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申請報告暨可行性研究報告20兆瓦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目 錄1 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12 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分析93 資源綜合利用分析174 節能方案分析205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216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227 經濟和社會影響分析27附表1. 項目單位情況附表2. 工程項目總體情況附表3.1 工程項目技術特征附表3.2 工程項目技術特征附表3.3 工程項目其它情況附表4. 工程項目設計研究文件和評審情況附表5. 工程項目設計單位和評審單位情況附表6. 項目申請報告支持性文件附件支持性文件復印件1 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1.1 申報單位概況本項目系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
2、司在XX縣建設的工程,由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XX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建議書已獲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是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光伏發電集成系統和光伏應用產品研發、生產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XXX長期投身于太陽能應用領域的研究和產品生產,有著豐富的管理能力和經濟實力,在新技術研發方面給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公司在國內太陽能應用領域一直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公司始建于2004年,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
3、,并擁有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CE認證。公司成立5年來,已取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27項國家專利,并有5項專利正在申請中。公司在太陽能照明產品的生產規模和產業化方面已具備條件,公司生產基地一期投資2600萬人民幣,占地50畝,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主要生產太陽能電力產品、太陽能照明產品、太陽能電池組件三大類產品。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規模。公司十分重視光伏集成系統的應用和研發,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新疆、甘肅等省市承接城市太陽能路燈改造(交直流互補系統)、太陽能光伏(并網)電站、太陽能通訊中繼站、高速公路太陽能監控系統、隧道光伏照明系統、風
4、光互補發電及太陽能海水淡化等應用工程項目。太陽能便攜式電源及燈具(專利產品)已遠銷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烏克蘭等國,受到客戶一致好評。公司堅持技術創新, 努力不懈地走自主知識產權的道路, 成功開發了太陽能水質凈化器,太陽能對日自動跟蹤裝置, 新穎太陽能庭院燈,高效太陽能滅蟲燈,太陽能游艇等高科技產品。公司是太陽能光伏應用集成的優秀企業,2009年被江蘇省列為光伏集成的重點龍頭企業。幾年來,公司與中國節能、無錫尚德、蘇州阿特斯、常州天合、南通林洋、安徽皖能、山西國電、華電等大公司合作,先后完成和在建項目有:無錫尚德創業大廈太陽能電站項目、蘇州國檢太陽能電站項目、上海張江集電港太陽能電站項
5、目、無錫碩放機場太陽能電站項目、上海花園飯店太陽能電站項目、LDK太陽能電站項目、山西平魯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等大型太陽能電站項目。1.2 項目概況項目建設背景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東部的黃海之濱,長江和淮河的下游,位于東經1162212155,北緯30453507之間。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為鄰。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624萬人。在新世紀,江蘇省發展建設目標是:建成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會文明、環境優美的省份。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兩個率先”、建設和諧江蘇,“全面、協調、可持續”推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實現“兩個率先”已成為江蘇人民
6、的共同愿望和宏偉目標。2008年,江蘇省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0億元,增長12.5%;人均生產總值近4萬元,按當年匯率折算,超過5700美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731.4億元,增長22.1%;財政總收入7109.7億元,增長27.2%。進出口總額3922.7億美元,增長12.2%,其中出口2380.4億美元,增長16.9%。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357元,分別增長14.1%和12.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4%。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發展。XX縣位于蘇北沿海中部,土地總面積277
7、6平方公里,列省第二位;海岸線總長103公里,灘涂面積109.7萬畝,每年還以近萬畝的速度向海洋延伸。全縣轄17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96.33萬。境內還有省屬農場3個、鹽場1個;世界珍禽丹頂鶴有90%在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故又有“鶴鄉”之譽。臨港工業區位于XX縣東部沿海,總面積88平方公里。邁進新世紀以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團結、奉獻、實干、爭先”的新精神,大力實施“項目立縣、港海興縣、特色強縣、創業富縣”四大戰略,加快推進“沿海開發、重大項目、基礎設施、特色園區、高效農業”五大突破。200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7.8億元
8、,實際完成財政總收入17.66億元。連續四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前十強。1988年,XX縣被國務院列為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縣內國家二類口岸港,目前已開辟了上海港、連云港、青島港等集裝箱內支航線,開通了韓國、日本及港澳地區等國際航線。縣城距鹽城機場40公里,距新長鐵路鹽城站50公里。縣內等級公路網絡健全。沿海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蘇通大橋通車使它融入上海3個小時經濟輻射圈。XX地區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長,氣候溫和而濕潤。年降水量為1023.6毫米,無霜期220天。年平均氣溫為13.6,低于-5的嚴寒日數,年不足10天。高于35的高溫日數,年均不超過6天
9、。平日風力也不大,臺風一般到不了這里,50年一遇的最大風力不超過12級。這里年均太陽輻射量約5285.5MJ/m2(合1468.3kWh/m2,平均日輻射量為4.023 kWh/m2),年均日照時間約2,203小時,屬于第三類太陽能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較有利于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發電作為一種綠色可再生能源,與臨港工業區內灘涂區域相結合,建設20MWp太陽能并網光伏電站示范項目,既可展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綠色環保的理念,又能充分體現園區節能環保的特色。XX縣人民政府與江蘇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書”中規劃兩年時間內,在江蘇省鹽城市XX縣臨港工業區行政管轄范圍
10、內,建設自動跟蹤太陽的光伏并網電站,裝機容量為20MW以上,投資總額約4.26億元人民幣。這次規劃建設20MW的光伏電站就是根據這一合作框架協議要求而設立的項目。項目建設地點本項目建設場地所在地位于江蘇省鹽城市XX縣臨港工業區沿海灘涂區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34936”,東經1202613”。本項目20MWp光伏電站規劃用地806.53畝,整個項目用地都位于XX港發電廠高壓出線走廊下方。廠址地理位置圖見圖1-1,廠址現狀圖見圖1-2。圖1-1 廠址地理位置圖圖1-2 廠址現狀圖 項目建設規模及機組選型根據XX縣人民政府與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書”,本項目擬定本期規模為20M
11、Wp光伏電站。項目開工、投產時間擬定本項目20MWp光伏電站工程于2009年12月開工,2010年年底投產。主要技術方案、設備選型和配套工程(一)廠址本期20MWp光伏電站建設用地位于XX港發電廠高壓出線走廊下方。為沿海灘涂(國有未利用土地(312鹽堿地),建設前期,當地政府會解決場地三通一平問題。(二)整體方案設計本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20MWp,由20 個獨立的1MW發電單元組成。太陽電池方陣的安裝方式采用固定傾角和單軸跟蹤兩種方式安裝,固定式陣列安裝18MWp,單軸跟蹤式安裝2MWp。直流逆變為300V交流后,將通過升壓至20kV(最終方案根據接入系統審查意見確定)再并入電網。光伏電站的接
12、入系統具有唯一的電網接入點。全站設有綜合樓一座。綜合樓設有控制室、繼電保護室、所用電室、20kV 屋內配電裝置室、通信機房、通信蓄電池室等生產用房間。還設有辦公室、職工休息室、職工宿舍、餐廳、廚房、公共衛生間。另特別設置開敞的展覽空間及休息空間,為光伏發電項目的展示、介紹與交流提供場所。每個1MW發電單元就地設置一個逆變升壓子站,就地安裝匯流柜、逆變器、交直流開關柜、升壓變等等電氣設備。廠區總平面規劃布置圖見圖1-3。(三)主要設備選型(1)太陽能電池選型及參數目前市場上成熟的太陽能電池產品主要是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種類型。單晶硅電池由于制造過程中能耗較高,在市場中所占比例逐漸下降;多晶硅
13、電池比非晶硅轉換效率高且性能穩定,但是價格稍貴。本工程選用性價比較高的多晶硅電池組件,這也與國外的太陽能光伏電池使用情況的發展趨勢相符合。圖1-3廠區總平面規劃布置圖本工程擬選用無錫尚德公司生產的高效多晶硅電池組件,型號為STP280-24/Vd,組件效率為14.4。18MWp的固定式光伏電站的每個1MW單元由3672塊光伏組件組成。每個支路又由17 塊STP280-24/Vd 電池串聯而成,每12 個支路設一個直流接線箱, 共設18 個接線箱。18 個接線箱共可匯集1812=216 個支路。2MWp跟蹤式光伏電站每個1MW單元由3648塊光伏組件組成。每個支路又由19 塊STP280-24/
14、Vd 電池串聯而成,每12 個支路設一個交流接線箱,共設16 個交流接線箱。16 個接線箱共可匯集1612=192 個支路。全站共計使用STP280-24/Vd型光伏組件367218+3648273392塊。(2)逆變器選型及參數本工程18MWp的固定式光伏電站采用意大利品牌POWER-ONE產品PVI-CENTRAL-300-TL型集中型并網逆變器。共需31854臺。本工程2MWp 跟蹤式光伏電站采用的丹麥品牌Danfoss 產品TLX15K 串式三相逆變器。共需264128臺。(3)自適應對日跟蹤裝置選型及參數本項目2MWp自動跟蹤系統采用無錫XX公司研發的朝南傾斜安裝的固定傾角單軸對日跟
15、蹤式結構。共兩種型號,每個發電裝置分別安裝9塊和10塊無錫尚德公司生產生產的STP280-24/Vd型光伏組件。光伏組件所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取決于當地的太陽輻射量(水平面上的輻射量)及裝置的傾斜角度和跟蹤角度。通常是先根據全年發電量最大原則確定傾斜角度,并計算固定斜面上的輻射量,再考慮對日跟蹤時輻射量按一定比例的增加。根據實驗和實測數據,此跟蹤系統發電量可比固定式提高約20。(四)主要配套項目送出工程:本項目20MWp光伏電站接入系統目前考慮兩個方案,最終方案根據接入系統審查意見確定:方案1(20kV專線接入):以20kV電壓等級接入220kV興陽變的20kV側。從本項目光伏發電系統的20kV
16、匯流母線新建1回20kV線路送出電力至興陽變。方案2(110kV專線接入):以110kV電壓等級接入220kV興陽變的110kV側。將本項目光伏發電系統20kV匯流電力經1臺升壓變升壓至110kV,再新建1回110kV線路送出電力至興陽變。1.2.6投資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本工程可研收口報告審定的投資規模按2008年價格水平,工程靜態投資38910萬元,單位容量投資19455元/千瓦;工程動態投資39538萬元,單位容量投資19791.5元/千瓦。本工程資本金為工程動態投資的20%,由各投資方出資建設。資本金以外通過銀行融資解決。2 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分析2.1 發展規劃分析 XX電網
17、現狀XX電網隸屬于鹽城電網,2008年XX縣全社會用電量為10.55億kWh,全社會最大負荷為209.6MW,分別比上年增長7.8、1.65。截止2009年11月,全縣全社會最大負荷為220.67MW。XX縣除220kVXX電廠(目前1#、2#、3#機組關停,僅4#機組運行,137.5MW)外,還有熱電廠1座,裝機容量215MW(110kV接入海通變);另有生物發電廠1座,裝機容量30MW(110kV接入鳳鳴變)。XX縣共有220kV變電站1座,即振陽變(120+180MW)。有110kV變電站9座(XX變、勝利橋變、臨海變、合德變、特庸變、海通變、金海變、鳳鳴變、阜余變),主變13臺,總容量
18、510.5MVA;35kV變電站14座,主變27臺,總容量216.11MVA。110kV線路15條,總長度236km,35kV線路36條,總長度354.7km。XX電網現有3回220kV線路與鹽城大網聯結,即220kVXX電廠海翔1回、220kV振陽鹽城1回、220kVXX電廠裕民1回。目前XX電網發用基本平衡,地區主要是以220kV變電站及XX電廠為主供電源、110kV線路為主干線路的供電方式。 本項目周邊配電網概況根據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本工程太陽能光伏電站選址為XX縣臨港工業區沿海灘涂區域,位于XX港電廠現有出線走廊下方。根據現場踏勘及XX供電公司提供資料,附近公共電網情況如下:1)附
19、近公用變電站220kV興陽變電站,在建,計劃于2010年四季度投運,與本工程項目距離約5km,一期建設1臺主變(1240MVA),電壓等級220/110/20kV,其中110kV向北出線,出線規模14回,一期已用8回(黃尖1回、合德1回、海通1回、臨海1回、備用4回)。20kV向東、南方向出線,出線規模36回,一期12回。圖2-1 投產年本工程附近相關電網地理接線現狀示意圖110kV海通變電站和35kV東風橋變電站,與本工程項目距離分別約10km、8km,相對較遠,不考慮接入這兩座變電站的方案。本工程項目與周邊變電站的相對位置示意圖見圖2-1所示。2)XX電廠XX電廠電氣主接線示意圖見圖2-4
20、,1#、2#、3#機組現已關停,目前1#、2#變仍然為聯變。目前XX電廠有4回110kV線路對附近110kV變電站供電(或熱備用)。220kV興陽變建成后,原來XX電廠的配套110kV線路將全部改接至220kV興陽變,電廠1#、2#聯變也將退出運行。3)周邊公網線路根據現場踏勘,本工程灘涂光伏電站位于XX電廠西北方向,在XX電廠出線走廊的下方,該項目用地及XX電廠送出線路的相對位置示意圖見圖2-3所示。其中4回110kV線路情況為:110kVXX電廠臨海線路、110kVXX電廠海通線路、110kVXX電廠合德線路、110kVXX電廠黃尖線路。 XX20MWp太陽能光伏電站概況根據XXXX太陽能
21、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本項目將在XX東部沿海臨港工業區沿海灘涂進行光伏組件安裝,裝機總容量為20MWp,其中18MWp采用固定式安裝,2MWp采用單軸自動跟蹤式安裝,是中國第一個大型灘涂自適應跟蹤太陽與固定式混合的光伏并網電站。1)規模、并網方式及并網時間根據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關于江蘇XX20MWp光伏發電項目規模的說明,本工程光伏電站裝機總容量為20MWp,所發電量全部上網由電網收購,發電系統性質為公用光伏系統。本工程光伏電站通過公共連接點向公用電網送電,為可逆流的并網方式。根據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關于XX20MWp太陽能發電示范項目建設
22、投運期說明函,本工程光伏電站投運期與XX220kV興陽變電站的建成投運同步。2)發電系統接線設想根據中節能光伏工程技術中心提供資料,本工程光伏發電系統接線設想如下:本項目18MWp固定式部分采用集中性逆變器,采用將18個每個由3臺330kW逆變器組成的1MW逆變單元組合,每個1MW逆變單元分布在1MW光伏方陣的中心。每臺330kW逆變器中未集成隔離變壓器,將直流逆變成300V交流電,3臺逆變器的交流側匯流后再通過1臺1MVA的升壓變升壓為20kV;2MWp追蹤式部分采用丹麥Danfoss逆變器,單臺逆變器額定功率15kW,由64臺TLX15K型并聯構成1MW單元,再經升壓變升壓為20kV。該站
23、共有20個整體式逆變升壓單元,包括54臺330kW固定式逆變器(三相,采用意大利POWER-ONE產品PVI-CENTRAL-300-TL,單機功率330kW)和128臺15kW跟蹤式逆變器(三相,采用丹麥Danfoss產品TLX15K),有20臺升壓變(0.3/20kV),正常并列運行,由一回20kV電纜線路將20個升壓變的電能匯流送入位于綜合樓的20kV母線。 一次接入系統方案本報告根據XX20MWp光伏電站的自身發電容量,綜合考慮了本項目周邊供電網絡情況,依據相關規定,分析確定了本站接入的電壓等級,并提供了可供接入的站點。從節約資源,工程可行性、電網安全等方面考慮,本報告提出XX20MW
24、p光伏電站接入系統的兩個方案:方案1(20kV專線接入):以20kV電壓等級接入220kV興陽變的20kV側。從本項目光伏發電系統的20kV匯流母線新建1回20kV線路送出電力至興陽變。新建架空線路長度約6km。本方案公共連接點(PCC)為220kV興陽變20kV母線,并網點(POI)為光伏電站20kV匯流母線。方案2(110kV專線接入):以110kV電壓等級接入220kV興陽變的110kV側。將本項目光伏發電系統20kV匯流電力經1臺升壓變升壓至110kV,再新建1回110kV線路送出電力至興陽變。考慮220kV興陽變投運后原來XX電廠的110kV線路將全部改接至220kV興陽變,電廠1#
25、、2#聯變也將退出運行,興陽變附近至XX電廠段的110kV線路將退出運行,因此可利用部分已有的110kVXX電廠臨海線路,僅需新建約0.6km架空線路支接于XX電廠臨海線路,新建約0.6km架空線接入興陽變110kV間隔。本方案公共連接點(PCC)是220kV興陽變110kV母線,并網點(POI)為光伏電站高壓側。2.2 產業政策分析能源產業政策發展方向我國政府已將光伏產業發展作為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并納入了國家能源發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確規范了政府和社會在光伏發電開發利用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勵光伏產業發展,支持光伏發電并
26、網,優惠上網電價和全社會分攤費用,并在貸款、稅收等諸多方面給光伏產業種種優惠。在中國能源與環境形勢相當嚴峻的情況下,該法將引導和激勵國內外各類經濟主體參與我國光伏技術的開發利用。國家發改委編制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400MW,其中,建筑物和公用設施應用100MW, 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1800MW,其中,建筑物和公用設施應用1000MW。最近,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及財政部 建設部關于印發的通知(財建2006460號)精神,中央財政從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太陽能光電在城鄉建筑領域應用的
27、示范推廣。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政策鼓勵光伏產業發展,支持光伏發電并網的能源產業政策。2.2.2 XX縣臨港工業區發展規劃按照“打造臨港產業,建設港口物流,發展休閑觀光,配套三產服務”的思路,以港興工、以工促港、港產聯動,達到促進XX縣全面發展的目標。功能定位:新型能源產業、船舶與重型設備制造產業、海洋生物與食品化工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石油與鹽化工產業、清潔制漿造紙產業、電子信息與輕工紡織產業、倉儲物流產業、公用工程產業等及其它一、二類工業為主導,嚴格控制發展三類工業。按照集約發展、集群發展的要求,通過項目合理選擇和科學布局、產業結構的科學組配、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和居民區的建設,合理調整沿
28、海區域生產力布局。依托XX港深水港口優勢,建設帶動型龍頭工業企業,培育優勢產業,構建港口腹地經濟產業鏈龍頭;發展倉儲物流業、休閑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等相關產業,構建區內循環型產業結構,建成天藍、地綠、水碧、花紅、草木蔥蘢、空氣清新,循環型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示范區;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配置資源,搶占項目和產品的制高點,建成現代化外向型工業項目及各種相關產業投資積聚區。與此同時,著力推動臨港新城建設,構建由點帶面、層次漸進的開發格局,打造臨港工業區品牌,建設新型臨港工業新城鎮。光伏系統應用是發展光伏產業的目的所在,它的應用情況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光伏產業的重視程度,標志著當地
29、政府對能源及環境的認識水平。XX也是旅游勝地,對環境保護有更高的要求,該電站的建設符合XX縣臨港工業區總體發展規劃。2.3 行業準入分析2.3.1 電能質量計算分析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由光伏組件、并網逆變器、計量裝置及配電系統組成,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一些特點,發電裝置接入電網時對系統有一定不利影響。本報告將從諧波、電壓波動和閃變、電壓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等方面進行計算分析,確定兩個并網方案下XX20MWp光伏電站對電網系統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光伏電站電能質量分析的基礎是逆變器的性能參數。本報告以下的分析計算均基于中節能光伏工程技術中心提供的相關資料。2.3.1.1 諧波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通
30、過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再通過并網型逆變器將直流電能轉化為與電網同頻率、同相位的正弦波電流,并入電網,在將直流電能經逆變轉換為交流電能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諧波。本報告按國家標準電能質量 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93)來校核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產生的諧波對系統的影響。此標準中標稱電壓20kV的電壓總諧波畸變率限值為3.0,標稱電壓110kV的電壓總畸變率限值為2.0%。根據諧波計算結果(詳見XX20MWp太陽能光伏電站一次接入系統專題研究(32-X05481K-X),兩個方案 PCC點總電壓波形畸變率均小于1.0,能夠滿足國家標準中關于公用電網諧波電壓限值的規定。逆變器在輸出額
31、定交流功率時,各次諧波電壓含有率也在要求的范圍內,但兩個方案注入PCC點的5、7、11、13次諧波電流均超過允許值的規定。建議本工程對擬采用的逆變器的濾波性能加以改進,同時在本工程發電裝置并網時,對實際注入PCC點的諧波電流(電壓)需按規定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并相應地加裝濾波裝置以滿足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2.3.1.2 電壓波動及偏差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的實際輸出功率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而變化,除設備故障因素以外,發電裝置輸出功率隨日照、天氣、季節、溫度等自然因素而變化,輸出功率極不穩定。根據供電電壓偏差(GB/T12325-2008)規定:20kV供電電壓允許偏差值的范圍為標稱電壓的+7%-7%;1
32、10kV供電電壓正、負偏差絕對值之和不超過標稱電壓的10%。根據電能質量 電壓波動和閃變(GB/T12326-2008)要求:對于20kV系統,電壓波動的范圍不應超過1.254;對于110kV系統,電壓波動范圍不應超過1%3%。本報告考慮在最嚴重情況下,按以上標準來校核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對系統電壓的影響。光伏發電裝置接入系統后,當輸出功率從20MW(最大輸出功率)降低到零的時候, 估算小方式下PCC點的電壓變化值。對于方案1和方案2,PCC點的電壓變化值分別為0.92%、0.45%,電壓變化較小。實際運行時光照的變化一般為漸變過程,光伏電站功率變化引起的電壓波動及電壓偏差應小于此估算值。因此,
33、可認為本工程光伏發電系統引起的電壓波動及偏差在標準允許范圍以內。2.3.1.3 電壓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根據中節能光伏工程技術中心提供資料,本工程采用的Power-one光伏逆變器交流輸出電力不存在電壓不平衡情況。本工程采用逆變器中未集成隔離變壓器,但交流側輸出電流中的直流分量較小,僅為基波的0.1%,小于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試行)中規定要求值;逆變后又經過隔離變壓器升壓至20kV,電站內20kV輸出側的直流分量近似為零。2.3.2 電壓/無功調節根據國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系統技術規定,本工程光伏電站的功率因數應能夠在0.98(超前)0.98(滯后)范圍內連續可調。在其無功輸出范
34、圍內,應具備根據并網點電壓水平調節無功輸出,參與電網電壓調節的能力,其調節方式、參考電壓、電壓調差率等參數應可由電網調度機構遠程設定。由于本光伏電站注入PCC點的部分奇次諧波電流(5、7、11、13次)不滿足國標要求,且考慮光伏電站低出力方式下,由于站內無功損耗,可能導致并網點功率因數較低,本期光伏電站需裝設少量無功補償裝置進行諧波治理,并滿足并網功率因數考核要求,具體補償容量宜結合光伏電站并網后諧波實測情況及XX當地供電公司運行要求確定。2.3.3 其它技術要求為滿足光伏電站自身以及電網的運行安全,光伏電站接入系統還應滿足功率控制和電壓調節要求、電網異常時的響應特性要求、安全與保護要求、通用
35、技術要求、通信與信號要求等等。具體要求參見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相應章節中關于中型光伏電站的部分。2.3.4 小結根據計算分析,電力系統部分有如下主要結論和建議:(1)從XX20MWp周邊供電網絡的現狀及電網建設規劃出發,依據相關規定,提出兩個專線并網方案,即方案1(以20kV電壓等級專線接入220kV興陽變,從光伏電站20kV匯流母線新建1回20kV線路送出電力),方案2(以110kV電壓等級專線接入220kV興陽變,將光伏電站20kV匯流電力升壓為110kV,再新建1回110kV線路送出電力)。經過經濟技術比較分析,兩個方案都是可行的,且各有優劣。(2)根據中節能光伏工程技術
36、中心提供的逆變器資料,本項目光伏電站接入系統所引起的部分奇次諧波電流不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需對擬采用逆變器濾波性能加以改進,或在加裝相應濾波裝置進行諧波治理。(3)根據中節能光伏工程技術中心提供的資料,本項目光伏電站接入系統所引起電壓波動和閃變、電壓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等電能質量影響均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4)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要求,本項目光伏電站的功率因數應能夠在0.98(超前)0.98(滯后)范圍內連續可調。(5)由于本光伏電站注入PCC點的部分奇次諧波電流不滿足國標要求,且考慮光伏電站低出力方式下可能導致并網點功率因數較低,本期光伏電站需裝設少量無功補償裝置進行諧
37、波治理,并滿足并網功率因數考核要求,具體補償容量宜結合光伏電站并網后諧波實測情況及XX當地供電公司運行要求確定。(6)為滿足光伏電站自身以及電網的運行安全,光伏電站的電壓、頻率響應特性等還應滿足國家電網公司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的要求。(7)建議加強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運行管理。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輸出功率不穩定,本工程光伏電站實際并網后,建議安裝電能質量監測裝置對其諧波電流(電壓)進行測量,監測其是否滿足國家標準的相關規定。3 資源綜合利用分析3.1 資源利用 太陽能資源概況地球上太陽能資源的分布與各地的緯度、海拔高度、地理狀況和氣候條件有關。資源豐度一般以全年總輻射量和全年日照總時數
38、表示。就全球而言,美國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亞、中國西藏、中東等地區的全年總輻射量或日照總時數最大,為世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我國屬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總面積2/3 以上地區年日照時數大于2000小時。項目所在地圖3-1 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我國將圖3-1中日照輻射強度超過9250MJ/m2的西藏西部地區以外的地區分為五類。一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32003300小時,年輻射量在75009250MJ/m2。相當于225285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肅北部、寧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二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小時,年輻射量在58507500MJ/m2,
39、相當于200225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西藏東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此區為我國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區。 三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2003000小時,年輻射量在50005850 MJ/m2,相當于170200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主要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云南、陜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廣東南部、福建南部、江蘇中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14002200小時,年輻射量在41505000 MJ/m2。相當于140170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主要是長江中下游、福
40、建、 浙江和廣東的一部分地區,春夏多陰雨,秋冬季太陽能資源還可以。 五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約10001400小時,年輻射量在33504190MJ/m2。相當于115140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主要包括四川、貴州兩省。此區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少的地區。 一、二、三類地區,年日照時數不小于2200h,是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或較豐富的地區,面積較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陽能的良好條件。四、五類地區雖然太陽能資源條件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價值。3.1.2當地太陽能資源概況XX氣象局沒有觀測當地近十年月平均太陽總輻射量及月平均太陽總輻射強度。只提供了鹽城地區某個氣象站點多年年平均太陽輻
41、射量,原始數據為117.47千卡/厘米2.年,據此數據推算出的年平均太陽輻射量為:4922 MJ/m2.a光伏可研通常以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的衛星觀測資料作為本階段設計的參考。NASA提供的XX縣各月平均峰值日照時數(1983年7月2005年6)見表3-1。表3-1 XX各月平均峰值日照時數kWh/m2/dayLat33.77Lon120.26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Annual Average22-yearAverage2.893.593.964.885.364.994.764.674.093.412.972.694.02根據NASA提供
42、的太陽輻射數據可計算出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5282 MJ/m2.a。NASA提供的太陽輻射資料是通過太空衛星觀測后再換算成地面數據,會與地面直接測量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XX氣象站總輻射量觀測數據與NASA之間的誤差詳見表3-2,通過表中可以看出誤差較大。因此,本項目以XX氣象局提供的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4922 MJ/m2.a作為設計依據。3.1.3建設光伏電站結論XX地區年平均日照2202.7小時,多年平均太陽輻射量4922 MJ/m2a,屬我國第三類太陽能資源區域。XX地區地勢平坦,交通運輸等條件較好,并網接入條件優越,適合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并網電站。3.2 資源節約措施3.2.1 節約土
43、地措施本工程場地是利用XX縣臨港工業區灘涂區域高壓出線走廊下方的閑置用地,大量節約土地資源。3.2.2 建筑節能降耗措施本工程所處江蘇省XX縣,屬夏熱冬冷地區。廠房建筑按照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和江蘇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DB32/478-2001有關規定進行建筑節能設計,建筑布局選擇最佳的建筑平面主朝向,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風;控制合理的體型系數與窗墻面積比;優化保溫材料和構造做法,使屋面及外墻傳熱系數滿足規范要求;門窗選用熱工性能好的型材和中空玻璃框、排架填充材料,由傳統的粘土磚改為經濟、實用、保溫性能好的粉煤灰加氣混凝土輕質砌塊和燒結磚,既符合國家嚴
44、格限制毀田取土燒磚的規定,也實現了粉煤灰廢料的循環利用。4 節能方案分析4.1 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電力法、建筑法、清潔生產促進法;(2)國務院關于發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200540號);(3)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國家發改委2005第65號);(4)工業企業能源管理導則GB/T 15587-1995;(5)建設部“關于發布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標2000241號;(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7)江蘇省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DB32/478200
45、1);(8)國家、行業其它有關節能設計標準及控制指標。4.2 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不直接消耗資源。本工程建成后,25年年平均發電量為2295.5萬kWh,同燃煤火電站相比,按標煤煤耗為356g/kWh計,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0.8172萬t。5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5.1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本項目建設場地所在地位于江蘇省鹽城市XX縣臨港工業區沿海灘涂區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34936”,東經1202613”。本項目20MW 光伏電站規劃用地806.53畝,整個項目用地都位于XX港發電廠高壓出線走廊下方。建設前期,當地政府會解決場地三通一平問題。5.2土地利
46、用合理性分析電廠建設用地現屬于國有未利用土地(312鹽堿地),并且位于XX港發電廠高壓出線走廊下方,土地利用價值不大。用于建設本項目光伏電站可節約大量土地資源。本工程項目選址符合XX縣城鄉規劃要求,已經取得XX縣規劃建設局批準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射建選字第2009089號)。5.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本項目用地無需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6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6.1 環境和生態現狀本工程站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XX縣臨港工業區沿海灘涂區域,工業區不涉及基本農田,部分面積為水產養殖場。臨港工業區一期規劃范圍為:南至XX河,北至喇叭公路,西至中心河,東至新海堤公路,總規劃面積為25km2。臨港工業區主要產
47、業擬定為:能源產業(包括已有企業XX港電廠,規劃的風電、太陽能、重油裂解、生物柴油等)、船舶與重型設備制造產業(包括船舶、重鋼結構、重型設備等)、食品產業(包括糧油、食品添加劑、啤酒釀造、海產養殖加工等)、海洋產業(包括海洋生物制品、海水綜合利用、溴素提取等)、機械電子與輕工紡織產業(包括汽車配件加工、紡織服裝等)和倉儲物流產業(包括石油、建材、進出口產品的儲運)。工業區以一、二類工業為主導,嚴格控制發展三類工業。本工程所在地屬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為大陸性冷氣控制,較寒冷,雨雪少,最多風向為NNE;夏季受大陸性熱低壓和副熱帶高壓影響,較炎熱,雨水集中,最多風向為ESE;春秋季節長而
48、不明顯,春季干旱,秋季晴且日照長,全年主導風向為ESE。根據XX縣臨港工業區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資料:(1)工業區所在地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根據現狀監測,工業區所在地的SO2、NO2、PM10、苯、二甲苯、HCl、硫酸霧等各項指標均達標;(2)工業區中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聲環境執行2類標準;工業區執行3類標準;道路交通干線兩側以及航道兩側50m區域內執行4類標準、夜間突發噪聲最大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5dB(A)。現狀監測結果表明, XX港居住區監測點夜間噪聲超標1.4dB,其余監測點晝間、夜間省環境質量均達到相應標準;(3)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排入XX河(裁
49、灣河段)。XX河(裁灣河段)、運料河、新復堆河水質監測結果表明,三條河流的pH,DO,CODMn、SS、BOD5、氨氮、總磷、色度、石油類、氟化物共十項因子均達到III類水質標準要求。(4)工業區的主要大氣環境保護目標有XX港居住區、縣種牛場、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等,主要水環境保護目標為XX河(裁灣河)、運料河、復堆河、新復堆河;主要聲環境保護目標為XX港居住區。6.2 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及保護措施 工程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及防治.1 噪聲影響及防治本工程施工內容主要包括廠房基礎土方開挖和回填、基礎承臺澆筑、光伏設備運輸和安裝等,施工期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設備所產生的施工噪聲及物料運輸產生
50、的交通噪聲,如混凝土攪拌車等。根據其它工程對作業場所噪聲源強的監測資料,小型混凝土攪拌車的作業噪聲一般為91-102dB(A)。根據幾何發散衰減的基本公式計算出施工噪聲為距聲源250m 處噪聲即降到55 dB(A)以下,本工程施工大部分安排在白天,且場址周圍環境大多為灘涂,基本沒有居民和工礦企業,在施工工藝選擇時,將施工噪音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作業時間,故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擾民影響。.2 揚塵、廢氣在施工中由于土方的開挖和施工車輛的行駛,可能在作業面及其附近區域產生粉塵和二次揚塵,造成局部區域的空氣污染。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保持場地清潔并采取經常灑水等措施,可減輕
51、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結束影響即消失。.3. 運輸車輛對交通干線附近居民的影響XX縣臨港工業區內,省道329從南部平行于裁灣河橫穿工業區,在東部與新海堤公路交接,交通十分便利。光伏發電工程運輸量不大,因此運輸車輛對交通干線附近居民的影響較小。.4. 污染物排放施工期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工程施工廢污水主要來自于土建工程施工、材料和設備的清洗,以及雨水徑流。施工廢污水的主要成分是含泥沙廢水,可在現場開挖簡易池,收集泥漿水進行沉淀處理,處理后尾水全部回用于施工場地沖洗、工區灑水或施工機械沖洗等。施工區的生活污水收集后經化糞池沉淀后,定期清掏,對環境影響極小。施工期的固體廢物
52、主要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要求及時清運并處置,避免刮風使固體廢棄物飛揚,污染附近環境。. 運行期的環境影響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自然太陽能轉變為電能,在生產過程中不消耗礦物燃料,不產生大氣污染物,因此運行期間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可將環境影響降低至最小。.1 噪聲影響太陽能光伏發電運行過程中產生噪聲的聲源只有變壓器,本工程變壓器容量小、電壓低,運行中產生的噪音較小(小于65 dB(A);同時變壓器布置在室內,電站廠界噪聲將遠低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2 廢水影響本工程建成后基本無生產廢水。由于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
53、較高的自動化運行水平,僅需少量人員值班(暫按20人考慮),生活污水量極少,生活污水經沉淀處理達到新港污水處理廠的接管標準后,排入工業區的污水管網,對環境基本無影響。.3 電磁場影響光伏電站升壓站變壓器容量小(20kV),因此可認為無電磁場不利影響。.4 雷擊本工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擁有較完善的避雷系統,可避免雷擊對設備、人身造成影響。同時為避免雷雨季節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光伏電站建成后將安設警示牌。根據相應設計規程的要求,并網逆變器及變電站內主要電氣設備均采取相應的接地方式,以滿足防雷保護的要求。.5 污染物排放總量分析本工程無廢氣、廢水排放,少量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工業區污水管網,經污
54、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后排放。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因此本項目無需申請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 光污染及防治措施電池板內多晶硅片表面涂覆一層防反射涂層,同時封裝玻璃表面已經過特殊處理,因此太陽能電池板對陽光的反射以散射為主。其鏡面反射性要遠低于玻璃幕墻,故不會產生光污染。6.2.4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的能源,既不直接消耗資源,同時又不釋放污染物、廢料,也不產生溫室氣體破壞大氣環境,也不會有廢渣的堆放、廢水排放等問題,有利于保護周圍環境,是一種綠色可再生能源。本工程建成后,25年年平均發電量為2295.5萬kWh,同燃煤火電站相比,按標煤煤耗為356g/kWh計,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
55、準煤 0.8172萬t。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減少SO2排放量約為131t, NOx(以NO2計)排放量約為65.5t。 另外,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公布2009年中國低碳技術化石燃料并網發電項目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的公告,華東電網的排放因子取 0.8530(tCO2e /MWh),本工程的建設可減少溫室氣體CO2的排放量約為1.958萬t。6.3 地質災害影響分析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中第條款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站址建筑場地類別類。站址地面下20.00m深度范圍內分布有飽和粉土和粉砂,經初步判別均具有液化的可能。站址區屬于揚子斷塊區的下揚子斷塊,
56、位于長江下游黃海地震帶。根據對本區域的地震地質分析,站址區在區域構造上基本穩定。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的規定,站址位于在一般場地(中硬)條件下,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為0.10g與0.15g的分界線附近(相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與0.40s的分界線附近。根據蘇震發(2002)47號文,建議本工程進行地震動參數復核工作。站址的地基土由第四系全新統沖積成因的粉土、粉砂、粉質黏土、湖積成因的黏土,海陸交互相沉積成因的淤泥質粉質黏土、粉土與粉質黏土互層及上更新統沖積、湖積成因的粉質黏土組成,局部分布有人工堆積成因的素填土
57、。根據地基土層的埋藏條件、物理力學性質及工程特性,光伏電站各建(構)筑物一般可考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當局部軟弱土層較厚或考慮液化影響,難以滿足設計要求時,可考慮采用復合地基或樁基礎。復合地基可采用換填處理或采用水泥土攪拌法進行加固處理,樁基礎可采用下部土層作為持力層的預應力管樁方案。6.4 特殊環境影響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不釋放污染物、廢料,也不產生溫室氣體破壞大氣環境,也不會有廢渣的堆放、廢水排放等問題,有利于保護周圍環境。本項目不會對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造成不利影響。本項目的綠色能源利用示范作用符合當地的綠色環保的理念,又能充分體現園區節能環保的特色。7
58、 經濟和社會影響分析7.1 經濟影響分析7.1.1 經濟費用效果分析本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4247萬元,繳納增值稅712萬元,繳納各項地方稅費57萬元,繳納所得稅478萬元,年實現凈利潤約1434萬元。另外,本期工程在建設期也將給當地財政帶來一定的稅收收入。光伏發電是新能源項目,投運后實際繳納稅費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執行。總的來說,由于本項目是綠色工程,給當地的經濟帶來的全是積極的影響,沒有不利的影響。7.1.2 行業影響分析本項目是國家財政部為貫徹實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戰略部署,加強政策扶持,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城鄉建筑領域的應用,在條件適宜的地區,組織支持開展一批光電建筑應
59、用示范工程,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在此背景下進行的一個項目。其目的是通過示范工程調動社會各方發展積極性,促進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加強示范工程宣傳,擴大影響,增強市場認知度,形成發展太陽能光電產品的良好社會氛圍。XX縣位于蘇北沿海中部,是建立太陽能示范電站的理想之地,能夠起到很強的示范、教育作用,能提高社會公眾對光伏發電技術的認識。7.1.3 區域經濟影響分析本期工程在建設期也將給當地財政帶來一定的稅收收入,無不利影響。7.1.4 宏觀經濟影響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重大產業布局、重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也不會產生經濟安全性問題。7.2 社會
60、影響分析XX縣臨港工業區的規劃要求通過創造自然風光和綠色走廊,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本項目符合工業區發展和光伏產業示范的要求,是符合國家地方可持續科學發展規劃的。本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符合我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規劃,也是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建設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同時,對推進太陽能利用及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進程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預期有著顯著的社會效益,無不利的社會影響。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1 項目單位情況工程項目名稱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單位名稱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單位性質民營獨資項目單位
61、地址江蘇省XX縣臨港工業區金海大道兩側郵政編碼224400項目單位法定代表人查正發電話傳真0510-85108856聯系人求碩電話13961700868傳真0510-85108856Emailqiushuo2006工程項目投資方單位名稱投資比例中國節能無錫節能環保投資有限公司江蘇XX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備注項目單位公章 2009年12月23日 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2 工程項目總體情況本期建設規模20MW級規劃容量20MW工程性質新建改建擴建現在規模0機組特征(可多選)新建 燃氣 燃油亞臨界 超臨界超超臨
62、界CFB 空冷 供熱 IGCC 聯合循環 其它技術指標(設計值)電廠熱效率 %/廠用電率 %/發電標煤耗 g/kWh/供電標煤耗 g/kWh/耗水指標 m3/SGW/廠區用地指標 m2/kW26.9項目在省級規劃中的情況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蘇發改能源發20091205號”文,省發展改革委關于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同意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在XX利用灘涂建設地面跟蹤并網發電示范項目。本項目建設規模為20MW,就地接入低壓電網。本項目符合江蘇省能源發展規劃和城鄉總體規劃。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
63、電項目表-3.1 工程項目技術特征接入系統電壓等級 kV20出線回路數1回接入變電站名稱興陽變電所距離 km6備注廠址廠址地理位置江蘇省(自治區) XX縣(縣級)市與城鎮規劃的關系廠址符合土地利用、工程地質等方面的條件,已納入XX縣臨港開發區規劃。地形地貌特征平原 丘陵山地 海濱 其它廠址占用土地性質沿海灘涂(國有未利用土地(312鹽堿地)拆遷工程量0m2本期廠區用地面積廠區53.8hm2廠址占地土地性質農用地面積hm20.00建設用地面積hm20.00未利用用地面積hm253.8備注:燃料燃料種類煙煤 貧煤 無煙煤 褐煤 煤矸石 天燃氣 油燃料產地/礦區/氣田/設計燃料熱值(低位) /設計燃
64、料消耗量(原煤、油;氣)/是否混合煤是 否混合比例備注交通運輸燃料運輸方式鐵路 公路 水路水路路由/運量(萬噸/年)/鐵路路由/運量(萬噸/年)/公路路由/運量(萬噸/年)/新建電廠專用碼頭有 無新建鐵路專用線改擴無備注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3.2 工程項目技術特征水源機組冷卻方式直流二次循環 空冷供水水源中水 江(河) 湖(水庫) 地下水 礦井疏干水水源地名稱(所屬流域)/水源地距離km/供水量/備注/灰場灰場類型干灰場 水灰場灰場地形類別平原山谷河灘 海灘灰場地點/近期灰場占地hm2/使用年限/近期灰場折遷量/備注/主要環保措施是否
65、兩控區是 否除塵裝置/效率%/脫硫裝置裝設 預留位置脫硫工藝/效率%/脫硝裝置裝設 預留位置脫硝工藝/效率%/灰、渣綜合利用量/灰、渣利用率%/石膏綜合利用量/石膏利用率%/煙塵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SO2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NOX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污水排放量/重點噪聲源抑制措施/廠界噪聲水平(最高)晝間(db (A)/夜間(db(A)/適用標準要求值晝間(db(A)/夜間(db(A)/適用達標類別/備注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3.3 工程項目其它情況上網電價測算綜合電價(元千瓦時)2.15容量電價(元千瓦時)/電
66、量電價(元千瓦時)/工程計劃進度情況機組編號計劃開工時間計劃投產時間規劃中投產時間全部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工程投資情況備案工程靜態投資38910萬元單位靜態投資19455元/kW工程動態投資39538萬元單位動態投資19791.5元/kW工程計劃總資金39538萬元資本金比例20擬融資銀行中國銀行10000萬元農業銀行10000萬元交通銀行11630.4萬元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4 工程項目設計研究文件和評審情況內 容編制和評審單位文件編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工咨甲21120070013工程設計甲級10
67、0001sj評審單位待評審接入系統報告編制單位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工咨甲21120070013工程設計甲級100001sj評審單位待評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單位XX縣環境科學研究所國環評證乙字第1950號評審單位XX縣環境保護局射環便管200964號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5 工程項目設計單位和評審單位情況設計單位情況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單位資質證書編號工咨甲21120070013工程設計甲級100001sj單位性質國有單位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蘇源大道58-3號郵政編碼211102單位法定代表人蔡升華電話85081888傳真0258331373
68、3項目負責人梁文軍電話85081127傳真02552096172E-mailliangwenjun備注評審單位情況單位資質證書編號單位性質單位地址郵政編碼單位法定代表人電話傳真項目負責人電話傳真電話傳真E-mail備注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附表火電項目表-6 項目申請報告支持性文件序號文件名稱文件編號出文單位1省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對本工程項目的意見省發展改革委關于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應用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蘇發改能源發(2009)1205號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省級規劃主管部門同意廠址選擇的文件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射建選第2
69、00908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制3國土資源部授權的土地主管部門同意廠址、灰場用地的文件擬用地塊情況說明XX縣國土資源局4水利部授權的水資源主管部門同意項目取水文件/5與相關企業簽訂的供水協議/6燃料生產企業同意供應燃料的承諾文件/7運輸主管部門同意承擔運輸的文件/8國家環境保護部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意見關于對XXXX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MW太陽能發電示范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批意見(射環便管(2009)64號XX縣環境保護局9水利部對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復意見/10相應電網主管部門同意并網的協議11各投資方簽訂的投資協議見附件12銀行總行出具同意貸款的承諾文件見附件13*鐵路局同意鐵路專
70、用線接軌的文件/14*省級及以上水利部門或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同意廠址岸線使用及修建取(排)水構筑物的文件/15*上一級主管部門批準的城市供熱發展規劃的文件/16*省級及以上文物主管部門出具無文物保護的證明文件/17*省級及以上文物主管部門出具無壓礦的證明文件/18*軍事及以上軍事主管部門出具對軍事設置無相互影響的證明文件/19*與企業簽訂的灰渣綜合利用協議/20*省級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同意建廠的文件/21*國家地震局或委托省地震主管部門出具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審批文件/22*脫硫脫硝吸收劑供應的協議/23*其它有關的協議文件及同意文件/24咨詢機構對接入系統的評審意見25咨詢機構對工程項目的評審意見注:標有“*”的協議文件視具體情況確定是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