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萍鄉市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宿舍樓、廠房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一、概述1.1勘察目的、任務要求為了更好的服務大眾,造福鄉里,萍鄉市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擬在萍鄉市青山鎮上柳源新建宿舍樓及廠房車間。根據國家要求:“各項工程建設在設計和施工之前,必須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特委托我公司對建設場地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其目的是通過建設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查明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對工程建筑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做出評價,為設計和施工提供科學依據。其主要任務是:1、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圖,場區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
2、資料;2、查明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3、查明建筑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4、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預測建筑物的變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7、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1.2依據的技術標準及有關文獻1.2.1、依據的技術標準1.2.1.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GB50021-2009年版)1.2.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11)1
3、.2.1.3、土工試驗方法標準 (JGJ94-88)1.2.1.4、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 (JGJ94-2008)1.2.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1.2.1.6、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標準 (JGJ/T87-2012).7、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8)1.2.2、依據的有關文獻1.2.2.1、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1.2.2.2、工程勘察合同1.3擬建工程概述、場地位置:擬建場地位于萍鄉市青山鎮G320國道北側上柳源段,東面是xx食品老廠房,西面是瀏陽河飼料公司。 G320國道,交通方便。1.3.2、擬建工程概述:本工程為三棟生產車間及一棟
4、宿舍樓,具體建筑物信息見下表:擬建建筑物信息一覽表 表長(m)寬(m)層數占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建基面標高車間一150.24 24.00 2 3605.76 7211.52 108.30 車間二50.00 24.00 2 1200.00 2400.00 108.30 車間三72.24 24.24 2 1751.10 3502.20 108.30 宿舍樓74.24 25.00 4 1856.00 7424.00 108.30 合計8412.86 20537.72 建筑物占地面積為8412.86m2.建筑面積為20537.7m2。預計建筑物使用樁基礎及淺基礎,框架結構。 、建筑物重要性等
5、級:根據工程的規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巖土工程問題造成工程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后果,以及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的設防等級要求,該工程為次要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1.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的布置、勘察階段的確定根據甲方要求,只進行一次勘察,其結果作為建筑設計和施工的依據。因此初勘和詳勘一并進行,其勘察階段定為詳勘。、勘察方法根據現場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勘察方法主要使用:a、鉆探;b、現場原位測試;c、取巖土樣進行室內試驗分析。本次采用二臺XY-100型工程鉆機施工,用清水作沖洗液,用重錘擊進和回轉鉆進相結合的方法施工。開孔孔徑127mm,終孔孔徑91 mm,基巖采用合金鉆頭鉆進。野外地質編錄由
6、專業技術人員承擔,現場取芯判層,資料準確。、勘察工作的布置.1、布置原則勘探點、線及鉆孔數量和位置是根據建筑物的大小、受力情況,按規范要求,采用單棟樓房角點及周邊布孔原則,總布置鉆孔44個,實際完成44個。.2、坐標體系及高程:按設計提供的圖紙,坐標采用1980坐標及85國家高程,根據場地西側已有建筑物A(X=3061348.188,Y=480022.137H=108.92m)、B(X=3061322.351,Y=480030.150),采用全站儀現場測設鉆孔位置。以A點高程為108.92米,采用水準儀測量鉆孔標高。 .3、布置工作量:布置勘探線8條,線距18-24米;根據場地大小,布孔44個
7、,孔距9-24米。線孔距滿足規范要求。布置取土樣7組,顆分樣7組。水樣1件,土腐樣1組。布置角礫層動探6個孔,每孔3次,計18次,粉質粘土層標準貫入6個孔6次。1.5完成工作量我院接受任務后,于2013年11月10日進場施工,于11月20日完成野外工作,并于12月02日提交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完成工作量情況如下表:鉆 孔 (個)總進尺(米)土樣(組)水樣(件)擾動樣(組)土腐樣(組)觸探(次)標貫(次)水位(次)高程測量(次)勘察報告(份)普通孔控制孔2717531.07171186444451.6鉆探工程質量評述:鉆孔位置:鉆孔位置及數量是場地大小,根據建筑物邊線角點布孔原則,設計鉆孔44個,
8、實際完成44個;以場地西側已有建筑物邊角點為基準點測量設計與實際孔位偏差一般為0.1-0.5米。鉆探施工各回次進尺土層控制在1.0米內,巖芯采取率逐次進行計算。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要求,本次勘察的一般性鉆孔深入角礫層7m以上,控制性鉆孔深入角礫層9m以上。根據規范要求,本次勘察對持力層取土樣7組,顆分樣7組,水樣1件,土腐樣1組。現場原位測試:在勘察過程中,對場地的主要土層都按規范規定進行了重型(2)動力觸探試驗測試18次,標準貫入6組。測量工作:按照總平面圖上西側已有建筑的邊角點,其高程按1985國家高程,用水準儀進行測量。根據以上施工情況,從勘察的線距、孔距、取巖樣、土樣數量、鉆孔深度,
9、對各主要土層現場原位測試情況,本次鉆探工程質量均達到次要工程的詳勘要求。1.7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工程重要性等級 表1.71 內容 等級影響程度本工程重要性等級一級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嚴重二級工程一般工程,后果嚴重三級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嚴重本工程為三級場地等級 表 等 級內 容 一級場地二級場地三級場地符合條件1、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地段2、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育3、地質環境已經或可能受到強烈破壞4、地形地貌復雜5、有影響工程的多層地下水、巖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質條件復雜,需專門研究的場地1、對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質作用一般發育3、地質環境已經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壞4、地形地貌較復雜5、基礎位于地
10、下水位以下的場地1、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對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3、地質環境基本未受破壞4、地形地貌簡單5、地下水對工程無影響本工程場地等級三級場地地基復雜程度等級 表 內容等級符合條件本工程地基等級一級地基 (復雜地基)巖土種類多,很不均勻,性質變化大,需特殊處理嚴重濕陷、膨脹、鹽漬、污染的特殊性巖土,以及其他情況復雜,需專門處理的巖土二級地基 (中等復雜地基)巖土種類較多,不均勻,性質變化較大除本條第1款規定以外的特殊性巖土二級地基三級地基 (簡單地基)巖土種類單一,均勻,性質變化不大無特殊性巖土巖土工程勘察等級表 1.7.4 等級 內容符合條件本工程勘察等級甲
11、級在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中,有一項或多項為一級乙級除勘察等級為甲級和丙級以外的勘察項目乙級丙級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和地基復雜程度等級均為三級根據以上工程重要性,場地復雜程度等級,地基復雜程度等級,該工程為乙級勘察。二、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2.1場地的氣象、水文資料:、氣象:擬建場地位于萍鄉市柳源。據萍鄉氣象臺1956年-2000年氣象資料,萍鄉屬亞熱帶季風溫濕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等特點。年平均降雨量1595.2mm,且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43.5%,最大降雨量2184.0mm(1997年),最小年降雨量1063.0mm,(19
12、78年),年平均降雨日182天。一日最大降雨量225.6mm(1972年8月8日)。年平均氣壓1002.7(hpa),年平均氣溫17.3,平均最大風速16m/s,年平均風速1.6m/s。風向: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SW),全年次導風向為東北風(NE)。、水文:本評估區處在萍鄉市320國道柳源段,場地內無明顯地表水體,萍水河位于場地東側約2Km,對場地無影響。大氣降水順地勢向四周低洼處排泄,經農田灌溉溪溝流入萍水河。萍水河經老關、醴陵、綠口,匯入湘江,本區屬湘江水系。2.2場地地形地貌:場地位于萍鄉市柳源,場地位于由山推開的丘陵上,為風化殘積剝蝕地貌。2.3地層與地質構造 2.3.1、地層:在建
13、筑場地范圍內分布的地層有:a、素填土(Q4ml),b、耕表土(Q4gl)第四系殘坡積層粉質粘土、角礫(Q4el+dl),場地基巖埋深較深,基巖為三疊系上統安源組(T3a)砂巖下部薄-中厚層狀砂巖,砂質頁巖,炭質泥巖及泥灰巖。2.3.2、地質構造:場地處在萍鄉市柳源,據區域地質資料及現場場地分布地層位三疊系下統安源組砂巖,該場地地段無褶皺斷裂構造,場地分布單斜構造,巖層產狀傾向130度,傾角45度。2.4地基巖土性質及其均勻性根據本次勘探資料,對該場地內巖土層的性質,結構等自上而下的敘述如下:2.4.1、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棕紅色,稍濕,松散,主要為殘積土夾泥巖細屑組成,具有高壓縮性。局
14、部分布,分布厚度為0.0-4.1m(ZKS-5),平均厚度為2.34m。巖芯采取率為65-77%。、耕表土(Q4gl)耕表土:灰黑色,青灰色,主要為粘土夾植物腐殖質組成,濕,松散結構。局部分布,分布厚度為0.0-1.4m (ZKC-23),平均厚度為0.37米.層面標高為108.14米(ZKC-23)-103.85米(ZKS-5),平均標高為105.52米。巖芯采取率為68-77%。、第四系殘坡積層(Q4el+dl)粉質粘土:棕紅色,稍濕,硬塑,刀切面較光滑,有光澤,觸摸細膩,具粘性,可搓成細長條,韌性、干強度中等,無搖震反應。局部分布,分布厚度為0.0-2.80米(ZKS-12),平均厚度為
15、1.06米;層面標高為108.60米(ZKC-7)-103.35米(ZKS-5),平均標高為105.21米。巖芯采取率為84%-95%。角礫:棕紅色,局部灰黑色,稍濕,中密結構,主要為粉砂巖碎塊組成,粒徑分布2-20mm,大者可達50mm,形狀呈棱角狀,磨圓度差,巖芯局部經鉆探呈散沙。全場地揭露,揭露厚度為7.00米(ZKC-8)-10.50米(ZKC-1),平均揭露厚度為8.31米,層面標高為108.72米(ZKC-3)-101.25米(ZKS-5),平均標高為104.62米巖芯采取率為76%-87%。2.5地下水埋藏情況、類型、水位、場地內分布的含水層建筑物內無明顯地表水體,場地距離河流較
16、遠。場地內素填土及耕表土含上層滯水,粉質粘土致密,不含水,角礫層好水性弱,場地內無強含水層。在勘察期間測量地下水位,在3.2-4.8米之間。水位年變化幅度為1.00米左右。本場地內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綜合評價水文地質條件為簡單類型。2.6場地周邊建筑及不良地質發育現狀、場地周邊建筑情況本場地為丘陵崗埠地段,現場地基本平整,為空地,場地北側為荒地(日后開發地),西側為規劃用地,南側為G320國道,東側為已有廠房,周邊無重要文物建筑,場地施工對周邊影響較小。 、不良地質發育現狀場地周邊基本為開闊,北側為荒地高于場地約5m,為規劃用地,全場地已整平,未見滑坡,崩坍、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良地質作用不發
17、育。三、場地巖土分析、穩定性和適宜性評價3.1各項巖土參數的分析確定、素填土、耕表土:棕紅,灰黑色,青灰色,雜色,松散,主要成份為殘積土粉砂巖細屑,稍濕,未壓實,不能作為持力層。、粉質粘土:棕紅,淺黃色,根據現場6個鉆孔6次標準貫入實驗分析數據見下表:粉質粘土標貫擊數統計表 表 指標地層名稱統計次數擊數范圍(擊)平均值(擊)標準差變 異系 數修正系數(f)標準值(擊)承載力(Kpa)粉質粘土67.110.480.0690.976.91190現場采取7組土樣送樣分析見下表:粉質粘土統計計算結果表 表指標名稱樣本數區間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統計修正系數標準值含水率(%)724.530.500.02
18、1.00824.74濕密度(g/cm3)1.9970.0090.0041.0022.001土粒比重2.722.721.002.72液限(%)36.280.3640.010.99636.134塑限(%)21.650.560.0260.9921.42塑性指數14.620.4950.0340.98614.42液性指數0.1940.0230.1190.950.185孔隙比0.6960.0110.0161.0070.701壓縮系數(Mpa-1)0.2190.0160.0751.030.225壓縮模量(Mpa)7.800.570.0730.977.57凝聚力(Kpa)47.602.270.0480.984
19、6.66內摩擦角度16-18.617.330.930.0540.9816.94承載力210Kpa粉質粘土承載力的確定:185Kpa。、角礫:淺黃色,黃褐色,中密-密實結構:根據現場6個鉆孔做動力觸探實驗分析,其擊數為5.0-6.5擊,據統計計算,平均值為5.77擊,標準差0.34,變異系數0.059,統計修正系數0.975,標準值5.62擊,查表得承載力224Kpa。現場采取6組土樣做顆分實驗分析:粒徑20mm的分布范圍為%,20-2mm的分布范圍為%,2.0-0.5mm的分布范圍為%。由分析可見粒徑主要分布為2-20mm之間。根據萍鄉地區經驗及原位測試結果綜合確定角礫層的承載力特征值為210
20、Kpa。、巖土參數的分析與選用巖土參數是現場采用原位測試及取樣室內試驗取得,能正確反映巖土層在特定條件下的性狀,能比較有把握地估計參數真值所在區間,能滿足巖土力學計算的假定條件和計算精度要求,其數值可做設計的依據。巖土樣的采取:土樣用哈夫薄皮式取土器取樣,現場取樣蠟封,及時送驗,對試驗結果基本無影響。巖樣采取是鉆孔鉆到采樣深度后,繼續鉆進到一定深度,提取巖芯不許敲打,用高壓水沖出,及時蠟封送驗。現場原位測試:采用63.5kg標準自由落錘,標準貫入器及觸探頭,嚴格按操作程進行,并對于桿長進行校正及室內修正,其試驗數據可靠。取值標準:a、土層根據原位測試成果及土工試驗資料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查表
21、,并進行有關計算。b、巖石根據試驗成果及鉆孔情況以及巖石的完整性,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有關公式計算其特征值。c、根據鉆探資料,鄰區地質資料及同一地層中已建成的中、高層樓房的經驗作取值的參考。根據本次勘察資料,對各巖土層的承載力及樁側摩阻力建議如下:巖土名稱承載力Kpa(特征值)側摩阻力Kpa極限端阻力值Kpa粉質粘土20060-角礫230609003.2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根據ZKS-7水樣進行水質分析,水對建筑材料及鋼筋混凝土腐蝕性評價如下:項目類別腐蝕介質腐蝕性標準腐蝕性評價腐蝕介質含量腐蝕等級實測值 評價環境類型混凝土結構SO42-(mg/L)300微24.00微Mg2+(mg
22、/L)2000微10.01微NH4+(mg/L)500微0.18微OH-(mg/L)43000微0.00微總礦化度(mg/L)5.0微7.76微侵蝕性CO2(mg/L)1.0微2.37微長期浸水混凝土中的鋼筋Cl-(mg/L)10000微17.60微干濕交替100微17.60微經現場調查,場地及周邊無不良環境水條件。巖土和水的腐蝕性物質含量稀少。經取水樣分析,環境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地層滲透性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地下水對混凝土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3.3場地土腐蝕性評價根據所取場地ZKS-10鉆孔土樣進行土腐蝕性分析試驗,結合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
23、09年版)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本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弱腐蝕性(本次僅根據pH值評價,其余指標未測試)。具體數據見下表土的腐蝕性評價表 表腐蝕類型腐蝕介質類型微腐蝕性指標試驗指標腐蝕性評價受環境類型影響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SO42-(mg/Kg)環境類型為類微30020.00微腐蝕性Mg2+(mg/ Kg )微5.06.96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Cl-(mg/ Kg )B(可塑粘性土)微25024.00微腐蝕性根據地區經驗,結合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進行綜合評價,
24、本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微腐蝕性。3.4場地穩定性和適宜性評價3.4.1、場地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場地周邊無大量松散堆積物場地位于丘陵崗埠段。不存在人工切坡,產生滑坡的可能性小,場地周邊無大量松散堆積物。不具備產生泥石流的條件,場地分布T3a地層巖溶不發育,產生巖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場地穩定性穩定。3.4.2、場地地震效應3.4.2.1、建筑物的抗震重要性分類:為丙類建筑物。3.4.2.2、場地地震基本烈度:據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附錄A012江西省,萍鄉屬小于地震烈度VI度地區。萍鄉地區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地震動峰反應譜特征周期0.35
25、s,據萍鄉地震辦的地震歷史記載,萍鄉地區均無超過地震烈度為VI度的地震。據上述,萍鄉地區地震標準烈度為小于6度地區。3.4.2.3、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場地類別為類,位于抗震有利地段。3.4.2.4、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50223-2008),該工程為次要工程。按標準設防類進行設防。3.4.2、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評價3.4.2.1場地的穩定性評價場地內土層較簡單,埋藏較淺,厚度大,分布面積廣,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場地周邊無大量松散堆積物,不存在人工切坡,產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場地分布T3a地層,巖溶未見發育,產生巖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場地穩定性穩定。地震烈度低于6度地區
26、,不良地質現象不發育,環境工程地質條件中等,下部基巖據區域地質資料巖溶不發育,其穩定性分類為穩定。3.4.2.2場地工程建設的適宜性評價該場地土質均勻,地基穩定性穩定,,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場地穩定性穩定,地下水對工程建設無影響,地面平坦,排水條件良好,故場地工程建設適宜性適宜。3.5天然地基的分析評價3.5.1、場地內分布的素填土耕表土厚度較小、松散,不宜作淺基礎的持力層。、粉質粘土:場地局部分布,分布厚度較大的地方可做為持力層。3.5.3、角礫:埋藏較淺,可做建筑物淺基礎持力層,其承載力特征值為210Kpa。3.6基礎形式的選擇根據場地地形特點和地基土層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承載力,以及
27、建筑物所處的位置,1#車間可選用獨立柱基礎,持力層為角礫或粉質粘土,埋深約2-2.5m;2#與3#車間采用獨立柱基礎,基礎埋深2-2.5m左右,角礫或粉質粘土為基礎持力層;宿舍樓采用樁基礎,基礎埋深5-5.5m,填土較厚的地段建議采用樁基礎角礫為基礎持力層,粉質粘土承載力特征值為185Kpa,角礫層承載力特征值為210Kpa。端阻力值為900Kpa。 局部填土較厚地段可采用強夯,強夯后應該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使松散填土達到持力層要求。強夯后可用淺基礎或采用石灰土碎石樁或旋挖樁。3.7工程施工中可能發生巖土工程問題預測及監控措施的建議、如果使用樁基礎時,上部素填土,松散,角礫含上層滯水水,容易垮
28、塌,必須采用可靠的支護措施,另需要在建筑施工時做好周邊建筑物的沉降觀測記錄,做好安全監測,以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基礎開挖到持力層時,應及時通知驗槽。四、結論與建議4.1結論:、場地分布有素填土、耕表土、粉質粘土、角礫。粉質粘土、角礫層分布不均勻,厚度變化較大,宜做建筑物淺基礎持力層;基巖為三疊系上統安源組粉砂巖及泥巖,據區域地質資料巖溶不發育。場地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場地中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該工程為次要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類設防,抗震設防標準為標準設防,場地穩定性為穩定,場地工程建設適宜性為適宜。、本次勘察工作布置原則、鉆孔數量、控制孔孔數、孔
29、深、線、孔距、取樣、原位測試等均達到“規范”詳勘要求。提供的參數可靠,可供設計和施工部門使用。、本次勘察從野外鉆探到室內試驗分析研究,場地的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基本查明,場地內無地下埋藏物,工程重要性為三級,場地等級為三級,地基等級為二級,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報告編制達到“規范”和建設部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要求。4.2建議、根據場地地形特點和地基土層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承載力,以及建筑物所處的位置,1#車間可選用獨立柱基礎,持力層為角礫或粉質粘土,埋深約2-2.5m;2#與3#車間采用獨立柱基礎,基礎埋深2-2.5m左右,角礫或粉質粘土為基礎持力層;宿舍樓采用獨立柱基礎,基礎埋深5-5.5m,角礫層承載力特征值為210Kpa,端阻力值為900Kpa。 局部填土較厚地段可采用強夯,強夯后應該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使松散填土達到持力層要求。承夯后可用淺基礎或采用石灰土碎石樁或旋挖樁。、因場地地勢局部較低,施工時需加強地面排水工作,以保證場地穩定安全。、施工期間,如發現開挖土層有變化,應及時通知勘察單位技術人員到場驗槽確認,并進行處理。、建議在使用樁基礎形式時應進行一樁一孔二次釬探。