。(6) 審核批準承包人提出的工程主材(鋼筋、水泥、粉煤灰)用量供應計劃,報業主單位采購供應,并按施工承包合同和設計文件
14、規定對其規格、數量、質量進行控制。(7) 向承包人移交施工測量水準基點和三角控制網;審查復核承包人布設的施工測量控制網點和分階段完成的工程量實測斷面,作為月工程量結算的依據。(8) 按施工承包合同規定檢查承包人的各項試驗和現場的檢測設施、手段和試驗成果,以及必要的施工期原始觀測資料;對試驗資料和相關成果,做必要的抽樣試驗檢測,對現場不能完成的試驗項目請符合資質等級要求的部門進行檢測。(9) 工程進度控制:根據工程建設合同總進度計劃,利用項目管理軟件,編制整個樞紐工程控制性的進度目標和年度施工計劃,并審查批準施工人提出的施工實施進度計劃和檢查其實施情況。監督施工人采取并落實措施,實現合同的工期目
15、標要求,當實施進度發生較大偏差時,及時指出執行趕工措施,必要時向發包人提出調整控制性進度計劃的建議意見,經發包人批準后,完成進度計劃的調整。(10) 施工質量控制: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和措施,核實質量文件,依據工程建設合同文件、設計文件、技術標準,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檢查,對重要工程部位和主要工序進行跟蹤監督。以單元工程為基礎,按水利部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的要求,對施工單位評定的工程質量等級進行復核。(11) 工程投資控制:審查施工單位完成的工程量并簽發計量和支付憑證,受理索賠申請,進行索賠調查和談判,并提出處理意見,處理工程變更,下達
16、工程變更令,并負責審核工程變更項目單價報發包人批準后計入工程結算報表。(12) 施工安全監督:檢查施工安全措施、勞動保護和環境保護措施,并提出建議,協助發包人檢查防洪渡汛措施并提出建議,參加重大的安全事故調查;參加發包人組織的質量與安全文明生產考核檢查,并提供足夠的考核依據。(13) 主持監理合同授權范圍工程建設各方的協調工作會議,包括周協調會、設計交底會、專題討論會等,編發施工協調會會議紀要。(14) 協助發包人按國家規定進行工程各階段驗收及竣工驗收,并負責提交驗收報告,督促和審查施工人編制的竣工圖紙和資料。(15) 信息管理:作好施工現場記錄與信息反饋,按照監理合同附件的要求編制監理月報、
17、季度報告、年報和專題報告,按期整編工程資料和工程檔案,作好文、錄、表、單的日常管理,并在期限界滿時移交發包人。2.3.2 監理制度(1) 監理日志制度。每個監理人員要逐日填寫監理日志,隨時掌握施工動態,反饋施工信息。監理日志按工程項目分別記錄和管理,并作為工程檔案資料妥善保存,不得遺失。(2) 嚴格按照公司貫標文件,建立收發文登記制度。監理文件、通知、指令等先由經辦人起草,經監理部負責人審定并加蓋公章后視為有效,發送文函及時辦理登記手續。收發文時填寫“文件簽收登記表”。所有對外發送的文函須經總監或委托人審定后才能送出監理部。(3) 定期的監理月報和專題報告制度。監理部做到每月提交監理月報和質量
18、安全監理月報,監理月報要求全面反應監理部當月內的工作情況,基本內容:包括施工基本情況、施工完成情況、施工質量情況、合同執行和支付情況、監理工作情況、下月(階段)工作計劃、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及對下階段施工管理的建議,分別報送業主和項目質監站及公司總部。按期提交季度報告和年度報告,根據工程建設情況,適時推出監理簡報,加強工程建設的對外輿論宣傳和監督工作。(4) 定期的會議制度。每天下午5:00,監理內部碰頭會,相互討論當天現場施工和來往文件的處理情況,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安排第二天工作,由辦公室負責記錄,并作為監理部日志。每周一下午,總監工作會,檢查上周工作情況,部署下周工作安排,并為周二協調會作
19、準備。并根據工程進展和人員到位情況,由總監組織進行上崗培訓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與規范的學習;落實各專業人員的分工和職責,強化監理工作制度與要求。每周二總監主持的工程施工協調會。檢查上周完成情況及會議計劃落實情況,討論本周計劃并協調處理當前存在的工程問題,及時編發會議紀要。設計交底會議制度。根據設計供圖和施工實際進展情況,由總監組織并主持設計交底會,由設計單位明確設計意圖,解答設計圖紙的疑難問題,并監督落實。專題討論會議制度。對于工程施工過程的重大技術或施工方案和年度、季度施工計劃,組織專題討論會,協調解決其中的難點或問題,并編發會議紀要,監督承包人落實會議紀要精神。(5) 定期檢查工作制度。總監
20、每月月底對監理部內部工作情況進行自檢,包括監理日志、監理部內部工作及工程施工情況,檢查完成后及時簽署意見,形成“監理服務自檢記錄表”,對檢查過程發現的問題及時責令糾正,并適時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對問題采取跟蹤檢查驗證,對所有過程記錄均妥善保存。(6) 監理項目策劃制度。為全面規劃和指導現場監理工作,在深入研究項目的技術和施工特點、施工條件、監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礎上,分析并確定工程建設質量、進度、造價控制的關鍵點和控制點,形成監理規劃和實施細則;按照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對監理所有記錄和檔案資料進行系統的分類,做到記錄分類清晰,格式統一,力爭做到規范化管理,使之可追溯性好;并全部采用計
21、算機登錄、自動處理,且便于計算機檢索。(7) 項目監理準備工作制度。監理部在工程項目開工前與工程建設各方建立起正常的工作和聯系制度;及時派遣各級監理人員進駐工地開展監理工作,并有針對性地例行崗前專項培訓;配備滿足監理工作需要辦公、生活設備設施,監理部配備有計算機3臺,打印機2臺,復印機1臺,全套的生活設施等。(8) 設計文件簽發制度。根據工程建設管理要求,設計文件由業主發送給監理部,監理部按文件管理要求,對其進行驗證、登錄,并及時簽發到相關的承包人,作為施工依據。其中采用的記錄格式有“資料產品驗證表”和“圖紙簽發記錄表”。(9) 施工準備工作檢查認可制度。督促承包單位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督促承包
22、人按合同的約定編制或補充編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必要時,要求承包單位針對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的單位工程、分部、單元工程編制專門的施工技術、工藝方案和質量控制措施。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計劃措施文件應經監理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10) 施工控制測量及其成果核驗認可制度。督促承包單位按合同的約定,在業主提供的三角網點和水準網點的基礎上,完成施工測量所需的測量控制網點的布設,完成定線及原始地面線的測量。監理負責對施測過程進行監督,對測量成果進行檢驗(復核)、驗收認可。并適時督促承包人或單獨復核控制網點,確保測量基準的正確性。監理部配有全站儀等檢測設備,檢測工作獨自進行。(11) 開工申報審批制度。
23、當工程的主要施工準備工作(人員和機械設備、施工控制測量工作、施工措施等)已完成時,承建人提出工程開工申請報告,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核定,確已具備開工條件的,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開工令。(12) 工序驗收簽證與聯合會簽制度。對于本工程各工序施工,全部實行工序驗收簽證,上道工序未完或未通過驗收,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對于廠房多工種、多工序的單元工程開工,實行聯合會簽制度,包括設計、施工地質、業主、質監項目站等單位參加的基礎聯合驗收;主要單元工程的聯合驗收;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埋件、管路安裝與混凝土施工的聯合會簽,有效地防止了機電設備漏埋情況的發生。(13) 施工過程質量監督制度。實行對承包人的施工過程
24、進行監督, 監督承包人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進行作業;檢查承包人的人員、機械設備的到位情況;檢查原材料、中間產品質量,杜絕不合格材料使用;檢查承包單位是否按批準的施工程序、施工技術方案、工藝方法、配合比、工藝參數、檢測方法、試驗方法進行作業,及時指示承包單位糾正違章作業和處置不合格產品;適時檢查施工環境條件。(14) 施工質量檢驗和試驗檢測制度。監理須對施工質量進行復檢或跟班監督,確認合格后才能簽證認可。這些檢驗包括:材料、構件、混凝土拌和物等的檢驗和試驗;以單元工程為基礎對其各分項工程(如基礎工程、隱蔽工程、機電預埋、混凝土倉面準備工程)進行復檢;單元工程、分部工程檢驗和質量評價。(15
25、) 工程質量缺陷備案制度。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工程質量缺陷,建立了缺陷申報、處理措施、處理結果檢查的備案制度,對缺陷的產生原因和處理過程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記錄。(16) 工程驗收工作制度。當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完工后,督促承包人及時申報驗收,并及時進行現場檢查、記錄、質量保證資料的審核和質量評價,督促承包人整改存在問題,按合同規定的程序組織進行驗收工作。當合同工程全部完工、或需要進行工程階段性驗收時,協助業主做好工程驗收準備工作。(17) 安全文明生產制度。在*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自2002年9月開始,建立了安全文明生產考核制度,按月對承包人的安全文明生產進行考核。期間,監理督促承包人落實安全措
26、施,貫徹安全法,及時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并利用協調會強化安全生產意識。(18) 施工進度的監督與報告制度。研究工程總進度計劃和階段性進度控制目標及主要的施工技術措施,編制工程進度控制網絡和形象進度計劃,并利用計算機進行動態管理。審閱承包單位按月提交的工程進度報告,對比實施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差異,對拖延的工期應找出存在問題并要求承包單位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每月以月報形式向業主報告工程進展情況。(19) 工程投資監控制度。認真執行工程計量與支付監理工作規程,及時做好有關工程計量和支付的現場記錄和簽證,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建立工程計量和支付臺帳,嚴格依據合同審核簽認承包單位申報的每一筆工程費用。針對可能發生
27、突破工程投資的因素制定防范對策,進行必要的預測分析,及時向業主、或承包單位、或設計人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于混凝土生產供應與澆筑完成情況,定期分析比較其中的差異,并向業主報告相關結果。(20) 合同管理制度。監理部分標段建立了合同管理臺帳,及時對質量、進度和造價控制提出合同執行情況。(21) 工程資料及檔案管理制度。監理部配備了專人負責資料和檔案管理,及時準確發送有關文件和資料,并做好發送和簽收記錄。對于收到的文件和資料及時登記并傳遞給有關人員處理。對工程資料和相關文件按檔案管理要求按期進行整編歸檔,要求檔案編目統一,查閱方便;并在工程竣工驗收或監理服務期結束后按規定移交業主。第五節 2.4 監理
28、檢測方法與設備對于工程質量檢測,*水電監理(HHPSC)*監理部主要采用平行檢測方法,對于工地無法完成特殊檢測項目,見證或單獨取樣送有相應資質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復檢。工程質量試驗檢測,主要在業主單位提供的中心試驗室或承包人試驗室獨自進行,主要檢測的項目有鋼筋(包括焊接、連接套筒質量檢測)、水泥、粉煤灰、外加劑、混凝土拌和物及其強度、砂石骨料等。對于混凝土溫度單獨檢測,并與承包人檢測結果對比;對于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標檢測和出現異常情況時,取樣送銀川質監站進行檢測;對于止水帶等項目檢測,見證抽樣送檢;對于混凝土裂縫等缺陷的檢測,監理配置有塞尺、帶刻度的放大鏡等,進行現場檢查、評價。工程施工測量檢測,
29、監理部配備有全站儀和相關的測量工具,單獨進行檢測。主要的內容有:測量控制網的復核;原始地形線的抽查測量;土石開挖分界線及開挖輪廓線的測量;建筑軸線、控制點、中心點線檢測;建筑物放樣線、點復測;模板架立控制點的復測等。第六節 2.5 監理措施2.5.1 組織措施監理部以*水電監理(HHPSC)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基礎,資源充足,人員保證;一方面組織一個強有力的監理現場機構,做到專業配置齊全,人員素質高,技術過硬,責任心強,對進駐現場的監理人員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進行培訓上崗,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分工負責,責任到人。另一方面檢查、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建立專門質量檢查部門,建立三級檢查
30、制度,各部位施工有專門的施工員和質檢員,落實質量責任制。加強質量保證體系方面的建設管理工作。2.5.2 技術措施技術措施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監理部主要要做了如下工作: (1)協助設計單位開展優化設計。(2)向業主單位或施工單位提出技術上可靠、縮短工期或節省投資的建設性建議。 (3)協助施工及材料、設備供應廠家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在施工過程及材料、設備進場驗收過程中,認真檢查各類質量保證資料,組織各類設備進場驗收與交貨。 (4)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控制。2.5.3 經濟合同措施(1)嚴格質檢和驗收,按期進行進度形象、質量檢查和安全文明施工考核,根據考核得分結果和獎勵協議,給
31、予考核目標獎金。 (2)按形象進度和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驗收,并支付工程款,凡不符合要求者不予計量。第三章 3 監理過程第一節 3.1 質量控制情況3.1.1 質量控制的主要做法簽發施工圖和有關設計文件,熟悉設計文件和相關法規;審查承包人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并簽署審查意見,確立合理技術措施;審查工程開工條件,開工條件具備時及時發布開工令和批準分部工程開工;對施工現場進行巡視,對關鍵部位和工序實行旁站監理,嚴格工序質量控制,工序驗收現場簽證制度,嚴格執行質量缺陷備案制度,分部工程驗收簽證制度等。3.1.2 施工測量控制情況在土石副壩開工之前,監理部編制了測量監理實施細則,在施工過程認真監督執行;并對
32、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的資質及測量儀器的率定情況進行審查,合格后方允許其投入施測任務中。3.1.2.1施工測量控制網的監控(1)監理部于2002年4月3日收到發包人移交的三等測量控制網點成果后,及時組織承包人測量人員對控制網點成果進行了詳細的復測工作,在滿足精度要求后,用于施工測量控制網點的首級控制點。(2)選定SPT04、SPT05、SPT06三個點作為*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網點的首級控制點。然后對施工區的施工控制網點進行布設和施測。高程以SS05點作首級控制點,使用DSZ2自動安平水準儀、銦瓦標尺按四等要求單程閉合,以三角高程作校核。平面施工控制網采用三等控制網作邊角測量。其觀測記錄及平差
33、結果均滿足要求。(3)土石副壩的測量控制網在C1標施工控制網的基礎上建立,以保持整個測量控制網的完整、一致。(4)現場布設的施工控制網點進行定期檢測工作(兩個月一次),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測量墩標變位時,及時發文指出,要求復測,并根據實際情況增設了施工控制網點,監理全過程參與控制網的布設和施測及檢測工作。3.1.2.2 施工放樣及建筑物的結構尺寸檢測(1) 承包人在施測前須向監理部申報施測方法及精度,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施測。(2)一般的測量放樣監理測量人員旁站進行,對于重要部位,現場監理測量工程師進行平行測量。(3)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及規范要求控制測量放樣,使建筑物的相對位置符合設計尺寸要求
34、,否則重新測量。3.1.2.3 測量的控制標準及結果(1)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建立不低于國家四等控制點布設的要求;(2)混凝土建筑物輪廓點放樣相對施工控制網點放樣平面及高程中誤差均為(3050)mm和30mm;土石方開挖輪廓點放樣相對于鄰近控制網點的平面及高程誤差分別為(50200)mm和(50100)mm。(3)每次測量放樣經校核后,誤差在以上范圍之內時,方可指導施工,否則重新放點定線。3.1.3 試驗檢測工作情況監理平行抽樣檢測分別在業主試驗室和承包人試驗室進行。業主試驗室“*水利工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試驗室*試驗室”,是*水利工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試驗室的派出試驗室,由中心試驗室負責業務
35、管理,對*試驗室的試驗項目予以授權,并派駐一名試驗室管理人員負責試驗室的日常管理。試驗室安裝一臺YA-2000型壓力試驗機和一臺WE-1000B型萬能試驗機,并已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計量測試所的檢定證書,試驗室已具備鋼筋物理性能試驗、鋼筋焊接接頭的力學試驗、混凝土及砂漿試塊的抗壓強度試驗的條件。我部監理試驗人員在“*試驗室”進行了各種標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試驗、鋼筋物理性能試驗、鋼筋焊接接頭的力學試驗。*業主試驗室對試驗資料進行了登記、留檔以備查用。承包人現場未建立實驗室,主要試驗項目由*水利水電工程局檢測中心完成,開工前期部分試驗項目委托樞紐工程C1標(水電*局)試驗室完成。3.1.4 施工質量
36、控制3.1.4.1 施工概況土石副壩填筑工程(C3標)自2003年7月1日發布開工令,到2005年7月除副壩壩頂防浪墻外所有施工項目全部完成。3.1.4.2 質量控制措施(1) 編制C3標監理規劃和各專業監理工作,下發操作表格,規范監理工作程序。(2) 組織設計交底,透徹理解設計意圖,特別是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連接方式問題,組織進行了專題討論。(3) 移交測量基準,協助承包人建立施工測量控制網;在施工過程中,抽查承包人施測成果。(4) 審查批準承包人施工組織設計、原材料進場檢測報告和混凝土配合比,批準開工申請。(5) 道路工程底基層質量控制:復核承包人測量放樣范圍,并清除雜草、孤石并開挖或回填至
37、設計高程,灑水濕潤,再用14T振動碾碾壓68遍,碾壓完畢后取樣試驗,其壓實度和干容重全部滿足設計要求。(6) 道路石灰穩定層質量控制:抽查測量放樣,按設計要求分層鋪設級配砂礫石,再鋪灑石灰,隨機抽查每m3石灰含量,采用機械設備翻耕混合料,直至均勻;按試驗要求灑水達到最優含水量后采用14T振動碾碾壓68遍。碾壓完成后及時抽樣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7) 常態混凝土質量控制情況:原材料及配合比審批,并督促承包人認真執行;現場驗收合格后簽發開倉證;施工過程中抽樣留試塊,3天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并督促承包人全部覆蓋灑水養護,冬季澆筑時采取熱水拌合控制混凝土機口溫度和倉面保溫澆筑養護。(8) 開挖建基面
38、質量控制:復核承包人測量驗收斷面,并清除基礎面松動巖石或其它雜物,驗收合格后簽發合格證,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9) 塑性混凝土質量控制:澆筑前完成混凝土配合比報批,槽孔段采用聯合驗收簽證制度,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取樣進行塑性混凝土的抗壓、抗滲、彈模試驗。(10) 砂礫石填筑質量控制:填筑前在指定場地進行了碾壓試驗,確定了碾壓參數。嚴格控制填筑砂礫石的含水量、含礫量和分層厚度,按碾壓參數碾壓后取樣檢測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以層的填筑施工。冬季填筑時在氣溫低于-10停止填筑施工并在已填筑完成的層面上松鋪一層砂礫石進行保溫。(11) 預制板砌筑質量控制:預制板在開工前期(8月10月初)
39、在預制場完成,預制板砌筑主要控制板面砌護的平整度和砂漿墊層的強度。3.1.4.3 各分部工程質量控制情況(1)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時段:2003年7月6日2004年2 月3日。 主要工程量:覆蓋層及壩基開挖 51464m3(副壩部分),砂質粘土巖槽挖480m3;開挖建基面面積 1950m2,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6830m3(含上游圍堰拆除)。施工范圍:左0+160.8m左0+650.0m,壩0-048.68m壩0+055.30m;內容包括壩基覆蓋層及壩基開挖,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砂質粘土巖開挖,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測量控制:根據業主提供的監理復測校核的控制網測量放樣,承包人配備了具有相應資質水平和
40、能力的測量人員,建立了測量控制網。2003年7月6日前完成現場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布設和復測;由現場施工測量控制網點先進行測量放樣,檢測設計開挖邊線和土石分界線高程與位置。開挖施工:2003年7月1日,監理發布開工令。2003年7月6日正式開挖施工, 2003年11 月 11 日左岸副壩基礎第一個開挖單元完成,2004年2月3日左岸副壩基礎最后一個開挖單元開挖完成。其中:砂礫石開挖:依設計先放出開挖上口邊線,采用挖掘機進行開挖,開挖由上至下分層開挖,開挖坡比按設計1:1.5控制。邊坡部位人工配合挖掘機一次成型。開挖棄料由20T自卸車運輸到棄渣場。現澆防滲墻基槽開挖:采用機械開挖,預留30cm保護層
41、,保護層采用風鎬和人工撬挖至建基面;建基面采用人工和高壓風清除松動巖塊及浮碴,為避免日照加速風化,在混凝土澆筑前采用塑料薄膜臨時覆蓋。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采用PC-300型破碎錘將襯砌混凝土破碎后,采用PC-400型挖掘機及ZL-30型裝載機清理混凝土并集中堆放。開挖基礎面驗收:基礎開挖單元完成后,由施工單位依據施工圖紙及施工規范進行“三檢”驗收,合格后申請監理驗收。監理對開挖基面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現場監理跟蹤開挖過程,復核開挖斷面,整個開挖施工工序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復測斷面尺寸、高程、開挖面平整度,滿足設計要求,綜合評定:分部工程質量合格。(2)基礎防滲工程:施工時
42、段:2003年9月11日2004年2 月6 日。 主要工程量:槽孔段塑性混凝土防滲墻:1212.1m2 ;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1399.4m3;銅止水12m。工程內容:防滲工程包括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和復合土工膜防滲體,施工范圍為:左0+160.80m左0+543.122m。復合土工膜頂部工程為1241.7m,其下部錨固在塑性防滲墻二期混凝土,其中:槽孔段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左0+327.40m左0+351.80m;左0+392.60m左0+465.80m,左0+489.60m左0+543.122m。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左0+160.80m左0+327.40m;1226.0m1236.0m;左0
43、+351.80m左0+392.60m,1230.0m1233.5m;左0+465.80m0+497.10m,1230.0m1238.5m。壩0-50m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左0+151.50m左0+211.00m,1229.1m1241.0m。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合物質量控制:工地按合同要求建立了現場試驗室,全過程對混凝土拌和物、鋼筋等原材料進行檢測。混凝土在現場拌合,拌合機容量0.35m3或0.50m3,水及砂石骨料、水泥按配合比經衡量后按序進入拌和機;冬季施工時采用熱水拌和,控制水溫不超過60,對骨料采用覆蓋保溫,保證出機口溫度不低于5。塑性混凝土施工:槽孔段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采用抓斗成槽法施
44、工,機械抓斗成孔,泥漿固壁,直升導管法澆筑混凝土,槽段連接采用接頭管法施工。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采用常規法澆筑,混凝土采用自卸車運輸,人工溜槽入倉,軟軸振搗器進行振搗密實。溫控混凝土施工:運料車及時運送入倉,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損失;根據氣溫情況,采用暖棚法施工。保溫暖棚內作到經常測溫,保證在正溫時澆筑;嚴格控制暖棚的拆除時間和混凝土澆筑后的保溫;嚴格控制拆模時間,外露表面及時覆蓋保溫被。本分部工程左0+160.8m左0+314.10m塑性混凝土為冬季溫控混凝土施工。復合土工膜施工:副壩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頂部為復合土工膜防滲體,土工膜按設計要求“之”字型鋪設。采用熱焊機雙線焊接的熱溶焊接方法。
45、施工前,進行焊接試驗,以焊接接口不能撕裂、無漏焊、無氣泡為標準,確定焊接時焊接機的溫度和行走速度。由于無現場焊接質量檢測手段,采取了以現場手撕焊接口不開和目測無漏焊、無氣泡的檢查方法對焊縫進行了全數檢查。同材料、同條件、同施工方法進行的焊接試樣送檢結果合格。為保護土工膜不受碾壓施工破壞,對土工膜周圍采用中細砂回填,采用小型碾壓設備配合人工壓實。監理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對水泥、骨料、鋼筋等原材料進行了獨立抽檢及見證檢驗,檢測結果如下:水泥:取樣檢驗2次,合格;砂子:取樣檢驗2次,合格;石子:取樣檢驗2次,合格;對混凝土坍落度、入倉溫度、澆筑溫度進行平行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設計文件和施工規范要求
46、;對現場混凝土進行取樣,混凝土強度抽樣檢測結果如下:混凝土抗壓試塊:4組,最大值4.34 MPa,最小值2.15 MPa,平均2.9 MPa;混凝土抗滲試塊:1組,檢測結果滿足設計W6要求。對彈模試驗取樣試塊進行了見證,彈模檢測結果滿設計要求。綜合評定:分部工程質量優良。(3)壩體填筑工程施工時段:2003年11月6日2004年2月20日。 主要工程量:砂礫石填筑12萬m3(副壩壩軸線方向部分)。工程內容:砂礫石填筑范圍:樁號:左0+160.8m左0+650.0m,壩0-048.68m0+055.30m,1227.0m1242.2m。測量控制:壩體填筑施工前,對壩體基礎面回填輪廓線進行測量放樣
47、,填筑過程中對填筑設計邊線進行測量監控。砂礫石填筑試驗:在規劃的填筑料場,對麻黃灘天然砂礫石和上下游圍堰拆除料進行生產性填筑試驗,確定了砂礫石填筑的壓實參數。壩體填筑:2003年11月6日,砂礫石填筑第一個單元開始施工,2004年2月20日,副壩壩體砂礫石填筑最后一個單元完成。其中:1)填筑作業面驗收:壩體填筑施工前,由監理對基礎面開挖及清理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開始進行填筑鋪料,鋪料后按碾壓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碾壓完成后按規定取樣進行干密度試驗,取樣全部合格并經監理驗收填筑層面后,開始進行下一填筑層施工。2)上壩砂礫石料質量控制:副壩填筑采用指定料源,即麻黃灘料場和上下游圍堰拆除
48、料,砂礫石開采控制砂礫石含量在40%70%,含水量控制在4%以內;嚴禁不合格料上壩填筑。3)冬季填筑施工:副壩填筑主要在冬季,當氣溫低于-10時停止鋪料填筑,填筑面停工時采用虛鋪50cm砂礫石覆蓋保溫。4)砂礫石填筑質量控制:砂礫石由10T自卸車拉至填筑現場,推土機平倉,每層松鋪鋪料厚度以不超過60cm控制;采用14T振動碾碾壓68遍,邊角部位加強碾壓和采用小型碾壓機具及人工壓實;每層填筑完成后及時進行干密度檢測。邊坡部位超填1m并進行二次修坡。施工單位檢測結果:料 區干 密 度礫 石 含 量設計值檢測組數值域合格率檢測組數值域評定結果 區2.18772.212.28310035571符合設計
49、要求 區2.258912.2652.38110055773符合設計要求 區2.17402.2252.26610034769符合設計要求旁站監理跟蹤監督填筑各個環節的施工過程,每一填筑層均進行現場抽檢或見證取樣,保證施工各工序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監理檢測結果如下:砂礫石篩分試驗5組,礫石含量最大68.8%,最小44.2%;砂礫石碾壓干密度試驗35組,最大相對干密度0.97;最小0.80,滿足設計要求。綜合評定,分部工程質量優良。(4)副壩護坡工程施工時段:2004年3月2日2004年3月26日。 工程內容:左0+160.8m左0+409.0m,壩0-048.68m壩0+055.30m;內容包
50、括混凝土板預制、砌護,干砌石砌護,漿砌石砌筑,伸縮縫油膏回填。測量控制:根據業主提供的監理復測校核的控制網測量放樣,承包人配備了具有相應資質水平和能力的測量人員,建立了測量控制網。2003年7月6日前完成現場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布設和復測;由現場施工測量控制網點先進行測量放樣,檢測砌護坡比、高程與位置。砌筑過程采用拉線控制砌筑部位的平整度。混凝土板預制:所有砌護用預制板于2003年9月10月在預制場完成,混凝土采用機械拌合,水及砂石骨料、水泥按配合比經衡量后按序進入拌和機,板面人工趕實壓光,1218小時后灑水養護。脫模后碼放在預制場,待28天后方可用于砌筑。砌護施工:2003年7月1日,監理發布開
51、工令。2004年2月26日副壩填筑到1242.3m,2004年3月4日左岸副壩第一個砌護單元完成,2004年3月26日左岸副壩最后一個砌護單元完成。其中:坡面清理:副壩填筑到壩頂后開始護坡施工,用反鏟配合人工從壩頂開始,清理坡面超填砂礫石到設計坡比,驗收合格后開始砌筑施工。干砌石砌筑:砌筑從坡面底部開始。砌石選用無裂紋、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水銹的孟家灣料場的毛石砌筑料,采用錯縫鎖結方式鋪砌,墊層與干砌石鋪砌配合進行,隨鋪隨砌,石塊之間的明縫用小片石填塞緊密。漿砌石砌筑:采用座漿法砌筑,砌筑前將石料清洗干凈,灑水濕潤,使表面充分吸水,塊石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石塊間較大的間隙先填塞砂漿,后用片石
52、嵌實,石塊間不得相互接觸。砌筑完成后及時灑水養護。養護完成后進行勾縫,勾縫砂漿單獨拌制。預制板砌筑:砌筑砂漿和填縫細石混凝土現場拌制,砌筑時M5砂漿找平后開始預制板鋪設,板縫間用60x60X60mm預制塊控制留縫寬度,并按設計間隔和要求安裝PVC排水管。一個單元砌護完成后進行板縫填縫,填縫細石混凝土采用鐵抹子壓光,并與預制板面抹平,1218小時后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伸縮縫回填:預制混凝土板砌護完成后進行伸縮縫回填。回填前清理縫內雜物,回填50mm深已加熱熔化的瀝青油膏,油膏凝固后填充50mm厚1:4瀝青水泥砂漿,用鐵抹子與混凝土板面抹平。主要設計變更:根據業主寧沙司技函字20042
53、6號關于主副壩連接段壩坡做法的通知,原設計左0+160.8左0+180.8鋼筋混凝土擋墻取消,上述部位副壩下游面護坡采用10cm厚混凝土預制板砌護,由左0+160.8漸變到左0+180.8與副壩原設計坡面連接。本分部工程施工副壩上游護坡因壩體沉降,局部護坡凸凹不平,于2004年10月進行返工處理,返工后砌護表面平整度經驗收合格。承包人質量檢測結果:原材料檢測抽樣檢測和混凝土、砌筑砂漿取樣試驗檢測合格,結果如下:混凝土配合比檢測組數最大值MPa最小值MPa平均值MPa備 注C20F150W612 37.520.8預制板C20F150W6229.026.4填縫混凝土M5砂漿16.4混凝土抗凍、抗滲
54、指標檢測各一組,結果為:相對滲透系數SK=3.02x10-7,滿足設計抗滲W6的要求。F150抗凍重量損失率2.2%,滿足5%的規范要求。 監理單位抽檢結果:現場監理跟蹤混凝土板預制、砌護過程,檢測砌護斷面,整個砌護施工工序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復測斷面尺寸、高程、砌護表面平整度,滿足要求。預制板混凝土C20F150W6取樣7組,最大值24.7MPa,最小值21.0MPa,平均值22.6 MPa,滿足設計要求。對抗凍、抗滲混凝土試塊取樣進行了見證,試塊檢測結果滿足設計要求。M7.5砌筑砂漿取樣一組,平均值16.4MPa,滿足設計要求。綜合評定,分部工程質量合格。(5) 觀測設施:施工時段:20
55、04年1月30日2004年3月13日。 主要工程量:滲壓計10支,水準點3個,DN50鍍鋅鋼管144.2m,DN100鍍鋅鋼管325m,四芯屏蔽電纜2104.8m。工程內容:施工范圍:左0+160.8m左0+650.0m,壩0-048.68m壩0+055.30m;內容包括觀測儀器率定、鉆孔、安裝和電纜套管鋪設、電纜鋪設、水準點埋設、儀器觀測等。測量控制:根據業主提供的監理復測校核的控制網測量放樣,承包人配備了具有相應資質水平和能力的測量人員,建立了測量控制網。2003年7月6日前完成現場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布設和復測;由施工測量控制網點進行儀器安裝位置測量放樣。儀器率定:滲壓計安裝前在試驗室進行率
56、定。承擔儀器設備檢驗、率定的技術人員,持證上崗,率定合格的儀器方可使用。用于檢驗、率定的儀器設備,經過國家認可的檢驗單位檢定認可合格,檢定結果在有效期內。鉆孔:根據設計平面位置進行布孔。副壩砂礫石壩體內直接埋設DN100鍍鋅鋼管,隨壩體填筑同時接長,管壁鉆10mm孔,沿管周均勻布置,層距100mm,層間梅花形布置,管外壁包裹兩層針織無紡布。副壩左岸非填筑范圍內滲壓計采用鉆機成孔,孔深、孔徑驗收合格后立即下DN50鍍鋅鋼管并安裝儀器。儀器埋設、安裝:率定合格的儀器方可安裝。孔深、孔徑驗收合格后開始安裝。儀器安裝時先下放由兩層針織無紡布包裹的DN50鍍鋅鋼管,鋼管下放到位后,孔壁與鋼管之間回填細沙
57、和粗砂混合反濾料,孔口約50cm用粘土封閉。下管和護壁完成后,檢查、測試儀器和電纜接頭,填寫測試記錄,測試正常后將儀器和電纜用線夾固定在1mm不銹鋼絲上下放到設計高程,再次測試儀器讀數,正常后封閉管口,安裝孔口保護裝置。初始觀測正常后進行電纜引線加長,即在副壩壩頂進行二次開挖,安裝電纜套管,所有電纜按照設計引線引到觀測站。水準標點為C25混凝土預制件,預制時在水準標石頂面的中央嵌入一個不銹鋼的金屬水準標點,安裝時對水準點進行測量定位,并進行兩次校核,保證安裝高程精度。觀測:儀器安裝完成后,按合同規定進行檢查,蓄水初期加密觀測,蓄水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觀測。觀測項目已移交業主運行管理。主要設計
58、變更:根據SPT/C3-技-2003-73報告和設計回復意見,將安裝在副壩壩體內的滲壓計由填筑完成后鉆孔式安裝改為填筑過程中預埋DN100鋼管,直接成孔。現場監理跟蹤儀器率定,復測鉆孔孔深,跟蹤儀器安裝、電纜接線和穿管過程,滲壓計和水準點初始值在下閘蓄水前完成,滿足設計要求。綜合評定,分部工程質量合格。(6)北干渠連接段工程包括土石方開挖與處理、混凝土工程、土石方填筑工程、混凝土預制塊護坡工程等,其質量控制措施同上。其質量評定結果另見附表。第二節 3.2 進度控制情況3.2.1進度控制主要方法l 認真執行施工進度的監督與報告制度,利用計算機項目管理軟件編制整個工程施工網絡進度計劃,實行施工進度
59、的動態控制。l 協助業主編制整個工程總的控制性進度計劃,提出工程控制性進度目標,并以此審查批準承建單位提出的施工進度計劃,檢查其實施情況。每月在監理月報中詳細說明進度執行情況。l 督促承包人采取切實措施實現合同目標要求。當由于種種原因以致使實施進度發生較大的偏差時,及時向業主提出調整控制性進度計劃的建議,并在通過業主批準后完成其調整。3.2.2 進度控制的幾項主要措施與工作內容l 監理部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及實際施工進度情況,編制了河床電站土建和安裝施工總的施工控制性進度計劃,并進一步細化,通過8月份進度專題會議,對原設計進度計劃作了適當的調整,使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更趨合理,也為業主單位制定總的
60、控制性進度計劃目標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同時,又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幫助業主編制了*樞紐總的施工進度計劃和分年度的施工網絡進度計劃,協助業主單位的宏觀決策,極大地加強了計劃的指導作用。l 認真審查施工進場設備及開工條件,簽發開工令。認真審核施工進度計劃與質量保證措施,督促其完善施工方案與施工工藝。主動地幫助施工單位改進施工方案,極大地加快了施工進度,切實作到監幫結合。l 及時簽發各類材料需求和供應計劃,協調供需矛盾,確保材料按期供應。l 組織參建各方進行建基面聯合驗收和混凝土主要單元工程的聯合驗收,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l 組織并主持召開周協調會和設計交底會,明確工程形勢和奮斗目標,加強施工的計
61、劃性管理。l 逐步建立進度控制信息管理系統。為實現監理目標,監理部采取事前控制為主的進度控制工作體系,努力作到對施工進度實行動態控制。為此,監理部首先利用計算機項目管理軟件,編制了樞紐工程總的控制性施工進度計劃和分階段的控制性進度計劃,報請發包人批準執行;并協助業主編制分階段的進度考核目標,據此審核批復承包人的年、月、周施工進度計劃和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實際完成情況,及時對完成的工程量進行計算機登錄和匯總處理,利用進度控制前鋒線和樞紐工程施工形象進度圖等形式,對照檢查施工進度,努力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保總進度目標實現來進行進度的動態管理工作。第三節 3.3 投資控制情況3
62、.3.1工程投資控制準備工作我們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監理工作需要,編制了工程計量及價款結算辦法,并編制了系統的操作表格,由發包人統一發至各單位執行。這樣,統一了各單位的結算報表格式,利用“工程款支付匯總表”、“支付明細表”、“工程量簽證匯總表”、“工程計量認證書”、“中間計量表”等5份表格把每月的進度款報表固定下來;對每天施工完成的單元工程及時復核、計算工程量,及時利用計算機登錄匯總,利用計算機軟件編制了項目結算清單,對每一項數據的計算全部實現計算機自動計算匯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計算工作的精確性,也加快了報表審核進度,基本作到了計量支付工作的規范化。3.3.2 嚴把計量關,做好計劃項目支付
63、工作工程計量支付是投資控制的主要環節,而準確計量又是工程價款支付的基礎。為此,我部采取了一系列計量措施,從現場測量、現場驗收簽證,嚴格按設計體形進行計算,工程量得到有效控制。3.3.3以合同為依據,公正處理合同變更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因施工環境、地質條件及設計進一步優化,工程發生變更是不可避免的。為此,制定了嚴格的操作程序,包括工程計量與價款結算辦法、工程變更項目處理辦法、工程索賠處理辦法等監理實施細則,堅持以合同為依據,認真評估工程變更對工程進度,質量和造價的影響,提出審查意見報業主審批和實施。保證了工程變更支付的公正、合理解決。如在變更項目的處理工作中,通過編制的“工程變更申報單”、“工程變
64、更通知單”、“工程變更項目單價申報表”等操作表格,具體體現了變更項目的處理工作程序和內容。3.3.4 建立工程計量與支付管理系統在編制的工程計量與價款支付及合同變更管理監理實施細則的基礎上,對各標段的合同工程量清單和變更項目分別編制計算機管理系統,對每天完成的工程量分別按事先規定進行計算、審核后登錄匯總,及時掌握工程完成投資情況,對承包人的結算報表做到審核迅速、計算準確。 第四節 3.4 信息及合同管理情況3.4.1對整個工程的監理信息管理工作進行了系統的規劃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管理功能,設置了辦公文檔及數據處理子系統,首先對監理內部已經和即將產生的各類文件如監理公文與指令、施
65、工文件報審、發包人往來文件及設計文件等先按標段進行系統的分類,再根據標段文件按文件類型分類,以便各專業工程師查閱。設計圖紙方面為方便竣工需要,將其按不同來圖單位分別列開,并按流水號進行登記、驗證、簽發、存檔。按照公司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定,對各類文件進行了具體的編碼,在工作中認真落實;其次,利用計算機軟件,分別根據標段按統一的編碼和內容及時登錄和整理;其后,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來往文件按各來往單位和文件類型,設計分類管理清單系統,利用計算機的自動排序和分類檢素功能,完善對各類文件的綜合管理與處理,作到查閱快捷、方便,并有效地防止了文件遺漏或丟失情況的發生。3.4.2對
66、文件的歸檔和收發管理工作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和規范首先對施工文件報送格式進行了統一規定,對承包人報送文件的收到時間、簽收人、審簽意見、批復時間及處理后最終的收到時間與簽收人完整地反映在統一的報審單上;同時,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辦公室根據總監對合同文檔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對收發文登記本進行了更新,融收、發文件本為一體,這樣,既節省了收發文件的登記時間,又方便隨時檢查文件的收、批復(轉發)時間,及時掌握文件的批復情況,避免文件長時間未批復的情況出現。現我監理部負責主體工程4個項目,對4個項目進行不同收發文件登記本記錄,監理部簽發的文件,根據公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了統一編號,并對4個標
67、段的公文與指令進行了流水性編號,以便存檔與查閱。為減輕后期工作難度,將施工文件按年為段,根據規范及發包人竣工資料整理要求,進行整編裝訂。3.4.3施工文件的歸檔及發放做到井然有序監理文件、通知、指令等根據公司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定格式先由經辦人起草,經監理部負責人審定并加蓋公章后視為有效,發送文函要及時辦理登記手續。收發文時填寫“文件收發登記表”。發包人來函先由信息員遞交總監理工程師審閱,經總監或委托人審定同意簽字后,再由信息員發送到各相關單位部門;根據工程建設管理要求,設計文件由業主發送給監理部,監理部按文件管理要求,經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驗證、信息員采用“資料產品驗證表”和“
68、圖紙簽發記錄表”格式登錄后,經總監或授權委托人簽發及時送相關承包人,作為施工依據;對于承包人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監理部首先統一規定施工文件報送格式,信息員簽收后,交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審閱、批復,最后由總監或委托人簽發,信息員發送至發包人及相關承包人單位。第五節 3.5 現場協調與設計協作情況3.5.1 組織協調工作范圍 (1)外部組織協調,即與本工程項目沒有合同關系的單位、組織,主要有:政府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工程毗鄰單位、社會團體等。(2)內部組織協調,主要有業主、施工單位、材料設備供應商、設計單位等。3.5.2協調的方法3.5.2.1 外部組織協調監理單位主要是收集和提供有關信息,如政策、
69、法規、或毗鄰單位的行為證據等信息給業主相應部門并與之磋商,由業主出面協調。3.5.2.2 內部組織協調由監理負責,主要協調措施 (1)合理分包施工,盡量減少協調工作量。本工程分包項目少,協調工作量少。(2)明確劃分承包單位之間自行協調和監理單位協調的責任界限。(3)對于施工的結合部或承包單位相互移交的工作面,規定移交時間和移交詳細標準。在土建和機電安裝交叉點,采取現場移交和書面簽發移交通知單確認方式。(4)涉及施工安全和干擾部位預先協調,并給予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5)與各承包單位訂立定期的工程協調制度,定期舉行聯絡會議,每周一次,監理、各承包單位各級負責人、設計、發包人代表均參加。并視情況主
70、持召開各類專題會議。(6)做好現場聯絡會議準備,會議按預定程序進行,擺事實、講道理,爭取對施工協商的問題達成共識,并做好會議記錄,及時編發紀要。(7)協助發包人與材料、設備供應商與施工單位就滿足施工工期、施工配合、預埋件等要求進行協調。要求設備供應商進場開展技術服務工作。3.5.2.3 設計協作與設計人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協調設計供圖和施工進度的關系,以及現場設計代表的工作,保證按時供圖和及時解決現場施工中需要設計解決的問題。對于施工過程中需要設計解決明確的事項,均以文件形式遞送設計單位處理或提出初步處理方案報設計代表確認;對于緊急事項,邀請設計代表到現場解決;對于施工技術方案的變動,提前與設
71、計代表溝通,征求設計意見,取得認可后監督實施。第六節 3.6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管理情況3.6.1 施工安全監督工程建設過程中要求杜絕重大人身傷亡事故、重大設備質量事故和其他重大事故的發生。針對施工特點,監理部組織承包人對基坑爆破開挖、棄渣場、炸藥庫、車輛運輸、用電、高空作業、上下交叉作業、冬季防火防滑措施等進行了多次安全檢查。每次檢查后及時通報檢查結果,結合業主單位的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制度的建立,進一步加強了承包人安全意識,較好地堅持了安全生產常抓不懈的管理制度。根據水文、氣象預報,督促施工單位做好防汛防災工作。利用周協調會,強調安全文明生產的重要性,強化施工安全生產意識;督促安全措施的逐項落
72、實到為,特別強調大型起重設備堅持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和邊坡的安全防范意識;對冬季施工現場的防火、防滑、以及消防設施進行經常性檢查落實,增強了施工單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施工期間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3.6.2 施工環境保護3.6.2.1督促施工單位完善環境保護措施,做好運輸道路的灑水養護、防塵。3.6.2.2督促施工單位做到文明施工,設備定點堆放,做好場平和清理。對于倉面施工,要求及時清理垃圾。每月積極配合由發包人組織的現場安全文明生產大檢查,及時通報檢查結果。第四章 4 監理效果第一節 4.1 質量控制效果4.1.1 項目劃分情況4.1.1.1工程項目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SL1
73、761996;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標準SDJ249.26-88;工程施工圖紙設計文件、招標設計文件及初步設計文件。4.1.1.2工程項目劃分的原則單位工程按設計及施工部署,以獨立建筑物、具有獨立發揮作用或獨立施工條件的建筑物進行劃分。樞紐工程中土建工程的分部工程按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結構上具有相對獨立性等因素,并考慮盡量做到在同一單位工程中,同類型各個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不同類型的各個分部工程的投資不宜相差太大,每個單位工程的分部工程數目不宜少于5個等原則進行劃分。單元工程是分部工程中由幾個工序施工完成的最小綜合體,按照評定標準的規定劃分。評定標準中未涉及的單元工程依
74、據設計結構、施工部署或質量考核要求劃分的層、塊、段確定單元工程。主要分部工程按照對單位工程安全、功能或效益起控制作用劃分分部工程。主要單元工程按照分部工程的關鍵部位,在結構上較復雜、重要,施工難度較大的劃分主要單元工程。4.1.1.3工程項目劃分的程序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劃分在工程開工的初期由施工、監理、設計、業主共同討論擬定并報*項目站確認。4.1.1.4工程項目劃分土石副壩工程共劃分為11個分部工程,321個單元工程,其中基礎防滲分部為主要分部工程。4.1.2 質量評定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質量評定標準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SL1761996執行。工序質量評定、單元工
75、程質量評定由施工單位依據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評定標準完成自評、監理對工序、單元工程質量評定進行復核,重要單元工程質量驗收后,由監理工程師和聯合驗收單位進行共同評定。分部工程驗收由監理單位主持,承包人、業主、設計、施工單位有關技術人員組成驗收小組對分部工程進行驗收。聯合驗收小組共同評定,報項目站核定(核備)。至2005年7月5日止,土石副壩的11個分部工程已全部驗收完成。外觀質量評定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 SL1761996),和經質量監督單位批準執行的*水利樞紐工程外觀質量評定標準,由水利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總站*項目站主持,寧夏*水利樞紐有限責任公司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
76、位共同參加組成外觀質量評定小組,于 2004年3月對土石副壩單位工程水下部分外觀質量進行了檢測評定,2005年7月初又對水上部分外觀質量進行了檢測評定。本單位工程外觀質量檢測項目水工建筑物部分確定為建筑物外部尺寸、輪廊線順直、表面平整度等共13項。2005年7月初對水上部分外觀質量檢測評定采取了全部檢測項目委托具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檢測(委托*建筑科學研究院檢測),觀感項目由外觀質量評定小組現場打分的做法。然后再將2004年3月和2005年7月兩次評定結果進行匯總,綜合評定。本單位工程外觀質量標準分為83分,經外觀質量評定小組討論,認為外觀質量檢測項目齊全,評定標準已經質量監督單位審批,
77、外觀質量得分率的計算方法正確,確定該單位工程外觀質量評定實際得分為72.9分,得分率為87.8%,評定小組評定本單位工程外觀質量達到優良標準。單位工程驗收根據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范(SL2231999),由寧夏*水利樞紐有限責任公司主持,中水*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原水利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水利水電工程局、*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水利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總站*項目站等單位參加組成驗收委員會,并于2005年7月6日至 7月7日在*水利樞紐工地召開了單位工程驗收委員會會議。驗收委員聽取了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工作匯報,聽取了大壩安全監測分析單位對已有監測
78、資料的初步分析意見,檢查了工程建設情況,查驗了驗收備查資料,討論并通過了*水利樞紐土石副壩單位工程驗收鑒定書。4.1.3質量評定結果經監理單位復核、質量監督站核定(備)的土石副壩分部工程質量等級評定綜合統計表如下:序號分部工程名稱分部工程代碼單元總數優良個數單元工程優良率驗收結論質監站核定1壩基開挖與處理6-1/C39111.1%合格合格 2基礎防滲工程6-2/C3352777.1%優良優良3壩體填筑6-3/C3947680.9%優良優良4副壩護坡工程6-4/C312541.7%合格合格5壩頂6-5/C3381026.3%合格合格6觀測設施安裝工程6-6/C31300.0%合格合格7北干渠連接
79、段扭面段工程6-7/C3412458.5%優良優良8北干渠連接段基礎開挖與處理6-8/C36466.7%優良優良9北干渠連接段填筑工程6-9/C3542953.7%優良優良10北干渠連接段護坡工程6-10/C36466.7%優良優良11北干渠連接段渠道襯砌工程6-11/C313969.2%優良優良合計:32118958.9%備注:分部工程名稱前標為本單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驗收于2005年7月6日7日由項目法人主持, 驗收委員會由監理、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驗收工作組認為:土石副壩單位工程已按批準的設計完成;工程滿足合同要求;質量監督站核定本單位工程的工程質量為優
80、良,驗收委員會評定工程質量為優良。第二節 4.2 進度控制效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部制定了詳細的進度控制細則與辦法,要求各施工單位定期報送月施工進度計劃及單項施工措施計劃,并制定了專門的報表格式,并督促其落實。工程施工,每隔7天定期召開工程協調會,并不定期召開工程專題討論會,總結、對照檢查前段工作,明確提出下階段施工計劃與目標,及時協調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業主制定的施工進度與質量檢查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標考核,每月檢查考核,極大地調動了施工積極性,加快了施工進度,關鍵線路上的主體工程施工項目基本按計劃工期完工。承包人進場后,因受施工場地限制,前期僅完成進廠道路和廠區公路路段施工,
81、副壩防滲墻施工受施工條件包括機械設備影響,進展不太順利;原合同規定的截流時間推后,給副壩填筑施工、后續北干渠連接段施工造成緊張局面。通過承包人增加機械設備和資源配置,工期按照機電設備安裝調整后的工期計劃完成,保證樞紐工程的按計劃蓄水、1#機組啟動驗收和投產發電、北干渠按期通水灌溉。因副壩壩頂施工考慮壩體沉降影響,指令推遲進行,整體工期較合同工期有所滯后。第三節 4.3 投資控制效果工程建設,通過公開的招投標選定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嚴格按合同規定辦事,施工初期,監理編制了工程計量支付與合同變更管理工程規程,明確了計量支付與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對于變更項目估價中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費的綜合費率
82、均嚴格按合同規定執行,嚴格把好計量支付與變更處理關,較好地控制了變更項目的投資。土石副壩單位工程投資控制效果評價:土石副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未發生明顯的重大設計變更,僅是進場公路厚度發生變化、部分防滲墻段改為大開挖和現澆方案、原導流明渠襯砌混凝土拆除范圍和工程量增加,截流時間推遲造成后期副壩填筑、現澆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在嚴寒季節澆筑的工程量增加、北干渠連接段填筑與襯砌增加較多投入資源、上游圍堰加高在蓄水后增加上游側粘土鋪蓋防滲等,但總體增加的投資額不大,該單位工程投資能得到有效控制。第五章 5質量事故、質量缺陷情況及處理第一節 5.1質量事故、質量缺陷備案制度與執行情況土石副壩施工過程中未發生質
83、量和安全事故。對施工過程發生的質量缺陷實現質量缺陷備案制度,并按照批準的措施進行處理,經驗收合格后重新復核該單元工程的質量等級。第二節 5.2質量事故、質量缺陷的類型與分布、處理與處理效果評價本單位工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質量和安全事故。缺陷處理情況:l 副壩上游護坡因壩體沉降,局部護坡凸凹不平,于2004年10月進行返工處理,返工后砌護表面平整度經驗收合格。l 北干渠襯砌段灌溉過程中(2004年5月30日)因渠拜內水位變化過大,造成內渠拜混凝土砌護板多處崩塌,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進行處理,保證灌溉用水。灌溉結束后于2005年3月3日3月28日按照指揮部發文(2005)第*號要求,由*水利水電工程局C
84、3標項目部進行處理。處理施工程序為:渠道內底板排水損壞部位預制板拆除邊坡砂礫石開挖漿砌石和干砌石砌筑預制板砌護、排水孔施工場地清理。于2005年4月1日由監理單位組織,質量監督站、*水利樞紐有限責任公司竣工辦和指揮部、監理單位、C3標參加進行檢查驗收,處理結果滿足要求。第六章 6 歷次驗收的遺留問題及處理情況單位工程驗收時存在問題:因樞紐工程環境整體規劃調整方案尚未確定,壩頂防浪墻形式調整未確定,暫未施工。建議在竣工驗收前完成。第七章 7 經驗與建議7.1 副壩填筑主要在冬季進行,作好填筑砂礫石料開采備料堆存,有利于保證冬季低溫季節的填筑質量;在料源開采范圍有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樞紐工程前期開
85、挖可利用料和圍堰拆除的砂礫石料,可以減少征地費用,降低工程成本。7.2 定期的質量檢查和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制度及施工質量缺陷備案制度,在*工程建設中得到成功的運用,對檢查考核結果及時通報各單位并提出整改意見,對存在工程施工質量缺陷,從缺陷的發生、原因分析、處理措施及處理驗收結果均記錄在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第八章 8 監理主要工作人員表序號姓名年齡學歷/專業職務/職稱進場時間備注141本科/水工高工/前任總監2002-3總監證236碩士/施工、造價總監/高工2002-3總監證343本科/水機機電總監/高工2002-9總監證438本科/水工副總監/高工2002-8總監證530本科/水機副
86、總監/工程師2003-9總監證655本科/機電高工2005-1監理工程師763本科/機電顧問/高工2003-2咨詢專家865本科/水工主任/高工2002-4監理工程師956中專/金結工程師2003-4監造工程師證1065本科/測量高工2003-31158中專/試驗工程師2002-6試驗技師1238本科/水工高工2002-9注冊質量工程師1345大學/試驗技師2002-11監理工程師1436大專/電氣工程師2003-10監理工程師1542大專/電氣工程師2005-2監理工程師1634專科/試驗工程師2003-2監理工程師1728專科/工民建助工2002-10注冊造價師1836專科/水工工程師20
87、02-8監理工程師1935專科/測量工程師2002-4監理工程師2031專科/試驗助工2002-7監理員證2134本科/試驗工程師2002-8監理員證2245大學/地質工程師2003-4監理工程師2328專科/水工助工2003-6監理員證2428中專/機電監理員2002-9監理員證25*22大專/水工監理員2002-5監理員證2622中專/水工信息檔案管理員2002-6監理員證2721信息檔案管理員2004-092821中專/路橋監理員/信息檔案管理員2005-042940廚師2002-43034司機2002-5第九章 9 建設監理工作大事記1) *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SPT/E1監理招標開標
88、會于2002年2月7日在*舉行,*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中標,3月25日*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承包總公司正式發文成立*水利樞紐工程監理部。2) 2002年4月9日,由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項目站主持召開的首次質量工作會議在業主工地會議室召開,會議明確了質量監督的重要性和實施辦法與要求,并向各參建單位下發了詳細的監督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各參建單位均表示自覺接受政府監督檢查,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3) 2002年5月24日,*水利樞紐有限責任公司工地會議室,業主主持召開了“*水利樞紐主體工程項目劃分方案”討論會。經過與會代表充分討論并上報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項目站認可,業主簽發了“關于規范使用質量
89、評定表格及驗收表格的通知”和“*水利樞紐主體工程項目劃分方案”。4) 2002年9月12日,*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試驗室正式啟用,為監理人的獨立檢測工作正常進行提供了保證。5) 2003年7月1日,左岸副壩工程發布開工令。6) 2003年8月12日,由發包人主持召開了11月15日下閘蓄水實際要求形象討論專題會議。7) 2003年8月21日召開C3標防滲墻設計交底暨施工協調會議。8) 2003年9月3日,由監理組織召開C3標塑性防滲墻施工暨大開挖現澆混凝土與高噴成墻方案討論會。9) 2003年9月22日下午3:00,C3標副壩塑性防滲墻正式開始澆筑第一段槽孔混凝土。10) 2003年11月
90、24日,召開導流明渠二期截流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審查會,會議要求承包人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 施工組織設計。11) 2003年12月21日23日,召開*樞紐工程二期截流階段驗收會議。12) 2003年12月26日下午16:00,下、上游圍堰先后破堰進水、基坑過流,明渠二期截流正式開始。12月28日凌晨1:15,導流明渠二期截流順利合龍。13) 2004年2月23日2月28日,*水利樞紐安全鑒定(補充)專家組對*工程進行了審查,通過了蓄水前的安全鑒定(補充)。14) 2004年3月8日3月9日,完成壩基開挖與處理(6-01/C3)、基礎防滲工程(6-02/C3)、壩體填筑(6-03/C3)分部工程驗收
91、簽證工作。15) 2004年3月10日13日,*水利樞紐工程通過*委會和*水利廳主持的下閘蓄水階段驗收,于3月13日晚22:00正式下閘蓄水。16) 2004年4月8日上午9:30,北干渠正式通水。17) 2004年7月22日7月25日,水利部質量監督總站巡查小組到*工地對工程實體和質量行為進行了全面檢測和檢查。18) 2004年9月6日9月12日,水利部稽查組對*樞紐工程進行稽查。19) 2004年11月1718日由監理單位主持召開C3標分部工程驗收會議,討論通過了包括副壩護坡、北干渠連接段在內的6個分部工程的驗收簽證。20) 2005年7月3日5日由監理單位主持召開了C1標、M4標、C3標、M39A標分部工程驗收會議,本次通過了包括4#機、北干電站以及消防、通訊等18個分部工程驗收簽證。2005年7月6日10日由發包人主持,各參建單位參加,進行了開關站、*電站、*電站及隔墩壩、*電站以及土石副壩共5個單位工程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