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文本)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015 5 年年 1111 月月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0 目錄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0(文本).0 第一章 規劃總則.1 第二章 傳統村落特征與價值分析.2 第三章 保護區劃.3 第四章 保護措施.5 第五章 發展規劃.7 第六章 人居環境規劃.8 第七章 保護與發展項目及投資估算.12 第八章 附則.15 圖紙目錄:.16 河南省
2、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 第一章第一章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 第一條第一條 規劃背景規劃背景 韓山村村落布局合理,傳統建筑樸實簡潔,村落與周圍自然環境緊密結合,山、池塘、樹和田園風光相得益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是豫南典型的山地村落。2014 年 11 月 25 日,田鋪鄉韓山村列入第三批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利用韓山村的歷史價值、建筑風貌、人文環境和周邊自然資源,彰顯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地方特色,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特編制此規劃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第二條第二條 法規及依據法規及依據(一)
3、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1.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技術要點(試行)(建設部,2013)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7 年修正版)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4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1)5.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08)6.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7.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建設部,2000)8.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國務院,1993)(二)地方相關法律、規章、行政規范 9.河南省實施辦法(2010 年 5 月 28 日)10.河南省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2005 年 3 月 1 日)11.新縣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12.信
4、陽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 13.河南省新縣香山湖旅游區旅游總體規劃(2006-2020)14.周河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三)相關規劃及資料 15.新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 16.英雄夢新縣夢“一城三線”規劃設計 17.2012 年版新縣志(19862005)第三條第三條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規劃編制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科學處理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社會綜合發展,統籌安排各項設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持以農民為規劃的主體,切實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做到尊重傳統、活態傳承。第四條第四條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 1.保護優先原則 保護傳統村落歷史文
5、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確保不可再生資源作為物質載體所承載的重要歷史信息得以保護、傳承及延續。2.整體性原則 除對歷史建筑進行保護外,還應該保護對村落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歷史環境要素、與傳統村落相互依存的自然山水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保持自然歷史人文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3.彰顯特色原則 充分挖掘傳統村落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突出個體特色,全面提升傳統村落的文化吸引力。4.以人為本原則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2 聽取村民改善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尋求傳統村落保護和村民生活提升的平衡點,鼓勵和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保護中來,使傳
6、統村落保護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5.科學利用原則 延續傳統村落動態演變的特性,保護和科學利用相互結合,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傳統村落傳承發展的支撐條件,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6.規劃銜接原則 協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與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旅游發展等各項專項規劃之間的關系。7.經濟化原則 結合村莊實際情況,立足長遠目標,科學合理地分配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堅持循序漸進,逐步實施,確保合理有序的保護發展。第五條第五條 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通過研究村落歷史文獻及現場實地考察,在建立對韓山村本身文化特性以及文化內涵基礎上,建立傳統村落檔案,編制保護規劃,充分挖掘和發揚韓山村的傳統文化、自然資源,激活韓山村原有
7、的村莊活態,進一步明確地方文化的傳承。在保護的基礎上制定發展規劃,實現韓山村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三者的共贏。通過保護發展規劃,使韓山村成為“傳統格局完整、生態環境優越、文化特色突出的豫南山區傳統村落”;以村落保護為中心,兼顧發展,在保護村落格局和建筑、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完備生活及旅游服務設施的同時,協調解決遺產保護與村民生活的矛盾,形成合理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模式。第六條第六條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 本規劃的規劃研究范圍為韓山村村莊范圍,共計約 1 平方公里;其中規劃范圍為北至秤坨山腳下;南至韓山村南側田園;西至黑洼溝;東至河岸東側農田,面積約 11.07 公頃。在規劃范圍內進行保護、
8、整治及其他各種建設活動,均應執行本規劃。第七條第七條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 按照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基本要求(試行)要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建設周期為 10 年。本規劃期限為 2016年2025 年,其中近期為 2016 年2020 年,遠期為 20212025 年。第第二二章章 傳統傳統村落特征與價值分析村落特征與價值分析 第八條第八條 村落選址特村落選址特征征 韓山村在選址特征主要為山水氣候和自然環境。村莊位于山頂的大平臺上坐北朝南,三面環山,猶如一把椅子坐落在香山湖旁。山水氣候特征:韓山村位于韓山上的一個大平臺上,村莊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北側山峰阻擋西北方向的寒流,而南側開口更有利于溫暖
9、潮濕的南風出入村莊。因此韓山村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自然環境特征:韓山村內植被茂盛一年四季無蚊蟲滋擾(至今依然不知什么原因),村內土壤肥沃,野果豐富;雖然地處山上但村中兩口泉經一年四季泉水不斷。第九條第九條 村落傳統村落傳統格局特征格局特征 韓氏先祖是在明末時期隨李自成起義來到大別山腹地,并在此定居。其中韓氏大兒子定居于韓山,并在此農耕火種、繁衍生息,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現在的格局,韓山村至今保留著完整的傳統格局,位于韓山村中心內有兩處池塘和兩口古井,這里算是村莊建設區內地勢最低的地方,韓氏祖先在此挖塘蓄水,并圍池建房子。村莊北部是紫藤棚山是村內的風水山韓氏祖墳也立于此地。紫藤棚山上的古楓樹已
10、有百年以上,位于山中心位置上有一顆千年紫藤,因此此山也以他命名。韓氏在此定居起就禁止砍伐,他們認為砍伐這里的樹就是破壞了老祖宗的風水。韓山村內的街道多為土路,布局上較為簡單,以池塘為中心樞紐向四周放射性延伸;韓山村四周高中間低,以水為中心周邊環繞著建筑、農田、古樹、古墓和山體,坐北朝南,四水歸一,聚富攬財之意。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3 第十條第十條 傳統傳統建筑建筑評價評價(一)傳統傳統建筑特征建筑特征 韓山村地屬大別山腹地,與安徽、湖北交界,在建筑形式上拋棄了北方院落布局的形式,采用南方單體式建筑,平面形狀上為一字、凹字和 L 型。正房三間或五間
11、,廂房三開間。建筑高度多為一層 韓山村內傳統建筑主要以民居主,結構形式分為土木結構和磚木結構。承重結構為混合式,一般明間為木構架,兩側為山墻采用懸山,檁條直接架在山墻上。前后檐有出挑,進深基本相同,部分有窄廊,多位于前部或明間前面,墻體主要有版筑夯土墻、土坯磚墻或青磚墻體;墻基多采用磚、石鋪墊。屋頂通常為雙坡頂,屋面為小青瓦,為陰陽瓦鋪法,坡度一般在 30 度左右。建筑風格較為簡潔,僅在檐口等重點部位疊澀出挑,巧施裝飾。明間中間開門,兩側次間開窗,門窗洞口均較小。具有典型的豫南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第十一條第十一條 歷史歷史環境要素特征環境要素特征 韓山村的歷史環境要素主要包括
12、古樹、古井、池塘、古墓、古樹群等,是該村重要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第十二條第十二條 非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征文化遺產特征 韓山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傳統手工、傳統民俗和傳統飲食。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傳統傳統價值價值綜合綜合評價評價 1.韓山自然村是典型的血緣聚居的聚落,完整保留著韓氏家族發展的脈絡,對研究豫南地區血緣型聚落有較高的歷史價值。2.選址格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首先韓山村在選址上遵循著傳統的背山面水,村莊三面環山建于山上的平臺處,村莊建設區內中間低周圍高,因此村民在中間區域開塘挖井,建筑圍繞水塘而建,形成了四水歸一之勢。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第十四條第十四條 主要主要問題分
13、析問題分析 韓山村歷史文化遺產保存相對完整,但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面:1、傳統建筑嚴重老化 2、新翻修建筑影響風貌 3、基礎設施有待提高 4、村內環境缺少治理 5、缺少配套服務設施 第第三三章章 保護保護區劃區劃 第十五條第十五條 保護對象保護對象 韓山村自然環境優越,傳統格局特色突出、傳統建筑風貌完整、歷史環境要素多元、傳統文化傳承良好,將整村作為保護對象。保護對象一覽表 類型類型 保護要素保護要素 自然環境 農田、山體、樹林 傳統格局 傳統街巷、中心水塘、北側風水山風水林、傳統建筑 傳統民居 歷史環境要素 古樹、古井、傳統公共空間、池塘、古墓 非物質文化遺產 拜祭活動、
14、掃墓祭祖、竹條編織手工藝、納鞋墊、豆腐乳制作工藝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4 第十六條第十六條 劃定劃定原則原則 參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要求(試行),根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技術要點(試行),結合韓山村的歷史遺存分布與周邊環境,更好的對歷史文化重點村實施保護,準確反映韓山村的歷史真實性,根據傳統格局完整、歷史風貌連續、歷史建筑集中的原則,劃定傳統村落的保護范圍。本規劃將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劃分為三個層次: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第十七條第十七條 保護區劃劃定保護區劃劃定 1核心保護區 為保護韓山村村落環境及格局的真實性、
15、完整性,將村內傳統建筑集中連片區域和重要歷史環境要素劃入核心保護區內。韓山村核心保護區北至韓山,南至村口古樹群,西至村莊西側的山脊,東至東側農田,將此區域劃為核心保護區范圍。核心保護范圍總面積約為 2.91 公頃。2建設控制地帶 山村在發展上應以保護為主,同時兼顧著河南省新縣香山湖旅游區旅游總體規劃(2006-2020)的需求,因此將位于核心保護區南北兩側的農田、部分建設區域劃為建設控制地帶(一)和(二)。其中建設控制地帶(一)主要為韓山村以北的農田和北部的建成區域;建設控制地帶(二)為村莊入口古樹群至韓夢朝故居處。建設控制地帶(一)為 1.66 公頃,建設控制地帶(二)0.42 公頃,總建設
16、控制地帶為 2.08 公頃。3.環境協調區 環境協調區為規劃范圍以內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意外的區域,主要包括村落周邊農田、山林等地,總面積約為 5.98公頃。第十八條第十八條 核心保護區核心保護區的總體的總體保護措施保護措施 1.采取整體對待、嚴格保護的措施。保護傳統村落格局,核心保護區內的傳統建筑和環境以保護修繕和維修為主。2.保持村莊內的街巷走向與基本形態,保護古村內沿街民居的傳統建筑形式,保持街巷及兩側建筑的原有尺度關系。3.根據建筑評估與分類,確定核心保護區內建筑物、構筑物的保護與整治方式。4.傳統的街巷鋪裝材質為石材、土質路面,路面材料不應采用瀝青、水泥路面,建議采用自然型毛料塊
17、石鋪地。5.根據建筑評估與分類,對建筑物、構筑物分別采取維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處理方式。6.核心保護區內建筑層數應控制在 1 層,檐口限高 4m,屋脊限高為 6m,采用坡屋頂。翻建的建筑,控制其從視覺上看不改變其原有的外觀、體量和色彩,建筑應使用傳統工藝與材料,門、窗、墻體、屋頂等形式應以清末民國時期的院落式民居風貌為主,以延續區內建筑風貌。7.臨街建筑、重點建筑、歷史環境要素等進行外觀修繕裝飾、添加設施、設置廣告牌匾的,應保持與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相協調。8.加強保護村中心池塘和古井,對池塘與街道鏈接處采用傳統石材加固和環境整治,保護傳統的開放空間,禁止新建;盡量采取景觀手法以最小的土方
18、量進行環境美化。9.對核心保護區內對傳統村落整體風貌有不良影響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應采取拆除和整治措施。對核心保護區內的殘破古建筑,如確實無法修復但又存在安全隱患,經審批后,可以進行清理,但需保留其墻基,以盡可能保存古建筑的歷史信息。10.對核心保護區內除歷史建筑以外的建筑進行維修、翻建、整治及更新前,有關單位和個人應將施工方案和相關圖紙報送信陽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工程結束后,保護主管部門應組織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測量、記錄,必要時,可重新確定建筑類別。11.對核心保護區內街巷兩側建筑、歷史環境要素等進行外部修繕裝飾、添加設施、設置廣告牌匾的,應保持與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相
19、協調。有關責任人應當將設計方案報請新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文物主管部門根據新增設施的高度、體量、色彩和樣式等進行審核,使之與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相協調。第十九條第十九條 建設控制建設控制地帶管理地帶管理措施措施 韓山村為保證村莊整體格局與風貌,在建設控制地帶的保護措施采取嚴格控制、風貌整治等手段。1.對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筑保護與整治措施依據核心保護區的建筑分類保護與整治措施。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5 2.韓山村建設控制地帶的建成區緊鄰核心保護區,建筑層數應控制在 1 層,禁止新建或翻建二層建筑,檐口不宜高于 2.5m,屋脊不宜高于 3.5m。對建設控
20、制地帶內現存廢墟、質量較差的建筑所在區域允許適當進行改、新建活動。對新建的建筑進行控制,建筑外觀應與周邊傳統風貌相協調,不得破壞傳統街巷格局、空間尺度。建筑外裝宜使用傳統的技藝與傳統的材料。3.在建設控制地帶內新建構筑物,如涼亭、指示牌、旅游標示等,應采取自然原生態材料,如有需要土方工程應考慮以土方工程較小、易拆卸、可循環為優選。有關單位和個人應將擬建部分建筑或構筑物應將高度、體量、色彩、使用性質等信息報送新縣政府審核,經批準后方可執行。4.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對村內重要歷史環境要素,應采取立牌劃定核心保護區域,嚴格執行保護措施;嚴禁隨意向溪水、水塘內傾倒垃圾等行為。第二十條第二十條 環境環境協
21、調區保護協調區保護措施措施 1.環境協調區內采取嚴格控制、風貌協調的措施。2.韓山村協調區主要為山體、農田、林木等非建設地帶,如發展需要建設應考慮最小限度破話周邊自然環境和易拆除的設計手法為主。3.對環境協調區內的建筑保護與整治措施依據保護范圍的建筑分類保護與整治措施。4.控制好環境協調區內的自然環境,加強環境協調區內的植被種植與保育,注重保護山體,嚴禁開山采石等破壞性活動。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嚴禁隨意向河道內傾倒垃圾等行為。5.環境協調區內的梯田和山林,為非建設用地。不得隨意新建道路,新建道路在尺度上要與傳統街巷保持一致。原則上不得進行新建、擴建等建設活動,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景觀構筑物
22、除外。第第四四章章 保護措施保護措施 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一條 自然景觀自然景觀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措施 1.保護周邊山體形態及植被。加強對周邊山體、古樹林、竹林等自然山體景觀的保護。2.保護村周邊的農田,保護現有耕地規模,禁止占用耕地進行商業及住宅建設開發。3.保護村內水系,禁止向傾倒垃圾及其他污染物。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二條 傳統傳統格局的保護措施格局的保護措施 1.保護村落坐北朝南、聚族而居的傳統格局。2.規劃保護韓山村現有的傳統格局形式。禁止任何行為破壞原有格局。3.加強保護傳統村落的道路網、空間布局形態以及村落平面形態。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禁止私自建設,破壞現有的傳統格局。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三條
23、 傳統建筑的傳統建筑的保護保護措施措施 對韓山村的建(構)筑物,按照其保存現狀、保護等級采取修繕改善、保留、整治、改造、更新等措施。1.維修改善:主要針對韓山村內大多建筑風貌較好,而質量上多因年久失修有部分結構墻體破損等建筑,在維修時應首先最大限度的還原原本的歷史面貌和保留原本的歷史痕跡不被破壞,同時可根據需求增加室內衛生設施。并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2.保留:對于質量好的傳統建筑,進行保留。對于與傳統風貌協調,且建筑質量合格的建筑予以保留,同時可增加衛生設施。3.整治:對村內與傳統元素相沖突的部分,盡可能的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同時風貌相協調的前提下可建筑進行內部改造和提升 4.改造:對于嚴重影響
24、傳統風貌的建筑;可采取結構改造、減層、更換屋面等改造手法,使之與傳統風貌相協調。5.更新:對因質量較差或已成廢墟傳統建筑和協調建筑的建筑,因功能需要可原地重建,但在建造技術上盡量再用現代的工藝,在風貌上應與傳統相協調。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6 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四條 建筑建筑整治指引整治指引 1.屋頂:屋面色彩應保持為青灰色,屋頂應采用青瓦鋪面,鋪裝樣式應保持陰陽瓦的形式,坡度保持在 30左右,前后挑檐在 50-60cm 左右。2.高度體量:傳統建筑應保持為三開間,檐口高不超過 3 米,正脊高不超過 4.5 米。3.墻體:墻體在色彩上因延續傳統的土黃
25、色和青磚的顏色,砌筑方法上采用傳統的夯土、土坯磚、青磚的砌筑方法。4.墻基:墻基有收分,砌筑上采用自然的毛石干砌而成,拐角處采用較大石塊成踏步式。5.門:韓山村大門樣式一般較為樸素,主要為平開木板門,一般位于明間的正中。6.窗:窗戶應采用木制門窗,樣式應為花格窗和直棱窗窗。位置與大小應保持與建國前形式相同。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五條 歷史環境要素的歷史環境要素的保護保護 對古樹、古井、池塘、紫藤等歷史環境要素進行登記掛牌,簡要描述其性狀。嚴禁任何人對上述環境要素做任何移動、破壞等行為,采用傳統工藝對其本身進行保護修繕,保持其周邊環境的風貌協調控制。名稱名稱 現狀現狀 保護措施保護措施 池塘 池塘位于
26、村子中央,主要功能是作為村民消防和農業生產用水,村內淤泥較多,缺乏治理。對池塘周邊環境進行清理,禁止污水等倒入池塘內;對池塘進行定期清理,保證居民能正常生活用水;建議立牌保護。古井 1 古井 1 位于韓山村村內兩個池塘之間,井水清澈,原功能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現今已經無人使用。缺乏保護,周邊雜草叢生。對古井進行定期清理,保證居民能正常生活用水;改善水井周邊的環境,清除雜草;立牌保護。古井 2 古井 2 位于村內池塘中間,現功能是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缺乏保護。古井進行定期清理,保證居民能正常生活用水;立牌保護。古樹 韓山村內古樹主要為皂角樹、麻栗樹、國槐、銀杏等多為百年以上的古樹,村內缺少保護意
27、識,少數古樹已經出現死亡跡象。首先立牌保護,劃定保護范圍,定期對其生長狀況進行檢查。千年紫藤 1 紫藤 1 位于韓山村北部的紫藤棚山上和北部農田旁,現今周邊雜草和落葉堆積無人處理,缺少防火措施 立牌保護,清理周邊雜草,并立牌明確禁止煙火。千年紫藤 2 紫藤二位于村莊北部的農田旁與路邊古樹纏繞在一起,目前生長狀況良好。立牌保護,定期檢查其生長狀況和根系穩定情況;防止水土流失。古樹群 村內現有三處古樹群,分別位于村莊建設區北部和西側,主要為楓香樹,多在百年以上。局部有垃圾堆積現象。定期清理雜草,禁止亂丟垃圾,加強防火措施。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六條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
28、產主要為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及與其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規劃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措施有:(1)做好文化空間的建檔和掛牌工作(2)還原文化空間的文化功能屬性(3)通過多種手段加強對文化空間的展示、宣傳(5)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7 第第五五章章 發展規劃發展規劃 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一條 發展定位發展定位 將韓山村打造成以傳統特色的優質生態古村落的。以傳統古村落和自然生態環境為載體,依托香山湖旅游區,發展生態旅游,主要以休閑度假、生態科普、傳統文化及特色農產品等項目,將韓山村打造為大別山地區傳統特色、生態旅游度假村。第三十
29、二條第三十二條 產業產業規劃規劃(一)旅游產品策劃旅游產品策劃 在優勢資源和特色資源的基礎上,以古村落、古民居、傳統文化、生態資源、特色產品的開發為主導,以休閑度假和科普學習為核心,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村莊亮點。同時并用新舊對比等手法,已達到提升村莊品質和激活村莊活力的目的。(1)傳統與科學新舊展示 在韓山村內設立傳統文化和現代自然科學展館,展示方式主要以圖解、人工講解和一比一實物展示等方式向游客和學生們展示傳統豫南古村落的文化與工藝以及香山湖自然景區內動植物生長生活方式。通過圖文的講解再到真實的體驗,讓人們對傳統文化、傳統工藝和自然科學更深刻的了解。(2)田園休閑體驗游產品 韓山村北部的農田位
30、于村后的平地上視野開闊,周邊綠樹環繞,利用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打造田園體驗園。(3)休閑度假 將韓山村打造為游人休閑度假的場所,對傳統建筑改造、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增加餐飲、咖啡、展館、醫療、文體中心、景觀亭等;并通過建筑改造和新建完善村內住宿設施(如青年旅社和精品民宿),以滿足各旅客的需求。(二)旅游旅游線路規劃線路規劃 韓山村旅游規劃主要分為村內旅游路線和村外旅游路線。村內路線:以村落中心景觀休閑區為核心周邊分布特色商店、餐飲、紫藤展館、傳統生活體驗區、農耕休閑體驗區。村外旅游路線:由香山湖入口香山茶廠普濟寺韓山度假區紅軍洞/旗把山東灣古樹袁五爺墳紅臉將軍墓將軍洼景區大門。(三)旅游旅游區劃區劃
31、 為了方便后期旅游發展,對將來形成的游客群和原住民實行分區管理辦法,盡可能的減少因為旅游業的興起對原住民生產生活產生影響:主要分為四個片區:服務中心區、民俗區、傳統生活區、田園體驗區。中心服務區以池塘為中心和周邊主要以特色超市、日用品商店、餐飲、展館和文體中心為主,主要服務于村民和游客;民宿區主要位于村莊北部的主要由青年旅社和傳統民居改建成的精品民宿;傳統生活區主要為原住民生產生活的片區,并支持原住民開展農家樂等副產業。(四)旅游服務設施旅游服務設施 在旅游服務及管理和設施布置時,各項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經濟合理,使各游覽景點和旅游項目附近均有舒適方便、細致周到的旅游服務。同時,充分利用傳統建筑
32、打造特色服務,在對傳統建筑的整體保護的基礎上使其煥發新的活力。(1)旅游管理服務類設施 為景區提供管理服務的設施。主要包括如下幾類:講解指引服務設施。主要提供韓山村旅游服務指引、香山湖景區地圖、解說人員服務、村標等,主要布局在游客服務中心內。醫療及衛生設施。醫療衛生是旅游活動不可缺少的保障,在文體中心內設立醫療急救點共 1 處,配備醫務人員及醫療設備。在村內中心設共廁所,方便游客需要。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8 安全措施。在水塘邊、溝渠邊等危險處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對游客進行旅游安全教育,定期對旅游區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及時維修、加固,確保游客人身安全
33、。防災設施。強化村民及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及時查找和清除安全隱患,配備基本安全設施,確保旅游區游客、旅游從業者、當地村民的人生財產安全。按需要設置在各景點內。特殊人群設施。包括提供嬰幼兒服務、老年人服務以及殘障人士服務點,主要依托各個旅游節點一并設置。(2)旅游服務類設施 為旅行者提供必要游憩服務配套及生活服務的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住宿設施。根據對香山湖景區游客規模的預測,至 2020 年游客量達到 77.3 萬人次,旅游區床位需求 3600 張。農家旅館需要 1500,而根據韓山村整體的建筑數量和考慮過多游客對原著民和環境的影響,此次規劃將旅游住宿人數控制在 80 個床位。將池塘東側韓增國
34、宅改為青年旅社,村子北部民居片區作為精品民宿,其他民居可根據各家自愿開展民宿。餐飲設施。規劃位于村莊中心設置 1 處餐廳,1 處咖啡廳。餐飲需求主要為:地方特色小吃、無污染的農家綠色菜肴、風味特色菜。富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和無污染的農家綠色菜肴最能滿足大部分游客的飲食需求。商業設施。在開發旅游商品時,應重點開發地方性、文化性、藝術性、審美性和紀念性的旅游商品,建立特色商品店為主的設施類型,可將部分傳統民居改造為特色商品店。對于建筑質量較差的建筑可通過改造更新新的功能,配合村莊發展如池塘北側質量較差的房子改為展館;東側的廢墟重建改為村內文體中心,及服務村民也服務游客。第第六六章章 人居環境規劃人居環
35、境規劃 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三條 人口預測與用地布局規劃人口預測與用地布局規劃(一)人口人口預測預測 根據國家有關計劃生育政策和新縣“十二五”規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指標,結合田鋪鄉近幾年農村人口的實際自然增長率和村委提供的歷年人口統計表等情況。因韓山村村內空心化較為嚴重,在近期內人口增長幅度較小于,因此人口增長率取4;但有考慮今后香山湖景區內游客量的大幅提升和韓山村今后位于香山湖景區定位,因此在保持原有的人口增長率的基礎上再增加預計最大游客量人數約 80 人。近期建設規劃(20162020 年)人口:180 人。遠期控制規劃(20212025 年)人口:186+80=266 人。(二)土地土地利用
36、規劃利用規劃 規劃用地統計表規劃用地統計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用地面積(公頃)占地比例(%)大類 中類 小類 V V 村莊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 1.831.83 15.8415.84 V1 村民住宅用地 1.12 9.71 V11 住宅用地 0.85 7.37 V12 混合式住宅用地 0.27 2.34 V2 村莊公共服務用地 0.11 0.95 V21 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0.11 0.95 V3 村莊產業用地 0.14 1.2 V31 村莊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0.14 1.2 V4 村莊基礎設施用地 0.46 3.98 N N 非村莊建設用地非村莊建設用地 0.580.58 5.025
37、.02 N1 對外交通設施用地 0.58 5.02 E E 非建設用地非建設用地 9.149.14 79.1479.14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9 E1 水域 0.08 0.69 E2 農林用地 4.32 37.41 E3 林地 4.74 41.04 合計合計 11.5511.55 100100 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四條 道路系統道路系統規劃規劃 1.道路系統 村落入口至池塘處公路采用毛石鋪地,路面不足 4 米處拓寬至 4 米,以保證消防車通過。村落內支路由原土路路面改為石材路面,路面一側或兩側留排水溝。2.停車設施 位于香山湖景區內設有大型停車場,韓
38、山村村口處設沿街停車位以滿足少數車輛停放和本村居民出行停車使用。第三十五條第三十五條 給水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 1.給水規劃原則 1)從韓山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經濟合理。2)依據村莊發展規劃、經濟狀況和水量需求,統籌規劃,分期實施。合理利用、優化配置水資源,優先保證優質水源供生活飲用。3)給水處理工藝規劃應力求安全可靠,操作管理方便。2.用水量預測:預測規劃期末人口共 266 人,綜合用水標準為 150 升/人日,預測用水量為 39.3 立方米/日。未預見用水量按生活用水總量的 10%計算,此片區的日平均用水量總量約為 43.2 立方米/日。3.供水設施規劃:1)采取集中式供水。供水水
39、源為東側山體上的水源。水源井周圍 30 米范圍內,不得設置廁所、滲水坑、糞坑、垃圾堆和廢渣堆等污染源,水源井上水和上坡方向控制范圍擴大至 60 米。2)供水管網:規劃采用室外消防管網與生活給水管網合用,給水管道沿道路布設。為保證供水及消防的安全可靠性,滿足供水要求,在管網不超過 60 米的間距布置消火栓,滿足消防要求,供水主管及承擔消火栓的支水管徑不小于 DN100。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六條 排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規劃 1.排水機制 雨、污水均采用重力自流排放,結合村莊發展需要,實行雨污分流制,主要采用地表徑流直接排入地下。規劃片區以及各設計旅游接待點內產生的污水,必須經過化糞池處理;部分居民點產生
40、的污水經無害化處理后排入水體,糞便采用沼氣處理后用作農肥。2.排水量預測 日平均污水量按日供水量的 80計,規劃遠期日平均生活污水量為 34.6 立方米/日。3.污水系統 以減少埋深和不設提升泵站為主要原則,充分結合實際地形,合理布置,污水經收集后進行集中處理,排水坡度在滿足規范的情況下,盡可能接近道路坡度。韓山村根據地形采取分片污水處理,污水靠自重由各家各流入污水處理設施,在經污水處理后,自然排入地下,所有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均應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91996)污水處理設施采用。污水管網管材采用鋼筋混凝土管,規劃區村道路上的污水管最小管徑采用 DN200。保留村內支路的部分明渠,支路
41、的明渠收集的污水通過道路的截污暗渠排入污水管網。內所有的明渠都必須裝蓋板,避免污水臭氣影響居民的生活。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七條 電力工程規劃電力工程規劃 1.負荷預測 負荷預測采用單位面積指標法:公共設施用地用電負荷指標取 50W/,單套住宅采用 5KW/戶(按每戶 4 人考慮),其他用電按總用電量 20%計算,同時率取 0.9,規劃區內總計算負荷為 392.4KW。2.電源 規劃在村東南角設電變箱,將 380V 的電通過變電箱引出 220V 電力線,接入各用戶。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0 3.供電線路敷設 目前村莊電力較為簡單,不能滿足村莊發展的需求
42、,在村莊東南角設電變箱,在鋪設電線管線采取,全村入地。4.室外照明 村內主要道路現無路燈,需要增設。建議采用有古典氣息的燈型,避免現代化的燈具和照明方式在古村內出現,新增路燈布置方式采用豎桿式和掛燈式兩種,照明燈具不宜過多,照度不宜過高,村內室外照明色調應以暖色調為主。力求既達到照明的功能性要求,又和村落景觀緊密結合的照明形式。第三十八條第三十八條 電信工程規劃電信工程規劃 1.容量預測 村民住宅指標按 1 門/戶(按每戶 4 人考慮),公共建筑按 1 門/50 平方米測算,并考慮適當備用,則韓山村電話門數約需63 門。有線電視終端標按 2 個/戶,有線電視終端 102 個。2.線路規劃 村內
43、無電信線路,在規劃原則為:“全村入地、光纖入地”。設電信接入點位于村莊東南側,由水塝村引入。3.無線通信網絡規劃 設置聯通和電信信號塔,站址按標準蜂窩結構布置,以滿足后期用戶發展的需求。電信機房、無線通信機房應盡量共用。4.有線電視規劃 規劃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 100%,規劃區內有線電視一級傳輸實現光纜傳輸,逐步實現向數字化的過度。有線電視電纜與通信電纜同路徑一起埋地敷設。第三十九條第三十九條 管線綜合規劃管線綜合規劃 當工程管線交叉敷設時,自地表向下排列的順序宜為:電力電纜溝、電力電纜管道、通訊管道、給水管道、污水管道。在核心區外圍車行道下管線的最小覆土深度為 0.7 米,為便于排水支管接入
44、,市政道路下的雨水管原則上考慮覆土深度不小于2.0 米,污水管原則上考慮覆土深度不小于 2.5 米。管道建設優先次序宜為:污水管、供水管、通訊管、電力電纜管。第四十條第四十條 環衛設施規劃環衛設施規劃 1.規劃目標 在規劃區建設和管理中合理布置,完善各類配套環衛設施,建立與規劃區村經濟相適應環境綜合規劃目標建立先進的垃圾分類收集、密閉清運、衛生處理系統,規劃區道路清掃率達到 100,垃圾清運機械化程度達到 60,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60以上,糞便排放管道化水平 60以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100。妥善處理垃圾、糞便,防止環境污染,創造整潔的規劃區環境;使環衛設施合理布局,做到垃圾減
45、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2.垃圾處理 每戶配備一個垃圾桶,村內設 4 個分類垃圾箱。沿主要道路每隔 100 米范圍內設置一個垃圾箱,村內垃圾統一收集運至新縣縣城焚燒爐焚燒。3.公共廁所 在村落范圍內規劃公共廁所 1 處,位于村莊公共中心地區。公共廁所均應采用三格化糞池式等方式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布置公共廁所應確保旅游景觀節點的環境,其建筑形式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一條 公共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服務設施規劃 本次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包括,文體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商業服務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其中:1.文體、醫療衛生設施:規劃修復池塘東側坍塌的民居作為文體中心使用,并在內部增設醫療衛生室。2.
46、商業服務設施:規劃池塘北側將原有民居改為日用商店,原坍塌建筑重新改建作為村內展館使用,(增設餐飲、咖啡廳、特色商店、)青年旅社、精品民宿等。3.旅游服務設施:在文體中心和餐廳之間設公共衛生間 1 處。在村口道路靠崖一側設小型停車位。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1 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二條 綜合防災規劃綜合防災規劃(一)防洪防洪規劃規劃 防洪標準關系到規劃區村民生命和財產安危,其指導思想為防洪與排澇相結合。麻嶺河水位的季節變化十分明顯,梅雨期和臺風期雨量多且集中,河流流量大。在豐水期洪水對村莊有一定的威脅,有必要進行防洪規劃,防洪標準為 10 年一遇。定期對
47、河道進行清淤,疏浚,在主汛期,由村委會組織義務巡邏人員,對河堤進行巡邏,確保汛期安全。(二)抗震防災規劃抗震防災規劃 1.防震規劃原則 地質災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破壞,誰負責;誰受益,誰治理”的原則,具體內容如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以群策群防為主;對一般性地質災害,以截排水工程及生物工程為主,穩定性很差的地質則以避讓為主。“屬地管理,分級管理”。根據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應搞好轄區內的地質環境保護,負責轄區內地質災害的監測工作;對行政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管理。“誰破壞,誰負責”。由于人為不合理切坡、填土加載、毀林開荒等
48、工程活動所引起的地質災害,應由負責該工程的有關單位及個人承擔責任,負責治理。“誰受益,誰治理”。對危及具體工程和單位的地質災害,應由受益的單位和個人負責治理。2.防震措施 根據 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GBl83062001)和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規劃片區抗震設防烈度為 6 度區。規劃一般建筑物按 6 度抗震設防,重要建筑、大型公建及生命線工程按 7 度抗震設防。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以專業部門的地質勘探資料為依據。規劃建設工程盡量避開陡巖地區,避免高切坡和深開挖;作好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發現不良地質現象時及時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加強對高切坡、深開挖建設工程的管理,作好合理定點
49、、科學勘察設計、規范施工、認真監理、嚴格驗收、定期檢查以及后期跟蹤監測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質條件復雜,禁止布置建筑物和構筑物。建筑工程應以詳細地址勘察資料為依據,同時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確保工程安全。地質災害低易發區規劃基本不受限制,可以布置多層建筑。3.規劃利用片區內部車行道路為緊急疏散通道,保證主要道路的通暢,以滿足災害發生時緊急避難的需要。道路系統要保證通行能力,起到防災疏散通道功能。4.規劃在游客服務中心設置應急指揮中心,在衛生室設置應急醫療中心,同時以 250 米為服務半徑利用規劃后廣場等開闊活動場地,作為火災、地震等災害發生時的應急避險用地。(三)消防規劃
50、消防規劃 1.消防規劃原則:村莊消防必須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和“以人為本、科學實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規劃原則。在古建筑集中的區域,應依據國家頒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開展工作,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2.加強消防宣傳教育。應加強消防宣傳和教育,在村民活動中心設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識的固定消防宣傳點;山林重點防火區域應設置防火安全警示標志。加強居民防火意識,普及救火設備使用知識,古建筑內配備相應的滅火器,設置簡易消防救火點,保證消防車到韓山村交通可達性和交通時間。3.消防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消防責任制。村民委員會應當開展群眾性消防工作,制定防火安全公約,在村內建立義務消防隊
51、,承擔日常消防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2 工作,并定時進行消防演練。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由鎮人民政府應予以指導和監督。應設火災報警電話,與城市消防指揮中心、供水、供電、供氣等部門應有可靠的通信聯絡方式。4.消防安全布局要求 現狀進村主路保證在 4 米,確保消防通道暢通,預留回車場地。規劃片區建設應嚴格控制消防防火間距,保證消防通道暢通。加強規劃片區建筑消防設施管理,開展對建筑防火設計的審核工作。5.消防供水規劃 鋪設消防水管,水管與水池均與給水管設施共用。結合規劃給水管網按 60 米服務半徑的要求布置 3 處消防栓。6.其他 改進村莊用火火源,民
52、居建筑減少使用木材等作為火源;對民居建筑內部加強改造,提高用火房間的防火等級。廚房場所配備手提式滅火器。逐步改造供電線路,防止私搭亂接。1kv 及以上架空電力線路不可跨越可燃屋面的建筑。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三條 環境環境保護保護規劃規劃 1.環境保護規劃目標 環境保護總體目標是遵循可持續發展思想,切實保障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使規劃片區各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實現規劃區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根據規劃區發展現狀和總體規劃用地布局進行環境分區,確定環境保護目標。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使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執行。保持規劃區村環境清潔、優美、安靜,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持森林植被不
53、被破壞,森林覆蓋率在保持現有水平的情況下不斷提高。2.保護控制要求 規劃區大氣環境質量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 中的二級控制。規劃區地表水按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 中的 III 類控制。規劃區地下水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484893 控制。規劃區的聲環境按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控制。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80以上,采取衛生填埋和高溫堆肥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危險固廢物要進行特殊處理,如醫療垃圾、建筑垃圾。第第七七章章 保護保護與與發展發展項目項目及投資及投資估算估算 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四條 政策保障政策保障 新縣人民政府應制定并頒布韓山村傳統村落的保護
54、管理條例,管理條例主要內容包括:1.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的劃定,應包括四至邊界、各項具體管理和環境治理要求。2.管理體制與經費,包括各級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機構的相關職責。3.根據規劃內容制定保護管理內容及要求。4.制定對保護行為的獎勵以及對破壞活動的處罰措施。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五條 管理機構管理機構 建議組建管委會,對古村落、文物保護單位及區內其它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直接綜合保護管理。任何新建和改建工作均需得到管委會與相關政府部門多方認可,方可實施。建議建立責任規劃師制度,由經相關管理部門授權的責任規劃師協助對區內建設方案進行審批。完善機構體系,盡快組建檔案資料庫、監測站、事業
55、研究機構,并與地方相關專業機構合作。第四十六條第四十六條 保護保護與發展與發展項目項目 近期規劃年限為 2016-2020 年,主要對規劃區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的進行保護整治,對整個規劃區內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性改造,并圍繞旅游開發完善旅游設施的配置。項目主要為公共服務設施、特色旅游以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3 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將現狀道路進行路面改造,以滿足交通出行需求及消防安全需求。完善村莊步道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部分規劃片區給排水管道敷設,改造低壓電網及近期建設地區的電網建設工程,按具體要求設置公共廁所和垃圾
56、箱,池塘清淤與整治。公共服務設施:本地民宿展館、文化大禮堂 旅游服務設施:咖啡廳、餐飲、特色商店和民宿改造等商業設施修建。具體保護整治項目包括:具體保護整治項目包括:1.建檔與掛牌 對古村內所有傳統建筑(建議)建立歷史建筑檔案,真實記錄歷史信息和保存狀況;在村莊出入口樹立明顯的標志牌,標明韓山村歷史沿革、概況特色、保護區劃等。2.核心保護區內重點建筑的保護與整治 對村內的所有傳統(建議)建筑進行保護,對核心保護區內村莊的公共空間保護原有周邊傳統建筑外貌,池塘景觀和環境整治工作,對核心保護區內具有質量較差的建筑進行搶救式維修,保護傳統風貌的連續性。3.傳統建筑周邊環境整治 整治傳統建筑周邊環境,
57、對溝渠進行整治,營造良好的田園景觀。第四十七第四十七條條 近期保護近期保護與與發展發展項目項目及及投資估算投資估算 時間時間 項目大類項目大類 項目項目名稱名稱 資金資金估算估算(萬萬元)元)合計合計(萬(萬元)元)2016年 傳統建筑修繕 池塘周邊傳統建筑修繕工程 80 285 環境整治 中心池塘環境整治 5 市政基礎設施改善 給排水工程 150 消防系統工程 10 電網入地工程 40 2017年 傳統建筑維修 村莊其他傳統建筑修繕工程 100 155 其他建筑改造 村莊入口處不協調建筑改造工程 10 市政基礎設施改造 修建 1 座公共廁所 5 道路改造工程 20 旅游設施修建 改造旅游服務
58、中心及停車場 20 2018年 其他建筑整治 不協調整治工程 20 115 環境整治工程 村內街巷及周邊環境整治工程 30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重建文體中心 25 完善旅游服務設施 咖啡廳及展館改造工程 20 餐廳改造工程 20 2019年 其他更新工程 村內廢墟建筑復建工程 80 170 歷史環境保名木古樹保護和古井整10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4 護工程 治工程 完善旅游服務設施 青年旅社改建工程 20 5 戶民居改建工程 60 2020年 日常維護工程 古樹、古井、池塘日常維護工程 20 28 完善旅游服務設施 環境整治 村內景觀小品及戲臺建
59、設 2 商店改造 5 旅游標示 1 總計 753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5 第第八八章章 附則附則 第四十八第四十八條條 成果內容成果內容 本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說明書和規劃圖紙三部分。第四十九第四十九條條 編制主體編制主體 本規劃由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文物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村工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第五十第五十條條 規劃調整規劃調整 本規劃自批準之日起實施。一經批準,原則上不得調整。因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確需調整的,由信陽市新縣人民政府提出專題報告,經縣級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組織編制
60、調整方案。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韓山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文本)16 圖紙目圖紙目錄錄:現狀篇現狀篇 1、區位圖 2、自然環境分析圖 3、傳統格局分析圖 4、用地現狀圖 5、交通現狀分析圖 6、現狀建筑風貌分析圖 7、現狀建筑質量分析圖 8、現狀建筑年代分析圖 9、現狀建筑層高分析圖 10、傳統建筑分布圖 11、歷史環境要素分布圖 保護篇保護篇 12、保護區劃 13、建筑整治措施 14、傳統建筑整治引導圖 15、歷史環境要素保護措施 1 16、歷史環境要素保護措施 2 發展篇發展篇 17、規劃總平面 18、用地規劃圖 19、交通規劃圖 20、旅游路線規劃圖 21、總體旅游路線規劃圖 22、給水工程規劃圖 23、排水工程規劃圖 24、電力工程規劃圖 25、環衛設施規劃圖 26、消防設施規劃圖 27、防災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