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財政預算內以工代賑項目后柳鎮一心村灌溉工程項目實 施 方 案目 錄第一章 總 論11.1項目背景11.1.1項目名稱11.1.2承辦單位11.1.3基本情況11.1.3.1自然概況11.1.3.2社會經濟狀況11.1.3.3土地利用現狀11.1.3.4農業結構現狀21.1.3.5交通通訊現狀21.1.3.6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21.2項目概況21.2.1擬建地點21.2.2建設規模與目標21.2.3主要建設條件31.2.4項目投入資金及效益情況31.3問題與建議3第二章 水文和氣象32.1工程概況32.2氣象特征32.3來水量42.4需水量42.5確定渠道結構尺寸4第三章 工程任務與
2、規模4第四章 工程選址及工程總體布置44.1工程等級和設計標準54.2方案必選54.3樞紐布置5第五章 主要建筑物方案5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56.1區域環境概況56.1.1自然環境56.1.2社會環境56.1.3生態環境66.2環境影響評價6工程對水體、水系的影響評價6水利樞紐對水土流失影響評價6第七章 組織機構6第八章 項目實施進度78.1建設工期78.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7第九章 投資估算79.1編制依據79.2基礎資料及計算辦法7人工費7材料費7工程概(預)算7第十章 融資方案810.1資金籌措8第十一章 社會評價811.1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分析811.2項目與所在地的互適性分析8利益群體對
3、本項目的態度及參與程度8各級組織對項目的態度及支持程度9地區文化狀況對項目適應程度911.3社會風險分析911.4社會評價結論9第十二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912.1推薦方案的總體描述912.2推薦方案的優缺點描述9優點10存在問題1012.3結論與建議10附件一 石泉縣后柳鎮項目村位置示意圖附件二 U型渠施工圖后柳鎮一心村灌溉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一 、總 論(一)項目背景1、項目名稱石泉縣后柳鎮一心村灌溉工程2、承辦單位石泉縣后柳鎮人民政府3、基本情況(1)自然概況地理位置:后柳鎮一心村位于石泉縣城漢江以南22公里,北與后柳鎮磨石村接壤,南接喜河鎮,東與喜河鎮相鄰,西臨漢江。地形、地貌:一心村地處漢
4、江下游喜河庫區上游,地貌類型為巴山山系,山巒疊嶂,溝坡縱橫,溝壑交錯,溝內地形起伏較大,山坡自然坡度在5o60o之間。(2)社會經濟狀況該村轄6個村民小組,732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68人,青壯年勞力373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274人,主要從事礦山和工廠制作業。(3)土地利用現狀全村共有耕地1782畝(水田132畝),正常耕種的616畝(水田116畝),未耕種的主要原因是勞力外出。退耕還林1700畝,村集體退耕還林119.7畝。(4)農業結構現狀該村以蠶桑、畜牧和勞務經濟為主,建正大模式圈舍3間;建水窖9口,300人受益;建沼氣池2口。2011年底人均純收入4152元,溫飽二檔次。(5)交通
5、通訊現狀交通便利,全村通村水泥路3公里,公路硬化率達到80%,公路。水運常年通暢無阻,修葺一新的后柳碼頭已然成為鎮區旅游的一抹亮麗色彩。(6)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后柳鎮一心村以水稻、玉米為主要農作物,兼種土豆、紅薯、花生,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油菜、板栗等,多年來,一心片區缺水予盾十分突出,由于受地形限制,片區無法滿足用水需求。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經工程技術人員多次實地踏勘,擬定在一心村二、三、四組修建灌溉工程。(二)項目概況1、擬建地點一心村灌溉工程位于后柳鎮一心村二組、三組、四組,距縣城22公里。2、建設規模與目標引水灌溉渠道一條3.87公里,堰塘一處,水窖
6、7口。解決一心村人畜飲水、稻田灌溉用水及旱地澆水。3、主要建設條件一心村水源點集雨面積1.3km2,水源大部分為集雨面積內的天然降水,由于植被較好、人口少,水源達到二級“水質良好”標準,符合飲用和漁業水質標準。4、項目投入總資金及效益情況工程總投資40.3萬元,工程建成后,可解決牲畜865頭、287人、稻田150畝、旱地178畝用水需求,覆蓋一心村3個村民小組,社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三)問題與建議灌溉工程運輸及施工量難度較大,建議采用有資質專業施工隊伍承建施工。二、水文和氣象(一)工程概況工程位于漢江順流左岸。(二)氣象特征一心村緊靠漢江,村內氣象資料年平均氣溫14.6,最高氣溫41.4,
7、最低氣溫-10.。四季分明,四季分明,冬季、春季雨量少,氣候較溫和。夏季氣溫較高,秋季氣候濕潤多雨。自然降水受季風影響,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多年平均春季占21.8%,夏季占43.5%,秋季占32.1%,冬季占2.6%。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77.1mm,雨量相對充沛。充足的光照、豐富的降水和宜人的氣溫非常適宜作物生長。(三)來水量一心村灌溉工程水源點溝溪經測量其最枯流量為0.16 m3/s。(四)需水量一心村灌溉工程承擔灌溉任務為稻田150畝,旱地178畝,解決287人/865頭人畜飲水。根據當地的氣候、氣溫、日照、溫度、降雨、土壤、種植結構等因素,按照灌溉定額:水田260m3畝,旱地40 m3畝,
8、人飲50L/人日,畜飲30L/頭日,灌溉天數45天,輸水綜合損失水量10%,則我村總需水量為0.2m3/s(五)確定渠道結構尺寸渠道采用30U型渠引水,M7.5砂漿砌單磚壓頂。三、工程任務與規模工程將承擔一心村稻田150畝、旱地178畝的灌溉,287人/865頭人畜飲水的用水需求。四、工程選址及工程總體布置(一)工程等級和設計標準根據規范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該飲水渠道灌溉工程屬小(二)型V等工程,建筑物級別均為5等。(二)方案比選工程建筑物由水窖、主渠道、堰塘設施等部分組成。根據水文水利計算,需在槽頭建池取水即可滿足用水需求,這樣可節約渠道長度,從而節省投資。(三)
9、樞紐布置在槽頭水源點修一水窖,通過輸水渠道將水輸送到一心村灌區內。五、主要建筑物方案渠道全長3870米,用30預制砼U型渠預制件,M7.5砂漿砌單磚壓頂,渠底夯實;具體結構尺寸見附圖。六、環境影響評價(一)區域環境概況1、自然環境工程區境內山巒疊嶂起伏,溝壑縱橫交錯,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水利、山林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春季雨量少,氣候較溫和。夏季氣溫較高,秋季氣候濕潤多雨。工程區植被覆蓋較好,水土流失不嚴重。2、社會環境工程區內無自然保護區和文物古跡分布,工程的建設可解決老百姓生產生活用水,是一件民心工程,是當地人民群眾和當地黨委政府迫切愿望。3、生態環
10、境灌溉工程的建設主要起到將水源輸送到灌區解決人畜飲水、稻田用水和旱地澆水,做到合理調節用水,做到適時用水分配,對保持水土,改善地區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綜上所述,一心村灌溉工程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工程建設不會對當地經濟和居民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二)環境影響評價1、工程對水體、水系的影響評價工程施工期間產生的施工廢水主要來源于取水池及渠道基礎開挖、砂石料加工、砼攪拌和系統沖洗、砼澆筑及養護等過程。廢水中泥沙懸浮物濃度偏高,但施工廢水排放量占河流水量的比例很小,施工點相當分散,工程量較小,不會對下游河段產生明顯污染問題。2、水利樞紐對水土流失影響評價據施工組織設計,取水
11、池及輸水渠道工程施工期間開挖出的土石方工程量較小,工程完工后將及時作回填處理,不會影響河道行洪和水環境質量。七、組織機構由鎮長擔任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分管農業副鎮長為副組長。工程進行招投標確定有資質施工企業進行施工作業,聘請相關監理公司對整個工程質量進行監督作業,由縣水利局負責工程技術指導工作。八、項目實施進度(一)建設工期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工程建設期歷經半年時間。(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2012年2月進行工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2012年2月至8月進輸水渠道施工。九、投資估算(一)編制依據按照水利部陜西省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陜西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
12、標準進行編制。(二)基礎資料及計算辦法1、人工費:按當地基本情況,建筑工程人工費60元/日。2、材料費(包括運費):塊石40元/m3,機制砂68元/m3,水泥480元/T,30預制砼U型渠預制件55元/節。3、工程概(預)算根據工程量,工程總投資40.3萬元。工程投資預算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合計一渠道部分3370501土石方開挖m37502201650002M7.5砂漿砌單磚壓頂m3275230632503渠底夯實m3680160108800二堰塘處160006000三水窖口7400028000四勘測設計費元5%5000五施工綜合費元8%15000六稅 金元3.22%1300
13、0合 計404050十、融資方案(一)資金籌措由于我鎮財政困難,資金主要來源:國家以工代賑資金、市縣配套資金。十一、社會評價(一)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分析要想改變山區貧窮落后的面貌,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提高生活水平,必須致力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因此,該工程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二)項目與所在地的互適性分析1、利益群體對項目的態度及參與程度一心村灌溉工程的建設是當地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愿意進行投工投勞,對施工企業表示大力支持。2、各級組織對項目的態度及支持程度后柳鎮人民政府把該水利工程列為2012年為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對工程的建設已做好各種準備工作。3、地區文化狀況對項目適應程度工程區
14、小學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20%,高中文化程度占1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5%人民群眾處于半文盲狀況,從文化程度比列和工程難易程度分析,地區文化狀況與項目適應程度是合理的。(三)社會風險分析由于該工程是一件社會副利工程,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系系相關,是農民得實惠的工程,因此不存在社會風險。(四)社會評價結論灌區內以水稻、玉米為主要農作物,因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灌溉用水無法得到正常運轉,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設是當地人民群眾和當地黨委政府迫切愿望,是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工程。十二、研究結論與建議(一)推薦方案的總體描述在一心水源點修一水窖,通過3.87輸水渠道將水輸送到一心灌區內。(二)推薦方案的優缺點描述1、優點采用渠道輸水具有施工簡易,便于今后運營管理的特點。2、存在問題采用渠道輸水一次性投資較高,因渠道沿線要經過一些溪溝,渠道線長,落差大,有一定的施工難度。(三)結論與建議工程建成后,可解決水田150畝,旱地350畝,解決287人/865頭人畜飲水的用水需求,覆蓋一心村3個村民小組。該項目的建設在發揮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有較大的生態效益,主要是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群眾的積極性會得到進一步調動,在收到更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會收到較大的生態效益,希望上級部門盡快立項批復建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