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 前言1(一)工程概況1(二)勘察目的與任務1(三)巖土工程勘察等級2二 勘察工作2(一)確定勘察工作量的依據2(二)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3(三)室內土工試驗3三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4(一)地形地貌4(二)地基土構成及巖性分布特征4(三)場地地下水6(四)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6四 地震效應6(一)抗震地段劃分6(二)液化判別6(三)建筑場地類別7(四)抗震設防烈度7(五)震陷影響7五 場地巖土分析評價7(一)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評價7(二)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7(三)地基土腐蝕性評價8(四)地基土濕陷性評價9(五)地基土均勻性評價9(六)地基土承載力評價10六 地基基礎分析及處理意見11(
2、一)結論11(二)建議12一 前言 (一)工程概況2015年6月我院已提交xx公司新建洗煤廠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2016年3月我院受山西垚志達煤業有限公司委托對其擬于其工業場地中部洗煤廠北部新增加儲煤棚進行詳細勘察階段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建設場地位于長子縣西南部、慈林鎮崔莊村南部約500m處的工業場地洗煤廠北部。擬建建筑為洗煤廠儲煤棚,占地面積9080m2,主體結構預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預估儲煤棚基底壓力為250KPa,基礎埋深1.5m,預計場地整平標高為970.00m。外業鉆探、取樣工作于2016年3月22日開始至2016年3月30日結束。土工試驗由太原市輝海巖土工程勘察檢測有限公
3、司試驗室完成,于2016年4月19日提交實驗報告,資料整理及報告編制工作于2016年5月完成。(二)勘察目的與任務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山西垚志達煤業有限公司新建洗煤廠建設項目提供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對建筑地基做出巖土工程評價。為此,需要完成以下任務:1、查明該擬建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地層結構、成因類型、巖性特征及分布狀況。2、提供各層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3、查明場地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水的類型及水對建筑材料是否具有腐蝕性,提供季節變化幅度、抗浮設防水位。4、對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穩定性進行分析評價,提出各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論證采用天然地基及相應基礎
4、形式的可行性,對持力層選擇、基礎埋深等提出建議。5、預測地基變形特征,提供計算變形所需的計算參數。6、判定該場地土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對地基的穩定性及地基土的均勻性做出評價。7、建議并提出經濟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案。8、提供場地土的標準凍結深度。(三)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該擬建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三級,地基復雜程度為二級;綜合評定本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該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定為丙級。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該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
5、。依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 該工程劃分為丙類建筑。二 勘察工作(一)確定勘察工作量的依據1、委托方提供的勘察委托書、設計部門對勘察的要求及擬建建筑物平面位置圖(1:1000)。2、現行的規范、規程: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2009年版) 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礎勘察設計規范(DBJ04-258-200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建筑工程抗
6、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CECS99:9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標準(DBJ04-248-2006) (二)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GXY-1型工程地質鉆機,套管護壁,以回轉法結合沖擊法鉆進;探井采用人工挖掘,人工采樣。標準貫入試驗采用63.5自動落錘,先打入15不記錘擊數,然后再記錄每打入10的錘擊數,累計貫入30
7、的錘擊數為標準貫入擊數N。上述試驗過程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進行。2、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為詳細勘察階段,依據現行的有關規范要求,沿建筑物周邊及其角點共布置14個勘探點(其中鉆孔12個、探井2個)。完成工作量詳見勘探點一覽表。(三)室內土工試驗土工試驗中固結試驗采用快速加壓法,濕陷性試驗采用雙線法。試驗項目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的要求進行。勘 探 點編 號探井 鉆孔勘 探 點地 面 高 程 (m)勘探點深 度(m)勘探點類 型取 樣件 數(件)標 貫試 驗(點次)水 位標 高(m)水 位埋 深(m)TJ1973.76取樣6
8、TJ2973.26取樣6 ZK1976.425.5取樣4968.57.9ZK2975.220.1鑒別967.77.5ZK3974.920.3標貫5967.17.8ZK4974.225.3取樣7966.67.6ZK597320.1標貫6965.08ZK6973.324.8取樣7965.77.6ZK7973.620.9標貫6966.17.5ZK8974.120.2標貫79677.1ZK9976.524.7取樣7969.66.9ZK1097420.1標貫7967.07ZK11974.219.9鑒別967.07.2ZK12973.224.7取樣9966.07.2合 計278.64631 表2.1 勘探
9、點一覽表 三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一)地形地貌建筑場地位于長子縣西南部、長治盆地西緣,場地地勢平坦開闊。建筑場地所處地段總體上屬山前坡地地貌單元。擬建工程場地原為工業場地洗煤廠北部。參照擬建建筑物平面位置圖(1:1000),同時讀取各鉆孔(探井)孔(井)口高程。 (二)地基土構成及巖性分布特征根據勘探揭露地層巖性及其沉積旋回特征,結合區域地質資料綜合分析,該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地基土由第四系全新統(Q4)素填土、上更新統(Q3)濕陷性粉土,中更新統(Q2)粉質粘土及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層組成。按其巖性及力學性質的不同,可分為四層,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層:第四系全新統(
10、Q4ml)雜填土,分布厚度一般為1.44.2m,層底埋深為1.44.2m,層底標高970.7974.5m。黃褐、棕褐色,場地內廣泛分布。其成分以粉土為主,稍濕,含有大量炭屑、小磚礫等雜質,雜質含量由上而下逐漸減少。該土層系近代堆積而成,結構疏松,物理力學性質差。第層:第四系上更新統(Q3al+pl)粉土,屬沖洪積相,分布厚度一般為2.510.5m,層頂埋深為1.44.2m,層頂標高970.7.15974.5m。于場地北部區域分布,淺黃、黃色,稍濕濕,土質較均勻,中上部具大孔隙結構。接近場地西部以往沖溝地段地層下部含0.20.4m厚的粉砂層。zk5、zk6、zk9、zk10、zk11、zk12靠
11、近原古河道含大量淤泥質粉土,厚度平均為4.6m。搖振反應中等,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呈稍密中密狀態,屬中高壓縮性土。標準貫入試驗擊數N為410擊,平均擊數6.8擊。第層:第四系中更新統(Q2 al+pl)粉質粘土,屬沖洪積相,分布厚度一般為714.1m,層頂埋深為6.4713.4m。棕褐色夾褐紅色,質地均一,結構緊密,具垂直節理,層底接近基巖部分含較多砂巖碎石;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呈硬塑可塑狀態,屬中壓縮性土。標準貫入試驗擊數N為1116擊,平均擊數12.2擊。第層: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中等風化泥巖夾砂巖,構成勘察區基巖的風化剝蝕面。層頂埋深為17.5
12、21.8m。本次勘探深度范圍內未穿透該層,最大揭露孔深為25.5m,揭露最大厚度為8m。棕褐色夾灰褐色,巨厚層狀,中等風化,自上而下風化程度逐漸減弱,具近水平層理,裂隙較發育,多呈閉合狀,沿裂隙面發育黑褐色鐵質薄膜,局部夾淺灰色中厚層砂質泥巖。巖芯多呈扁柱狀,局部為短柱狀,巖石質量指標RQD為差的較差的(RQD=35.758.2)。據前期工業場地勘察報告中風化砂巖鉆孔巖樣的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測試結果,風化砂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最大值為60.3MPa,最小值為30.7MPa,平均值為42.7MPa,標準值為33.1Mpa,屬較硬巖。巖體屬破碎較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上述各層空間展布狀況
13、和具體接觸組合關系以及標貫測試結果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 (三)場地地下水勘察場地淺層地下水屬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水位埋深為6.98m,水位標高為965969.6m,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上更新統粉土層。大氣降水為其主要補給來源,地下水位隨季節性變化較大,年變化幅度在0.5 m左右。作為含水層的第四系中更新統粉土層滲透性能較好,地下水循環交替較為頻繁,水質較好,為當地居民灌溉用水源之一。 (四)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根據本次勘察結果及區域地質資料,場地內及場地附近無全新活動斷層通過,亦不存在危及工程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泥石流、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四 地震效應 (一)抗震地段劃
14、分建設場地處于山前坡地地貌單元,屬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二)液化判別根據勘探揭露土層類別及其空間展布情況,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4.3.3條,飽和砂土或粉土液化初步判別條件,地質年代為第四紀上更新統(Q3)及其以前時,7、8度時可判為不液化,由此判斷本場地不具備地基土的液化條件。 (三)建筑場地類別根據本次勘察獲得的地質資料,結合當地的建筑經驗,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判定,該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據本次勘察揭示地層情況,結合前期工業場地勘察資料判斷GK1鉆孔內地表以下20m深度范圍內為第四系全新統素填土、上更新統濕陷性粉土、中更新統粉質粘
15、土層,以GK1鉆孔所處地段地層情況估算該處地表以下20m深度范圍內地層等效剪切波速值為205.9m/s,其它地段地層情況與其相類似。由此判斷場地內土層的等效剪切波速250150m/s,又場地覆蓋層厚度約為12.525.0m,故建筑場地類別為類。 (四)抗震設防烈度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本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 (五)震陷影響本場地地基土屬非震陷性軟土,可不考慮地基土的震陷影響。五 場地巖土分析評價 (一)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評價本區區域地殼穩定性良好,無活動性斷裂及其它不良地質作用存在,地層分布基本穩定,本場地適宜工程建筑。 (二)物理力學
16、性質指標統計1、各層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采用算術平均法,按巖土力學性質分層進行統計,在進行統計時對于離散性較大及有明顯異常的指標予以舍去。2、各項指標統計均給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 變異系數、統計頻數。各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值詳見表5.1。 (三)地基土腐蝕性評價1、場地環境類型長子縣地處山西省東南部,長治盆地西部,屬濕潤區;對于淺基礎,所處土層為地下水位之上稍濕的弱透水層,其場地環境類型為類;對于樁基礎,所處土層為地下水位之下弱透水層,其場地環境類型為類。場地周邊無污染源存在。2、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根據2015年6月提供山西省垚志達煤業有限公司新建洗煤廠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17、詳勘資料,地下水腐蝕性介質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5.2 地下水腐蝕性介質含量統計表 Na+25.08SO42-129.69K+1.05CL-70.73Ca2+133.27HCO3-312.50Mg2+24.91CO32-0.00PH值7.4總礦化度697.24根據場地地下水水質分析資料,地下水的腐蝕性評價結果如下表所示:情況類別評價結果備注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微按環境類型評價為微按地層滲透性評價為微水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微 表5.3 地下水腐蝕性評價結果表 3、場地土的腐蝕性評價根據2015年6月提供山西省垚志達煤業有限公司新建洗煤廠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報告中易溶鹽檢測結果如
18、下表所示: 表5.4 易溶鹽檢測結果表 檢測項目檢測結果(mg/kg)檢測項目檢測結果(mg/kg)Na+65SO42-360K+13CL-52Ca2+280HCO3-774Mg2+43CO32-28PH值8.1易溶鹽總量0.13% 根據場地土的易溶鹽檢測結果,進行土的腐蝕性評價,分析判斷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5.5 土的腐蝕性評價表 情況類別評價結果備注土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微按環境類型評價為微按地層滲透性評價為微土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微 建設項目中地表下無鋼結構,故這里不作土對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四)地基土濕陷性評價根據TJ1、TJ2探井土樣的濕陷性試驗結果,依據濕陷性黃土地
19、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進行計算及分析評價,計算過程見表5.6,分析評價見表5.7。表5.7 地基土濕陷性評價表探井編號自重濕陷系數zs濕陷系數s自 重濕 陷 量計 算 值zs(mm)濕 陷 量計 算 值s(mm)濕陷類型濕陷等級TJ10.0030.0090.0030.0120.000無濕陷-TJ20.0020.0080.0060.010.000無濕陷-從土工濕陷性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該工程地基土無濕陷性,由計算結果綜合評價,該場地屬非濕陷性黃土場地。(五)地基土均勻性評價據本次工程勘察資料,第層雜填土分布于場地表層,在單個基礎分布范圍內,厚度變化較小,屬清除土層。下伏第層中靠近古
20、河道區存在淤泥質粉土,且層厚平均4.6m,層面坡度大于10%,地基屬不均勻地基。 (六)地基土承載力評價地基土承載力確定,系根據野外勘探資料、原位測試結果、室內試驗結果并結合地區經驗綜合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詳見下表:巖性地質年代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KPa)原位測試土工試驗建議值雜填土Q4 80 70 70粉土Q31401301301淤泥質粉土Q3120105100粉質粘土Q2200180160砂巖夾泥巖P1x1800 表5.8 地基土承載力一覽表 若考慮樁基或CFG樁復合地基方案,在本次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通過對各土層物理狀態的巖性鑒別,結合標準貫入等原位測試及室內土樣的力學性質試驗,考
21、慮成孔工藝的類別,同時參照地區經驗及相關規范建議各土層樁周側阻力特征值、樁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所示取值:土層編號土的類別土的狀態樁周側阻力特征值(kpa)樁端端阻力特征值(kpa)粉土稍濕303201淤泥質粉土24300粉質粘土硬塑可塑63550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軟巖、巖體較破碎901500 表5.9 各土層樁周側阻力、樁端端阻力特征值砂巖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經計算取33.1MPa。六 地基基礎分析及處理意見擬建洗煤廠儲煤棚基礎埋深1.5m,則基礎持力層為第層雜填土,其承載力特征值為70KPa,儲煤棚基底壓力為250Kpa,天然地基不能夠滿足,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
22、02)第5.2.4條進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深、寬修正,其計算公式為:fafak+b(b-3)+dm(d-0.5) (5.1式)其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取70KPa; b 寬度修正系數,取“0”;d深度修正系數,取1.0;b基礎寬度(m),取6m;d基礎埋深(m),取5m;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經計算,修正后的第層承載力特征值為87KPa。天然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綜合樓上部荷載要求。根據勘察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擬定建筑物基礎荷載等要求,并結合場地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建筑經驗,第層雜填土為新近堆積而成,結構較疏松,其物理
23、力學性質較差,屬清除土層。擬建儲煤棚基底壓力較大,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筑物基礎荷載要求。可采用樁基或CFG樁復合地基,樁端持力層宜選用第層粉質粘土或第層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層。擬建選煤廠儲煤棚宜選用柱下獨立基礎。依據清除土層自立性能及場地周邊條件,基槽可采用自然放坡開挖。邊坡坡率不宜大于1:0.35。七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1、本區區域地殼穩定性良好,該場地適宜工程建設。2、場地位于長治盆地的西部邊緣山區,地貌單元屬山前坡地。3、場地地基巖土層由第四系全新統(Q4)素填土,上更新統(Q3)粉土,中更新統(Q2)粉質粘土及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層組成。4、勘察場地淺層地下
24、水屬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水位埋深為6.98m,水位標高為965969.6m,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上更新統粉土層。大氣降水為其主要補給來源,地下水位隨季節性變化較大,年變化幅度在0.5 m左右。5、場地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場地內地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6、場地內地段屬非濕陷性黃土場地。7、本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屬第三組;建筑場地類別為類。場地可視為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場地。本場地不具備地基土的液化條件,亦非震陷性軟土。8、本區標準凍結深度為68cm。(二)建議1、各層地基土
25、承載力特征值,建議按下列值采用:第層 雜填土 70kPa第層 粉土 130kPa第1層 淤泥質粉土 100kPa第層 粉質粘土 160kPa第層 砂巖夾泥巖 2000kpa建議各土層樁周側阻力特征值、樁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所示取值: 表7.1各土層樁周側阻力、樁端端阻力特征值土層編號土的類別土的狀態樁周側阻力特征值(kpa)樁端端阻力特征值(kpa)粉土稍濕303201淤泥質粉土24300粉質粘土硬塑可塑63550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軟巖、巖體較破碎901500 砂巖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經計算取33.1MPa。2、根據勘察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擬定建筑物基礎荷載等要求,并結合場地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建筑經驗,第層素填土為新近堆積而成,結構較疏松,其物理力學性質較差,屬清除土層。擬建儲煤棚基底壓力較大,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筑物基礎荷載要求。可采用樁基或CFG樁復合地基,樁端持力層宜選用第層粉質粘土或第層中等風化砂巖夾泥巖層。3、擬建選煤廠儲煤棚宜選用柱下獨立基礎。4、依據清除土層自立性能及場地周邊條件,基槽可采用自然放坡開挖。邊坡坡率不宜大于1:0.35。5、本工程須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進行抗震設防。6、基坑開挖后,地基處理前應進行釬探和驗槽,發現異常情況時,視對工程的影響程度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