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四川省江油市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63頁).doc

  • 資源ID:584716       資源大小:13.55MB        全文頁數:6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四川省江油市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63頁).doc

1、四川省江油市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 目 錄前言11綜合說明31.1水文31.2工程地質51.3震損情況及水庫安全評價71.4除險加固工程設計81.5施工組織設計101.6工程管理設計121.7工程占地及拆遷131.8環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131.9工程概算142水文182.1流域概況182.2工程概況182.3設計洪水復核193工程地質263.1區域地質概況263.2天然建筑材料273.3結論和建議284震損情況及水庫安全評價294.1震前運行情況簡述294.2主要震損出險情況294.3應急除險方案314.4安全評價結論335除險加固工程設計365.1工程現狀及存在問題365.2

2、設計依據385.3總體設計方案396施工組織設計456.1施工條件456.2施工導流466.3料場選擇及開采466.4主體工程施工466.5施工總進度477工程管理設計497.1工程管理現狀497.2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497.3工程管理設計497.4工程運行管理508工程占地及拆遷518.1工程占地518.2拆遷安置518.3工程占地補償519環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529.1環境保護529.2水土保持539.3水土保持、環境保護投資概算5510工程概算5610.1編制說明5610.2獨立費用5910.3預備費5910.4概算表及附件59附圖:1)豐收水庫大壩除險加固設計圖(大壩0102

3、)2)豐收水庫溢洪道除險加固設計圖(溢洪道-01)3)豐收水庫放水設施重建設計圖(放水設備0108) II前言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一條線”經濟開發區的北段,總面積2720km2,下轄21個鄉,19個鎮,是四川北部重要的新興工業基地,區內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氣候宜人,工農業總產值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時,江油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景觀秀美,名勝古跡薈萃,歷史名人數不勝數,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出生在這里。江油市大部分為山區,耕地面積69.1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耕地資源非常寶貴。為保障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必須依靠全市豐富的水資源和發達的水利工程。據統計,全市有大小河流

4、150多條(其中河道長度大于20km的有13條),已建中小型水庫187座,攔水堰749處,塘24598口,引水埝24條,提灌站499處,有效灌溉面積43.9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3.55%,為本地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由于這些水利工程建設年代跨度較大,施工質量參差不齊,運行管理手段落后,維護經費嚴重匱乏,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險,尤其是小型水庫病險更加嚴重,不但影響其工程效益的發揮,而且對其下游保護區產生嚴重的威脅,亟待進行除險加固。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及5月18日江油地震,給江油市水利工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震后基本處于癱瘓狀態,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據調查,市內18

5、7座水庫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主要現象為壩體裂縫、滑坡、坍塌、滲漏、放水設施斷裂、溢洪道損毀、管理房屋倒塌等,進一步加重了水庫的險情,嚴重威脅著水庫影響保護20多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地震發生后,水利部立即組織水利工程搶險專家組,對江油市的所有水庫進行了震損安全評估,15座水庫被鑒定為潰壩險情水庫,必須保持空庫度汛;47座被鑒定為高危險情水庫,采用限制蓄水方案度汛,其余117座為次高危水庫。這些水庫必須盡快采取除險加固措施,確保工程安全。根據四川省和江油市的安排,江油市震損水庫在完成應急搶險確保安全度汛后,將立即進行除險加固,確保來年汛期前各水庫除險加固實施完成,因此要求2008年8月底前必須

6、完成60座高危以上病險等級水庫的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工作,9月底前完成其余127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初步設計。設計標準要在原基礎上提高一個等級,加強水庫抗震復核,確保水庫安全運行。2008年7月,受江油市水務局的委托,我所承擔了164座小(2)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初步設計任務。接到任務后,我所立即組織精干的專業勘察設計隊伍,對每座水庫進行了勘察、現場查勘、分析、計算,并按要求按時完成了任務。164座水庫初步設計成果分別出版,本報告為豐收水庫的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單項報告。由于時間特緊、任務繁重、原始資料較少,影響了部分設計成果的精度。在設計工作中得到了江油市抗震搶險指揮部、江油市水務局和水庫管理單位的大力支持

7、和幫助,在此謹表誠摯的謝意。1 綜合說明1.1 水文1.1.1 流域概況豐收水庫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東興鄉西北5Km的朝天村,涪江水系芙蓉溪支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季微寒,春來較早,夏長秋短,無霜期長以及冬干、春旱、夏洪、秋綿等氣候特點。1.1.2 工程概況豐收水庫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東興鄉西北5Km的朝天村,涪江水系芙蓉溪支流,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4003,北緯31019。水庫自然集雨面積0.68km2,蓄水主要以自然集雨區徑流囤蓄。壩址以上主河道長1.42km,河槽比降28.92。水庫原設計總庫容24.9萬m3,有效庫容16萬m3,死庫容3.0萬m3

8、。大壩下游有村莊、108國道及眾多的機耕道,人口0.2萬余人,0.16萬畝農田。水庫于1978年工程竣工并投入運行使用,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小(2)型水庫。根據江油市豐收水庫震損應急除險方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設計組,2008年6月3日),水庫原正常蓄水位658.50m,設計洪水位659.04m,校核洪水位659.42m;本次復核經現場查勘并按現狀溢洪道泄洪能力計算得到的結果為: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1.42m(庫容相應25.44萬m3)、校核洪水位641.99m(相應庫容28.05萬m3),據此結果進行壩頂高程復核知

9、現狀溢洪道不能滿足防洪要求,因此擬將溢洪道由現狀3.0m擴寬至7.0m,并在壩頂加 0.4 m防浪墻,然后再進行調洪計算得到: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0.96m(庫容相應23.334萬m3)、校核洪水位641.31m(相應庫容24.92萬m3);水庫設計洪峰流量14.340 m3/s(P=5%),水庫校核洪峰流量21.30 m3/s(P=0.5%)。1.1.3 設計洪水復核本次設計根據1/1萬地形圖勾繪了水庫自然集雨范圍及河流走勢,量算復核了流域面積、集雨范圍干流河道長度、綜合比降等參數,在此基礎上采用四川省水電廳1984年6月編制的四川省水文手

10、冊及推理公式法進行入庫洪水流量復核計算。計算結果為:Qm5%=14.340 m3/s,Qm0.5%=21.300m3/s;設由設計暴雨推求洪水總量的方法復核24小時入庫水量,計算結果為:20年一遇WP=13.70萬m3,200年一遇WP= 22.31萬m3。1.1.4 洪水調節計算豐收水庫現溢洪道為開敞正槽式平底矩形,寬3.0m,底高程為640.00m,水庫壩頂高程642.00m。據前面計算知,2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Q設=14.340m3/s,相應洪水總量W設=13.70萬m3,2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Q校=21.300m3/s,相應的洪水總量W校=22.31萬m3。經試算,20年一遇qm=7

11、.60 m3/s,Va=6.44萬m3,溢洪水深h=1.42m,相應高程為H設=641.42m;200年一遇qm=12.66 m3/s,Va=9.05萬m3,溢洪水深h=1.99m,相應高程為H校= 641.99m。1.1.5 溢洪道最大泄洪能力復核經壩頂超高計算,h設= 1.19m,h校=0.71m。則計算得溢洪道允許最大溢洪水深H設=0.82m,H校=1.29m,在不影響大壩安全情況下,溢洪道允許最大過水深H=1.29m,按寬頂堰公式計算得最大允許泄流量q=6.57m3/s,而從前面調洪計算結果知當大壩于200年一遇標準洪水時溢洪水深為h=1.993m,因此現溢洪道過洪能力不滿足規范要求,

12、所以擬將溢洪道由現狀3.0m擴寬至7.0m,并在壩頂加0.4m防浪墻。然后再進行調洪計算得到: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0.96m(庫容相應23.33萬m3)、校核洪水位641.31m(相應庫容24.92萬m3),最大溢洪水深為1.305m。1.1.6 施工期洪水豐收水庫不能放空,工程安排在枯水期施工,且工期較短,因此基本不需要設圍堰,本次不再進行施工期洪水計算。1.2 工程地質1.2.1 區域地質概況江油市地處龍門山北段中山山地與四川盆地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低,高程一般在8001500m之間,最高點位于楓順鄉的轎子頂山,海拔

13、高程2356m;東南部庫區屬侵蝕河谷階地貌區,淺山丘陵地形,高程一般在550650m之間,最低點位于九嶺鄉的魚種站谷地,海拔高程469.2m。豐收水庫位于江油市的中部,按照地質成因劃分,地貌類型屬構造侵蝕山地丘陵區。江油市處于新華夏系四川沉降盆地與龍門山隆起帶的復合部位,按照構造型式分為北東向擠壓帶和綿陽帚狀構造,兩者呈不整合復合關系。在境內西北部為北東向擠壓帶發育區,由脆性的碳酸鹽和碎屑巖組成,在同一應力場作用下,形成軸向北東向的“多”字型排列的褶皺和走向東北4550、傾向北西、傾角6070的沖斷裂以及走向北西50左右的橫張斷裂及近南北或東西向的壓性斷裂。在市區東南部的侏羅紀、白堊紀地層中,

14、為綿陽帚狀構造的一部分,發育成群的新同型平緩褶皺,呈半環狀排列,向西收斂,向東擴散,褶皺嶄線多為北東4570,地層傾角平緩1015。豐收庫區位于江油市中部,地質構造屬北東向擠壓帶與綿陽帚狀構造帶的復合部位,位于苦竹溝斷裂北西端和馬家壩向斜南西翼交界帶。1.2.2 地層巖性江油市境內地層出露除元古界和第三系缺失外,古生界到第四系大部分地層均有出露,沉積厚度在18000m以上。豐收庫區上覆第中生界侏羅紀中統沙溪廟組(J2),以紫紅色豬肝色粉砂泥巖為主,間夾黃色厚層細粒長石石英砂巖,泥巖中含有鈣質結核,巖性變化大。1.2.3 地下水特征及評價庫區地下水為中生界風華帶裂隙,主要存賦于中生界侏羅紀、白堊

15、紀下統、三疊系上統紅色地層中,含水層以紫紅色紅色泥巖為主,間夾砂礫巖,呈互層。地下水補給模數偏小,以弱酸性和中性水為主,礦化度均小于1g/l,屬淡水,以硬水為主;水化學類型根據舒卡列夫分類,以HCO3-Ca和HCO3-Mg為主,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1.2.4 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和2008年6月中國地震局發布的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1.2.5 天然建筑材料豐收水庫工程所需天然建材主要為石料和粗砂,據周邊地質勘察報告及現場查勘訪問,選定庫區周邊石

16、料場,該處石料屬淺紅色層狀石英砂巖,易于開采,儲量豐富,抗壓強度較高,可滿足本工程施工所需石料。砂、礫石、碎石到亂石山料場購買。1.2.6 結論和建議1)該水庫地質構造和地層結構相對單一,巖層傾角較小,總體而言地質條件較好。2)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和2008年6月中國地震局發布的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3)由于大壩碾壓不密實,蓄水位較高時下游壩基有局部少量滲漏現象,地震期間大壩出現多處裂縫,壩基有渾水滲出,雖經過應急處理,但壩體內部仍可能有隱蔽裂縫,建議盡快采取工程處理措施。1.3 震損

17、情況及水庫安全評價1.3.1 震前運行情況簡述豐收水庫1973年動工興建,1978年建成投入運行,水庫按照批準的控制運用計劃合理調度運用。水庫工程管理辦法等各項制度基本齊全并得到落實。但因缺乏管理設施和維護資金,水庫一直存在一定的病險。根據本所對本工程所做安全鑒定報告,本工程存在壩體出現數條縱向和橫向裂縫,壩體上游壩坡出現滑坡跡象。壩基及坡角滲漏、輸水洞斷裂,無消能設施等問題,大壩為三類壩。1.3.2 主要震損出險情況“5.12”地震后,珠江水利委員會設計專家組赴四川抗震救災水利工作組與江油市水利局、水庫管理所有關工作人員一起,對工程各主要建筑物進行震損情況現場巡視檢查發現:震后壩頂出現一條縱

18、向裂縫,裂縫延伸長度超過150m,貫通整個壩體,裂縫最大寬度120mm,最大可探深度1m,壩頂中部裂縫兩側已形成約60mm錯臺,靠上游部分壩體已明顯下沉。右段壩頂發現橫向裂縫,裂縫橫切整個壩頂,最大寬度20mm,最大深度超過0.5m。壩體上游壩坡出現滑坡跡象,嚴重影響大壩安全。經抗震救災水利工作組評估,該水庫被確定為高危震損等級。1.3.3 應急除險方案1)查明性狀后對壩頂裂縫重新進行粘土回填覆蓋處理,摻水壓實,并覆蓋塑料薄膜防雨;2)控制水位,組織當地居民對坡面裂縫進行拉網式排查。實施工程措施的同時,采取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制定防洪應急預案,加強巡查工作力度等。1.3.4 目

19、前存在的主要問題(1)左、右壩肩與大壩中部壩體、壩基滲漏嚴重,大壩有白蟻活動跡像;并且大壩排水棱體垮塌;(2)溢洪道過洪能力不能滿足規范要求;(3)上游無護坡,局部沉陷,坑凹不平;(4)放水臥管底板與邊墻多處斷裂,滲漏嚴重;1.3.5 安全評價結論根據豐收水庫的病險、安全鑒定及震損情況綜合評定,水庫大壩屬B級壩,即為不安全大壩,亟待進行除險加固。1.4 除險加固工程設計1.4.1 工程現狀及存在問題總體而言,樞紐總體布置比較合理,但壩體單薄,上游坡庫水浸蝕嚴重,邊坡過陡、下游有輕微滲漏,壩坡內外較陡,多處出現裂縫,壩體上游壩坡出現滑坡跡象;大壩坡腳滲漏,壩基滲漏嚴重,下游沒有反率設施。大壩上游

20、壩坡未襯護,現風浪淘刷嚴重,內坡多處沉陷,凹凸不平,下游都是草坪護坡,沒有排水溝。水庫管理站在1987年,發現大壩壩中下部(高程約649652m)在正常水位時出現滲漏,當時水庫管理站采取在內坡筑截流墻方式進行整治,但是僅僅只是使滲漏量減少,在正常水位時,滲漏位置仍呈濕潤狀。1997年壩年壩身又出現滲漏,經參于修建水庫的民工介紹,當年修建時筑壩土料質量差,碾壓不實。1997年7月對該段壩(中部約40m)進行了灌漿處理。2005年3月(水庫水位為正常水位),大壩右壩肩和壩中外坡腳處出現了3處集中的滲漏點,左壩肩外坡腳處出現1處滲漏點,同時壩體中部至左壩肩在高程653m以下有約長60m一帶呈濕潤狀態

21、。經水庫管理人員現場測量(水庫水位為正常水位),漏水總量達11 L/min。水庫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為正槽進口溢洪道,堰頂寬3.0m,堰頂高程640.00m。“5.12”地震后,經洪水復核,現有溢洪道不能夠滿足國頒GB50201-94及部頒SL252-2000規定的20年一遇設計和200年一遇校核的洪水標準要求.水庫采取應急搶險措施,在溢洪道拓寬、挖深并護砌,從其外觀判斷質量尚好,但經本次復核其泄洪能力仍不滿足規范要求,且擴寬后的溢洪道中斷了大壩右岸交通。水庫放水設施位于大壩右岸,為石質梯級臥管,漿砌條石襯砌,改造中。現場檢查時,在放水臥管處能聽見明顯的滲漏水聲,水庫據介紹:臥管底板在2001

22、年時便發現多處斷裂,由于經費原因,僅僅采用了用黃土在外圍封堵,但效果很差,現臥管滲漏量約在1.5L/s。據水庫管理人員介紹,白蟻嚴重現場檢查時,兩岸山體發現有白蟻活動的現像,結合部位的坡面上有明顯的泥線。2001年,經重慶市白蟻防治研究所技術人員現場檢查,確認水庫大壩存在白蟻建巢危害,對水庫大壩安全構成了一定威脅,該庫組織民工進行挖除、投藥等措施,但效果不明顯。由于經費原因,一直沒有進行綜合治理。1.4.2 工程等別及建筑物級別根據大綱、水庫保護對象及其重要性,參照有關規范,確定豐收水庫的工程等別為等,主要建筑物工程級別為5級。1.4.3 洪水標準根據大綱和有關規范,豐收水庫洪水標準按20年一

23、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4.4 總體設計方案根據豐收水庫存在的問題,擬定除險加固總體設計方案為:大壩:大壩削內加外,迎水面塊石護坡,背坡壩腳增設排水反濾體,壩頂加設0.4m高防浪墻。溢洪道:溢洪道現有深度不變、寬度擴至7.0m,邊墻、底板重新護砌,垮塌部分翻修,重新按設計修橋。放水設施:改建為折懸臂鑄鐵閘門斜臥管。其它:白蟻調查防治,新建防汛道路及管理房。1.5 施工組織設計1.5.1 施工條件豐收水庫位于江油市東興鄉西北方向約5.0公里,外購材料及設備經江油、東興鄉運至工地。當地材料場地至工地有機耕道相通,砼骨料運距30km,條石運距3km,塊石運距3km。本區域氣候具有冬干、

24、春旱、夏洪、秋綿的特點,適宜冬、春季施工。庫區周邊地形崎嶇陡峻,主要施工區可利用壩頂外側寬1520m的平臺,但施工期間應做好防滲等護壩工作,施工完成后應平整恢復。工程附近天然石材,質量較好,儲量豐富。工程區無動力電源,施工用電需采用自發電,以滿足施工給水、排水、振搗、照明等需要。施工用水利用水泵從庫內取水解決。1.5.2 施工導流該水庫沒有放空孔,施工期間可以通過放水設施將庫水位降低到死水位以下,基本不需要施工導流,剩余水量及基坑積水用水泵提排解決。1.5.3 料場選擇及開采本工程所需鋼筋、水泥等主材由江油市區購買,運距約30km;砂、砼骨料由當地材料場一帶購買,運距3km;條石需到距樞紐3k

25、m處的料場購買,塊石在樞紐附近處的采石場購買。灌漿用粘土,可在大壩左側山坡取用,此處粘土質量、數量均滿足要求。1.5.4 主體工程施工壩坡采用人工整理找平,人工夯實,表面清除的土方、雜草人工裝拖拉機外運處理,拆除石料臨時堆放在兩側及馬道備用。在找平夯實后的壩坡順坡內坡鋪設土工膜,搭接部分熱焊接以免滲漏,表層均勻鋪設15cm厚砂礫石,土工膜底端邊緣以粘土開槽壓實,頂端以漿砌石壓頂壓實,以免滑動。內坡墊層鋪設完工后,采用人工拋填坡腳堆石壩。干砌石和漿砌石要求塊石最短徑不小于20cm,立砌并盡可能保持表面平整,干砌石以小石塊填縫塞實,漿砌石要求座漿并保持吃漿飽滿。土方開挖:土方采用人工開挖,除用于回

26、填外,其余人工裝拖拉機外運2km,棄于水庫尾部荒地棄渣場。漿砌條(塊)石:購買條(塊)石運至現場,人工抬運50m,0.2m3攪拌機制漿。水泥砂漿運50m,人工安砌勾縫。排水溝分兩縱兩橫,分別布置于壩下游坡的四周,相互貫通,內徑均為0.3m0.3m,采用砌石水泥砂漿抹面結構,人工砌筑。溢洪道生產橋采用人工開挖基礎并砌筑橋墩,機械吊裝,人工澆筑防撞護欄。采用0.4m3砼拌和制砼,人工抬60m入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邊墻漿砌條石采用人工座漿法施工,表面抹面防滲,閘臺采用特制木模。白蟻調查防治、防汛道路、管理房等其它工程由專業部門施工。1.5.5 施工場規劃布置根據本工程特點統一布置為1個施工區

27、,棄渣場設置在水庫下游山坳荒地,工程完成后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5.6 施工總進度本工程為水庫病害及震損整治,根據工程特點及建筑布置情況,結合水庫運行管理進行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工期為6個月,其中工程準備期為2個月,主體工程3個月,工程完建期為1個月。工程準備期安排在2008年1011月,主要完成防汛道路和場內交通系統的新建、擴建。風、水、電、通訊系統的設置,臨時生產設施及生活福利設施的新建,建筑材料的備料等工作。主體工程3個月,安排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根據工程特點及水庫運行管理要求,具體詳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完建期安排在2009年3月,進行工程收尾、竣工驗收。1.6 工程管

28、理設計1.6.1 工程管理現狀豐收水庫的目前由該水庫管理站管理,隸屬于江油市水務局,全面負責該庫的灌溉、防汛、工程管理等綜合管理工作。從目前水庫運行和管理來看,水庫的工程管理已經制度化,但水庫管理設施簡陋,無必要的安全檢測設施,需在以后的整治工程中完善。目前水庫無交通工具、通信設備、監測設備等必要的管理設施,不能滿足水庫工程管理的正常需要。1.6.2 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范圍包括:大壩、溢洪道、供水設施、放水設施、管理設施及庫區(征地線以下部分)等,這些區域屬水庫權屬人所有,其他個人和單位不得侵占;保護范圍:大壩輪廓線外50m、溢洪道輪廓線外20m、其它建筑物輪廓線外各10m,這些區域內任何

29、人不得進行挖沙、取土、采石、開礦、打井、爆破、建房等活動。1.6.3 工程管理設計根據大綱,本次設計管理機構、人員配置、管理設備等均維持現狀,本次設計新建防汛道路1.5km,路基寬5m,路面寬4m,路面厚度20cm。新建管理房20m2。1.6.4 工程運行管理豐收水庫溢洪道沒有閘門控制,靠自然溢流泄洪。運行管理主要是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并儲備一定的砂、石料、編織袋等防汛物資,做好處理一切可能險情的準備。1.7 工程占地及拆遷本工程為現有水庫除險加固,各建筑物施工均位于水庫管理范圍內,不涉及占地和拆遷,因此不涉及生產、生活安置和補償。1.8 環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1.8.1 環境保護豐收水庫除

30、險加固工程,無突出的環境問題。環境保護措施主要是:1)水質保護:車輛不在工地維修,在辦公生活區修建簡易公廁及污水池,經初級處理后用于農田施肥。2)噪聲防治:本工程區距居民區較遠,建議采用噪聲較小的機械施工,并盡可能深夜停工,避免高音鳴笛等。3)空氣質量保護:裝載多塵物料時,應堆放整齊以減少受風面積,并適當加濕,水泥在裝卸運輸過程中應采取密封措施。4)人群健康保護:對施工區進行衛生清理,施工人員進場前應進行衛生檢疫,嚴重傳染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在施工區設立衛生醫療所,定期進行防疫檢查。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注意生活飲用水衛生。搞好施工區環境衛生,設置專門的垃圾堆放點,定時清運及時消毒。做好滅鼠滅蚊

31、蠅工作,防止鼠類、蚊蠅類疾病傳播。5)施工安全與交通: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科學安排施工程序。在工區危險地段設置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工區安全。6)環境管理:做好施工期各種突發性污染事故的防范工作,準備應急處理措施。在施工后期,組織好工區生態環境恢復和改善工作,恢復施工跡地、進行施工區綠化等。7)環境監測:對施工區水質、大氣和噪聲進行必要的監測,以及時掌握各施工階段的環境污染程度和范圍。建立疫情報告制度,了解施工人員的健康狀況,保障工程順利進行。1.8.2 水土保持本工程屬于長江上游地區,加強該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對于防止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減少長江水害是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坡面整治期

32、間,若遇到暴雨、大風等天氣,應做好開挖面和堆料表面的覆蓋工作,必要時在堆土區周圍修筑臨時排水溝。棄土全部用汽車運至水庫下游左岸山坳荒地,并借助地形整平表面,有凸形外邊坡時應植草防護,棄渣場表面植樹種草,以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發生。1.8.3 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投資概算本工程屬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工程規模較小,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措施較少且難以準確計量,根據其它類似工程類比簡化計算,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投資分別按3萬元和2萬元計列,共計5萬元。1.9 工程概算本次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治理左、右壩肩與大壩壩體、壩基滲漏,并治理白蟻危害;增設大壩上游護坡和加固下游排水設備;擴建溢洪道,使其滿

33、足規范要求;翻修放水臥管,治理其滲漏;增設大壩位移與沉陷觀測設施;完成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為:土方開挖223.60m3,土方回填120.00m3,砌石2739.90m3,混凝土60.20m3,泥結碎石路面8633.00m2,生產橋梁1座36.90m2等。計劃施工總工期6個月。價格水平:按2008年第二季度的價格水平編制。主要編制依據: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四川省水利廳川水函2008620號頒發的 “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震損水庫除險加固編制大綱及若干技術問題的通知”、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 水利部水總200538

34、9號文頒發的關于發布水利工程概預算補充定額的通知、 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及國家計委計價格200210號文頒發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等。由于水泥、鋼筋、汽油、柴油等主材價格較高,且市場價格變化波動較大,為控制和合理確定工程單價,采用限價方式進入工程單價,預算價超出部分作為價差,計入稅金后列入相應部分。獨立費用:項目建設管理費按建安工程量的2.5%計取;工程建設監理費按建安工程量的3%計取;勘測設計費按建安工程量的7%計取;工程定額測定費按建安工程量的0.08%計取;工程質量監督費和工程質量檢測費按建安工程量的0.16%;招標業務費按一至四部分費用合

35、計的0.7%計取。基本預備費按工程一至五部分投資的5%計列。本工程概算靜態總投資為217.45萬元。工程部分靜態總投資為207.09萬元,其中建筑工程147.49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0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4.56萬元,臨時工程15.04萬元,獨立費用40.00萬元,基本預備費10.35萬元,未計價差預備費。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工程投資5萬元。豐收水庫工程特性見表1.9-1。表1.9-1 江油市豐收水庫工程特性表序號名 稱單位特征值備 注一河流特征1壩址以上流域面積km20.682集雨區干流全長km1.423多年平均徑流深mm6004水文氣象特征冬干、春旱、夏洪、秋綿5多年平均氣溫15

36、.96多年平均降雨量mm1112二特征水位及庫容1設計洪水位m640.962校核洪水位m641.313正常蓄水位m640.004死水位m634.005總庫容萬m324.926正常庫容萬m316.007死庫容萬m33.0三大壩工程1壩型均質土壩2壩頂長m1603最大壩高m13.14壩頂寬m5.05壩頂高程m642.00四溢洪道工程1進口堰型正堰2最大泄流量m3/s15.653最大泄流深m1.3054溢洪道全長m67.75堰頂高程m640.00五放水設備1放水型式梯級臥管2孔徑及數量個D=0.5m,3孔3最大放水流量m3/s0.16圖1.1 江油市豐收水庫位置示意圖2 水文2.1 流域概況豐收水庫

37、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季微寒,春來較早,夏長秋短,無霜期長以及冬干、春旱、夏洪、秋綿等氣候特點。年均降水量1112mm,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最大降水量1824.5mm(1961年)是最小降水量599.4mm(1969年)的3倍以上,年降水量變差系數0.260.30,同時,降雨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大暴雨多集中在6-9月,一般占全年70%以上;多年平均徑流深600mm左右,年徑流變差系數0.400.45,多年平均徑流系數0.48左右;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600mm左右,水面蒸發約977mm,實測最大水面蒸發量1172mm;多年平均氣溫15.9,年內7月氣溫

38、最高,平均為25.4,極端最高氣溫36.7,1月氣溫最低,平均為4.9,極端最低氣溫-6.8。總體而言,江油市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良好,土壤植被涵養降雨的能力較強,對暴雨洪水有一定的衰減作用。2.2 工程概況豐收水庫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東興鄉西北5Km的朝天村,涪江水系芙蓉溪支流,地理位置處于東經104003,北緯31019。水庫自然集雨面積0.68km2,蓄水主要以自然集雨區徑流囤蓄。壩址以上主河道長1.42km,河槽比降28.92。水庫原設計總庫容24.9萬m3,有效庫容16萬m3,死庫容3.0萬m3。大壩下游有村莊、108國道及眾多的機耕道,人口0.2萬余人,0.16萬畝農田。水庫于1978年

39、工程竣工并投入運行使用,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小(2)型水庫。 根據江油市豐收水庫震損應急除險方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設計組,2008年6月3日),水庫原正常蓄水位658.5m,設計洪水位659.04m,校核洪水位659.42m;本次復核經現場查勘并按現狀溢洪道泄洪能力計算得到的結果為: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1.42m(庫容相應25.44萬m3)、校核洪水位641.99m(相應庫容28.05萬m3),據此結果進行壩頂高程復核知現狀溢洪道不能滿足防洪要求,因此擬將溢洪道由現狀3.0m擴寬至7.0m,然后再進行調洪計算得到:

40、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0.96m(庫容相應23.33萬m3)、校核洪水位641.31m(相應庫容24.92萬m3);水庫設計洪峰流量14.340 m3/s(P=5%),水庫校核洪峰流量21.300 m3/s(P=0.5%)。根據水利部頒發的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本工程為小(2)型水庫,主要、次要建筑物為5級,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設計,200年一遇校核。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設施等部分組成,基本情況如下:大壩:豐收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13.1m,壩頂高程642.00m,壩頂寬3.0m,大壩全長160m。

41、大壩上游壩坡坡度1:2.1,下游壩坡 1:2.0,上下游壩坡均為草皮護坡,下游無排水設施。溢洪道:水庫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為正堰進口溢洪道,據江油市豐收水庫震損應急除險方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設計組,2008年6月3日),5.12后擬擴寬溢洪道至3.7m,同時下挖3m以保證安全度汛,本次現場實際測得堰頂寬3.0m,堰頂高程640.00m。側墻采用漿砌石襯砌,底板采用混凝土襯砌,溢洪水流經消能后泄入下游河道。放水設施:水庫放水設施共1處,灌溉放水洞位于大壩右岸,屬砌石無壓平涵,梯級臥管取水。涵洞尺寸0.50.64m。放水洞底坎高程634.00m,設計最大放水流量0.160m3/s。2.3 設計

42、洪水復核2.3.1 流域特征復核根據1/1萬地形圖勾繪豐收水庫自然集雨范圍及河流走勢,并量算流域面積、集雨范圍干流河道長度、綜合比降等參數,并與江油市小型水庫基本資料登記表數據(簡稱原數據)相比較,結合現場查勘情況綜合分析,最終采用成果見表2.3-1。表2.3-1 豐收水庫以上河道特征值表水庫原數據本次量算數據本次采用面積km2河長km比降面積km2河長km比降面積km2河長km比降豐收0.67 1.15 23.63 0.68 1.42 28.92 0.68 1.42 28.92 2.3.2 洪峰流量計算本次采用四川省水電廳1984年6月編制的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提供的資料,按設計洪

43、水20年一遇,校核洪水200一遇的標準進行洪水計算。根據水科院推薦的推理公式:Q=0.278iF=0.278F (2-1) 當全面匯流條件下,ttc, = (2-2) 當部分匯流條件下,ttc, =n (2-3) tc= (2-4) (2-5) (2-6) 式中:Q最大流量(m3/s);洪峰徑流系數;i最大平均暴雨強度:(mm/h);S暴雨雨力,即最大一小時暴雨量(mm/h)n暴雨公式指數;F集水面積(km2);L自壩址沿主河道至分水嶺的河流長度(km);J沿L的河道平均坡降(%);t流域匯流時間(h);0當=1的流域匯流時間(h);tc產流歷時(h);產流參數,即產流歷時內流域平均入滲強度(

44、mm/h);m匯流參數。流域特征系數由下式計算=1.42/0.028920.333/0.680.25=5.094根據流域特征查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表3-2,計算匯流參數m,由于流域山高坡陡,洪水調蓄能力小,形成洪峰漲落較快,基流較低。故選表3-2區,當=130時,則查得:m=0.40.204 將=5.094代入m=0.45.0940.204=0.558產流參數的確定:由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表3-1,查得與流域地形地貌相似的區,平均=4.8F-0.19,相應的Cv=0.18、 Cs=3.5Cv,查皮爾遜型曲線表得K5%=1.33,K0.5%=1.57,則:5% =K5%=1.

45、334.8F-0.19=1.334.80.68-0.19=6.87mm/h0.5% =K0.5%=1.574.8F-0.19=1.574.80.68-0.19=8.11mm/h水文計算基本參數見表2.3-2。表2.3-2 豐收水庫入庫洪峰流量計算表F(km2)L(km)J()J1/3F1/4=mH24(mm)CvCsQ5%(m3/s)Q0.5%(m3/s)0.68 1.42 28.920.31 0.91 5.09 0.56 1400.553.5Cv14.3421.302.3.3 洪水總量計算洪水總量按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介紹的由設計暴雨推求洪水總量的計算方法計算,計算公式為:Wp=0

46、.1TP (2-7)式中:p洪水總量(萬m3);暴雨徑流關系值,由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手冊附圖3查得庫區屬于1分區,再查手冊附表3-1求得P=5%和P=0.5% 時徑流系數分別等于0.845和0.875;TP設計暴雨量,因暴雨歷時12.8F0.25=12.89h,小于24h(按單峰洪水考慮),即為短歷時暴雨,則HTP=Spt1-n3p;流域自然集雨面積(km2)。計算成果為:P=5% WP=13.70(萬m3)P=0.5% WP= 22.31(萬m3)2.3.4 洪水調節計算豐收水庫現溢洪道為開敞正槽式平底矩形,寬3.0m,底高程為640.00m,水庫壩頂高程642.00m。據前面計算知

47、,2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Q設=14.34m3/s,相應洪水總量W設=13.70萬m3,2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Q校=21.30m3/s,相應的洪水總量W校=22.31萬m3。調洪演算計算公式為:寬頂堰流量公式qMBh3/2 (2-8)和高切林公式qQP(1-Va/WP) (2-9)式中:M流量系數,取1.5; B溢洪道底寬,m; h溢洪水深,m;q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m3/s);Qp相應頻率下最大洪峰流量(m3/s);Va調洪庫容(萬m3);WP相應頻率下洪水容量(萬m3);計算步驟:1、假定溢洪水深,由水位庫容關系曲線查得Va;2、把查得的Va代入高切林公式式(2-9)中計算q;3、由寬頂堰

48、流量公式式(2-8)計算下泄流量q;使公式(2-8)和(2-9)中的q值相等時,假定溢洪水深即為相應頻率下的堰上水深,此時q為相應頻率下的溢洪道最大泄量,Va為調洪庫容。經試算,20年一遇qm=7.60 m3/s,Va=6.44萬m3,溢洪水深h=1.42m,相應高程為H設=641.42m;200年一遇qm=12.66 m3/s,Va=9.04萬m3,溢洪水深h=1.99m,相應高程為H校= 641.99m。2.3.5 溢洪道最大泄洪能力復核1)壩頂超高計算h=R+E+A式中:h壩前在靜水位以上的超高(m);R波浪爬高(m);E風壅水面高,一般可忽略不計A安全超高,設計A=0.5m,校核A=0

49、.3m,計算公式:R=3.2Kh波tg h波=0.0166V5/4D1/3風速V=14m/s,吹程D=0.30km,邊坡系數m=2.1,K=0.9,則:設計情況h設=0.0166(141.5)5/40.31/3=0.50m,R設=3.20.90.500.48=0.68m;校核情況h校=0.0166145/40.31/3=0.30m,R校=3.20.90.3010.48=0.41m,故:h設=R+A=0.685+0.5=1.19m,h校=R+A=0.413+0.3=0.71m。2)允許最大溢洪水深計算H設=壩頂h設溢底=0.81mH校=壩頂h校溢底=1.29m3)現溢洪道最大泄流能力復核溢洪道最

50、大泄洪能力復核,是在現溢洪道進口寬和斷面型式按現有壩高情況下不影響大壩安全在正常情況下的復核,即在不影響大壩安全情況下,溢洪道允許最大過水深H=1.29m,而根據調洪演算成果,當大壩遭遇200年一遇標準洪水時溢洪水深為h=1.99m,故現溢洪道過洪能力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為保證大壩防洪安全,因此擬將溢洪道由現狀3.0m擴寬至7.0m,并在壩頂加0.4m防浪墻,然后再進行調洪計算得到:水庫正常蓄水位640.00m(相應庫容19.00萬m3)、設計洪水位640.96m(庫容相應23.33萬m3)、校核洪水位641.31m(相應庫容24.92萬m3),最大溢洪水深為1.305m。2.3.6 施工期洪水

51、豐收水庫不能放空,工程安排在枯水期施工,且工期較短,因此需要設圍堰,本工程較小,不再進行施工期洪水計算,圍堰高度按死水位加1米設防。圖2.1 江油市豐收水庫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2 江油市豐收水庫流域示意圖3 工程地質3.1 區域地質概況3.1.1 地形地貌江油市地處龍門山北段中山山地與四川盆地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低,高程一般在8001500m之間,最高點位于楓順鄉的轎子頂山,海拔高程2356m;東南部庫區屬侵蝕河谷階地貌區,淺山丘陵地形,高程一般在550650m之間,最低點位于九嶺鄉的魚種站谷地,海拔高程469.2m。豐收水庫位于江油市的中部,按照地質成因劃分,地貌類

52、型屬構造侵蝕山地丘陵區。3.1.2 地質構造江油市處于新華夏系四川沉降盆地與龍門山隆起帶的復合部位,按照構造型式分為北東向擠壓帶和綿陽帚狀構造,兩者呈不整合復合關系。在境內西北部為北東向擠壓帶發育區,由脆性的碳酸鹽和碎屑巖組成,在同一應力場作用下,形成軸向北東向的“多”字型排列的褶皺和走向東北4550、傾向北西、傾角6070的沖斷裂以及走向北西50左右的橫張斷裂及近南北或東西向的壓性斷裂。在市區東南部的侏羅紀、白堊紀地層中,為綿陽帚狀構造的一部分,發育成群的新同型平緩褶皺,呈半環狀排列,向西收斂,向東擴散,褶皺嶄線多為北東4570,地層傾角平緩1015。豐收庫區位于江油市中部,地質構造屬北東向

53、擠壓帶與綿陽帚狀構造帶的復合部位,位于苦竹溝斷裂北西端和馬家壩向斜南西翼交界帶。3.1.3 地層巖性江油市境內地層出露除元古界和第三系缺失外,古生界到第四系大部分地層均有出露,沉積厚度在18000m以上。豐收庫區上覆第中生界侏羅紀中統沙溪廟組(J2),以紫紅色豬肝色粉砂泥巖為主,間夾黃色厚層細粒長石石英砂巖,泥巖中含有鈣質結核,巖性變化大。3.1.4 地下水特征及評價庫區地下水為中生界風華帶裂隙,主要存賦于中生界侏羅紀、白堊紀下統、三疊系上統紅色地層中,含水層以紫紅色紅色泥巖為主,間夾砂礫巖,呈互層。地下水補給模數偏小,單孔涌水量一般小于50m3/d,地下水資源相對貧乏。水量大小與砂礫巖層厚度

54、、裂隙發育程度及地貌部位關系密切,泉水流量一般0.010.5l/s,最大泉水可達2.5 l/s,隨季節變化明顯。工程區域淺部地下水,水溫1418,PH值5.57.5,以弱酸性和中性水為主,礦化度均小于1g/l,絕大部分小于0.5g/l,屬淡水;地下水硬度150450mg/l,以硬水為主;水化學類型根據舒卡列夫分類,以HCO3-Ca和HCO3-Mg為主,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3.1.5 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和2008年6月中國地震局發布的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

55、為VII度。3.2 天然建筑材料豐收水庫工程所需天然土量豐富,均質土料可取本地出露的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統的松林坡組上部的亞粘土。亞砂土,厚度較大,土性均一,滲透性小。其次可取殘坡積粉質粘土或泥質粉砂巖和泥巖互層全風化土,碎石土料可取洪沖積泥質砂卵石層或泥質粉砂巖和泥巖互層強風化帶。但石料及砂礫料缺乏。3.3 結論和建議1)該水庫地質構造和地層結構相對單一,巖層傾角較小,總體而言地質條件較好。2)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和2008年6月中國地震局發布的四川、甘肅、陜西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3)由于大壩碾壓不

56、密實,蓄水位較高時下游壩基有局部少量滲漏現象,地震期間大壩出現多處裂縫,壩基有渾水滲出,雖經過應急處理,但壩體內部仍可能有隱蔽裂縫,建議盡快采取工程處理措施。4 震損情況及水庫安全評價4.1 震前運行情況簡述豐收水庫1973年動工興建,1978年建成投入運行,水庫按照批準的控制運用計劃合理調度運用。水庫工程管理辦法等各項制度基本齊全并得到落實。但是,由于水庫管理單位無水情測報設施及防洪通信設施,無必要的安全監測設施,無完整的觀測資料,缺乏管理維護資金,使水庫在“5.12”特大地震前便存在一定的問題。根據本所對本工程所做安全鑒定報告,本工程存在壩體滲漏、溢洪道寬度不滿足要求、臥管年久失修、滲漏嚴

57、重等問題,大壩應為三類壩。4.2 主要震損出險情況2008年5月27日,水利部珠江委赴四川抗震救災水利工作組與江油市水利局、水庫管理所有關工作人員一起,對工程各主要建筑物進行震損情況現場巡視檢查,存在問題主要如下:1)大壩裂縫縱向裂縫:震后壩頂出現一條縱向裂縫,裂縫延伸長度超過150m,貫通整個壩體,裂縫最大寬度120mm,最大可探深度1m,壩頂中部裂縫兩側已形成約60mm錯臺,靠上游部分壩體已明顯下沉。見圖4-1、圖4-2。圖4-1 壩頂裂縫平面示意圖圖4-2壩頂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右段壩頂發現橫向裂縫,裂縫橫切整個壩頂,最大寬度20mm,最大深度超過0.5m。2)滑坡大壩上游坡面沒有護坡措施

58、,壩坡長期蓄水位附近坡面附近有輕微沖刷。見圖4-3。震后大壩上游壩坡出現滑坡跡象,表現為壩頂的縱向裂縫兩側已形成約60mm錯臺,靠上游部分壩體輕微下沉。推測滑坡后緣為壩頂縱向裂縫。3)滲流變化據已有資料,該壩壩基一直存在滲漏問題,07年已進行了防滲灌漿處理,但灌漿效果差,灌漿后,壩基仍然滲漏。左壩肩局部滲水濕潤。據調查,震后壩體、壩肩和壩基均未發現明顯滲流變化。圖4-3大壩上游坡輕微沖刷4)泄水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損毀情況地震后原有溢洪道未受到明顯損壞。輸水臥管涵也未受到明顯損壞,能正常放水。4.3 應急除險方案4.3.1 工程措施對上游坡面滑坡體采取坡腳拋石固腳措施;對壩頂縱向裂縫及局部橫縫采

59、用開挖回填處理。將放水設施改建為折懸臂鑄鐵閘門斜臥管。溢洪道向右側(靠山體一側)拓寬4m,溢洪道總寬度由3m拓寬到7m(溢洪道開挖料用于培厚大壩頂部壩身薄弱部位后坡),拓寬后溢洪道表面采用40cm漿砌石護砌。4.3.2 非工程措施防汛搶險物資儲備(見下表4.3-1):表4.3-1 豐收水庫震后應急搶險防汛搶險物資儲備數量表工程規模搶險物料救生器材小型搶險機具搶險值班 倉庫(m2)袋類(條)土工布(m2)砂石料(m3)塊石(m3)鉛絲(kg)樁木(m3)救生衣(件)搶險救生舟(艘)發電機組(kW)便攜式工作燈(只)投光燈(只)電纜(m)小(2)20001000300300200120/55150

60、20應制定防洪應急預案,方案須包括以下內容:建立組織機構,明確相關責任;落實信息傳遞和報告制度,加強決策的制定與執行,組織搶險隊伍,作好搶險物資準備及人員轉移等應急措施。建立24h輪班制度,做好巡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為水庫調度和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應加強對氣象情況的了解,如遇暴雨等不利于水庫安全的情況發生,應加強巡查工作的力度。4.3.3 應急搶險工程完成情況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上述應急搶險方案得到及時審批,共批復資金199.50萬元,工程已于2008年6月30日施工完成。4.3.4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大壩:上游坡庫水浸蝕嚴重,邊坡過陡、下游有輕微滲漏,壩坡內外較陡,多處出現裂縫

61、,壩體上游壩坡出現滑坡跡象;大壩坡腳滲漏,壩基滲漏嚴重,下游沒有反率設施。大壩上游壩坡未襯護,現風浪淘刷嚴重,內坡多處沉陷,凹凸不平,下游都是草坪護坡,沒有排水溝。放水設施:水庫放水設施位于大壩右岸,為石質梯級臥管,漿砌條石襯砌,改造中。現場檢查時,在放水臥管處能聽見明顯的滲漏水聲,水庫據介紹:臥管底板在2001年時便發現多處斷裂,由于經費原因,僅僅采用了用黃土在外圍封堵,但效果很差,現臥管滲漏量約在1.5L/s。管理設施:目前水庫沒有管理用房,溢洪道上沒有橋梁,防汛道路仍為泥土路面不利于水庫的管理和維護。4.4 安全評價結論根據豐收水庫的病險、安全鑒定及震損情況綜合評定,水庫大壩屬C級壩,即

62、為不安全大壩,亟待進行除險加固。現狀照片1:對地震造成上游壩坡縱向多條裂縫應急處理現狀照片2:大壩壩身薄弱影響大壩安全現狀照片3:溢洪道急需應急處理5 除險加固工程設計5.1 工程現狀及存在問題5.1.1 樞紐總布置豐收水庫始建于1973年,1978年建成,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放水設施等部分組成。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642.00m。最大壩高13.1m,壩頂長160m,壩頂寬5.0m,上游壩坡平均坡比為1:2.1,下游壩坡坡比為1:2.0,大壩上、下游坡采用草皮護坡;水庫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上有一人行便橋。溢洪道為正堰進口溢洪道,堰頂寬3.0m,堰頂高程640.00m,溢洪道全長67.7

63、m。邊墻為漿砌條石,溢流堰底板為漿砌條石,溢流堰以下為漿砌塊石。總體而言,樞紐總體布置比較合理。5.1.2 大壩及壩基豐收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642.00m,最大壩高13.1m,壩頂長160m,壩頂寬5.0m,上游壩坡平均坡比為1:2.1,下游壩坡坡比為1:2.0,大壩上、下游坡均采用草皮護坡。“5.12”地震發生后,震后壩頂出現一條縱向裂縫,裂縫延伸長度超過150m,貫通整個壩體,裂縫最大寬度120mm,最大可探深度1m,壩頂中部裂縫兩側已形成約60mm錯臺,靠上游部分壩體已明顯下沉。右段壩頂發現橫向裂縫,裂縫橫切整個壩頂,最大寬度20mm,最大深度超過0.5m。大壩目前存在的主要問

64、題是:(1)左、右壩肩與大壩中部壩體、壩基滲漏嚴重,大壩有白蟻活動跡像;并且大壩棱體排水垮塌;(2)溢洪道過洪能力不能滿足規范要求;(3)上游無護坡,局部沉陷,坑凹不平;(4)放水臥管底板與邊墻多處斷裂,滲漏嚴重;一旦水庫大壩失事,將直接威脅到下游東興鄉場鎮、綿廣高速和下游村莊等重要工業民用設施。及1000余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估算其直接經濟損失將在0.1億元以上。根據大壩安全鑒定結論,該水庫大壩為三類壩。5.1.3 溢洪道水庫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為正堰進口溢洪道,原堰頂寬3.0m,堰頂高程640.00m,溢洪道全長67.70m,側墻及底板均采用漿砌石襯砌。溢洪水流經消能后泄入下游小河溝,溢洪尾

65、水不影響大壩安全。“5.12”地震后,水庫采取應急搶險措施,“5.12”地震后擬采用擴挖右側至底寬3.7m,同時下挖3.0m以保證安全度汛。本次現場實際測得堰頂寬3.0m,堰頂高程640.00m。側墻采用漿砌石襯砌,底板采用混凝土襯砌,溢洪水流經消能后泄入下游河道。5.1.4 放水設施水庫放水管位于大壩右岸,屬砌石無壓平涵,梯級臥管取水。涵洞尺寸0.50.64m。放水洞底坎高程634.00m,設計最大放水流量0.16m3/s。5.1.5 其他現場檢查時,兩岸山體發現有白蟻活動的現像,結合部位的坡面上有明顯的泥線。2001年,經重慶市白蟻防治研究所技術人員現場檢查,確認水庫大壩存在白蟻建巢危害,

66、對水庫大壩安全構成了一定威脅,該庫組織民工進行挖除、投藥等措施,但效果不明顯。由于經費原因,一直沒有進行綜合治理。為治理白蟻,分別在外坡和內坡各一條1.5m1.5m(寬深)的順溝,通過開溝來截斷壩體的蟻道,分析判斷選出主蟻道,追挖白蟻主巢,取出巢體,填實巢穴。水庫大壩無觀測設施,無法對大壩安全進行監測,不利于大壩安全管理。大壩下游無排水設備,為使滲流不會使下游壩坡產生滲透破壞,采用塊石加固原有堆石棱體。過壩渠用M7.5漿條石重新砌做。5.2 設計依據5.2.1 工程等別及建筑物級別豐收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庫,水庫總庫容21.2萬立方米。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67、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和防洪標準SL252-2000之規定:該水庫為等工程,相應主要建筑物按5級建筑物設計,次要建筑物和臨時建筑物按5級設計。5.2.2 洪水標準根據大綱和有關規范,水庫工程永久性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其重現期為20年,校核洪水重現期為200年。5.2.3 設計基礎資料1)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震損水庫除險加固編制大綱及若干技術問題的通知(川水函2008620號),2008年7月;2)四川省震損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大綱(川水函2008620號附件一),2008年7月;3)四川省水利廳關于震損水庫除險加固若干技術問題的意見(川水函2008620號附件二),2008年7月;4)

68、江油市豐收水庫應急除險方案,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8年6月;5)江油市豐收水庫安全鑒定報告,江油市江匯水利電力建筑勘察設計所,2001年8月;6)新春鄉豐收水庫除險加固整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江油市江匯水利電力建筑勘察設計所,2004年3月;7)江油市1/1萬航測地形圖,1974年或1988年調繪;8)本次設計現場查勘、勘探及其它相關資料。5.2.4 采用的規范1)防洪標準GB50201-94;2)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3)土石壩養護修理規程SL210-98;4)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5)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碾

69、壓式土石壩設計導則SL189-96;6)溢洪道設計規范SL253-2000;7)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規程DL5021-93;8)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J020-89;9)水利工程水利計算規范SL104-95;10)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11)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L258-2000;12)水庫工程設計管理規范SL106-96及其它相關規范。5.3 總體設計方案根據豐收水庫存在的問題,擬定除險加固總體設計方案為:(1)增設上下游護坡并減緩下游護坡。加寬壩頂寬度。(2)對大壩壩體進行充填式灌漿,可起到如下作用:充填裂隙或洞穴,恢復壩體的完整性,堵塞滲漏通道;改善壩體內應

70、力條件,增加壩體穩定性。(3)擴建溢洪道,使其滿足規范要求;(4)翻修放水臥管,治理其滲漏;(5)白蟻調查防治,新建防汛道路及管理房。5.3.1 擋水建筑物1)除險加固設計豐收水庫大壩內坡邊坡系數1:2.5,根據其土質及震損情況判斷,其抗滑穩定滿足要求;由于大壩施工質量等原因,壩體滲漏嚴重,加之地震影響,壩體內部可能存在裂縫隱患并加劇滲漏,因此本次設計對大壩內坡進行襯砌,同時采取防滲措施,在抵御風浪淘刷的同時,消除壩體滲漏隱患。該水庫周邊有石材,質量和儲量均滿足要求,因此壩內坡采用干砌石防護。干砌石厚度30cm,基礎采用拋石體壓腳,為頂寬2m、高2m的平行四邊形。砌石下鋪15cm砂礫石墊層,再

71、下層鋪設0.5mm厚的復合土工膜(兩布一膜),護砌到壩頂路面高程642.00m。坡面兩側及壩肩部位設M7.5漿砌石護邊或壓頂,尺寸均為0.4m0.6m(寬高)。大壩外坡638.30m高程以下有不規則的一級馬道,寬度2m左右,高差約6m,壩坡邊坡系數2.5左右,坡腳設凈高3.0m的堆石排水棱體,尚完好,浸潤線計算顯示其高程和尺寸也滿足要求;坡面大部分已采用干砌石護砌但很不規整,沒有貼坡排水系統和縱橫排水溝。本次擬將下游壩坡整治,砌石拆除并重新護砌,修筑貼坡排水系統和縱橫排水溝。壩坡保持原有基本形狀,設計馬道寬2m,位于壩腳堆石排水棱體以上垂直高差6m(637.9m)處。干砌石厚度30cm,基礎結

72、合排水溝采用M7.5漿砌石,建于排水體上部,外徑0.9m0.6m(寬高),內徑0.3m0.3m。干砌石下鋪15cm砂礫石墊層,再下層鋪設350g/m2的無紡土工布,護砌至630.90m高程。排水溝布置于638.30m高程以下至排水棱體間的下游壩坡四周及馬道內側,相互貫通,兩側均與下游河道貫通,內徑均為0.3m0.3m,壁厚0.3m,M7.5漿砌石水泥砂漿抹面結構。現狀壩頂寬5.0m,未硬化,雨天有積水隱患且不利于防汛巡查,本次設計以泥結碎石硬化,路面寬5.0m,厚20cm,為魚背型,以2橫向坡度兩側傾斜。大壩設計圖詳見報告附圖“大壩-0102”。2)設計計算由于缺乏地質資料,無法進行抗滑穩定、

73、抗震穩定和滲流穩定計算。目前上游壩坡1:2.1,下游壩坡1:2.5,根據大壩形狀、土質及“5.12”震損情況,認為可以滿足相關要求;本次設計大壩內坡襯砌且鋪設防滲土工膜,壩頂及平臺硬化,下游壩坡修筑貼坡排水反濾層、排水溝等,工程實施后可消除壩體滲漏及裂縫隱患,因此不再進行滲透穩定計算。5.3.2 泄水建筑物1)除險加固設計本次整治為了不減少水庫的正常庫容,設計上采用擴寬溢洪道來滿足過洪要求。本次設計擬將溢洪道堰寬由原來的3.0m擴寬至7.0m,并在大壩上增設防浪墻0.4m高。然后再進行調洪計算得到:設計洪水位640.955m(庫容相應23.334萬m3)、校核洪水位641.305m(相應庫容2

74、4.923萬m3),最大溢洪水深為1.305m。在校核核情況下其下泄流量為:P=0.5%時: q泄校=15.65 m3/s,相應溢洪水深為:h校=1.305m,整治后仍不能滿足過洪要求,而根據壩頂高程復核溢洪道允許最大過水深H=1.287m,因此壩頂另需加設0.4m高的防浪墻。設計時將溢洪道向兩邊各擴1.5m(即中心線不變),將原有的一級陡槽從溢流堰7.0m收縮至3.0m。經計算,能安全下泄校核洪水。一級陡槽后的溢洪道保持原樣不變。溢洪道設計圖詳見報告附圖“溢洪道-01”。2)設計計算由于缺乏地質資料,且橋梁跨度較小,本次設計不再進行穩定計算和抗震復核。5.3.3 放水建筑物原放水設備為階梯式

75、石質臥管,投入運行已達20多年,近年來臥管底板多處斷裂漏水,險情處理時只是從處圍封堵,但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樞紐安全及水庫正常蓄水。經查主在原因是地基有不均勻沉陷的現象存在。本次設計采肜將臥管拆除后,采用C20砼加固消力池地基,重新按原尺寸砌筑。工作水深11.6m,分4級,每級最大水頭3m,臥管為方形,斷面尺寸為0.6m1.5m(寬高),側墻厚0.15m,底板厚0.4m,底板坡度為1:2。放水孔為圓形,直徑為0.5m,孔口垂直。底板采用C20現澆砼,蓋板和邊墻采用C20現澆鋼筋砼,邊墻采用M7.5漿砌條石。放水設備控制采用0.8m0.8m鑄鐵閘門,8t手動葫蘆啟閉。放水設備設計圖詳見報告附圖“放

76、水設備-0108”。原放水設備為階梯式石質臥管,投入運行已達20多年,近年來臥管底板多處斷裂漏水,險情處理時只是從處圍封堵,但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樞紐安全及水庫正常蓄水。經查主在原因是地基有不均勻沉陷的現象存在。本次設計采肜將臥管拆除后,采用C20砼加固消力池地基,重新按原尺寸砌筑。5.3.4 其它白蟻治理一般采用如下措施:開溝截路取巢,通過開溝來截斷壩體上的蟻巢,分析判斷選出主蟻巢,追挖主管槽取出巢體,填實巢穴;用白蟻預防藥劑,進行大壩表層處理;設置土隔墻,堵斷穿壩蟻道的形成;施放毒餌殺包,對大壩兩端林地和山丘施放白蟻誘殺包以消滅山丘白蟻,以免山丘白蟻對大壩產生蔓延危害。根據豐收水庫目前的白蟻

77、危害情況,本次設計以調查預防為主,具體措施由專業人員調查后制定,本次計列白蟻調查防治費5萬元。新建防汛道路長1.5km,路基寬5m(在原有機耕路基礎上適當拓寬、整修),路面寬4m(單車道),20cm厚泥結碎石結構,路面為魚背型,以2%的橫向坡度向兩側傾斜。每隔100m左右修筑會車臺,臺寬3m。根據地形情況一側或兩側設置排水溝。新建管理房20m2,建于大壩右側上游約50處原管理房位置。5.3.5 主要工程量本次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工程量見表5.3-1。表5.3-1 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工程量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工程量一大壩2土方回填m30.0 (1)上游壩坡3M7.5漿砌石橋墩m33

78、.90 1壩坡清基找平m31796.30 4生產橋面(含防撞欄)m233.002拋填壩腳堆石體m3506.90 三放水設備3壩體填筑m30.004干砌石護坡m31123.401漿砌條石拆除m3154.90 5砂礫石墊層15cmm3561.70 2C25鋼筋砼m314.50 6土工膜m23923.00 3C20鋼筋砼m332.30 7漿砌石壓頂及護邊m369.40 4C20砼底板m313.40 (2)下游壩坡5M7.5漿砌塊石m366.60 1壩體填筑m38274.002干砌石護坡(50%利用)m31226.80 6M7.5漿砌條石m36.10 3砂礫石墊層15cmm3613.40 7鋼筋制安t

79、3.7444清基找平m31932.30 8閘房建筑m216.605土工布m23898.00 9鑄鐵閘門扇36漿砌石排水溝m3247.60 10土方人工開挖m32007水泥砂漿抹面m2709.50 11土方人工回填m3120(3)壩頂四其它1泥結碎石路面m28633.00 1白蟻調查防治元500002C25預制砼路沿石m3五工程管理設施二溢洪道1新建防洪道路km1.51土方開挖m323.602新建管理房m2206 施工組織設計6.1 施工條件6.1.1 主要工程內容本次加固的主要工程內容為:增設上下游護坡并減緩下游護坡,擴建溢洪道,使其滿足規范要求;翻修放水臥管,治理其滲漏;白蟻調查防治,新建防

80、汛道路及管理房。6.1.2 施工交通條件場外交通:樞紐有機耕道與萬阿公路相通,可滿足工程施工材料運輸的需要。場內交通:拖拉機等運輸機械可通過現有場內便道進入壩頂。6.1.3 水文氣象條件豐收水庫屬于亞熱帶溫濕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較豐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干、春旱、夏洪、秋綿的特點。據多年氣象站實測資料統計:境內平均氣溫為15.9,極端最低氣溫為6.7,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8.9,年平均降水量1112mm,年內分配不均,大暴雨集中在6-9月,6-9月降雨量占全年70%以上。年平均徑流深600mm。6.1.4 地形條件庫區周邊地形崎嶇陡峻,主要施工區壩頂外側有一寬1520m的平臺,較為開闊

81、,可臨時存放部分建筑材料,但施工期間應做好防滲等護壩工作,施工完成后應做好平整恢復工作,以免出現新的安全問題。工程附近有天然石材,質量較好,儲量豐富。水庫樞紐附近已有50KVA變壓器1臺,能滿足施工用電要求,但需要布置施臨時用電線路0.4Km。可供施工用電,滿足施工給水、排水、振搗、照明等需要。施工用水利用水泵從庫內取水解決。6.2 施工導流該水庫沒有放空孔,施工期間靠放水設施將庫水位降低到死水位以下,再以水泵提排剩余水量,基本不需要施工導流,所有工程項目基本不需要修筑圍堰,斜臥管及壩內坡下部施工時需基坑排水,以水泵提排解決。6.3 料場選擇及開采豐收水庫位于江油市東興鄉西北方向約5.0公里,

82、外購材料及設備經江油、東興鄉運至工地。當地材料場地至工地有機耕道相通,砼骨料運距30km,條石運距3km,塊石運距3km。施工區場地較狹窄,施工用電只考慮施工用電點與樞紐附近變壓器的連接,以滿足施工、供排水及照明需要。施工用水利用水泵從庫內取水及原管理房的生活給水設施解決6.4 主體工程施工6.4.1 主要工程施工方法1)壩坡修整壩坡采用人工整理找平,人工夯實,表面清除的土方、雜草人工裝拖拉機外運1km至水庫下游山坳荒地水坑并平整,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拆除石料臨時堆放在兩側及馬道備用。2)墊層鋪設在找平夯實后的壩坡順坡內坡鋪設土工膜(0.5mm,兩布一膜),搭接部分熱焊接以免滲漏,表層均勻鋪設1

83、5cm厚砂礫石。在內壩腳開槽深0.5m,將土工膜底端邊緣以粘土壓實。外壩坡施工工序一致,但最下層鋪設反濾土工布(350g/m2),搭接寬度至少20cm并縫合。3)內壩腳堆石體施工內坡墊層鋪設完工后,采用人工拋填坡腳堆石壩,注意壩體均勻,適當摻入小塊徑塊石以使壩體更穩固,并保護放水涵管。4)壩坡干砌石及漿砌石邊墻壓頂施工干砌石和漿砌石要求塊石最短徑不小于20cm,立砌并盡可能保持表面平整,干砌石以小石塊填縫塞實,漿砌石要求座漿并保持吃漿飽滿。5)下游壩坡整治及貼坡排水施工人工拆除下游壩坡原砌石體,修整找平并夯實后鋪設反濾土工布(350g/m2),其上均勻鋪設15cm厚砂礫石墊層,表面以干砌石護砌

84、。塊石最短徑不小于20cm,要求立砌盡可能保持表面平整,并以小石塊填縫。6)排水溝施工排水溝分兩縱兩橫,分別布置于壩下游坡的四周,相互貫通,內徑均為0.3m0.3m,采用砌石水泥砂漿抹面結構,人工砌筑。7)生產橋施工溢洪道生產橋寬5m,凈寬4m,1跨跨徑7m,下部為漿砌石基墩,上部為預應力預制橋板。采用人工開挖基礎并砌筑橋墩,機械吊裝,人工澆筑防撞護欄。8)放水設備臥管面板及閘臺施工采用0.4m3砼拌和制砼,人工抬60m入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邊墻漿砌條石采用人工座漿法施工,表面抹面防滲,閘臺采用特制木模。9)其它工程施工白蟻調查防治、防汛道路、管理房等其它工程由專業部門施工。6.4.2

85、 施工場規劃布置根據本工程特點統一布置為1個施工區,棄渣場設置在水庫下游山坳荒地,工程完成后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6.5 施工總進度本工程為水庫病害及震損整治,根據工程特點及建筑布置情況,結合水庫運行管理進行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工期為6個月,其中工程準備期為2個月,主體工程3個月,工程完建期為1個月。工程準備期安排在2008年1011月,主要完成防汛道路和場內交通系統的新建、擴建。風、水、電、通訊系統的設置,臨時生產設施及生活福利設施的新建,建筑材料的備料等工作。主體工程3個月,安排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根據工程特點及水庫運行管理要求,具體詳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完建期安排在2009

86、年3月,進行工程收尾、竣工驗收。表6.5-1 施工進度計劃表項目名稱2008年2009年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一、施工準備二、主體工程施工1、大壩內外坡整修2、溢洪道橋梁3、放水斜臥管改建4、管理房修建三、工程完建期7 工程管理設計7.1 工程管理現狀豐收水庫的目前由該水庫管理站管理,隸屬于江油市水務局。管理站現有1名管理人員負責日常巡查、灌區管理及多種經營。水庫原有84m2(4間)在地震中損毀,不能居住,目前管理人員只能勉強在臨時帳篷中居住和工作。由于缺乏管理經費和交通工具、通信設備、監測設備等必要的管理設施,電力設施也僅能維持照明供電,防汛道路尚有1.5km為泥土路面且崎嶇

87、狹窄,不能滿足水庫工程管理的正常需要,因此管理人員工作非常艱苦,管理積極性不高,一些病險不能得到有效維護和處理,部分管理制度和措施得不到落實,工程管理亟待加強。7.2 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豐收水庫管理范圍包括:大壩、溢洪道、供水設施、放水設施、管理設施及庫區(征地線以下部分)等,這些區域屬水庫權屬人所有,其他個人和單位不得侵占。為保證水庫安全,參照水庫工程管理設計規范SL106-96,確定水庫保護范圍為:大壩輪廓線外50m、溢洪道輪廓線外20m、其它建筑物輪廓線外各10m,這些區域內任何人不得進行挖沙、取土、采石、開礦、打井、爆破、建房等活動。7.3 工程管理設計根據大綱,本次設計管理機構、

88、人員配置、管理設備等均維持現狀,小(2)型水庫僅適當考慮其防汛搶險道路(含壩頂硬化)、管理房建設等。豐收水庫現有土路面機耕路通向壩區,路面崎嶇狹窄,局部坡度較陡,不滿足防汛搶險需要,尤其是遇到雨天,路面泥濘難行,防汛搶險物資無法運達壩區,壩頂泥濘積水,不但影響正常的防汛巡查,而且對壩體安全極為不利。為此,本次設計將該段道路(長1.5km)路基擴寬、整修至寬5m,連同壩頂一起以泥結碎石硬化寬4m。路面厚度不小于20cm,采用魚背型,即路中心略高,以2%的坡度向兩側傾斜,以免路面積水。該水庫原有管理房,在“5.12”地震中損毀嚴重,不能居住,本次根據四川省水利廳關于震損水庫除險加固若干技術問題的意

89、見(川水函2008620號),設計新建管理房20m2,建于大壩右側上游約50m原管理房位置。7.4 工程運行管理豐收水庫僅靠溢洪道泄洪,經應急搶險改造后防洪起調水位(即溢洪道底高程)640.00m,沒有閘門控制,靠自然溢流泄洪,因此運行管理應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尤其是汛期,應落實晝夜值班巡查制度。巡查項目主要是壩坡滲流、建筑物穩定、壩頂超高及白蟻防治等,當發現險情隱患時應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排除險情。對震后應急處理的裂縫、塌陷等部位應重點巡查,確保工程安全。平時應儲備一定的砂、石料、編織袋等防汛物資,做好處理一切可能險情的準備。8 工程占地及拆遷8.1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包括永

90、久占地和臨時占地。本工程為現有水庫除險加固,各建筑物施工均位于水庫管理范圍內,防汛道路擴建需要占用約3000m2(4.5畝)荒坡地,權屬單位洪恩村已承諾不需要補償費,因此本工程不計永久占地;施工布置利用壩外及壩端平臺,僅部分棄土、棄渣需要約1畝山坳荒地,權屬單位也承諾不需補償,因此本工程不計臨時占地,即工程占地為0畝。8.2 拆遷安置本工程不涉及拆遷,不涉及生活安置;同時工程不占用耕地,不涉及生產安置,因此本工程沒有拆遷安置內容。8.3 工程占地補償因工程占地、拆遷安置均為0,因此不再計列補償費。9 環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9.1 環境保護9.1.1 工程對環境影響的預測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91、,以使工程達到正常運行功能、消除震損隱患、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為目的,其工程內容、采用建材及施工方法可基本保證不產生新的污染,工程的整治后可充分發揮其防洪、灌溉效益,避免減少洪旱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有利于區域社會穩定,促進灌區及下游經濟的發展,效益顯著。對施工期產生的少量粉塵、噪聲、廢水、施工安全等的不利影響,均可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或減少。因此,本工程的整治加固無突出的環境問題。9.1.2 環保措施1)水質保護本工程屬整治維護工程,主要由人工和機械施工,車輛均不在工地維修,在辦公生活區修建簡易公廁及污水池,經初級處理用于農田施肥,基本上對水質無影響。2)噪聲防治本工程區距居民區較遠(最近處大于600

92、m),噪聲主要對施工和建設管理人員產生影響,建議采用噪聲較小的機械施工,并盡可能深夜停工。物料運輸過程中會對道路沿線居民產生少量噪聲污染,但時間很短,建議安排在白天集中運輸物料,避免高音鳴笛,盡可能減少對群眾的噪聲干擾。3)空氣質量保護裝載多塵物料時,應堆放整齊以減少受風面積,并適當加濕以盡量降低運輸過程中起塵量。水泥在裝卸運輸過程中,應采取良好的密封狀態。4)人群健康保護對施工區進行衛生清理。施工人員進場前應進行衛生檢疫,嚴重傳染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在施工區設立衛生醫療所,定期進行防疫檢查。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注意生活飲用水衛生。搞好施工區環境衛生,設置專門的垃圾堆放點,定時清運及時消毒。做

93、好滅鼠滅蚊蠅工作,防止鼠類、蚊蠅類疾病傳播。5)施工安全與交通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科學安排施工程序。在工區危險地段設置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工區安全。6)環境管理工程管理部門應設置管理機構并應加強工程環境管理。制定施工區環境管理辦法,監督實施。做好施工期各種突發性污染事故的防范工作,準備應急處理措施。組織實施施工期環境監測,為工程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保宣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在施工后期,組織好工區生態環境恢復和改善工作,恢復施工跡地、進行施工區綠化等。7)環境監測對施工區水質、大氣和噪聲進行必要的監測,以及時掌握各施工階段的環境污染程度和范圍。建立疫情報告制度,了解施工

94、人員的健康狀況,保障工程順利進行。9.1.3 評價結論綜上所述,該整治加固工程對環境的改善總體十分有利,不利的方面是輕微的、局部和暫時的,可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予以消除或消減到最低程度。從環境分析,不存在影響本工程的重大制約因素。整治工程從環境方面評價是可行的、有利的。9.2 水土保持本工程屬于長江上游地區,加強該區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對于防止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減少長江水害是非常重要的。9.2.1 自然環境與水土流失的關系工程區巖石質地不均一,多為泥巖、礫巖及砂巖,抗風化能力較弱,風化后呈粒狀和碎屑剝落,特別是溢洪道區域山體陡峻而破碎,易于垮塌,這些都是對水土保持不利的因素。水庫建成初

95、期,庫區內植被較差,水土流失較為嚴重,近年來隨著水土保持意識的加強,江油市已被列為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整治樣板縣(市),目前,工程區域內經多年來的綠化,樹木山林長勢茂盛,水土保持有了明顯的改善。9.2.2 工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水庫工程對水土保持的有利因素是:水庫樞紐除險加固,使工程的安全性達到規范要求,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同時,工程將更好的為灌區提供良好的水資源,減小旱災發生的可能,這些正是水土保持的目的之一。另外,大壩內坡防護、壩頂硬化、防汛道路硬化及道路排水管整治等工程完工后,可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工程對水土保持的不利影響是:工程土方、坡面整治、石料開采等,對現有地貌有一定損害,可能導致一

96、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在施工期也會產生少量水土流失。9.2.3 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臨時設施施工前預先將占用耕地的地表土耕作層剝離,在工區內設置臨時堆料場集中堆存作為渣場覆土復耕或造地的料源(表土耕作層臨時堆料場地的防護處理如前所述)。施工結束后,即時平整處理,回填剝離的耕作土,恢復耕地的生產力。根據當地的坡面水系和原灌溉渠系的走向,理順灌排溝渠。非耕地平整后綠化處理。棄渣填筑場和施工臨時設施占地,種植速生的喬木,下墊面撒播草籽形成草坪覆蓋綠化,建設用地開發后,種植的樹木和草坪可移植作為公共綠地建設使用。9.3 水土保持、環境保護投資概算本工程屬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工程規模較小,水土保持和環

97、境保護措施較少且難以準確計量,根據其它類似工程類比,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投資分別占工程總投資的1%左右,本次設計簡化計算,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投資分別按3萬元和2萬元計列,共計5萬元。水土保持投資用于施工開挖面保護、臨時堆土(砂)區覆蓋和排水、棄土區邊坡防護、植樹種草等;環境保護投資用于施工人員體檢、滅鼠滅蚊蠅、飲用水消毒、交通管理、環境管理等。環保和水保投資由工程建設管理機構控制,由工程監理監督,專款專用,不得挪用到其它工程、其它項目。10 工程概算10.1 編制說明10.1.1 工程概況豐收水庫自然集雨面積0.68km2,壩址以上主河道長1.42km,河槽比降28.92。大壩下游1.5km處有

98、108國道,影響人口約1000人,耕地1500畝。工程始建于1973年,1978年竣工投入使用,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供水、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小(2)型水庫。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000畝,實際有效灌溉面積700畝。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200年一遇。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642.0m,最大壩高13.1m,壩頂長160m,壩頂寬5.0m,上游壩坡平均坡比為1:2.1,下游壩坡坡比為1:2.5,大壩下游坡采用干砌塊塊石護坡至壩頂,滲漏嚴重,2003年鑒定為三類壩。水庫溢洪道位于大壩左側,為正槽進口溢洪道,堰頂寬3m,堰頂高程640.0m。溢洪道全長67.7m,側墻及底板均采

99、用漿砌石襯砌。溢洪水流經消能后泄入下游小河溝。水庫放水設施位于大壩右岸,石質梯級臥管,漿砌條石襯砌,改造中,設計流量為0.16m3/s,加大流量為0.25m3/s。本次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壩基滲漏,并治理白蟻危害;增設大壩上游護坡并減緩下游護坡;擴建溢洪道,使其滿足規范要求;翻修放水臥管,治理其滲漏。完成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為:土方開挖223.60m3,土方回填120.00m3,砌石2739.90m3,混凝土60.20m3,泥結碎石路面8633.00m2,生產橋梁1座36.90m2等。計劃施工總工期6個月。10.1.2 投資主要指標本工程概算靜態總投資為217.45萬元。工程部分靜態總投

100、資為207.09萬元,其中建筑工程147.49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0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4.56萬元,臨時工程15.04萬元,獨立費用40.00萬元,基本預備費10.35萬元,未計價差預備費。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工程投資5萬元。10.1.3 概算編制原則和依據1)本工程設計概算按2008年第二季度的價格水平編制。2)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3)四川省水利廳川水函2008620號頒發的 “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震損水庫除險加固編制大綱及若干技術問題的通知”。 4) 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5) 水利部水總2

101、005389號文頒發的關于發布水利工程概預算補充定額的通知。6) 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發的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7) 國家計委計價格200210號文頒發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8) 設計文件及圖紙。 10.1.4 基礎資料編制1) 人工預算單價按樞紐工程計算,工長為7.11元/工時,高級工為6.61元/工時,中級工為5.62元/工時,初級工為3.04元/工時,機械工為5.62元/工時。2) 主要材料預算價格工程所需鋼筋、水泥、木材、油料等材料在江油市或當地購買。砂料、石子從亂石山料場購買,運距30km,塊石條石在庫區附近開采,運距3km。由于水泥、鋼筋、汽油、柴油等主材

102、價格較高,且市場價格變化波動較大,為控制和合理確定工程單價,采用限價方式進入工程單價,預算價超出部分作為價差,計入稅金后列入相應部分。限價標準:水泥300元/t、鋼筋3000元/t、柴油3500元/t、汽油3600元/t、炸藥5000元/t、板枋材1100元/m3、砂、石料控制在70元/ m3內。3) 風、水、電價格施工用電由400m外接入動力電源,綜合電價為0.82元/kWh。施工用水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供水,計算水價為 0.68元/m3。施工用風價格經計算為0.16元/m3。4) 其他材料預算價格其他次要材料預算價格參考當地有關價格信息及其他工程的情況確定。5)其他直接費:包括冬雨季施工增

103、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小型臨時設施攤銷費及其他費用,以上費用合計按占基本直接費的百分率計,建筑工程取2%。6)現場經費及間接費:現場經費及間接費費率標準見表11.1-1。表11.1-1 現場經費及間接費費率表序號工程類別現場經費間接費計算基礎費率%計算基礎費率%1土石方工程直接費9直接工程費92砂石備料工程直接費2直接工程費63模板工程直接費8直接工程費64混凝土澆筑工程直接費8直接工程費55鉆孔灌漿及錨固工程直接費7直接工程費76其他工程直接費7直接工程費77)企業利潤:7。8)稅金:3.22。9)主體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按工程量乘單價或擴大指標編列;10)其他建筑工程按設計工

104、程量乘單價或擴大指標編列。11)施工導流、施工交通、施工供電、施工倉庫工程:按工程量乘單價或擴大指標編列;12)辦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按一至四部分至本項以上累計建安工作量之和的1.5%計算。13)其他施工臨時工程:按一至四部分至本項以上累計建安工作量之和的3.5%計算。10.2 獨立費用1)項目建設管理費按建安工程量的2.5%計取;2)工程建設監理費按建安工程量的3%計取;3)不計生產準備費、聯合試運轉費;4)按國家計委計價格200210號文頒發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計取;5)占用水庫管護區內的土地不計建設及施工場地征用費;6)其他:工程定額測定費按建安工程量的0.08%計取;工程質量監督費和工程質量檢測費按建安工程量的0.16%;招標業務費按一至四部分費用合計的0.7%計取;不計工程保險費。10.3 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按工程一至五部分投資的5%計列。10.4 概算表及附件工程概算表及附件附于本報告之后。總概算表建筑工程概算表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表施工臨時工程概算表獨立費用概算表主要材料預算價格計算表施工機械臺時費計算表混凝土(砂漿)材料計算表建筑工程單價表人工預算單價計算表施工用電、水、風等價格計算書 60


注意事項

本文(四川省江油市豐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63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天水市| 富宁县| 保亭| 天水市| 麦盖提县| 墨玉县| 抚松县| 常宁市| 泰兴市| 托克托县| 德阳市| 铅山县| 宜黄县| 明水县| 陈巴尔虎旗| 新晃| 大方县| 吴川市| 遂川县| 安溪县| 石城县| 宽城| 前郭尔| 上虞市| 上饶市| 灯塔市| 固镇县| 宣恩县| 大新县| 万安县| 双江| 岢岚县| 贵定县| 峨山| 崇阳县| 叶城县| 江口县| 孝昌县| 宁武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