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贛州南500kV變電站工程 初步設計收口報告目 錄1 工 程 簡 介2 技術收口報告2.1 電氣一次部分2.2 電氣及系統二次2.3 通信部分2.4 總圖部分2.5 建筑2.6 結構2.7 供水方案及給水系統3 技經收口報告4 工程投資及分析4.1 方案一投資分析4.2 方案二投資分析4.3 方案三與方案二投資比較5 附圖1 工 程 簡 介贛州南500kV變電站是江西贛州南500kV輸變電工程的變電子項目之一,其建設規模如下:(1) 主變規模本期規模:2750MVA。根據江西電網發展需要,其中1組于2010年投產,另1組可于2012年前后投產。最終規模:3750MVA。(2) 出線規模 500
2、kV出線本期規模:出線2回,至贛州2回。最終規模:出線6回,順時針方向依次為贛州2回、北方向備用2回、南方向備用2回。 220kV出線本期規模:出線7回,順時針方向依次為燕豐1回、嘉定2回、百樂1回、五光1回、金堂2回。 最終規模:出線12回,順時針方向依次為燕豐1回、嘉定2回、車頭2回、百樂1回、備用2回、龍南1回、五光1回、金堂2回。(3) 無功補償 本期規模高壓并聯電抗器:本期不裝設線路高抗。低壓并聯電抗器:每臺主變下配置260Mvar低抗,共2(260)Mvar。由于本期贛州南贛州的500kV出線每回線路長度達95km,未裝設線路高抗。為補償本期500kV出線的充電功率,可研審查意見中
3、明確“第1組主變投產時,同期投產第2組主變低壓側的2組60Mvar電抗器,暫接入第1組主變側”。低壓并聯電容器:每臺主變下配置260Mvar低容,共2(260)Mvar。本期低容的裝設可隨著兩臺主變的投產分步實施。 最終規模高壓并聯電抗器:遠期向北2回備用出線不堵死擴建高抗的可能性。根據可研審查意見,遠期每臺主變按裝設5組無功補償設備考慮。本階段暫按3組低抗、2組低容預留位置。2 技術收口報告根據2009年5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江西贛州南500kV輸變電工程初步設計評審會議的意見,按照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關于江西贛州南500kV輸變電工程初步設計評審會議紀要的要求,開展本工程初步設計收口工
4、作,對評審意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答復和修改。本收口報告主要針對審查意見的內容和問題展開,未涉及修改的專業和內容,本次收口不再論述,以初步設計報告為準。2.1 電氣一次部分2.1.1 電氣主接線1) 500kV電氣接線500kV接線采用一個半斷路器接線,按遠景進出線規模組成4個完整串,第3臺主變壓器經斷路器接入母線。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并結合電氣總平面布置方案,本工程500kV屋外配電裝置考慮如下兩種組串方案。方案一: 本期4個進出線回路組成2個不完整串和1個完整串;方案二: 本期4個進出線回路組成2個完整串,不裝設出線隔離開關。2) 220kV電氣接線220kV接線采用雙母線雙分段接線,本期采
5、用雙母線單分段接線。220kV最終出線12回,本期220kV出線7回。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本工程220kV電氣接線不考慮斷路器三列式布置,雙側出線方案,僅考慮斷路器單列式布置,單側出線方案。3) 電氣主接線綜上所述,本工程電氣主接線提出如下兩種組合方案:方案一:500kV采用一個半斷路器接線,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兩側出線,遠景進出線回路組成4個完整串。本期4個進出線回路組成2個不完整串和1個完整串,共裝設7組斷路器。220kV采用雙母線雙分段接線,本期采用雙母線單分段接線,斷路器單列式布置,單側出線。詳見圖“B3851CW-A02-D0101電氣主接線(方案一)”方案二:500kV采用一個半斷
6、路器接線,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兩側出線,遠景進出線回路組成4個完整串。本期4個進出線回路組成2個完整串,共裝設6組斷路器。220kV電氣接線同方案一。詳見圖“B3851CW-A02-D0102電氣主接線(方案二)”。根據各專業綜合技術經濟比較,本工程電氣主接線推薦采用方案二。2.1.2 主要電氣設備及導體選擇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結合系統專業提供的500kV出線電流,針對500kV不同的組串方案,本期500kV完整串串中設備按額定電流為3150A選擇,不完整串串中設備按額定電流為4000A選擇??紤]到與串中電氣設備額定工作電流相匹配,完整串上層跨線及間隔內設備之間連接線選用2LGJQT-1400
7、鋼芯鋁絞線,不完整串內設備之間連接線選用2xJLHN58K-1600擴徑耐熱鋁合金絞線。2.1.3 配電裝置及電氣平面布置1) 500kV配電裝置對應500kV電氣接線,500kV配電裝置提出如下兩個方案:方案一:500kV配電裝置采用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南北方向雙側出線。本期500kV由1個完整串和2個不完整串構成,分別布置在第3串和第1、4串,第3串間隔內B、C兩相相間道路兼做消防通道,各出線構架寬度為28米。整個500kV配電裝置共4個間隔,本期500kV母線一次上齊,同時為了遠期擴建方便,本期將4個間隔串中的跨線一并上齊。500kV配電裝置設2個繼電器小室,分別位于第1、2串和第3、4串
8、間隔之間。方案二:500kV配電裝置采用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南北方向雙側出線。本期500kV由2個完整串構成,分別布置在第1、2串,第2串間隔內B、C兩相相間道路兼做消防通道,各出線構架寬度為28米。根據總交專業對500kV配電裝置區域環形道路的優化設計,將500kV贛州出線側道路至出線構架之間的距離由原初步設計方案中的14.5m優化至12m。500kV配電裝置設2個繼電器小室,分別位于第1、2串和第3、4串間隔之間。本期僅建設500kV第一繼電器小室。2) 220kV配電裝置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220kV配電裝置不考慮斷路器三列式布置,雙側出線方案,僅考慮斷路器單列式布置,單側出線方案。補充
9、220kV配電裝置布置在站區東側,向東出線的電氣平面布置方案:220kV配電裝置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線布置,中型斷路器單列布置,向東出線,本期跨線一次上齊。根據通信專業要求,本期需要在燕豐1回出線A、B兩相裝設阻波器,采用懸掛方式布置。經校驗,在滿足帶電距離要求的情況下,將220kV出線構架至圍墻之間的距離由原初步設計方案中的8.5m優化至5m。220kV配電裝置的南北方向長度為257m,東西方向長度(圍墻至道路中心線)為60m。3) 電氣總平面布置綜上所述,本工程電氣總平面提出如下兩種組合方案:方案一:對應電氣主接線方案(一),500kV配電裝置采用懸掛式管母,瓷柱式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南北方向兩
10、側出線,本期500kV由1個完整串和2個不完整串構成;220kV配電裝置采用支持式管母中型單列式布置,向東出線;50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和35kV無功補償裝置以及220kV配電裝置由西向東呈三列式布置。方案二:對應電氣主接線方案(二),500kV屋外配電裝置采用懸掛式管母,瓷柱式斷路器三列式布置,南北方向兩側出線,本期500kV由2個完整串構成;220kV配電裝置采用支持式管母中型單列式布置,西南方向單側出線;50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和35kV無功補償裝置以及220kV配電裝置由東向西呈三列式布置。電氣總平面布置方案詳見“B3851CW-A02-D0103電氣總平面(方案一)”及“B3
11、851CW-A02-D0104電氣總平面(方案二)”。根據各專業綜合技術經濟比較,本工程推薦采用電氣總平面布置方案(二)。2.1.4 輔助設施1) 接地接地工程量已經在概算中核減,具體數據請見設備材料清冊。2) 站用電源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本期3臺站用變壓器均采用戶外油浸式,站用變壓器容量按800kVA考慮。站外電源從距本變電站13km的110kV里仁電站35kV備用間隔使用架空輸電線路引來。3) 照明及電纜照明設備及電力電纜工程量經過重新核算,已經在概算中核減,具體數據請見設備材料清冊。2.2 電氣及系統二次2.2.1 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1) 500kV 斷路器保護配置方案贛州南5
12、00kV變電站電氣主接線有兩種方案。按照方案一的本期工程規模,本期需配置7面斷路器保護屏;按照方案二的本期工程規模,本期需配置6面斷路器保護屏。2) 220kV線路保護配置方案贛州南百樂線(嘉定百樂線入形成)兩側配置套光纖分相電流差動保護和1套高頻距離保護。兩套主保護需提供1路復用2Mbit/s光纖通道和1路專用高頻通道。本期初設收口中共計列14面220kV線路保護屏。3) 故障錄波裝置對于電氣主接線方案一,本期500kV第一、第二就地繼電器小室各配置1面故錄屏,220kV就地繼電器小室配置2面故錄屏,35kV就地繼電器小室配置1面主變故障錄波屏;對于電氣主接線方案二,本期500kV第一就地繼
13、電器小室配置1面故錄屏,220kV就地繼電器小室配置2面故錄屏,35kV就地繼電器小室配置1面主變故障錄波屏。4) 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信息傳送至華中網調和江西省調采用電力調度數據網的傳送方式。同時,預留一路2M光纖通道至江西超高壓集控中心。2.2.2 系統調度自動化1) 電力調度數據網在贛州南500kV變電站內配置兩套調度數據網接入設備,其中一套配置2臺路由器。變電站采用就近入網原則,接入華中調度數據網的兩個相鄰接點(華中網調、江西省調)。另一套配置1臺路由器,構成至江西超高壓公司集控中心站的數據網絡通道。本站接入華中電力調度數據網和江西超高壓公司集控中心站示意圖如下
14、:2) 通道接口要求贛南變需4路不同路由的2M光纖數字通道至電力調度數據網中華中網調和江西省調的接入點,同時還需提供2路1200Bd遠動專線通道分別至江西省調和贛州地調。另外,還需提供2路2M光纖數字通道至江西超高壓公司集控中心站。2.2.3 計算機監控系統由于IEC61850規約具有高度開放性、共享性、數據自描述性和互操作性等特點,是目前IEC60870系列規約所不能比擬的,采用IEC61850規約可實現各種裝置、工作站等的互連互通,實現各網絡單元的無縫連接,因此本工程監控系統推薦采用IEC61850規約。全站監控系統、保護裝置、故障錄波、保護及故障錄波信息管理子站均按IEC61850通信規
15、約統一建模。2.2.4 二次設備布置對于電氣主接線方案一,本期在500kV配電裝置區共設置2個就地繼電器室,220kV配電裝置區設置1個就地繼電器室,35kV配電裝置區設置1個就地繼電器室。對于電氣主接線方案二,本期在500kV第一串、第二串配電裝置區設置1個就地繼電器室,220kV配電裝置區設置1個就地繼電器室,35kV配電裝置區設置1個就地繼電器室。2.2.5 主設備在線監測系統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贛州南500kV變電站不配置變壓器絕緣油在線監測系統。2.3 通信部分1) 光纜建設方案沿贛州南變贛州變500kV新建線路架設1根OPGW光纜,光纜芯數24芯(16G.652+8G.655),
16、線路長度約95km。嘉定變金堂變、嘉定變百樂變光纜接入贛南變,建設接段光纜,該光纜投資列入220kV配套工程。2) 光通信電路及組網方案建設贛州南變贛州變光纖通信電路,電路速率為2.5Gb/s,采用11傳輸配置,電路均接入江西電網光纖通信環網,構成贛州南變至各調度端的主用通道,及贛南贛州雙回500kV線路保護直達通道。建設贛州南變嘉定變贛州變光纖通信電路,電路速率2.5Gb/s,采用11傳輸配置,電路接入江西電網光纖通信環網,構成贛州南變至各調度端的備用通道,及贛州南變贛州變雙回500kV線路保護迂回通道。在羅坊變建設華中光通信網與江西光通信網的互聯電路,電路速率2.5Gb/s,采用11傳輸配
17、置。3) 光通信設備配置方案在贛州南變配置2臺SDH 2.5Gb/s光通信設備,均接入江西電網光纖通信環網。贛州變在現有2臺江西省網光通信SDH設備上各增加2塊2.5Gb/s光接口板。在贛州南變配置1臺SDH 2.5Gb/s光通信設備,接入贛南地區光纖通信網。在羅坊變華中、江西電網光通信SDH設備上各配置2塊2.5Gb/s光接口板贛州南變至華中網調、江西省調、贛南地調、超高壓局各配置1對PCM設備。4) 網管及同步上述電路納入各級網管和同步系統統一管理和同步,本工程不增加設備。5) 載波通信贛州南變本期500kV線路不開通載波通道,線路兩側不裝阻波器。220kV線路保護專用高頻通道方案另行審定
18、,暫按在贛州南金堂I、回、五光、百樂220kV線路A相及贛州南燕豐220kV線路A、B相裝設阻波器設計。6) 調度交換贛南變配置1臺容量不少于1024線,本期用戶數為48門的調度程控交換機,以22Mb/s中繼分別接入江西省調、南昌變匯聚節點,接入華中、江西調度程控交換網。7) 通信電源及監視贛南變配置2套通信電源系統,包括2套48V/250A高頻開關電源及2組500AH蓄電池。配置1套通信機房動力環境監視系統,信息分別傳送至江西省公司、超高壓公司監控主站及站內計算機監控系統。2.4 總圖部分2.4.1 站址總體規劃根據初步設計審查意見、本變電站500kV及220kV主要出線方向、地形條件、基本
19、農田分布情況和站區防排山洪的需要,本收口階段進行三個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方案一站區短軸方向采用北偏東31布置、220kV向東南方向出線布置方式;方案二站區長軸方向采用北偏東41布置、220kV向西南方向出線布置方式;方案三為對方案二的站區布置方案結合地形條件的優化方案。三個方案的進站道路路徑均沿用初步設計路徑方案,僅在近站區大門地段的路徑有所不同。三個方案的東側迎山坡面近邊坡地段設置截洪溝,將山坡洪水引至周圍自然排洪溝。(1)方案一:根據站址周圍地形條件和基本農田分布情況,結合站區出線的有利條件,為避開土地現狀圖中的基本農田和順應地形條件,根據可研階段電氣接線方式和總平面布置及500kV和22
20、0kV出線方向,站區布置方位采用短軸北偏東31布置。500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站區的西北方向,向東北方向出線4回、西南南方向出線2回;220kV配電裝置布置于站區東南方向,向東南方向出線12回,線路出站后依據地形條件分別轉向對側變電站出線。主變和35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以上兩配電裝置區中間,站前區正對35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的西南側,站區大門布置于站前區南側,與進站道路相對應,主變運輸通道穿過站前區后進入主變安裝位置。由于站址東側的地形為較高的山坡坡腳,西側為較低的山丘,進行站區布置時,站區長軸方向垂直于山坡地形等高線方向,本方案可利用地形條件進行站區豎向階梯式布置,但
21、同時須考慮遠期高壓電抗器運輸通道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地形的原因,進行站區布置時將造成站區東側出現高挖方邊坡,坡高將達25m左右,而達到土方綜合平衡時,站區西側和南側將出現高填方邊坡,填方坡高將達26m左右。同時,站區東側將承接山坡匯水的水量,挖方邊坡的坡頂將根據1%頻率小區域山洪匯水流量設置截洪溝,并根據匯水的分水脊線,將匯水引接至站區南側的自然沖溝內,同時,挖方和填方邊坡坡腳將設置排水溝以承接挖方邊坡和填方邊坡的匯水,并引至站外自然水系。由于站區挖、填邊坡較高,將導致邊坡穩定和導致占用較大用地面積的問題。為保證坡體穩定和減少邊坡用地面積,對高填方邊坡,采用格柵土工擋墻方式,在滿足坡體安全、穩
22、定的前提下,采用1:0.7坡面坡率(其中每10m高設置1.5m寬馬道,格柵土工擋墻坡面坡率1:0.5),以減少填方邊坡的用地面積,同時對不滿足高邊坡地基承載力地段,采用800素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地基處理加強高填土地基強度,以防止地基沉降造成的蠕變對高填方邊坡帶來的安全隱患,并對坡面進行綠化處理,達到美化環境,穩定坡體的目的;對挖方邊坡地段,由于覆土層較薄,下臥層為強風化和中風化的砂巖,為減少邊坡開挖用地面積,對基巖面采用1:0.8坡率,并采用掛網噴錨處理,并對局部薄弱地段采用骨架加錨桿的處理方式進行加固處理,對粘性土地段采用1:1.25 坡率和漿砌塊石護面處理。進站道路路線根據道路縱坡的需要,從
23、站前區向南沿地形等高線引出,跨過泥石流溝谷后,沿山體坡腳邊緣向西接入站址西南方向的東西走向的機耕道路,最終接入G105國道,總長度為1413.75m,其中需改擴建的機耕道路長度約1160m,新建道路長度253.75m,新建道路用地面積0.457hm2。路線平均縱坡約3.8%,局部縱坡控制在8%以內,跨排洪溝和水渠地段設置24m5m過水涵洞。新建道路采用6.0m寬公路型混凝土路面,兩側分別設置0.5m寬的軟路肩,并沿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溝和局部需過道路的圓管涵洞,以滿足道路排水的需要;改建道路采用4.5m寬公路型混凝土路面。進站道路挖方23500m3,填方47600m3。(2)方案二:為使220kV
24、線路走廊順暢,結合站址周圍地形條件和基本農田分布情況,采用站區長軸方向北偏東41布置,500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站區東北側出線6回,分別向西北方向出線4回,向東南方向出線2回;220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站區的西南方向,向西南方向出線12回,線路出站后依據地形條件分別轉向對側變電站出線。主變和35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以上兩配電裝置區中間,站前區正對35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的東南側,站區大門布置于站前區東南角,與進站道路相對應,主變運輸通道穿過220kV固定點和站前站區后,向左轉彎進入主變壓器的安裝位置。本方案的邊坡處理方案、截洪溝設置、基本同方案一,此處從略。進站道路的改
25、造道路路徑同方案一,總長度為1432.61m,其中需改擴建的機耕道路長度約1160m,新建道路長度272.61m,新建道路用地面積0.55hm2。進站道路挖方34200m3,填方59865m3。(3)方案三本方案是根據方案二的布置格局,結合站址地形條件將站區500kV配電裝置區、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區和站前區相對方案二向西調整22m,以減少以上區域的東側對較高地形區域的占用,可減少站區平整挖方工程量、挖方邊坡高度和土方量,并可降低站區高程,便于降低進站道路的坡度和方便引接。經綜合比較和方案的優化,為保證坡體穩定和減少邊坡用地面積,對高填方邊坡,采用格柵土工擋墻方式,在滿足坡體安全、穩定的前提
26、下,采用1:0.7的綜合坡面坡率(其中每10m高設置1.5m寬馬道,格柵土工擋墻坡面坡率1:0.5),以減少填方邊坡的用地面積,同時對不滿足高邊坡地基承載力地段,采用800素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地基處理加強高填土地基強度,以防止地基沉降造成的蠕變對高填方邊坡帶來的安全隱患,并對坡面進行綠化處理,達到美化環境,穩定坡體的目的;對挖方邊坡地段,由于覆土層較薄,下臥層為強風化和中風化的砂巖,為減少邊坡開挖用地面積,對基巖面采用1:0.8坡率,并采用掛網噴錨處理,并對局部薄弱地段采用骨架加錨桿的處理方式進行加固處理,對粘性土地段采用1:1.25 坡率和漿砌塊石護面處理。進站道路的路徑同方案二,總長度為14
27、32.61m,其中需改擴建的機耕道路長度約1160m,新建道路長度272.61m,新建道路用地面積0.55hm2。進站道路挖方34200m3,填方59865m3。2.4.2 站區總平面布置2.4.2.1 站區布置方案根據站區總體規劃的原則,結合站區地形條件和電氣總平面布置方案、站區出線條件、進站道路的引接路徑和以上站址規劃方案,對站區總平面布置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3 個方案的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及土方計算方案敘述如下: (1) 方案一站區采用50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區220kV配電裝置區的“三列式”布置形式,站區短軸采用北偏東31布置,且500kV配電裝置采用懸吊式管母、
28、3/2斷路器接線布置于站區西北側;220kV配電裝置本期采用雙母線單分段支持式管母布置于站區的東南側;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布置于以上兩配電裝置區的中間,站前區根據進站道路引接的需要布置于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的西南側。根據地形和站區布置方位,本方案具有采用階梯式豎向布置條件,將220kV配電裝置區、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區和站前區布置于高臺階,500kV配電裝置區布置于低臺階,臺階設于站內5.5m寬主變運輸通道的外側,兩臺階高差3.70m。由于局部臺階位于高填方地段,平均填土深度約13m,長度約260m,此部分臺階采用鋼筋混凝土懸臂式擋土墻支護,其基礎采用雙排間隔3m的800鉆孔灌注
29、樁和承臺處理方式;挖方地段的擋土墻采用重力式擋土墻支護。為便于遠期高抗運輸和安裝,在500kV配電區內順臺階設置4m寬、內轉彎半徑12m的道路和坡道,并在遠期高抗場地內設置可供高抗運輸車輛調頭的“T”型回車場。根據土方平衡計算,站區周邊為較高的挖、填方邊坡,挖方邊坡的最大高度約25m,填方邊坡的最大高度約26m。根據站區地質條件,挖方邊坡部分位于中等風化砂巖地帶,部分位于粘土層地帶。針對不同地質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邊坡處理方案。對巖質邊坡采用細石混凝土掛網噴錨的加固方式,坡比1:0.8,并在巖性完整性較差地段采用鋼筋混凝土骨架加錨桿的加固處理方式,坡頂設置22.5m斷面截洪溝,坡腳設置8008
30、00mm斷面排水溝;對粘性土地段邊坡采用1:1.25的坡比,并每間隔6m高度設置2m寬錯臺馬道,坡面及馬道采用300厚漿砌塊石護砌。為減少站外邊坡用地面積,填方地段邊坡采用加筋土單向土工格柵擋墻支擋,坡面坡比1:0.7,每間隔8m高度設置1.5m寬錯臺,格柵網每600mm層厚反包一層,邊坡邊緣以麻袋充填粘性土和草種作邊界穩定防護,坡腳設置500500mm斷面排水溝。此方案的站區圍墻內面積5.065hm2,本期站區圍墻外邊坡、排水溝和截洪溝用地面積2.069hm2,經土方平衡計算,站區臺階場平標高分別407m和410.70m,站區和邊坡挖方為362901.8m3,站區和邊坡填方為361067.6
31、m3。站內道路廣場面積10620m2,其中站內主要道路采用C30砼路面厚200mm,C20混凝土墊層150mm厚,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300mm;相間道路采用采用C30砼路面厚180mm,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250mm;站內廣場采用C30砼路面厚220mm,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300mm,面層10厚廣場磚。當將遠期高抗場地納入本期的場平項目內時,需增加站區用地80.523.6m,約1889.18m2;根據土方綜合平衡原則,站區場地上、下臺階標高分別提高0.2m,即場平標高分別為407.20m和410.90m,站區和邊坡挖方為372559.6m3,站區和邊坡填方為3
32、67480.7m3。相對于本期不考慮高抗場地,增加挖方約9658m3,增加填方約6413m3。(2)方案二站區采用50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220kV配電裝置的“三列式”布置形式,站區縱軸采用北偏東41布置,且500kV配電裝置采用懸吊式管母、3/2斷路器接線布置于站區東北方向;220kV配電裝置采用雙母線單分段接線支持式管母方式布置于站區的西南方向;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布置于以上兩配電裝置區的中間,站前區與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對齊布置于站區的東南方向并與220kV配電裝置固定端平齊,進站道路自220kV東側端部引入,主變及高抗運輸通道穿過220kV配電裝置東側及
33、站前區左轉進入5.5m寬主變安裝通道和4.0m寬高抗安裝通道,為便于遠期高抗運輸車輛回轉需要,在高抗場地內設置“T”型回車場,內轉彎半徑不小于12m。站區周邊為較高的挖、填方邊坡,挖方邊坡的最大高度約29m,填方邊坡的最大高度約33m。根據站區地質條件,挖方邊坡部分位于中等風化砂巖地帶,部分位于粘土層地帶。針對不同地質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邊坡處理方案。對巖質邊坡采用細石混凝土掛網噴錨的加固方式,坡比1:0.8,并在巖性完整性較差地段采用鋼筋混凝土骨架加錨桿的加固處理方式,坡頂設置22.5m斷面截洪溝,坡腳設置500500mm斷面排水溝;對粘性土地段邊坡采用1:1.25的坡比,并每間隔6m高度設
34、置2m寬錯臺馬道,坡面及馬道采用300厚漿砌塊石護砌。為減少站外邊坡用地面積,填方地段邊坡采用加筋土單向土工格柵擋墻支擋方式,坡面坡比1:0.7,每間隔10m高度設置1.5m寬錯臺,格柵網每600mm層厚反包一層,邊坡邊緣以麻袋充填粘性土和草種作邊界穩定防護,坡腳設置500500mm斷面排水溝。此方案的站區圍墻內面積4.959hm2,邊坡、排水溝和截洪溝用地面積2.171hm2,本期和遠期的高抗用地均不占用農業保護用地。經土方平衡計算,站區場平標高409.50m,站區和邊坡挖方為447211.4m3,站區和邊坡填方為455732.4m3。站內道路廣場面積9030m2,其中站內主要道路采用采用C
35、30砼路面厚200mm,C20混凝土墊層150mm厚,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300mm;相間道路采用采用C30砼路面厚180mm,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250mm;站內廣場采用C30砼路面厚220mm,粗砂墊層厚50mm,碎石墊層厚300mm,面層10厚廣場磚。當將遠期高抗場地納入本期的場平項目內時,需增加站區用地73.523.6m,約1734.60m2;根據土方綜合平衡原則,站區場地標高將提高0.2m,即場平標高分別為409.70m,站區和邊坡挖方為452761m3,站區和邊坡填方為461506.7m3。相對于本期不考慮高抗場地,增加挖方約5549.6m3,增加填方約5774
36、.30m3。(3)方案三本方案的布置格局同總平面布置方案二,為減少站區土方工程量,降低站區高程和挖、填方邊坡的高度,相對于總平面布置方案二將500kV配電裝置、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和站前區向站區西側移動22m,但遠期高抗的場地將局部占用農業保護用地。220kV配電裝置的布置位置同方案二,經此優化后站區圍墻內面積4.963hm2,邊坡、排水溝和截洪溝用地面積2.107hm2,經土方平衡計算,站區場平標高407.50m,站區和邊坡挖方為409792.2m3,站區和邊坡填方為411511.4m3。此方案的站內道路廣場面積9151.00m2,其結構層及做法同方案二,此處從略。對遠期高抗的考慮同方案二
37、,此處從略。2.4.2.2布置方案比較站址的布置方案根據站區電氣設備布置、地形條件、進站道路的引接、站區防洪和排水、豎向布置的需要,對以上總平面布置方案的主要土建技術指標進行差異化比較如下表2.4-1,相同部分在此不予比較,主要經濟指標比較表如下表2.4-2。表2.4-1 各方案的主要技術指標比較表序號項目單位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備 注1站址總用地面積hm27.6207.7367.622站區格柵擋墻面積m2102701172099503進站道路格柵擋墻面積m26000600060004站區細石混凝土掛網護坡面積m210900995599555漿砌塊石護坡面積m21317212767117676重
38、力式擋土墻體積m33675447044707懸臂式鋼筋混凝土擋墻m375000鋼筋混凝土8鉆孔灌注樁及承臺m3160000鋼筋混凝土9站區道路廣場面積m2106209030915110站區土石方工程量挖方m3362901.8447211.4409792.2填方m3361067.6455732.4411510.411進站道路土石方工程量挖方m323500.0034200.0034200.00填方m347600.0059865.0059865.0012進站道路長度m1413.751432.611432.6113站區圍墻長度m1035.91019.801019.8214站區排水溝長度m3285317
39、0317015截洪溝長度m48646846816站區電纜溝長度m19351770177017站區電纜豎井m32000鋼筋混凝土表2.4-2 各方案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表 單位:萬元序號項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備 注1站址總用地費用11431160.4114310萬元/畝3站區格柵擋墻費用554.58632.88537.30540元/m24進站道路格柵擋墻費用204204204340元/m25站區細石混凝土掛網護坡119.90109.51109.51110元/m26漿砌塊石護坡費用79.0376.6070.6060元/m27重力式擋土墻費用73.5051.4051.40200元/m38懸臂式擋土墻費
40、用4500600元/m39鉆孔灌注樁及承臺160001000元/m310站區道路廣場116.8299.33100.66110元/m211站區土石方挖方1562.241667.121639.1740元/m3填方738.09858.67823.0220元/m312進站道路土石方挖方94136.8136.840元/m3填方95.2119.73119.7320元/m313進站道路費用166.88166.77166.77120萬元/km14站區圍墻費用31.07730.59430.594300元/m15站區排水溝費用64.3546.3146.31260元/m16截洪溝費用39.3737.9137.918
41、10元/m17站區電纜溝135.45123.90123.90700元/m18電纜豎井1.2000600元/m319合計5423.6875521.9245340.67420差額0+98.237-83.013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站區采用階梯式豎向布置的站區布置方案一的工程費用介入采用平坡式布置的站區布置方案二和方案三之間,其中經優化的的總平面布置方案三工程費用最低。綜合分析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是:1) 方案一采用階梯式豎向布置方案,較多地降低了土方工程量,但臺階的設置需增加站區用地面積。且此方案的500kV出線方向影響站區的設備和布置方案增加本期費用較多、220kV出線方向中線路曲折、回轉較多,不
42、利于220kV線路費用的降低。況且,階梯式布置方案增加了站內交通組織、溝道連接和地網敷設的難度,導致增加站內道路、溝道、地網和擋土墻工程量,且不便于站區的運行和維護2) 方案二采用平坡式布置方案,在本站址的山區地形中,邊坡的用地面積和處理費用均較方案一的階梯式布置方案高,且500kV配電裝置區、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區、站前區靠近場地高側布置,導致土方和邊坡工程量稍大。但500kV出線能組成2個完整間隔,可減少本期設備數量和道路設置費用,220kV出線能較好適應對側變電站的方向,有利于220kV線路的出線和走廊的布置。3) 方案三是結合地形條件,對站區總平面布置方案二進行了優化,降低了土石方工
43、程量和場地高程,因此,總費用相對于方案一、方案二均較低。并且,4) 平坡式布置的土石方工程量較階梯式布置的土方量大,并且本站址中巖石比例較高,因此,造成總體費用略高。因此,經綜合比較,本階段推薦采用站區總平面布置方案三為本站的總平面布置方案。2.4.3 站區豎向布置站區豎向布置方式根據站區平面布置位置,結合地形條件,經土方綜合平衡計算、支擋構筑物的總體費用比較,通常在平坡式和階梯式布置之間進行選擇,以總體費用低、運行維護方便的原則確定站區豎向布置的方式,對應站區各總平面布置方案的豎向布置方式分別如下:(1)方案一:此方案對應于總平面布置方案一,站區豎向布置采用階梯式布置方案,臺階布置于主變壓器
44、運輸通道靠500kV配電裝置區一側,500kV配電裝置區位于低臺階場地,并在500kV配電裝置固定端增加4m寬通行道路和擋土墻,擋土墻內設置上下臺階相互聯系的電纜豎井,臺階高度3.70m,場地初平標高為407m;22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及35kV配電裝置區和站前區布置于高臺階,場地初平標高410.70m,并在站前向500kV配電裝置區設置上下臺階的聯系坡道,坡度5.42%。相對于平坡式布置方案,為布置遠期高抗運輸所需的道路、仰斜式擋土墻和上下臺階聯系步道,將500kV配電裝置與主變及35kV區脫開7.0m。(2)方案二:本方案對應站區總平面布置方案二,站區豎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站區場地平
45、整的初平標高為409.50m,場地初平坡度為零坡,站區基槽余土約14500m3,利用基槽余土二次回填于場地面層,形成站區場地內0.5% 的排水坡度。由于站址地形和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站區場地經平整后,站區東側和北側出現較高的挖方邊坡,南側和西側出現較高的填方邊坡,針對挖方邊坡和填方邊坡,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進行分別的處理。(3)方案三本方案對應站區總平面布置方案二,站區豎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站區場地平整的初平標高為407.50m,場地初平坡度為零坡,站區基槽余土約14500m3,利用基槽余土二次回填于場地面層,形成站區場地內0.5% 的排水坡度。由于站址地形和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站區場地經平整后,
46、站區東側和北側出現較高的挖方邊坡,南側和西側出現較高的填方邊坡,針對挖方邊坡和填方邊坡,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進行分別的處理。2.4.4站區溝道根據評審意見,站區溝道采用初步設計的原則。依據電氣專業對站區溝道的優化結果,站區各斷面主要溝道長度如下:方案一:12001000mm斷面溝道:630m,較初步設計的770m減少140m。 800800mm斷面溝道:975m,較初步設計的830m增加145m。600800mm斷面溝道:330m,較初步設計的420m減少90m。方案二:12001000mm斷面溝道:580m,較初步設計的770m減少190m。800800mm斷面溝道:860m,較初步設計的83
47、0m增加30m。600800mm斷面溝道:330m,較初步設計的420m減少90m。方案三溝道方案同方案二,此處從略。2.4.5 道路及場地處理站內道路布置和結構層設置原則同初步設計,本階段布置方案優化后的站內道路廣場面積分別如下:方案一:10620m2 ,方案二:9030 m2,方案三:9151 m2。相對初步設計的9005 m2 ,分別增加1615 m2、25 m2、146 m2。2.4.6在屋外配電裝置地面處理操作地坪和巡視小道結構層設置同初步設計原則,經優化,面積分別為方案一:980 m2;方案二和方案三均為1080 m2,較初步設計分別減少20m2。2.5 建筑 根據江西贛州南500
48、kV輸變電工程初步設計評審會議紀要建筑部分的要求主要有:1)站區建筑物按最終規模建設,建有主控通信樓、5個繼電器室和水工等建筑物,全站總建筑面積按1300 m2規劃,請設計優化繼電器室設置方案,核減全站建筑面積。2)主控通信樓原則采用設計推薦方案一。請核減主控通信樓基礎、框架工程量。3)裝修:外墻采用面磚,鋁合金窗。與電氣一次和總圖專業的方案一和方案二相對應,本次建筑收口全站建(構)筑物組合方案分為兩套方案:即組合方案一和組合方案二;總建筑面積指標分別如下:按組合方案一為1285.7m2、按組合方案二為1184.7m2。組合方案一:全站建(構)筑物包括主控通信樓1幢、站用電室1幢、500kV繼
49、電器小室2幢、220kV繼電器小室1幢、35kV繼電器小室1幢、大門1座、消防小室2座。站外建筑物有深井泵房1座。組合方案二:全站建(構)筑物包括主控通信樓1幢、站用電室1幢、500kV繼電器小室1幢、220kV繼電器小室1幢、35kV繼電器小室1幢、大門1座、消防小室2座。站外建筑物有深井泵房1座。在組合方案一和組合方案二中主控通信樓均采用初步設計推薦的方案一;全站建(構)筑物裝修標準同初設,全站外墻采用面磚,窗采用鋁合金窗;對站用電室、繼電器小室的大小尺寸和數量進行了設計優化,核減了全站建筑面積(初設全站建筑面積為1390.2 m2),設計優化后全站建(構)筑物分別詳見下表。表2.5-1
50、組合方案一全站建(構)筑物一覽表序號建(構)筑物名稱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層數軸線尺寸(m)層高(m)建筑面積(m2)數量(幢/座)長寬1主控通信樓戊二級兩層36. 91743.669712站用電室戊二級單層132694798. 213500kV第一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1825137101114500kV第二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17. 4513796. 715220kV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22. 97. 239175. 51635kV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13. 47.239103817大門戊二級單層18消防小室戊二級單層422129深井泵房(站外)戊二級單層34311341合 計1285.71
51、0表2.5-2 組合方案二全站建(構)筑物一覽表序號建(構)筑物名稱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層數軸線尺寸(m)層高(m)建筑面積(m2)數量(幢/座)長寬1主控通信樓戊二級兩層36. 91743.669712站用電室戊二級單層132694798. 213500kV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174513796.814220kV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22. 97. 239175. 51535kV繼電器小室戊二級單層13. 47. 239103816大門戊二級單層17消防小室戊二級單層422128深井泵房(站外)戊二級單層34311341合 計1184.792.6 結構2.6.1 主要技術方案2.6.1.1
52、主要建筑物結構選型1) 主控通信樓主控通信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樓板及樓梯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板。2) 其它主要生產建筑物500kV、220kV、主變及35kV繼電器小室、站用電室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3) 500kV屋外配電裝置500kV構架最終建設規模為4串,本期一次建設完成。出線構架高度為28m,主變采用高架進線方式,其構架高度為35m,構架布置采用半聯合構架的設計方案,即主變進線構架與母線構架或出線構架組成聯合構架。構架柱采用人字柱鋼管結構,鋼管采用直縫焊接圓形鋼管,構架梁采用三角形變截面格構式鋼梁。500kV設備支架采用鋼管結構,柱結構型式同構
53、架柱,即采用直縫焊接圓形鋼管支架柱。4) 220kV屋外配電裝置220kV構架最終建設規模為共12回出線,由兩組出線構架組成,分別為8孔和9孔,本期一次建設完成。8孔門型構架為1組8跨連續出線構架,9孔門型構架為1組9跨連續出線構架。構架柱采用人字柱鋼管結構,鋼管采用直縫焊接圓形鋼管,構架梁采用鋼管梁。220kV設備支架采用鋼管結構,柱結構型式同構架柱,即采用直縫焊接圓形鋼管支架柱。5) 主變構架、主變壓器基礎及防火墻主變構架、主變基礎及防火墻按本期規模建設。主變構架采用布置在主變防火墻上的結構方式,主變構架為6跨連續構架,構架跨度為12m。構架柱采用人字柱鋼管結構,鋼管采用直縫焊接圓形鋼管,
54、構架梁采用鋼管梁。主變壓器基礎采用大塊式基礎。主變壓器防火墻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磚混填充結構。6) 獨立避雷針獨立避雷針采用鋼管避雷針,鋼管連接采用套接形式。7) 大門及警傳室大門及警傳室均為單層磚混結構,屋面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基礎采用墻下混凝土條形基礎,天然地基。2.6.1.2 鋼結構構件防腐處理鋼結構構件防腐采用冷噴鋅防腐,現場的局部焊縫或運輸過程中鍍鋅層的局部損傷采用現場補噴鋅處理。2.6.1.3 抗震設防標準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建筑場地類別為類。2.6.1.4 地基處理變電站站區內各建(構)筑物地基處理共采用三種方法:
55、1、在挖方區采用天然地基,基礎位于中等風化砂巖或中等風化炭質頁巖區域需采用爆破處理;2、在回填區較淺區域采用超挖和C20毛石砼填墊處理地基;3、在回填區較深區域采用鉆孔灌注樁處理地基。鉆孔灌注樁樁徑采用600和800兩種,混凝土采用C30。變電站加筋擋土墻地基處理采用素混凝土樁復合地基處理,混凝土采用C20。 2.6.2 審查意見執行情況根據初步設計審查意見和調整后的電氣方案(兩個)重新核算500kV構架工程量、220kV構架以及地基處理工程量,核減主變基礎工程量。2.7 供水方案及給水系統2.7.1 雨水排水系統本站雨水系統計算采用贛南市暴雨強度公式: (升/公頃秒) , t=t1+mt2取
56、P=3年,m=2,t1=5min,t2=5min,t=15min方案一:本期站內匯水面積F=5.06hm2,徑流系數取=0.6。變電站雨水設計流量Q=qF=1440L/s方案二(方案三):本期站內匯水面積F=4.955hm2,徑流系數=0.6。變電站雨水設計流量Q=qF=1410L/s站內雨水排水按自流排放設計,站內雨水經雨水口收集,在站內匯合后排至站外排水管。方案一:站外排水管為在變電站東北、西南二側布置。站外排水管采用DN800的鋼筋混凝土管,以八字式出水口排入站外原有排洪溝。站外原有排洪溝完全可以接納變電站的排水。方案二(方案三):站外排水管為在變電站西南側布置。站外排水管采用DN100
57、0的鋼筋混凝土管,以八字式出水口排入站外原有排洪溝。站外原有排洪溝完全可以接納變電站的排水。本站站址為山地地貌,站址位于山崗上,地勢較高。站址西北側約300m處及站址西南側約150m處分別有天然排洪溝,站外自然排水條件較好。但因落差大,站外排水管施工較困難。2.7.2 生活污水處理及排水系統生活污水采用生化處理,通過中水處理裝置處理達到國家綠化標準后,接入站區綠化水池(V=20m3)由綠化水泵加壓后供變電站站前區綠化用水。2.7.3 站址防洪澇本站站址為山地地貌,站址位于山崗上,地勢較高。兩方案場平標高均高于百年一遇洪水位215.21米(采用龍南縣城桃江與濂江的有關洪水資料推算),站址無內澇威
58、脅。兩站址處百年一遇山洪洪峰流量西北面為1.292m3/s,對站址影響不大。東南面為6.345m3/s,山洪水量較大,且山高坡陡對變電站威脅較大,為確保變電站的安全,在站址迎洪面(站址東南南面)設置截洪溝攔截山上雨水。并將攔截的山上雨水引至站址西南側的原有天然排洪溝內。原有天然排洪溝的過水能力,完全能接納由變電站處引至的山洪雨水的流量。3 技經收口報告三個方案的總概算表分別見下表。39總 概 算 表(方案一)表 一 甲 金 額 單 位:萬 元序 號工 程 或 費 用 名 稱建 筑工 程 費設 備購 置 費安 裝工 程 費其 它費 用合 計各 項 占 總計(%)單 位 投 資( 元/ kVA )
59、一主輔生產工程(一)主要生產工程17951559124471983365.08132.22(二)輔助生產工程248110525868.4917.24二與站址有關的單項工程239523957.8615.96小計66711569624472481481.42165.43三編制年價差922399613.156.41四其他費用4701470115.4331.341其中: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7827822.575.222其中:基本預備費5985981.963.98工程靜態投資7593156962486470130476100203.17各類費用單位投資(元/KVA)5110517312031.35各類費
60、用占靜態投資的比例(%)25528151000.67五動態費用1建設期利息102810286.85工程動態投資7593156962486572931504210總 概 算 表(方案二)表 一 甲 金 額 單 位:萬 元序 號工 程 或 費 用 名 稱建 筑工 程 費設 備購 置 費安 裝工 程 費其 它費 用合 計各 項 占 總計(%)單 位 投 資( 元/ kVA )一主輔生產工程(一)主要生產工程16331518422831910064.69127.33(二)輔助生產工程269010527959.4718.63二與站址有關的單項工程217921797.3814.53小計6502152892
61、2832407481.54160.49三編制年價差808378452.865.63四其他費用4610461015.630.711其中: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7827822.645.192其中:基本預備費5795791.963.86工程靜態投資7310152892320461029529100196.83各類費用單位投資(元/KVA)4910215311971.31各類費用占靜態投資的比例(%)25528161000.67五動態費用1建設期利息996996工程動態投資7310152892320560630525203.50總 概 算 表(方案三)表 一 甲 金 額 單 位:萬 元序 號工 程 或
62、費 用 名 稱建 筑工 程 費設 備購 置 費安 裝工 程 費其 它費 用合 計各 項 占 總計(%)單 位 投 資( 元/ kVA )一主輔生產工程(一)主要生產工程16331518422831910064.94127.33(二)輔助生產工程247510525808.7717.2二與站址有關的單項工程228522857.7715.23小計63921528922832396481.48159.76三編制年價差812378482.895.66四其他費用4598459815.6330.651其中:建設場地征用及清理費7837832.665.222其中:基本預備費5775771.963.85工程靜態
63、投資7204152892320459829410100196.07各類費用單位投資(元/KVA)4810215311961.31各類費用占靜態投資的比例(%)24528161000.67五動態費用1建設期利息992992工程動態投資7204152892320559030402196.074 工程投資及分析4.1 方案一投資分析4.1.1 與電網工程限額設計及控制指標(2008年水平)對比分析2008年水平電網工程限額設計控制指標中,500kV新建變電工程(1750MVA)柱式斷路器的靜態投資為20139萬元, 根據本工程的技術條件,對2008年水平控制指標中技術條件不同的項目進行調整:1)限額
64、:主變壓器為1組750MVA;本工程:主變壓器為2組,增加7792萬元;2)限額:無功補償裝置為500kV并聯電抗器1組,35kV并聯電抗器2組,35kV并聯電容器2組;本工程:無500kV并聯電抗器,35kV并聯電抗器4組,35kV并聯電容器4組,減少投資1133萬元;3)限額:500kV出線2回,220kV出線6回;本工程:500kV出線2回,220kV出線7回,增加投資232萬元;4)限額:動力電纜26km,控制電纜79km,接地28.2km;本工程:動力電纜38.2km,控制電纜135km,接地22.9km,增加投資375萬元;5)限額:場地平整為土方;本工程:因70%為石方,投資增加
65、850萬元。6)本工程:毛石砼擋土墻4425立方米,漿砌塊石護坡4672平方米,加筋土單向格柵護坡10270平方米,排水溝1380米,共增加投資860萬元;7)地基處理,增加投資918萬元;8) 本工程新增站外截洪溝686m,增加投資211萬元。9)本工程站外電源據贛州宏遠電力勘測設計院資料,增加投資225萬元。10)因技術方案不同導致其他費用及價差增加投資554萬元。由技術條件調整后本工程的控制造價指標為10884+20139=31023萬元。本工程投資概算靜態投資為30476萬元,低于調整后的限額設計控制指標。4.1.2 與可研估算對比分析可研估算靜態投資為28923萬元,初設收口概算靜態
66、投資為30476萬元,超出可研1553萬元。分析原因如下:(1) 安裝工程費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減少504萬元;(2) 建筑工程費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增加2093萬元。其中:1)可研土石方量38.8萬m3土石比7:3;初設土石方量36.3萬m3土石比3:7,增加投資170萬元;2)可研特殊構筑物擋土墻6870m3,砌體護坡17480m2,未考慮排水溝道;初設特殊構筑物擋土墻2570m3,砌體護坡4425m2+加筋土單向格柵10270m2+鋼筋混凝土骨架錨筋護坡5000m2+細石砼掛網噴錨護坡12500m2,漿砌片排水溝1380m。增加投資664萬元;3)可研地基處理采用4135m3人工挖孔
67、鋼筋砼灌注樁;初設采用4430m3機械挖孔鋼筋砼灌注樁+1963m3加筋擋墻素砼復合灌注樁,增加投資378萬元;4)可研站外道路5000m3,站外道路擋土墻7890m3,漿砌片排水溝767m3,土石方量20620m3土石比7:3;初設站外道路1413.75m,站外道路擋土墻1900m3+加筋土單向格柵護坡6000m2+漿砌塊石護坡8500m2+聚丙烯路基加固格柵17600m2,漿砌片排水溝1900m,土石方量34200m3土石比3:7;增加投資268萬元;5)站外電源部分外委設計,初設比可研投資減少83萬元;6)可研站外排水僅采用580m鋼筋砼管,站外截洪溝112.5m3,初設采用500m管+
68、686m截洪溝,增加投資250萬元;7)新增施工用電及施工通信,增加投資45萬元;(3) 其他費用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增加190萬元。其中:1)初設比可研增加試樁150萬,環評水保驗收等增加132萬。2)基本預備費費率可研取3%,初設取2%,減少投資190萬元。4.1.3 與初步設計送審概算對比分析初步設計送審概算靜態投資30652萬元,初步設計收口概算靜態投資30476萬元,節省投資176萬元。分析原因如下:1) 安裝工程費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節省投資71萬元。2) 建筑工程費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節省投資108萬元。3) 其他費用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增加投資3萬元。4.2
69、 方案二投資分析4.2.1 與電網工程限額設計及控制指標(2008年水平)對比分析2008年水平電網工程限額設計控制指標中,500kV新建變電工程(1750MVA)柱式斷路器的靜態投資為20139萬元, 根據本工程的技術條件,對2008年水平控制指標中技術條件不同的項目進行調整:1)限額:主變壓器為1組750MVA;本工程:主變壓器為2組,增加7792萬元;2)限額:無功補償裝置為500kV并聯電抗器1組,35kV并聯電抗器2組,35kV并聯電容器2組;本工程:無500kV并聯電抗器,35kV并聯電抗器4組,35kV并聯電容器4組,減少投資1133萬元;3)限額:500kV出線2回,220kV
70、出線6回;本工程:500kV出線2回,220kV出線7回,增加投資232萬元;4)限額:動力電纜26km,控制電纜79km,接地28.2km;本工程:動力電纜38.2km,控制電纜135km,接地22.9km,增加投資375萬元;5)限額:場地平整為土方;本工程:因70%為石方,投資增加1105萬元。6)本工程:毛石砼擋土墻2570立方米,漿砌塊石護坡4267平方米,加筋土單向格柵護坡11720平方米,排水溝1270米,共增加投資830萬元;7)地基處理,增加投資787萬元;8) 本工程新增站外截洪溝683m,增加投資185萬元。9)本工程站外電源據贛州宏遠電力勘測設計院資料,增加投資225萬
71、元。10)因技術方案不同導致其他費用及價差增加投資225萬元。由技術條件調整后本工程的控制造價指標為10623+20139=30762萬元。本工程投資概算靜態投資為29529萬元,低于調整后的限額設計控制指標。4.2.2 與可研估算對比分析可研估算靜態投資為28923萬元,初設收口概算靜態投資為29529萬元,超出可研606萬元。分析原因如下:(1) 安裝工程費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減少911萬元;(2) 建筑工程費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增加1810萬元。其中:1)可研土石方量38.8萬m3土石比7:3;初設土石方量45.6萬m3土石比3:7,增加投資246萬元;2)可研特殊構筑物擋土墻687
72、0m3,砌體護坡17480m2,未考慮排水溝道;初設特殊構筑物擋土墻2570m3,砌體護坡4267m2+加筋土單向格柵11720m2+鋼筋混凝土骨架錨筋護坡5000m2+細石砼掛網噴錨護坡9955m2,漿砌片排水溝1270m。增加投資634萬元;3)可研地基處理采用4135m3人工挖孔鋼筋砼灌注樁;初設采用4453m3機械挖孔鋼筋砼灌注樁+2355m3加筋擋墻素砼復合灌注樁,增加投資248萬元;4)可研站外道路5000m3,站外道路擋土墻7890m3,漿砌片排水溝767m3,土石方量20620m3土石比7:3;初設站外道路1432.61m,站外道路擋土墻1900m3+加筋土單向格柵護坡6000
73、m2+漿砌塊石護坡7500m2+聚丙烯路基加固格柵12600m2,漿砌片排水溝1900m,土石方量34200m3土石比3:7;增加投資209萬元;5)站外電源部分外委設計,初設比可研投資減少83萬元;6)可研站外排水僅采用580m鋼筋砼管,站外截洪溝112.5m3,初設采用500m管+683m截洪溝,增加投資224萬元;7)新增施工用電及施工通信,增加投資45萬元;(3) 其他費用初設概算比可研估算投資增加99萬元。其中:1)初設比可研增加試樁150萬,環評水保驗收等增加132萬。2)基本預備費費率可研取3%,初設取2%,減少投資190萬元。4.2.3 與初步設計概算對比分析初步設計送審概算靜
74、態投資30652萬元,初步設計收口概算靜態投資29529萬元,節省投資1123萬元。分析原因如下:1) 安裝工程費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節省投資664萬元。主要原因是減少500kV配電裝置六氟化硫斷路器一臺,相應配套設備也隨之減少。2) 建筑工程費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節省投資391萬元。主要原因是屋外配電裝置系統減少投資196萬元,廠區地基處理減少投資167萬元。3) 其他費用初設收口概算比初設送審概算節省投資88萬元。4.3 方案三與方案二投資比較方案三與方案二的區別僅在于500kV配電裝置、主變及35kV配電裝置在方案二的基礎上向西移動了22m。兩個方案對投資影響主要表現為站內護
75、坡及擋土墻、廠區土石方、地基處理上。詳細見下表:建筑工程部分匯總對比表序號項目名稱方案二方案三方案三-方案二備注(二)輔助生產工程2站區性建筑2.2站區道路及廣場1014471107124956778方案三9510m2 方案二9030m24特殊構筑物4.2護坡93502228394422-955800方案三砌體4267m2+加筋土單向格柵9950m2+鋼筋混凝土骨架錨筋護坡5000m2+細石砼掛網噴錨護坡12500m2;方案二砌體4267m2+加筋土單向格柵11720m2+鋼筋混凝土骨架錨筋護坡5000m2+細石砼掛網噴錨護坡12500m2二與站址有關的單項工程1地基處理1.1大型土石方125
76、2006911269799-1250270方案三40.98萬m3土石比3:7,方案二45.6萬m3土石比3:71.2毛石混凝土78768568417786540930方案三全廠灌注鋼筋砼樁4905m3+加筋擋墻素砼復合灌注樁2355m3, 方案二全廠灌注鋼筋砼樁4453m3+加筋擋墻素砼復合灌注樁2355m31.3樁基2站外道路2.1混凝土道路8945201061966167446方案三1432m方案二1390m2.2道路拓寬2.3土石方8109931115688304695從上表分析,方案三相對方案二的建筑工程本體費用減少114萬元。其中結構部分即樁基處理增加54萬元,與站址有關的費用減少了168萬元;另外價差增加了8萬元,總的建筑工程費減少106萬元;靜態總投資減少119萬元,動態總投資減少12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