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鎮工程實施情況報告我們*鎮地處*縣城西南20公里處,晉陵一級公路由西向東貫穿全境。全鎮轄46個行政村,共有8839戶農村居民,32542 口人,行政區域面積190平方公里。XX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7229萬元,財稅收入完成880萬元,農民 人均純收入達到2835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境內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基礎設施 完備,文化底蘊深厚。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實施科教興鄉、興縣工程的意見和山西省科教興鄉評估 指標體系文件精神。我鎮黨委、政府認真組織,精心布置,成立了由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其它副職以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
2、科教興鎮領導組并在具體實施科教興鎮工程中做到了兩個保證,即“人員保證,資金保證”;三個 到位,即“領導到位,協調到位,落實到位”;四個明確, 即“目標任務明確、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明確、完成時 間明確”。現將我鎮鎮科教興鎮工作自查情況、主要做法及成果、 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簡要匯報如下。一、科教興鎮自查情況按照上級文件精神要求,我鎮科教興鎮工程實施情況自 查工作主要包括組織管理,經費投入,基礎建設,目標任務 和效益效果5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健全了組織管理工作的機制和制度。鎮黨委政府把科教興鎮納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首先下發了附政發(XX) 17號文件附城鎮人民政府 詩斗教興鎮 工程實施方案九并實行
3、了鎮干部包村制度,建立農業科技 推廣普及工作體系,優化農村科技人才隊伍結構,開展科技 推廣普及培訓活動,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整體科技素 質。同時采取了保障措施,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認真考評, 嚴格獎懲,保證經費,保證投入。在鎮黨委 政府的統一領 導下,各行政村成立了以村支書為組長的科教興村領導組, 并制定了3年長遠規劃,制訂了年度工作目標和計劃。聘請 省農科院教授講學講課,把科技送入到各村各戶,幫助村民 選項目開發新技術,同時政府把科教興村任務完成情況作為 年終考核干部的一項主要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并與工資掛勾o 鎮、村科教興鎮(村)辦公室對XX年以來“科教興鎮(村廠 工程檔案進行造冊歸檔,
4、檔案資料齊全,數據準確,有據可 查。二是進一步加大和規范了科教興鎮的資金投入和使用附城鎮科技“三項費用” XX年至XX年總支出15. 8萬余 元,管理規范,使用合理;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轉移支付三 年拔付到位41.079萬元;企業技術開發經費三年全年總額 8900萬元,年度用于技術開發經費45萬元,技術開發經費 占總銷售額1.5%,同時每年職工工資總額200萬元,用于職 工教育培訓經費4萬元,教育培訓經費占職工工資總額2%; 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經費籌集情況:XX年籌集52371元,支 出52371元;XX年籌集52480元,支出52480元;XX年籌 集52542元,支出52542元。三是進一步
5、強化了科教興鎮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 鎮黨委、政府對科教興鎮工程非常重視,為了把此項工作抓在手上,首先,鎮政府配備科技副鎮長1人、各行政村 配備科技副主任共計51名,形成了齊抓共管局面。同時鎮 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配備專職教師6名、兼職教師8名,46個 行政村配備兼職教師138名。鎮政府及6個片頭村成人文化 技術學校單獨辦學外,其余各校全部按照“村校一體、三教 統籌模式的指導思想設在村辦小學的遠程教育電教室內, 一室多用,室內有圖書、儀器、報紙、雜志等教學用具。在 精神文明建設中,在全鎮范圍內狠抓了以“十星級文明戶” 評比活動為重點的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全鎮掀起了 “爭做文 明人,爭做文明戶的熱潮。農村
6、中小學校建成了衛星接收 站和多媒體教學播放室,供師生及村民收視培訓。四是進一步加強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方面,我鎮XX年適齡兒童數為4380人,已入學數為4380人,入學率為100%o小學畢業數為530 人,升入初中數為530人,入學率為100%o小學在校鞏固率 為100%,初中在校鞏固率為98.8%0 14周歲完成初等義務教 育完成率為100%, 16周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為100%o 掃除青壯年文盲方面,我鎮XX年青壯年人口數為19562人, 其中文盲73人,非文盲率為99. 8%0職業教育方面,初中開 展了 “綠色證書培訓”,并實行了雙證上崗制度,同時初
7、高 中畢業生在企業上進行了崗前培訓,并持證上崗,中小學與 村建立了實驗實習基地。成人教育方面,通過鎮、村兩級成 人文化技術學校及工作崗前培訓比例為:鎮村企業職工崗位 培訓達50%以上,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達79. 7%,農村勞動力年培訓率達42. 7%o目前在我鎮,各類技術骨干占勞動力總數為53.6%,初中畢業生接受過高中階段教育的XX年為77. 5%, XX年為74. 7%, XX年為83. 6%。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初級以上職稱占總勞動力為16. 7%,非農產業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為53. 6%o五是進一步顯現了科技教育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構建和諧附城中的突出作用nn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
8、面,初步形成了草食畜牧業,干果 經濟林,道地中藥材,蠶桑養殖業四大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工業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實現了地下轉地上,黑色轉綠色, 冶煉轉鑄造,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同時,全鎮 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7%o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我鎮被 評為XX到XX年度省級文明鎮,目前正在申報XX至XX年度 省級文明和諧鄉鎮,到XX年,我鎮共建成市級文明村3個, 達到縣級文明村標準的行政村為70. 6%o鄉鎮及民營企業增加值完成19150萬元,比XX年的8153萬元增長134. 9%;財政總收入完成807萬元,比XX年的343萬元增長136. 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35元,比XX年的196
9、2元增長44. 5%。全鎮45個村開通了程控電話,電話總門數達到4320部,電 話入村率達到98%,入戶率達到50%o 38個村完成了有線電視入戶工程,總戶數達到了 630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72%,是XX年的門倍,移動網絡實現了區域全覆蓋。二、具體做法及取得成績幾年來,我鎮在實施科教興鎮工程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 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提高全鎮勞動力受教 育水平,科學文化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為核心,以培養適應 農村經濟以及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所需各類人才為重點, 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圍繞“工業強鄉,科教興鎮,開放活 鎮”的發展戰略。以科教
10、為先導,人才為重點,建立政府統 籌,部門配合,企村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網絡,建立了實 用性,開放性的教育培訓體系和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為實現 農村經濟增長農業增效,為開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局面奠 定了基礎。首先領導重視,加快了科教興鎮工程的實施步伐。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教工作,把科教興鎮納 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相繼成立了 “鎮、村兩級科教工作領導 組”、“兩基教育工作領導組”“實驗教學普及領導組”“科 普工作領導組”等。每年定期召開專題會,討論研究科教 工作,緊密圍繞“以科教興鎮為先導,以培養技術人才為重 點,以外引內聯,增加科技含量為手段,以創新人才、機制、 環境為突破口”的科教興鎮工作
11、思路,結合附城實際和各個 時間段不同的工作重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科教興鎮的 文件、規定、辦法,并加以狠抓落實,進一步加快了科教興 鎮的步伐,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農科教示范基地建設。在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尊重知識創造的同時, 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大力推進“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 合,建設農科教示范基地,建立普教、職教成教相互溝通, 共同進步的一體化發展機制。積極籌措資金,努力改善各校 辦學條件。完成了鎮辦中學附城鳳山、城東玉泉、后山、 北馬等7所標準化小學建設和南村 豐西等10余所小學的 危房改造工程,為鎮辦中學附城鳳山小學配備了多媒體教 室。資金的投入大大
12、改善了全鎮中小學乃至鎮、村成人文化 技術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學培訓的領域由原來的只限農業轉 向經濟社會生活和各個方面,自鎮、村成人學校成立以來, 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400余次,受訓人數10多萬人次,培訓 出農技 農機、冶煉、畜牧、蠶桑 林果 養殖 種植 建 筑、家電服務、家政服務、經紀人等各類技術人才4800多 人,獲得各級各類技術職稱的有3000余人,近三年來,每 年輸出的農村勞務人員中經過專業培訓的都保持在1200人 左右。為適應新農村建設對新型人才的需要,近年來,我鎮不斷加強成人教育,建成了鎮級成人技術學校一所,村級成人 技術46所。特別是鎮成人技術學校建設已具有相當規模, 高標準桌凳10
13、0余套,圖書資料1000余種5000余冊,科研 儀器100余件,全鎮各村級成人技校共有圖書62920冊,儀 器、教學掛圖、教學標本5026件。全鎮各村基本實現了 “三 室四有S即培訓室,辦公室,圖書閱覽室;有培訓計劃, 有圖書雜志,教學標本,有電教設施。與此同時,我們還逐 步建成了 5個不同類型的農科教示范基地,即附城村農民德 育教育示范基地,晉城強民乳業陵川奶牛養殖園生態建設示 范基地,晉城羊明化工有限公司新型化工業示范基地,玉泉 村規模化養豬示范基地,丈河區域千畝蠶桑養殖示范基地。硬件設施建設和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有效保障了我鎮農民 技術培訓和科教鎮工程的順利實施。三是傳統農業在產業化發展
14、中邁出新步伐。以產業化方式發展和改造傳統農業是我鎮實施科教興 鎮工程的重頭戲。我們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 加強科技服務導向,以實施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為重點, 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特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近兩年來, 我鎮以草食畜牧、干(鮮)果經濟林、道地中藥材、蠶桑養 殖業為重點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 以強民乳業奶牛養殖生態園、龍鳳山生態綜合養殖為龍頭的 草食畜牧業養殖園區,以嶺西、北莊、田莊等村為重點的干(鮮)果經濟林園區,以丈河圣農野生中藥材有限公司為依托,豐西、東西下河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園區和以丈河東南 部各村為重點的蠶桑養殖園區。今年引進開發了三個農業調
15、產項目,分別是:丈河圣農野生中藥村有限公司,該公司主 要進行藥材半成品初加工,今年開發種植了 60畝白芷、黃 苓、丹參 半夏 板藍根等中藥材,明年推廣面積可望達到 500畝;后山村引進的晉城百草園藥物開發公司麥士霓草本咖啡加工項目,總投資約400萬元,占地20畝,目前廠房 及辦公用房等基建工程正在緊張建設,明年初即可投入正式 生產;臺南村引進的晉城瑞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鳳山生態 養殖園項目,總投資約500萬元,目前已投資70余萬元, 建成圈舍3棟60間,今年秋后第一批先引進的300頭魯黃 牛和西門達爾牛可入住園區。三個項目的建成投產,可帶動 周邊村莊農民種植中藥材和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增
16、加農民收入。四是新興工業帶動全鎮產業結構步入多元化發展軌道。多年來,我鎮黨委、政府一直很重視工業的發展,旗幟鮮明地提出了 “工業強鎮乃的思路,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 求,積極探索傳統產業新型化發展道路,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積極培育 壯大列入全省兩區開發項目序列的羊明化工有限公司,目前 總投資600萬元年產30000噸造紙鈣的二期工程已開工在建, 明年初可望投入生產運行。第二,進一步加快煤炭、冶煉行業接續產業的開發,nn實現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綠色冶煉向鑄造的轉變。如久盛冶煉鑄造廠一方面加大環保投入,一方面 轉上萬噸井蓋鑄件項目,逐步走出了生產經營上的困境。同
17、 時,黨委政府還組織專門人員外出進行了市場考察,初步達 成了更大的相關引資意向。第三,以清潔化生產為前提,加 快組建以二硫化碳為主的產業集中區建設,改變化工行業小 而散的生產模式,目前概算總投資3000萬元的產業集中區 正在緊張建設,一期工程年內可投入運行。第四,依托龍騰 陶粒砂有限公司,整合全鎮耐火材料行業的生產與經營,并 以煤殲石、工業廢渣開發利用為重點,積極發展新型建筑材 料。目前全鎮已有兩家免燒磚企業投入生產,另外一家更大規模的免燒磚企業正在緊張籌建。環境的優化和政策的優惠, 實現了我鎮主導企業的穩步發展和新興企業的突飛猛進,極大地推動了我鎮小城鎮建設的提檔升級。面上求發展,點上 求規
18、模,以品牌戰略和質量工程,全鎮產業結構步入多元化五是凝心合力,構建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幾年以來,全鎮各項工作扎實有效,百花齊放。文化方 面,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一項產業來抓,以 鎮辦中學 附城鳳山小學為龍頭,五大片頭村村村建有幼兒 園和中心寄宿制小學,形成了幼兒園一小學一初中一一條龍 服務,提高辦學標準 改善辦學條件,啟動遠程教育工程, 形成開放 合作、多元的辦學格局,帶動了附城經濟發展和 社會進步。在城鄉建設方面,我們堅持做到了規劃先行。邀請縣市規劃建設部門完成了附城鎮總體規劃編制,并于今年6 月中旬通過專家評審,使今后的集鎮建設有了約束和規范。推進過程中,我們在鞏固提高附城、玉
19、泉兩個省級示范村的 基礎上,又新建了后山一個市級示范村和川里、鼻良掌兩個縣級達標村,同時選擇蓋城、城東、莊東西下河、新莊、大扌斛樹等7個村開展新農村區域連片建設,培塑了不同類型 的新農村建設典型。在改善農村生態和農民生活方面,我們高標準實施了生 態家園富民工程,全鎮有35村鋪開沼氣建設工程,已建成 1005戶,點火投入使用的260戶,“一池三改”戶210戶。 同時,強民乳業大中型沼氣工程正在積極進行前期準備,建 成后可使后山村集中供氣400戶。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玉泉、 附城兩村不但做到了主街主巷硬化、綠化、亮化、美化,而 且附城村還建設了集休閑、健身 娛樂功能于一體的
20、鳳山公 園,無論是示范村,達標村,集中連片建設的其它典型村, 大都做到了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傾倒,清運環境衛生制度化、 規范化管理。在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方面,狠抓了文明鄉風建設。通過 積極開展和諧家庭、和諧院落、和諧村組、和諧村鎮、和諧 單位創建活動,我鎮農民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同時,附 城村和富士康集團多方聯系溝通,利用附城完小原校址,引 進開辦的晉城葛萬技校附城分校,目前該校已首批招生了一 個班,為大力加強我鎮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搭建起了良好的平 臺。在農村衛生事業建設方面,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新 型農村合作醫療已在全鎮全面推開,全鎮參合農戶共7902 戶,參合人口 28787人,參合率達到9
21、3. 64%,從4月份實行直補以來,報銷金額達到11.5756萬元,受益群眾達1663人。在繁榮農村文化事業方面,我們充分利用閑置設施,新 建改造鎮文化服務活動中心,配套了圖書閱覽、電化教育等 各種設施,并能夠經常性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讀書活動。今年,我們還完成了以南馬村“十不閣”社火故事為代表的 民間藝術文化之鄉申報工作。三存在問題與整改措施在這幾年的科教興鎮的工作中,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 成績,但是也發現了一些薄弱環節,一是科技和教育投入還 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科技 教育事業的需要。二是高新技術 引進與企業經濟力量薄弱的矛盾。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準備 從兩個方面尋求解決的途徑:一是通過政府投資、個人集資、 銀行貸款相互合作的方法,逐步適應和滿足科技教育事業發 展的需要。二是設立新技術引進專項資金,加強對所引進的 高新技術的考察和論證,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與科 技三項費用、教育基金、支農村基金配套,形成高新技術引 進的資金支撐體系。總之,今后我們要繼續真抓實干 深鉆細研,加強師資 隊伍建設,加大投資力度,讓附城在科教興鎮戰略、加快建 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的偉大事業中展現新風采,譜寫新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