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省工程研究中心認定申請書中心名稱: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申報單位: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參加單位:xx冶金研究院目 錄一、摘要1二、建設背景及必要性3(一)本領域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3(二)國內外技術和產業發展狀況、趨勢與市場分析5(三)本領域當前急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14(四)本領域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17(五)建設工程中心的意義與作用20三、申報單位概況和建設條件21(一)申報單位概況及參與單位概況21(二)擬工程化、產業化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其水平24(三)與工程中心建設相關的現有基礎條件25四、主要任務與目標34(一)工程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34(二)工
2、程中心的主要任務34(三)工程中心的發展戰略與經營思路35(四)工程中心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37五、管理與運行機制41(一)工程中心的機構設置與職責41(二)工程中心的運行機制43(三)中心主要負責人情況47(四)工程中心主要研發人員簡況51六、經濟和社會效益初步分析53(一)經濟效益分析53(二)社會效益分析53七、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54八、附件55 55一、摘要xx省鈦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鈦鐵礦儲量約5561萬噸,xx已成為我國主要的鈦原料產地之一,在國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xx省鈦資源的開發僅僅停留在低層次水平的利用上,對鈦資源開發的管理很不規范,環境破壞及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經濟效
3、益極為低下,主要以生產初級產品鈦精礦為主,也生產少量的鈦渣和中低檔鈦白粉產品。現有鈦精礦生產廠數十家,鈦精礦生產企業絕大多數為個體私營小企業,每年鈦精礦總產量大于40萬噸,大部分銷往省外,鈦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不明顯,全省鈦行業年產值僅4億元左右。每年我省從外銷的鈦精礦獲得的收入僅1.5億元左右,而這些原料在省外產生的效益約1620億元,資源優勢并未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 為加快我省鈦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省政府的要求,xx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鈦產業發展規劃,并明確集團公司下屬的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承擔整個鈦產業建設項目。“十一五”期間,xx公司走國際
4、科技合作和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對國外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采用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方式,在xx分別建成80kt/a鈦渣項目、60kt/a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和10kt/a海綿鈦項目,投資60億元人民幣全面建設鈦產業,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建成集礦山開采、冶煉、化工和鈦產品深加工等為一體的企業,培育xx冶金集團新的支柱產業,全力打造我國重要的鈦工業基地,這對充分利用xx省的鈦礦資源優勢,實現鈦產業的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盡快將我省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鈦工業基地,提升我國鈦產業鏈的整體水平,確保鈦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都顯得尤為必要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將依托xx公司鈦資源綜
5、合開發基地,通過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對引進的大型全密閉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氯化法生產鈦白粉、高鈣鎂鈦渣生產海綿鈦等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最終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全面提升xx省及全國鈦產業開發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促進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為行業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通過不斷完善以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企業持續創新能力。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分設不同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高品質富鈦料研發、高品質海綿鈦研發、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和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四個模塊,堅持運行機制企業化方針
6、,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基礎,采取市場化運作,實現管理創新、機制創新,以符合工程研究中心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為目標, 建立目標責任制、激勵機制、人事管理等方面有效的管理制度。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及目標為: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與自主研發相結合,實現鈦渣及海綿鈦的冶煉技術和氯化鈦白的化工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在國際上處于一流地位;通過構建平臺、創造條件、激活機制,多渠道引進人才及培育人才,使該工程研究中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鈦資源深加工人才聚集地和發散地;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提升,在xx公司在建或已建成的鈦渣、海綿鈦、氯化鈦白產業化高新示范生產線成功運營的基礎
7、上,推動xx省乃至全國鈦資源深加工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及規模化。通過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不僅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而且也能為xx省乃至全國的鈦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二、建設背景及必要性(一)本領域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鈦在地殼中的含量按豐度排列,占第十位,僅次于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和氫,比銅、鋅、錫等普通有色金屬要豐富得多,約占地殼質量的0.61%。目前,鈦資源精深加工產品主要有鈦渣、鈦白和鈦金屬系列產品(海綿鈦、鈦合金材料)等。鈦渣是生產鈦白及海綿鈦的主要原料,海綿鈦是生產鈦合金材的原材料。作為三大輕金屬(鋁、鎂和鈦)之一,鈦及其合金具有低密度、高
8、強度、耐腐蝕、無磁性、無毒性、工作區寬、加工成型性好、有形狀記憶、超彈、超導和儲氫等特性,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艦船、核能、化工、冶金、汽車、建筑、食品醫療和體育休閑等軍民工業及體育用品領域,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戰略金屬”等。鈦白作為世界上最優越的白色顏料,被廣泛用于涂料、塑料、造紙、化纖、橡膠和油墨等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鈦資源深加工系列產品在國防及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鈦資源已成為國家戰略資源。鈦深加工產品的消費量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發展程度成正比,世界上的主要消費國有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和法國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綜合國力的不
9、斷增強,鈦的消費量增長速度加快,但國內高檔鈦系列產品在產能、技術、研發等方面都與國外有極大差距,國內海綿鈦及高檔鈦白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每年需要大量進口高檔的鈦系列產品。目前,世界和我國部分鈦產品產能、產量及表觀消費情況如表1-1所示。表1-1 2011年世界及中國部分鈦產品生產及消費情況產品世界(萬噸)中國(萬噸)產能產量產能產量表觀消費海綿鈦33.717.67178.588.39鈦白粉700660240183.7175.9政策方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新材料技術作為八大前沿技術之一,鈦作為一種重要的結構材料和新材料,對其進行全面、系統、
10、深入的研究開發,對促進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xx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十二五”期間,xx省將重點發展基礎金屬特種新材料、戰略金屬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在重化工產業布局上,將形成滇中銅、鋁、鈦冶煉及深加工。xx省鈦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主要的鈦原料產地之一,已探明的鈦鐵礦儲量約5561萬噸,在國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xx省鈦資源的開發僅僅停留在低層次水平的利用上,對鈦資源開發的管理很不規范,環境破壞及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經濟效益極為低下,主要以生產初級產品鈦精礦為主,也生產少量的鈦渣和中、低檔鈦白粉產品。每年我省從外銷的鈦精礦獲得的
11、收入僅1.5億元左右,而這些原料在省外產生的效益約1620億元,資源優勢并未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總的來說,我省乃至我國鈦資源深加工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科研力量薄弱,投入少,現有裝置規模小、工藝落后且過于分散、高耗能、高污染,深加工力度不夠,新產品及特種產品大多依賴進口等現狀。因此,為提升我省鈦資源深加工水平,提高鈦產品附加值,從而最終提升我省甚至我國鈦產業國際競爭力,保證我國國防建設及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立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是極其必要的。(二)國內外技術和產業發展狀況、趨勢與市場分析1、國外發展現狀與趨勢(1)富鈦料生產技術發展情況富鈦料一般指TiO2含量不小于75%的鈦渣或人
12、造金紅石。富鈦料是生產鈦白粉和海綿鈦的重要原料,因此在生產中,如何將鈦精礦進一步處理,以獲得TiO2含量較高的富鈦料,對鈦工業的發展極為重要。用鈦鐵礦生產富鈦料的方法主要有有電爐法、鹽酸浸出法和銹蝕法等,其中電爐法是富集TiO2的經典方法,具有設備處理能力大,副產品生鐵易于回收利用,“三廢”易治理等優點。電爐冶煉鈦渣占富鈦料生產的70%以上,在富鈦料生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鈦鐵礦生產鈦渣技術的發展情況國外鈦渣生產技術水平較高,電爐設備實現了大型化和全密閉,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條件好。國外鈦渣生產能力為2.401062.60106t,產能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南非、挪威和獨聯體。加拿大QIT公司采用矩
13、形密閉電爐熔煉鈦渣,生產能力為10.5105t/a11.0105t/a,所生產的鈦渣含TiO2達80,主要供歐洲硫酸法鈦白粉廠使用。挪威Tinfos鋼鐵公司是挪威的鈦渣生產公司,采用圓形密閉電爐熔煉鈦渣,生產能力為2105t/a,所生產的鈦渣含TiO2達75,主要供歐洲硫酸鈦白粉廠使用。獨聯體國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克蘭)采用圓形半密閉電爐熔煉鈦渣,生產能力約為2105t/a,所生產的鈦渣含TiO2達90,主要用于熔鹽氯化制造TiC14,作為生產海綿鈦的原料。南非是全球頭號鈦渣生產大國,生產技術先進,年生產能力為130104t,主要生產含TiO285的高鈦渣,既可作為酸溶渣又可作為氯化渣。
14、南非里查茲灣礦物公司(RBM)是BHP Billiton P1c和Rio Tinto 2家公司的子公司(各占50的股份),鈦渣生產能力為100l04t/a,是全球最大的優質鈦原料生產商,鈦原料(鈦渣和金紅石)占全球的30,鈦渣銷售額占RBM公司銷售額的70。里查茲灣有2家子公司:Tisand公司(從事采選)和里查茲灣鐵鈦公司(從事冶煉)。南非另一家鈦渣生產公司Namakwa公司年產鈦渣能力為30104t。目前全球高鈦渣供應商十分有限,主要有加拿大的QIT公司(索雷爾)、南非的RBM(理查灣)公司、Namakawa公司、Tincor公司、挪威的TTI公司和獨聯體(烏克蘭、哈薩克等),其中加拿大Q
15、IT公司生產能力最大,占世界高鈦渣總產能的39.3%,南非RBM公司次之,占35.7%。世界主要高鈦渣生產廠家生產能力及產品用途詳見下表2-1。表2-1 世界高鈦渣主要生產廠家國 家公司生產工藝礦種精礦品位TiO2 %鈦渣品位TiO2 %用 途產能萬t/a加拿大QIT交流電爐巖礦3575-80S110南 非RBM交流電爐砂礦4985S /C100南 非Namakawa直流電爐砂礦4985C20南 非Ticor直流電爐砂礦4986C10挪 威TTI交流電爐砂礦5490C20獨聯體交流電爐砂礦586490海綿鈦20小計280注: C-指氯化法 S-指硫酸法人造金紅石生產技術發展情況目前世界上普遍采
16、用的人造金紅石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以澳大利亞Iluka公司為代表的Becher還原銹蝕法;另外一種是美國Benilite公司開發的BCA鹽酸循環浸出法。目前Iluka公司使用含TiO258%63%的鈦砂礦,生產含TiO290以上的人造金紅石;在美國的科美基(KerrMcGee)公司、印度稀土有限公司都使用BCA工藝生產人造金紅石,該工藝通常采用含5465TiO2的鈦鐵礦為原料,獲得高品位的人造金紅石,全部廢酸和洗滌水都能再生和循環使用等優點。另外日本石原公司開發出硫酸浸出法,石原公司以印度高品位的氧化砂礦(TiO2含量59.03%)為原料,利用鈦白廢酸浸出鈦鐵礦,生產出含TiO290%
17、的人造金紅石。(2)鈦白粉生產技術發展情況鈦白是廣泛用于涂料、塑料、造紙、化纖、橡膠和油墨等領域的白色顏料,分為金紅石型(R)和銳鈦型(A)兩種。涂料工業多用R型,造紙和化纖工業多用A型,在世界鈦白銷售總量中,金紅石型約占85%。全世界90%以上的鈦原料用于生產鈦白粉,鈦白按生產工藝分有硫酸法鈦白和氯化法鈦白兩種。氯化法鈦白技術密集,粒度分布窄,產品質量高,只能生產金紅石型產品;硫酸法鈦白技術既能生產金紅石型(R)也能生產銳鈦型(A)產品,但產品整體質量不如氯化法生產的鈦白粉。目前,國際鈦白粉生產中氯化法生產工藝已占主導地位,占世界總產能的65%,硫酸法生產工藝僅占世界總產能的35%,并有逐步
18、被先進的氯化法生產工藝所取代而減少的趨勢。美國杜邦公司是目前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公司,該公司于1956年首次開始使用該技術。國際最先進的氯化法生產裝置已經發展到單線裝置產能以100120kt/a作為主流型態,最新技術則達到單線能力150200kt/a,最小經濟規模的單線能力為5060kt/a。目前全球鈦白粉的前6大生產商全部為跨國或跨洲的集團型公司,如表2-2所示:表2-2 全球鈦白粉產能、分布情況表國家公司名稱廠數產能廠分布美國杜邦51000kt/a美國、墨西哥、中國臺灣美國美聯8720kt/a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巴西美國科美基5.75600kt/a美國、荷蘭、德國、比利時、
19、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美國亨茲曼7.5576kt/a英、法、意大利、西班牙、南非、馬來西亞、美國美國NL子公司:克朗諾斯5.5430kt/a加拿大、比利時、德國、挪威、美國;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4220kt/a日本新加坡、臺灣(3)海綿鈦生產技術發展情況鈦的冶煉提取技術是引起鈦合金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910年亨特(Hunter)首次用鈉還原TiCl4制取了純鈦。1940年盧森堡科學家W.J.克勞爾(Kroll)用鎂還原TiCl4制得了純鈦,目前,鎂還原法已成為海綿鈦生產主流技術。盡管傳統的Hunter法和Kroll法等方法固然工藝成熟、質量穩定,但因為制造成本高,礦石利用率低等原因,嚴
20、重制約了鈦在汽車、體育、化工和建筑等民用領域的應用。對此,各國紛紛加大在鈦冶煉提取方面的研究開發。近年來鈦及鈦合金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促進了各大國際海綿鈦生產公司紛紛擴大生產規模。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八家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年產能在10kt以上)在生產海綿鈦,分別是美國的Timet、ATI,日本的住友鈦和東邦鈦兩家企業,獨聯體的三家鈦鎂聯合企業和中國的遵義鈦廠。美國Timet在2008年將海綿鈦的產能提高到13kt。而ATI是于2006年開始恢復原海綿鈦廠生產,2006年該廠的海綿鈦產量達到3.4kt。多年來,兩家公司生產的海綿鈦僅供自用,不足部分從國外進口。2006年年初,美國ATI公司宣布,
21、耗資3.25億美元在美國猶他州新建一座海綿鈦生產廠,產能為11kt/a,ATI宣布將位于紐約州的海綿鈦工廠產量提高到7.3kt/a。烏克蘭的ZTMK海綿鈦廠過去由于設備老化,于1994年關閉,1998年又重新開始生產。2004年該廠的產量達到6kt,2006年的產量增加到近9kt。該國鈦需求的急劇增長主要由于內需用鋼鐵添加原料以及下游板坯生產企業用量的增加。哈薩克斯坦的UKTMP廠是獨聯體最晚建成的海綿鈦廠,該廠的設備先進,技術優良,自建廠以來,一直出口供國外航空用優質海綿鈦,截止2006年產能達18kt。俄羅斯Avisma于2005年完成與VSMPO廠的合并重組,按照VSMPO-Avisma
22、公司的發展規劃,在2010年前擴大海綿鈦產量達到年產44kt;海綿鈦出口量增大1.7倍,達到年出口35.5kt。為適應市場需要,滿足全球航空工業的擴產以及中國為主的一般工業用鈦的增長,日本兩大海綿鈦廠擴建了各自的生產規模,2008年的海綿鈦總產量達到38kt,比2007年增長3%。2、國內發展現狀及趨勢(1)富鈦料生產技術現狀及趨勢我國鈦礦富集基本采用的是電爐熔煉法,電爐熔煉法基本采用敞口交流爐,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與國外先進的直流電弧爐冶煉技術相距甚遠。同時電爐熔煉法所生產的鈦渣品位低,鈣鎂含量難以滿足氯化法鈦白的原料要求,而鹽酸浸出生產富鈦料的濕法生產方法在我國還不成熟,尚無大型
23、工業化生產經驗,這進一步阻礙了我國生產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的道路。我國約有高鈦渣電爐30多座,電爐容量4006300KVA,一般為18002200 KVA,高鈦渣生產能力估計在10萬噸/年以上,主要集中在xx。目前我省用于高鈦渣熔煉的礦熱電爐大約17座,分布在武定(2座)、祿勸(1座)、富民(3座)、祿豐(3座)、漾濞縣(2座)、陸良縣(4座)和曲靖(2座)等縣市,電爐功率一般為1800KVA,其生產能力約為56萬噸/年,實際年產量在4萬噸/年以上。總的來說,國內鈦渣行業現狀為: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落后、生產規模小、爐子多、容量小、產量低、品種單一、耗能大、污染嚴重、技術落后,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
24、染的行業。與國外相比,在產能和生產技術上都有較大的差距(見表2-3),已遠不能適應高鈦渣產業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家已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措施,目的就是加大對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的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控力度,嚴格市場準入,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快落后企業退出市場。表2-3國內外鈦渣生產設備比較序號國 內國 外1電爐容量4003000 KVA最大6300 KVA,裝備水平低電爐容量2000060000KVA最大達105000KVA,裝備水平高2敞口電爐半密閉或密閉電爐,出爐排煙機,負壓出爐3煙氣未凈化處理,環境差,污染大高效除塵,凈化煙氣熱量綜合利用,環保4人工操作,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極少人工操作,
25、自動化程度高未來幾年,我國鈦渣生產將呈現以下幾方面的趨勢: 加快酸溶性鈦渣及高鈦渣的發展進程,生產品位為7580%的酸溶鈦渣和85%以上的高鈦渣,實現“以渣代礦”的精料方針。由于目前國內硫酸法鈦白粉廠未使用富鈦料(鈦渣或人造金紅石)作為原料,低品位的鈦鐵礦成為主要的鈦原料,導致國內鈦礦工業發展處于較低水平。由于環保和經濟等原因,國外的硫酸法生產也大量使用80%以上的高鈦渣原料,而我國卻沒有一家使用高鈦渣,因此,國內硫酸法工廠采用酸溶性鈦渣將會隨著環保壓力及綜合經濟效益的改善而出現較快的增長。由于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必須使用天然金紅石、人造金紅石或85%以上品位的高鈦渣,因此我國要發展氯化法鈦白粉技
26、術,發展人造金紅石或高鈦渣是不容置疑的。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由于國內鈦礦普遍規模小、產品質量差,在新的礦源不能穩定開采之前,國內鈦礦供應在質量和數量兩方面還不能滿足鈦資源綜合開發的需求。隨著世界一體化的發展,國外鈦礦(如澳礦、東南亞礦等)的進入將成為一種必然。國內鈦礦供應商必須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加強行業戰略聯盟,實施一體化戰略,確立在世界鈦礦市場上的優勢。世界鈦礦產能的相對集中加劇了鈦原料市場的一體化,為改變目前我國鈦礦生產高度分散的局面,盡快提高我國鈦原料生產的集中度,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鈦礦產業的發展目標。(2) 鈦白粉生產技術現狀及趨勢截至“十一五
27、”末,我國已是世界第一大鈦白粉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鈦白生產廠家約70家,生產能力已達到230萬噸,但其中氯化法鈦白產能僅3萬噸(單線年產1.5萬噸),占國內產能的1.5%,2011年全年我國生產鈦白粉183.7萬噸;全年進口28.09萬噸,出口21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175.9萬噸,產能過剩近30%。目前我國基本采用高污染、高耗能、產品質量低和自動化程度低的硫酸法生產鈦白粉,而當前國外鈦白粉工廠大部分都已采用工藝技術先進的氯化法生產工藝,全球產能氯化法已占65,國外占比更高。據了解,2011年上半年由于國際鈦白粉市場供不應求,我國出口量激增,鈦白粉價格大幅提高,行業整體利潤率較高。在這種情況下
28、,國內企業投資熱情高漲,據統計,眼下全國擬建和正在建設的硫酸法鈦白粉產能達到150萬噸以上,氯化法鈦白粉產能也達到了67萬噸。到2015年,新建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后,產能將達438萬噸。 盡管氯化法成本較高,技術難度大、設備要求高,但副產物很少,環保,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量高。另外,隨著各國環境意識的日益增強,以及鈦白粉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硫酸法生產鈦白粉的工藝將逐步被先進的氯化法生產工藝所取代,因此氯化法鈦白生產備受關注,國內已經啟動了幾個氯化法鈦白粉生產項目,尤其是xx公司的氯化法鈦白粉項目備受關注。總的來說,國內現在基本采用硫酸法工藝生產鈦白粉,總產量大,但產品檔次低、產品附加值
29、低、污染大、自動化程度低、能耗高、企業規模小且分散,單線產能小。目前僅錦州鈦業有限公司有一條單線1.5萬噸、總產能3萬噸的氯化法鈦白裝置在成功運行,但該裝置無論在技術等級、生產規模、工藝完整性和產品質量等方面都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有很大距離。另外,科研投入小、產學研聯系不緊密等也制約著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產業升級。(3)海綿鈦生產技術現狀及趨勢“十一五”以來,我國海綿鈦的生產和消費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但生產仍然滿足不了國內市場需求(見表2-4)。產量由2005年的0.92 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6.45萬噸,年均增長63%;表觀消費量由2005年的1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6.78萬噸,年均增長61
30、%;2009年,消費缺口達5%。表2-4 “十一五”我國海綿鈦生產消費情況一覽表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產量916118037452005724464506進口量17181608113412213700出口量828192055846292441凈進口890-312-4450-50713259表觀消費量1005117725407505217367765通過上述可看出我國海綿鈦消費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近幾年來,我國海綿鈦生產技術已取得較大突破,但相對于國外先進海綿鈦生產技術仍存在產品品級率低、能耗高及三廢高等缺點,據我國鈦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零級海
31、綿鈦的生產比例是40%,日本和獨聯體生產零級海綿鈦的比例是70%;我國目前不能批量生產“90”級海綿鈦,獨聯體生產“90”級海綿鈦的比例是20%至30%,由此可見,我國高品質海綿鈦生產比例之小。提升我國高品質海綿鈦生產技術已迫在眉睫,產業升級刻不容緩。(4)國內發展現狀及趨勢小結總體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鈦產業確實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但與美、日、俄相比,我國還是后進者。其主要表現在產業的聚集度不夠、總產能大但單線產能小、上下游企業之間缺少實質的有機聯系、自動化程度低、高耗能、高污染、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產品品種單一和企業自身的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等方面。因此,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在
32、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也能為我國的鈦產業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三)本領域當前急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1、高品質富鈦料生產技術富鈦料一般指TiO2含量不小于75%的鈦渣或人造金紅石。富鈦料是生產鈦白粉和海綿鈦的重要原料,因此在生產中,如何將鈦精礦進一步處理,以獲得TiO2含量較高的富鈦料,是本領域急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用鈦鐵礦生產富鈦料的方法主要有有電爐法和鹽酸浸出法。(1)大型密閉直流電弧爐鈦渣冶煉技術目前,大型密閉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技術在鈦渣冶煉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具有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低、經濟效益好和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特點。大型密閉直流電弧爐無疑是鈦渣冶煉技術的發展方向,但國
33、外掌握大型密閉直流電爐冶煉鈦渣技術的公司一直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國內尚無該技術的應用,因此我國鈦工業中對大型密閉直流電爐冶煉鈦渣技術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急需進行大量的引進、吸收和消化研究工作。(2)酸浸制備人造金紅石技術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必須使用天然金紅石、人造金紅石或85%以上品位的高鈦渣,由于我國缺乏天然金紅石資源,因此要發展氯化法鈦白粉技術,發展人造金紅石或高鈦渣是不容置疑的。高鈦渣在制造過程中不能去除鈣、鎂成分,鈦礦原料中的鈣、鎂成分會在制造過程中富集,因此使用鈣、鎂含量過高的鈦礦原料所生產的高鈦渣,是不能應用于目前的沸騰氯化法鈦白工藝的。為了能夠發展氯化法鈦白制造技術,能夠除去原料中
34、鈣、鎂成分的人造金紅石技術成為本領域急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2、氯化法鈦白粉生產關鍵技術隨著全球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以及鈦白粉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硫酸法生產鈦白粉的工藝逐步被先進的氯化法生產工藝所取代。由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基本由少數幾個大公司所壟斷,為了突破這一技術壟斷,推進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的產業化建設,解決氯化法鈦白粉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刻不容緩。(1)沸騰氯化制取四氯化鈦技術目前國內氯化爐大多為有篩板型,容易造成物料粘結在篩板上,造成堵塞;爐體直徑普遍偏小,無法滿足大的產能需求;且氯化爐多數為底部定期排渣型,無法連續生產且造成大量的原料損失。該技術主要難點在于其主要
35、設備沸騰氯化爐的優化設計及如何保持爐內各物料的穩定流態化反應,防止床層物料粘結,以及對溫度、壓力、床層高度和壓力降等參數的最佳值的確定。(2)高溫氣相氧化技術氣相氧化為氯化鈦白生產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其主要難點在于要在短時間內將各原料氣體介質加熱到很高的溫度,這就需要設計性能優異、耐高溫、耐腐蝕的反應器設備;TiCl4和O2在氧化反應器內的反應十分迅速,瞬間產生高溫、高壓,這對氧化反應器的要求十分苛刻,加上初生成的鈦白粉容易在反應器內壁粘結,造成“結疤”,因此如何有效防止氧化反應器的結疤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3)氯化法鈦白粉基料后處理包膜技術氧化部分生成的鈦白粉基料需經過后處理才能最終成為產
36、品進行銷售,該環節直接決定了最終產品質量的好壞。后處理包膜主要難點在于如何控制包膜時的溫度、PH和添加劑的量等參數,在全自動控制條件下得到穩定的包膜工藝。3、高品質海綿鈦生產關鍵技術近年來,我國海綿鈦生產技術已取得較大突破,但相對于國外先進海綿鈦生產技術仍存在產品品級低、能耗高及三廢高等缺點。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零級海綿鈦的生產比例是40%,日本和獨聯體生產零級海綿鈦的比例是70%;我國目前不能批量生產“90”級海綿鈦,獨聯體生產“90”級海綿鈦的比例是20%至30%,由此可見,我國高品質海綿鈦生產比例之小。提升我國高品質海綿鈦生產技術已迫在眉睫,產業升級刻不容緩。(1)大熔爐熔鹽氯化法生產T
37、iCl4及其精制的關鍵技術現有的熔鹽氯化技術存在諸多缺點,具有單爐產量小、廢鹽量大等問題,在環保方面需要進行大的改進。國內鋁粉除釩精制技術尚處于實驗階段,針對鋁粉除釩及配套的精制技術,開發TiCl4回收率高,適合工業生產需要的配套設備及關鍵技術至關重要。(2)大型鎂法還原-蒸餾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究技術國內大多數海綿鈦廠的還原-蒸餾普遍存在爐型小、產能低、能耗高,且鈦砣硬芯多、雜質含量高等問題,如何研究設計一種更加先進的還原-蒸餾爐主體設備和關鍵工藝技術,這對提高海綿鈦生產整體水平,加快我國鈦工業發展前進步伐意義深遠。4、節能降耗相關關鍵技術研發為了響應國家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
38、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同時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要提高行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行業核心競爭力,開發節能降耗相關關鍵技術刻不容緩。(1)還原蒸餾爐新型加熱方式的研發 海綿鈦產業是一個高耗能的產業,針對國內還原蒸餾爐噸鈦電耗居高不下的現狀,研究設計一種新的加熱技術,提高加熱效率,使得還原蒸餾爐加熱上的噸鈦電耗下降,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2)電弧爐鈦渣冶煉中CO尾氣綜合利用技術 國內電弧爐鈦渣冶煉中產生的CO尾氣基本上采用直接燃燒排放的方式進行處理,為了響應國家節能降耗,環境友好的方針政策,改變這種落后的處理方式,通過研發尾氣凈化技術,對收集的CO尾氣進行綜合利用,達到節能降耗,保護
39、環境的目的。(四)本領域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現已形成鈦采選-冶煉-加工-零件和設備制造以及鈦研究-設計-生產-應用兩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國已成為世界重要的鈦生產國家之一。但是,我國的鈦工業仍存在以下問題。1、我國雖鈦資源豐富,但資源開發水平不高,限制了下游產業的發展我國的鈦資源儲量十分豐富,名列世界前茅,以TiO2計儲量達9.65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38.85%,其中經濟儲備為6.3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45.5%。巖礦為83785萬噸占總儲量的97%,砂礦儲量為2251萬噸占總儲量的3%。全國共有鈦礦床142個。鈦礦分布較廣,釩鈦磁鐵礦的鈦鐵礦主要分布在四川攀
40、枝花地區,金紅石礦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和山西等省;鈦鐵礦砂礦主要分布在海南、xx、廣東和廣西等省。xx省鈦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鈦鐵礦儲量約5561萬噸,是我國主要的鈦原料產地之一。xx省鈦資源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區,該地區的鈦礦以殘坡積鈦砂礦為主,礦體賦存條件簡單,呈面型裸露地表,平鋪復于基巖之上,無廢石覆蓋層,無需剝離作業。開采條件優越,采礦、選礦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礦物可選性好,精礦質量優良,并且該成礦帶毗鄰xx,交通方便,是近期可利用的“近、淺、富、易”的鈦礦資源。但是,xx省鈦資源開發面臨一些尷尬現狀。(1)生產規模小、點多分散據不完全統計,xx現有生產鈦精礦能力的企業多達100家以上
41、,且均為小型私營或民營企業,年產鈦精礦規模約為80萬噸,滇中、洱源、建水地區鈦礦資源利用現狀如表2-5所示。表2-5 2008年滇中地區鈦精礦生產能力序號名稱生產廠生產能力(萬噸)備注1武定縣1025已辦采礦許可證企業2祿勸縣271510家辦采礦許可證3富民縣2020部分企業辦采礦許可證4洱源縣3455建水縣526合計6567(2)采選技術落后長期以來,由于對鈦礦資源管理欠佳,采選技術水平低、設備落后,資源利用率低,鈦鐵礦選礦回收率僅50%左右。對滇中地區的亂采濫挖,造成資源的直接損失率達7580%。至于掏心式采富棄貧開采,造成的間接損失難以估計,鈦礦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同時,落后的采選技術造成
42、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3)初級產品為主導產品、附加值低xx鈦礦產品主要以初級產品鈦精礦為主,年產鈦精礦約80萬噸,附加值低。近年來,xx也生產少量的高鈦渣和中、低鈦白粉產品,但基本上仍屬低檔初級產品,不僅污染環境、浪費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不相協調,而且缺乏規模效益,缺乏競爭力,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4)嚴重影響生態環境xx鈦鐵礦長期以來亂采濫挖,采場風化殼結構松散,采場及邊坡后方經常出現地面開裂;尾礦壩簡陋,容易發生潰決,采場廢棄及選廠搬遷,均未進行植被恢復。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水土流失較為嚴重。2、我國目前所建的鈦白粉廠均使用硫酸法生產,且大多產品為銳鈦型,致使資
43、源消耗多、環境污染大,產品質量低,無法改變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需要大量進口的現狀。國內先進的氯化法生產技術尚不成熟(國內僅攀錦鈦業一家),產品質量不穩定,同國際公認的杜邦R902鈦白粉質量相比有較大差距,同時對鈦白粉基料的后處理包膜技術研究不深,致使我國高檔鈦白粉的發展緩慢。3、我國鈦礦富集基本采用敞口交流爐,最大電爐容量為25000 kVA,最小電爐容量為400 kVA,生產的特點是爐子多、容量小、產量低、品種單一、耗能大、污染嚴重、技術落后、裝備水平低、大多為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落后、產品質量不穩定、綜合利用差、環境污染嚴重,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與國外先進的直流電
44、弧爐冶煉技術相去甚遠。同時電爐熔煉法所生產的鈦渣品位低,鈣鎂含量難以滿足氯化法鈦白的原料要求;而鹽酸浸出生產富鈦料的濕法生產方法在我國還不成熟,尚無大型工業化生產經驗,這進一步阻礙了我國生產高檔金紅石型鈦白粉的道路。 4、長期以來,我國鈦產業的發展主要采用跟蹤與仿制戰略,缺乏原始技術創新,缺少自己的品牌。鈦產業如果發展到大規模商品化與大量出口階段,則會受到專利權與商標法的限制,影響產業的發展。(五)建設工程中心的意義與作用xx省鈦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鈦鐵礦儲量約5561萬噸,xx省已成為我國主要的鈦原料產地之一,在國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xx省鈦資源的開發僅僅停留在低層次水平的利用上,
45、對鈦資源開發的管理很不規范,環境破壞及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經濟效益極為低下,主要以生產初級產品鈦精礦為主,也生產少量的鈦渣和中、低檔鈦白粉產品。現有鈦精礦生產廠數十家,鈦精礦生產企業絕大多數為個體私營小企業,每年鈦精礦總產量大于40萬噸,大部分銷往省外,鈦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不明顯,全省鈦行業年產值僅4億元左右。每年我省從外銷的鈦精礦獲得的收入僅1.5億元左右,而這些原料在省外產生的效益約1620億元,資源優勢并未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 為加快我省鈦礦資源的開發利用,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將依托xx公司鈦資源綜合開發基地,通過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對引進的大型全密閉直流電弧爐冶
46、煉鈦渣、氯化法鈦白粉、全流程海綿鈦等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最終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全面提升我國鈦產業開發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促進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為行業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通過不斷完善以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企業持續創新能力,提高行業的技術水平。xx省鈦資源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不僅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而且也能為我國鈦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三、申報單位概況和建設條件(一)申報單位概況及參與單位概況“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由xx公司承擔建設,xx冶金
47、研究院為參與單位。1、申報單位概況xx公司為省屬國有控股企業,公司股東為冶金集團、神特中國鈦業投資有限公司(澳大利亞)、xx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xx理工大學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于1999年7月成立,并成功收購了按國家計劃破產的xx冶煉廠電鉛整體生產系統及產品品牌,在該廠原址拓展生產經營活動。自公司成立以來,通過加強企業管理,推動科技進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經濟效益逐年增長。公司原主要產品有:電鉛、白銀、黃金、精鉍、鉛基合金及部分化工產品,產品均以“金沙”牌為注冊商標,其中電鉛為出口免檢產品,1996年4月10日在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注冊,主產品電鉛連續多年被xx省評為名牌產品。2000年度因省政府
48、對xx市環境保護要求,實施企業整體搬遷,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在曲靖市建成8kt/a精鉛、10kt/a電鉛以及配套的貴金屬和硫酸生產線,2005年正式投產。2006年10月,委托獨立評估機構對曲靖鉛及附屬產品生產線進行評估,由xx冶金集團股份公司以評估價整體收購,xx公司正式退出鉛生產行業,集中財力、人力全面投入鈦產業建設。 2005年6月,xx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昆交會上與楚雄州人民政府簽定了鈦產業項目合作意向協議;2006年2月7日xx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楚雄州與楚雄州人民政府正式簽定了關于建設鈦產業基地的協議,標志著xx公司鈦產業建設全面啟動。xx公司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敢為天下先
49、、勇做創業人的姿態和精神,以引進高端人才、國外技術為突破口,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標,高標準、高起點開發鈦產業,在楚雄州境內建設80kt/a高鈦渣以及相配套的礦山采選項目、60kt/a鈦白粉項目和10kt/a海綿鈦項目。其中80kt/a鈦渣項目已經列入xx省“雙百”重點項目,60kt/a鈦白粉項目和10kt/a海綿鈦項目為xx省省政府“十一五”期間20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xx公司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力打造中國重要的鈦工業基地,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這對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實現公司經濟效益與地方經濟增長的雙贏目標,開創xx冶金建設發展的新局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正是看好xx
50、公司的發展遠景,2008年2月,由xx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神特鈦業(中國)有限公司、xx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和xx理工大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合資合同,對xx公司進行增資擴股,由于引入外方資本投入,xx公司由內資企業依法變更設立為中外合資企業(其中xx冶金集團股份公司占68%的股份),2008年5月6日獲得xx省商務廳批準,同年7月9日在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登記,注冊資本14.7億元。xx公司現有在職員工1660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16人,占總人數的0.97%,本科學歷336人,占總人數的20.24%,大專學歷375人,占總人數的22.69%;擁有高級職稱人員9人,中級職稱人員58人,初級
51、職稱人員353人。同時,為了促進公司鈦產業的發展,公司通過各種途徑引進外聘專家61人。2、參與單位概況xx冶金研究院(xx冶金集團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創建于1953年,是冶金集團直屬的技術研發單位,冶金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xx省選冶新技術重點實驗室、xx省有色金屬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通過國家級實驗室認證)掛靠技術中心。2006年10月,冶金集團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中心現有固定人員180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21人;擁有博士生導師3名,正高15人、副高100余人;近兩年,到技術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的外部專家40人以上。專業涵蓋地質、采礦、選礦、冶金、環保、電子技術、金屬材料和科技
52、信息等。擁有先進儀器如PS4等離子光譜儀(ppb級)、美國LS100Q粒度分析儀、日本理學PU9000型雙光束原子吸收光譜儀、日本島津公司生產的EPMA1600掃描電子探針、日本理學3012升級型X射線衍射儀、美國流變儀器公司生產的TMA熱機械分析儀和STA同步熱分析儀等大型研究設備。冶金集團已投資2.93億,在呈貢馬金鋪高新技術開發區征地85畝,建設集團有色金屬新材料實驗研究基地,2010年2月破土動工,預計2012年可投入使用。實驗研究基地的建設覆蓋有色金屬的冶金、爐渣結構研究、工藝礦物學、選礦工藝學、金屬材料和環保等各種研究和開發,為冶金集團有色金屬材料工程化技術開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提
53、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經過整合的xx冶金研究院,融入了冶金集團股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建設發展的主流。(二)擬工程化、產業化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其水平1、大型密閉直流電弧爐生產高品質鈦渣冶煉技術該項技術將在現有生產工藝(TiO2品位大于49%鈦精礦生產TiO2含量大于85%鈦渣)穩定的基礎上,針對xx省鈦礦資源特點,開發出適用于xx省鈦精礦生產高品質鈦渣的大型全密閉直流電弧爐鈦渣冶煉技術,并對鈦渣冶煉過程中產生的CO尾氣借鑒鋼鐵行業的處理經驗,在國內首次對CO尾氣進行凈化處理并達到綜合回收利用的目的。該項技術的工程化實施不僅能提高xx省鈦資源的利用率,促進xx省鈦資源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也改變了
54、國內鈦渣冶煉CO尾氣燃燒直接排放的現狀,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的方針政策,代表國內鈦渣冶煉行業的發展方向。2、氯化法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工藝技術及設備通過消化吸收5000mm大型無篩板上排渣沸騰氯化爐生產四氯化鈦生產工藝,從而在國外技術的引進和國內技術的研究基礎上,進行集成創新,突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中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技術的主要瓶頸,通過氧化工藝中快速反應、晶型控制和除疤技術的攻關,加上與國內高等院校、資深設計單位及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的資深專家進行合作,實現最終產品與國際知名品牌杜邦R902品質相當,這對實現鈦白粉的規模化生產,提高我國鈦白粉行業的競爭力,加快我國鈦白行業的快速有序發展,打破國
55、際上對我國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的封鎖有重要意義。3、酸浸制備人造金紅石技術由于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必須使用天然金紅石、人造金紅石或85%以上品位的高鈦渣,因此我國要發展氯化法鈦白粉技術,發展人造金紅石或高鈦渣是不容置疑的。針對xx省的鈦鐵礦普遍存在鈣鎂雜質含量高的問題,xx公司通過多次技術交流,與長沙礦冶研究院、xx冶金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前期的科研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后期的技術攻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擬定的技術方案先進可行,技術方案實施風險小。4、高品質海綿鈦的生產技術海綿鈦生產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其生產工藝流程中每個環節都有“排泄物”生成。只有具備全流程工藝才可能
56、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實現“排泄物”的資源化利用。xx公司引進吸收烏克蘭全流程海綿鈦生產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采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還原蒸餾法,整條生產線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全封閉式生產,污染排放接近零排放標準。該項技術對高品質海綿鈦的生產工藝及裝備進行了集成創新,掌握優化的生產工藝參數,獲得優良的技術經濟指標,產出高品質的海綿鈦。技術的工程化實施將緩和我國高品質海綿鈦的供需矛盾,對提升我國航空航天、軍事工業優質原材料的保證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三)與工程中心建設相關的現有基礎條件申報單位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為省屬國有控股企業。2006年2月7日xx公司控股公司xx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
57、司與楚雄州人民政府正式簽定了關于建設鈦產業基地的協議,標志著xx公司鈦產業建設全面啟動,發展至今xx公司在鈦行業領域已經具備了多方面的優勢。 1、研發場所及設備xx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研發投入,目前公司已成立工程研究中心負責公司相關技術的研發,公司目前具有較為完備的實驗及檢測場所。另外,中心充分利用各生產基地以及冶金集團(參與單位-xx冶金研究院)各種軟硬件條件開展工作,已逐步建立起了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和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研發設備原值在3000萬元以上,專職科技人員45人。(1)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主要針對高鈦渣冶煉過程中的原料、工藝過程等相關問題
58、,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跟蹤和開發前沿的鈦原料生產技術。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完成了“大型密閉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和“風化鈦砂礦選礦廠生產工藝優化研究”兩個項目的研發和工程化應用。目前正在開展的研發工作主要包括: “大型密閉直流爐冶煉酸溶鈦渣生產工藝開發與應用”。該平臺部分研發設備如表3-1所示。表3-1 高品富鈦料研發平臺部分研發設備情況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用途1研磨系統LM13.2SP用于沸騰氯化渣生產工藝技術研究2高溫流化床GLW3800用于直流爐冶煉工藝技術研究(2)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主要針對氯化法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相關工藝技術問題提出研究解決方案并進行
59、研究,并最終實現工程化應用。目前主要進行“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工藝及裝備研發”、“氯化法鈦白新型氧化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究開發”、“優質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發及先進的三廢處理技術研發”等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工作。該平臺部分研發設備如表3-2所示。表3-2 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研發設備情況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用途1隔膜壓濾機過濾面積:410m3用于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究2水力旋流分離器RWS105X型用于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究3砂磨機容積:530L用于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究4三氯化鋁發生器外徑:2000,高5300用于氧化工藝技術研究(3)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主要針對海綿鈦生產過程中相關工藝技術問題提出研究解決方案并進行
60、研究,并最終實現工程化應用。目前重點開展的產業化研究項目包括:“大熔爐熔鹽氯化法生產TiCl4的關鍵技術研發”、“TiCl4的鋁粉除釩關鍵技術研發”和“大型鎂法還原-蒸餾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發”。該平臺部分研發設備如表3-3所示。表3-3 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研發設備情況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用途1還原反應器內徑:1800,高:4450mm用于鎂還原四氯化鈦制取海綿鈦過程中,對還原溫度、壓力,鎂加入量等參數的研究2蒸餾爐內徑:1800,容積:10.5m3用于分離氯化鎂與海綿鈦過程中,溫度、壓力等參數的研究3破碎系統盤式粗破碎機:Q=3.0t/小時盤式中破碎機:Q=3.3t/小時 盤式細破碎機:Q=3.
61、0t/小時用于破碎工藝對海綿鈦產品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4)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針對行業生產過程中節能降耗的相關技術進行研究,開發節能降耗相關關鍵技術,并最終實現工程化應用。目前主要進行“還原蒸餾爐新型加熱方式的研發”和“電爐鈦渣冶煉中的CO尾氣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發”。該平臺部分研發設備如表3-4所示。表3-4 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部分設備情況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用途1高溫蒸餾爐 ZL-1600 用于蒸餾爐加熱方式的研發 2探頭式激光氣體在線分析儀 LGA-4100 用于煙氣回收處理技術研發3 煙氣系統B11 用于煙氣回收處理技術研發2、承擔科技研發項目情況以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為平臺
62、承擔了大量科技計劃項目,其中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1項(包括國家科技部4項,國家發改委2項,省科技廳4項,省工信委1項)。(1)國家發改委“高功率大型全密閉直流電弧爐鈦鐵礦高效富集熔煉高技術產業示范工程項目”針對xx鈦鐵精礦的特點,與南非貝特曼公司聯合研發直流爐鈦渣冶煉關鍵工藝技術(包括鈦鐵礦選礦工藝研究、直流爐鈦鐵礦冶煉工藝研究、鈦鐵礦預熱工藝研究及冶煉煙氣綜合利用研究),借助瑞典、德國等國著名研究機構的試驗平臺,開發出了適于xx鈦精礦的直流電弧爐冶煉工藝技術,項目合作中外雙方共同擁有直流電弧爐鈦渣熔煉工藝技術的知識產權,中方有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和轉讓該工藝技術。并且研究成果已完成
63、產業化建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突破了國外對我國大型密閉電弧爐鈦渣冶煉的技術封鎖,建成了亞洲第一條采用30MVA密閉直流爐的80kt/a鈦渣生產線,實現中空電極連續加料,階段出料的高品位鈦渣生產。爐子煙氣經過凈化處理并綜合利用,改變了我國鈦渣冶煉工藝技術水平落后、環境污染大的現狀,實現了我國鈦渣冶煉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擴大了我國在世界鈦產業的影響力。(2)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高鈦渣氯化法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產業鏈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在引進吸收德國鈦康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的基礎上,聯合國內科研院所進行集成創新。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大型(5000)上排渣無篩板沸騰氯化
64、工藝,具有連續化生產、自動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高、排出廢物少、氯氣循環利用和三廢污染少等優點;采用先進的二級冷凝,溫度控制較精確,提高了四氯化鈦氣體的冷凝效果;采用先進的三廢處理技術,實現了廢物的綜合利用。 (3)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高品質海綿鈦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烏克蘭技術的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研究。項目針對我國西南地區鈦礦普遍鈣鎂含量比較高的特點,采用熔巖氯化工藝;采用國內領先的鋁粉除釩技術,具有鈦回收率高、精四氯化鈦產品品質好、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三廢量小、生產條件好同時不在四氯化鈦中添加碳雜質等優點;采用“I型”半聯合還原蒸餾工藝,單爐產能達到7.5噸,海綿鈦質量好。(4)國家科技
65、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項目“氯化法鈦白粉包膜技術創新研究”,對目前鈦白粉包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及研究,通過對分散、砂磨及分級、包膜、壓濾洗滌、干燥、氣流粉碎及冷卻等工藝技術逐項進行攻關,逐一解決包膜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得出穩定、可靠的無機及有機包膜工藝路線,包膜后產品與國際通用的R902品質相當,并產業化應用。表3-5近年承擔國家、地方科技計劃項目及實施情況序號科技計劃項目名稱立項年度計劃編號級別執行情況1氯化法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究20092009GJF30022國家科技部產業化實施2優質鈦白粉包膜技術的創新研究20092009AC008xx省科技廳產業化實施3海綿鈦生產中還原蒸餾工藝技術
66、研究2009昆科計09G020002xx市科技局產業化實施4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60kt/a氯化法鈦白粉項目2008云發改投資【2009】1344號國家發改委產業化實施5高功率大型全密閉直流電弧爐鈦鐵礦高效富集熔煉高技術產業示范工程項目2009云發改高技【2010】429號國家發改委產業化實施6大型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的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研究20062006GH03xx省科技廳已驗收7高鈦渣氯化法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發2010S2011ZI0287國家科技部產業化實施8高品質海綿鈦生產關鍵技術研發20102010GI0002國家科技部產業化實施9氯化法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究2009昆
67、科計08H130201xx市科技局產業化實施10大型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關鍵技術的研究20072007DFA71409國家科技部已驗收11大型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關鍵技術的研究2007昆科計字07G040105xx市科技局已驗收12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氯化法鈦白粉開發項目2009西政復【2010】214號西山區經委產業化實施13氯化法鈦白粉生產關鍵技術2009云工信技創【2010】43號xx省工信委產業化實施14微波深度干燥鈦冶金原料生產線關鍵技術的開發20102009AD002xx省科技廳產業化實施15大型密閉直流爐冶煉酸渣生產工藝研發與產業化應用2011科技創新強省計劃工業【2011】05
68、號xx省工信委產業化實施3、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情況近幾年,公司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要務,在自主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方面碩果累累。知識產權方面:累計申請專利22件,其中發明專利13件;累計獲授權專利10件,其中發明專利5件。成果轉化方面:實現重大成果轉化兩項,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效地推動企業的產業發展,提升了企業在行業領域內的技術地位。表3-6 專利情況表序號類別名稱授權情況專利號1發明專利一種微波干燥氯化鈉的方法已授權ZL200910094435.62發明專利一種微波干燥高鈦渣的方法已授權ZL200910094437.53發明專利一種微波干燥石油焦的方法已授權ZL200910
69、094436.64實用新型袋裝金屬粉開袋卸料裝置已授權ZL201120044221.05發明專利新型鈦合金產品、熔煉方法及熱處理工藝已授權ZL200610011076.X6發明專利一種用電爐鈦渣制備富鈦料的方法已授權ZL200510048754.57實用新型一種鈦鐵礦粉流化床干燥系統已授權201120429696.18實用新型一種直流密閉電弧爐連續冶煉鈦渣精確給料的裝置已授權201120429670.79實用新型一種密閉電爐高鈦渣生產中渣、鐵液位測量的裝已授權201120429638.910實用新型一種密閉直流爐鈦渣冶煉氮氣吹掃裝置已授權201120429398.211發明專利一種鈦鐵礦粉流化
70、床干燥方法201110342583.212發明專利一種直流密閉電弧爐連續冶煉鈦渣精確給料的方法及裝置201110342570.513發明專利一種密閉電爐高鈦渣生產中渣、鐵液位測量的方法201110342465.114發明專利一種直流電弧爐排鐵口耐火磚的更換方法201110342447.315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高鈦渣直流密閉電爐冷卻水泄露檢測的方法201110342413.416發明專利一種全密閉直流電弧爐泡沫渣檢測的方法201110342414.917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海綿鈦生產用氯化鎂下排式排放裝置201210066648.X18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海綿鈦生產用氯化鎂下排式排放裝置201220095
71、226.019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海綿鈦生產的氬氣凈化裝置201210066643.720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海綿鈦生產的氬氣凈化裝置201220095232.621實用新型一種鎂還原法制取海綿鈦的反應器201220095234.522實用新型海綿鈦生產中的真空蒸餾爐爐氣過濾裝置201220095229.4表3-7 近兩年科研成果轉化情況表序號新產品/新技術名稱完成時間技術水平2011年新增利稅(萬元)1大型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的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研究2010年國際先進1359.992風化鈦砂礦選礦廠生產工藝優化研究2012年國內領先750綜上項目承擔、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情況所述,xxxx公司在行業內具有
72、國內領先的研究開發能力和水平,研究成果技術水平高,而且其研發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廣轉化應用前景,并能面向行業提供有效技術服務。4、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和開展國際、國內科技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實踐能力以科技項目為紐帶,xx公司與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公司與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結合的長期合作關系。目前,在實施的產、學、研項目包括:與xx大學開展的氯化鈦白包膜技術研究,與長沙礦冶研究院開展的酸浸制備人造金紅石技術研究,與xx理工大學、四川大學合作開展的微波干燥高鈦渣、石油焦、氯化鈉的技術研究等。xx公司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基礎設施和高層次人
73、才,堅持走產學研合作的道路。隨著公司鈦產業的不斷發展,公司與高校院所的合作還將不斷加強和緊密。對外合作交流方面,xx公司依托與南非貝特曼、烏克蘭鈦院及德國鈦康公司的技術交流合作平臺,充分帶動企業員工積極創新,努力提高公司員工技術水平,多次派出項目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前往南非、烏克蘭和德國進行技術交流,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提高了員工的業務水準,為以后公司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科研開發隊伍和管理隊伍為滿足產業建設的需要,搭建一個開放的合作平臺,中心一方面吸納多領域內的專家建立起了技術專家委員會;另一方面,堅持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才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74、。中心定員合理,人員總計6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工程研究中心總人數的85%以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大于70%;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75%以上。四、主要任務與目標(一)工程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1、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及再創新與自主研發相結合,實現鈦渣及海綿鈦的冶煉技術、氯化鈦白的化工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在國際上處于一流地位。2、通過構建平臺、創造條件、激活機制,多渠道引進人才及培育人才,使該工程研究中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鈦資源深加工人才聚集地和發散地。3、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提升,在xx公司在建或已建成的鈦渣、海綿鈦、氯化鈦白產業化高新示范生產線成功運營的基礎上,推動xx省乃
75、至全國鈦資源深加工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及規模化。(二)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務1、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結合xx公司現有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產業未來發展方向,開展以下幾個高新技術領域內的技術研究開發工作。(1)密閉直流電弧爐冶煉鈦渣關鍵工藝技術研發;(2)酸浸制備人造金紅石關鍵工藝技術研發;(3)氯化法鈦白粉關鍵工藝技術研發;(4)航空級海綿鈦生產關鍵工藝技術研究發。2、搭建鈦資源深加工人才培養平臺,通過工程化技術的開發實施培養鍛煉出一批掌握鈦資源深加工核心技術的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3、完善以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企業核心
76、競爭能力的提高。(三)工程中心的發展戰略與經營思路1、工程中心的發展戰略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的發展戰略結構布局如圖4-1所示。開展鈦資源開發技術提升、提高資源利用率及鈦冶金前沿技術的研發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人才主要針對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問題及鈦白粉的后續處理進行研發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新工藝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新技術針對海綿鈦品質提升的技術進行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針對本行業生產中節能降耗的相關技術進行研究圖4-1 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的發展戰略結構布局圖2、工程中心的經營思路工程研究中心的總體經營思路如圖4-2所示任務工程化和產業化指導方針:面向行業需求引領行業發展運行機制
77、:行業目標開放創新科學評價效益優先產業技術人才技術研究人才碩士、工程師等新產品工程設計基礎理論新技術新裝備人才創新性成果國家及地區的重大需求行業重大需求材料等相關學科基礎研究成果國內外新技術先進思路及成果國內外節能減排先進思路及成果采選冶技術提升和應用鈦系產品深加工裝備水平提升凝聚和培養行業創新技術人才關鍵裝備設計開發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共性技術研究高水平人才培養檢測與試驗驗證前瞻性技術孵化器功能圖4-2 工程研究中心的總體經營思路(四)工程中心的近期和中長期目標1、近期目標 完善工程中心的硬件配置,通過構建平臺,多渠道引進及培養人才,形成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并開展相
78、關技術攻關和工程化應用。承擔23項有影響力的重大科研項目,獲得科研成果2項,在國內外公開刊物發表文章5篇,申請專利3項。(1)近期研發內容大型密閉直流爐冶煉酸溶鈦渣生產工藝開發與應用按照國家的硫酸法鈦白生產產業政策的要求,酸溶鈦渣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為了充分發揮大型密閉直流爐工藝、設備優勢,需要進行大型密直流爐冶煉酸溶鈦渣生產工藝研發。在現有生產氯化渣工藝的基礎上,完成鈦渣酸溶性和生產工藝參數的關聯性研究,從而確定生產兩種產品適宜的熔煉控制工藝參數,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鈦渣生產工藝軟件包系統,在直流爐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根據市場需求,實現不同產品生產方式的快速切換。要求最終產品質量能夠滿足國
79、內外市場的需求,酸溶渣含TiO2 7682%,酸解率不低于92,鈦渣中的金紅石相控制在3%以內,原料消耗為1.9噸鈦精礦/噸鈦渣,0.220.24噸無煙煤/噸鈦渣,811公斤石墨電極/噸鈦渣;TiO2冶煉回收率大于96%,同時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產品質量控制標準及控制體系,為我國電爐生產酸溶鈦渣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工藝及裝備的研究開發目前國內的大型沸騰氯化爐直徑均較小,最大的僅達到2600mm,單爐產能低,且都為下部定期排渣,造成原料損耗加大,加上國內多為爐內有篩板型,反應過程中容易造成物料粘結在篩板上,造成反應不完全,也增大了氯化爐的停機檢修風險。通過研究大型無
80、篩板沸騰氯化爐主體結構優化設計方案,研究沸騰氯化過程的主要工藝參數,并確定沸騰氯化全過程自動控制技術和研究反應產物收集關鍵工藝;開發TiCl4淋洗回收技術,開發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主體裝備,降低原料消耗,尋求并確定穩定的大型流態化氯化工藝技術參數,實施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整體提升設備產能,提高四氯化鈦實收率,降低高鈦渣、氯氣等原料和能源消耗量,使我國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此項研究將實現裝備達到5000mm的大型上排渣無篩板沸騰氯化爐,使用國際先進的上排渣技術,通過冷凝工序實現廢渣和粗TiCl4的有效分離,其設備設計、單爐產能及生產工藝均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TiCl
81、4的鋁粉除釩關鍵技術開發及工程化應用研究鋁粉除釩及配套的精制技術,由于預先制備TiCl4,蒸餾釜內反應迅速,精TiCl4質量好,低沸點物返回熔鹽爐,TiCl4回收率高,適合工業生產的需要。實現精TiCl4純度99.9%,V0.04%。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諸如TiCl4制備反應器、蒸餾釜、蒸餾塔、精餾塔、水解罐、沉降器、泥漿罐等關鍵設備,實現規模化生產并進一步推廣使用。電弧爐鈦渣冶煉中的CO尾氣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發 通過研究電弧爐鈦渣冶煉中的CO尾氣的在線凈化處理技術,將尾氣進行回收利用,以改變國內電弧爐鈦渣冶煉中產生的CO尾氣基本上采用直接燃燒排放的處理方式,對收集的CO尾氣進行綜合利用,達
82、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的。(2)平臺建設目標未來三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硬件建設主要包括:各研發平臺的硬件完善,預計硬件投資在500萬元左右。并且培養一支以冶金、化工及深加工專業為主,專業種類齊全、年齡結構合理研發隊伍,其中包括:引進碩士以上學歷技術人才至少2人,其中博士1 人;培養中級職稱以上專業研發人員10人,其中高級職稱專業研發人員2人。(3)科技創新目標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3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項,每年在國內外公開刊物發表文章5篇,被SCI、EI收錄1篇;每年申請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項,授權2項。2、中長期目標 將該工程中心建設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
83、心,形成一整套圍繞鈦資源深加工技術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為xx省乃至我國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1)中長期研發內容xx鈦鐵礦鹽酸浸出法制備人造金紅石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預氧化常壓浸出法以攀枝花鈦鐵礦(TiO2 47%左右)為原料可產出含TiO2 90%左右的人造金紅石,但此法尚未實現鹽酸的再生和循環,還存在處理母液的副流程較長等問題。加壓浸出法在加壓浸出球中直接浸出可生產出品位更高的人造金紅石,但該過程將出現粉化問題,產品細粒多,難過濾,尚未實現鹽酸的再生和循環。綜上所述,采用鹽酸浸出法生產人造金紅石,在保證原礦粒度及粒度組成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降低鈣、鎂和錳等雜質含量,得到Ti
84、O2含量較高的富鈦料的技術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來完善。為進一步降低應用于氯化鈦白的富鈦料的氧化鈣、氧化鎂含量,為鈦白生產提供更好的鈦原料,擬進行xx鈦鐵礦鹽酸浸出法制備高品質富鈦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為我國人造金紅石(富鈦料)的發展提供適合我國國情的成熟、可靠的工業技術。大熔爐熔鹽氯化法生產TiCl4的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通過對大熔爐熔鹽氯化法生產技術的研究,獲得完備的生產工藝技術參數,使產品指標達到要求,為高質量海綿鈦的生產提供保證,實現單爐產量達到120t/d,TiCl4純度98%。同時,針對現有熔鹽氯化技術的缺點進行改進,以期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氯化法鈦白粉新型氧化工藝技術及裝備的研究開發T
85、iCl4與氧氣的反應控制技術為整個氯化鈦白生產的核心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各原料氣體均需加熱到高溫,氧氣和TiCl4氣體需要從常溫兩步加熱至上千度,高溫加上高腐蝕性對各設備的要求就更加嚴格,氧氣與TiCl4氣體的反應條件和場所也十分苛刻,加上要防止初期生成的鈦白粉在反應器內“結疤”,因此對氧化反應器的設計精度要求也十分高。因此,將研究開發高加熱效率O2預熱器、TiCl4預熱器,使各加熱器滿足加熱效率需求,材質在保證加熱效果的基礎上還要做到耐高溫耐腐蝕,優化高精度氧化反應器成套設備。通過工藝研究,研制出滿足各介質加熱效率的加熱器,其材質耐高溫、耐腐蝕,并得出最佳的TiCl4、O2的噴入形式、噴入角度
86、和噴入量等參數,同時研究如何防止鈦白粉在反應器內壁結疤、以及如何控制鈦白粉快速反應、控制其晶型轉變等問題。(2)平臺建設目標將中心建立成為西南地區最大地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能夠進行從資源采選技術、鈦渣冶煉技術到海綿鈦、鈦白粉生產關鍵技術等的工程試驗及產業化推廣的研究工作。(3)科技創新目標形成一整套圍繞鈦資源深加工技術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全力促進中心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五、管理與運行機制(一)工程中心的機構設置與職責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分設不同的功能模塊(見圖5-1),定位為能夠進行從鈦礦富集技術到海綿鈦、鈦白粉生產關鍵技術的實驗開發及工程化應用的研究工作。鈦資源深加
87、工工程研究中心理事會中心主任技術委員會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綜合管理辦公室圖51 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功能模塊圖1、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主要針對高鈦渣和海綿鈦冶金過程中的原料、工藝過程等相關問題,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跟蹤和開發前沿的鈦原料技術。該平臺主要研發工作包括:“大型密閉直流爐冶煉酸溶鈦渣生產工藝開發及應用”和“xx鈦鐵礦鹽酸浸出法制備人造金紅石關鍵技術研發”。這些技術的突破將解決我國高品質富鈦料短缺的問題,能夠促進下游產品,特別是氯化法鈦白粉的發展。2、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主要針對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相關工藝技術問
88、題提出研究和解決方案并進行研究,比如前沿沸騰氯化技術跟蹤改進、粉體改性、粉體后續應用試驗等。該平臺的主要研發工作包括:“大型無篩板沸騰氯化工藝及裝備研發”、“氯化法鈦白新型氧化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發”和“優質鈦白粉包膜技術研發及先進的三廢處理技術研發”等。這些技術的解決將打破國外對我國高端鈦白粉生產技術的封鎖,促進國內鈦白粉生產技術的升級改造。3、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主要針對海綿鈦產品品質提升的研究開發,除了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工藝問題外,主要工作任務在于緊跟市場需求和國內外的前沿方向開展研究工作。該平臺主要研發工作包括:“大熔爐熔鹽氯化法生產TiCl4的關鍵技術研發”、“TiCl4的鋁粉除釩關鍵技術
89、研發”和“大型鎂法還原蒸餾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發”等。這些技術的突破,將有效的解決我國海綿鈦市場“低端過剩,高端短缺”的現狀,打破我國高端海綿鈦對國外的依賴。4、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針對本行業發展中節能降耗的相關技術進行研發,解決本行業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節能降耗技術問題。該平臺的主要研發工作包括:“還原蒸餾爐新型加熱方式的研發”和“電爐鈦渣冶煉中的CO尾氣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發”。這些技術的突破將有效降低產品的單位能耗,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5、綜合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工程中心的知識產權及成果管理、標準制定、財務、人力資源、法律以及市場營銷等工作(二)工程中心的運行機制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
90、心實行理事會下的主任負責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負責主持工程中心的日常工作、提出年度工作計劃,定期召開中心主任工作會議和項目組專家會議,制定制度以穩定工程研究中心的固定技術隊伍及促進科研人員的流動和技術的相互滲透,努力吸收和培養高層次技術研究人員,吸收有成就的人員來本工程研究中心工作,保持中心科研人員隊伍結構合理等。工程中心主任由依托單位推薦、理事會聘任,報主管部門核準,每屆任期三年,工程中心副主任由中心主任推薦,依托單位聘任,每屆任期三年,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員由工程中心主任聘任。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實行項目首席專家聘任制,中心公開招聘項目首席專家,項目首席專家根據研究工作需要和項目實際情
91、況聘任技術研究人員,其編制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核準后,相關費用由項目支付。中心主任在技術委員會的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及審定研究項目,負責科研項目的組織管理,落實科研計劃的實施和經費的管理使用。xx省鈦資源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設立技術委員會,是研究中心的技術領導機構,主要對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目標、任務、研究方向和技術發展動態提供咨詢和建議,負責決定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方向、審定研究課題、監督經費使用、協調開放事宜和成果評價,對工程研究中心的日常運行進行監督。其成員由依托單位聘任,由與本領域相關的科技、企業界的省內外專家學者組成,每屆任期三年。主管部門負責審議工程研究中心的重大事項,組織實施工程研究中心的
92、總體規劃和發展計劃,依托單位(xx公司和xx冶金研究院)負責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和運行。工程研究中心按照“面向行業重大需求,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的原則,采用“政府部門主辦、依托單位代管、中心相對獨立”的體制,實行“行業目標、開放創新、科學評價和效益優先”的運行機制。對學術團隊管理實行“人性化”的人員管理、“項目化”的工作管理、“學術化”的自身管理。采取“競爭機制與寬松環境相結合”、“學術創新與奉獻精神相結合”、“招聘、吸引優秀人才與自覺、自愿參與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具體運行機制包括:1、研發機制工程研究中心堅持運行機制企業化方針,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基礎,采取市場化運作,實現管理創新、機制創新,以
93、符合工程中心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為目標, 建立目標責任制、激勵機制、人事管理等方面有效的管理制度。(1)目標責任制在各部門中間都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部門主管實行招聘、競崗,由中心主任任命,對主任負責,各個部門都以事業部制運作,實行矩陣式管理,內部管理可以靈活多樣;以市場價格為內部轉移價格,實行各部門經濟利益與承擔責任掛鉤;各科研協作單位與工程中心也采用市場價格轉移技術和分享利潤。(2 )科研經費管理對于工程研究中心內部科研經費,由課題或項目負責人支配,節約提成,超支處罰,對于工程研究中心外部,中心從科研成果轉讓收入和產品銷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科研基金,面向全國確定研發項目,由中心進
94、行資助,中心外的研究人員研究,研究成果歸雙方共同所有,可以用此基金吸收社會資源,集中社會創造力。(3)開放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不僅依靠自己和各科研協作單位的研究開發力量,也要采取與委托方合作、聘請工程研究中心外鈦行業專家、國外專家進行研發、提供條件或資金,由中心以外的院校、企業獨立研發等多種合作形式合作。2、管理制度(1)人事管理實行全員聘任制,人才實行有序流動,內部實行競爭上崗,外部以各種形式吸引高級技術人才以不同方式參與工程研究中心。(2)激勵與待遇對于管理人員實行年薪制,按業績考核。對于技術人員:對于其研發成果在工程研究中心規模化生產的,可以給予研發人員一定的企業股份或期權,或者是按產品銷
95、售的收入以一定比例提成;對于其研發成果轉讓給其他企業的,可以按轉讓收入一定比例給予提成;對參與研究但不是主要負責人的,給予工資性報酬和獎金報酬,對于沒有研發成果的,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調離技術研發崗位。對于中心外專家切實參與中心,并完全為中心服務的,按內部職工待遇;提供咨詢服務的,給予津貼或咨詢費。(3)項目管理機制嚴格實行項目招投標制,建立對項目科學規范的立項、招投標、實施、驗收和后評估制度。(三)中心主要負責人情況1、劉建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博士,1993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化學專業,2001年7月獲清華大學材料專業碩士學位,2005年9月獲xx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博士學位,2003
96、年于清華大學新型材料產業化和市場工作培訓班結業,2005年7月于xx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研修班結業, 1994年至2004年任xx貴金屬研究所科研開發支部黨支部書記,2001年3月至2006年4月任xx貴金屬研究所無機材料研究室主任,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任上海銥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目前出任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始終致力于公司目前在建項目(8萬噸/年高鈦渣項目、6萬噸/年鈦白粉項目、1萬噸/年海綿鈦項目)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劉建良同志研究工作重點為材料加工方向,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及科研組織能力、市場開發能力;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財政部產業技術
97、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高純氧化鋁先進制備技術產業化”,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基金項目“短流程、低成本清潔行高純氧化鋁生產新工藝”,xx省校合作項目“高純氧化鋁制備新方法及其應用開發”,xx省校合作項目“多功能復合粉體的應用開發”,xx省專項資金項目技術創新項目“熒光粉專用高純氧化鋁工程化技術研究”,xx省技術創新項目“多功能精細氧化物材料應用開發研究及相關技術創新”,xx省專項資金項目“超細穩定態氧化鋯份體的研究開發”,xx省經貿委技術改造項目“高純超細粉體產業化”,此外,作為主要承擔者承擔一項省專項資金項目,完成國家重點軍工項目兩項,xx省“九五”攻關項目兩項,省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基金面上項目
98、三項。截止目前為止,劉建良同志已公開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三等獎五項,獲發明專利六項,2002年被評為“xx省技術創新人才”,2003年被評為“xx省省院省校合作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xx省有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2011年被評為冶金集團“十一五科技創新標兵”。2、汪云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博士,1998年獲xx理工大學碩士學位,1998年至2000年于攀鋼鈦業公司科技處工作,2000年至2003年任攀鋼鈦業公司研發中心室主任,2004年至2006年于貴研鉑業股份公司工作,2007年獲xx理工大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2012年任xx貴金屬研究所
99、室主任、首席研究員,目前出任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公司“大型直流電弧爐鈦渣冶煉技術”、“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和“全流程海綿鈦生產技術”等引進技術的集成創新及公司研發平臺的建設工作。汪云華同志具有很強的研發團隊建設及科研創新能力,自2004年以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開展了包括973計劃、國家級省院所專項、省條件平臺建設、強省計劃、橫向項目等十余項。發表論文十九篇,六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申請專利十一項,其中八項為第一發明人。2006年5月,為了適應研究所及貴研鉑業的發展,授命重建冶金研究室,形成了13人的研發團隊。目前該研發團隊具備了從事貴金屬、有色金屬提
100、取冶金的研發能力。同時為了搭建研發平臺,以項目為依托,在高新區建成了投資額度達1350萬元、裝備完善、國內一流的稀貴金屬冶金實驗室。在玉溪市易門縣采用先進的冶金共性技術建成了投資額度達4000萬元,具有一定規模的中試冶金基地,該中試基地在2008年被省科技廳授牌為xx省稀貴金屬冶金新技術研發實驗基地。目前兩個實驗研究基地均已投入使用,完成了或正在開展一些重大技術攻關。3、鄒捷,工程研究中心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負責人,工程師,1987年畢業于xx工學院,1987年8月至1999年7月期間,先后擔任原xx冶煉廠四分廠技術員、五分廠副主任、安技處副處長、技開處副處長等職務,1999年8月至今就職于x
101、x公司,現任xx公司武定鈦業分公司副總經理。4、楊光燦,工程研究中心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負責人,四川富順人,1973年11月生,1977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工程師,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在原xx冶煉廠三分廠工作,2002年3月至2002年9月在xx公司擔任技術員,2003年3月至2002年9月在xx公司任機修分廠主任工程師,2002年10月至2005年3月在xx公司機動分廠擔任副廠長,2005年至2007年9月在xx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7年9月至今,先后擔任xx超拓鈦業有限公司海綿鈦項目前期負責人,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鈦產業項目指揮部設備處處長,祿豐鈦業分公司副總
102、工程師兼動力廠廠長,xxxx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動力廠廠長、鈦白粉廠廠長,現任xx公司鈦白粉廠廠長。5、李保金,工程研究中心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負責人,工程師,1990年7月至1992年7月在原xx冶煉廠一分廠工作,期間參與了反射爐分離鉛銻的工作,1992年7月至1997年7月在原xx冶煉廠二分廠工作期間,參與了鉛銻錫合金、鉛錫合金、鉛銀合金的技術研發及規模化生產工作,1997年7月至2006年7月,在xx公司生產技術部工作,其間參與了艾薩爐鉛渣鼓風爐探索冶煉、鉛電解大極板低電流密度生產、反射爐冶煉鉛浮渣、轉爐冶煉鉛浮渣的技術攻關工作,參與了鉛鈣合金技術研發及規模化生產工作,2006年7月至今在x
103、x公司海綿鈦項目工作,其間參與了引進海綿鈦主工藝技術、國內配套的輔助工藝技術的方案選擇工作,參與了外方工藝技術合同的談判及執行工作,參與了項目建設中海綿鈦工藝及設備技術參數的研究及確定工作,參與了微波深度干燥生產物料技術研發工作等工作,現任海綿鈦廠廠長。6、楊春旺,工程研究中心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負責人,工程師,1994年畢業于xx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在原xx冶煉廠任設備技術員,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在xx公司三分廠工作,2005年9月至2012年6月任xx公司武定鈦業分公司副經理,期間參與了高鈦渣項目的引進消耗吸收工作,2012年6月至今任xx公司祿
104、豐鈦業分公司動力廠廠長。(四)工程中心主要研發人員簡況1、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況見表5-1。表5-1 高品質富鈦料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況年齡所學專業研發方向職稱49機械冶金高工56化工選礦正高工49工業電氣冶金高工43材料學冶金高工47冶金冶金工程師42化學分析礦物學高工28冶金冶金工程師30材料學冶金工程師2、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況見表5-2。表5-2 氯化法鈦白粉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況年齡所學專業研發方向職稱41材料材料正高工48材料化工高工43化工化工高工39化工化工工程師61化工化工高工30化學化工工程師30應用化學化工工程師29環境科學化工工程師3、高
105、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介見表5-3.表5-3 高品質海綿鈦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介年齡所學專業研發方向職稱40冶金冶金高工50冶金冶金教授47機械冶金高工42冶金冶金工程師31材料材料工程師63冶金冶金高工38材料材料高工28化學工程冶金助理工程師30應用化學化工助理工程師4、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介見表5-4表5-4 節能降耗相關技術研發平臺主要研發人員簡介年齡所學專業研發方向職稱52材料材料正高工46機械設備高工41冶金冶金工程師39自動化冶金工程師27機械材料助理工程師26化工化工助理工程師六、經濟和社會效益初步分析(一)經濟效益分析我省是鈦資源大省,但長期以來
106、,資源開發主要以附加值較低的初級產品為主,資源優勢并未轉變為經濟優勢。中心的建設旨在開展鈦產品的研發,包括全流程高品質海綿鈦、氯化法鈦白粉及其原料等等,尤其是氯化法鈦白粉的研究,將打破國際上對我國的技術封鎖,產品將填補國內高端鈦白市場的空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二)社會效益分析目前我省鈦資源深加工生產研究開發的科研、裝備水平還較低,缺乏深加工產品的研究,限制了科研水平的提高,一些新技術缺乏深入的研究手段。因此,中心的建立將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機制和環境的形成,快速提高我省鈦產品領域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鈦工業科研基礎條件建設,支撐行業的發展,使我省鈦產業形成采選、海綿鈦、氯化法鈦白粉加工產業鏈,建成大型鈦資源深加工生產基地,將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技術優勢。七、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無八、附件附件一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附件二 工程中心章程附件三 前期科技成果證明文件附件四 其他配套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