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安干壕子大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 概 述1.1 工程概況雅安干壕子大橋位于雅安市城區。為適應青衣江下游大興電站蓄水要求,防止江水上漲,形成內澇,則對干壕子段原道路河堤進行挖通,進行排水。同時修建干壕子大橋,減輕交通壓力。大橋設計規模為6032m,單跨。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受雅安市建設局的委托,我院對擬建場地進行詳細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1.2 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務 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程(JTJ064-98)中場地等級的劃分,場地等級為二級。根據設計要求并依據現行國家標準、規范、規程,綜合確定本次勘察的目的為通過工程地質測繪、勘探和測試工作,查明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提供雅
2、安市干壕子大橋所需的地質基礎資料。由“雅安干壕子大橋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要求-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2004年2月”確定的勘察任務為: 查明建筑場地及臨近地帶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層、巖性及地層結構,不良地質及特殊地質的類型、分布及對建筑物的影響; 測試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為設計提供所需的物理力學參數; 查明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建議作抽水試驗,提供排水所需的水文地質參數; 對地基的穩定性及工程地質條件做出評價,對橋墩臺的基礎類型及埋置深度,采用的物理力學參數提出建議,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提出工程措施意見,對勘察工作進行質量評述。1.3 本次勘察執行的技術標準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
3、規范(JTJ024-85);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程(JTJ064-98);公路橋位勘測設計規程(JTJ062-91)公路土工實驗規程(JTJ0593);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99);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9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1.4設計提出的技術要求應充分收集、分析和利用既有地質資料,填繪1/500工程地質平面圖,圖式、圖例符號和圖標按公路規定。工程地質縱斷面圖圖式圖例符號均按公路要求,比例尺與橋專業同。工程地質縱斷面圖比例尺與橋專業同,其余要求同工程地質縱斷面圖。鉆孔深度不小于20m(入
4、卵石土不小于10m),控制深度可深至2530m,控制孔的數量不小于3孔(35孔)。鉆孔的布置,應視基礎類型和墩臺的高低,在縱橫方向上沿中線兩側交錯排列,以查明橋基縱橫方向上的地質條件。鉆孔位置可參照雅安市干壕子大橋平面圖,必要時,可適當增加鉆孔。鉆孔代號為ZK,觀測點為G,動探孔為D,按里程順序分類編號,如第一鉆孔編號為ZK1,第一觀測點編號為G1,其余類推。平面圖上鉆孔和動探點符號右側應標注編號及孔深,如鉆孔表示為編號/孔深;動探點為編號/孔深;抽水試驗孔為編號/孔深。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內容包括:1) 工程概況2) 完成工作量及質量評述3) 自然地理特征(含地形地貌、交通條件及水文氣象特征)4
5、) 地層巖性5) 地質構造與地震基本烈度6) 水文地質特征(附水質分析成果圖)7) 工程地質評價(附巖土試驗及動探試驗成果統計表)8) 結論及建議(包括勘察結論、措施意見及施工注意事項、環境地質等內容)應提交資料(工程地質詳細勘察報告)1)工程地質說明書 樣本三份 電子文件;2)鉆孔柱狀圖 樣本二份 電子文件;3)動探試驗成果圖表 樣本二份 電子文件;4)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 電子文件;5)水文地質報告書 樣本二份 電子文件;6)工程地質平面圖、縱斷面圖 電子文件;7)水、土試驗資料報告 二份 電子文件;8)各類試驗資料匯總表 樣本二份 電子文件;1.5 勘察工作技術方法及工作量1.5.1勘探點
6、平面布置本工程勘探點位由設計單位要求按橋位基礎軸線布設。勘探點間距為9.015.0m,勘探線間距60.0m,共布置鉆孔6個。各勘探點位置詳見勘探點平面布置圖(圖號2)。1.5.2鉆孔深度根據擬建建筑的重要性、場地的地層條件、采用的基礎型式,依據設計單位提出的具體要求,深度滿足:鉆孔深度不小于20m(入卵石土不小于10m),控制深度可深至2530m,控制孔的數量不小于3孔(35孔)。本次勘察結合地層情況、基礎類型、埋置深度、地形高差,實際孔深控制為:一般性勘探點1個,鉆探深度22.6m;控制性勘探點5個,鉆探深度26.335.5m。1.5.3勘察技術方法及各工作質量評述 勘探點的測量本次勘察測量
7、采用GTS全站儀,根據建設局提供的控制點(D5 坐標:X=3318898.275 Y=34598065.089 高程:576.866)、(D27 坐標:X=3318896.248 Y=34597594.802 高程:579.198)及設計單位提供的勘探軸線、坐標、建議勘探點位置及勘探點平面布置圖,測放各鉆孔位置及高程。測量精度鉆孔平面位置誤差小于10cm,高程精度誤差小于1cm。注:甲方提供坐標系采用北京坐標系,高程采用85基準高程。 斷面測量根據設計布置的鉆孔型式,對各鉆孔及一定延伸范圍內,布置4條斷面(全長0.2km)。采用J6經緯儀結合50m皮卷尺進行實測,以反映現場地形情況,并為橋位基
8、礎穩定性評價提供依據。斷面測量平面誤差小于10cm,高程誤差小于1cm。 地質調查對場地周邊1km2范圍的地形、地貌、巖層產狀、節理發育、不良地質現象進行地質調查,并繪制“綜合工程地質平面圖”(圖號:1)。以反映場地的地形、地貌、巖體等特征,為整體了解場地的工程地質性質及巖體分類、穩定性分析提供依據。其中巖層產狀調查15個點,節理調查60個點,地質地貌調查8個點。 鉆探 對上部土層采用SH30-2A型工程鉆機,沖擊鉆探,其中ZK4號鉆孔結合采用潛孔錘風動跟管鉆進,揭穿回填卵漂石至下部基巖頂板。下部基巖采用XY-1型工程鉆機,套管護壁,清水回轉鉆進。巖芯采取率8098%,土層鉆探回次進尺小于50
9、cm,巖層鉆探回次進尺小于3m。分段測量誤差小于5cm,深度誤差小于10cm。 現場點荷載試驗采用XD-2型輕型點荷載儀對3個橋位鉆孔揭露的砂質泥巖進行現場點荷載試驗,計算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以對比室內試驗成果,并初判巖體的質量指標及風化程度。點荷載試驗采用規范儀器及操作,剔除異常破壞的試驗數據13件。室內試驗 對揭露的砂質泥巖巖芯進行飽和、天然、烘干狀態的單軸抗壓強度、壓縮變形、吸水率、密度等巖石室內實驗,準確的進行巖石及巖體強度評價。資料收集本次勘察充分收集了附近場地的工程資料及相關構造、氣象、水利資料,分析場地的區域構造、氣象及水利條件。并通過收集相鄰場地約1km的雅安大橋巖土工程勘察波速
10、測試報告,分析反映該地區特征地層的波速結果,劃分場地的地震類別。同時,收集雅安大橋巖土工程勘察青衣江水質分析結果進行本場地水質分析及其對建筑材料腐蝕性的評價。上述工作,均按照有關規范,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滿足要求。1.5.4 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及作業時間本報告于2004年2月22日提交。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及作業時間見表1.5.4。勘察工作量及作業時間表1.5.4勘察手段野 外 作 業室內試驗鉆 孔測 量(點)斷 面測 量(km)地 質調 查(km2)勘 探進 尺(m)現 場點荷載試 驗(次)取巖芯試 樣(組)巖 石試 驗(組)完 成工作量60.21176.6602525作 業時 間2004.
11、2.092004.2.222004.2.162004.2.20內 業 資 料 整 理2004.2.092004.2.222場地的位置、水文及氣象條件2.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雅安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隅川藏高原與成都平原過渡帶,本大橋位置為雅安市城區干壕子,兩側分別為青衣江及周公河(場地的西北側距青衣江100m,場地的東南側距周公河約300m。)。場地總體地勢平坦,勘探點位地面標高為569.68570.31m,相對高差0.63m;僅西北側邊線位置處回填路基段,高度較大,路基邊坡約呈30度,其中ZK4號孔在道路邊緣位置,孔口標高為575.93m,高出場地總體地形5.626.25m。場地地貌單元為河
12、間臺地地貌。西北側100m臨青衣江河堤段基巖出露,形成巖灘;東南側約300m臨周公河邊緣地帶為卵漂石河漫灘。2.2水文特征青衣江(又名雅河)系岷江二級支流,上游由寶興河、天全河及汞經河三河匯集。主流寶興河發源于寶興縣巴朗山南麓的螞蟥溝。全長284km,流域面積13744km2,平均比降12.9,流域地勢西北南面高,為天全河、寶興河及汞經河的發源地,海拔在10004000m,河谷兩側森林密布,植被覆蓋。東面屬低山丘陵,山區,地勢稍微平緩,海拔約4001000m,河谷開闊寬敞河床比降12。據收集的上游多營坪水文站資料,青衣江多年平均流量約372.0m3,最大流量為11400m3(1955.7.14
13、),最小流量69.9m3(1983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17.3億m3,最大年為148億m3(1966年),最小年為85.8億m3(1982年)。周公河為青衣江支流,發源于國家級森林公園瓦屋山,全程km余,由于地勢高低起伏,落差極大、整個流域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雅安市早巳把周公河流域納入梯級電站開發計劃在周河鄉境內就有望溪電站、道子電站、將軍坡電站三級梯級電站可供開發。該河段河谷較深窄,呈“V”形河谷,水急灘險。大橋位置處青衣江中游及周公河中上游。青衣江該段河道崎嶇,河谷淺平,呈“U”形河谷,兩岸為河漫灘,該河段比降2.07。因本大橋為新修大橋,以往未設洪水觀測站或觀測斷面,僅根據收集雅安市
14、水資源科技咨詢服務部提供的雅安大橋斷面設計洪水成果,提出本大橋設計洪水位高程:100年一遇,流量10600m3/s,設計洪水位576.64m;50年一遇,流量9660m3/s,設計洪水位576.35m;20年一遇,流量8430m3/s,設計洪水位575.94m;10年一遇,流量7460m3/s,設計洪水位575.58m;大興電站建成后,該橋段河水位約572.50m。2.3氣象特征雅安市地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氣候區,具有春季少雨干旱,盛夏暴雨洪澇,秋天陰雨連綿,冬季雨雪霜少的特點。流域南有東西走向的大相嶺、峨眉山,北有邛崍山脈環繞,西有南北走向的夾金山,形成馬蹄形,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作用,形成了雅
15、安獨特的氣候特征,構成了著名的青衣江暴雨區,致使雅安成為同緯度亞熱帶季風區城市中雨量最充沛的城市,有“雨城”之稱。根據工程所在地雅安市氣象站19511990年氣象觀測資料統計,該地區主要氣象特征見下表2.3 雅安市主要氣象特征一覽表 表2.3項 目單位數量發生時間備注氣溫多年平均16.219511990年極端最高37.71951.5.30極端最低-3.91975.12.14風速多年平均m/s1.719511990年最大m/s15.51956.7.14風向:E降雨量多年平均mm1751.419511990年最大一日mm339.71959.8.12歷史最大mm2367.21966年多年平均蒸發量m
16、m1011.219511990年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8.519511990年多年平均霜日數天9.219511990年多年平均雷暴日數天31.519511990年3 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3.1區域地質構造特征及其對場地穩定性的影響據區域地質資料及地質調查查明,雅安市地處北東走向龍門山褶皺帶與南北走向的峨眉斷塊之間,該場地位于雅安向斜東翼,距向斜核部約1km。地質調查結果見表3.1、節理玫瑰花圖、赤平極射投影圖。 地質調查成果表 表3.1調查項目編 號產 狀延展長度(m)張開度(cm)走向()傾向()傾角()主要層理CL120529536.0/CL220829833.5/主要節理JL26515578
17、.02813JL34013069.051024JL421230259.01512JL514023080.01512地質調查表明,場地巖層產狀:走向205208,傾向295298,傾角33.536.0。雖距雅安向斜核部僅1km,但構造裂隙不十分發育,巖體較完整,構造裂隙間距較大,裂隙張開度不大(14cm),裂隙呈平直狀平行發育,延展長度1m10m,局部網狀裂隙,少數鋸齒狀裂隙,充填少量破碎物。該構造特征證明當時構造應力較小,多為剪性裂隙,根據地質調查的裂隙產狀顯示,其主應力發展方向多為140200左右。少量張性鋸齒狀裂隙,其張開裂隙中,后期沖積物充填較多,證明后期地質構造應力發展較小,或僅為應力
18、消散階段,從充填物的充填程度看,構造活動發生歷史較長。綜上調查分析判斷,該場地的地質構造應力較小,構造歷史較長,破碎帶小,延展長度小,無構造斷裂發生,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場地穩定性良好。3.2地層結構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層由第四系全新統耕植層、人工填土層及白堊系灌口組泥巖組成。現根據其野外特征將場地各地層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統耕植層(Q4pd)耕 土1-1 :紫褐色,松散稍密,稍濕。以粉質粘土組成為主,含較多植物根莖,土層中含較多蚯蚓等軟體動物。在ZK3、ZK5、ZK6號孔部位揭露。揭露厚度0.4m。耕作時間約30年。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1-1 素填土1-2 :灰
19、褐紫褐色,松散稍密,稍濕。其回填時間為2次,下部平坦場地以粉質粘土組成為主,含少量植物根莖,夾少量雜質或卵石。回填歷史約30年。ZK4號孔及路基位置,以卵漂石、砂質泥巖碎塊及粉土組成為主,卵漂石一般粒徑2040cm,最大粒徑50cm,約占50%,砂質泥巖碎塊約占10%,粉土及雜質約占40%。含少量磚瓦礫等雜質。為修建道路時回填,回填歷史約510年。白堊系灌口組砂質泥巖(K2g)砂質泥巖:紫紅深灰色,夾薄層泥質砂巖或以互層存在,含侵蝕孔隙,次生石膏礦物,局部呈灰綠色。勘察期間揭露其頂板埋深為0.307.20m,絕對標高為567.61569.91m。在鉆探深度范圍內,根據揭露其風化程度,將其劃分為
20、三個亞層:2-1強風化砂質泥巖 :厚層狀構造,碎裂結構。風化裂隙發育,結構面不清晰,巖芯破碎,呈碎塊、薄層狀,局部含孔隙,夾薄層石膏礦物,局部呈灰綠色。干鉆鉆進容易。揭露厚度為0.802.50m。2-2弱風化砂質泥巖 :厚層構造,塊狀結構。風化裂隙較發育,結構面較清晰,結構面間夾少量的白色石膏。局部呈灰綠色。巖芯較完整,呈短柱狀,夾薄層灰褐色泥質砂巖,局部位置發育孔隙,孔隙直徑約0.12cm,夾薄層白色石膏礦物。干鉆鉆進困難。揭露厚度為6.2011.40m。2-3微風化砂質泥巖 :巨厚層構造,塊狀結構。風化裂隙不發育或僅少量發育,結構面清晰,部位置發育孔隙,孔隙直徑約0.10.3cm,夾薄層白
21、色石膏礦物,夾少量次生礦物。巖芯較完整,多呈2060cm的長柱狀,偶含個別孔隙。干鉆鉆進困難。最大揭露厚度為20.60m。上述各巖土層分布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1-14-4剖面(圖號3-13-3)。3.3地下水狀態3.3.1場地地下水埋藏條件根據本次勘察結果顯示,該場地段地形較兩河河谷地段高,表層細粒土層較薄,且組成多以粉質粘土為主,透水性差,而該地段下部主要為穩定連續的砂質泥巖,且強風化厚度較小,基巖完整。弱風化微風化裂隙不十分發育,裂隙連續性差,無地下水蘊藏條件,受地表河水及大氣降水影響都較小。故無地下水分布。本場地鉆孔均無地下水。3.3.2場地地下水的滲透性質因本場地無地下水及連續的含水層分
22、布,故未進行抽水試驗。結合雅安地區已有其它工程降、排水經驗及現場巖土的狀態,建議本場地素填土滲透系數K值為0.2m/d,基巖滲透數K值為0.01m/d。3.3.3水質分析及評價 本次勘察收集雅安大橋及廊橋(2004年1月)的水質簡分析成果,對大橋修建以后,河水連通后的江水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為:雅安大橋河段江水:無色、無味、透明,其PH值為8.0,屬弱堿性水;其總硬度為150.1mgL-1,永久硬度35.0mgL-1,屬軟水,其礦化度為242.5mg/L(1g/L )屬淡水。雅安廊橋河段江水:無色、無味、透明,其PH值為7.63,屬弱堿性水;其總硬度為268.3mgL-1,永久硬度85.6mgL
23、-1,屬軟水,其礦化度為421.6mg/L(1g/L )屬淡水。從兩橋不同時期不同河段的江水成分分析,水樣的各成分基本保持一致,證明江水在一定時期內,成分穩定。青衣江水的腐蝕性評價見表3.3.3。江水腐蝕性評價表3.3.3結晶類腐蝕取水位置環境類型指 標含量 (mg/L)等級大橋河段江水SO42-32.16無廊橋河段江水68.7無分解類腐蝕取水位置浸水狀態酸型腐蝕PH值碳酸型腐蝕侵蝕性CO2 (mg/L)微礦化水型腐蝕HCO3 (mg/L)含量等級含量等級含量等級大橋河段江水直接臨水8.0無0.0無140.3無廊橋河段江水7.63無0.0無222.7無結晶分解復合類腐蝕取水位置環境類型指 標含
24、量 (mg/L)等級大橋河段江水Mg2+NH4+12.44無廊橋河段江水25.12無大橋河段江水CL-+SO42-+NO3-45.31無廊橋河段江水99.6無注:場地環境類型屬級; 表中滲透類型指直接臨水或強透水層中的地下水。評價證明:該河段青衣江水對混凝土不具腐蝕性。4 地基評價4.1 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4.1.1室內巖石試驗成果見表4.1.1-1。 巖石室內試驗成果統計表 表4.1.1-1巖石名稱風 化狀 態指 標天 然密 度d(g/cm3)單軸抗壓強度(MPa)天然狀態壓縮變形含水率(%)吸水率(%)天然狀態飽和狀態烘干狀態軟化系數彈性模量E50(103MPa)泊松比50砂質泥巖強風
25、化樣本容量組1平均值3.1弱風化樣本容量組249111122最小值2.5011.86.33.84.55最大值2.5014.411.66.76.99平均值2.5012.88.123.00.514.70.385.25.77標準差1.2變異系數0.15統計修正系數0.91標準值7.4微風化樣本容量組125111111最小值16.79.8最大值27.315.1平均值2.5022.012.418.90.614.10.137.58.7同時,本工程收集了該場地下游約1000m的雅安大橋巖土工程勘察(2003年12月)的砂質泥巖的室內試驗成果,以進行對比評價。見表4.1.1-2。 雅安大橋巖石室內試驗成果統計
26、表 表4.1.1-2巖石名稱風化狀態指 標天 然密 度d(g/cm3)單軸抗壓強度(MPa)飽和彈性模量E50(MPa)含水率(%)吸水率(%)泊松比天然狀態飽和狀態烘干狀態軟化系數強風化平均值2.464.34.24.4弱風化平均值2.4630.915.142.50.757.84.85.20.26標準值24.412.835.36.70.23微風化平均值2.5533.326.155.70.4411.52.552.50.25標準值26.622.49.00.23表4.1.1-1統計結果表明:弱風化砂質泥巖: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標準值為7.4 MPa,屬較軟巖;軟化系數平均為0.51,為軟化巖石。微風
27、化砂質泥巖: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平均值為12.4 MPa,屬較軟巖;軟化系數平均為0.61,為軟化巖石。與表4.1.1-2對比結果顯示,該場地巖石較雅安大橋巖石軟弱。4.1.2點荷載試驗 現場點荷載試驗成果詳見表4.1.2。點荷載試驗成果統計表表 4.1.2編號地層名稱點荷載指標樣本容量(件)最大值(MPa)最小值(MPa)平均值(MPa)標準差(MPa)變異系數修正系數標準值(MPa)2-1強風化砂質泥巖Is5050.4140.1020.235Rc9.452.35.42-2弱風化砂質泥巖Is50201.0120.3830.5300.0700.130.960.509Rc23.098.7412.
28、11.570.130.9611.62-3微風化砂質泥巖Is50251.1200.4610.8860.1590.180.940.833Rc25.5610.5420.23.640.180.9419.0注:Is50點荷載強度指數;Rc飽和單軸抗壓強度。4.2 巖土層的承載力和其它主要地基計算參數綜合分析鉆探取樣、原位測試、室內土工試驗成果,結合雅安地區已有的研究成果、工程經驗,將本場地各巖土層的承載力容許值和與基礎設計有關的其它主要參數建議值列于表4.2.1與樁基礎設計有關的主要參數建議值列于表4.2.2及表4.2.3。巖土層的巖土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表4.2.1層號巖 土 名 稱重 度(kN/m3)
29、彈 性模 量E50(103MPa)變 形模 量Eo(MPa)泊松比50內 摩擦 角()容 許承載力0(kPa)擋土墻基底與巖土的摩擦系數2-1強風化砂質泥巖24.02.5/0.15/3500.42-2弱風化砂質泥巖24.54.0/0.18/10000.52-3微風化砂質泥巖25.54.5/0.30/15000.5鉆(挖)孔樁樁周土的極限摩阻力1建議值 表4.2.2地層名稱樁周土的極限摩阻力1(kPa)素 填 土鉆 孔灌注樁人 工挖孔樁5040單軸抗壓強度及樁的極限承載力建議值 表4.2.3巖層名稱飽和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Rc (MPa)天然狀態下單軸抗壓強度Ra(MPa)弱風化砂質泥巖6.510
30、.0微風化砂質泥巖10.018.04.3 場地穩定性性評價根據本次勘察表明,擬建場地無斷裂、溶洞、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無溝浜、溶洞、墓穴、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故判斷該擬建場地穩定。4.4 主要受力層地基巖土均勻性評價2-22-2根據本次勘察揭露,場地的砂質泥巖頂板標高差異不大。可用作擴大基礎持力層的弱風化砂質泥巖 呈厚層狀構造,層面坡度較小,容許承載力0及彈性模量E50都較高,分別為1000kPa和4.0103MPa,是良好的擴大基礎持力層。故本場地持力層地基弱風化砂質泥巖 均勻性良好。5地震效應評價5.1抗震設防烈度 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劃分,雅安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考慮,設計地震分
31、組為第三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5.2地基土動力性質參數 根據收集雅安大橋典型地層的波速測試成果,場地土的動力性質參數如表5.2。 地基動力參數成果表 表5.2巖土名稱Vp(m/s)Vs(m/s)動泊松比d動剪切模量Gd (Mpa)動彈性模量Ed (Mpa)素填土(粘性土為主)400800.4811.233.1素填土(卵漂石為主)5902000.4472.0206.7強風化砂質泥巖15706700.431077.03073.0弱風化砂質泥巖270013500.334374.011660.0微風化砂質泥巖310016500.3017020.065340.05
32、.3場地和地基土的抗震分類 根據收集的典型地層波速值看出,上部分布的人工填土屬軟中軟土,其余地層屬巖石地基。巖石地基剪切波速VS為6701650m/s,故場地覆蓋層厚度確定為基巖頂板上深度范圍。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劃分原則,本場地屬類建筑場地。5.4卓越周期根據收集的雅安大橋波速測試成果,按式T=計算場地卓越周期T平均值為0.245s。5.5地基土抗震液化特性評價根據勘察結果,未揭示細粒粉土及砂土。故判定本場地無可液化土分布。5.6抗震強度和穩定性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004-89),對于公路橋涵工程應進行抗震強度和穩定性驗算,由于設計單位未提供具體荷載、材料及混凝土設計強度等參數,
33、設計單位可根據我院提供的場地及地基巖土的具體動力特性指標進行驗算,當驗算至極限狀態或大于容許應力時,應采用適宜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按7度區考慮。6巖土工程分析6.1基礎方案分析評價6.1.1天然地基上的擴大基礎大橋設計橋型6032m,單跨。本場地強風化砂質泥巖裂隙發育,呈碎塊狀,在水流長期沖刷下不穩定,根據現附近河谷形態分析,江水的沖刷深度可達5.0m,故不能以強風化砂質泥巖作為擴大基礎持力層。弱風化砂質泥巖呈厚層狀,裂隙發育較少,容許承載力較高,抵抗水流沖刷的能力較好,弱風化容許承載力0=1000kPa,應能很好的滿足上部荷載要求。但為長期穩定的抵抗江水沖刷侵蝕,基礎的埋置深度不宜過小,根據
3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024-85)中大橋的基底最小埋深安全值2.5m,建議嵌入弱風化砂質泥巖3.0m。微風化砂質泥巖裂隙發育少,容許承載力較高,但勘察揭露該層埋深都較大(約812m以下),作為擴大基礎的淺基礎型式,顯然施工難度很大,造價較高。6.1.2樁基礎就本工程而言,適宜樁基礎型式為機械成孔的鉆孔灌注樁,以弱風化砂質泥巖或微風化砂質泥巖作為樁端持力層的嵌巖樁型式。其巖層層位較穩定,強度高,厚度大,無軟弱層分布。鉆孔灌注樁是以機械成孔,費用高,需保證孔底的沉渣清除和樁身質量,否則,將成為影響單樁承載力的主要因素,它的優點是可以在有地下水的條件下成孔成樁,不需降水就可以施工,而且
35、對各地層均有較好的適宜能力。對于本工程來說,選擇鉆孔樁方案是可行的。6.1.3幾種方案比較天然地基上的擴大基礎方案,采用弱風化砂質泥巖作天然地基,其基礎持力層性質較好,能滿足上部荷載要求,而且影響施工的因素較少,較合理經濟。樁基礎方案,根據本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建議采用鉆孔灌注樁,深度較大,造價較高。局部橋位基礎可根據具體的施工難度進行選擇。綜合考慮施工難度和造價的前提下,對比鉆孔灌注樁和天然地基方案,建議橋位基礎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擴大基礎)方案,以弱風化砂質泥巖作為基礎持力層。6.2 與基礎施工有關的巖土工程問題及處理措施6.2.1基礎開挖本工程基礎埋置深度確定以后,進行基礎開挖。基礎
36、開挖應注意如下問題:為降低施工難度和造價,施工作業應選擇枯水期季節,道路挖通之前,搶在下游電站蓄水之前完工,然后進行道路及堤岸的挖通。根據本次勘察揭示,場地弱風化砂質泥巖為軟化巖石,基礎開挖后,持力層長期浸泡和暴露都會對其強度有所降低,應在基礎開挖后,及時驗收隱蔽。場地巖石中多含侵蝕孔洞,弱風化泥巖中仍有少量的裂隙存在,而施工中較難把握其風化狀態。應針對設計單位確定的基礎埋置深度結合勘察報告揭露的地層情況進行對比,同時做好基礎驗槽工作,宜對每基礎單獨進行,必要時,可選擇現場取樣進行試驗,以判斷其巖性指標。弱風化砂質泥巖中少量的裂隙存在,而且,考慮到雅安長期陰雨連綿,可能會有少量的基坑積水,在基
37、礎開挖過程中,應做好排水工作,避免長期浸泡,并清除表層被軟化的部分巖石。6.2.2基坑降(排)水勘察期間,未揭露地下水,但場地巖石為軟化巖石,水對巖石強度影響較大,應予以重視,而且雅安地區長期陰雨連綿,在基礎開挖過程中,可能有少量的地表水浸泡,本場地基巖基本為不透水巖石,排水方便,用小功率水泵足以滿足要求。但宜在每工作臺班后,對基底進行隔水處理(如采用塑料薄膜進行掩蓋),防止雨水及地表水直接浸泡巖石。6.2.3原道路路基支擋橋臺部位,勘察揭露為人工回填土,松散狀態,該人工回填土邊坡,在大橋修建后,江水貫通,受洪水期,江水沖刷作用,為不穩定邊坡,若對該路堤保留或新修道路都應采取可靠的支擋措施,形
38、成堤岸,保證邊坡穩定性。可采用的有漿砌條石(卵漂石)等方案,堤岸埋置深度應進入弱風化砂質泥巖以防止沖刷。需注意的是,該道路兩邊本次勘察工作并未涉及,路堤下的弱風化砂質巖埋深宜進行勘察,若考慮到施工工期的影響,在質量保證的情況下,可在修建過程中現場進行抽取巖石樣品進行試驗,同時結合本次勘察成果資料,予以對比確定。路基支擋在具體的方案確定以后,進行專項巖土工程設計。7 巖土工程監測7.1基坑驗槽 由于擬建雅安干壕子大橋荷重大,對地基巖土承載力要求較高。因此基坑開挖至基底標高過程中應及時通知勘察、設計、質監、監理等單位進行坑壁及基底巖土的檢驗,以確定地質資料與實際地質情況(特別是鉆孔之間)的差異。若
39、出現地質異常應及時研究并提出解決措施。7.2地基巖土的承載力檢驗 若在驗槽過程中,發現于勘察鉆孔之間的差異地段,在現場不能進行對比和判別的情況下,可取一定數量(不少于6組)的巖石樣品,進行室內試驗,以確定該位置的巖土的狀態及校核地基基礎設計各項計算指標。7.3邊坡和相鄰建筑的變形監測為保證邊坡及部分挖方地段的相鄰建筑物的安全,宜在路基、橋臺邊坡施工過程中,沿各側在坑邊線的垂直方向上分別布置2-3條的變形觀測剖面,以監測場地周圍在邊坡開挖及支擋過程中所產生的地面變形和側向位移。7.4大橋的沉降變形監測 根據大橋的重要性,建議對該大橋從施工至完工后一定年度內進行沉降及變形觀測。沉降觀測應進行專項設
40、計,其觀測點宜布置在橋面中心、橋墩、基礎連接位置等變形具有代表性的位置。8 結論和建議8.1擬建場地穩定性良好,適宜該工程建設。8.2巖土的巖土工程特性指標建議值于表4.2.1、樁基礎設計的有關參數見表4.2.2及表4.2.3,供設計選用。8.3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結合擬建物性質,建議橋位基礎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擴大基礎)方案,以弱風化砂質泥巖作為基礎持力層。8.4若設計采用樁基礎方案,建議采用鉆孔樁基礎方案,嵌入穩定的弱風化、微風化砂質泥巖作為樁端持力層。8.5勘察期間,場地無地下水揭露。青衣江水對混凝土不具腐蝕性。8.6本工程排水宜采用坑內明排方案。8.7路基填土擋土墻支護應進行專項巖土工程設計,支擋措施建議漿砌條石或卵漂石擋土墻支護方案。8.8抗震設防烈度按7度考慮,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場地素填土屬中軟場地土,砂質泥巖屬堅硬土,場地屬類建筑場地。場地卓越周期T平均值為0.245s。場地無可液化土層。8.9橋位基礎施工建議避開豐水期,在下游電站蓄水前完工,然后進行道路的挖通,貫穿兩河,確保安全后進行施工。8.10場地砂質泥巖為軟化巖石,基坑開挖后應及時做好隱蔽工作,避免基坑長期浸泡和暴露。8.11施工過程及建筑投入使用過程前應做好驗槽、沉降及變形監測工作,如有異常,應迅速通知我方,協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