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項目基本情況11.2建設單位簡介21.3研究依據31.4主要結論與建議31.5主要技術經濟指標3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52.1項目建設背景52.2項目建設必要性6第三章 交通量預測及分析83.1XX鎮XX街道路規劃83.2本道路交通量預測93.3通行能力分析和服務水平評價14第四章 建設規模與內容184.1項目定位184.2建設規模與內容18第五章 項目選址與建設條件205.1項目選址與用地205.2建設條件20第六章 環境影響分析256.1環境影響預測256.2評價標準256.3環境影響分析256.4環境影響評價29第七章 節能307.1節能分析依據307.
2、2道路項目節能的概念307.3節能措施與建議32第八章 項目進度計劃與招投標348.1項目進度計劃348.2工程招投標34第九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369.1編制內容369.2編制依據369.3投資估算369.4資金籌措37第十章 社會效益評價3810.1社會影響分析3810.2互適性分析3810.3社會效益評價結論39附圖:1、紅線圖2、位置圖3、道路橫斷圖44第一章 總 論1.1項目基本情況1.1.1項目名稱義烏市XX鎮XX街(XX大道XX大道)市政工程。1.1.2建設單位XX鎮人民政府。1.1.3建設目標XX鎮XX街(XX大道XX大道)工程的提出是為了解決XX大道道路狹窄,交通組織混亂,
3、交通量大,高峰期時常常引發的交通擁堵,為了改善XX與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便捷偏遠山區村莊與中心鎮區之間的聯系。1.1.4建設地址項目地址位于XX鎮內,南側為龍祈路(相距780m),北側為XX江(相距500m),東起XX大道交叉口,終點為XX大道交叉口。1.1.5項目性質市政工程1.1.6建設規模及內容本次設計工程起點為XX大道交叉口,終點為XX大道交叉口,道路全長967.2米,道路寬度為42米,工程總道路面積約為40620.5平方米。項目的建設按照城市主干路標準修建,由車行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雙向六車道)、綠化帶、人行道組成。道路斷面為:42m=3.0m人行道+4.5
4、m非機動車道+2.5m綠化帶+11.0m機動車道+11.0m機動車道+2.5m綠化帶+4.5m非機動車道+3.0m人行道。本項目還包括給排水、燃氣工程、中水管道工程、供電工程土建部分、綜合管線土建部分、交通組織設計、路燈工程、綠化工程。1.1.7項目建設投資本項目總投資共4559萬元,其中工程建設費3498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844萬元,預備費217萬元。1.1.8資金籌措 項目建設所需全部資金4559萬元由XX鎮人民政府財政出資。1.1.9建設期 本項目計劃建設周期為12月,工期為6個月。1.2建設單位簡介義烏市XX鎮位于義烏市東北部。東鄰諸暨市、東陽市,南界廿三里街道辦事處、稠城街道辦事處
5、,西連后宅街道辦事處,北接大陳鎮,交通便利。地處東經12006,北緯2905。總面積109.1平方公里,系省級上業吲區浙江義烏工業園區核心開發區域。2010年底,XX鎮鎮域總人口1419萬,其中建成區常住人口88萬,戶籍人口817萬,外來人口10萬。鎮轄69個行政村,142個自然村。502個村民小組,系浙江義烏工業園區所在地,是義烏的中心鎮和副城區、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和浙江省襯衫工業專業區,是義烏市最具活動的區域之一。鎮政府駐地胡宅村,處在鎮中西部,距義烏市政府13公里,離國際商貿城福田市場6公里。義烏民航機場距XX僅12公里。37省道公路、XX大道、環城北路穿鎮而過。1.3研
6、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市建設部分) 2、義烏市域總體規劃(2006-2020); 3、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 4、XX鎮總體規劃; 5、義烏市城市雨水系統專業規劃; 6、道路交通標志與標線(GB5768-2009); 7、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D50-2006); 8、建設單位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 9、相關國家規范和設計文件。1.4主要結論與建議 1、本項目的實施有效完善區域路網,提高區域內交通集聚合疏散能力。 2、本項目為道路周邊的廠區及居住區提供交通便利。 3、本項目為市政管網提供載體,完善區域的管網設施。 4、本項目依賴的市政工程技術較
7、成熟,工程地質、社會經濟、氣候人文等條件也滿足工程建設的需求,技術可行。 5、建議盡快對該項目地質進行勘察,方便下一階段的實施。 6、建議有計劃的組織項目的實施,極大的發揮項目的效益。1.5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指標備注一技術指標1項目征用地面積2項目用地面積40621合61畝其中:道路面積34818綠化面積5802.9363道路類別4道路工程m4.1路長m967.164.2路面寬度m42其中:機動車道寬度m22非機動車道寬度米9人行道寬度米6綠化帶寬度米55管線工程5.1雨水管道m19355.2污水管道m19355.3給水管道m967.55.4燃氣管道m967.55.5中水管道m967
8、.55.6綜合管道米967.56附屬設施6.1照明設施盞56二經濟指標1項目總投資萬元4561其中工程建設費萬元3498工程建設其他費萬元846預備費萬元217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2.1項目建設背景2.1.1XX鎮發展情況XX鎮位于義烏市東北部,總面積悅109.1平方公里,總人口達15萬,下轄69個行政村(其中西山下等10個行政村委托義烏市工業園區管理)是義烏市副城區,浙江省中心鎮和省級工業園區,浙江義烏工業園區的所在地,發展基礎雄厚,是改革開放后義烏的先發地區,實力強勁的工業強鎮。 義烏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速推動以“三中心、兩高地”(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國際小商品創造中心
9、、國際小商品會展中心,區域物流高地、區域金融高地)為內涵的國際商貿名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發展要素的集約利用,拓展優化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引進各種新興產業,致力于促進產業升級、社會轉型。在義烏市市域總體規劃(2006-2020年)的整體統籌下,義烏市域建設由“一體兩翼”深化為“一主兩副”,即在義烏中心城區兩翼形成義南、義北兩個副城區,而義北副城以XX為主體。XX,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豐富的資源,長期以來,由于交通條件限制,發展緩慢。XX將引來一個超快速發。XX不但是市域產業發展的主戰場,還被賦予與義烏國際商貿城互動發展,促成義北崛起的歷史使命。新的形勢下,完善XX城市功能,調整空間布
10、局,合理配置空間資源,提升XX形象與品質,是城市規劃的重要任務。2.1.2工程背景由于涉及拆遷,早已開工的XX大道遲遲無法全線建成(2010年通往城區段基本通車),主要通道仍為XX大道(37省道)一條,道路狹窄,交通組織混亂,由于交通量大,高峰時期,常常引發交通擁堵。落后的交通條件極大削弱了XX與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制約了XX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對外交通條件的落后,XX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客運站和貨運場站。XX鎮區主要干道有XX街、人民路、龍祈路、春風大道,相對于XX對外交通的落后,XX鎮域內部交通聯系比較通暢,但是仍然存在交通管理混亂、局部道路寬度不夠的問題,特別是由于XX東西向道路的交通中
11、轉仍必須依靠南北向的XX大道(37省道),交通系統仍不理想。2.2項目建設必要性XX作為義烏北部副城區的主體部分、義烏工業園區的核心區塊,不但是市域產業發展的主戰場,還被賦予與義烏國際商貿城互動發展,促成義北崛起的歷史使命。在新的形式下,完善城市功能,調整城市布局,進行城市空間資源合理配置,提升XX形象與品質,是城市規劃的重要任務。因此,修建XX街道路是推動XX發展的城市建設的必經之路。今年來,XX的交通地位逐步減弱。作為義北副城主體,XX與周邊后宅、廿三里的聯系須通過中心城區中轉,而XX現狀與中心城區的聯系,仍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落后的交通條件極大削弱了XX與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制約了
12、XX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對外交通條件的落后,XX目前沒有專業的客運站和貨運場站。浙贛鐵路外遷后,市委、市政府計劃依托鐵路舊線改造成橫貫市域南北的快速路,其中城區段已經預備施工。該快速路的修建給XX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該快速路在XX鎮域如何走線,XX主要道路如何與之銜接都是急待研究的問題。由于XX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交通條件落后。XX迫切需要優化內部交通組織,加強對外聯系,順暢與周邊區域的交通銜接,改善義北腹地與市域其他區域的交通聯系 。XX鎮處于工業園核心區塊,日益增長的車流量,給道路交通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緩解車流量的壓力,方便交通,完善路網結構,修建XX街道路是可行的,是有必要的,是
13、符合義烏發展的總體要求的。第三章 交通量預測及分析3.1XX鎮XX街道路規劃3.1.1XX道路簡況XX鎮道路等級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通過與市域總體規劃銜接,綜合XX歷次路網規劃情況與現狀變動,規劃XX形成“四橫三縱兩快速”路網骨架。 “四橫”蘇興大道(紅線寬度60米)、XX街(42)、龍祈路(42米)、蘇福路(42米); “三縱”XX大道(60米)、XX大道(80米)、環城東路(60米); “兩快速”03省道(改線)、城市外環快速路(含37省道復線局部段)(60米);通過鎮區“四橫三縱”的主干路網,XX鎮區內部各片區之間的聯系得到加強,同時XX與周邊的國際商貿城、大陳、廿三里、后宅的聯
14、系也同時得到優化;通過“兩快速”,XX又可與市域其他鎮區、接到甚至義烏周邊縣市建立快聯系。XX街是XX鎮路網等級劃分中定性為城市次干道。3.1.2XX街交通預測一、車輛構成根據義烏市經濟發展速度,國家城市交通政策國家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及中國家用轎車發展戰略,結合義烏現有汽車保有量指標,預測2031年汽車擁有量為50萬輛,其中85%為私人轎車、小客車。摩托車擁有量為18萬輛,每百人擁有量分別為62輛和23輛。二、交通方式根據區域特征,在調查現交通流量的基礎上,規劃確定2031年擬建道路區域日出行及早高峰出行主要是文化中心地塊的上下班、休閑娛樂人群,進入后宅街道的客流,周邊居民上下班人群和上放學。上
15、下班出行方式主要是機動車、非機動車,休閑娛樂主要是機動車、非機動車,上學、放學主要出行方式為步行,這三種出行預計占80%左右。其余客流等彈性出行,出行方式為機動車等。3.1.3本項目道路規劃本次項目道路規劃見下表。表3-1 XX街(XX大道XX大道)道路規劃表路名道路等級本段長紅線寬度車道XX街(XX大道XX大道)主干路96860米雙向六車道3.2本道路交通量預測為了解項目所在地區城市交通的特性和構成以及旅客和貨物的流量流向,使交通量預測真實、可靠,經濟評價有定量的依據。本報告調查、收集了XX街主要道路交通的資料并進行了必要的分析。3.2.1交通量的調查我公司于可研期間編制了交通調查工作計劃,
16、并對參加調查人員進行了適當培訓。1、調查對象除軍車、警車等專用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危險品車、摩托車、人(畜)力車、自行車以外的經過調查點的機動車輛,拖拉機僅進行交通量觀測。2、調查內容車輛出行起訖點、車型。交通調查時,各種車型的分類定義見表3-2。表3-2 車型分類表編號車型定義1小貨2.5噸以下2中貨2.5-7.0噸3大貨7.0噸以上4小客轎車、吉普、面包(20座以下、含20座)、機動三輪5大客20座以上的客車6拖掛車除主體外,另帶有掛車的車種7集裝箱國際標準集裝箱3.2.2 交通量的預測本研究報告根據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對交通流量作一簡單的預估,并對道路通行能力做簡要分析。本項目工
17、作基年是2012年,預測年限為項目建成后20年,本項目計劃2013年初竣工通車,結合項目年在地區的社會經濟、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特征年份為2013(項目建成后第一年)、預測特征年設定2018年、2023年、2028年、2032年。1、吸引、發生交通量預測社會經濟與交通運輸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一般來說,經濟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遠景交通量由三方面組成,即原路段正常增長量、轉移交通量和誘增交通量,考慮到項目所在地道路運輸量缺乏完整的交通數據資料,而交通量的增長與項目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相關性較大。根據調研數據推測,該區域2012年基礎年份晝夜平均交通量為990pcu/d。參考周邊地區情況,預估擬
18、建道路平均交通量增長率10%。據此推測出2013年該值達到1089pcu/d。2、誘增交通需求道路網隨著本項目的引入,由于使時間距離相應縮短,將引起影響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也將導致新產業的重新布局。另外,也將改變各區域間的相互依賴關系,使各區域間的經濟更為接近。區域經濟的誘增或早或遲將反映出來,這是必然的。經濟的誘增,從而產生誘增交通。本報告誘增交通量的產生考慮以下因素:新路的建設改善了該地區的交通條件,誘發了那些原來需要出行卻因交通條件制約而未能出行的潛在交通量。本報告預道路誘增交通量是指由于交通條件改善引起其它道路交通轉移向該道路的交通量。經過調查和測算,2013年誘增交通量約可達到164
19、5pcu/d。3、轉移交通量分析本項目中轉移交通量是指項目建成實施后,將引起區域交通條件的變化,而使其它運輸方式向本項目轉移的交通量以及其它項目實施后使該地區的交通量向其它項目轉移的交通量。考慮到本地區規模、人口、車輛和交通分布特征在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故本此交通量預測過程中不考慮轉移交通量。3.2.3 交通量分配預測交通量分配就是將未來分布交通量按照特定的方法分配到未來路網上,從而得到未來路網的路徑交通量的過程。1、路網交通量分配的準備在進行路網交通量分配之前,先要作好路網的基礎數據、車速模型、交通阻抗的標準、分配方案的擬定工作,然后根據實地調查,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道路網結構和社會經
20、濟發展預測,確定現狀和未來道路網。未來道路網擬定后,按照路網中節點間路徑的等級里程,路面寬度等指標建立分特征年的基礎數據庫。交通阻抗統一以時間距離為計算標準。為此,將路網節、點問路徑的等級、里程、費用等阻抗參數均換貸:為時間距離,作為交通量分配的依據。具體作法是:根據路徑上的交通量,用車速模型求算技術平均車速,再用路徑長度,求得行程時間。調查區域不同技術條件的技術平均車速和年平均日交通量的關系模型參照類似城市模型取用。2、交通量的分配方法出行者總是希望選擇最合適、最短、最快、最方便、最舒適的路線出行,稱之為最短路因素。鑒于駕駛員對路線的選擇,往往并非嚴格的按照行程時間或費用,而是隨機選擇,因此
21、,本項目交通量的分配,采用多路徑概率分配法,即根據影響區內道路網各聯系道路的技術等級、區間里程、汽車平均車速等計算出各路徑費用,將道路未來交通分配在未來路網上。由交通量增長系數推算遠景年份高峰小時交通量公式為:Qt=FtQt-1 其中:Qt為預測第t年的交通量;2013年日交通量為1089+1645=2734pcu/d;Ft為t年后交通量增長系數;為高峰小時流量與年平均晝夜流量的百分比,取定為0.12。推算出2013-2032年高峰時刻該道路的交通量,見表33。表3-3 交通流量預測表 單位:輛/小時特征年2013年2018年2023年2028年2032年流量32852885013702005
22、根據機動車擁有量預測可知,全市機動車擁有量將在今后不斷增長,機動車出行次數也將隨之增長。隨著道路流量的增長,機動車流量高峰小時的波量峰隨之拉長。建成后的道路預測流量詳見表3-4。 表3-4 交通流量預測表 單位:輛/小時年序晝夜交通量高峰小時交通量年序晝夜交通量高峰小時交通量pcu/dpcu/hpcu/dpcu/h2012273432820227091850201330083612023780093620143308397202485801029201536384372025943811332016400248020261038212462017440352820271142113702018
23、484358120281256315082019532763920291381916582020586070320301510418242021644677420311661520053.3通行能力分析和服務水平評價本項目規劃為城市主干路,紅線寬度為60米,雙向六車道,在設計通行能力上首先驗證規劃確定指標是否合理,若驗證合理,按照道路設計的要求優先采用規劃確定的指標,若不合理,重新提出寬度、車道等指標。3.3.1設計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系指通常情況下,單位時間通過道路某一斷面的最大可能車輛數,根據城市道路設計規范有關規定,在城市一般道路與一般交通條件下,不受平面交叉口影響時,一條機動車道的可能
24、通行能力按下式計算: Np=3600/Ti式中:Np 一條機動車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 一連續車流平均車頭間隔時間 (s/pcu)。由于沒有Ti 觀測值,參照其它城市道路設計的經驗和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確定一條機動車道的可能通行能力為:表3-5 1條機動車道可能通行能力表計算行車速度(Km/h)50403020可能通行能力(pcu/h)16901640155013802、道路設計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交通的運行狀態保持在某一服務水平時,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1)不受平面交叉口影響的機動車道單向設計通行能力按下式計算: Nm = cKmNp式中: Nm 機
25、動車道單向設計通行能力(pcu/h)。 c 機動車道的道路分類系數,見下表。c體現了等級高的道路要求服務水平較高。表3-6 機動車道的道路分類系數表道路分類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ac0.750.800.850.90Km 多車道折減系數。內側第一條車道不折減(系數作為1)、第二條車道折減系數為0.85、第三條車道折減系數為0.75、第四條車道折減系數為0.65。所以單向雙車道折減系數取1.85(1+0.85),單向三車道折減系數取2.6(1+0.85+0.75),單向四車道折減系數取3.25(1+0.85+0.75+0.65)。(2)受平面交叉口影響的機動車道設計通行能力國內目前尚無對該問題的系
26、統研究,規范只規定應根據不同的計算行車速度、綠信比、交叉口間距等進行折減。即受平面交叉口影響的機動車道設計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計算:Nm = a . cKmNpa 交叉口折減系數;根據有關資料,折減系數可參考下列公式計算:a(3.6 Sc/va)/(3.6 Sc/va+va/7.2am+va/7.2dm+ts)式中:Sc交叉口間距(m);va計算行車速度(km/h);am啟動時平均加速度,采用0.8m/s2;dm制動時平均減速度,采用1.7m/s2;ts車輛在交叉口停候時間(s);ts(tc-tg)/2;式中:tc交通信號周期(s),tg綠燈時間(s);根據交叉口間距,并參考城市道路設計手冊及有關
27、資料進行計算得:主干路:a 0.71;次干路:a 0.69;支路:a 0.61;3、XX街(XX大道XX大道)設計通行能力根據以上數據,雙向機動車道設計通行能力見下表。表3-7 雙向機動車道設計通行能力表單向車道數道路等級caKmNp(pcu/h)Nm(pcu/h)3主干路0.80.712.6169024953.3.2服務水平評價城市道路的服務水平評價指標主要是平均行程速度、車流量、車流密度,由于前兩項指標易于取得并且足以說明問題,故一般以平均行程速度和車流量兩項指標作為評價標準,評價時間為車流量高峰小時。服務水平分級和標準見表3-5。表中vs為實測平均行程速度,vD為道路設計車流量,V為道路
28、實際流量,C為道路可能通行能力(此處即為設計通行能力)。以Vs(vs/vD)和V/C兩項指標確定評價等級,應確定V為道路實際流量,V和vs的對應關系,當兩者的關系未知時,應以V/C指標為主要評價標準。表3-8 服務水平分級和評價標準表服務水平交通流特 征連續流道路vD80km/h間斷流道路vD60km/hvsvs/vDV/Cvsvs/vDV/C一自由流806010.750.45503510.650.50二穩定流60480.750.600.450.7035250.650.400.500.75三飽和流48320.600.400.700.9025150.400.300.750.95四強制流320.4
29、00.90150.300.95 道路建成后,各特征年份的道路通行狀況及服務水平見表3-6。 表3-9 各特征年份交通狀況及服務水平年份高峰流量V/C服務水平車流狀態20123280.13 一自由流20175280.21 一自由流20228500.34 一自由流202713700.55 二穩定流203120050.80 三飽和流結論:經過計算,道路在設計使用年限內(20132032年)都能維持在三級以上服務水平,可見規劃采用的方案是合適的,因此XX街(XX大道XX大道)的紅線寬度和車道應采用規劃確定的指標。第四章 建設規模與內容4.1項目定位本項目為義烏市XX街(XX大道XX大道)市政工程,是X
30、X鎮內的一條主要規劃道路,以便捷交通為目標。項目完善后交通更加便利,更有利于促進XX與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該工程的建設將給XX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4.2建設規模與內容4.2.1道路工程一、工程范圍本項目為XX街(XX大道XX大道)市政工程,項目地址位于義烏市XX鎮范圍內,東接XX大道,南臨龍祈路,西接XX大道,北臨XX江。二、道路等級本項目涉及的道路為城市主干路,路寬為42米。三、建設規模本項目建設內容只要為義烏市XX鎮XX街(XX大道XX大道)市政工程,起點為XX大道交叉口,終點為XX大道交叉口,道路全長967.2米,道路寬度為42米,工程總道路面積約為40620.5平方米。項目的建設
31、將完善XX與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4.2.2道路綠化項目考慮到沿路建筑及景觀性質、自然環境、日照、通風等因素,進行分段種植。在同一路段內的樹種、形態、高矮與彩色不宜變化過多,并做到整齊規則和諧一致。喬木與灌木、落葉與常綠、樹木與花卉草皮相結合,色彩和諧,層次鮮明,四季景色不同。本項目綠化面積為5000平方米。4.2.3管線工程本道路作為市政道路,將沿路埋設眾多管線,主要涉及的有:污水管道、給水管道、通信管道、電力管道、燃氣管道等,因各管道沿路埋設,管線長度根據道路實際勘察設計而定。4.2.4其他設施本道路工程為保障交通安全、暢通,提高運輸效率,對美化城市環境產生良好效果,需設置必要的附屬設施
32、,包括照明設施、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以及特殊路段防護設施。道路照明設施要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節省能源、維修方便、技術先進;交通標志和標線要起到通行引導及管制的作用;防護設施包括車行護欄、護柱、人行護欄、分隔物、高緣石、防眩板、防撞護欄等。第五章 項目選址與建設條件5.1項目選址與用地5.1.1項目位置 項目地址位于XX鎮內,東接XX大道,南臨龍祈路,西接XX大道,北臨XX江。項目選址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用地條件符合土地總體利用計劃。它的建成,可以促進XX與中心城區的經濟聯系和交通的便捷。5.1.2項目地質地貌分析 項目處于XX鎮,XX鎮地勢地形地貌變化大,南北向的地勢為低-高-低(其中稠下線是
33、整個區塊的分水線),現狀用地以林地和耕地為主,呈現典型的江南低山丘陵特點。5.2建設條件5.2.1社會經濟條件 義烏市地處浙江省中部,總面積為1105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70多萬人,外來務工經商暫住人口約130萬。自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確立并堅定不移地實施“興商建市” 發展戰略,堅定現代化商貿名城方向、努力向大城市目標邁進。致力培養小商品市場,突出抓好提升產業化水平,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和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 現在,義烏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被譽為“華夏第一市”的中國小商品城商品成交額自1991年以來已連續13年位居全國十大集貿市場榜首,2009年成交額高達515億元。同時
34、,立足于發揮市場優勢,“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工業產業發展格局初步構筑成形。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9.5億元,財政收入70.8億元。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進入百強、全省十強縣市行列,被確定為浙江省城市化發展重點扶持地區,并被列為全省首批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縣市之一。近幾年來,義烏還榮獲了“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全國體育先進市”、“中國現代化民間繪畫之鄉”、1993年以來連續5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等榮譽。義烏市發達的社會經濟基礎為本項目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條件。5.2.2自然條件一、氣象條件義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年平均氣
35、溫在17左右,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9.3,一月份最低,為4.2。年平均無霜期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1600毫米之間,年平均日照2129.7小時,無霜期為243天。二、地形、地貌義烏位于中國浙江省中部。地勢自東北向西南緩降。北、東、南三面分別為龍門山脈、會稽山脈、大盤山脈和仙霞嶺余脈綿延,與永康市界上的大寒尖,海拔 925.6 米,是全市最高點,北部大陳江右岸瓦窯頭,海拔 41.9 米為最低點。中部淺丘起伏,并構成東北西南走向的長廊式沿江平原。項目所在區域地貌單元較為簡單,地勢開闊平坦,建設場地海拔最高為65.62米,最低為59.86米,部分場地還待平整。三、水文條件河流
36、屬錢塘江水系,境內最大河流義烏江總長約52公里,大小支流90余條。地表徑流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流入義烏江,流域面積837平方公里。其次是大陳江,境內流長約26公里。義烏江從市區南部而過,年平均流量為50.1立方米/秒,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和排污水體。另外,還有兩條小河從北越鐵路流入建成區,兩河經湖清門匯合,從南門流入義烏 江。四、地質條件義烏地處金衢盆地東緣,以丘陵為主,東、南、北三面環山地勢自東北向西南緩降,構成一個南北長、東西短的長廊式盆地。南部與永康市交界的大寒尖,海拔925.6米,為全市最高峰,北部大陳江邊的瓦窯頭,海拔41.9米,為全市最低點。境內山地、丘陵、平原呈階梯狀分布。東北部的大
37、山海拔906.6米,南部的大寒尖海拔925.6米,西部的鵝毛尖海拔840.7米,這三座山成三足鼎立之勢聳立在市域邊界。中部為義烏江、大陳江、洪巡溪沖積而成的河谷平原。5.2.3基礎設施條件一、道路交通義烏市對外聯系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浙(江)贛(江西)鐵路橫貫全市,義烏火車站是浙贛線上的二等大站;公路方面,有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貫通全市。義烏民航機場通達全國多個大中城市。義烏已經成為浙中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本項目區域各內道路網成熟,XX街對外交通聯系便捷,方便本工程開展設備、材料運輸。二、給水項目用水主要來自于當地自來水廠,城市供水管網通過市政道路直接接入。三、排水排污本項目采取雨污分流的形式進
38、行排水排污。地塊雨水經雨水管網收集后直接納入城市雨水管網,河道兼具排水泄洪功能。產生的污水經處理后納入城市污水管網。三、供電項目供電來自于市政變電所。四、通信項目區域內有完善的通訊設施,本項目可充分依托既有的通訊線路。5.2.4資金條件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由XX鎮人民政府出資安排,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綜上所述,本項目所在地條件均能滿足建設所需。第六章 環境影響分析6.1環境影響預測該建設工程的實施對周圍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工程施工期間以下幾方面:1、工程開挖會導致局部生態環境暨生態影響破壞。2、施工揚塵,會對施工區的局部大氣環境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3、施工機械運行及運輸車輛流
39、動對施工區聲環境質量造成一定影響。4、基坑開挖棄渣,就地堆放,對地面環境質量也會帶來一定影響。5、施工材料在施工區堆放,對施工區人員、車輛往來有一定影響。6.2評價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5、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6.3環境影響分析6.3.1環境污染因素分析項目建成后為該區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促進了沿線區域的資源開發,刺激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有利于沿線土地資源進一步利用與開發,帶動該地區的經濟文化交
40、流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該道路整修工程的建設不可避免的對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環境、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影響。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只涉及少量土建工程,對施工路段周邊會產生微量的影響,可能給當地居民生產和生活帶來短暫的不便,而這只發生在建設期,項目完工后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1、施工期環境影響因素分析(1)生態及景觀環境本道路施工長度為總計為4950m。施工中地面開挖等工程的實施,將會擾動原有地表產生裸露作業面,在大雨或暴雨天氣下受地表徑流的沖刷作用易產生水土流失,將對施工場地周邊城市生態環境及景觀環境產生短暫的不利影響。(2)施工噪聲、振動施工過程中使用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如裝載機、
41、破碎機、汽車、切割機等產生的施工噪聲、施工振動,也會對周邊居民建筑產生不利影響,由于本項目道路及管道施工主要在城區范圍內,施工噪聲、振動對周邊人居環境的影響比較突出。(3)施工廢氣施工過程中路面拆除、混凝土攪拌、車輛運輸、建材裝卸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粉塵,以無組織排放的形式;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機械會有燃油煙氣產生,燃油煙氣中含有少量的THC、CO、NO2等;由于本項目周邊人居建筑較多,施工產生的揚塵、煙氣、瀝青煙等施工廢氣會污染周邊空氣。(4)施工廢水本項目施工期間地面開挖、邊坡防護、場地平整等產生松動土,在大雨或暴雨天氣下受地表徑流沖刷進入城市雨水管網或地表水體,會增加雨水中的泥沙等懸
42、浮物,堵塞城市管網或影響地表水質。施工機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機械被暴雨沖刷后產生的油污進入地表水體將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施工人員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也會對地表水體將產生一定影響。(5)施工固體廢物項目施工期將產生一定數量的固體廢物,包括建筑垃圾、廢棄施工材料、施工人員生活垃圾,若不妥善處置會對周邊環境及環境衛生產生不利影響。2、營運期環境影響因素分析(1)生態及景觀環境本項目是道路大修工程,將有助于改善城市容貌,路面為瀝青路面。項目建成后將較大地改善原有道路交通,項目區城市生態及景觀環境將得到較大的提升,生態及景觀環境正效益明顯。(2)交通噪聲營運期噪聲污染主要源于車輛行駛產生的交通噪聲,
43、聲級的大小交通量、車輛的類型及路面狀況等因素有關。本項目實施后由于路面、路況的改善,將減少鳴笛、剎車、車輛顛簸等產生的交通噪聲,在車流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項目實施后聲環境狀況較現狀會有較大的改善。(3)廢氣在營運期,影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車尾氣及道路揚塵,以CO、NO2、TSP、PM10為代表性污染因子。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污染物排放量與交通量成正比,與車輛的類型及汽車運行情況有關。本項目實施后由于路面、路況的改善,汽車尾氣及路面揚塵的污染物排放量會較現有污染狀況有較大的改善。(4)廢水城市道路營運期廢水主要為雨季初期雨水沖刷路面產生的路面徑流,由于本項目屬于市政道路
44、,路面徑流中主要為少量泥沙,初期雨水經城鎮雨水管網收集后排入地表水體,項目營運期對水環境影響較目前現狀有較大改善。(5)固體廢物營運期固體廢物為少量的車輛行駛過程中漏撒的運輸物質。6.3.2主要污染防治對策及措施1、生態及景觀環境施工期項目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應制定詳細的施工組織方案,施工期間必須加強管理,預先做好防護、遷移、遮蓋等工作;施工期在人員密集域內,須應留出必要的安全防護通道,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做好施工場地的封閉、遮蓋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減小施工期對城市生態及景觀環境的影響。2、噪聲防治措施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須向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備案,并在施工場地及施工運輸道路附近發
45、布安民告示;優先選用優質低噪聲、低振動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施工中加強設備維護,杜絕非正常運行;施工期在人居密集區、學校、醫院等需要特殊安靜的區域,應對施工機械采取隔聲罩或施工場地設置隔聲擋護屏障等措施,以減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高噪聲、強振動等機械作業時間應避開在夜間(22:00-6:00)。對運營期交通噪聲的干擾,通過采取在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在學校、居民區集中地帶設置禁鳴標志,減緩或控制交通噪聲影響。3、廢氣治理措施施工期應對施工場地、施工運輸通道定期灑水抑塵,人居密集或揚塵嚴重的施工場地應使用防塵幃幕,運輸車輛加遮蓋蓬布密閉運輸;對于本項目設置混凝土攪拌站、瀝青
46、拌合站不應設置在城鎮區域內,應遠離城鎮居民區下風向設置。營運期通過綠化帶建設,進一步改善項目區空氣環境。4、廢水治理措施道路施工應按施工段建設施工廢水臨時沉淀池,施工廢水經處理后方可排入雨水系統;施工人員應就近租住當地居民房,生活污水排入既有排水系統。5、固體廢物治理措施施工期產生的挖方、建筑垃圾、廢棄施工材料等盡量用于道路回填或綠化,不能利用的,經統一收集后清運到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理。生活垃圾設置臨時垃圾收集設備,定期清運到城市活生垃圾處理場處理。營運期加強路面清掃,加強路面環境衛生管理。6、其他保障措施(1)交通組織、分流措施。(2)風險預防措施。6.4環境影響評價項目主要位于既有城市區
47、域,屬非污染類的項目,不涉及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項目區道路兩側居民住宅較多,施工期和運營期項目作業對周邊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強施工期與營運期管理等,不利影響可以得到較好控制。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加強施工期管理等,其影響可以得到緩減或消除。工程完工后,工程區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將得到較大的改善。第七章 節能7.1節能分析依據本項目的節能分析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釋義。7.2道路項目節能的概念道路運輸節能是指在完成相同運輸生產任務的前提下,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能源的消耗量減
48、少,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包括建設期的節能和營運期節能兩個方面。1、建設期間的節能道路建設期間的能源消耗是一次性投入,主要是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雖然存在著對能源的直接消耗,但其比例相對較小,節能潛力也不大。2、營運期間的節能道路營運期間的能源消耗是一種長期的連續投入,主要體現在運輸過程中各種道路運輸工具的燃耗和道路使用中照明耗能。道路照明耗能主要依賴于項目選用的照明用具。而汽車耗能則更為重要。隨著道路交通的日益發展,汽車的燃油消耗愈來愈大,因此在建設大項目過程中進行運輸燃油節約對國民經濟具有一定意義。影響道路運輸燃油消耗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車輛本身的燃油經濟性,這是由車
49、輛本身的構造和制造工藝決定的,即在出廠之前就已是定值;第二類是車輛的行駛狀態,這取決于車輛運行以及駕駛員的操作技能。可概括為如下幾方面:(1)道路條件,包括幾何特征(縱坡、曲率和路面寬度等)和路面特性(平整度等)。研究表明,當車輛由直線駛入曲線時,車輛的燃油消耗要增加;在上坡時燃油消耗隨著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下坡時相應的燃油節約比較有限,當道路縱坡從6降至3時,小客車可節油20,貨車可節油70;路面狀況對車輛油耗也有直接的影響,其主要影響因素為路面平整度,如貨車在高級及次高級路面上行駛要比在非高級路面上行駛節油30-40,因為非高級路面要克服較大的滾動阻力;(2)車輛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和行駛
50、特性(發動機功率、轉速和車輛重量等),這是汽車在出廠前已經定下的,本報告不研究此項因素;(3)交通狀況,如流量、交通組成、行人流量和非機動車流量等。經驗研究表明,燃油消耗量是車速的函數,而車輛的實際行駛車速在道路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便是交通量、交通組成和駕駛技術等因素的集中體現。日本的研究表明,通暢的道路比擁擠的道路可節油3040,主要是由于汽車以低速行駛時,節氣門開度小,曲軸轉速高,發動機在非經濟狀況下工作。(4)地區因素,如司機的駕駛行為和車速限制等。在本項目建成之前,該地區汽車運輸與道路與性飽和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擬建道路路況好,車速可達50km/h。項目建成后不但能大大提高運行的效率,同時
51、也能降低運輸能耗。對具體運營期的耗油節約量,本次研究由于缺乏相應數據,暫不作定量分析。7.3節能措施與建議一、設計階段的節能措施與建議1、對于道路建設必須使用的構件應由工廠成品提供,如排水管、路緣石、側平石等,由工廠預制運至施工現場安裝,以將構件生產過程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2、減少水泥、石灰穩定類基層的應用,相應加大工業廢渣的利用。水泥、石灰在生產過程中將消耗大量電能(或煤),施工和養護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耗材和水,如加上施工管理上的疏忽,易造成大量的浪費,工業廢渣的利用有利于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3、道路照明采用高壓鈉燈,其具有光效高,壽命長,眩光作用低、透霧性強的特點,大量使用這種高壓鈉燈,
52、除滿足道路照明的功能外,也能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4、對于400mm以下的排水管道,采用UPVC管代替以往常用的混凝土管。管徑輕,施工運輸方便,能大量減少機械的能耗;密封行好,對防止地下水滲入具有良好的效果,減少雨、污水泵站的負荷,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二、施工階段的節能措施1、混和料(如水泥、石灰等)的拌和宜采取集中拌和方式,以提高拌和效益,減少能源損耗。2、加強施工管理工作,普遍實行責任制,將工程材料,能源損耗降至最低。3、優先選用國家規定的節能環保材料;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三、道路照明節能措施1、合理選擇照明器材。本道路為城市支路,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91)的要求,宜采用小功
53、率高壓鈉燈和半截光型燈具。燈具效率低于60者不應選用;同時應選用耗能低的鎮流器。2、實行半夜燈。下半夜關掉不過半數的燈具,但不允許關掉沿道路縱向相鄰的兩盞燈具;或采用雙光源燈具,下半夜關掉一盞燈泡。 3、采用定時控制時應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路燈的停、開時間。第八章 項目進度計劃與招投標8.1項目進度計劃本項目建設進度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前期決策階段:主要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的編制、立項審批及前期手續辦理。二、勘察設計階段:主要工作工程勘察和工程設計。三、工程實施階段:主要工作包括土建施工、設備設施安裝、竣工驗收及評價。本項目計劃在12個月內完成,進度安排見下表。具體實施計劃
54、以上級主管部門最后審批意見為準。表8-1項目建設進度表實施階段工程內容進度前期決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立項等前期手續的辦理2012.3勘察、設計工程勘察2012.5工程設計工程招標工程招標2012.6工程施工工程施工2012.7-2013.2竣工驗收全面建成或使用2013.38.2工程招投標一、招標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浙江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條例及有關工程招投標文件規定,本項目由業主按國家招投標法及有關規定采用委托招標、公開招標形式確定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材料及設備供給單位。參與投標單位不應少于三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選定中標單位,簽訂施工合同
55、。二、施工及監理等單位資質要求勘察設計單位資質、施工單位資質、施工監理單位資質要符合國家、地方規定的要求。材料及設備供給單位招標須為在國家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專門從事生產或經銷的法人單位。本項目的招標事宜安排見表8-1所示:表8-1 項目招標情況招標范圍招標組織形式招標方式全部招標部分招標自行招標委托招標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主要設備和材料第九章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9.1編制內容本項目的投資估算內容包括XX街(XX大道XX大道)道路建設工程的土方工程、路面工程、道路管線工程、附屬工程的工程建設費用;蓋板涵工程;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工程監理費等工程建設其它費;預備費。9.2編制依
56、據1、浙江省公路工程概預算補充定額規定(2008);2、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3、浙江省市政工程預算定額(2010);4、浙江省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參考單價(2010);5、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取費定額(2003);6、浙江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指引(市政工程2003);7、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取費類別和收費標準及類似工程的投資估算指標;8、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9.3投資估算表9-1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單位價值(元)建筑工程費用(萬元)其他費用(元)合計( 萬元)一工程費用3498 1道路工程平方441795242315 2排水工程米9675192
57、502 3給水工程米9671300126 4燃氣管道工程米96780077 5中水管道工程米96780077 6供電工程部分米9671200116 7綜合管線土建部分米96796093 8交通組織設計米96750048 9路燈工程盞481500072 10行道樹綠化工程平米412617371 11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8461建設單位管理費422建設管理其他費(含招標代理及咨詢服務費)423工程監理費544可行性研究費55環境影響評估費66工程設計費1067工程勘察費88工程保險費129臨時設施費3210建設用地費(拆遷費、青苗補償費等)平米539三工程預備費(一+二)*5%217 217 四概算
58、總投資4561 4561 9.4資金籌措本項目為義烏市XX鎮XX街(XX大道XX大道)市政工程,項目總投資4559萬元,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由義烏市XX鎮人民政府出資。第十章 社會效益評價10.1社會影響分析(1)該項目可促進后XX鎮的建設和發展,改善民生。(2)該項目的建設實施對刺激區域土地開發,吸引投資,加快城區各行業的經濟發展,改善居民居住水平、消費水平、消費結構等有著積極的意義。(3)該項目的建設可滿足地區經濟發展對運輸環境及其條件改變的要求。(4)該項目的建設可改善后XX鎮的生態環境、投資環境,促使后XX鎮工業、旅游業進一步發展、推動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改善人民生活水
59、平。(5)該項目的建設實施期間可提高本地區居民就業機會和就業人數,工程在路基開挖、路面鋪設、各種管線鋪設的施工期間,可雇傭當地施工隊伍,從而增加居民收入和就業機會。(6)該項目的建設可帶動道路兩側土地的升值,可促進當地房地產業、商業地產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7)該項目可改善生態休閑環境,整合資源,能夠建設生態景觀的城市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城市的和諧,創造自然優美的人居休閑環境。10.2互適性分析 本項目是義烏市各城鎮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道路交通的便捷能促進XX鎮經濟快速發展,促進鎮與鎮之間的交流,更能分擔義烏市的車流量問題。從而能推動義烏經濟快速發展。為打造大城市做下良好的基礎。10.3社會效益評價結論 項目具有正面的社會效應,對于推動城市化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設施保障,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