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1第二章 項目概況1一、項目選址背景1二、項目基本情況21.公司簡介22.項目簡介2 3.氣量預測84.氣源規劃85.管網布置9第三章 項目所在區域概況9一、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91.地形地貌92.水文地質103.氣候氣象10二、相關城市總體規劃情況11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概述111. 規劃要點112. 縣域空間布局與統籌城鄉協調發展113. 人口規模與城鎮化水平預測124. 城鎮發展戰略、等級規模及職能結構125. 城鎮產業空間布局結構136.城市近期發展方向與總體布局結構137. 城市近期建設行動計劃 148. 城市近期建設道路交通計劃159、城市近期建
2、設市政公用設施改善提升計劃1610. 環境保護與綜合整治改善計劃2011. 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1第四章 建設項目擬選址方案22一、選址的依據和原則221.選址依據223.選址原則22二、項目的選址231. 項目選址的地理位置232.項目選址的現狀243.項目選址的工程技術條件25第五章 建設項目的選址與城市規劃的論證25一、建設項目與城市規劃協調性分析251.建設項目與城市規劃對擬選用地在用地性質、建設要求的協調252.建設項目用地與周邊用地的協調263.建設項目與城市交通、通訊、能源、市政、防災規劃的銜接與協調274. 建設項目所需的生活設施配套與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設施的銜接和協調28二
3、、建設項目土地利用分析28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析281.環境質量現狀282.環保措施29四、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社會效益分析311.社會穩定風險分析312.社會效益分析32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33一、選址論證結論33二、項目實施建議34第七章 附件、附圖34一、附件:1、XX縣國土資源局文件雙國土資發【2013】104號XX縣國土資源局關于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的用地預征意見2、XX縣人民政府關于云南省XX縣城市管道特許經營項目開發協議書3、SB-2013-48號具體項目供地報告4、SB-2013-48號具體項目供地二、附圖1、上位規劃基本情況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
4、2015年)土地利用規劃圖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功能結構規劃圖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道路交通規劃圖XX縣燃氣管道規劃圖2、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方案圖3、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區位圖一(地塊A)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區位圖二(地塊A)4、XX縣BB-2013-48號建設項目供地宗地圖(地塊A)5、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平面布置圖(方案)(地塊A)6、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道路交通分析圖(地塊A)第一章 總論 為了保障建設項目的選址和布局與城市規劃密切結合,科學合理,提高綜
5、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進行論證,以分析該項目選址的合理性以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等,確定項目選址是否與XX縣城市規劃、國民經濟建設等建設目標相一致。為XX縣下一步的城市建設提供參考依據。第二章 項目概況一、項目選址背景隨著我國二十多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各地城市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城市環境也隨之惡化。工業污染、生活污染、汽車尾氣污染,尤其是大氣環境的嚴重污染,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越來越不適于人類居住。為此,我國政府從1999 年起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清潔汽車行動”,成立了“國家清潔汽車協調領導小組”
6、推進全國各城市清潔燃料汽車的工作。由于政府倡導推行的“費改稅”措施的最終推出,石油價格的上升也將刺激該產業的超常規發展。“西氣東輸”、“川氣東輸”、“俄羅斯中國天然氣管道”的建設也給沿線城市提供了天然氣(CNG)資源,沿海城市及其他城市也在積極發展液化天然氣(LNG)設施,部分工程已經在建設或使用之中。隨著“西氣東輸”、“川氣東輸”、“廣東、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實施,僅天然氣一項,在2005年以前涉及60多座城市,7000多萬人口,可利用資源將達 350億立方米。西部、北部也是我國車用液化石油氣資源的主要產地,年總產量目前已達到100萬噸。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合理地利用資源,是國家和各地方
7、政府所期待的。為了加快中國在清潔能源利用領域的發展速度,汽車加氣站、燃氣汽車數量也將大幅度增加;國家的“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國家的環境政策等都對大氣的污染以及發展清潔汽車等都做出了具體的要求。而隨著溫室效應加劇,全球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的呼聲越來越高,加劇了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青睞,很多國家都將天然氣列為首選燃料,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氣正以每年約12%的高速增長,成為全球增長最迅猛的能源行業之一。在我國,為了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護環境,國家正在大力推廣使用天然氣?!拔鳉鈻|輸”、“俄氣南供”及“LNG引進”等項目的正在計
8、劃和實施。民用天然氣近年來得以大力推廣,是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又一新舉措。XX縣天然氣項目的推進建設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也符合XX縣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項目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公司名稱:XX縣華燃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鄧強成立日期:2012年公司地址:云南省XX縣金湖秀園小區四棟一樓公司業務:以管道天然氣輸配,CNG、LNG輸配,CNG汽車裝配為主,以燃氣生產資料,燃氣生活用具為輔,并兼營餐飲娛樂,茶酒文化服務的股份制民營企業。 近年來,公司在各級政府和相關業務部門的熱誠關懷和真切支持下,通過實業經營和資本運作,企業正在發展壯大。 2.項目簡介項目名稱:XX縣城
9、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建設投資規模:項目擬投資980萬元項目內容:燃氣供應對象為供氣區域內的城鎮居民、商業用氣、工業用氣、壓縮天然氣汽車。(1)加氣站壓縮天然氣(CNG)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汽車燃料,故也將其稱為汽車用壓縮天然氣。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已有 40 多年歷史,近二十年來由于油價飚升及環境污染問題,才逐漸提倡汽車使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近年來,我國汽車用壓縮天然氣的發展也很迅速。以 CNG為燃料的車輛叫做 NGV(Natural Gas Vehicle) 。 天然氣作為車用燃料有如下優點: (1)辛烷值可高達 130 以上,抗爆性能強,發動機噪音低; (2)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均勻,燃燒完
10、全,氣缸不積炭,發動機磨損少,提高熱效率10%以上; (3)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中,CO、烴化合物、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大大低于汽油燃燒排放廢氣含量,對環境污染少; (4)進入發動機氣缸內的天然氣,由于是氣態,對潤滑油無沖刷稀釋作用,節省潤滑油的耗量; (5)汽車發動機的壓縮比從7 增加到 1012,發動機的功率可提高 25%30%; (6)燃料費用僅為汽油車的 2/3,維修費用可降低 30%。 CNG 加氣站簡介: 1)L-CNG 模式(撬裝) :應用于無天然氣氣源的中小城市或是移動加氣站 2)L-CNG模式(固定站)應用于無天然氣氣源的大城市CNG 汽車。 3)母子站系統:應用于城市門站或調
11、壓儲氣站,既可以向周邊城市供應CNG 做為城市燃氣氣源,又可以給汽車充裝 CNG。 4)子站系統:應用于沒有天然氣氣源且距 CNG母站比較近(200KM 半徑范圍內)的城市供應車用 CNG。 5)標準站流程:應用于具有天然氣管網(中壓 A 以上壓力級)的城市,供應車用 CNG。6) 汽車用戶用氣量預測據調查,XX縣城規劃區2011年出租車70輛,公交車8臺。出租車每天運營里程為300km/臺,公交車每天運營里程為200lm/臺。結合XX縣城規劃區內出租車數量,參照一般縣城萬人占有出租車比例,確定XX縣城規劃區CNG出租車占有量為50輛/萬人。經測算,XX縣城規劃區2015年出租車為125輛,2
12、025年出租車為210輛。預測XX縣城規劃區2015公交車為13輛;2025年公交車為38輛。由于車輛偏少,近期不規劃建設加氣站,2015年汽車燃氣氣化率為0,2025年氣化率為80%,2025年汽車用氣量為294.5104Nm3/a。2.居民用氣、商業用氣、工業用氣管輸天然氣供應管輸天然氣供應(pipeline tronsportation of natural gas)是使用管道將天然氣(包括煤制氣)從開采地或處理廠輸送到城市配氣中心或工業企業用戶。天然氣供應管道按其用途分為:集氣管道、干線輸氣管道(簡稱輸氣管道)和配氣管道3種。1)集氣管道:從氣田井口裝置經集氣站到氣體處理廠或起點壓氣站
13、之間的聯接管道和設施。主要用于收集從地層中開采出來的未經處理的天然氣并輸送到處理廠。經處理廠脫硫、脫水、脫液態烴和其他雜質等處理后, 供應到用戶。2)輸氣管道:從氣源的處理廠或附近的起點壓氣站到各大城市的配氣中心、干線的終點計量站(又稱門站)、大型儲氣庫或用戶之間的管道。管徑大于集氣管道和配氣管道,輸送距離多在數十km到數千km, 輸送壓力多在4.0一10.OMPa之間。是整個管道輸送天然氣系統的主體部分。3)配氣管道:是從城市調壓計量站經配氣干線到用戶支線的管道。其特點是輸送壓力低,一般1MPa以下,管徑小于200mm,分支多,形成稠密的管網,除大量使用鋼管外,低壓用戶支線趨向使用工程塑料管
14、道。4)用氣量預測a.居民用氣量預測(1)近期(2013-2015)規劃XX縣城鎮人口2.5萬人(0.78125萬戶),按每戶3.2人計,近期以發展新建商業小區為主,據調查,已建成的及正在建設的商業小區有陽光水岸小區800戶,紅陽小區380戶,鑫和大城1480戶,金湖秀園、虎鄉綠園672戶,居民住宿區及單位房2358戶,共5690戶,按房地產開發速度,每年可發展用戶850戶,實現管道燃氣供氣1700戶,管道燃氣氣化率約為30%,用氣量為38.17104m3/a,加上瓶裝液化氣供氣,燃氣總氣化率為90%; (2)遠期(2016-2025)規劃XX縣城鎮人口為4.2萬人(1.3125萬戶),平均每
15、年發展用戶850戶,實現管道燃氣供氣1.02萬戶,管道燃氣氣化率約為77.7%,用氣量為185.64104m3/a,加上瓶裝液化氣供氣,總氣化率將達到95%。b.公建商業用戶用氣量預測公建用戶用氣主要是指餐飲業、醫院、學校、賓館、寫字樓、美容美發、洗浴業等行業或建筑內的炊具、燃燒器、燃氣鍋爐及燃氣空調用氣。一般公建商業用氣量與居民用氣量的比值為0.5左右。XX縣城公建商業用氣量近期為19.085104m3/a;遠期為92104m3/a。c.工業用戶用氣量預測XX縣城鎮規劃區工業用氣主要集中在城西北工業區,以林產品加工、綠色食品加工為龍頭的產業片區,目前,有7家企業入駐園區,5家企業已竣工投產,
16、2家正在建設,縣城工業園區正在逐步形成。結合調查企業生產規模以及耗能情況,近期工業用氣量按現狀工業需求天然氣量的110%預測,遠期工業用氣量按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并結合工業用地規模進行預測。根據現有XX縣城工業用戶需求天然氣情況,XX縣城工業用氣量預計2015(近期)預測為490110%104=539萬Nm3/a。遠期工業用氣量一部分按現有企業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的130%預測,2120130%104=2756萬Nm3/a;另一部分結合工業用地規模進行預測為10萬Nm3/a;遠期工業用氣規模:2766萬104Nm3/a。3.氣量預測其他氣量:其他氣量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管網的漏損量
17、;另一部分是因為發展過程中出現沒有預見的新情況而超出了原計算的設計供氣量。本報告其他氣量按占總氣量的5%計算,其中管網的漏損量占總用氣量的3%。XX縣城鎮其他用地量近期為30.26104Nm3/a;遠期為166.95104Nm3/a。根據以上各類用戶用氣量預測,XX縣城規劃區年用氣量為:574.6104Nm3/a(近期);3514.7104Nm3/a(遠期);序號用戶類型2015年2025年用氣量比例用氣量比例104Nm3/a(100%)104Nm3/a(100%)1居民用氣38.26.6185.65.32商業用氣19.13.392.82.63工業用氣490.085.32766.078.74C
18、NG汽車0.00.0294.58.45其他氣量27.34.8175.75.0合計574.61003514.7100.0XX縣城城鎮規劃區年用氣量平衡表:4.氣源規劃a、儲氣量規劃XX縣目前還沒有管道燃氣,中緬天然氣管線途徑楚雄州,規劃在楚雄設分輸站,楚雄分輸站距離XX縣門站約60公里,分輸站至門站的次高壓管道設計壓力為1.6Mpa,管徑為159,門站后的管道為中壓管道。采用楚雄分輸站至XX門站該段進行儲氣。b、應急氣源規劃根據目前國內液化天然氣儲罐生產、運輸、使用情況,可選用容積為60m3液化天然氣(LNG)儲罐,最高工作壓力0.8Mpa,充裝率最高按90%,最低液位按5%,氣液比為600:1
19、。根據預測計算,項目擬建設一套LNG儲存氣化系統(規劃建設2個60m3的LNG儲罐,可分兩期建設)作為XX縣城區應急備用氣源。5.管網布置XX縣城鎮天然氣管道的布置應元近期結合,近期管道的敷設結合遠期發展。很據氣源性質及城市發展狀況。近期管網供氣系統供應對像以縣城東片區用戶為主。近期中壓管網由場站接出,沿元雙公路像縣城敷設,另一路沿東興路敷設,并與學府路主管形成主環。遠期管網由學府路像北敷設至元雙公路,同時由東和大道繼續向環西路敷設,然后沿工業園區道路敷設,與元雙公路相連,形成城西北區主環網管。(詳見附圖:燃氣管網規劃圖)第三章 項目所在區域概況一、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等 1.地形地貌XX縣
20、位于東經1010310202,北緯24132455之間,地處滇中腹地,哀牢山脈以東,金沙江與紅河系分水嶺南側。東南與玉溪地區的易門、峨山、新平縣毗鄰,西與思茅地區的景東、鎮源縣接壤,北與楚雄州的楚雄市、祿豐縣相連,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省會昆明210公里。XX縣地形復雜。境內山峰重疊,河谷交錯,山高谷低,地形陡峻。地勢西突東矮,北高南低。西邊哀牢山脈縱橫,東南、北有綠汁江環繞。其地貌有以下幾個單元: 強烈切割的高、中山峽谷區:綠汁江與禮社江呈開口向北的馬蹄形,環繞于東南西部,沿江為相對高差8001000米的強烈切割高中山峽谷,河床多為“V”形,坡降大、坡陡谷深。禮社江和綠汁兩岸為比高大于500
21、米的巖溶峽谷。 強烈切割的高中山:主要分布于克田河與禮社江之間。相對高差5001000米,坡度2030度,山高坡陡。 切割較強烈的中山丘陵:馬蹄形以內,東部克田河與綠汁江之間主要為此地貌類型。一般高程20002200米,相對高差150500米。其中有妥甸、法脿、大莊、干海資等面積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平壩,為XX縣耕地較集中的地方。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所在的妥甸鎮是XX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縣境中北部。東與大莊鎮接壤,南與愛尼山鄉相連,西與楚雄市大地基(原)宜次鄉交界,北與楚雄市子午鎮及富民鎮毗鄰。屬滇中高原丘陵地帶,最高海拔2333米,最低海拔940米,相對
22、高差1420米。2.水文地質XX縣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受綠汁江、石羊江、馬龍河及14條支流的沖刷切割,形成高山深谷、過境水圍繞大梁山、石碑山、白竹山、老黑山、大青山、密孔山、大哨山7座大山由北向南在三江口匯合出境,流入元江流域??偭饔蛎娣e3894.9km,占XX縣總面積的96.3%。3.氣候氣象XX縣地處低緯度地帶,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熱。但由于海拔、地形所致,從高山至河谷具寒、溫、熱三種氣候帶,因而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立體農業。另外,各年雨量多寡不均,一年之中雨熱同季,干濕季節分明。 XX縣光照充足。全境年均日照2396小時,年均太陽輻射129.1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氣溫1
23、4.9,平均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5,年蒸發量1815.1mm。 XX縣全年無霜期274天,年均降雨量910mm,高海拔區域多于低海拔區域,海拔每升高100m,降雨量隨之增加3050mm,每平方千米產水量1516萬平方立米,哀牢山每平方千米產水量61萬立方米。 項目所在的妥甸鎮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由于山高谷深,立體氣候與小區域氣候明顯,氣候類型多樣。二、相關城市總體規劃情況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概述1. 規劃要點1.1 規劃期限近期20042010年 遠期20112025年1.2 人口規模近期(2010年)2.50萬人 遠期(2025年)4.20萬人1.3 用地規模近期(2
24、010年)用地規模為201.25公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為80.5; 遠期(2025年)用地規模為350.43公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為83.4。 1.4 城市性質XX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發展以綠色生態農、林產品流通服務業為主,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和山水園林特色的旅游服務型城鎮。1.5 城市發展方向城市主要向西、北方向發展,東至登高山妥雞公路,西至吳家箐水庫,北至上王家,南至小廟河南岸江坡糧點。2. 縣域空間布局與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城鎮化方針: 2.1、采取多元化、低成本發展戰略,實現城市城鎮全面發展;實現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城鎮轉移的低成本和城市、城鎮建設的低成本,實現大批農村勞動
25、力順利轉移。2.2、在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輻射帶動周邊城鎮的同時,要加強各中心城鎮建設,使之成為縣域的中心;對一般城鎮,農村居民點等建設要加強指導,發揮城鎮示范效應。2.3、加快農村勞動力轉化的進程,完善農村市政基礎設施與社會服務設施,促進農村繁榮、農民富裕、農業發達,尤其應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在保持經濟繁榮、生態協調的前提下,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城鄉統籌和協調發展。3. 人口規模與城鎮化水平預測2010年,XX縣全縣總人口約15.5萬人,城鎮人口3.87萬人,城鎮化水平為25 %。預測至2015年,XX全縣總人口
26、規模為15.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15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4.97%。4. 城鎮發展戰略、等級規模及職能結構4.1 城鎮發展戰略強化中心城區、調整空間結構,著重發展中心城鎮、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一般城鎮、加大城鎮集聚規模;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四個建制鎮為基礎,構建中心城區重點城鎮(建制鎮)一般鄉鎮(集鎮)重點村集鎮的縣域城鎮體系,形成組團式多軸圈層式的空間結構和要素,形成聚集能力強、人口分布合理的城鎮化格局。4.2 城鎮等級規模到2015年,XX縣城鎮規模分成4個等級。等級人口 規模城鎮名稱(人口規模)一5萬以上XX縣城二0.45萬鄂嘉鎮、大莊鎮、法脿鎮、大麥地鎮三0.4萬以下愛尼山鄉、安龍堡
27、鄉、獨田鄉四/普龍、陽太、密架、中山、六合、小村、舊哨、六街、野牛、邦三、茶葉、新樹、清香樹、說全4.3城鎮職能結構規劃期末,形成XX縣城為一級中心城市(核心城市),鄂嘉鎮、大莊鎮、法脿鎮、大麥地鎮為二級重點城鎮(次中心),其它鄉鎮為三級一般鄉鎮,14個重點村集鎮形成的四級城鎮網絡體系。 一級中心城市,也是縣域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XX縣城,能起到帶動輻射作用。 二級重點城鎮,也是縣域城鎮體系的次中心城市鄂嘉鎮、大莊鎮、法脿鎮、大麥地鎮,是區域的副中心,是核心城市與三級城鎮之間聯系、輻射和吸引的中間環節,一西兩東起著橋梁、中介和傳遞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起著“放大”核心城市對三級城鎮的輻射和吸引力的
28、作用。三級一般鄉鎮,即鄉政府駐地,三級城鎮要成為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龍頭,能夠在資金、技術、銷售等方面起到組織和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作用。四級重點村集鎮,四級城鎮是二、三級城鎮功能的補充。5. 城鎮產業空間布局結構隨著XX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鎮人口的集聚,區域內的城鎮產業空間布局將形成:“一三三四”的模式(一極、三帶、三區、四點)。一極建設以縣城為核心的增長極,是整個縣域的發展核心。三帶建設元雙線南下經濟帶、綠汁江東部經濟帶、大鄂橫向經濟帶,加快形成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生產要素、優勢企業向經濟帶聚集發展的新格局。 三區構建北、東、西三個產業區,即北部綜合產業合作區、東部新
29、興產業開發區、西部生態產業建設區。四點建設四個聚集發展的支撐點,著力打造鄂嘉旅游小鎮、大莊工業小鎮、法裱文化小鎮、大麥地熱作產業小鎮,形成四個聚集點,輻射帶動全縣區域的發展。6.城市近期發展方向與總體布局結構6.1 城市近期重點發展方向 XX本身就是一個山地城鎮,他的周邊沒有較平坦的可發展用地,所以它的發展模式是依山發展,規劃確定城市用地近期主要往西北和西南方向發展,遠期主要向西發展。6.2 區域空間結構總體布局形態:“一軸、一帶、四片區”?!耙惠S”:自北向南連接XX縣城三大片區的一條城市發展軸線。主要依托學府路進行建設?!耙粠А保阂劳性p公路建設的特色商貿景觀帶。 “四片區”:依據地勢和發展
30、形成的綜合服務片區、綜合居住片區、特色休閑居住片區、查姆湖生態片區。 7. 城市近期建設行動計劃7.1 XX縣近期建設目標: 銜接對外交通,建設對外窗口;突出山水景觀,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樹立XX城市新形象。7.2 土地利用協調控制7.2.1.近期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預測(城市土地需求量預測) 根據XX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中2005-2010年XX縣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用一元回歸模型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展速度進行預測,得出2015年XX縣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為604.30公頃。7.22.近期城市建設重點控制區控制舉措 該類地區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城市政府應在優先保障
31、重點地區發展的前提下,允許并促進該類地區發展,但應制定較嚴格的項目準入標準,項目必須具備對城市支柱產業有較大促進作用,對實行城市中遠期職能有較大帶動作用,項目立項建設應依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對不符合地區產業職能定位,不符合地區城市規劃有關要求,對環境影響較大的項目不予批準。7.3 近期土地供應計劃7.3.1.供給原則 土地供應堅持“供需平衡、加強儲備,盤活存量、控制增量,集約用地、確保重點”的基本原則。7.3.2.供應規模 近期土地供應主要包括三部分:新建增量:到規劃期末新供應的用地規模;存量消化:到規劃期末可以利用的存量用地規模;更新改造:通過功能置換轉換的用地規模。 到
32、2015年,XX縣城市土地供應總量控制在350公頃。平均每年供應總量約為70公頃左右。7.3.3.供應結構 根據對近年來XX縣城市建設用地供應結構分析,XX縣的土地供給應該與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相符合,與城市發展戰略方向以及與社會經濟發展目標要求相符合,使城區的用地結構更加合理和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7.3.4.近期土地儲備 根據XX縣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同時考慮到政府財政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近期主要考慮在重點土地儲備地區共增加土地儲備總量約300公頃,年均土地儲備用地60公頃(具體土地儲備地塊及分布、實施時序等應按照土地部門的儲備規劃和有關要求進行實施和管理)。8. 城市近期建設道路
33、交通計劃8.1 對外交通系統改善計劃 8.1.1.發展目標 經過幾年發展,構建公路為主體的網絡化交通體系;楚雄市到縣公路(依托楚雙公路和元雙公路)高等級化,鄉到重點行政村公路基本油路化;建立了高效、快捷、安全、舒適、便利的運輸綜合體系。8.2.2建設重點項目 1)構建“2+6”骨干路網。即建設一縱一橫2條二級干線公路,6條主要支線公路。 2)加快農村公路網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等級化、路面硬化、道路結構網絡化建設,增加通村公路里程,提高農村公路等級率。8.2 城市道路系統改善計劃8.2.1.道路系統改善要點 道路交通系統改善要點:加大設施建設力度,優化道路功能;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8.2.2.
34、加強城市交通管理設施建設 重點建設公交系統,完善交通管理設施、交通管理系統工程及公交首末站及中心停車場設施。8.3加油站布局調整計劃8.3.1 總量控制,合理布局,整頓與發展并存,同時制定與加油站規劃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規,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8.3.2主城區公共加油站、加氣站的服務半徑宜為0.91.2公里,每處占地面積為0.120.18公頃。公共加油站的選址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的相關規定,進出口宜設置在次干路上,并附設車輛等候加油的停車道。8.3.3、至2015年,XX城區現狀有4個加油站。規劃新增2個加油站,使XX城市近期加油站數量增至6個。9、城市近期建設市政公用設施改善提升計劃9.1
35、給水工程規劃9.1.1給水工程現狀 1)水廠及水源 XX縣城現有自來水廠一座,位于城東面登高山,廠址標高在20112032米之間,占地約3500平方米??h城現狀自來水水源主要為塔扎河流域上的定向水庫和塔扎河水庫,定向水庫庫容量3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0.6萬立方米,大部分用于下游農田灌溉,塔扎河水庫最大庫容60萬立方米,常年有效庫容26.8萬立方米,以上兩個水庫每年有效產水量最大為70萬立方米, 2)給水工程規劃 規劃中,在現狀分析基礎上,充分利用現狀工程設施,統一規劃供水系統,并考慮縣城發展的要求,合理選取用水標準及水源等,針對取水、輸水、凈水、配水等幾個給水系統要素。 近期建設范圍內最高日
36、用水量:17850立方米/日,近期建設規劃范圍內人口綜合用水標準:308升/人.日。9.2 排水工程規劃9.2.1.排水體制選擇 根據縣城的區域特點及其發展要求,規劃中采用了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分流制排水系統,設雨水、污水兩套管道,即雨水就近排入查姆湖和自然溝渠,生活污水由截污干管收集,輸送至縣城西南方向的污水廠處理后排放。9.2.2.污水量 污水量的計算按最高日給水量(扣除澆灑道路、綠化用水及未預見水量) 的80%計,計算得: 近期建設范圍內遠期最高日污水量為Q=0.817850=1.43萬立方米/日。 規劃區近期建設范圍內有效產生污水區面積約為(扣除道路及綠化面積)436.64公頃,單位面積污
37、水負荷率為0.379升/秒公頃。9.3.3.雨水量 XX縣無暴雨強度公式,對暴雨強度的計算采用XX19802010年大暴雨各歷時降雨氣象資料手算編制法進行推算,重現期采用1年。9.3.4 污水處理廠規劃 污水處理廠在縣城西南方向(已建成),近期日處理規模為1萬m3/d,遠期日處理規模為2萬m3/d。規劃建設中水回收系統,經處理后用于工業生產和綠化澆灌。9.3.5 排水管網規劃 污水管道順應道路自然坡度,盡量用最短的管線,較小的埋深,把最大排水面積上的污水送至規劃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采用正交式布置的方式,分片區對污水進行收集。沿主要截污干管,截流縣城污水至污水處理廠。管道采用雙壁波紋管。9.3
38、電力電信系統規劃9.3.1負荷估算 負荷采用負荷密度法進行計算,負荷密度根據國家電力部門有關規定中的相應地塊性質確定,用地面積根據規劃城市建設用地確定。分類用地負荷密度(KW/ha)用地類型負荷密度(KW/ha)用地面積(ha)預測負荷(KW)公共設施用地150124.8118721.5居住用地100269.7626976綠地1064.57645.7市政用地15010.761614倉儲用地2017.83356.6道路廣場用地15103.021545.3對外交通用地103.6136.1取0.7同時系數可得規劃區預測最大負荷約34926KW9.3.2、供電電源規劃 規劃范圍內現有兩個110KV變電
39、站,分別為110KVXX中心變電站(規劃將其遷出規劃區,根據實際情況另行原址)和妥甸110KV變電站。110KVXX中心變電站電源為110KV架空線引子楚雄變電站和110KV架空線引子三秋田二級電站,妥甸110KV變電站電源為110KV架空線引子楚雄白龍新村變電站。9.3.3電信工程規劃1)電信規模預測分類用地市話預測標準(線/公頃)用地類型預測標準 (門/ha)用地面積(ha)預測容量(門)公共設施用地150124.8118722居住用地100269.7626976其它用地(含市政設施用地)3088.812664倉儲用地1017.83178道路廣場用地10103.021030規劃區電話預測容
40、量為49570門,近期規劃線路容量取50000門。2)電信局,站規劃 根據預測的結果,擴建現狀電信總局。擴建后線路容量達到20000線,滿足主城區用戶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規劃新建一座電信模塊局,線路容量取30000線,主要為居住區及大部分公共設施服務。3)電信光接點布局規劃 光纜入交換局接入點設一般要求同一個局站要有兩個或多個光纜入交換局接入點。9.4 環衛工程9.4.1.垃圾收集 生活垃圾收集的服務半徑不應超過70M,垃圾轉運站布置在居住區或城市的工業、市政用地中,小型轉運站每07平方公里設置一座,與周圍建筑的間隔不小于5米,供居民直接傾倒垃圾的小型垃圾收集站、轉運站、其收集服務半徑不大于
41、200米。近期生活垃圾仍以垃圾箱收集為主,并注意垃圾箱的外形及色彩,作為城市一景來考慮,遠期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分類收集方式,同時合理布局垃圾袋裝收集網點。 廢物箱的設置,商業大街設置間距25至50米,交通干道設置間隔5080米,一般道路設置間隔80100米。9.4.2.垃圾運輸 垃圾運輸以美化環境,減少運距,因地制宜為原則,垃圾運輸以封閉式垃圾收集車為主,同時要提高機械化運輸效率和衛生水平。9.4.3.垃圾處理場規劃 在規劃區西北側約7公里處,城市下風向,已建成生態垃圾處理場一座。用于垃圾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9.4.4.工業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處理 工業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處理采取誰產出誰處理的
42、原則,若無處理能力,可請環衛部門有償服務,不宜進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工業垃圾,應由垃圾產生單位采取措施進行特殊處理,對工業垃圾要進行再生利用。9.5抗震規劃9.5.1 工程抗震規劃 XX縣城的設防烈度標準為7度,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必須達到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95)中的相應抗震設防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提高或降低抗震設防標準;已建成的建筑物、構筑物,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9.5.2 防止次生災害 高度重視可能發生次生災害部門的抗震設防,如化工系統、燃氣系統、供電系統、危險品倉庫、供水系統等,防止地震誘發火
43、災、爆炸、溢毒、泄污、放射性輻射等次生災害所造成的災害。9.6 資源保障計劃9.6.1 高效集約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1)注重與土地利用規劃的協調,注重基本農田的保護和促進耕地動態平衡,科學制定土地供應計劃,用地供應優先保證重點地區以及重大項目、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用地需求,高效集約利用城市建設用地,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2)加強產業用地管理。3)完善土地儲備制度,加大政府用地儲備力度???.6.2.保障城市水資源供應安全1)切實落實對水源保護區的衛生防護,加強對該河段區域內河水系的治理,從源頭上切斷污染源。2)對水源保護區內市政排污口進行截污治理,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以減少污染。3)
44、加強和加快理順供水企業的產權制度,整合供水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以保障XX縣在應急狀態下,城市人民生活飲用水供應的安全。4)積極開展節約用水:推行定額用水管理;完善節水管理配套法規;9.6.3.保障城市能源供應穩定 加快推進區域性的電力、燃氣等基礎設施,注重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積極開展城市能源安全儲備系統研究和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源。10. 環境保護與綜合整治改善計劃10.1環境保護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實施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體系和較為完善的城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2015年城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得到較好的控制,最終把XX建設成環境
45、優美、生態平衡的宜居城市。10.2綜合整治改善計劃10.2.1 大氣環境規劃區內大氣環境質量要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相應功能區的環境空氣標準。除劃定小部分區域外,均應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其中TSP年平均濃度控制在0.15毫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控制在0.02毫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年平均濃度控制在0.032毫克/立方米以下。 規劃期內控制大氣污染物總量,提高工業廢氣處理率。對醬油廠等重點污染企業進行整治,嚴禁其他污染企業再進入,爭取工業廢氣處理率達到100%。改善能源結構,開發使用清潔能源;高標準建好主次干路及其街頭綠地,減少路面揚塵,嚴格控制汽車尾氣污染,嚴格執行
46、外來車輛進城前的清洗措施;大幅度增加公共綠地面積。10.2.2. 水環境查姆湖及上游河段水質達到景觀水標準,水庫下游河渠水質達到(農田灌溉用水標準)。規劃建議搬遷規劃區內現有污染企業,禁止污染工業企業進入;實行雨污分流,系統建設污水管網將污水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達標處理。規劃區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必須以預防為主,防治重點為淺層地下水。其要對區域內的地下水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杜絕過度開采,保障水環境動態平衡。10.2.3 聲環境 按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控制。1)休閑度假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以及位于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2)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以及鄉村居
47、住環境,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3)居住、工業商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5分貝;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5)城市道路交通干線兩側,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10.2.4 固體廢棄物環境 工業、生活、醫療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及處置率100%,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建立固體廢棄物管理控制系統,進行從廢物源頭到處置場所的全過程管理,進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實施生活垃圾袋裝,并逐步過渡到分類垃圾箱分類處置。11. 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11.1目標及總體要求 按照“預防為主,平戰、平災結合,防治、防救結合,準確預報,應急聯動,綜合協調,高效救助”的原則。11.2 抗震與
48、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救結合、綜合協調”的原則,不斷完善抗震防災和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災害和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11.3 消防工程1)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建立完善有效的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城市消防體系,加強多功能消防隊伍建設,提高全民消防意識和全社會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2)近期內應加強改善現有消防站的裝備,做好城市消防設施的查漏補齊工作,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市民防災、減災、避災的意識。第四章 建設項目擬選址方案一、選址的依據和原則1.選址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中華人
49、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4)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辦法(5)XX縣城市總體規劃調整(20042025)(6)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2. 相關的規范、標準和規定(1)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03);(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4)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2010.10);(5)關于石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與鐵路相互關系的若干規定(1978年5月23日);(6)關于處理石油和天然氣管道與公路相互關系的若干規定(試行);(7)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50、GB501832004);(8)原油和天然氣工程建設站(廠)場總圖設計規范(SYJ481991);(9)石油天然氣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Y04702000);3.選址原則(1)天然氣場站站址的選擇應根據沿線的氣象、水文、地形、地質、地震等自然條件和交通、電力、水利、工礦企業、城市建設等現狀與規劃情況,在施工便利和運行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綜合分析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2)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與城市各專業規劃、局部地區的規劃相銜接。站址選擇應盡量避開城市規劃建設用地、村鎮建設用地,避開車站、鐵路站場等重要交通設施和水廠、污水處理廠、大型變電站等市政基礎設施,避開軍事設施,并盡量減少與天然和
51、人工障礙物的交叉。(3)充分利用現狀道路,方便原材料的運輸、施工和生產維護管理。(4)天然氣場站站址應避開不良工程地質地段和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七度地區的活動斷裂帶。避開或減少通過人口、建筑稠密區和風景旅游區,減少拆遷量。(5)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的有關標準、規范和規程,氣站的選址從技術要求方面均完全達到國家能源局頒布的液化天然氣(L N G )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N B /T 1001-2011和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12的安全間距要求。(6)選址應有適宜的地形、工程地質、供電、給水和通訊等條件,與周圍建、構筑物的間距應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和建筑
52、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7)項目用地選址應重視前期勘察和專題論證,對影響項目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論證,確保項目建設、生產與國家對安全、健康、環境保護的要求相一致。項目用地經地質災害性評價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確認具備作為建設用地的條件。二、項目的選址在接到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論證的任務后,充分收集了有關項目及選址地區的氣象、水文、地質、交通等種種現狀資料后,進行實地踏勘,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考察,并結合燃氣站場站選址要求最終確定了3個地塊選址方案。(詳見選址方案圖 )1. 項目選址的地理位置1.1地塊 A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
53、目場站地塊A選址位于縣城東北方向,元雙路以東,物流中心內,第二批次城鎮建設用地內。場站選址位于元雙公路東側,選址充分利用現狀道路,方便原材料的運輸、施工和生產維護管理且位于建成區邊緣處。(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區位圖一、二(地塊A)1.1 地塊B 地塊B位于縣城東南方向,元雙路以東。 場站選址位于元雙公路東側,選址充分利用現狀道路,方便原材料的運輸、施工和生產維護管理且位于建成區邊緣處。1.1 地塊C地塊C位于縣城西南方向,學府路以北。場站選址位于學府路北側,選址充分利用道路,方便原材料的運輸、施工和生產維護管理且位于建成區邊緣處。2.項目選址的現狀 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
54、場站地塊A現為妥甸鎮西城社區上村村民小組耕地,高差較大,海拔標最高為2011.00,最低1992.00米,需進行一定的土石方平衡后建設。場地東西方向長約98m,南北方向最寬寬約80m。項目選址區域無拆遷戶數,為農民耕地,不占用基本農田,地下無重要的文物和礦產資源。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地塊A-場站現場圖地塊B現為妥甸鎮杞龍村村民小組用地地。項目選址區域無拆遷戶數,為農民耕地,不占用非基本農田,地下無重要的文物和礦產資源。地塊C選址區域無拆遷戶數,不占用基本農田,地下無重要的文物和礦產資源。3.項目選址的工程技術條件(1)地塊A總平面布置總圖布置將廠區按照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劃分為加氣站
55、區、原材料儲存區和廠前區。加氣站區:布置在廠區的東南側,靠近元雙公路,設有站房、CNG加氣機,從總體來看,生產線按從南向北布置,工藝流程順暢。原材料儲存區:布置在廠區的北側,主要布置內容有門站、LNG罐區、LNG卸車點、LNG硬化操作場地等。廠前區:布置在廠區的西南側,靠近出廠公路,便于交通,主要布置內容有綜合樓、職工宿舍、職工食堂等。變配電站、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布置在加氣站東側。(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方案圖)(2)場地條件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地塊A、B、C綜合建廠條件較好。區域地質相對穩定,地質構造屬中等偏復雜類;不壓礦,不占用基本農田,無地下文物,無拆遷;
56、第五章 建設項目的選址與城市規劃的論證一、建設項目與城市規劃協調性分析1.建設項目與城市規劃對擬選用地在用地性質、建設要求的協調 地塊A根據元雙路物流中心綜合開發規劃,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位于XX縣城中心東北部,土地現為妥甸鎮西城社區上村村民耕地,西為元雙公路,交通運輸條件良好。項目占地面積約0.5436公頃(約合8.154畝)。該項目用地已通過XX縣國土資源局用地預審,符合國家土地供應政策。 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該擬選項目位置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范圍和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供應設施用地(U1類別)。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
57、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明確了供水、供電、供燃氣和供熱等設施用地性質為供應設施用地性質,該項目為服務業項目,符合總體規劃所確定的用地性質。(詳見附圖)地塊B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該擬選項目位置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范圍和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一類居住用地(R1類別)。若場站選址于此,需對用地性質進行調整。(詳見附圖)地塊C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該擬選項目位置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范圍和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二類居住用地(R2類別)。若場站選址于此,需對用地性質進行調整。(詳見附圖)3地塊選址均符合XX縣
58、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所確定的產業布局原則。3地塊所在區域在建設要求方面“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中沒有明確特殊要求??偨Y:經以上分析,地塊A選址與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對此區域用地性質的定義相符;地塊B和C與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對此區域用地性質的定義并不相符。若要在此區域選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的城鄉規劃修改相關程序進行用地調整。2.建設項目用地與周邊用地的協調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地塊A三面均為妥甸鎮西城社區上村村民耕地,西鄰元雙公路。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以向汽車提供燃料以及向城區居民提
59、供燃氣為主要目的,廠址要盡可能靠近交通干線,避免長距離運輸,場站的選址規劃首先應服從城市綜合開發規劃,盡可能靠近元雙公路,因此該項目用地與周邊用地沒有不相容性。地塊B三面均為妥甸鎮杞龍村村民小組用地地,西鄰元雙公路。因此該項目用地與周邊用地沒有不相容性。地塊C三面均為林地,南鄰學府路。因此該項目用地與周邊用地沒有不相容性??偨Y:經以上分析,3個方案選址與周邊用地沒有不相容性。3.建設項目與城市交通、通訊、能源、市政、防災規劃的銜接與協調(1)交通方面 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地塊A、B緊鄰元雙公路。元謀至XX公路是云南省公路“9210”網規劃中的一條重要通道,也是楚雄州“三縱四橫
60、”路網規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縱。路線呈北南向布局,縱向連接永武、安楚高速公路和昆曼國際大通道,是云南省“9210”路網昆明市外環公路主要路段,也是滇中南地區北上四川,南下玉溪、思茅、景洪最為便捷的通陸路通道之一。A、B方案選址的公路交通運輸條件十分便利,同時也滿足加氣站的區位要求。而地塊C南臨的學府路正在施工建設,會對近期施工建設產生影響(詳見附圖)。(2)通訊方面 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中電信規劃方案,擴建后線路容量達到20000線,滿足主城區用戶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規劃新建一座電信模塊局,線路容量取30000線,主要為居住區及大部分公共設施服務(覆蓋整個建城區)可滿足該項目通訊要
61、求。(3)水源方面 XX縣城現有自來水廠一座,位于城東面登高山,廠址標高在20112032米之間,占地約3500平方米。縣城現狀自來水水源主要為塔扎河流域上的定向水庫和塔扎河水庫,定向水庫庫容量3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0.6萬立方米,大部分用于下游農田灌溉,塔扎河水庫最大庫容60萬立方米,常年有效庫容26.8萬立方米,以上兩個水庫每年有效產水量最大為70萬立方米。有上可知,該水廠富余供水能力完全滿足該項目的建設需要。(4)防災 擬建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所在的XX縣地形復雜。境內山峰重疊,河谷交錯,山高谷低,地形陡峻。XX縣屬地質災害多發區,由于地質環境十分脆弱,受自然災害因素和人類工程
62、建設活動的影響,每年不斷發生地質災害,給各族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由于本項目場站所處地塊為山地,項目進行場地平整建設需防范可能突發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消防設計根據“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現行有關消防設計規范、規定,以水消防為主,同時根據滅火對象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消防措施。XX縣應當將該項目定為重點消防單位。4. 建設項目所需的生活設施配套與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設施的銜接和協調根據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建設為獨立的生產區要求,依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確定的加快城鎮化進程,重點發展妥甸鎮的戰略思路,項目所需配套的生活、公共服務設施,在
63、其附近統一規劃和安排??偨Y:經以上分析,3個地塊選址與城市交通、通訊、能源、市政、防災規劃相協調。二、建設項目土地利用分析地塊A選址占地面積約0.5436公頃約合8.154畝,土地現為妥甸鎮西城社區上村村民耕地,現狀土地上無構筑物、建筑物,適宜開發建設。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該擬選項目位置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范圍和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供應設施用地(U1類別)。項目選址符合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地塊B、C選址現狀土地上亦無構筑物、建筑物,適宜開發建設。根據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該擬選項目位
64、置位于城市規劃建成區范圍和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分別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一類居住用地和二類居住用地。地塊選址不符合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偨Y:經以上分析,地塊A選址符合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而地塊B、C選址不符合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析1.環境質量現狀1.1 分析依據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2)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2008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4)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16297-961.2 空氣環境質量現狀根據XX縣環境監測站對項目所在地區環境空氣質
65、量現狀進行了監測,根據監測結果SO2、NOX 1小時平均濃度、日平均濃度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TSP、PM10日平均濃度均未有超標現象。1.3 水環境質量現狀XX縣環境監測站于2013年4月8日對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進行取樣監測,監測結果表明: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綜合指標達類標準??h監測站于2013年4月8日至4月10日對李芳村、月牙埂、小石橋三個水庫水質進行取樣監測。本次監測共涉及氨氮、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等13個理化指標,分析結果對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479-200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除月牙埂水庫、小石
66、橋水庫高錳酸鹽指數,小石橋水庫總磷三個項指標超過類標準外,其余指標均在類標準限值內。1.4 聲學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楚雄州2009年度環境統計公報,XX縣區域環境噪聲:晝間0類、夜間1類,城區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值71.6分貝,擬選址區域內各測點晝間噪聲和夜間噪聲監測結果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0類和1類標準之規定,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良好。 2.環保措施 天然氣場站最大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是揮發物異味排放以及儲罐泄露、發生火災、爆炸對周邊環境敏感區尤其是居民居住區公眾的健康、生命財產的危害。 2.1 大氣環境及粉塵污染治理措施天然氣加氣站屬環保項目,正常生產時無污染物排
67、除;天然氣儲存在密閉的壓力容器內,正常操作時無泄漏,在加壓壓縮或給汽車加氣時可能有微量泄漏,但完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會對操作人員的身體產生影響,也不會污染環境。施工鉆孔、砂石滑料加工等工序盡量采用濕法作業和減少粉塵污染;水泥運輸采用封閉運輸,避免運輸途中產生粉塵;在開挖爆破集中區,施工便道、各加工系統等區域配備專用灑水設備降塵,加速粉塵下降,對受影響作業人員,發放防塵口罩等物具。因此,工程不但節約了原材料,而且改善了環境質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2.2 廢水處理措施本項目生產設施基本不生產工藝廢水,循環給水泵加壓送至各車間用水點,循環回水擬采用壓力回流,利用壓上冷卻塔,冷卻后
68、進入循環水池,循環回水率為95%。為了保證循環給水系統的水質,在循環給水系統內適當補充新鮮水。在場內設置循環水池,冷卻水排入廠內循環水池循環使用,循環冷卻水系統置換排水除水溫和渾濁度升高外,無其它有害物質,經沉淀池沉淀循環使用。項目污水主要來源于職工生活污水,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作為道路澆灑和綠化,項目無廢水排放,對地表水不產生影響。2.3 噪聲處理措施站區內壓縮機等動力設施產生的噪音均小于分貝,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降低噪聲首先應當從根治設備著手,即減低噪聲源的噪聲級。然后再從設計上采取必要的和有力的措施,以使項目噪聲不會對場站以外環境造成大的影響。噪聲防治的具體措施,
69、將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果及審查意見,在初步設計中落實。施工噪聲主要考慮對作業時間加以嚴格控制,避免高噪聲夜間作業,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2.4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加強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宣傳,禁止超占用土地和破壞植被,嚴格按在征用土地范圍內施工。嚴格按照水保方案的技術要求,認真做好植被恢復工作,植被恢復力求創造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條件,注意喬、灌、草的結合,以達到恢復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生態環境為效果。氣站的選址從技術要求方面均完全達到國家能源局頒布的液化天然氣(L N G )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N B /T 1001-2011和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 B50156-2012的安全間距要求。總結
70、:經以上分析,3個地塊選址范圍內均無污染源,附近無環境敏感區,地塊A、B選址位于XX縣盛行風下風向,不會對城區空氣環境造成影響,項目建設和經營中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符合環保要求,也符合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與綜合整治改善計劃。故地塊A、B適宜建設本項目。地塊C則位于盛行風上風向,不適宜建設本項目。四、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社會效益分析1.社會穩定風險分析1.1 分析依據1)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2492號)2)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征求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
71、險篇章和評估報告編制大綱(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發改投資【2012】2873號)3)相關批文和設計資料4)項目收集到的相關職能部門意見、群眾意見1.2 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內容及其分析社會穩定風險衍生于相關利益群體對土地征收項目的抗拒,這種抗拒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上訪、暴力對抗甚至群體示威等。因此,對土地征收及其建設所涉及的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進行界定,應認真分析項目實施后群眾可能引發的異議、遭遇到的損失或不適,這些異議、損失或不適即為引起社會不穩定的風險。為便于評價表述準確,本報告把風險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劃分成5個等級,可能性由小至大依次表述為:很小、較小、中等、較大、很大。 1.2.1項目合法行
72、、合理性遭質疑的風險風險內容:該項目的建設是否與現行政策、法律、法規相抵觸,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據;該項目是否堅持嚴格的審查審批和報批程序。風險評價:本項目合法,手續完備,程序完備其合法性、合理性遭質疑的風險較小1)本項目經過充分可行性論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有關法規實施,程序合法,手續齊全。整個項目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征收程序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2)本項目是實施城市規劃的需要本項目建設是XX縣城市建設工程的一部分,是XX縣能源結構調整的組成部分,是環境整治規劃的有效途徑之一。 1.2.2群眾對生活壞
73、境變化的不適風險風險內容:項目建設生產期間,項目駐地大批施工隊伍進駐,施工車輛進出等將打破當地居民的生存現狀,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干擾,從而造成村民內心的不安與擔憂。風險評估:群眾對生活環境變化的不適風險較小。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在施工期間聚集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施工群體,且施工地距離村莊有一定距離,不會破壞村落的生態環境,讓村民感到不適應也是暫時的。 1.2.3群眾抵制征地的風險風險內容:由于征地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加上群眾對征地的政策缺乏理解,因此在征地問題上群眾往往會與政府站在對立面,以各種形式抵制征地。征地項目中群眾最敏感、最擔憂的問題是失去土地。風險評價:群眾抵制征地
74、的風險很小。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項目場站擬征占建設用地0.5346公頃(約合8.02畝),均為旱地,不占用基本農田。被征土地后,對村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影響不大。經過以上的綜合分析,3地塊的社會穩定風險較小,適宜建設。2.社會效益分析 本項目的實施,將使當地居民享受到管道天然氣的便捷,而清潔燃氣的使用也將大大改善通XX縣居民的炊事環境、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而加氣站則在于天然氣能與空氣充分混合,燃燒比較完全,因此,天然氣汽車的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成份大為減少,沒有黑煙和積碳。與汽油相比,天然氣汽車尾氣中的CO下降 90%左右,HC下降50%左右,NOx下降約30%,CO2下降10%以上
75、,噪音降低 40%,且無苯、鉛及粉塵的污染,CNG汽車燃燒時污染物排放量比汽油低 50-90%。從有關省市的實際運行經驗來看,如果能改裝10000輛天然氣汽車,按每輛汽車的尾氣年排放量為1.5 噸來計,則城市上空一年可減少10000-15000噸汽車廢氣,這對清潔城市空氣,保護生態環境,建設一個生態的、健康的綠色城市有著無比深遠的實際意義,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利國利民之事。項目建設可以加快XX縣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同時可以改善XX縣的環境,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人力資源(建設期間的勞動力),促進XX縣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對于調整能源結構,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促進作用,其社會效益是明顯的。經過
76、以上的綜合分析,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3個地塊選址的社會穩定風險較小,社會效益明顯,適宜建設。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一、選址論證結論 以上從自然環境、技術經濟、社會影響因素等諸多方面對擬選址的三處位置進行了論證分析,不難看出,選址地塊A與選址地塊B、C比較,地塊A優于地塊B、C。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8.2畝。選址后按相關要求進行規劃建設。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位于XX縣城東北部,元雙公路物流中心東側,項目場站選址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所確定的用地性質規定,建設用地規模合理。該選址區域建設場地較為開闊,不占用基本農田,不占壓礦產資源,沒有文物古跡
77、保護單位,地質條件較適宜建設管道燃氣工程項目。故該地塊進行燃氣站的建設具有以下優勢條件:一是自然地質條件,地質構造屬于中等偏復雜類,無重大活動斷裂構造,地質相對穩定且不屬于地質塌陷區、地下無重要礦產資源和重要的文物古跡且附近無名勝風景區;二是環境條件,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范圍內無污染源,附近無環境敏感區,項目建設和經營中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三是交通條件,地塊毗鄰元雙公路公路交通條件便利,方便原材料的運輸以及符合加氣站選址的交通條件。四是規劃用地性質條件,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該地塊的用地性質為商業用地符合建設需求;項目工程的實施,符合XX
78、縣城鎮群生態協調區要以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加強生態環境的改善的要求。符合XX縣能源供給策略。五是實施條件,該地塊屬于一般用地不占用基本農田且無建筑物和構筑物,無拆遷,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綜合上述論證,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在此選址具有可行性和唯一性。二、項目實施建議1. 加強政府行政協調機制,有效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主要針對居民用氣,工業用氣,商業用氣包括汽車加氣,項目屬于關系民生的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的難度和復雜度較高,建議由縣住建局作為場站建設的監督主體,監督企業在用地申請、資金落實、建設等工作。2.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生態恢復措施、風險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本工程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是
79、可行的。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運營后嚴格管理,以防發生風險時對周邊居民及環境造成危害。3.劃定控制線,保障用地與周邊的安全距離液化石油天然氣場站屬于危險設施,對周邊安全及環境均構成不同程度的威脅,應通過空間管制手段和技術手段提高運營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第七章 附件、附圖一、附件:1、XX縣國土資源局文件雙國土資發【2013】104號XX縣國土資源局關于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的用地預征意見2、XX縣人民政府關于云南省XX縣城市管道特許經營項目開發協議書3、SB-2013-48號具體項目供地報告4、SB-2013-48號具體項目供地二、附圖1、上位規劃基本情況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土地利用規劃圖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功能結構規劃圖XX縣城“十二五”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5年)道路交通規劃圖XX縣燃氣管道規劃圖2、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選址方案圖3、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區位圖一(地塊A)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區位圖二(地塊A)4、XX縣BB-2013-48號建設項目供地宗地圖(地塊A)5、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平面布置圖(方案)(地塊A)6、XX縣城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項目場站道路交通分析圖(地塊A)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