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52頁).doc

  • 資源ID:584177       資源大小:9.04MB        全文頁數:5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52頁).doc

1、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二一二年九月目 錄1工程概述11.1設計依據11.2設計范圍11.3工程概況11.4工程本期改造概況12電力系統22.1電網現狀22.2電力需求預測152.3變電站建設可行性182.4變電站改造規模192.5相關電氣計算193電氣一次193.1柳河變電站現狀193.2變電站本期改造項目213.335kV接線形式233.410kV接線233.5各級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233.6短路電流方式及主要電氣設備、導體選擇233.7絕緣配合及過電壓保護243.8電氣設備布置及配電裝置253.9站用電及動力照明253.10電纜敷設及防火264電氣二次部分264.

2、1二次改造概況264.2調度自動化274.3監控系統294.4元件保護324.5一體化電源系統344.6電纜設施及電纜阻燃措施364.7二次防雷系統374.8二次控制電纜及抗干擾措施375土建部分375.1變電站改造內容375.2結構376工程投資397主要設備及材料清冊408附圖491 工程概述1.1 設計依據(1)35(66)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內容深度規定(2)寧陵縣供電區“十二五”電網規劃及2020年展望(4)現行國家、行業強制性標準和技術規范、規程1.2 設計范圍(1)論證建設必要性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2)根據負荷預測與電力平衡,對該站擴建規模提出建議;(3)論述通信

3、方案;(4)進行工程投資估算。1.3 工程概況站址范圍內地勢平坦寬敞,交通便利,進出線走廊暢通,進站道路較長,滿足擴建要求。工程現狀如下:主變現有規模8000+5000kVA;35kV出線最終2回,現有2回,架空出線。10kV出線最終8回,現有5回,架空出線。10kV無功補償裝置為集合式電容器,容量為900kVar。1.4 工程本期改造概況主變壓器:本期將容量為2#的變壓器,更換為容量為10000kVA的變壓器;35kV出線維持現狀不變10kV出線間隔增加2回,架空出線。10kV無功補償裝置新增電容器2組,電容器容量為2400kVar;本站按綜合自動化無人值班方式考慮設計改造。2 電力系統2.

4、1 電網現狀2.1.1 寧陵縣供電區電網現狀1、寧陵社會經濟概況寧陵縣位于商丘市西部,東臨梁園區、睢陽區,西接睢縣,南鄰柘城縣,北枕民權縣,隴海鐵路以及連霍高速公路和G310(連云港天水)國道貫穿東西。寧陵縣地域總面積798.12 平方千米,全縣轄9個鄉、5個鎮、364個行政村,1070個自然村,18萬余戶,60萬人。寧陵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位置,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三條交通大動脈橫貫東西。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的便利有力地支援了社會經濟的建設,活躍了城鄉經濟,方便了人民群眾。寧陵縣工業起步較晚,70年代只有幾個釀酒、機械、化肥等行業。隨著國

5、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十五”期間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推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2011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一、二、三產業結構為30.51:43.94:25.55,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十五”末的“一、二、三”結構優化為“二、一、三”結構。非公有制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58%,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1%,比2005年的62%提高9個百分點。 寧陵縣盛產小麥、棉花、花生、張弓酒、皮毛皮革、香油、工藝編織等農特產品,尤以張弓酒、香油、花生為最素有“張香花”之美譽,花生又同金頂謝花酥梨、白蠟條(桿)通稱為“寧陵三寶”。糧食、棉花、花生、酥梨、蔬菜、畜牧、煙葉、種子、

6、桐木、白蠟條(桿)成為我縣十大支柱產業。2、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要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積極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實現“兩高一提升、五年翻一番”,即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寧陵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明顯提升,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主要體現在:全縣經濟總量質量明顯提升;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城鄉居民收入明顯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明顯推進。具體指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5:44: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7%。、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1%

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達到2.5億元、城鎮化率達到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圍繞“三大跨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由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構建“五大體系”,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現代城鎮、交通運輸、自主創新和社會保障體建設。“十二五”時期,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穩定鞏固提高農業生產,繼續提升擴大工業經濟,通過全面加快發展服務業來增加第三產業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做大做強現代工業。建設一個載體,培育壯大戰略支撐產業,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步伐。一是強力推進產業集

8、聚區建設。我縣規劃產業集聚區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1.7平方公里,發展區4平方公里,控制區4平方公里。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堅持特色發展,打造新型工業平臺,促進全縣工業經濟在規模上、結構上、質量上、效益上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要按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結合構建”的總體要求,高水平編制詳細規劃,引進項目和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建設。要用足用好用活促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重點引進一批龍頭型、基地型的重大項目,拉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二是培育壯大三大支柱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金屬制品及設備加工業。金屬制品及設備加工業:重點發展寧陵縣異型鋼

9、管有限公司、河南省華煊焊材金屬有限公司、開元鑄造有限公司、金源鑄造有限公司、國華不銹鋼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努力打造寧陵縣重工業加工基地,初步形成金屬制品制造產業集群;家具床墊業。以舒東床墊、書海床墊、錦業床墊、風華床墊、金夢床墊、夢園床墊等為組合群體,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吸引國內大型床墊企業,建設家具床墊工業園區,形成集原材料批發、加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和沙發材料綜合批發大市場。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把發展服務業作為重要經濟增長點,圍繞增加就業、擴大消費、加快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公用事業等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提高服務水平,拓寬服務領域,加快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一是

10、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縣城、鄉鎮、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公益文化事業的發展。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推動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單位,鼓勵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參與文化市場的建設和開發。二是加快建設現代物流中心。把食品冷鏈、機械制造、紡織、郵政、糧食、建材等物流行業作為我縣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抓手,突出重點領域,推動服務業擴規模、調結構、創品牌。既要鞏固發展餐飲住宿、便民超市、家政物業等傳統服務業,又要大力支持金融保險、通訊網絡、中介物流、慶典禮儀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全面發展農村經濟。以確保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繼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轉變增長方式

11、,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品牌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生產條件和整體面貌明顯改善,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認真落實國家千億斤糧食增產計劃,鞏固提升高產田,推進中低產田改造、高產示范田和標準良田建設。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實施好農田機井通電、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復墾等項目,切實提高全縣糧食生產能力。二是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在穩定現有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產業化和標準化,基本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農業經營格局

12、。積極穩妥地擴大優質農作物種植面積,在大力發展棉花、煙葉等優質高效經濟作物同時,繼續抓好溫棚黃瓜,優質酥梨,脫毒葡萄,花生等特色農產品。建立基地,提高品質,增加效益。三是加快發展畜牧養殖業。調整優化畜牧業結構,積極發展豬禽生產,加快發展牛羊生產及特色畜牧業,發展名、優、特、稀動物養殖。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大力發展養殖小區和規模飼養,形成一批養殖專業村、專業戶。進一步提高畜牧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和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使畜牧業總產值在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增加畜產品附加值,提高畜牧業綜合效益。四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建立健全機構,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

13、務工信息、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提高外出務工的組織化程度,減少外出務工成本。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十二五”期間,籌建一所勞動技術培訓學校,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綠色證書”教育工程,提高農民的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十二五”末外出務工人員達到20萬人以上。做好外出農民工的服務管理工作,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五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深入開展“紅旗渠精神杯”創建活動,完善引黃灌溉體系和井灌體系,增強抗御自然災害和旱澇保豐收能力。“十二五”期間,發展節水灌溉面積7.5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

14、0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9萬畝,完善引黃灌溉體系和井灌體系,增強抗御自然災害和旱澇保豐收能力。搞好農村道路、電力、安全飲水、沼氣、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強化通道綠化、城市防護林建設和林業生態工程項目建設。強力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步伐,完善城市基礎功能,嚴格城市管理,創建省級“園林城、衛生城、文明城”。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著力實施鄉鎮“六個一”工程和新農村“四通八有”工程,走出一條全面開放、城鄉統籌、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快縣城建設管理。一是搞好縣城規劃建設。搶抓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規劃“兩縱兩橫”產業帶商丘為節點城市的歷史機遇,把城鎮化作為促進工業化和

15、農業現代化的切入點,進一步增強縣城的集聚和輻射能力。按照商丘新區建設規劃,推進寧商一體化,加快舊城改造,擴大縣城規模。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園林城,搞好愛國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縣城建成區面積三年達到18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8萬人;“十二五”期末,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建成區總人口達到2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42%;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每年增幅30%以上。二是增強城市功能。抓好“一校三站”(新區小學、汽車站、張弓110千伏變電站、產業集聚區110千伏變電站)、“一園三區”(葛天公園、公共租賃房小區、后址莊安置小區、黃小莊安置小區)、“一場三館”(體育場、體育館、檔案館、展覽館)、“一院三

16、館”(葛天大劇院、圖書館、藝術館、博物館)等重點工程建設,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加快縣城供水、供氣、供熱以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綠地、健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河道、“四湖”治理,疏通縣城水系,引黃入城,搞好沿河、沿湖景觀綠化,進一步改善和優化人居環境。發展城市公交,建立縣城交通體系,提高通行能力。三是加快舊城及城中村改造。重點實施好總投資30億元的“四湖”綜合開發項目,三年內完成所有城中村改造。四是積極推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建設一批高檔住宅小區,加快市民進小區居住進程,提升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完善住房政策體系,調整優化商品房供給結構,合理引導住房需求。強化政府職責,加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

17、、棚戶區改造、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五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高標準、高水平編制各類專項規劃,確保各類建設有序實施,避免重復建設,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根據城鎮化發展需求,適時穩妥推進城鄉區劃調整。按照“建管并舉、重在管理”的方針,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完善服務功能,爭創省級“文明城、園林城、衛生城”。發展城鎮支撐產業。堅持產城互動,以產業帶動縣城,以縣城促進產業,促進城鎮化良性循環。通過產業集聚區等園區建設和發展商業貿易及社區服務,為縣城建設提供財力支撐,為縣城居民提供就業崗位。3、電網及用電現狀分析寧陵縣供電區,擁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2臺容量為21

18、5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2座,主變4臺容量為174.5兆伏安;35千伏變電站8座,主變16臺容量為80.75兆伏安;10千伏線路51條總長度1359千米,配變臺區1963個總容量為275.8兆伏安。寧陵電網通過近幾年來的建設,已初步形成以110千伏電網為依托,35千伏網架為骨干,中低壓配電網為支撐供電網絡。2011年全社會最大用電負荷130兆瓦,同比增長16.6%;全社會供電量5.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其中35千伏電網供電量3.14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為54.6%;10千伏電網供電量2.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為45.4%。110千伏容載比為1.34,35千伏平均

19、容載比為1.25,2011年各變電站最大負荷時容載比詳見下表。表格 21寧陵縣2011年各變電站最大負荷時容載比統計一覽表單位:MVA、MW序號變電名稱電壓等級(kV)容量最大負荷容載比備注1寧陵變11071.567.241.06 公用變2石橋變11010380.90 1.27 公用變3程樓變3587.581.06 公用變4劉樓變357.154.86 1.47 公用變5柳河變351310.92 1.19 公用變6邏崗變356.36.21 1.01 公用變7陽驛變3594.97 1.81 公用變8張弓變3511.39.40 1.20 公用變9趙村變3587.84 1.02 公用變10工業園351

20、05.731.75公用變11華煊變3552.444.68 1.17 用戶變12國華變3555.6529.13 1.91 用戶變13天瑞變356.34.00 1.58 用戶變 35千伏變電站僅有8座,容載比1.3以上有3座,負荷較重的有5座,其中負荷最重有3座分別是35千伏邏崗變(主變容量為6.3兆伏安,最大負荷為6.21兆瓦,容載比為1.01)、35千伏趙村變(主變容量為8兆伏安,最大負荷為7.84兆瓦,容載比為1.02)、35千伏程樓變(主變容量為8兆伏安,最大負荷為7.58兆瓦,容載比為1.06);負荷較重有2座分別是35千伏柳河變(主變容量為13兆伏安,最大負荷為10.92兆瓦,容載比為

21、1.19)。35千伏張弓變(主變容量為11.3兆伏安,最大負荷為9.40兆瓦,容載比為1.20),從容載比來看,電網110千伏電源容量嚴重為足,35千伏主變容量嚴重不足。2011年寧陵縣供電區最大網供負荷130兆瓦,出現在8月15日20時13分,較2010年增長16.6;當時國華合金大用戶負荷29.38兆瓦,華煊捍材大用戶負荷35.56兆瓦,天瑞水泥大用戶3.48兆瓦,公用電網負荷61.58兆瓦。通過110千伏電網(變電站)降壓負荷130兆瓦,110千伏平均容載比1.34;通過35千伏電網(變電站)降壓負荷52.48兆瓦,35千伏平均容載比1.53。典型負荷日具體情況詳見下表:表格 22寧陵供

22、電區典型負荷日時供電情況一覽表單位:MVA、MW序號變電站名稱電壓等級(kV)容量7月25日11時55分8月15日20時13分110千伏側降壓負荷35千伏側降壓負荷10千伏側降壓負荷110千伏側降壓負荷35千伏側降壓負荷10千伏側降壓負荷1寧陵變11071.565.5942.5322.2468.5747.0521.532石橋變110134.542.9940.941.8161.4349.9511.483程樓變電站3584.74.694.74.654劉樓變電站357.152.041.982.682.595柳河變電站35134.64.616.16.16邏崗變電站356.32.122.063.753.

23、747張弓變電站3511.37.27.097.127.098趙村變電站3585.665.654.234.229用戶華煊變電站3552.428.4335.5610用戶國華變電站3555.6525.3329.3811用戶天瑞變電站356.33.393.482011年大負荷時,寧陵縣電網主要是以110千伏變電站為電源支撐點的35千伏電網,從網絡接線和地域劃分上可分為南、北兩個35千伏電網,即南部35千伏電網,是以110千伏南關變電站為電源支撐點;北部35千伏電網,是以110千伏石橋變電站為電源支撐點,整個寧陵電網是以110千伏為主網架的輻射式供電電網。南部以110千伏寧陵變中心,現正常運行方式供35

24、千伏程樓變、張弓變、劉樓變、陽驛變、邏崗變、國華變和城區、喬樓鄉區域內10千伏負荷。北部以110千伏石橋變電源點,現正常運行方式供35千伏趙村變、柳河變、天瑞變、華煊變、國華變和產業集聚區、石橋鎮區域內10千伏負荷。2011年大負荷時,全供電區有限電,限了華煊變、國華變的廠礦負荷,限了15兆瓦負荷。中低壓配電網:10千伏線路51條,其中負載率在70%以上的共12條,負載率在80%以上的共7條,負載率在90%以上的共4條,過載重載10千伏線路23條,占10千伏線路總條數的45%以上,過載重載10千伏線路詳見下表:表格 23過載重載10千伏線路明細一覽表序號線路名稱最大電流載流量負載率1張5張黃線

25、266.7327597%2寧6寧永線36838097%3程2程南線199.4322091%4寧11寧新線347.1638091%5張4張張線227.1727583%6程1程楚線177.2722081%7石7石賓線492.7861081%8柳2柳中線298.2438078%9寧15寧喬線205.4127575%10邏3邏東線199.927573%11趙7趙孔線24033572%12石6石宇線43861072%共有公用配電臺區1542個,其中30kVA供電臺區52個,其中,迎峰度夏期間過載43個;共有50kVA供電臺區276個,其中,迎峰度夏期間過載164個;其他容量過載的臺區為:63 kVA變壓

26、器臺區過載2個,80 kVA變壓器臺區過載26個,100kVA變壓器臺區過載44個,200 kVA變壓器臺區過載3個,315 kVA變壓器臺區過載3個。過載配電臺區285臺,占總臺區18%以上,從此可以看出,配電臺區容量小,2011年我局利用自籌資金61萬多元,購置配電變壓器30余臺,全年累計調整更換配電變器78臺,仍然是杯水車薪,遠不能滿足供電需求。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抗旱負荷重,同時,隨著石油價格不斷攀升,原以柴油作為動力的農業生產用戶,現已轉移到用電方面,對于原本配變容量較小的供電局面無疑是雪上加霜。配電變壓器過載分布情況詳見下表:表格 242011年配電變壓器過載分布情況一覽表鄉所30k

27、VA過載臺區50kVA過載臺區63kVA過載臺區80kVA過載臺區100kVA過載臺區200kVA過載臺區315kVA過載臺區柳河92435黃崗101楚莊1114411張弓1551劉樓332趙村3514陽驛41346程樓111石橋529136城郊52111華堡151孔集52715邏崗25132喬樓456城鎮12合計4316422644332.1.2 電網存在問題寧陵供電區隸屬商丘,位于河南電網的東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220kV變電站為主供電源,110kV、35kV電網為主干的網架結構,供電區電壓等級有220kV/110kV/35kV/10kV/0.4kV。至2011年8月份,寧陵供電區擁有22

28、0kV變電站1座,為220kV崔樓變,主變容量2150MVA。110kV變電站2座,主變總容量206MVA,分別為:110kV寧陵變主變容量(131.5MVA+140MVA)、110kV石橋變主變容量(140MVA+131.5MVA+163MVA)。35kV變電站11座,主變總容量189.1MVA。公用變電站8座,分別為柳河變(18 MVA+15 MVA)、邏崗變(131.5 MVA+13.15 MVA)、趙村邊(24 MVA)、陽驛站(15 MVA+14 MVA)、劉樓變(13.15 MVA+14 MVA)、張弓變(16.3 MVA+15 MVA)、程樓變(24 MVA),工業園變(110

29、MVA)。至2011年8月份,寧陵縣以220kV崔樓變為主供電源,并通過2回110kV線路與周邊110kV電網相連。寧陵縣電網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35千伏變電站布點少,主變容量不足。1)、2011年35千伏邏崗變最大負荷為6.21兆瓦,容載比僅有1.01。2012年我局自籌資金對邏崗變進行了增容,目前主變容量為3.15+5兆伏安,但是迎峰度夏、抗旱保苗期間仍出現過載情況,容量不足嚴重制約著當地工農業經濟的發展。2)、寧陵南部僅有的2座35千伏變電站需對5個鄉鎮供電,黃崗鄉、華堡鄉、楚莊鄉都僅有1條10千伏主干線,設備檢修、出現故障時造成全鄉停電,嚴重制約當地生活生產用電。35千伏變電站缺

30、少布點。3)、2011年35千伏程樓變最大負荷為7.58兆瓦,容載比僅有1.06。2012年我們采取迂回供電的方式轉移負荷,供電質量無法保證。迎峰度夏、抗旱保苗期間不得不采取限電措施,保證設備運行安全,容量不足嚴重制約著當地工農業經濟的發展。2、中低壓線路供電半徑大、線徑細,現有配變容量較小。全縣51條10千伏線路最過載重載10千伏線路23條,占10千伏線路總條數的45%以上。部分10千伏路運行年限較長,負荷分配不夠均衡,線路上掛接用戶過多,有的線路掛接配電變壓器容量超過10000兆伏安,加上線路供電半徑大、導線截面細,導致線損增大,末端用戶電壓偏低,供電質量差。配變臺區布點少,容量不足,網絡

31、結構不合理。從2006年至2011年農村用電量年均增長率16%以上,而部分臺區的配電變壓器為農網一、二期改造,容量多為S9-50、S9-30KVA。 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出,空調器、電磁灶等大量進入農民家庭,農村生活電量不斷攀升,過載配電臺區285臺,占總臺區18%以上,低電壓問題更為突出。3、中低壓線路基本狀況差。農村中低壓線路主干線和分支線導線普遍存在截面較小,主干線大部分為LGJ-50或LGJ-35,個別為LGJ-70,分支線大部分為LGJ-35或LGJ-25,還存在LJ-16,部分中低壓支線、分支線因年久老化,斷點連接多,線路荷載能力已嚴重不能滿足要求,線路損耗高,電壓合格率和安全系數

32、低。4、接戶線問題多。農網低壓下戶線基本建設于一、二期農網時期,由前期改造,導線選型標準不高,經過長期的過載運行,老化現象嚴重,據我縣2011年迎峰度夏三個月的供電故障統計,10千伏及以下中低壓供電設備故障183起,其中低壓線路卡口157起,占86%。低壓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接戶線線徑細所致。2.1.3 2012年新增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投資規模寧陵供電區2012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總計投資1570萬元, 35千伏電網工程項目3個投資960萬元;10千伏及以下電網工程項目投資610萬元,其中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投資135萬元,農田機井工程項目投資375萬元,農林場專項電網工程項目投資100萬元。2

33、.1.4 35kV柳河變電站擴建工程建設的必要性35千伏柳河變位于寧陵縣北部的柳河鎮,北臨龍海鐵路,南接寧陵縣產業集聚區,距連霍高速僅有10余公里,310國道橫穿柳河鎮,地理優勢比較明顯,經濟發展形勢看好。該站建于2002年,容量為13兆伏安(5000+8000千伏安)。隨著縣、鎮兩級政府招商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大型企業新建、擴建改造工程逐步實施,這使柳河供電區電力負荷也得到了極大的攀升,現在柳河供電區內有:開元鑄造廠,金鑫粉業集團公司,天瑞水泥、恒嘉商砼等大型企業日益壯大,新增負荷已達到5兆瓦, 2011年完成供電量4160萬千瓦時,最大負荷為10.2兆伏安,較2010年電

34、量、負荷分別增長28.7%和25.3%。2012年上半年供電量256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6%,最大負荷為11.3兆瓦,同期比增長23% 。2013年柳河鎮將新上瑞祥粉業加工廠,新增負荷2.6兆瓦;永力商砼,新增負荷1.2兆瓦,預計2013年柳河供區最大負荷將達到14兆瓦.因此,為滿足該地區負荷增長的需要,保證經濟增長目標的順利實現,需要及時增容35千伏柳河變電站,確保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35千伏柳河變電站,現有后臺控制系統力思達產品,運行已有12年之久,系統故障率高,現在該公司已不存在,備品備件無供貨源,設備一旦發生故障,柳河變將無法運行,急需進行更換。35千伏柳河變電站擴建后。

35、提高了供電區供電可靠性,解決合格率低的問題,并使電壓質量得到根本的提高,大幅度提高了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率,為此,擴建35千伏柳河變電站迫切而必要的。2.2 電力需求預測2.2.1 寧陵縣供電區電力需求預測寧陵縣位于商丘市西部,東臨梁園區、睢陽區,西接睢縣,南鄰柘城縣,北枕民權縣,隴海鐵路以及連霍高速公路和G310(連云港-天水)國道、貫穿東西。寧陵縣地域總面積785.7平方千米,全縣轄14個鄉鎮,356個行政村,1070個自然村,59.5萬人。寧陵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位置,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三條交通大動脈縱貫南北

36、。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的便利有力地支援了社會經濟的建設,活躍了城鄉經濟,方便了人民群眾。寧陵縣工業起步較晚,70年代只有幾個釀酒、機械、化肥等行業。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工業結構的調整,在“十五”期間實行改革開放,招商引資。通過強力實施“興工強縣”戰略加大想項目建設力度,實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使寧陵縣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寧陵縣立足自身特點,充分整合資源,抓住機遇,尋求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增長迅猛,經濟結構日趨合理。隨著寧陵縣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投資環境日益改善,和寧陵工業區的落成,大用戶新增或擴建項目日益增多,大用戶情況詳見下表:

37、表格 25 20112013年寧陵供電區大用戶匯總表單位:MW序號供電區用戶名稱2011年2012年1寧陵縣柳河開元鑄造有限公司期擴建2.42寧陵縣趙村大川鑄造有限公司期擴建0.83寧陵縣國華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期擴建254寧陵縣鑫玉耐材有限公司125寧陵縣華煊焊材有限公司軋鋼深加工擴建176寧陵縣福萬家有限公司207寧陵縣華煊焊材有限公司期擴建708寧陵縣上海家具城10合計57.2100結合寧陵寧陵“十二五”電網規劃,預計2012年寧陵供電區最大負荷為185MW;2015年寧陵供電區最大負荷為346MW。寧陵供電區負荷預測見表2-6:表格 26寧陵縣負荷預測表單位:108kWh、h、MW201

38、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供電量5.947.238.359.5810.7912.2813.54最大供電負荷131180200222246272302負荷利用小時數35194225451046734749484349572.2.2 柳河鄉供電區電力需求預測35kV柳河變電站始建于2002年,電源由110kV寧陵變經由35kV陽驛變供電。35kV柳河變電站現有主變容量25000kVA,其中2#主變更換為10MVA,更換綜合自動化一套,增加10kV間隔2個。近年來,柳河鎮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鎮里實施個體起步,股份突破,多輪驅動,共同發展戰略

39、,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形成了以豫東電焊條廠、邏崗鑄造總廠為龍頭,紡織配件,面粉加工,食品建材等并駕齊驅的工業生產群體。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柳河鄉民營企業將會更大的發展,對電力的需求程度也將有大幅度提高。結合2011年該區實際供電量,對2015年前的負荷增長情況進行預測,柳河鄉的負荷預測如下表:表格 27柳河供電區負荷預測結果表(單位:kW、萬kWh,h)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最大負荷10920114661248913748151231562816023供電量3748411145174962532257626022年最大利用小時343235863617360

40、93519362136242.2.3 寧陵縣供電區電網發展規劃寧陵縣新農村電氣化電網規劃的總體目標為:建設網架堅固,各等級電網協調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安全可靠,運轉靈活,經濟高效的現代化電網,滿足寧陵縣社會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A)110電網規劃2012年,新建張弓變,主變容量150MVA;2014年,新建柳河變,主變容量140MVA;B)35kV電網規劃20122015年,新建孔集變,主變容量6.3MVA;新建喬樓變,主變容量6.3MVA;增容邏崗變,主變容量26.3MVA;增容劉樓變,主變容量26.3MVA;孔集變增容,主變容量6.3MVA;喬樓變增容,主變容量26.3MVA;

41、2012年寧陵縣供電區35kV及以上電網規劃圖、2013年寧陵縣供電區35kV及以上電網規劃圖分別見附圖01、附圖02。2.2.4 電力平衡分析根據上述寧陵縣柳河鄉供電區負荷預測水平以及電網發展規劃,對寧陵縣柳河鄉供電區進行35kV供電平衡分析:表格 28寧陵縣柳河鄉供電區35kV供電平衡表單位:kW,kVA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最大負荷10920114661248913748151231562816023新增點負荷100010001000100010001000總負荷10920124661348914748161231662817023增容前35kV變電

42、容量1300013000增容前35kV變容載比1.191.04增加的主變容量110000擴建新建變電站名稱柳河變增容后35kV變電容量180001800018000180001800018000增容后35kV容載比1.441.331.221.111.081.06根據寧陵縣柳河鄉供電區35kV供電平衡,2012年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后,寧陵縣柳河鄉供電區35kV變電容載比為1.44,滿足當地的用電需求。2.3 變電站建設可行性(1)柳河變目前主變容量為5000+8000kVA,其中2#主變容量嚴重不足,急需更換。且2011年上半年柳河變最大負荷達到10.92MVA,較2010年電量、負荷分別增

43、長28.7%和25.3%,2012年上半年供電量189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6%,最大負載為11.3MVA。已不能滿足柳河鄉的供電需求,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兩鄉居民的正常生活。(2)柳河變始建于2002年,運行已有12年之久,系統故障率高,無法滿足無人值守站的要求。從滿足柳河鄉人民正常生活用電,提高變電站的運行可靠性來說,對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是可行的。2.4 變電站改造規模(1) 主變壓器:18000+110000kVA;(2) 35kV部分:出線2回(維持現狀不變);(3) 10kV部分:出線7回(原有出線5回,本期新增2回);(4) 無功補償裝置: 22400kVar;詳見附圖06

44、-柳河變電氣主接線圖(改造),附圖07-柳河變電氣總平面布置圖(改造)。2.5 相關電氣計算2.5.1 短路電流計算35kV柳河變遠期短路電流:(2015年水平)35kV母線三相短路電流4.56kA。2.5.2 母線通流容量根據變電站主接線進出線排列方式,經核算,母線通流容量為:35kV母線通流容量為20MVA。3 電氣一次3.1 柳河變電站現狀3.1.1 柳河變電站主接線現狀35kV采用單母線接線,本期1回出線,10kV采用單母線接線,5回出線。主變壓器2臺,容量為8000+5000kVA。3.1.2 配電裝置現狀1)35kV配電裝置35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軟母線中型布置,架空出線。出線架構

45、高7.3米。2)主變壓器布置于10kV配電裝置與35kV配電裝置之間。3)電容器組10kV電容器組布置于站區東側,需拆除該電容器,在旁邊花壇位置新建一組電容器。3.2 變電站本期改造項目本期變電站擴建以后,需對站內原有設備進行校驗;(1)主變壓器:本期更換2#主變(5000kVA),新上主變容量為10000kVA。改造原因:原有2#主變容量不能滿足負荷增長要求,且為S7型高損耗變壓器。(2)35kV配電裝置:本期不考慮35kV改造。(3)對35kV電壓等級區域舊設備的掃描1.35kV斷路器所在間隔1#主變進線間隔2#主變進線間隔型式LW8-40.5/2000A,25kALW8-40.5/200

46、0A,25kA額定電壓40.5kV40.5kV額定電流2000A2000A開斷電流25kA25kA動穩定電流63kA63kA內置CT75-150/5A 10P15/10P15/0.2S/0.575-150/5A 10P15/10P15/0.2S/0.5滿足滿足2.35kV隔離開關所在間隔1#主變/2#主變進線間隔PT間隔35kV線路間隔形式GW5-35DW/630AGW5-35DW/630AGW5-35DW/630A額定電壓40.5kV40.5kV40.5kV額定電流630A630A630A滿足滿足滿足3.35kV所用變所在間隔35kV線路間隔主變型號S9-50/35額定容量50kVA容量比5

47、0/50電壓比355%/0.4kV短路阻抗Uk%=6.5接線組別Y,Yn0滿足說明:2#主變進線間隔的SF6斷路器由于使用時間較長,為2000年產品,內部端子排老化,已檢修過多次,給運行維護帶來很多不便,建議更換。如圖示(4)10kV配電裝置1)新增出線間隔兩個新增原因:負荷增長需要,見系統必要性描述。2)新增電容器兩組。新增原因:本站原來只在10kV段母線裝設一組電容器組容量為900kvar,本期2#變增容改造后,原有電容器不能滿足無功補償要求。在10kV母線裝設兩組2400kvar電容器組以滿足補償需求。且現有的集合式電容器運行時間長,投切不靈敏,故考慮拆卸。3)10kV現有出線間隔設備均

48、運行時間長久老化,除柳中線更換過斷路器外,其它設備間隔的設備均需更換。3.3 35kV接線形式35kV由單母線接線改為單母線分段接線。35kV配電裝置為戶外軟母線中型布置。3.4 10kV接線維持原接線方案不變,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10kV配電裝置為戶外軟母線中型布置。3.5 各級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35kV及10kV側中性點均不接地。3.6 短路電流方式及主要電氣設備、導體選擇根據商丘地區電網規劃,本站35kV母線短路電流為4.56kA。10kV母線短路電流為3.28kA。本站海拔1000米以下,電氣設備的抗震校驗烈度為柒度。所有設備選型及主要技術參數選擇如下:(1)主變壓器選用油浸自冷,低損

49、耗有載調壓變壓器。型號:SZ11-10000kVA電壓比:3532.5%/10.5kV接線組別:YN,d11阻抗電壓:Ud%=7(2)10kV配電裝置。新上兩個出線間隔,設備參數如下:隔離開關630A,20kA斷路器630A,31.5kA電流互感器100-200/5A, 0.2S/0.5; 300/5A,10P20避雷器17/45Kv接地開關雙接地630A,20kA(3)10kV電容器組選用戶外框架式,型號為TBB10-2400/334-AKW。(4)導體選擇:35kV、10kV側導線均為軟導線。導體選擇的原則為:1.母線的載流量按系統規劃要求的最大通流容量考慮,按短路熱效應校驗;電壓回路最大

50、工作電流導體型號(現有)載流量是否滿足要求導體型號(改造)載流量是否滿足要求控制條件35kV母線330ALGJ-150445滿足LGJ-150445滿足通流容量10kV母線589ALGJ-120390不滿足LGJ-300707滿足主變故需更換10千伏母線一套。2.各級電壓設備引線按照回路通過的最大電流選擇。導體選擇結果見下表:電壓回路名稱回路最大工作電流導體型號導體載流量備注35kV主變進線167ALGJ-150/2544510000kVA主變10kV主變進線589ALGJ-30070710000kVA主變3.7 絕緣配合及過電壓保護3.7.1 35kV電氣設備絕緣配合35kV電氣設備的絕緣水

51、平見下表:試驗電壓設備名稱設備耐受電壓雷電沖擊耐壓(kV,峰值)短時工頻耐壓(kV,有效值)全波截波內絕緣外絕緣內絕緣外絕緣主變高壓側2001852208580其他電氣1851859595斷路器斷口間1851859595隔離開關斷口間2151183.7.2 10kV電氣設備絕緣配合10kV電氣設備的絕緣水平見下表:試驗電壓設備名稱設備耐受電壓雷電沖擊耐壓(kV,峰值)短時工頻耐壓(kV,有效值)全波截波內絕緣外絕緣內絕緣外絕緣主變低壓側7575853535其他電氣75754242斷路器斷口間75754242隔離開關斷口間85493.7.3 雷過電壓保護防直擊雷。站內設2支30m高獨立避雷針聯合

52、保護全站。調整現有2#避雷針位置,滿足站內設備防雷保護要求。主變壓器的雷電過電壓保護。主變35kV側由35kV母線避雷針進行保護,10kV側由主變低壓出線側的避雷器保護。配電裝置的雷電過電壓保護。35kV采用母線避雷器保護,10kV采用進線側安裝避雷器保護。3.7.4 接地站內室外現有地網滿足相關規程要求,不需要進行改造。本期新上設備采用606扁鋼作為接地引下線與地網連接。3.8 電氣設備布置及配電裝置本期工程系原有站內配電裝置改造,因此本期設備的布置形式與站內原有設備相同。平面布置方案如下:35kV和主變壓器、10kV配電裝置均采用戶外布置,主控制位于變電站的西南處。本期電容器布置在10kV

53、配電裝置母線東西兩側。詳見附圖07-柳河變電氣總平面布置圖。3.9 站用電及動力照明站用電系統:站用電最終引自35kV站用變,本站引自35kV站用變,容量為50kVA。站用電電壓為380/220V系統,站用電采用單母線接線。本系統滿足全站要求,維持不變。照明系統:原有照明系統不變。3.10 電纜敷設及防火本期工程戶外配電裝置電纜溝敷設,電纜敷設完畢后,采用防火材料封堵。進入配電柜,控制、保護柜的電纜洞隙處均采用防火泥封堵。4 電氣二次部分4.1 二次改造概況4.1.1 二次現狀柳河變電站是商丘供電局設計所設計于2002年投產的早期綜合自動化變電站。采用河南思達電力技術公司生產的保護測控和后臺設

54、備。長時間存在以下問題:后臺機硬件故障,無法修復,已停運,加之軟件系統存在缺陷,不能遙控操作,信號不能遠傳,故障報警一直無法消除。多次聯系廠家均未解決問題。給系統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直流蓄電池氧化嚴重,波形系數較大。4.1.2 本期改造內容(1)取消綜合控制單元,改造為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實現站內當地及遠方功能。(2)取消電源單元,新增一體化電源裝置一套。(3)新增兩套主變差動保護測控裝置,主變保護采用主后分置保護測控。(4)新增10kV饋線、分段、電容器保護為微機型保護測控裝置。(5)新增35kV出線為微機型保護測控裝置。保護采用過流速斷。(6)新增兩面電度表屏。4.2 調度自動化4.2.1 調

55、度關系根據電網運行管理規定,35kV柳河變歸寧陵縣調調度和管理運行,為保證電力系統調度管理、繼電保護和遠動信息化傳輸需要應在35kV柳河變和寧陵縣調之間建立專用通信通道。本工程遠動信息接入地區調度自動化系統主站時,應考慮適當的遠動接口調試費。4.2.2 遠動信息遠動裝置的設計是依據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5002-91)、遠動終端通用技術條件(GB/T13729-1992)進行,本站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應具有遙測、遙信、遙控、遙調功能,可以與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之間傳遞、交換繼電保護、遠方監控信息,并接受調度的指令。根據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本變電所遠動信息如下:1)遙測量

56、全站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主變壓器各側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流;35kV、10kV線路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有功電能量、電流;各母線電壓、頻率;所用變低壓側電壓;主變壓器檔位及油溫;2)遙信量變電所事故總信號;所有斷路器位置信號;35kV、10kV線路保護動作信號;重合閘動作信號;主變壓器保護動作信號;變壓器油溫過高信號;繼電保護裝置故障總信號;4.2.3 變電所遠動方案設計原則遠動信息的采集和發送必須保證直采直送,即遠動信息的采集、處理、傳送和控制命令的執行,其整個過程不允許有其它的中間環節,必須滿足電網調度自動化實時性的要求。4.2.4 遠動信息采集方式變電所采用交流采樣遠方終端,其功能主

57、要用于采集變電所內的各種數據及信息,并按一定的通信規約將采集的數據送往寧陵縣調,同時也接受寧陵縣調的命令以實現對其本身運行狀態的調節和控制。4.2.5 遠動通道調度電話與遠動通道按一主一備考慮。遠動通道采用光纖通道進行傳輸,傳輸速率不低于2Mbit/s。4.2.6 遠動設備配置遠動主機單套配置,實現調度接入要求。將收集的遠動數據按照相應規約轉發給調度,接受調度下達的遠方控制命令,并轉發給相應的測控保護裝置輸出執行。遠動通信主機、縱向加密裝置、路由器、交換機等集中組屏為遠動調度數據網屏一面。4.2.7 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目前寧陵縣調電能量計量主站系統能夠滿足對35kV柳河變電站進行電能量數據采

58、集的要求。用戶要求:本站建設時需配置一臺電能量采集裝置,應能準確、可靠地采集變電所內計費(考核)關口點上的電能量數據,存儲并通過電力調度數據網及電話專線撥號兩種方式將電能量數據送至寧陵縣調電能計量計費系統。計費關口點設置本工程計費關口點設置確定如下:35kV變電站出線10kV 線路出線端口計量關口點的電能表精度均為0.2S級。具有脈沖和RS-485串口兩種輸出方式,具有失電記錄和報警功能,35kV、10kV進出線電能表擬選用三相三線制全數字式電子電能表。4.2.8 系統通信35kV柳河變已有寧陵縣光環網深圳中興光設備,并已由110kV石橋變接入寧陵縣光纖環網,設備及通道均能,滿足本期工程要求,

59、不予變更。4.3 監控系統4.3.1 監控系統設計原則(1)本站改造按無人值班設計,隸屬寧陵縣調調度管理,配置具有遠傳功能的站內綜合自動化系統1套,系統采用DL/T860標準。將遠動和站內自動化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設計,采用分層分布式的系統,通過交流采樣或直流采樣,實現對變電站電氣設備的遙測、遙信、遙控、遙調,完成常規變電站的控制、測量、保護、信號和遠動等多項綜合功能。(2)遠動信息及站內自動化信息的采集參照國家經貿委頒布的35kV-220kV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程(DL/T5103-2012)執行,以滿足調度自動化信息“直采直送”的原則。遠動信息的內容按照部頒DL/T5002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設

60、計技術規程、DL/T5003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的規定和相關調度端、無人值班遠方監控中心對變電站的監控要求。4.3.2 微機監控系統主要功能系統具備的主要功能如下:(1)數據采集與處理包括模擬量、開關量以及來自其它智能裝置的數字量, 并滿足以下要求:1)模擬量信號采用交流采樣方式。2)變壓器的繞組溫度和油面溫度采用4mA-20mA 信號接入測控裝置。3)開關量信號采用無源接點輸入,對斷路器及隔離開關等重要開關量信號采用雙位置接點輸入方式且不得用重動繼電器的接點替代。4)對采集的模擬量、開關量以及來自其它智能裝置的數字量應分別進行相應處理。(2)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1)計算機監控系統應建

61、立實時數據庫和歷史數據庫,并應有相應的管理維護功能。2)歷史數據應能在線存儲12個月,所有歷史數據應能轉存至可長期存檔的存儲介質。3)數據庫應有極高的安全性,所有經采集的數據均不能修改。(3)控制與操作1)控制范圍:全站所有斷路器、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開關、主變壓器調壓分接開關。2)控制方式:具有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兩種控制方式。3)手動控制應包括下列各級控制,控制級別由低至高的順序為:a. 由各級調度中心遠方控制;b. 由集控中心遠方控制;c. 由變電站的監控系統后臺控制;d. 由間隔層測控屏柜上的手動開關一對一控制;e. 由配電裝置處的就地手動開關一對一控制。4)自動控制包括順序控制和調節控制

62、。5)唯一性原則:同一時刻應僅允許一個控制級別的一種控制方式控制,并同時閉鎖其它控制級別和控制方式。6)對控制系統的要求:a. 可靠性:應可靠地執行控制指令,既不能拒動也不能誤動;要有完善的閉鎖措施,確保操作正確、可靠;b. 靈活性:控制系統應滿足不同運行方式、不同操作地點的要求;c. 相關性:控制系統與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微機五防系統等的聯系和接口要滿足相關層次要求;d. 應能監視變電站內與運行相關的各種信號,對控制命令執行的結果要有明顯的返回信號。7)同期:變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應具有滿足斷路器同期要求的功能,同期功能應在間隔層完成。8)電壓無功自動調節功能:要求計算機監控系統提供軟件模

63、塊,實現對有載調壓變壓器分接開關檔位調節、電容器組投切等綜合自動控制。(4)按運行要求,完成各種參數的統計計算并生成報表。(5)實現運行監視和報警功能,配置音響或語音報警裝置。在調閱歷史記錄和對設備進行控制時,運行監視和報警功能不退出。(6)根據運行要求實現各種管理、打印功能。(7)具備完善的在線自診斷能力、自恢復功能、冗余管理功能。4.3.3 站內自動化系統為避免設備重復設置和功能互相覆蓋,本站采用遠動系統與站內自動化系統功能集成的方案。遠動信息由站內自動化系統的數采裝置統一完成,以滿足遠動信息的可靠性和實時性要求。采用調度數據網絡光纖通道向調度端傳送遠動信息,并以調度數據網絡方式作為主用通

64、道。變電站站內自動化系統中的遠動通信單元考慮冗余配置,確保遠動系統的可靠性。本站自動化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系統結構,即分為變電站層和間隔層。變電站層設備主要包括主機屏和后臺計算機系統,間隔層設備采用一體化的微機保護測控裝置,變電站層設備和間隔層設備通過以太網連接,單網配置。4.3.4 微機五防閉鎖系統為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變電站采用與綜合自動化系統一體化五防,配置相應防誤鎖具,實現全站五防閉鎖。4.3.5 GPS對時裝置本站配置一套GPS對時裝置和對時擴展裝置,對站控層各工作站及間隔層各單元等有關二次設備的時鐘進行校正, GPS 對時及其擴展裝置單獨組屏安裝于主控室。4.4 元件保護4.4.1

65、主變保護(主后分置)1)主變差動保護差動保護程序為二次諧波原理的差動保護,主要包括二次諧波制動元件、比率制動元件、差動速斷過流元件、差動元件和TA斷線判別元件等;裝置失電報警等。 2)主變非電量保護 本保護完全獨立于電氣保護,僅反應變壓器本體開關量輸入信號,驅動相應的出口繼電器和信號繼電器,為本體保護提供跳閘功能和信號指示。非電量保護包括:主變本體及調壓開關的輕瓦斯、重瓦斯、壓力釋放、油位異常、油溫異常等非電量保護,按8個開入量配置。裝置失電報警等。3)主變后備保護a. 35kV側后備保護:三相式復合電壓閉鎖過流保護;三相式過流保護;PT斷線報警;裝置失電報警等。b. 10kV側后備保護:三相

66、式復合電壓閉鎖過流保護;三相式過流保護;PT斷線報警;裝置失電報警等。4.4.2 35kV線路保護1)35kV石柳線保護采用微機型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本期線路保護測控裝置1套,組屏安裝于主控室。2) 保護配置:線路保護配置,三相過流保護、獨立的手合和重合閘后加速保護、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和分散式低頻減載、分散式小電流接地選線、自產零序電壓3UO越限告警等; 3)35kV石趙T柳線沒有進線斷路器,保護由對端變電站過流速斷保護實現。4)本次石趙T柳線刀開關合閘操作需要鑒定35kV母線無壓,35kV線路無壓可合閘操作。4.4.3 10kV饋線保護1) 10kV饋線保護采用微機型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本期

67、線路保護測控裝置8套,分散安裝在10kV開關柜上。2) 保護配置:線路保護配置,二相二段式過流保護、獨立的手合和重合閘后加速保護、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和分散式低頻減載、分散式小電流接地選線、自產零序電壓3UO越限告警等; 4.4.4 電容器保護1) 10kV電容器保護采用微機型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本期電容器保護測控裝置2套,分散安裝在10kV開關柜上。2)10kV電容器采用三相兩段式相間速斷、過流保護,過電壓、欠電壓保護以及反映電容器內部故障的不平衡電壓保護,保護動作于跳開本斷路器。4.4.5 分段保護1)10kV分段保護采用微機型保護測控一體化裝置:本期分段保護測控裝置1套,組屏安裝在主控室。

68、2)10kV分段保護具有備自投功能。4.4.6 PT并列/切換裝置在本站10kV側裝設PT并列/切換裝置,以實現兩組母線電壓的并列。4.5 一體化電源系統全站采用交直流一體化系統,將交流電源系統、直流電源系統、UPS逆變電源系統、通信電源系統統一設計、系統整合,形成站內唯一的交直流電源系統,滿足站內各種交直流負荷用電的需求。4.5.1 站用電交流系統經過對站用負荷的統計計算,本站選用一臺容量為50kVA的站用變壓器接自35kV母線上。站用電系統采用單母線接線,采用380V三相四線制零線接地系統,選用智能站用電屏,設置一面屏。4.5.2 直流電源系統裝設一套直流電源系統作為全站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

69、、各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斷路器控制機事故照明等設備的電源。直流電壓為220V,事故停電時間按2h考慮。表格 41直流負荷統計表序號負荷名稱負荷系數容量(kW)計算容量(kW)經常負荷(A)事故負荷(A)初期1小時2小時4小時1微機監控裝置0.60 0.80 0.48 2.18 2.18 2.18 2微機保護裝置0.60 0.50 0.30 1.36 1.36 0.30 3事故照明1.00 1.50 1.50 6.82 6.82 6.82 4逆變電源0.60 2.00 1.20 5.45 5.45 5.45 5通信電源0.80 2.00 1.60 7.27 7.27 7.27 電流合計6.8

70、2 7.94 7.27 表格 42蓄電池容量計算表序號名稱計算公式計算結果1蓄電池組只數計算n=1.05Ue/Uf=1.05X220/2.23103.59 2蓄電池組容量計算(Ah)Cc=KkXCsx/Kcc97.55 3蓄電池選擇只數n=1044蓄電池選擇容量(Ah)C10=1005蓄電池組數1說明蓄電池選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終止電壓取1.85V/只浮充電壓:2.23V表格 43高頻開關電源模塊選擇表序號名稱分類計算公式計算結果1基本模塊數量鉛酸蓄電池n1=1.0I101.25I10/Ime+Ijc/Ime1.95 2鎳鎘蓄電池n1=1.0I51.25I5/Ime+Ijc/Ime3Ime

71、-單個模塊額定電流104附加模塊數量n2=1(當n16時):n2=2(當n17時)15高頻開關電源模塊數量n=n1+n23 根據計算直流電源分系統額定輸出電壓為DC220V,設置一組100Ah密封閥控鉛酸蓄電池,配置1面直流充電屏,3個10A高頻開關電源,1面饋線屏,直流系統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通信電源分系統額定輸出電壓為DC48V,容量2kVA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4.5.3 逆變電源不間斷電源分系統額定輸出電壓為AC220V,容量為2kVA ,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單相制。4.6 電纜設施及電纜阻燃措施站區進入主控樓及配電裝置室的電纜溝入口處以及電纜溝相關位置設置阻火墻,阻火墻兩側的電纜在2米

72、范圍內應刷防火涂料;主控制室及繼電器室的靜電地板底下電纜均應刷防火涂料;電纜敷設所留下的孔洞用防火堵料嚴密封堵。電纜阻燃措施按“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電力工業部、公安部關于“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等有關規程規定的要求執行。4.7 二次防雷系統 為防止因雷電感應損壞二次設備,提高變電站運行可靠性,在站用電屏小母線處、直流充電機交流電源進線側、UPS交流電源進線端、直流系統小母線上、通信電源端、各通信網絡接口處、GPS對時裝置的天線引入室內入口處裝設過電壓保護裝置。4.8 二次控制電纜及抗干擾措施本站35kV、10kV部分保護以及主變保護等均為微機保

73、護。此外還有微機監控系統的測控裝置及計算機等,這些設備的工作電壓很低。一次系統的操作、短路、雷電侵害等所產生的瞬變電磁場通過靜電耦合、電磁耦合等形式極易對二次回路形成干擾而誤動作或損壞設備。另外二次回路本身,如直流回路中的電感線圈的開斷產生高電壓,也會對電子設備產生干擾。為此,除要求這些設備本身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外,還需采取抗干擾措施。5 土建部分5.1 變電站改造內容本次擴建在原有柳河變基礎上進行改造,具體改造內容如下:拆除原有主變及基礎1臺;更換一臺10MVA主變。拆除原有電容器1組;在站區西側新建1組電容器。5.2 結構1)設計條件站址工程地質:該站址地處豫東平原東部,黃河沖積平原,地勢

74、平坦,由全新的沖積物組成。根據鉆探及結合室內土工試驗分析結果,場地勘探揭露深度范圍內的地層為第四系地層,上部為黃土狀粉土、粉質粘土,承載力特征值為100kPa。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A: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第二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站址水文地質:本建筑場地內水系發育,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潛水,連通性好,埋深較錢,主要受大氣降水和河流、溝渠地表水補給。勘探期間正值干旱季節,變電站場地內水位為2.62.7m,正常年份變幅一般為1.52.5m。分析區域環境條件及鄰近建筑場地水文地質資料,本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物腐蝕性;在長期浸水環境下,地下水對混凝土

75、中的鋼筋不具有腐蝕性;在干濕交替環境下,其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具有弱腐蝕性。地下水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站址水文氣象:絕對水文氣象: 40絕對最低氣溫: -20年平均氣溫: 14.1年平均最低氣溫:9.2相對濕度: 80%年平均降雨量:674mm冬季最大風速:25m/s冬季凍土深度:31cm2)主變區拆除原有主變后,在原有主變位置處新上一臺10MAV主變一臺,包括主變基礎。主變基礎采用混凝土基礎,包括主變油坑。6 工程投資本工程靜態投資:240萬元,其中:設備購置費:126萬元,建筑工程費:20萬元,安裝工程費:48萬元,其他工程費:45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6萬元,工程動態投資:246萬元。7

76、主要設備及材料清冊序 號設 備 名 稱型 號 及 規 范單 位數 量備 注一電氣一次部分(一)主變壓器部分絕緣泄漏比距:31mm/kV1主變壓器型號:SZ11-10000/35臺1帶有載調壓開關型式:三相,自然冷卻變壓器額定電壓:3532.5%/10.5kV額定容量:6300kVA阻抗電壓:Ud=7%接線組別:Ynd112鋼芯鋁絞線LGJ-3150米503設備線夾套30410kV支柱絕緣子FZSW-20/8個65鋼管150 鍍鋅米56鋁排-808米15810kV電流互感器800/5A,0.2S/0.5/10P15/10P15只3935kV斷路器真空型,2000A,31.5kA,CT內置100-

77、200/5A, 0.2S/0.5/10P15/10P15臺1(二)10kV配電裝置1新上設備:隔離開關雙接地630A,20kA只12斷路器戶外真空型630A,31.5kA臺4電流互感器100-200/5A, 0.2S/0.5; 300/5A,10P20只10避雷器17/45kV只6接地開關JN15-12組22斷路器戶外真空型1250A,31.5kA CT內置300-600/5A, 0.5/10P30/10P30臺1分段間隔隔離開關單接地630A,20kA只6分段間隔支柱絕緣子FZSW-20/8只6分段間隔34個出線間隔設備更換為:隔離開關雙接地630A,20kA只12更換4個出線間隔設備斷路器

78、戶外真空型630A,31.5kA臺4電流互感器100-200/5A, 0.2S/0.5; 300/5A,10P20只8(三)10kV無功補償裝置110kV無功補償裝置TBB10-2400/334-AKW組2爬電比距31mm/kV每套設備含有放電線圈FD2-2.5/12/3組1串聯電抗器-300/10-6組1避雷器17/50組1四級隔離開關630A組13鋼芯鋁絞線LGJ-3120米30電容器組用(四)接地 1鍍鋅扁鋼-60mm6mm米250水平接地極2鍍鋅扁鋼-60mm6mm米200接地引線3熱鍍鋅角鋼50mm5mm,L=2500mm根10垂直接地極(五)防火部分1有機防火涂料kg1002無機防

79、火涂料kg2003防火隔板5mm厚m244阻火包m325防火涂料kg100(六)拆除設備1主變SZ9-5000/35臺1210kV支柱絕緣子ZSW-20/8只3310kV電流互感器150-300/5A,0.2S/0.5/10P只3主變進線間隔4電容器組BAMH-900套1拆除更換535kV斷路器臺1610kVPT間隔個2拆除移位每個間隔含單接地隔離開關只3電壓互感器,JDX-35只3避雷器52.7/134W只3熔斷器只37隔離開關GW1-15G/630A,只12拆除更換8斷路器ZW6-12/630臺4拆除更換9電流互感器LCWFS-12G,75/5只8拆除更換二電氣二次部分(一)計算機監控系統

80、1監控后臺系統包括監控主機及工作員站;遠動工作站;五防系統(含鎖具);交換機;電壓、無功自動控制(軟件實現);網絡通信設備;小電流接地選線功能(監控系統實現); 監控系統采用DL/T860標準。套1一面柜,80060022602主變保護測控柜含主變主保護、后備保護及測控單元各2套(主保護均采用差動保護)面28006002260335kV保護測控柜含1套35kV線路保護測控裝置(過流速斷保護功能)面180060022604公用測控裝置安裝于35kV線路保護測控屏套1510kV線路保護測控裝置速斷過流及重合閘、選線、低周減載臺7集中組屏610kV線路保護測控屏屏體面2610kV電容器保護測控裝置

81、限時速斷、過流、過壓、失壓及不平衡電壓保護臺2集中組屏(安裝于線路保護屏)710kV分段保護測控裝置含備自投功能臺18PT并列裝置套1集中組屏(安裝于線路保護屏)(二)計量系統1計量屏柜面22數字式多功能電能表5A,準確等級0.2S級,三相三線制電能表塊8集中組屏安裝3數字式多功能電能表5A,準確等級0.5S級,三相三線制電能表塊6集中組屏安裝4電能量采集終端套1安裝于計量屏(三)交直流系統及逆變電源1交流電源屏含一塊5A,1.0級三相四線電能表;2kVA逆變電源、及其饋線面180060022602直流充電及直流饋電柜微機電池巡檢、微機直流系統監控裝置、微機絕緣監控裝置及310A的充電模塊及2

82、kVA DC/DC轉換模塊面280060022603蓄電池柜 100Ah、2V,104只面28006002260(四)遠動部分1遠動調度數據網屏遠動通信主機、縱向加密裝置、路由器、交換機,GPS對時裝置。面180060022602計算機電纜及附件套13縣調端調度接口板塊14交換機臺2(五)其他1控制電纜包括ZR-KVVP2-22 ZR-KVVP 等各種規格km6估列2電力電纜m500估列3鍍鋅電纜保護鋼管40m500估列4接地銅纜VV22-1KV-250m100估列5有機防火堵料公斤200估列6無機防火堵料公斤200估列7耐火包只100估列8無機耐火隔板m210估列9鍍鋅角鋼L40X40X4米200估列10鍍鋅角鋼L50X50X5米100估列(六)改造拆除1拆除舊屏綜合控制屏2面、直流電源屏2面,計量屏1面。面52拆除電纜km38 附圖附圖01:寧陵縣2012年35kV及以上電網地理接線圖附圖02:寧陵縣2013年35kV及以上電網地理接線圖附圖03:寧陵縣2017年35kV及以上電網地理接線圖附圖04: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電氣主接線(現狀)附圖05: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電氣總平面布置圖(現狀)附圖06: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電氣主接線圖(改造)附圖07: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電氣總平面布置圖(改造)附圖08: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主控室屏位布置圖


注意事項

本文(商丘寧陵35kV柳河變增容改造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52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惠州市| 大悟县| 阜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嘉善县| 平邑县| 海南省| 禹城市| 政和县| 武冈市| 临桂县| 临西县| 新沂市| 兰溪市| 宜宾县| 桦川县| 东山县| 浮梁县| 定远县| 南丰县| 长岛县| 黄石市| 义马市| 德州市| 黄骅市| 临漳县| 米泉市| 苏尼特右旗| 岳阳市| 康平县| 宜川县| 文昌市| 太原市| 房产| 类乌齐县| 西和县| 华容县| 昌平区| 福贡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