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古雷港區至武平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東留段A3合同段橋梁工程交工驗收前外觀檢測報告 xx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20 15年5月15日 目 錄 一、前言1二、工程概況1三、檢查依據4四、檢查內容及方法4五、檢測結果7六、建議15附錄1 中山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16附錄2 上峰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17附錄3 扁嶺中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21附錄4 扁嶺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22附錄5 九直上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24附錄6 高寨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25附錄 5. 工程照片28一、前言 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交通部2004年第3號令)和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驗
2、收辦法實施細則(2010年第65號令)的有關規定,受龍巖古武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xx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07日至5月15日對福建省古雷港區至武平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東留段A3合同段標橋梁工程交工驗收前進行外觀檢測,具體的工程概況和檢測結果報告如下:二、工程概況古武高速公路武平十方至東留段A3合同段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溫州市交通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負責監理,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 本合同段共有橋梁1871.1m/6座,其中大橋1774.6m/5座,中橋96.5m/1座。1、中山大橋中山大橋起始樁號為K20+572.000,終止樁號為K20+76
3、0.500,橋跨中心樁號為K20+667.000,橋長為188.5m。本橋平面位于R=1100,Ls=220的右偏曲線上;縱面位于i=3.8%的上坡路段。本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剛構)體系,全橋共2聯,跨徑組合為3x30m+3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3#墩、6#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2#墩為固結墩,其余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3#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下部橋墩采用柱式墩,最大墩高39.68m,基礎采用樁基礎,十方臺采用U臺、擴大基礎,東留臺采用柱式臺、樁基礎。其中1#、4#、5#墩為直徑1.5m雙柱墩,2#、3#墩為直徑2m
4、雙柱墩。2、上峰大橋上峰大橋左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K21+060K21+974,橋長為914.0m,右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K21+060K21+982,橋長為922.0m.橋跨中心樁號為K21+517.000,整幅橋長為918.0m。本橋平面位于整體式路基段內。橋梁位于直線接A=509.902緩和曲線接R=1300m的左偏圓曲線上,在K21+566.489處接緩和曲線,K21+766.489處接圓曲線。全橋縱面位于有兩個變坡點范圍內,變坡點樁號其一為K21+050,標高358.150m,曲線要素為R=20000m,T=130.0m,E=0.442m,i1=3.8%,i2=2.5%的凸形豎曲線;
5、其二為K21+800,標高376.900m,曲線要素為R=20000m,T=130.0m,E=0.423m,i1=2.5%,i2=3.8%的凹形豎曲線。 全橋共五聯,主橋一聯,十方岸引橋一聯,東留岸引橋三聯,跨徑組合為(430)+(65+120+120+65) +(430)+(530)+(530)m。其中主橋65+120+120+65m采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箱梁;引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剛構)預應力混凝土T梁。其中0#臺、4#墩(十方側)、8#墩(東留側)、12#墩、17#墩、22#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4#墩(東留側)、8#墩(十方側)設置為盆式支座,2#、3#、5#、6#、7#
6、、9#、10#墩為固結墩,其余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4#、8#墩設置D240型伸縮縫,12#、17#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 其中1#右,12#17#,18#左,20#,21#左為直徑1.3m雙柱墩;11#、18#右,21#右為直徑1.5m雙柱墩;4#、8#墩為(6.5m*3m)矩形空心墩;2#、3#、9#、10#為6.5m*2矩形空心墩;5#、6#、7#為6.5m*2m雙肢薄壁實心墩。橋臺采用重力式U型臺,明挖擴大基礎。 3、扁嶺中橋扁嶺中橋起始樁號為K23+675.000,終止樁號為K23+771.500,橋跨中心樁號為K23+723.500,橋長為96.5
7、m。本橋處于整體式路基段,平面位于R=1650m右偏圓曲線上,縱面位于0.8%的上坡段上。本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體系,全橋共1聯,跨徑組合為3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3#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1#、2#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3#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 其中1#、2#為直徑1.5m雙柱墩,基礎采用樁基礎,十方臺采用柱式臺、樁基礎,東留臺采用U臺、擴大基礎。4、扁嶺大橋扁嶺大橋左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K23+839.6K24+060.4,橋跨中心樁號為K23+950,橋長220.8m,右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K23+839.6K
8、24+091,橋跨中心樁號為K23+965,橋長251.4m。本橋處于整體式路基段,右幅較左幅多一跨,橋梁分幅繪制。平面位于R=1650m的右偏圓曲線上,縱面位于i=0.8%的上坡路段上。本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體系,左幅共2聯,跨徑組合為4x30m+3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4#墩、7#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2#墩為固結墩,其余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橋臺均采用U臺、樁基礎;右幅共2聯,跨徑組合為4x30m+4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4#墩、8#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1#、2#、3#墩為固結墩,6#墩采用橡膠支座,7#墩采用盆
9、式支座。十方臺采用U臺、樁基礎,東留臺采用U臺、擴大基礎。左右幅下部構造橋墩采用柱式墩,基礎采用樁基礎, 其中1#,2#、3#為直徑1.8m雙柱墩;4#、5#、6#、7#右幅為直徑1.5m雙柱墩。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4#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 5、九直上大橋九直上大橋橋跨中心樁號為K25+559.5,左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K25+466.500K25+653.500,橋長187m,右幅橋梁起訖點樁號為: K25+463.000K25+653.500,橋長189.5m。本橋處于整體式路基段,平面位于直線上,縱面位于R=20000m的凹曲線上。本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體系,全橋共
10、2聯,跨徑組合為3x30m+3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3#墩、6#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2#墩為固結墩,其余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3#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左幅十方臺采用柱式臺、樁基礎,東留臺采用肋板臺、樁基礎,右幅十方臺采用U臺、樁基礎,東留臺采用承臺分離式臺、樁基礎。其中1#、2#墩為直徑1.5m雙柱墩,基礎采用樁基礎;3#、4#、5#墩為直徑1.3m雙柱墩,基礎采用樁基礎加承臺基礎。6、高寨大橋高寨大橋左線橋梁橋跨中心樁號為ZK25+925,起訖點樁號為:ZK25+804.600ZK26+051.300,橋長246.7
11、m;右線橋梁橋跨中心樁號為K25+925,起訖點樁號為:K25+804.600K26+045.400,橋長240.8m。本橋處于分離式路基段,左線位于直線及Ls-180m的左偏緩和曲線上,右線位于直線及Ls- 200m的左偏緩和曲線上,縱面位于i3.8的上坡路段上。 本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體系,全橋共2聯,跨徑組合為4x30m+4x30m,上部主梁采用30m預應力砼預制T梁,其中0#臺、4#墩、8#臺支座類型為四氟板支座,5#墩右幅采用盆式支座,其余橋墩采用橡膠支座。本橋橋臺處各設置一道D80型伸縮縫,4#墩設置D160型伸縮縫。下部橋墩采用柱式墩,所有橋墩均為直徑1.5m雙柱墩,基礎采用樁
12、基礎,左線東留臺采用U臺、樁基礎,其余橋臺采用柱式臺、樁基礎。三、檢查依據(1)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交通部2004年第3號令);(2)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2010年第65號令);(3)公路橋梁盆式橡膠支座(JT391-2009);(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JTG D62-2004);(6)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4-2004);(7)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8) 經批準的橋梁施工圖設計及設計變更文件;四、檢查內容及方法1.檢查內容(1)基礎及下部
13、構造基礎:墩臺可見基礎沖刷、淘空等狀況;墩臺身:構件的裂縫、露筋、蜂窩、位移狀況;墩臺帽:構件的裂縫、露筋、蜂窩等表面缺陷;墊石、擋塊:構件的露筋、空洞、蜂窩、麻面及裂縫等表面缺陷。(2)上部構造承重構件、一般構件:構件的裂縫,空洞、露筋、蜂窩、麻面、砼剝落、砼掉塊、露波紋管、露鋼絞線等表面缺陷。(3)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它 橋面:砼橋面的裂縫、露筋、砼剝落等表面缺陷;支座:支座裝置的完整性,支座的清潔、位置偏移、變形、脫空、不密貼、鋼板銹蝕等缺陷;橡膠支座的老化、外鼓、裂紋、破損等表面缺陷;支座的伸縮、硅脂油涂刷等情況;固定螺栓螺母損壞情況;砼防撞欄:構件的裂縫、露筋、蜂窩、麻面、砼剝落等表
14、面缺陷;伸縮縫:伸縮縫的阻塞、滲漏、變形、開裂、破損等缺陷。2.、檢測方法、儀器設備及檢測編號規則(1)檢測方法根據公路橋涵養護技術規范(JTG H11-200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針對現場橋梁實際情況,對xx標橋梁交工驗收前進行外觀檢測。(2)儀器設備手持式激光測距儀、鋼縫顯微鏡、裂縫觀測儀、數碼相機、望遠鏡、橋檢車等儀器設備。(3)檢測編號規則橋梁的左幅、右幅分別用Z和Y表示;梁片編號沿路線里程增長方向按單幅從右側向左側第一片梁編起。梁片編號的組成:左幅(Z)或右幅(Y)第跨第片梁(如圖1)。圖1(梁片的編號,如Z1-1)支座或墊石編號沿路線里程增長方
15、向按單幅從右側向左側第一個支座或墊石編起。支座或墊石編號的組成:左幅(Z)或右幅(Y)第跨第墩(臺)第個支座(墊石)(如圖2)。圖2(支座的編號,如Z1-11)T梁T梁橫隔板編號沿路線里程增長方向按單幅從右側向左側編起。T梁T梁橫隔板編號的組成:左幅(Z)或右幅(Y)第跨第道第塊。(如圖3)。圖3(T梁橫隔板的編號,如Z1-1-1)五、檢測結果 (一)主要缺陷情況1、中山大橋:支座開裂破損,有裂紋6處;2、上峰大橋:T梁翼緣板縱向裂縫流白灰1處,長0.4m;T梁翼緣板縱向裂縫1處,縫長3.0m,縫寬0.08mm;現澆箱梁翼緣板縱向裂縫流白灰2處,長0.8m-1.0m;現澆箱梁翼緣板橫向裂縫流白
16、灰4處,長各為0.3m;、現澆箱梁左側腹板水平裂縫流白灰1處,長0.8m;現澆箱梁左側腹板流白灰1處,長0.8m;支座開裂有裂紋12處;支座鼓肚2處。3、扁嶺大橋:支座有裂紋1處;支座破損1處。4、九直上大橋:支座鼓肚2處。5、高寨大橋:T梁翼緣板與腹板交界縱向裂縫2處,縫長均為2.0m,縫寬均為0.10mm;支座墊石缺角破損1處。(二)所有缺陷類型匯總表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注1中山大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未發現明顯缺陷;/主要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一般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1)、墩蓋梁頂垃圾未清理;1/2)、墩柱孔未封堵;1
17、/照片1-1支座系統原材料1)、支座開裂破損,有裂紋;6/照片1-22)、支座鼓肚;1/照片1-3支座安裝1)、支座與墊石、鋼板不密貼;4/2)支座旁木模未拆除;1/3)、支座下鋼板銹蝕;1/附屬工程橋臺護坡未發現明顯缺陷;/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注2上峰大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1)、T梁翼緣板縱向裂縫流白灰;1長0.4m照片2-12)、T梁翼緣板縱向裂縫;1縫長3.0m,縫寬0.08mm照片2-23)、現澆箱梁翼緣板縱向裂縫流白灰;2長0.8m-1.0m/4)、現澆箱梁翼緣板橫向裂縫流白灰;4長各為0.3m/5)、現澆箱梁左側腹板水平裂縫流白灰;1長0.
18、8m;/6)、現澆箱梁左側腹板流白灰;1長0.8m;/主要承重構件1)、現澆箱梁梁底掉塊露筋;3S=0.20.2- 0.40.4/一般承重構件1)、橫隔板頂部空洞露筋;2V均為0.50.20.1m/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1)、墩頂鋼筋頭未切割;1/2)、右側防震擋塊與邊梁密貼;2/支座系統原材料1)、支座開裂有裂紋;12/照片2-32)、支座鼓肚;2/支座安裝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2/2)、支座縱向偏離墊石中心;2偏離墊石中心5cm-10cm;照片2-43)、支座擠壓變形;3/照片2-54)、支座與上下鋼板不密貼;2/5)、支座與限位鋼條密貼;2/附屬工程橋臺護坡/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
19、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注3扁嶺中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未發現明顯缺陷;/主要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一般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未發現明顯缺陷;/支座系統原材料未發現明顯缺陷;/支座安裝未發現明顯缺陷;/附屬工程橋臺護坡未發現明顯缺陷;/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注4扁嶺大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未發現明顯缺陷;/主要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一般承重構件1)、橫隔板頂部掉塊露筋;1S=0.40.1照片4-1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1)垃圾未清理;3/2)臺身鋼筋未切除;1/照片4-2支座系統原材料1)、支座有裂紋;1/照片4-32
20、)、支座破損;1/支座安裝1)現澆連續段漲模頂住支座;1/照片4-42)、支座限位裝置未切除;5/附屬工程橋臺護坡未發現明顯缺陷;/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注5九直上大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未發現明顯;/主要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一般承重構件1)、橫隔板頂部空洞露筋;2S=0.30.1- 0.050.1/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1)、蓋梁頂垃圾堆積1/支座系統原材料1)、支座鼓肚;2/照片5-1支座安裝1)、支座與墊石、上鋼板不密貼;4/2)、支座被混凝土掩埋;/照片5-2附屬工程橋臺護坡未發現明顯;/序號橋梁名稱分部工程類別構件名稱主要缺陷類型描述數量規 模備
21、 注6高寨大橋上部構造砼結構裂縫1)T梁翼緣板與腹板交界縱向裂縫;2縫長均為2.0m,縫寬均為0.10mm2)、T梁翼緣板有裂縫修補痕跡;2照片6-1主要承重構件1)橫隔板掉塊露筋;1S=0.20.1m照片6-2一般承重構件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橋梁下部結構1)、墩柱上鋼筋頭未切割;1/支座系統原材料未發現明顯缺陷;/支座安裝1)、支座被砼掩埋;3/2)、支座旁木模未拆除;4/3)、支座臨時限位鋼條未拆除;1/照片6-34)、支座偏離梁底中心;1偏離梁底中心2.0cm;照片6-45)、支座墊石缺角破損;1S=0.20.2m照片6-5附屬工程橋臺護坡未發現明顯缺陷;/ 注: 1上部承重構件主
22、要指T梁、板梁、箱梁;一般構件主要指T梁T梁橫隔板、濕接縫、連續T梁現澆段等; 2 缺陷具體情況詳見附錄。六、建議一、建設單位組織參建單位及專家按照橋梁外觀檢查結果提出的缺陷情況,逐項進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制定針對性處理方案;對可能影響結構使用安全的缺陷,應進行論證并采取相應補強加固措施。對于所有整治后的病害應進行定期觀測,對于在觀測中發現舊病害有延展或新的病害產生,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結構在運營中安全。二、對于橋梁構件砼掉塊露筋、蜂窩露筋、空洞露筋的,應先擴大查找其缺陷范圍,再制定相應的整改處理方案。三、對于支座不密貼、脫空的,支座橡膠體懸出上鋼板的,應及時對支座按設計圖紙進行調整,
23、確保支座受力均勻、穩固和密貼。對于支座橡膠體開裂、外鼓的,應及時對其支座進行更換。四、對于預應力封錨端混凝土不密實或未封錨、鋼絞線外露等現象,應按相關的要求進行整改。五、對于橋梁縱向裂縫,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及相關單位和專家分析成因并專項研究處理方案,確保橋梁運營安全。六、建設項目存在的工程質量問題經由建設單位負責落實整改直至合格后,須向省質監機構提供相關整改、檢測、驗收資料,及專家論證資料等。附錄1 中山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1-1 中山大橋(左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
24、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2-1-5 支座與墊石不密貼;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3-3-4支座裂紋;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5-4-5 支座破損;2)、Z5-4-4 支座與墊石不密貼;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6-5-4 支座有裂紋;2)、Z6-5-5 支座旁木模未拆除;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Z3#墩蓋梁頂垃圾未清理;附表1-2 中山大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Y1
25、-0-4 支座開裂破損;Y1-0-5 支座下鋼板銹蝕;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右側混凝土護欄距2#墩2m,空洞露筋,V=0.50.20.1m;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Y3-3-3支座開裂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Y4-3-2,3,4 支座與上鋼板不密貼;Y4-3-5 支座下鋼板與墊石不密貼;Y4-4-1,2支座鼓肚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Y5-5-5 支座破損;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Y3#墩墩柱孔未封堵;附錄2 上峰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2-1 上峰大橋(左幅)主要缺
26、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0-1支座破損;2)、Z1-0-3支座開裂;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1)、現澆箱梁梁底,距5#墩30.0m,距左側腹板0.6m處,掉塊露筋,S=0.20.2m;2)、現澆箱梁梁底,距5#墩31.0m,距左側腹板0.0m處,掉塊露筋,S=0.20.2m;3)、現澆箱梁左側翼緣板,距4#墩20.0m,4處橫向裂縫流白灰,長各為.3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六
27、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七跨1)、現澆箱梁左側翼緣板,距7#墩50.0m處,縱向裂縫流白灰,長1.0m;2)、現澆箱梁右側翼緣板,距7#墩60.0,m處,縱向裂縫流白灰,長0.8m;3)、現澆箱梁左側腹板,距6#墩5.0m處,水平裂縫流白灰,長0.8m;4)、現澆箱梁左側腹板,距6#墩2.0m處,流白灰;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八跨1)、現澆箱梁梁底,距7#墩25.0m,距右側腹板1.0m處,蜂窩露筋,S=0.40.4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九跨1)、Z9-4T梁左側翼緣板,距9#墩10.0m處,縱向裂縫,縫長3.0m,縫寬0.08m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
28、現明顯缺陷第十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一跨1)、Z11-5T梁右側翼緣板,距10#墩3.0m處,縱向裂縫流白灰,長0.4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3-12-1支座縱向偏離墊石中心5cm;第十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5-14-1支座開裂;第十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7-17-2支座裂紋;2)、Z17-16-4支座裂紋;3)、Z17-16-
29、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第十八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8-17-3支座縱向偏離墊石中心10cm;2)、Z18-17-4支座與下鋼板不密貼;3)、Z18-17-5支座與上鋼板不密貼;第十九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19-18-3支座開裂;2)、Z19-18-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第二十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十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十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Z15#墩蓋梁右側防震擋塊與Z16-1T梁右側腹板密貼;附表2-2 上峰大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
30、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Y1-3-1橫隔板頂部空洞露筋,V=0.50.20.1m;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1)、現澆箱梁梁底梁底距4#墩8m,距左腹板0.5m,一處修補,S=0.10.1;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七跨1)、現澆箱梁右側腹板距6#墩2m,距梁底2m,一條橫向裂縫流白,長0.3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八
31、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九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12-12-2,3,5支座開裂2)、Y12-12-4,5支座鼓肚第十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十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
32、缺陷;第十八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18-17-2 支座鼓肚開裂破損;2)、Y18-17-4,5支座與限位鋼條密貼;3)、Y18-18-4 支座鼓肚第十九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Y19-19-1 支座開裂第二十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十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Y21-3-4 H橫隔板十方側空洞露筋,V=0.50.20.1m;1)、Y21-21-3,5 支座開裂;第二十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22-22-3,4支座擠壓變形;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2#墩頂鋼筋頭未切割;14#墩右側防震擋塊與14-1#
33、梁密貼;附錄3 扁嶺中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3-1 扁嶺中橋(左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未發現明顯缺陷;附表3-2 扁嶺中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
34、未發現明顯缺陷;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未發現明顯缺陷;附錄4 扁嶺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4-1 扁嶺大橋(左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Z2-1-4支座與Z2-1-5支座之間現澆連續段漲模頂住支座;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4-3-5 支座有裂紋;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Z6-1-1橫隔板頂部掉塊露筋,S=
35、0.40.1;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7-6-2 支座破損;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 Z7#臺垃圾未清理;2) Z7#臺身鋼筋未切除;3) Z4#墩蓋梁頂垃圾未清理;4) Z0#臺垃圾堆積;附表4-2 扁嶺大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
36、現明顯缺陷;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7-7-15支座限位裝置未切除;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未發現明顯缺陷;附錄5 九直上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5-1 九直上大橋(左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Z4-3-3橫隔板頂部空洞露筋,S=0.0501.;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未
37、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45-4-4 支座與上鋼板不密貼;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46-5-2 支座與墊石不密貼;2)、Z46-1-3 支座鼓肚;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Z3#墩蓋梁頂垃圾堆積;附表5-2 九直上大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附屬工程及其他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右側混凝土護欄距1#墩5m,蜂窩露筋,S=0.50.2;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2-2-2 支座與墊石不密貼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
38、顯缺陷;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4-4-2 支座與墊石不密貼;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5-5-5 支座被混凝土掩埋;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Y6-4-1橫隔板頂部空洞露筋,S=0.30.1.;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6-6-1 支座鼓肚漲裂;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未發現明顯缺陷;附錄6 高寨大橋外觀檢測主要缺陷描述附表6-1 高寨大橋(左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支座、附屬工程及其它承重構件一般構件第一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
39、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3-2-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2)、Z3-2-5支座局部被砼掩埋;第四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6-5-5支座被砼掩埋,且支座旁木模未拆除;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八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Z8-7-1支座偏離梁底中心2.0cm;基礎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1)、Z2-1墩柱上鋼筋頭未切割;附表6-2 高寨大橋(右幅)主要缺陷一覽表部 位橋梁上部構造橋面系、支座、附屬工程及其它承重構件一
40、般構件第一跨1)、Y1-2T梁左側翼緣板與腹板交界處,距0#臺9.0m處,一條縱向裂縫,縫長2.0m,縫寬0.10mm;2)、 Y1-2T梁右側翼緣板與腹板交界處,距0#臺9.0m處,一條縱向裂縫,縫長2.0m,縫寬0.10mm;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二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三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四跨1)、Y4-4T梁右側翼緣板,距3#墩10.0m處,有裂縫修補痕跡;2)、Y4-4T梁左側翼緣板,距3#墩16.0m處,有裂縫修補痕跡;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第五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5-5-2支座臨時限位鋼條未拆除;
41、第六跨未發現明顯缺陷1)、Y6-5-1橫隔板十方側掉塊露筋,S=0.20.1m;1)、Y6-6-5支座旁木模未拆除;第七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1)、Y7-7-5支座旁木模未拆除;2)、Y7-7-4支座墊石缺角破損,S=0.20.2m第八跨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未發現明顯缺陷基礎橋梁下部基礎未發現明顯缺陷下部構造未發現明顯缺陷附錄 5. 工程照片1.中山大橋全景圖主要缺陷照片照片1-1 Y3#墩墩柱孔未封堵照片1-2 Y1-0-4 支座開裂破損照片1-3 Y4-4-1支座鼓肚照片1-4 Y1-0-5 支座下鋼板銹蝕2.上峰大橋全景圖主要缺陷照片照片2-1 Z11-5T梁右側翼緣板,
42、距10#墩3.0m處,縱向裂縫流白灰,長0.4m;照片2-2 Z9-4T梁左側翼緣板,距9#墩10.0m處,縱向裂縫,縫長3.0m,縫寬0.08mm;照片2-3 Z19-18-3支座開裂;照片2-4 Z18-17-3支座縱向偏離墊石中心10cm照片2-5 Y22-22-4支座擠壓變形照片2-6 Y18-17-4支座與限位鋼條密貼3.扁嶺中橋全景圖4.扁嶺大橋全景圖主要缺陷照片照片4-1 Z6-1-1橫隔板頂部掉塊露筋,S=0.40.1照片4-2 Z7#臺身鋼筋未切除照片4-3 4-3-5 支座有裂紋照片4-4 Z2-1-4支座與Z2-1-5支座之間現澆連續段漲模頂住支座5.九直上大橋全景圖主要缺陷照片照片5-1 Z46-1-3 支座鼓肚漲裂照片5-2 Y5-5-5 支座被混凝土掩埋6. 高寨大橋全景圖主要缺陷照片照片6-1 Y4-4T梁右側翼緣板,距3#墩10.0m處,有裂縫修補痕跡照片6-2 Y6-5-1橫隔板十方側掉塊露筋,S=0.20.1m照片6-3 Y5-5-2支座臨時限位鋼條未拆除照片6-4 Z8-7-1支座偏離梁底中心2.0cm照片6-5 Y7-7-4支座墊石缺角破損,S=0.2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