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3頁).doc

  • 資源ID:584849       資源大小:529.50KB        全文頁數:3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3頁).doc

1、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第二批應急項目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大段序號229、分段序號728)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 錄0 概述30.1 任務由來30.2主要的目的與任務30.3可行性研究編制依據及編制情況30.3.1編制依據30.3.2編制情況40.4工程特征表41項目的必要性與緊迫性41.1庫岸災情評價41.1.1庫岸分布位置、規模、范圍41.1.2主要危及對象51.1.3庫岸破壞造成的損失估算51.2項目的必要性與緊迫性52地理地質環境62.1地理環境62.1.1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交通狀況62.1.2氣象62.1.3 水文72.1.4社會經濟狀況72.2地質環境72.2.1區域地質環

2、境72.2.2工程地質條件83庫岸基本特征及穩定性分析103.1庫岸基本特征103.1.1庫岸分布特征103.1.2庫岸體規模103.1.3庫岸的物質組成與結構103.1.4庫岸區水文地質條件103.1.5主要變形特征113.1.6影響庫岸穩定性的主要因素123.2庫岸穩定性分析及評價123.2.1庫岸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分析評價123.2.2計算剖面的確定133.2.3計算參數的選取133.2.4穩定性計算143.2.5敏感性分析163.2.6主要結論174庫岸防治工程技術方案及方案比選174.1 等級劃分、設計荷載組合、參數與設計標準174.1.1等級劃分174.1.2設計荷載組合174.1

3、.3設計基本參數184.1.4 設計標準184.1.5 設計依據與參考規范194.2防治技術方案的設計194.2.1 防治技術方案設計194.2.2 分項工程設計194.3方案比選204.4推薦方案設計205工程監測設計方案215.1監測工作的任務和目的215.2監測設計方案主要技術依據及原則215.2.1 監測設計的依據215.2.2 監測設計的原則215.3監測工作現狀225.4監測工作方案225.4.1監測工作布置225.4.2 監測工作技術設計225.4.3 人員、儀器設備的配置245.4.4 監測工作量246項目施工組織設計256.1施工條件256.1.1 交通條件256.1.2 氣

4、候條件256.1.3 水電供應256.1.4 占地拆遷256.2天然建筑材料256.3施工交通及施工總布置圖256.4施工方法及施工機械基本要求266.5施工順序及進度計劃267工程管理267.1 管理機構267.2 工程管理278環境影響評價279投資估算289.1編制原則及依據289.2基礎單價、工程單價289.3工程費用估算289.4獨立費用及預備費299.4.1獨立費用299.4.2 預備費309.5工程投資估算總表3010經濟分析和社會評價3011存在問題和建議3111.1 存在的主要問題3111.2 結論及建議31附件: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

5、性研究階段方案一工程布置平面圖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性研究階段方案二工程布置平面圖 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性研究階段方案一工程布置剖面圖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性研究階段方案二工程布置剖面圖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性研究防治工程結構圖 0 概述0.1 任務由來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問題一直以來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和重慶市、湖北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隨著三峽工程建設的進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得以全面開展,按照國家部署和三峽工程下階段的蓄水要求,在總結利用

6、前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第二批應急項目于今年展開。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是經國家批準實施的三期地質災害防治非應急項目之一,治理總表序號229。為了進一步落實研究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國閱200596號),重慶市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與三峽地防發20071號文件和第十四次會議紀要要求,搞好三期地質災害非應急項目防治工作。xx受重慶市北碚區地質環境監測站委托,承接了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務。在查明庫岸變形破壞特征、分布范圍、穩定性和危害性及庫岸成因機制的基礎上,我單位于2007年12月10日開始開展可研工作。0.2

7、主要的目的與任務可研的目的是為了論證庫岸防治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不利工況下,能夠確保庫岸整體穩定,防止產生大規模塌岸破壞,保障變形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可研的主要任務是比選多個技術成熟、安全可靠、施工便捷、經濟合理的治理工程方案,推薦庫岸治理技術方案;估算治理工程投資;按照三峽庫區崩塌庫岸和塌岸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技術要求編制可研報告,為初設提供依據。0.3可行性研究編制依據及編制情況0.3.1編制依據(1)可研編制的主要政策依據有:研究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國閱200596號)(2)主要地質依據為: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非應急項目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

8、治理總表序號:229)(分段序號728)可行性研究階段地質勘查報告(江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2007.11)。(3)設計主要技術依據有: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技術要求;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DB50/330-2002); 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10025-2001); 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規范(DB50/5029-2004)重慶市地方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0.3.2編制情況可研在勘查報告的基礎上,對庫岸防

9、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行了論述,分析了庫岸形態結構特征及變形破壞情況,對各種誘發因素條件下的庫岸穩定性進行了驗算,從而進一步優化治理工程措施。然后根據庫岸穩定性及推力大小,結合庫岸形態特征、地形地貌條件擬定了治理方案。可研對提出的治理方案進行了投資估算,通過技術、經濟、施工條件及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論證,最后選定推薦方案。于2008年1月31日提交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非應急項目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治理總表序號:229)(分段序號728)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0.4工程特征表1回填+護坡位置回填至194m高程線附近氣象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潮濕,雨量豐沛,雨熱同步,多伏旱

10、、多秋雨,少霜雪. 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1mm。水文地質松散堆積層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區內沖溝發育,地表水經沖溝排泄匯入嘉陵江。工程地質區內主要出露第四系(Q4)和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地層,剪出口位于溝渠內,采取措施回填+漿砌塊石擋墻+漿砌塊石腳墻+干砌塊石護坡工程量回填方量為6378m3擋墻長度為34m、腳墻長度為11m,護坡面積為2617m2。工程投資17249萬元優劣性容易施工,改善環境,場地可進行建設利用2樁板墻位置坡體上部200高程線附近氣象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潮濕,雨量豐沛,雨熱同步,多伏旱、多秋雨,少霜雪. 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1mm。水文地質松散堆

11、積層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區內沖溝發育,地表水經沖溝排泄匯入嘉陵江。工程地質區內主要出露第四系(Q4)和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地層,基巖埋藏深度淺。采取措施在庫岸上部采取抗滑樁+擋土板進行支護工程量1.5*2*9.5m方樁19根、0.35*8.5*6m混凝土板18塊、腳墻長度為11m,護坡面積為2452m2。工程投資16180萬元優劣性緊鄰建筑,開挖可能引起坡體失穩,威脅已有建筑及施工安全1項目的必要性與緊迫性1.1庫岸災情評價1.1.1庫岸分布位置、規模、范圍杜家街張家沱庫岸位于北碚城區嘉陵江右岸,其西起張家沱,東至杜家街,全長820m(照片0.2-1)。治理總表序號229,分為兩段,

12、分段序號728、729,本次勘查前調查將728段分為兩個亞段:728-1段、728-2段。通過調查,按重慶市三峽地防辦技術要求,將728-2、729段劃為類;728-1劃為類,進入本次可行性研究階段。728-1亞段又可進一步將細分為兩個小段:728-1-1、728-1-2,分段點座標X:3303181.5,Y:35637971.4。728-1-1段為巖質岸坡,長70m,相對高度1520m。岸坡坡向140,坡度1530,局部可達60以上。該段目前處于穩定狀態。728-1-2段為土質岸坡,長120m,相對高度1015m。岸坡坡向130,坡度1530,局部可達40以上。1.1.2主要危及對象728-

13、1-1段預測塌岸寬度14.4m,塌岸較強烈。但該段岸坡為巖質岸坡,岸坡中上部基巖出露,危害相對較小,可以不進行防治。728-1-2段預測塌岸寬度30.0m,塌岸較強烈,坡頂存在局部坍塌失穩的可能性。岸坡頂部為張家沱居民,危害居民9戶及教委住宅樓,126人,房屋面積2430.52m2,預計經濟損失約600萬元。根據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要求(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工作指揮部,2004.12),確定該庫岸段防治工程等級為級。庫岸危害程度等級劃分表表1-1級別危害對象縣級和縣級以上遷建城市()主要遷建集鎮、省道和國道、橋梁移民遷建居民點、一般工礦企業受災對象和損失危害人數(人)危

14、害人數(人)200020003001000010000200020002000300100001000020002000() 注:“”表示本次庫岸所符合的條件。杜家街-張家沱庫岸范圍危害居民9戶及教委住宅樓,126人,房屋面積2430.52m2,預計經濟損失約600萬元。因此確定該庫岸的防治工程等級為級。4.1.2設計荷載組合自重:在地下水位線以上取天然容重,地下水位線以下取飽和容重,。地表荷載:庫岸區中后部建筑區建筑加載按15kN/m/層考慮。洪水:庫岸區地處長江暴雨中心帶,雨季長,雨型多為大到暴雨,雨水所造成的洪水水位升降,滲入滑體的土層中,使地下水位抬升、土體飽水、抗剪強度降低,促使變形

15、加劇。4.1.3設計基本參數庫岸防治工程設計參數主要為剩余下滑力驗算參數和承載力設計參數。(1)庫岸剩余下滑力驗算參數根據前期勘查試驗資料,庫岸剩余下滑力驗算參數取值如下:人工填土天然重度取19.5kN/m3,飽和重度取20.5kN/m3;粉土天然重度19.0kN/m3,飽和重度19.5kN/m3;粉質粘土根據室內試驗選取,天然重度19.0kN/m3,飽和重度19.7kN/m3;軟弱面抗剪強度參數c取17KPa,j值取10。(2)承載力設計參數據勘察報告,本次設計所采用巖土設計參數取值見表4.2和表4.3。巖土體巖土設計參數值 表4.2名稱天然重度KN/m3飽和重度KN/m3抗剪強度地基承載力

16、特征值(KPa)擋墻對基底摩擦系數地基土抗力系數比例系數(MN/m4)c(Mpa)(。)人工填土19.520.590粉 土1919.5901.8粉質粘土19.0119.81400.32滑帶土1710巖土體巖土設計參數值 表4.3名稱天然重度KN/m1抗壓強度(MPa)軟化系數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地基橫向彈性抗力系數(MN/m3)基底摩擦系數天然飽和中風化泥巖256.413.80.6470030.4中風化砂巖2521.4717.10.7200050.5(3)氣象庫岸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1mm,年最大降雨量1407.6mm,月最大降雨量358.4mm,日最大降雨量1

17、06.7mm,降雨量多集中在510月。1998年8月2日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約在160mm。(4)地震庫岸區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計算時不考慮地震力的影響。4.1.4 設計標準根據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技術要求中防治工程等級劃分標準,確定庫岸防治工程等級為級。(1)抗滑工程設計工況:自重+地表荷載+50年一遇洪水位206.01m+10年一遇暴雨(q全)。抗滑工程抗滑穩定安全系數Ks=1.15;11剖面穩定性計算結果穩定系數大于1.15,處于穩定狀態,擬布支擋工程處無剩余下滑推力,擋土墻設置只考慮墻后土壓力影響。(2)設計暴雨強度根據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CJT5092),地表排水

18、工程設計降雨標準,采用暴雨重現期和降雨歷時計算確定設計暴雨強度。暴雨重現期在設計工況下為10年一遇,設計降雨歷時與坡面徑流、形成穩定徑流所需的時間以及入溝水流的流行時間有關。據水文計算,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地質災害防治區排水溝的降雨歷時在3060分鐘之間。地表排水工程的降雨歷時標準采用60分鐘。由暴雨重現期和降雨歷時標準確定設計暴雨強度為50mm/h。4.1.5 設計依據與參考規范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技術要求;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DB50/330-2002); 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10025-2001); 堤防工程設計規范

19、(GB50286-98);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規范(DB50/5029-2004)重慶市地方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1)。4.2防治技術方案的設計4.2.1 防治技術方案設計 由于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坡頂為一居民區,防治區距離居民區較近,開挖斷面不宜過大,且塌岸線埋置較深,施工區場地交通條件較差,所有施工材料均需人工二次轉運,可見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可采用方案為“回填壓腳+塊石護坡”與“抗滑樁+擋土板”措施。4.2.2 分項工程設計(一)回填壓腳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技術方案為 “回填壓腳+塊石護坡”的綜合防治

20、方案。據穩定性及推力校核,杜家街-張家沱庫岸1-1剖面處于穩定狀態,為一侵蝕-剝蝕型庫岸,下部再造線較淺,故在坡腳182.5m高程設置一腳墻, 墻身高: 3.000(m),墻頂寬: 1.000(m),面坡傾斜坡度: 1:0.300,背坡直立,采用M10漿砌塊石砌筑,坡體采用干砌塊石護坡防止庫水對岸坡的沖刷。回填區與侵蝕-剝蝕型庫岸區之間由于坡度較緩,回填方量較大,故采用擋墻+護坡方案進行治理, 墻身高: 6.000(m),墻頂寬: 1.430(m),面坡傾斜坡度: 1:0.300,背坡傾斜坡度: 1:0.100,采用M10漿砌塊石砌筑,坡體采用干砌塊石護坡對坡體進行防治。2-2剖面剪出口處單寬

21、剩余下滑推力90.10KN /m,推力較小,滑體相對較薄,剪出口位于溝口內,且溝渠內流水量很小,主要為當地居民及生活廢水,上游無其他水源,可在庫岸前緣溝渠內鋪設2000 C30鋼筋混凝土涵管以排泄溝渠內生活廢水,并按1:10坡度進行回填,回填至194m(吳淞高程)高程線。在回填區前緣布置一腳墻;坡體按1:2放坡處理,采用干砌塊石護坡防止庫水對岸坡的沖刷。 (二)樁板墻支擋工程2-2剖面剪出口處單寬剩余下滑推力90.10KN /m,推力較小,滑體相對較薄,在庫岸后緣200m(吳淞高程)水位線附近布置抗滑樁+擋土板對庫岸居民及保護對象進行圍護。 抗滑樁布設:在庫岸后緣200m(吳淞高程)水位線附近

22、布設抗滑樁+擋土板防治庫岸的滑塌。根據庫岸剩余下滑力計算結果,擬設樁處剩余下滑推力94.32KN /m,塌岸線埋深7.2m,樁總長: 13.000(m),嵌入深度: 5.800(m),截面形狀: 方樁,樁寬: 1.300(m),樁高: 1.500(m),樁間距: 6.000(m),擋土板的類型數: 1,厚0.35m。4.3方案比選 根據庫岸穩定性及推力校核,滑體前緣土體厚度5.05.2m,單寬剩余下滑推力90.10KN /m,推力較小,滑體相對較薄,剪出口位于溝口內,且溝渠內流水量很小,主要為當地居民及生活廢水,上游無其他水源,適宜采用回填+護坡方案同時為防止庫水對坡體的沖刷,可對岸坡進行干砌

23、塊石護坡;同時回填改善了庫岸的穩定性與庫岸區內的環境條件,使得該場地能繼續被加以開發利用。在同樣的防治效果下,“回填+護坡”的防治方案滿足了防治工程的經濟合理原則,能達到防治工程的目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另外,庫岸緊鄰張家沱一居民區及教委宿舍樓,場地條件狹窄,開挖斷面過大容易引起坡體失穩從而威脅當地居民及施工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在后緣設置抗滑樁+擋土板施工難度較大,由于塌岸再造線埋置較深,設樁處塌岸再造線達7.2m深,擋土板下置較深,離已有建筑物及庫岸保護對象距離較近,開挖過大易引起坡體失穩,對已有建筑造成影響。因此,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建議采取工程措施,推薦采用

24、 “回填+護坡”的綜合防治方案。4.4推薦方案設計由前述方案比選,可見回填+護坡方案具有明顯的經濟合理性及施工可行性,故推薦”回填+護坡”方案為此次可行性研究推薦方案。(1)回填在庫岸前緣溝渠內鋪設一2000 C30鋼筋混凝土涵管以排泄溝渠內生活廢水,并按1:10坡度進行回填,回填至194m(吳淞高程)高程線,在回填區前緣布置一腳墻;坡體及回填區采用干砌塊石護坡防止庫水對岸坡的沖刷。回填方案設計工作量統計見表4.4。根據計算,回填后庫岸處于穩定狀態,庫岸整體穩定性得到改善,且回填區上方無產生新的滑移、從回填區上方剪出的可能性(詳見附件:回填方案穩定性計算表)。(2)擋墻。回填區與侵蝕-剝蝕型庫

25、岸區之間由于坡度較緩,回填方量較大,故采用擋墻+護坡方案進行治理, 墻身高: 6.000(m),墻頂寬: 1.430(m),面坡傾斜坡度: 1:0.300,背坡傾斜坡度: 1:0.100,采用M10漿砌塊石砌筑,(3)護坡坡體采用干砌塊石護坡,見附圖冊“干砌塊石護坡工程結構圖”。回填方案設計工程量統計表表4.4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1回填方量M363782漿砌塊石擋墻M343漿砌塊石腳墻M1142000鋼筋混凝土涵管M1404干砌塊石護坡M226175工程監測設計方案5.1監測工作的任務和目的監測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對地質災害進行變形監測、施工安全監測和防治效果檢查監測。監測要達到以下目的:(1)形

26、成立體監測網;(2)監測庫岸的變形動態,對庫岸變形發展趨勢作出預測;(3)施工過程中進行跟蹤監測,超前預報,確保施工安全;(4)反饋設計,指導施工;(5)檢驗防治效果。5.2監測設計方案主要技術依據及原則5.2.1 監測設計的依據(1)地質依據重慶市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類應急項目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可行性研究勘查報告。(2)測量技術依據國家三角測量和精密導線測量規范大地變形測量規范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國家水準測量規范(GBJ1487)5.2.2 監測設計的原則(1)建立有效簡便的監測網絡充分利用現有監測設施和資料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立體化監測系統,在治理施工全過程中

27、,及時測定和預報庫岸的位移、應力等變化情況,確保施工安全,并為長期穩定性預測研究提供資料。(2)采取多種手段進行綜合監測監測工作采取地面變形監測等手段。各種監測成果相互映證,提高監測成果資料的可靠性。(3)監測點盡可能進行長期監測貫徹全過程監測的工作思路,以監測結果作為反饋設計、指導施工和檢驗防治效果的依據。工程完工后,變形監測點、防治效果監測點應轉為長期監測點。(4)監測儀器選擇原則1)儀器的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應滿足規范要求;2)足夠的測量精度、靈敏度及相應量程;3)現場使用比較方便、簡單;4)儀器不易損壞,尤其是長期監測儀器應具有防風、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電干擾等與環境相適應的性能

28、。5.3監測工作現狀自庫岸出現變形以來,當地居民僅對房屋磚墻的裂縫、庫岸體上地表裂縫等進行不定期的觀察,在勘查期間結合實際工程情況,僅在庫岸變形強烈地帶建構筑物上布設了簡易變形監測點,目前形成的資料少,不具系統性。5.4監測工作方案 5.4.1監測工作布置(1)現有監測網點的利用繼續利用已建的坡體表面相對位移監測和裂縫監測點,增加坡體表面絕對位移監測點數量。建立較完善的監測剖面和監測網,使之系統化、立體化。整個監測系統應包括監測儀器、數據采集、儲存和傳輸、數據處理、信息反饋等環節,以便能及時、快速對施工中庫岸變形破壞情況進行反饋設計。(2)新增監測工作布置庫岸表面絕對位移監測常規的大地變形測量

29、是監測裂縫分割滑體水平位移(大小、方向)和垂直位移及速率變化的重要手段。本次庫岸區內絕對位移監測是在以達到施工安全監測和防治效果監測為目的。在庫岸區垂直滑動方向上布設一條剖面,共2個控制點,5個監測點,另設10個建筑物裂縫觀測點。5.4.2 監測工作技術設計(1)監測對象和范圍根據地質勘查報告確定庫岸邊界范圍,作為本次監測網布置范圍。(2)監測等級根據規程規定,一般場地庫岸觀測,應按規程變形測量等級的三級進行觀測,即按沉降觀測時觀測點高差中誤差1.5mm,位移觀測時觀測點坐標誤差10mm精度要求進行觀測。(3)監測周期的確定變形觀測周期應以能系統反映所監測變形的變化過程,且不遺漏其變化時刻為原

30、則,根據單位時間內變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響確定。因此,庫岸場地觀測的周期應視庫岸的活躍程度及季節變化等情況而定。在遇暴雨、發現滑速增快或觀測過程中發現有大滑動的可能時,應立即縮短觀測周期,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目前在雨季每10天觀測一次,旱季每半月觀測一次;施工期間繼續監測庫岸水平、垂直位移變化,達到安全監測的目的;施工結束后轉為長期監測,每半年一次觀測,監測時間2年,以檢驗防治效果。(4)監測方法的選擇庫岸規模不大,地形起伏較大,林木大面積分布,通視條件較差。受場地條件的影響,庫岸觀測點的測量方法因此而受諸多限制:庫岸觀測點上水平位移的觀測,無法用三方向交會的測角前方交會法、測距導線法、兩方向

31、的測角測邊兩測線交點法以及測線支距法。庫岸體水平位移的監測,采用極坐標法測定,又由于庫岸場內高差較大,沉降量的觀測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工作量太大,故沉降量觀測采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5)工作區平面、高程系統根據該區1:10000地形圖資料,該資料的平面坐標系統為北京坐標系,本監測的平面、高程系統與該地形圖系統一致,即采用北京坐標系。(6)監測控制點1) 選點按規程要求,控制點須選設在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且便于長期保存的穩定位置,變形觀測點選設在變形體上能反映變形特征的位置,庫岸體內的觀測點應均勻布設,部分相鄰滑體可共用控制點,每條2個控制點,故共布設2個控制點。2) 埋石土體上的庫岸觀測點埋

32、設預制有“十”字中心的鋼筋混凝土標石,標石埋深不小于1米。標石頂部露出地面20厘米。(7)控制點、庫岸變形觀測點測量1)控制點測量使用WILDT2經緯儀(測角精度2秒)配合KernDM504型光電測距儀(標稱精度2mm+2ppmD)進行觀測,其水平角測量按左、右角觀測各6個測回,距離測量對向觀測4測回,垂直角測量按中絲法對向觀測4個測回,儀器高、覘標高在測站上測前測后及各量測一次取中數、測距邊經加乘常數,氣象(氣溫、氣壓)改正后用經兩差改正后的垂直角進行傾斜改正,然后采用導線嚴密平差程序求得各控制點的坐標及高程。2)變形觀測點測量使用WILDT2經緯儀配合KernDM504型光電測距儀作業,在

33、一控制點設站,用另一控制點為后視方向,以相應的庫岸觀測點為前視方向,采用極坐標測量方法。水平角測量按全圓方向法觀測6測回,距離測量觀測2測回,垂直角觀測2測回,儀器高、覘標高在測站上測前測后各量測一次取中數。在各觀測周期,由于氣溫的不同,在距離測量時須加入相應的氣溫校正。庫岸觀測點的首次(零周期)觀測,應適當增加觀測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因此零周期的水平角、距離及垂直角觀測按控制點測量的測回數進行觀測。3)水平角、距離、垂直角測量的各項極差、限值。如表5.15.3。方向觀測法的各項限差() 表5.1儀器類別兩次照準目標讀數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回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DJ268138光

34、電測距各項較差的限值(mm)表5.2儀器類別一測回讀數較差單程測回間較差氣象數據測定的最小讀數溫度()氣壓(mm/hg)I級570.20.5垂直角觀測限差()表5.3儀器類別垂直角測回差指標差較差DJ21515(8)監測數據的整理及分析1)各周期變形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對觀測點進行坐標及高程的計算。以各觀測點的零周期為初始值,以后觀測點各周期的坐標高程值相對于初始值的差,即為變形觀測點各周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大小。2)內業計算數字的取位見表5.4。監測數據取位表表5.4水平角值及各項改正數()邊長觀測值及各項改正數(mm)邊長、坐標、高程(mm)垂直角及各項改正數()坐標增量及高差(mm)0.

35、10.10.10.10.13)各周期觀測成果的處理,應與實際變形情況接近或一致。變形觀測點以各周期的長期觀測數據為依據,通過分析所測變形與內因、外因之間的相關性,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采用逐步回歸分析,通過在回歸方程中逐個引入顯著因子,剔除不顯著因子,獲得最佳回歸方程。4)提交資料:監測工作結束后,提交下列成果:a、庫岸、變形區觀測系統點位位置圖b、觀測成果點c、觀測點位移與沉降綜合曲線圖d、觀測成果分析資料5.4.3 人員、儀器設備的配置1) 人員配置:根據監測設計工作量需4個工作人員,其中測量技術人員3人。2) 儀器設備a、50325M型鉆孔傾斜儀一臺;b、KernDM504型光電測距儀一臺

36、c、超聲波儀一臺;d、EC150對講機4個e、2400型水位計1臺5.4.4 監測工作量監測工作量詳見表5. 5。監測網點工作量統計表表5.5監測項目監測儀器已建監測點增加監測點監測目的備注地表監測控制點KernDM504型光電測距儀1臺2監測地表位移新建觀測砼樁墩6個地表位移監測點同上5監測地表位移新建觀測砼4個地面裂縫監測鋼尺2015監測裂縫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6項目施工組織設計6.1施工條件6.1.1 交通條件庫岸區位于北碚區嘉陵江右岸,沿張家沱北沖溝溝坡至嘉陵江,全長約155m,為一沖刷凹岸岸坡形式。區內交通方便(見圖1.1)。但由于由于施工區為居民住宅區,房屋密度較大,場地空間狹小,無

37、公路直接與施工區相通,所有建筑材料及施工設備均需人工二次轉運至施工區,場地交通條件十分不便。6.1.2 氣候條件區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無霜期長、日照少、濕度大、雨量充沛,夏多炎熱,秋多綿雨,冬無嚴寒之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8.2,月平均最高氣溫為每年的8月,達27.2,月平均最低氣溫是每年的1月,為7.2,夏季日極端最高氣溫43,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2.8。北碚區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07.1mm,降雨的季節性特征明顯,集中于每年510月,降雨量為873.4mm,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9%,且多以大暴雨形式在68月降落。暴雨一般來勢猛,強度大,侵蝕性強,常導致各類地質災害的發生。199

38、8年8月2日特大暴雨,北碚區各鄉鎮24小時降雨量普遍在160mm以上,全區發生各類地質災害近100處。6.1.3 水電供應施工區位于北碚區張家沱一居民區,所在地供電條件較好,可直接由西師附中或當地居民區接電,施工用水也較為方便,可從嘉陵江抽水或直接取用溝渠內流水做施工用水。6.1.4 占地拆遷施工區總體上較為開闊,多為坡體林地,需首先向當地政府征地、青苗賠償后方能進場進工,回填施工場地基本不涉及房屋拆遷。6.2天然建筑材料施工區位于嘉陵江右岸,天然建材如河沙、礫石、卵石、砂巖塊石等均可在當地購買。北碚區共有三家采石場,分別位于龍鳳橋街道鳳凰村、水土鎮屋基村、施家梁鎮。塊石、碎石較豐富,施工需天

39、然建筑材料可就近購買,不需另找場地開采。富皇水泥廠位于北碚區水土鎮。6.3施工交通及施工總布置圖施工區為一坡體林地,施工材料運輸可采用公路或水路運輸至施工區附近,但均需二次轉運,施工前需修建臨時施工便道。施工總布置詳見附圖冊“工程布置平面圖”。6.4施工方法及施工機械基本要求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屬二類建筑工程,回填與護坡工程須由執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資質證書的甲級施工企業承建。 回填區填土需夯實,擋墻及腳墻工程采用人工開挖,由于滑體頂部為一居民住宅區,開挖面不宜太大,故需鋼模臨時支護,采用M10砂漿現場砌筑。施工時必須采取間隔分批開挖,避免開挖連續臨空面太大引起蠕變失穩。施工過程中必須

40、做好監測措施,隨時監控坡體形態變化,指導施工工作。同時施工前安排好排水設施,防止溝內渠水大量進入開挖基坑。施工選用的主要機械設備見表6.1。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及其數量表表6.1機械設備名稱型號容量或效率單位數量混凝土攪拌機JDY500C0.4m3臺3潛水泵4BA-122int臺4反鏟臺1自卸汽車5t臺12振動碾Y18/10臺1低壓變壓器7.5KW臺1發電機臺2擠壓式砂漿泵UBJ2臺2穿心式千斤頂YCD3500臺3離心式水泵臺2紅外線光電測距儀D3030A臺16.5施工順序及進度計劃庫岸防治工程分為回填工程與護坡工程兩部分。其施工順序為:(1)施工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庫岸區地質災害施工監測網,為制定

41、防災預警方案和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反饋設計積累監測數據資料;(2)暴雨和三峽水庫浸水作用是造成庫岸變形加劇發展的主要因素,為加快施工進度,以排引地表水作為首要施工。(3)施工需占地拆遷時應根據工程施工順序安排,先施工的工程單元必須提前拆遷,騰出場地,保證施工順利進行。(4)回填及擋墻工作須在5月完工,避開雨季,以免汛期洪水位上漲淹沒回填區及擋墻施工面。各工程單元可安排同時進行施工以加快治理進度,年度施工計劃見表6.2。工程施工進度計劃表6.2工程施工單元2008年3月4月5月1、回填工程2、護坡工程7工程管理7.1 管理機構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是由國家全額投資進行的治理工程,關系到三峽庫區

42、穩定及居民安全穩定,其資金到位程度及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工程工期與質量,須成立治理工程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對庫岸的治理工作。7.2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施工工期和造價、提高工程效益和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辦法。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必須由國土資源部執有監理證書的監理單位進行工程監理。監理工程師在計劃管理、質量控制、計量與支付、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職責與權限按國土資源部頒發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辦法執行。8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與治理工程活動緊密相聯,構成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的一部分,其內容直接由治理工程項目的內容所決定,它基本上只涉及治理工程活動能產生影響的那些環境要素

43、,和環境過程中以及環境對治理工程活動的制約,因此要密切圍繞具體治理工程項目進行評價。一個工程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治理工程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給出工程建設對環境的總體影響及其影響程度,為工程項目方案選擇的決策和提出減免或改善不利影響的措施提供科學依據,這顯然是十分重要的。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的方法較多,如矩陣法、圖形疊置法、指數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等。由于本次工作屬于治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很難進行定量的環境影響綜合評價,只能進行定性評價。結合庫岸治理工程的特征,其治理目的本身就是保護和改善環境,屬環境治理工程項目,這種工程項目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小,其影響方面主要有工程噪

44、聲、大氣環境、地表水體、工程廢渣等等。 噪聲不等同于聲音,只有當工程機械發出的聲音超過一定的限度時,才構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本次庫岸治理工作中,其主要的機械設備有混凝土攪拌機、挖掘機、發電機等,這些設備在施工過程中,發出聲音的響度和響度級都較低,不致于達到噪聲污染的程度。本次施工過程中的砂漿,制作過程中產生揚塵,對大氣環境不會產生多少影響。庫岸治理工程屬于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水中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質、廢水中不含有任何超標因子。盡管庫岸治理工程中要產生大量的廢渣土(松散堆積物),但該工程考慮到用這些大量的松散巖土物質作為開挖面的回填物質,因此也不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從這幾方面分析

45、,該庫岸防治工程對周圍環境沒有造成壞的影響,相反,該庫岸防治工程不僅能有效地防治三峽水庫庫岸再造對庫岸區環境的不利影響,而且有助于改善該區的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 庫岸治理以后將不在產生滑移,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使當地村民的農業生態環境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從而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2. 水土流失減少將減緩三峽水庫的淤積速度,延長三峽水庫的使用壽命,改善長江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3. 治理后庫岸體上的房屋不再繼續變形,解除了當地居民和遷入移民的后顧之憂,改善居住環境,有利于水庫移民的安定。9投資估算9.1編制原則及依據(1)國家、省(市)頒布的有關法

46、令、法規、制度和規程。(2)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2002】116號文;(3)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2002】116號文;(4)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2002】116號文;(5)國家計委、建設部計價格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6)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發改價格2007670號);(7)重慶市物價局、計委、建委重慶市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渝價2000352號);(8)可研設計文件、圖紙和水利工程設計工程量計算原則規定。;(9)重慶市三峽市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渝三峽地防辦200541號文。9.2基礎單價、工程單

47、價主要材料預算單價根據重慶市定額管理站發布的北碚區2007年材料價格水平確定。人工:工長:4.91元/工時,高級工:4.56元/工時,中級工:3.87元/工時,初級工:2.11元/工時.水泥: 492.00元/噸(綜合)鋼筋:5760元/T原木:1200元/m3鋸材:1600.00元/m3砂:48元/m3碎石:48元/m3片(塊)石:60元/m3風:0.12元/m3 水:0.8元/m3電:0.70元/度9.3工程費用估算以直接費為取費基礎計算工程費用。工程造價由建筑工程費用、臨時工程費用、獨立費用和基本預備費組成。(1)工程費用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計劃利潤和稅金以及臨時工程費組成,分別按以下

48、費率計取:直接費用根據定額量和現價計算計取,即工、料、機之和;間接費:土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費的4%、石方工程取6%、模板工程取6%、砼工程取4%、鉆灌、錨固工程取直接工程費的7%,其它工程取直接工程費的5%。;(其中直接工程費由直接費、其他直接費和現場經費組成,后兩項取費標準分別為其他直接費:取直接費的2%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其他費用;現場經費:土方工程取直接費的4%、石方工程取6%、模板工程取6%、砼工程取6%、其他工程取5%)企業利潤按直接工程費與間接費之和的7%計取;稅金按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之和的3.41%計取。臨時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按10萬元/km計取;施工場外供

49、電工程(10kv以上)按8萬元/km計取;施工房屋建筑倉庫造價200元/m2計取,辦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按建安工作量(不含辦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和其它臨時工程)的1.5%計取。其他臨時工程:按建安工作量(不包括其它臨時工程)的0.5%計取。9.4獨立費用及預備費9.4.1獨立費用(1)項目建設管理費該項費用已單獨安排,單個項目不再計列此項費用。(2)工程建設監理費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發改價格2007670號)的低限標準計算。37個國家已批復可研項目的工程監理費不得超出國家批復的工程監理費,如工程量減少,監理費則按上述標準計算。(3)項目勘測費勘測費

50、單獨列支,不列入工程總投資。在項目概算確定后,再根據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和實際工作量據實核定項目勘測費。同時,結合國家確定我市三期應急治理項目前期勘查經費的原則和標準,三期非應急項目的勘查管理費取勘測直接費的2%,勘查監理費取勘測直接費的2.5%,審查(包括調查報告、勘查設計書、勘查報告、勘查實物工作量及勘查費等審查)費暫取勘測直接費的9%。(4)工程設計費工程設計包括可研、初設和施工圖(招標設計)三個階段,項目可研報告編制費按初設和施工圖(含招標設計)設計費的20%計取,初設和施工圖(招標設計)設計費取費標準按國家發改委計價字200210號文規定的計費基價并乘以調整系數(

51、專業調整系數為0.8,工程復雜程度調整系數為1.15,附加調整系數為1)計取。經評估改為搬遷避讓、監測預警或已被取消的項目,其設計費另行研究確定。37個國家已批復可研項目的工程設計費在國家已批復的工程設計費中包干使用。如工程量減少,初設和施工圖(含招標設計)設計費按國家發改委計價字200210號文規定的計費基價并乘以調整系數(專業調整系數為0.8,工程復雜程度調整系數為1.15,附加調整系數為1)計取。另該類項目可研階段設計費統一按國家已批復工程設計費的25%列支。(5)建設及施工場地征地費按照國家確定我市三期地質災害應急治理項目的征地補償標準執行,即永久性征用地補償39100元/畝,并單獨考

52、慮一季青苗補償(1150元/畝);臨時征用地統一按一年考慮,年補償標準為2300元/畝。各區縣應詳細提供需征用地真實的征地數量和土地附屬物實物量。(6)監測費按主體工程費的1-2%計取。其中:主體工程費500萬元以下的按2%計取;主體工程費500-1000萬元的按2%-1%計取(用插入法計算);主體工程費1000以上的按1%計取。(7)中介服務費中介服務費主要包括:工程技術方案咨詢評估費、工程投資咨詢評估費和施工圖審查費。鑒于國家已安排的工程管理經常費和技術單位評估費總量有限,存在資金缺口,因此該三項費用暫列入項目總投資,其資金不隨投資計劃下達到區縣。1.技術方案咨詢評估費。暫參照重慶市工程建

53、設中介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渝價2000352號)中明確的指導收費標準計取,行業調整系數、工程復雜程度調整系數和附加調整系數分別為1.2、1.15、1。2.工程投資咨詢評估費。暫按重慶市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渝價2000352號)中明確的指導收費標準計取,行業調整系數、工程復雜程度調整系數和附加調整系數分別為1.2、1.15、1。3.施工圖審查費。暫參照渝價2005649號文標準(1.2-3),統一按照主體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的3計取,工程規模較小審查費總經額計算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計取。(8)其它工程質量監督費:按建安工程造價的0.2%計取。9.4.2 預備費基本預備費可行

54、性研究階段按10%計取,初步設計階段按5%計取,價差預備費不計列。9.5工程投資估算總表工程估算總表(方案一)表一單位:萬元序號工程名稱建安工程費設備費獨立費用合計(萬元)占一至三部分投資(%)一建筑工程107.89 68.80二臨時工程 11.447.29三獨立費用37.4837.4823.90四一至三部分合計156.81 五基本預備費15.68六靜態總投資172.49七總投資172.49 工程估算總表(方案二)表一單位:萬元序號工程名稱建安工程費設備費獨立費用合計(萬元)占一至三部分投資(%)一建筑工程105.87 71.98二臨時工程 8.866.02三獨立費用32.3632.3622.

55、00四一至三部分合計147.09 五基本預備費14.71六靜態總投資161.80七總投資161.80 10經濟分析和社會評價杜家街張家沱庫岸范圍涉及張家沱居民及教委宿舍樓126人,房屋總面積2430.52m2。保護對象可估算的總價值約600余萬元。庫岸復活將直接威脅庫岸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由于庫岸變形使房屋墻體開裂甚至成為危房,每到雨季,特別是大暴雨時,居民人心不安,政府部門密切關注,嚴重影響政府和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因素。庫岸區屬三峽水庫移民安置區,若不及時治理,無疑會增大移民安置工作的難度。庫岸上部是教委宿舍樓及居民區,庫岸一旦滑移,將增加三峽庫區移民的安置難度,也

56、將影響社會的穩定。根據以上的計算,庫岸復活后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達600萬元以上,估算的庫岸治理經費約180余萬元,效益與投資之比約為4:1,經濟效益明顯。因此,盡快對該庫岸進行必要的工程治理,除了可以保障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外,對北碚區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秩序穩定和三峽移民安置工作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11存在問題和建議11.1 存在的主要問題(1)杜家街張家沱庫岸岸監測網絡建設不足,對庫岸的演變記載不詳實,對庫岸的歷史變形監測資料少或缺乏,對治理工程布置的指導性不夠,需要盡快實施監測網絡。(2)受勘查精度限制,本次工作工程布置部位測繪精度

57、不夠,詳細勘察階段應對支擋位置進行1:200地形圖測繪。(3)由于剖面密度不夠,剖面間距離較大,剖面間地帶地質情況不清楚,詳細勘察階段應加大剖面密度,探明不同形態岸坡地質結構。(4)查明溝渠內水流情況、流水量、汛期最大水量等水文情況。(5)區內天然建筑材料運距與質量情況不清楚,詳細勘察階段應對建材的運輸距離及質量情況做進一步核實,以指導設計預算及施工費用。11.2 結論及建議(1)杜家街張家沱庫岸目前處于變形階段,區內民房及地面開裂,局部下陷,變形有持續加劇發展之趨勢。(2)杜家街張家沱庫岸范圍涉及張家沱居民及教委宿舍樓126人,房屋總面積2430.52m2。保護對象可估算的總價值約600余萬元。庫岸上部是教委宿舍樓及居民區,庫岸一旦滑移,將增加三峽庫區移民的安置難度,也將影響社會的穩定。根據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技術要求中防治工程等級劃分標準,確定該庫岸的防治工程等級為級。對庫岸實施防治工程措施是必要的。(3)防治工程推薦采用 “回填+護坡”的防治方案,其工程結構主要有回填、擋墻工程及干砌塊石護坡,技術上安全可靠,施工較容易。(4)治理工程工期為3個月,預計工期為2008年3月至2006年5月。(5)工程全面實施完成后,庫岸災害將得到有效控制,徹底改善災區人民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創造一個優美的生態環境,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31


注意事項

本文(北碚區杜家街~張家沱庫岸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33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六盘水市| 肇州县| 南昌县| 南部县| 安平县| 苏尼特右旗| 宝鸡市| 大埔区| 教育| 花垣县| 永城市| 永福县| 社旗县| 溧阳市| 晋江市| 台州市| 图们市| 浮山县| 本溪| 易门县| 德庆县| 固始县| 女性| 湖北省| 奈曼旗| 靖边县| 大悟县| 巴林左旗| 镇原县| 株洲市| 铜山县| 横山县| 乌兰察布市| 柯坪县| 上栗县| 瓮安县| 安丘市| 伊吾县| 阜阳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