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扶項高速公路工程技術管理辦法為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有關技術政策、方針,規(guī)范日常工作中的技術管理行為;提高扶項高速公路技術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目的,整個項目取得預期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1.各施工單位要明確三項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總質檢工程師。三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責,互相配合,共同搞好質量、進度、技術等管理工作。2.各施工單位要實行技術責任制和質量責任制;建立健全技術管理工作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規(guī)章制度、管理機構;明確各級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技術負責人(項目總工)全面負責本合同段的技術工作和技術管理工作;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技術政策、方針、規(guī)范、規(guī)程和上級頒發(fā)的有關技術文件及
2、技術管理辦法;認真貫徹質量第一和安全生產的精神,領導本合同段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掌握工程質量、進度及人料機使用情況,經常檢查質量、安全等目標執(zhí)行情況,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證各項目標的實現(xiàn)。項目總工要主持本合同段的現(xiàn)場核對、圖紙會審和恢復定線工作。確定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主持技術交底。主持編制或審核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計劃、變更設計、竣工圖表,以及竣工決算、交工檢查、竣工驗收、工程技術總結等所有技術文件。主持編制本合同段各種施工管理規(guī)章制度、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職務權利及崗位責任,并將各級技術人員的崗位職責上墻。各施工單位要建立由總質檢工程師負責的質量控制機構。工區(qū)(工段)設專職質檢技術人員,
3、班組設兼職質檢員,明確各級責任,開工前報監(jiān)理工程師備案。總質檢工程師主持本項目質量計劃的編制與落實,并對質量管理具有“一票否決”權。3.設計交底、現(xiàn)場核對與圖紙會審及恢復定線。設計交底工作由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主持,設計負責人作設計交底。參加的人員有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三項負責人,監(jiān)理工程師,專職技術人員,質量檢測人員,材料試驗人員及有關工長。設計交底、交樁以后,各施工單位項目總工要立即主持進行現(xiàn)場核對和圖紙會審:核對設計文件、資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對設計勘察和測量及調查資料是否和現(xiàn)場條件相符合;核對設計文件有無各種差錯和錯誤等。并對核對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研究,提出處理意見或按變更設計有關規(guī)定辦理。
4、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文件,設計交底和現(xiàn)場核對等資料,以及經批準的變更設計文件,由總工組織人員按交通部頒發(fā)的有關技術規(guī)范和測設規(guī)程進行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與加密以及恢復定線;建立可以控制施工進行和滿足規(guī)范精度等級的各種測量控制系統(tǒng),作好記錄報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并作施工放樣的部署和布置。4.施工組織設計和關鍵技術方案的編制與審批制度。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關鍵技術方案由施工單位項目總工主持編制,經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后報扶項高速公路公司工程處(以下簡稱公司工程處)審批,由扶項高速公路公司總工(以下簡稱公司總工)批準后方能組織實施。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1)文字說明部分應包括:工程概況;施工組織與管理機
5、構;總體計劃安排與施工總指導方針、技術原則;勞力,主要材料,主要機械設備的需要量與安排;主要項目和重點難點項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以及準備采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質量保證體系與保證措施;安全保證體系與保證措施;確保工期措施與冬季、雨季、農忙季節(jié)施工安排;文明施工與環(huán)保、文物保護措施等。2)圖表部分包括:、總體及分部工程施工布置圖(即總平面圖)。、主要工程進度橫道圖和關鍵線路網絡圖及每月工作量形象進度圖。、勞力組合圖,分期使用數量表。、資金分期需要數量表。、主要材料計劃供應表。、主要施工機具計劃安排表。、主要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框圖。、臨時工程有關圖表。5.開工報告制度及單位、分部、分項
6、工程的劃分。各施工單位在進場以后應積極組織“三通一平”和臨時工程的建設,為工程開工作好準備工作,并在合同簽訂后28天內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總體開工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總體開工報告后,認為承包商已具備開工條件的,簽認后報公司工程處審批。審批后將由監(jiān)理工程師在投標書附錄規(guī)定的時間內發(fā)布開工令。承包商接到開工令后應在規(guī)定的開工期內開工,然后連續(xù)均衡地施工。以下準備工作的完成情況應詳細填入開工報告。(1)、已批準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三通一平”和必要的臨時工程的建設已完成。(3)、施工組織機構的建立與各部門負責人的確定,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的確定與分工及勞務人員的進場情況。(4)、機械設備的進場情
7、況。(5)、主要材料的落實與進場情況及原材料實驗報告。(6)、恢復定線和施工測量工作已完成。各施工單位須在提交總體開工報告的同時,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8)附錄A的內容劃分本合同段內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并將其結果提交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同時提交公司工程處一份備查。施工單位在以后的原始資料搜集、竣工資料整理中要嚴格按此劃分結果分類歸檔。各施工單位應在分部工程開工前14天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分部工程開工報告。分部工程開工報告經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書面同意后分部工程才能開工。分部工程開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分部工程概況。(2)、分部工程進度計劃及詳細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8、、質量控制方法、安全技術規(guī)定與措施等。(3)、人員、機械、材料準備與落實情況。(4)、測量方案已確定及部分測量工作已完成。(5)、擬采用的主要材料實驗和配合比試驗已完成。分項工程的開工必須填寫分項工程開工報告單報主管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否則不準開工。分項工程開工報告單須附有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的施工放樣報驗單和監(jiān)理工程師認為需附的其他資料。分項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要實行標示牌管理制度,寫明分項工程名稱、作業(yè)內容和質量要求。6.技術交底制度。技術交底是施工單位由各級技術人員逐級向下講解設計意圖和要點、國家規(guī)程和規(guī)范要求、施工工藝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在自己范圍內分解、講解、討論與貫徹。使全體施工人員對工程總安
9、排和自己任務,以及如何進行有詳細的了解。各施工單位的技術交底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總工主持,參加的人員應包括技術人員、質檢人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工人骨干。接受交底人應再作為交底人更詳細更具體地向下分別作技術交底,以保證全面完成施工任務。技術交底包括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的資料應由接受交底人簽名并存檔備查。7.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及報驗制度。各施工單位必須按批準的設計圖紙,按交通部頒發(fā)的現(xiàn)行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施工,嚴格施工工藝,認真執(zhí)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驗)和報驗程序。施工單位在施工中要作好施工原始記錄、工序交接班記錄、自檢記錄和交接檢記錄以及試驗檢驗記錄和報告等
10、資料。并分類存檔備查。施工單位所使用的原材料和材料組成的試驗、檢驗結果,以及水泥、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各項指標的試驗結果等資料,必須在分項工程開工前10天報監(jiān)理工程師,經審查、復驗認可后,才能施工。分項、分部工程和隱蔽工程,以及監(jiān)理工程師認為需要檢查的工程完工后,必須經過施工單位自檢、自評認為合格,經分管技術人員、質檢工程師簽認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簽證,簽證合格的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或覆蓋隱蔽。對不合格的工程,進行處理后,重新報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堅決杜絕上道工序未簽認下道工序先施工等過后補簽行為。施工單位報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的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具備下述資料,否則,監(jiān)理工程師可拒絕檢查。(1)、施工原
11、始記錄。(2)、自檢合格記錄。(3)、有關試驗檢驗記錄。(4)、請檢通知單。監(jiān)理工程師接到請檢通知單等資料后,須及時赴現(xiàn)場進行檢測并對施工單位的自檢資料進行簽認。監(jiān)理工程師要及時作好監(jiān)理抽檢資料。8.施工原始資料的記錄整理與歸檔管理制度。施工單位要作好有關本工程的一切技術文件、技術資料、施工原始記錄、工序交接檢記錄、自檢記錄及試驗檢驗記錄和報告等資料的記錄整理與歸檔工作。施工原始記錄是施工單位的工作記載,它是工程技術早期檔案,各施工單位要由專人按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如實填寫。不得弄虛作假,也不得過后補填。原始記錄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各種原材料,材料組成的檢驗試驗記錄。(2)、各種外部和隱蔽工
12、程檢查記錄。(3)、各種有關質量問題報告。(4)、工程日志及交接檢查記錄。(5)、主要測量記錄。(6)、重要工程隱蔽部分的照片。原始記錄主要表式見部頒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部頒各種試驗規(guī)程和測量規(guī)程等。某些特殊工程項目,特殊工序,如原始記錄表式不能滿足要求時,施工單位可會同監(jiān)理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自擬,并分類整理歸檔,竣工時一并交驗。各施工單位在施工中應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工作。特別對所使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要進行認真及時的總結,編寫技術總結報告,為提高我國的公路建設水平而奮斗。各施工單位要建立施工技術資料和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各單位保存的設計文件、施工圖表,均需指定專人收發(fā)、保管、
13、回收和整理。工程竣工后,除上交必須份數的竣工資料外,確無保留價值的技術資料,銷毀時應登記造冊。屬于保密工程圖紙的保管應按保密制度執(zhí)行。9.設計變更報告審查制度。工程設計文件批準下達后,不準隨意變更。在工程進行各階段,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改變設計時,應填寫“變更設計請示報告”上報公司工程處審批,審批后由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出變更指令。未經正式批準前不得施工。(1)、原設計不合理:包括實際的水文、地形、地質情況與設計文件出入較大而引起的;或因施工條件所限,或材料規(guī)格、品種、質量與設計要求不相符合的。(2)、不降低原技術標準,而能節(jié)省原材料,或少占耕地便利施工,縮短工期而導致節(jié)省投資的。(3)、能提高技術
14、標準,能減少工程病害,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或提高服務等級,而不增加投資的。(4)、由任何原因造成的本工程任何部分的標高、線形、位置、和尺寸的改變或分項工程規(guī)定的施工順序、施工時間的改變。變更后的工程單價或總額價的確定應以工程量清單中的單價或總額價為依據。如果工程量清單中的單價或總額價不適合,則由監(jiān)理工程師和承包商協(xié)議一個合適的單價或總額價報公司工程處審批。(具體規(guī)定見合同通用條款51條)10.工期延長與工程索賠報告審查制度。當因影響施工進度而使承包商要求合同工期或分項工程工期延長的情況首次發(fā)生后14天內;或承包商提出任何附加支付的索賠事件首次發(fā)生后21天內,承包商應將其要求延期的通知或索賠意向
15、書提交監(jiān)理工程師,并抄送公司工程處審查。(具體規(guī)定見合同通用條款44條、53條)11.工程月報、工程質量月報制度。各施工單位每月要及時編制完成當月的工程月報、質量月報,并于次月5日前提交公司工程處核查。工程月報應簡述工程合同概況、施工組織機構、質量保證體系機構、安全生產體系機構等。工程月報應詳述當月工程進度計劃完成情況、累計完成情況、當月未完成計劃原因、次月工程進度計劃安排及為加快進度擬采取的措施;綜述人員、材料、設備進場情況以及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環(huán)境保護、當月天氣、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情況。工程質量月報應綜述當月質量計劃落實情況、未落實原因及擬采取的措施;質量事故及不合格工程發(fā)生原因及
16、處理情況等。各施工單位應建立試驗臺帳,材料、設備臺帳并備查。12.工程質量、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工程質量事故、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必須以最快的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上報公司工程處、項目監(jiān)理部和質量監(jiān)督站。在質量監(jiān)督站初步確定質量事故的類別性質后,再按下述要求進行報告:(1)、質量問題:問題發(fā)生單位應在2天內書面上報公司工程處、項目監(jiān)理部和質量監(jiān)督站。(2)、一般質量事故:事故發(fā)生單位應在3天內書面上報公司工程處、項目監(jiān)理部和質量監(jiān)督站,同時上報企業(yè)上級主管部門和省級質量監(jiān)督站。(3)、重大質量事故:事故發(fā)生單位必須在2小時內速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同時報告省級質量監(jiān)督站
17、和部質檢總站。并在12小時內報出公路工程重大質量事故快報。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和公司、施工、監(jiān)理單位應嚴格保護事故現(xiàn)場,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繼續(xù)擴大。工程質量、安全事故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13.工程交工、竣工驗收。各施工單位在全面完成所承包的工程后經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可向公司提出交工申請。由公司工程處核實具備交工驗收條件時,公司將及時組成交工驗收組進行交工驗收。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應進行自檢,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要在驗收前返修整好。工程交工驗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工程已按施工合同和設計文件要求建成,具有獨立使用價值。(2)、各種原始記錄已分類整理成冊。(3)、各類竣工圖表已編制完成。竣工圖及竣工數量均需與實際完全符合。(4)、施工報告或施工總結已編寫完成。如有重要專題工程技術總結應與竣工資料同時移交。竣工文件的編制由施工單位的項目總工主持,由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后報公司工程處審查。竣工文件的具體編制辦法參見部頒“公路工程竣工驗收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